标题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
范文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精选19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活动目标 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晒干的大豆若干。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 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 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 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 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 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实。 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 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 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 3、教师小结。 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 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2设计意图: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是幼儿所喜爱的 。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那么,怎样在本活动中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演奏乐曲呢?在此活动中,我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物为题材,编成简单的故事导入教学,并将乐句分解,与故事中动物的特征相匹配,在这基础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并自由创编表演动作,结合形象、生动的图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再请幼儿将动物与乐器相匹配,这样的做法使幼儿能轻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乐句的强弱变化,较快地感受、理解乐曲。 重点: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乐曲。 难点:有节奏的创编舞蹈动作。 难点解决:学习看图谱及教师的.身势动作。 目标: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罗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工具与材料: 1、图片、图谱,幼儿使用的胸饰:小兔、小马、小青蛙、小羊若干,狮子一个。 2、录音机、录有《快乐的罗嗦》的磁带。 3、打击乐器: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梆子、鼓、钹、洗衣板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及乐曲。 提问:小动物们演奏的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动作与节奏相匹配。 1、 出示图片,听音乐,请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小动物的动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节奏型。 2、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佩带胸饰坐到该位置上。) 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请看图谱吧。(出示图谱) (1)幼儿看图谱跟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 (2)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 三、乐器与动物相匹配。 教师:小动物们,我们要开始演奏了,我们来请一些乐器做朋友,请你们找一件适合你们的乐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为什么? 2、小马,的笃的笃用什么乐器好? 3、小羊“咩——”地叫着,可以用什么乐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乐器表现? 四、幼儿选择乐器,尝试演奏乐曲《快乐的罗嗦》。 1、分句练习。 2、跟随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 3、累加乐器钹、鼓完整演奏。 4、艺术活动的高潮表现:尝试部分幼儿演奏,部分幼儿跳舞的综合艺术活动。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3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正确拍打节奏,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并唱准曲调 3。体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引入现在我问小朋友一个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来,你说,(让三个小朋友回答) ——春天 那你们都说是不是春天? ——是 那你们都说是春天?那你们喜欢春天吗? ——喜欢 你们都很喜欢春天,王老师也很喜欢春天 那现在有一首好听的乐曲给小朋友听,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仔细的回忆一下,想一想在春天里你看到了什么景色?歌曲的名字叫《歌唱春天》 2。播放音乐 哪个小朋友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景色?(让多个小朋友回答) ——在春天里,鲜花开放了 ——在春天里,映山红开了 ——等等 3。1边做动作1边让小朋友思考 好,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我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些都编成了动作,你们1边看一边来猜猜看,我做的这些动作可能是什么意思?仔细来猜一猜,播放音乐 刚才老师做了那么多动作,你们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花儿开了 ———有鸟儿 —————等等 4。根据小朋友说的,展示图片 刚才我们听了《歌唱春天》这首曲子,也看了老师跳的舞,接下来,你们听我唱这首歌,听完之后,请你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来小朋友们,这么长一首歌,你听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唱出一个春天来 ————等等 让小朋友把整首歌曲填充完整。 5。边打节奏,边唱歌。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很能干把这首歌所有的歌词都猜出来了,现在我们不能只是唱,我们要用打节奏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老师唱,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打节奏, 刚才我们用拍手方式打节奏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不一样的地方?