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一物理总结 |
范文 | 高一物理总结(精选32篇) 高一物理总结 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54班和256班的物理教学,为了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在本学期初我就下定决心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在教学上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景,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经过了一个学期,我对教学工作有了如下感想: 一、认真备课,做到既备学生又备教材与备教法。 本学期我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情景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研究到,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小结,并认真整理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帮忙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名新教师不断努力的目标。我追求课堂讲解的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努力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深知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我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简便,学得愉快。他们强调让我必须要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些,而让学生自我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理解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在教学上做到有疑必问。 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给自我不断充电,弥补自我在教学上的不足,并常请备课组长和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过程。为了做到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让学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分析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评讲,并针对反映出的情景及时改善自我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与方法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经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异常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简便,提高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本事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本事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本事。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然而,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获得的教学经验还是肤浅的,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也有一些困惑有待解决。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在学生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有的学生不参与讨论,有的虽然参与小组合作了,却不积极发言。合作学习还是没能真正地开始实施。 今后我将努力工作,积极向老教师学习以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以上几点便是我的一点心得,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以便尽快地提高自我的水平。 高一物理总结 篇2这个学期,我们高一物理备课组认真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本学期,我们高一物理备课组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工作,认真学习研究新的《物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有的放矢地备课、教学。新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考试范围、考试重点、命题形式均有所变化,我们都细心研究,全体备课组的老师都认真学习新课标,学习新教材,与旧教材、旧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本备课小组这个学期开展了的工作如下: 一、认真备课,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我们尽量能够集体备课,遇到一些难题时大家能一起讨论,找到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各位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所教学生情况,适当增减,形成自己的教案。 备课组活动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由于使用新教材备课组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备课组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备课组这一个学期以来,每周都定期召开备课组活动。大家坐在一起,认真讨论教学教法,分享前一段时间的教学体会,拟定后一段时间的教学进度,对一些难点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还在一起研究教材,理解教学大纲,使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还讨论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兴趣地去学习。具体安排如下: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主备:黄湘华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主备:何乐成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主备:游文艺 二、积极做好资料、信息收集工作。 我们手头上有关新教材的复习资料少,有关新高考的信息不多,所以注意到了收集、积累,用以或指导或补充我们的高一的学习。大家分工去收集和查找资料,然后整理出一些练习再印发给学生去做。学生只有多做练习,成绩才会有所提高,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们高一物理备课组,本学期开展新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指导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推广研究成果。为了新教材的素材资料,我们高一备课组在每测验一章知识后都及时把试题上传到本年级的课件收集文件夹中,每个科任教师每上完一节课要把使用过的物理课件和物理图片等有关的新教材素材,都及时上传到本年级课件收集文件夹内自己设立的个人文件夹中。 四、落实教学工作制度。 期中和期末联合教务处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等等。 五、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 式规范化的管理。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六、公开课开展顺利。 这个学期,我们备课组认真地安排上公开课的老师,并有序地进行公开课。对上公开课的老师要事先写好教学计划,进行说课,然后把教案打印出来。备课组认真组织老师去听课,听完课后大家能在一起讨论这节课的优缺点,在自己学到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让授课老师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七、备课组对每一次考试。 都认真安排老师出好题目,并打印出来大家一起研究,看哪些地方要进行修改,然后再经过调整才上交到学校统一印刷。每一次考完试后,大家能及时按时,认真地批改试卷,对学生的考试情况认真地记录下来,并写出试卷分析。 备课组活动对年级学科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课组是发挥集体优势的最小但又是最基本的团体,他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进行学科教科研活动。目前我们备课组尚需在以往层面上深入展开教科研、更深入开展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的交流、研究。我们坚信,抓好备课组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今后的工作还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去做。 高一物理总结 篇3物体与质点 1、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时,为研究问题方便,可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条件:①研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情况完全一致。 ②物体的线度必须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 (1)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2)平动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平动的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完全相同的物体,这样,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可用一个质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小贴士:质点没有大小和形状因为它仅仅是一个点,但是质点一定有质量,因为它代表了一个物体,是一个实际物体的理想化的模型。质点的质量就是它所代表的物体的质量。 参考系 1、参考系的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对参考系的理解: (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例如,肩并肩一起走的两个人,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而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他们却是运动的。 (2)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例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 (3)比较物体的运动,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4)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小贴士:只有选择了参考系,说某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物体怎样运动才变得有意义参考系的选择是研究运动的前提是一项基本技能。 坐标系 1、坐标系物理意义: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从而,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坐标系分类: (1)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适用于描述质点做直线运动,研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要沿着运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例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位置可用离车站(坐标原点)的距离(坐标)来确定。 (2)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适用于质点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例如,运动员推铅球以铅球离手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沿铅球初速方向建立x轴,竖直向下建立y轴,铅球的坐标为铅球离开手后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 (3)三维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例如,篮球在空中的运动。 