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
范文 |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通用13篇)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1解读了《音乐课程标准》感受颇深。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精华,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课程繁、难、偏、旧的现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音乐课程降低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要求,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音乐课堂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不仅完善了课堂教学,也使音乐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 一、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带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师是音乐的传递者,上课时投入情感,创设情感的氛围,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 三、创设情境、试听结合激发兴趣。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监其境的真实体验,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氛围和状态。情境教学融汇了视、听、唱、动等多感官活动在一起,于情于理之中得出正确体验与判断的方式,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主动获取了知识。 新课标新课改的探索还在不断继续,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将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方向。当然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音乐课。我想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教师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不要盲目的去模仿与跟风,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新课标过程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而正是有挑战才会有提高。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相信我们会伴随着新课程一同成长,和学生一起感受美丽的音乐人生。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2通过学习音乐课,我感到自己的音乐才能被不断的挖掘出来。我想:每个人的经验、禀性不同,所对其体会也各不相同。犹如一杯清水,不同的人的品尝味道也不尽相同吧。 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是他们的交流方式,情感表现的手段。我们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表达,鼓励孩子自由的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节奏的强弱、快慢的感受。提倡幼儿同伴间的合作。初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个别缺乏自信的孩子,常去效仿其他人,对于他们,我们从“游戏”入手,将孩子们天性——玩(游戏)转向——用心去“玩”,去经历一种最完美的人类状态。“玩”不怕失败,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鼓励帮助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 在我看来幼儿音乐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形式。做的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做不做。儿童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情感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凡是能够通过音乐创造活动自由灵活的表达、表现自己,情感得到充分宣泄的儿童,他们容易解脱心理的紧张压力,获得情感的自由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音乐教育本身是一种美学教育,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歌曲中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讲“不会欣赏美,就不能表现美和创造美。”在音乐教育中也是这样。如果幼儿不能从歌曲中体验到美感,那么他们也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的。所以教师应该启发幼儿学会理解歌曲中的美并产生良好的美感是音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否用美好的感情对幼儿进行范唱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幼儿能否产生要演唱歌曲的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掌握正确演唱歌曲的技能技巧,在教学中能够用优美的声音和丰富的情感向幼儿范唱,使幼儿感到歌曲的优美和教师演唱的美感,在这个基础上再激发幼儿模仿教师的演唱和体会歌曲中的美好感情,幼儿就能够对音乐产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地学习。利用教材中鲜明、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进行品德教育,就要选择能结合幼儿生活实际的教材,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以达到教育目的。 在学习了音乐课的基础之上,让我也接触了乐理知识!原来也接触过一些,不过要想学好音乐必须要在学习乐理的基础之上去完成。 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弹琴是基础! 我对于幼儿音乐理念和内容理解得较为肤浅,但我始终牢记:音乐教育重要的不是“教”。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也从中获益良多。让我在音乐教育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让我真正认识了音乐教育对于孩子们是多么的重要。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3最近我细读了郑莉老师编着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一书,对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价值与发展趋势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教学策略即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的系统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就是音乐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将所涉及的教学活动进行适度的调节与有效的控制,使学生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以达到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策略》这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概述,“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策略,“表现”领域的教学策略,“创造”领域的教学策略,“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的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实施策略,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应用策略,小学音乐课堂突发事件应对政策这八大章节。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策略。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时代进步的火车头,积极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它的发展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其前进的有效动力。随着《音乐课程标准》在全国的进步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明显,成为音乐教师进行教学的有力帮手。 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乐曲欣赏、歌曲教学和乐理学习三个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三方面内容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乐曲欣赏是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音乐课的主要模块之一。在乐曲欣赏课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音乐情境,重塑音乐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活动,用音乐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歌曲教唱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传统的音乐教唱,多是教师教唱与学生跟唱相结合,教学中仅仅用抽象的语言符号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往往难以接受,理解起来也相对较为困难,演唱时往往是机械的重复而缺乏感情。通过多媒体描绘歌曲所表现的景象,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学唱,则更容易学会、唱好。如在教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之前,通过课件播放彝族人民衣着华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的幸福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热闹氛围之中,通过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幸福的彝家娃娃了,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开始学唱就能更加准确的把握歌曲的内涵。因此,只有借助信息技术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真正触动学生的感情世界,才能够更为有效地完成歌曲的教唱。 