谁来说说? ——前面是这样分开打后面是连着打(让多个小朋友说) 这几位小朋友说的很好,接下来我们请全体小朋友一起来打节奏。 边打节奏边请出我们的__宝宝 跟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一起来打节奏唱这首《歌唱春天》我看看哪个小朋友不仅唱歌唱的好而且啊节奏也要打的`好? 6。进行大合唱 所以的__宝宝都请出来了,现在有请我们大一班的宝宝也出来啦。一起来。 你们有没有看过电视里那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大合唱呀。今天我们小朋友合唱团合唱的样子,唱给我们自己听也唱给我们的客人老师们听看看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能干好吗? 活动延伸: 我们马上要上小学了下次我们要自己打节奏自己学新歌了让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变的更棒好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4活动内容一:好玩的番薯造型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二、启发思维。 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x个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幼一起评出形象奖若干个。 活动内容二:大豆、扁豆、四季豆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晒干的大豆若干。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 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 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 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 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 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实。 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 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 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 3、教师小结。 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 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活动内容三:粮食丰收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 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 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 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二、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 三、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内容四:棉花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 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 3、大胆运用棉花棒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棉花一株。 2、已剥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颜料,颜料盒,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棉花。 1、教师出示一株实物棉花。“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株我们植物?(棉花)它是生长在哪里的?它长的怎样?引导幼儿从棉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回答) 2、师“请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棉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教师小结:哦,原来棉花是一株生长在地里,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它的果实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棉花的结构,形状,颜色,那你们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吗?有我们好处吗? 2、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适时对幼儿的回答做补充说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裤,穿着舒服,暖和,不会过敏,对身体好……) 3、师小结:“原来棉花的用处和好处有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农民伯伯种出这么多雪白的棉花来。 三、我用棉花来画画。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棉花,准备好了水彩颜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让你们用棉花来画一幅好看的图画。 2、教师示范作画:在火柴棒上绕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颜色,在画纸上画下来。 3、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用棉花做成棉签在纸上做画。 4、教师巡回观察,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指导与帮助。 5、教师提醒幼儿要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内容五:黄豆爷爷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1、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3)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活动内容六:妈妈的菜蓝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赛讲述蔬菜种类,让幼儿感受到秋天是蔬菜丰收的季节。 2、了解荤菜与素菜的合理搭配:荤菜少吃,素菜多吃。 活动准备: 幼儿画的各种菜,菜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蔬菜火车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在中班的时候认识了许多的蔬菜,绿叶的菜,现在大班了,讲讲我们新认识了哪些蔬菜!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B:青菜、青菜上来了!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C:萝卜、萝卜上来了! 3、统计每一组一共讲了几种蔬菜。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数数。 二、帮妈妈买菜 1、妈妈每天都要买菜的,想一想妈妈的菜篮子里除了蔬菜还有什么菜?为了全家人的健康,今天妈妈叫我们去帮她去买菜,你会怎么配菜? 2、幼儿自己选择各种菜,并贴在菜篮子里3、统计自己的菜篮子里买了哪些菜,荤菜有几种,蔬菜有几种。 三、比谁配的菜最有营养。 