高一物理总结 篇4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高一物理总结 篇5A.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知道外力迫使它改变之中状态为止。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 4.惯性的定义: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5.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6.惯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B.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 2.表达式:F=ma (1)定律的表达式虽写成F=ma,但不能认为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2)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当然如果F是某一个力或某一方向的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该力单独产生的或者是在某一方向上产生的 3.注意 (1)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则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这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这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3)如果合外力不变(恒定),则加速度也不变(恒定),这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如果合外力为零,则加速度也为零,这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 C.牛顿第三定律 1.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1)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具有同种性质 (3)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 高一物理总结 篇6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两分运动说明: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②竖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的结论: (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高一物理总结 篇71、电场线:用来形象描述电场的假想曲线,是由法拉第引入的。 理解:①、起始于正电荷(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无穷远处),不是闭合曲线,不相交。 ②、电场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场强方向。 ③、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场强的大小。 ④、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平行等距的直线。 ⑤、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点降低,是电势最低最快的方向。 ⑦、电场线并非电荷运动的轨迹。 2、等势面: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有以下特征; ①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②等势面与电场力垂直。 ③电场中任何两个等势面不相交。 ④电场线由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 ⑤规定: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差,所以等势面的疏密反映了场强的大小(匀强点电荷电场等势面的特点) ⑥几种等势面的性质 A、等量同种电荷连线和中线上 连线上:中点电势最小 中线上:由中点到无穷远电势逐渐减小,无穷远电势为零。 B、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和中线上 连线上:由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减小。 中线上:各点电势相等且都等于零。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①、通过电场力做功说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②、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减小。 逆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增加。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增加。 逆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减小。 ③、求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 将电荷由A点移到B点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反之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④、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负电荷在任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 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负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 高一物理总结 篇8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高一物理总结 篇9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 加速度计构造的类型 A车的加速度。 显然,当速度变化量一样的时候,花时间较少的B车,加速度更大。也就说B车的启动性能相对A车好一些。因此,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注意: 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 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例如:炮弹在发射的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非常大;以高速直线匀速行驶的赛车,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匀速行驶,速度的变化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为零。 4.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无数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5.加速度因参考系(参照物)选取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6.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是正数;反之则为负数。 特别地,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恰好等于90°时,物体既不加速也不减速,而是匀速率的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 7.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产生加速度,或者说力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原因。说明 当物体做加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为正值;当物体做减速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时,加速度为负值。 8.加速度的大小比较只比较其绝对值。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总结 篇10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很少用):把一个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然而,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为此,在分解某个力时,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①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 ②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 关于第②种分解方法,我们将在这里重点讲一下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几类典型问题: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的分解将物体放在弹簧台秤上,注意弹簧台秤的示数,然后作用一个水平拉力,再使拉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缓慢地向上偏转,台秤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拉力除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外,还有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 所以,可将斜向上的拉力沿水平向前和竖直向上两个方向分解。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所示,在斜面上铺上一层海绵,放上一个圆柱形重物,可以观察到重物下滚的同时,还能使海绵形变有压力作用,从而说明为什么将重力分解成F1和F2这样两个分力。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一物理总结 篇111、热力学第二定律 (1)常见的两种表述 ①克劳修斯表述(按热传递的方向性来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②开尔文表述(按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a、“自发地”指明了热传递等热力学宏观现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能量的帮助。 b、“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在本系统内完成,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放热、做功等。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宏观过程的方向性,进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3)热力学过程方向性实例 特别提醒: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在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如电冰箱;在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如气体的等温膨胀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违背宏观热现象方向性的机器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熵是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的定量量度,在绝热过程或孤立系统中,熵是增加的。 3、能量耗散:系统的内能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没有办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高一物理总结 篇12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通过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 (2)采用隔离体法,正确受力分析. (3)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力.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5)统一单位,求出答案. 2、解决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选取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时可采取“先整体,后隔离”或“分别隔离”等方法.