1、看看有这么多的菜篮子,你们知道谁的配的菜最有营养吗? 2、还记得保健老师说过什么吗?(荤少、素多) 3、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菜配的有营养,哪些菜配的营养不合理? 4、这里有两篮菜,一个荤菜有1种,素菜有4种,另一个荤菜有2种素菜有6种,哪个更有营养呢?为什么? 5、让我们一起去问问保健老师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5活动目标: 1、能合着音乐《欢乐舞曲》,用打击乐器演奏 ︱ ︱和︱︱等节奏型。 2、能把随乐律动的动作用手拍出来。 3、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活动中保持欢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已学过《欢乐舞曲》随乐律动。 2、人手一件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圆舞板)。 3、幼儿座位排列成双马蹄形。 活动过程: 一、练习随乐律动《欢乐舞曲》。 1、幼儿在乐曲伴奏下,边做律动边进教室。 2、自由找空间站立,边做律动边进教室。 二、学习抽取随乐律动中的`节奏型。 1、教师做随乐律动,要求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根据动作的不同快慢,用拍手拍出动作的节奏。(练习前教师提出特定要求:老师做“双手高举转动手腕“时,大家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 2、请部分幼儿上来做随乐律动,教师和其余部分幼儿一起边看表演边拍出律动的节奏型。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乐拍整首乐曲的节奏型。 4、教师带领大家随乐拍整首乐曲的节奏型。 三、学习做分声部动作。 1、将全班幼儿分成三部分。教师讲解指挥手势并与幼儿的理解相呼应。 2、教师指挥幼儿随乐分声部做动作。(指挥前,确定“双手高举转手腕“动作,由哪一部分幼儿担任,其余节奏动作根据指挥要求做出反应)。 四、打击乐器演奏。 1、根据指挥者的暗示,注意用合适的力度,正确的方法演奏。 2、演奏时,保持欢快的情绪,享受演奏活动的快乐。 歌曲《欢乐颂》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6活动内容一:好玩的番薯造型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二、启发思维。 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x个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幼一起评出形象奖若干个。 活动内容二:大豆、扁豆、四季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7设计意图: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是幼儿所喜爱的 。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那么,怎样在本活动中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演奏乐曲呢?在此活动中,我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物为题材,编成简单的故事导入教学,并将乐句分解,与故事中动物的特征相匹配,在这基础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并自由创编表演动作,结合形象、生动的图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再请幼儿将动物与乐器相匹配,这样的做法使幼儿能轻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乐句的强弱变化,较快地感受、理解乐曲。 重点: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乐曲。 难点:有节奏的创编舞蹈动作。 难点解决:学习看图谱及教师的身势动作。 目标: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罗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工具与材料: 1、图片、图谱,幼儿使用的胸饰:小兔、小马、小青蛙、小羊若干,狮子一个。 2、录音机、录有《快乐的罗嗦》的磁带。 3、打击乐器: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梆子、鼓、钹、洗衣板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及乐曲。 提问:小动物们演奏的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动作与节奏相匹配。 1、 出示图片,听音乐,请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小动物的动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节奏型。 2、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佩带胸饰坐到该位置上。) 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请看图谱吧。(出示图谱) (1)幼儿看图谱跟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 (2)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 三、乐器与动物相匹配。 教师:小动物们,我们要开始演奏了,我们来请一些乐器做朋友,请你们找一件适合你们的乐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为什么? 2、小马,的笃的笃用什么乐器好? 3、小羊“咩——”地叫着,可以用什么乐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乐器表现? 四、幼儿选择乐器,尝试演奏乐曲《快乐的罗嗦》。 1、分句练习。 2、跟随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 3、累加乐器钹、鼓完整演奏。 4、艺术活动的高潮表现:尝试部分幼儿演奏,部分幼儿跳舞的综合艺术活动。 ————等等 让小朋友把整首歌曲填充完整。 5。边打节奏,边唱歌。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很能干把这首歌所有的歌词都猜出来了,现在我们不能只是唱,我们要用打节奏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老师唱,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打节奏, 刚才我们用拍手方式打节奏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不一样的'地方?谁来说说? ——前面是这样分开打后面是连着打(让多个小朋友说) 这几位小朋友说的很好,接下来我们请全体小朋友一起来打节奏。 边打节奏边请出我们的__宝宝 跟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一起来打节奏唱这首《歌唱春天》我看看哪个小朋友不仅唱歌唱的好而且啊节奏也要打的好? 6。进行大合唱 所以的__宝宝都请出来了,现在有请我们大一班的宝宝也出来啦。一起来。 你们有没有看过电视里那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大合唱呀。今天我们小朋友合唱团合唱的样子,唱给我们自己听也唱给我们的客人老师们听看看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能干好吗? 活动延伸: 我们马上要上小学了下次我们要自己打节奏自己学新歌了让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变的更棒好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8活动目标: 1、通过比赛讲述蔬菜种类,让幼儿感受到秋天是蔬菜丰收的季节。 2、了解荤菜与素菜的合理搭配:荤菜少吃,素菜多吃。 活动准备: 幼儿画的各种菜,菜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蔬菜火车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在中班的时候认识了许多的蔬菜,绿叶的菜,现在大班了,讲讲我们新认识了哪些蔬菜!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B:青菜、青菜上来了!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C:萝卜、萝卜上来了! 3、统计每一组一共讲了几种蔬菜。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数数。 二、帮妈妈买菜 1、妈妈每天都要买菜的,想一想妈妈的菜篮子里除了蔬菜还有什么菜?为了全家人的健康,今天妈妈叫我们去帮她去买菜,你会怎么配菜? 2、幼儿自己选择各种菜,并贴在菜篮子里3、统计自己的菜篮子里买了哪些菜,荤菜有几种,蔬菜有几种。 三、比谁配的菜最有营养。 1、看看有这么多的菜篮子,你们知道谁的配的菜最有营养吗? 2、还记得保健老师说过什么吗?(荤少、素多) 3、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菜配的有营养,哪些菜配的营养不合理? 4、这里有两篮菜,一个荤菜有1种,素菜有4种,另一个荤菜有2种素菜有6种,哪个更有营养呢?为什么? 5、让我们一起去问问保健老师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9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二、启发思维。 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x个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幼一起评出形象奖若干个。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0目标 感知音阶从低到高、从高到低的音高顺序,并能随琴声唱出音高,练习音准。 准备 用粉笔在地上由低到高画出圆圈和台阶。 过程 1、带幼儿玩跳圆圈的游戏。请一位小朋友从低到高跳圆圈。小朋友每跳一个圈,教师在琴上按C调1234567i一个音一个音的往上弹,帮助幼儿感受 乐音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也可从高到低用同样办法跳圆圈。全体小朋友随跳圈的小朋友一个音一个音地唱,可用唱名或“啦”音来唱。 2、听音跳台阶。幼儿轮流参加。教师按音阶顺序,每弹一个音,幼儿跳动一个台阶,边跳边用“啦”或“啊”唱出音高。提醒幼儿34、7i台阶之间距离近,只有其他台阶的一半,注意唱准音高。 3、请一位小朋友自选动作自定唱词,学一个小动物走或跳。这个小朋友表演时,其余小朋友观看,并随他一起唱。如: 1234567ii7654321 我学小兔跳跳跳跳,我学大象走走走走。 建议 1、幼儿伴唱时,随着表演幼儿动作的轻重调整。如:用足尖走时,声音要轻柔;顿足走时,声音要重些。如果幼儿表演的速度时快时慢时,要提醒幼儿专心配合与其速度保持一致,最后唱与跳同时结束。在幼儿熟悉上行音阶的基础上,再让跳的幼儿沿着圆圈从上往下跳,伴唱的小朋友练习听着下行音阶唱词。 2、小组活动时,要让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幼儿多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成熟感和对音的感知能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1活动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 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 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 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二、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 三、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2一、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弱拍起唱的歌曲,恰当地表现乐曲的其止和衬词。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创编反映其他违反正常生活现象的滑稽事情的唱词。 3体验歌曲的幽默,诙谐感,学习协调合拍地接唱衬词,衔接自然紧凑。 二、活动准备:袜子一只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倾听 教师出示袜子提问:1袜子该穿在哪里?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歌,你们听听歌曲里面把袜子穿在了哪里? 演唱后提问:1你们觉的这首歌有趣吗?为什么有趣? 2小结为什么叫胡说歌。教师:刚才老师唱的是跟平时生活不一样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胡说歌”。谁知道胡说歌是什么意思? 教师:胡说歌就是把平时常见的事情颠倒着说,本来袜子是穿在脚上的,可现在袜子穿在了耳朵上,真有意思。 (二)幼儿学唱,教师唱,幼儿用动作伴奏 教师:1现在老师把这首有趣的歌再唱一次,请小朋友在每句的末尾的时候替我拍手伴奏。 2刚才小朋友是用拍手为老师伴奏的,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有趣的动作为我伴奏? 3前面两次小朋友都是用有趣的动作为我伴奏,下面请你们想一想能不能有趣的声音来为我伴奏,比如我们学小鸡叫”叽叽“我们来试试看 4谁还能想出更有趣的声音来为我伴奏? (三)教师伴奏动作,幼儿唱 1下面我们来反一下,你们唱,我来问你们伴奏。(伴奏2"3次) 2刚才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最后一句特别长,特别难唱,你们能不能把他唱好,我们来试试看。 (四)教师示范仿编歌词 现在我们来编个不一样的,把袜子穿在脖子上,我们来试试看 (五)幼儿自由创编,并想出有趣的'动作或衬词 还可以怎么编?谁来想个滑稽的动作或声音? (六)活动结束 刚才小朋友都编的许多有趣的歌词跟动作,等下下课的时候可以唱给自己的朋友听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3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 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 3、大胆运用棉花棒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棉花一株。 2、已剥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颜料,颜料盒,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棉花。 1、教师出示一株实物棉花。“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株我们植物?(棉花)它是生长在哪里的?它长的`怎样?引导幼儿从棉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回答) 2、师“请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棉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教师小结:哦,原来棉花是一株生长在地里,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它的果实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棉花的结构,形状,颜色,那你们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吗?