一般当各部分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时,可当作整体研究,当各部分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时,要分别隔离研究. (2)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式,求出答案. 3、解决临界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要详细分析物理过程,根据条件变化或随着过程进行引起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变化,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 (2)在某些物理过程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用极限分析的方法可以尽快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 易错现象: (1)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用拉力F直接拉物体与用一重力为F的物体拉该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是一样的。 (2)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支持力等于重力。 (3)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要产生相对滑动拉力必须克服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力。 高一物理总结 篇13(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B、两物体发生形变; 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 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 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A、两物体相接触; B、相接触面不光滑; C、两物体有形变; 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 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 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法。 3、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 高一物理总结 篇14加速度-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 物体运动时,如果加速度不为零,则处于加速状态。若加速度大于零,则为正加速;若加速度小于零,则为负加速(即速度减至0后反向加速)。(提示:物理中的符号不同于数学中的符号,在+、-号只代表是的标量,在物理中+、-号部分代表单纯的标量,还有部分还代表的像方向啦什么的矢量) V=v末—v初 加速度公式:a=△V/△t 加速度-曲线加速运动 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时候,物体也有可能做曲线运动。比如,当你把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用力抛出时,你会发现,这个物体离开桌面以后,在空中划过一条曲线,落在了地上。 物体在出手以后,受到的只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因此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都不改变。但是物体由于惯性还在水平方向上以出手速度运动。这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就不在同一直线上了。物体就会往力的方向偏转,划过一条往地面方向偏转的曲线。 但是这个时候,由于重力大小不变,因此加速度大小也不变。物体仍然做的是匀加速运动,但不过是匀加速曲线运动。 加速度-小问题——加速度单位的来历 根据我们高中的课本描述,有加速度a=(Δv)/(Δt)=(v1-v2)/t,因为速度(v)的单位是m/s,时间(t)的单位是s,于是将m/s与s相除,得到的就是它的单位:m/s^2. 高一物理总结 篇15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例如:第3s末、3s时、第4s初……均为时刻;3s内、第3s、第2s至第3s内……均为时间间隔。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运动图像的含义和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了解图象斜率的含义:(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高一物理总结 篇16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高一物理总结 篇17一、知识点 (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 (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 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 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 (五)平抛运动 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 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 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 二、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 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选择、填空) 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 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 5离心运动:临界条件、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相关计算(选择、计算) 高一物理总结 篇18一、形变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2、形变的种类: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 2.量物体接触处有弹性形变(弹力是接触力)。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4、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其弹力可为拉力,可为压力;对弹簧秤只为拉力。 (2)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即只为拉力。 (3)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而指向受力物体。 (4)面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5)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 (6)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沿半径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7)轻杆的弹力方向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杆可提供拉力也可提供压力。(8)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动力学规律判断. 说明: 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若是曲面则垂直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②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③杆既可产生拉力,也可产生压力,而且能产生不同方向的力。这是杆的受力特点。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5、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遵循胡克定律。①弹簧、橡皮条类:它们的形变可视为弹性形变。 三、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F=kx 上式中k叫弹簧劲度系数,单位:N/m,跟弹簧的材料、粗细,直径及原长都有关系;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X是弹簧的形变量(拉伸或压缩量)切不可认为是弹簧的原长。 四、弹力有无判断 (1)拆除法:即解除所研究处的接触,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若不变,则说明无弹力;若改变,则说明有弹力。 (2)假设法:假设在接触处存在弹力,做出受力图, 再根据力和运动关系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3)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 高一物理总结 篇19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a=rω^2=v^2/r 说明:a就是向心加速度,推导过程并不简单,但可以说仍在高 科里奥利加速度 科里奥利加速度 中生理解范围内,这里略去了。r是圆周运动的半径,v是速度(特指线速度)。ω(就是欧姆的小写)是角速度。 这里有:v=ωr. 1.匀速圆周运动并不是真正的匀速运动,因为它的速度方向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说匀速圆周运动只是匀速率运动的一种。至于说为什么叫他匀速圆周运动呢?可能是大家说惯了不愿意换了吧。 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总是指向圆心,即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是不断地改变着速度的方向。 重力加速度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因受重力产生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也叫自由落体加速度,用g表示。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当物体距地面高度远远小于地球半径时,g变化不大。而离地面高度较大时,重力加速度g数值显着减小,此时不能认为g为常数 距离面同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也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变大。由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了物体绕地轴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越高,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将随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变大。地理南北两极处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0,需要的向心力也为0,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也达到。 由于g随纬度变化不大,因此国际上将在纬度45°的海平面精确测得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9.80665m/s^2;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在解决地球表面附近的问题中,通常将g作为常数,在一般计算中可以取g=9.80m/s^2。理论分析及精确实验都表明,随纬度增大,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逐渐增大。如: 赤道g=9.780m/s^2 广州g=9.788m/s^2 武汉g=9.794m/s^2 上海g=9.794m/s^2 东京g=9.798m/s^2 北京g=9.801m/s^2 纽约g=9.803m/s^2 莫斯科g=9.816m/s^2 北极地区g=9.832m/s^2 注:月球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1.62m/s^2,约为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 匀加速直线动动的公式 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s=V0t+(at^2)/2=(vt^2-v0^2)/2a=(v0+vt)t/2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t=v0+at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也是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v0+vt)/2 其中v0为初速度,vt为t时刻的速度,又称末速度。 4.