有我们好处吗? 2、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适时对幼儿的回答做补充说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裤,穿着舒服,暖和,不会过敏,对身体好……) 3、师小结:“原来棉花的用处和好处有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农民伯伯种出这么多雪白的棉花来。 三、我用棉花来画画。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棉花,准备好了水彩颜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让你们用棉花来画一幅好看的图画。 2、教师示范作画:在火柴棒上绕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颜色,在画纸上画下来。 3、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用棉花做成棉签在纸上做画。 4、教师巡回观察,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指导与帮助。 5、教师提醒幼儿要保持画面的整洁。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4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织布》; 2、练声:《精彩夏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基本部分。 1、熟悉乐曲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相处在一起已经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小朋友就要毕业,老师和小朋友就要分开了,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2)教师:你还记得好朋友是怎么和你一起玩的,怎样帮助过你吗? 教师: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分别的时候,好朋友总是唱起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范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 (2)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教师:你听到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呢?说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话?“旧日朋友”、“怀念”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合和孩子回答小结: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谊万岁”, “旧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怀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导幼儿第二次倾听范唱。教师自然带动幼儿与领座同伴目光对视,随着节拍轻摇身体。 教师:和好朋友一起面对面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边弹唱边唱,引导幼儿用轻声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师:这首歌曲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唱?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是抒情曲调,歌词所表达了离别情绪,十分感人。 (2)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注意提醒幼儿弱拍起唱的强弱处理及延长音的情感处理。 教师弹琴,幼儿反复跟唱歌曲。 (3)教师演唱两段歌词,幼儿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儿唱准弱起小节。 三、告别时刻。 1、复习《小牧民》,结束本活动。 2、教师:我们马上就要告别了,你想和朋友怎样告别呢?下课后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拥抱、拉钩、击拳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5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1、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3)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6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学看图谱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并唱准曲调。 活动准备:有关歌唱的图谱、节奏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春游,你看到了什么?” (小树长出嫩芽了,小红花也开了-------) “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真漂亮,老师想用一首歌唱出来,听听我唱了哪些东西?” (老师轻声歌唱) 二、出示乐谱,启发幼儿寻找与歌词相匹配的图片。 师:“这首歌很长,我们可以用乐谱记下来,看看,这句歌词用哪张图?” 老师出示图谱,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听歌曲选歌词填空缺。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做的乐谱完成了。听我来唱一遍。” 老师看图谱唱一遍 幼儿自己制作图谱 师:“你想有张自己做的乐谱吗?” “老师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请你听老师唱自己填,好吗?” (幼儿听老师清唱自己填乐谱) “现在我们看看你填的和我的乐谱一样吗?” (让幼儿对照乐谱) “好,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吧。” 三、突出重点 引导幼儿找出难点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不会唱的,很难的?” (请幼儿自己发现问题) “有谁会唱这个地方?” “那请你们再听老师唱一遍吧。” “现在我们都会擦黑能够这首歌了。我们听着优美的琴声一起唱一遍吧。” “谁来帮它起个名字?” “我们把这首歌唱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7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理解词:孤孤单单。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 2.课件-音乐《How lucky I am!(我多幸运) 》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凸眼睛,阔嘴巴, 尾马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 好象一朵大红花 (金鱼) 二、展开 1.课件声音:叹气 你们听到了什么?(叹气声),知道是谁在叹气吗? 2.课件-照片:金鱼 (1)奥!原来是金鱼呀,它为什么叹气呢? (引导幼儿说出,一条小鱼孤孤单单) 教师: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2)你想帮助小金鱼快乐起来吗?怎样帮助它呢? (引导幼儿说出,找个好朋友) 课件-照片:两条金鱼 我们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它们会怎样呢?