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 (1)V末^2-V初^2=2as(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 (2)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t/2=(v初+v末)/2 (3)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v末^2+v初^2)/2]^(1/2)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5)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6)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2^(1/2):3^(1/2):……:n^(1/n) (7)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aT^2(a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8)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总结 篇201、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 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4、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小: 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fm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 (4)注意事项: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一物理总结 篇21第一节 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3)不能过点条件:v0(F为支持力) (3)当v=时,F=0 (4)当v>时,F随v增大而增大,且F>0(F为拉力) 高一物理总结 篇22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高一物理总结 篇23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Vs时,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岸横渡。 (3)如果水流速度大于船上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则不论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设船头Vc与河岸成θ角,合速度V与河岸成α角。可以看出:α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越短,那么,在什么条件下α角呢?以Vs的矢尖为圆心,以Vc为半径画圆,当V与圆相切时,α角,根据cosθ=Vc/Vs,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应为:θ=arccosVc/Vs. 高一物理总结 篇24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曲线运动 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1.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线运动的特点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合外力)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4.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力改变速度的大小;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力改变速度的方向; 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时,力既搞变速度大小又改变速度的方向;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判断和运动的方法:物体实际所作的运动是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所用时间始终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一物理总结 篇25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1)L、Vc一定时,t随sinθ增大而减小;当θ=900时,sinθ=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θ─Vs=0. 所以θ=arccosVs/Vc,因为0≤cosθ≤1,所以只有在Vc>Vs时,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岸横渡。 (3)如果水流速度大于船上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则不论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设船头Vc与河岸成θ角,合速度V与河岸成α角。可以看出:α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越短,那么,在什么条件下α角呢?以Vs的矢尖为圆心,以Vc为半径画圆,当V与圆相切时,α角,根据cosθ=Vc/Vs,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应为:θ=arccosVc/Vs. 高一物理总结 篇26考点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的定义: 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的条件: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 考点2:超重和失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考点3: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 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即运动的初速度为零。 2,运动过程中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高一物理总结 篇27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高一物理总结 篇2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学中最典型的也是最简单的理想化的运动形式,学习本章的有关知识对于运动学将会有更深入地了解,难点在于速度、时间以及位移这三者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有关的知识,灵活的加以运用。最后,本章末讲学习一种有代表性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形式:自由落体运动。 考试的要求: Ⅰ、对所学知识要知道其含义,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直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Ⅱ、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解释,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 要求Ⅱ: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t图的物理意义以及图像上的有关信息。 高一物理总结 篇29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高一物理总结 篇30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高一物理总结 篇31认识形变 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 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第二节研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这个值叫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 力的图示 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 3。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3。实验:平行四边形定则:P58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计算 1。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 2。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 3。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当两分力垂直时,F=F12+F22,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θ/2) 4。1)|F1—F2|≤F≤|F1+F2| 2)随F1、F2夹角的增大,合力F逐渐减小。 3)当两个分力同向时θ=0,合力:F=F1+F2 4)当两个分力反向时θ=180°,合力最小:F=|F1—F2| 5)当两个分力垂直时θ=90°,F2=F12+F22 分力的计算 1。分解原则:力的实际效果/解题方便(正交分解) 2。受力分析顺序:G→N→F→电磁力 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 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物体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理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作用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力的性质:物质性(必有施/手力物体),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同:等大,反向,共线 异: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时性(产生、变化、小时),异体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质。平衡力不具备同时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质可不同。 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状态无关。二力的产生和消失同时,无先后之分。二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分别产生作用效果。 高一物理总结 篇32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常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 2.曲线运动的速度: ①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Vy2 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方向或大小任一的改变都会造成速度的变化,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二.平抛运动(曲线运动特例) 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抛体运动开始时的速度叫做初速度。如果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个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的速度: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V0即为Vx一直保持不变 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Vy=gt ③合速度:V2=Vx2+Vy2=V02+(gt)2 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θ tanθ=Vy/V0=gt/V0 3.平抛运动的位移:①水平方向 X=V0t ②竖直方向y=1/2gt2 ③合位移 S2=x2+y2=(V0t)2+(1/2gt2 )2 方向:与X轴夹角为α tanα=y/x=V0t/?gt2=2V0/gt 三.圆周运动 1.线速度V:①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量度 该比值即为线速度 ②V=Δs/Δt 单位:m/s③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tips:方向时时改变) 2.角速度ω: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它与圆心连线扫过角度的快慢来描述,即角速度 ② 公式 ω=Δθ/Δt (角度使用弧度制) ω的单位是rad/s 3.转速r: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圈数 单位:转每秒或转每分 4.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单位:秒S 5.关系式:V=ωr(r为半径) ω=2π/T 6.向心加速度①定义: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②表达式 a=V2/r=ω2r=(4π2/T2)r=4π2f2r=4π2n2r(n指转过的圈数)方向:指向圆心 四.开普勒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①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②a—椭圆轨道的半长轴 T—公转周期 则 a3/T2=k 对同一个行星来说,k为常量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