(教师动作:摇尾,点头) 教师: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3.我们再帮小雨找朋友好吗? 课件——照片:许多小金鱼 (1)又来了几条小金鱼呀?(许多) (2)许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快乐乐) 教师: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4.欣赏儿歌《小金鱼》 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小金鱼的儿歌好吗?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学接儿歌下半句。 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5.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这首好听的儿歌,好吗? (教师可演示课件,配合幼儿朗诵) 三、结束 请幼儿扮演小金鱼,伴随音乐《How lucky I am!(我多幸运) 》表演,自然结束。 【附】 小金鱼(儿歌) 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8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感知、想象、感受并有个性的表现及创造。大班孩子对音乐节奏有了一定的基础,喜欢欣赏各种形式的乐曲,并能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敲敲打打,乐在其中。而《森林狂想曲》这首曲子节奏欢快、明显,乐曲以动物音乐为主题,将生动有趣的动物与音乐、节奏有机地结合,深受幼儿的喜爱,所以我把它作为打击乐活动的素材,设计了音乐活动“森林音乐会”。旨在通过认识节目单、多次彩排到正式演出等音乐会的情节,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在欣赏、表演、演奏的过程中理解音乐作品,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与节奏,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会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2.学会看指挥进行乐器的演奏,并能尝试用不同乐器进行合奏。 3.能积极愉快地和同伴交换乐器,体验与同伴演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看指挥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难点: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时,能基本掌握好自己的节奏。 活动准备: 音乐《森林狂想曲》选段,图谱,打击乐器(圆舞板、铃鼓、三角铁)。 经验准备:有使用各种乐器的经验,会看一些简单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森林里玩,想去吗?”(播放音乐前奏部分)咦,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鼓励幼儿讲述)噢,今天森林里要举行音乐会,小动物它们都来参加这个音乐会了,我们来听听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呢?(师幼共同欣赏一遍音乐) (2)分析图谱,初步掌握节奏型。 师:“你们猜了那么多,那么到底哪些动物来参加音乐会了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节目单吧!” ①第一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小青蛙,它为我们带来的是唱歌的节目,小青蛙是怎么唱歌的?谁能看着图来拍出它的节奏。师指图引导幼儿拍出小青蛙唱歌的节奏。 ②第二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小鸭子,它为我们带来的是什么节目呢?(跳舞)我们一起来试试小鸭子跳舞的节奏。 ③第三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孔雀,孔雀要表演什么?(开屏)你们能不能学学孔雀是怎么开屏的?前面一部分我们做孔雀开屏的动作,小羽毛这我们做拍手的动作,一起来试试。 ④根据图谱,连贯的拍打三种节奏。 (3)初次尝试听音乐完整的拍打节奏。 师:接下来有一个新任务,演出就要开始了,演员们要先进行彩排。这次的彩排任务是:听着音乐,看指挥,拍拍手,开屏的地方我们就做开屏的动作。 ①幼儿第一次进行看指挥,完整拍打节奏,并发现结尾部分节奏的不同。 师:咦。你们有没有发现音乐结束部分有什么不同?(有青蛙的叫声)那代表音乐结束了,看老师指挥的手势,我们再来试一试,把结束的音乐表示准确,看看这次你们能不能做好。 ②幼儿第二次进行看指挥完整拍打节奏,要求幼儿把结束部分拍准。 2.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师:为了让今天的演出更加的精彩,老师今天带来了小乐器,看看有什么?(出示乐器) (1)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乐器,初次尝试用乐器演奏。 (2)正式“演出”,提升难度,完整演奏。 师:“‘森林音乐会’的序幕拉开了,现在我宣布‘森林音乐会’正式开始!” 幼儿看指挥,听音乐,运用乐器进行完整合奏。 (3)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3.感受快乐,结束活动 师:“今天的演奏到此结束,恭喜你们,演出成功!大家都非常开心!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 篇19一、教育活动:维族歌曲《雪莲花》 目标:1、熟悉并喜爱维族的民族风情及音乐特点。 2、了解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情绪,学会演唱歌曲。 准备:维族服饰若干套 歌曲:《雪莲花》、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过程:(一)、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1、 今天段老师要带你们到遥远而美丽的新疆去看一看那里人们的生活,听一听那里优美动听的歌曲,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我走进新疆吧! 2、 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发声练习 1、跟老师学一首很简单的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2、C—G 模唱歌曲。 (三)、了解维族的民族风情及音乐特点。 1、 你见过维吾尔族的人吗?她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2、介绍维族的民族服饰:马家、长裙、帽子。 3、维族的女孩子喜欢梳着一头的小辫子,一般来讲,梳了多少个小辫子,就证明这个女孩子有几岁了。 4、平时小朋友们喜爱的食品中也有新疆的特产,你知道是什么吗?(葡萄干、羊肉串等) 5、新疆人特别喜欢唱歌跳舞,他们用这种方式歌唱美好的生活来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6、听几首新疆的音乐:说一说这几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四)、学习歌曲 1、新疆还有一种特别珍贵的草药叫雪莲花,这中草药不畏严寒,生长在雪山上,因此特别珍贵 2、听歌曲《雪莲花》。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3、再听老师唱一遍歌曲,说说歌曲内容。 4、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 5、老师还编了一个新疆的小舞蹈,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学一学? 6、下次课咱们就来学学这个小舞蹈吧!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