抽象的乐理往往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度较大,学生对于有关的名词、概念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再要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节奏、速度、高低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信息技术的引入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抽象转化为具象,如在学习节奏时,可以一边播放不同节奏的歌曲片段,一边呈现与之节奏对应的乐谱,通过同步动画的演示,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各个节奏的不同特征,学生学习乐理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结合音乐教学实践可以分层次,循序渐进安排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小学低年级教学,以培训初步的音乐感知力为主要目标,以唱游律动为突破口。强调简单活泼的节奏,自发形象的动作,激发热情的冲动和心灵感应,在歌唱游戏中产生学习兴趣。小学中年级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表现能力为突破口。强调结合器乐吹奏训练培养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在人人参与的直观教学中解决音准、节奏、吐音、气息等问题,引导他们准确辨别音与音之间的差异,磨炼他们对学习、工作一丝不苟的意志,在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小学高年级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表现能力为主要目标,强调师生讨论研究,把握乐曲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处理方法,教师以高水平的范唱、范奏,唤起学生追求艺术美的热情,引导他们憧憬理想和未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这本着作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元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各环节元素之间的关系,采取恰当的策略,充分发挥各因素的作用,协调各类关系,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我将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所学得到的教学策略理论,认真思考、积极总结,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不断努力。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4在这几次学习新课标活动中,我再次研读了新课标,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课标,我还自学了《新课程表准解读》,使我对音乐课的性质与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清楚的知道了: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音乐课还应体现创造性价值、社交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下面就从如下几方面谈一谈我对新课标的几点认识: 一、 突出“审美”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首先它是一种“美”,也正因为有了“美”才有了它本身无限的生命力,因而音乐教育首先要发挥其自身的功能——传递美。其实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教学大纲就已经提出了,音乐要具有审美的功能,不过当时还仅仅是一种意识和提法,并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在1992年的颁布的教学大纲更多倾向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审美更加淡化,于是学生喜欢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失败的。1999年6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每一个领域无不流淌着新鲜的血液。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审美”置于核心地位,并在学段目标和内容标准中有着具体的要求,例如:“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的变化”„„等等 ,字字句句几乎无不渗透着审美。所谓核心,即重中之重。可见,“审美”的重要,是音乐本身的特旨决定的,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决定的,是人的发展决定的。 如何突出审美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 (一)培养审美趣味 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快感的,其中包含了生理快感的成分。音乐不仅对人类,对动物也是这样( 国外有给奶牛听音乐以提高牛奶产量便是一例)。但这毕竟不是音乐审美的本质表现。我们有的教师看到女孩喜欢跳舞,男孩子喜欢打击乐,在还没有听完全曲,学会新歌,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情绪时便让 学生盲目地跳起来,敲起来。还有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为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通过学习才知道,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不是生理满足的工具。音乐是人 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 艺术„„”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不能满足于对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乐。以上老师的片面做法 ,究其根源还是对审美教育认识不足。 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五官快适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 开阔音乐视野 在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辨。”这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下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教材中安排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风》、管弦乐《春节序曲》片断、民歌《马灯调》、合唱《抗敌歌》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三)提高审美品位 培养高尚情*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赏者从这门特殊的艺术中感受歌曲(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 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许多哲学家和音乐大师对音乐的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给予高度评价。 或曰“浸润心灵”,或曰“净化灵魂”,或曰“改进德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当前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在相当范围内主旋律不响亮,优秀民族文化不占主导地位,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渗透到各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低年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而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却特别强。他们居然也跟着哼起了“哥呀,妹呀”、“情呀,爱呀”,他们居然也不谈四大天王呀,呀,成了儿童追星族。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心态扭曲,迷失了人生奋斗目标,严重地危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影响他们健康成长。音乐老师应从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 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我们可以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那有力的节奏,那铿锵的“起 来,起来起来”歌声呼唤中,联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在音乐游戏“好朋友来了”的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们愉快地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客人”来了,轻轻“敲门”,主人“开门”,互相问好;主人招待 客人“请坐”,告别再见。在唱唱、动动的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朋友见面的快乐,懂得了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的重要„„事实就是如此,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情*,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 强调“创造” 创造力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在生活中展现出来,也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江就曾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揭动力。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更进一步说明了创造力的重要。是啊,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创新才有进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创新才有发展,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创新才有活力。没有创新就意味着僵化、落后、沉闷,进步发展、兴旺发达又从何谈起。 时代的要求呼唤创新,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通过音乐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教书也好,编教材也罢,努力开发教材的创新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必须强调的。 三、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产生了音乐。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这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也是音乐教育的特征。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有一个课例叫《东北好》,就非常好,这首歌的歌词介绍了东北的三宝:老山参、大水貂、革兀革拉草,风景:镜泊湖、长白山、棒棰岛,教材来自熟悉的生活,学生有着切身的体会,学生唱起来很有兴趣,真正的做到音乐从生活中来,音乐歌颂生活。现在的教材象这样的例子不少,如《跳竹竿》、《生活中的声音》《音乐与生活》„„在实际教学中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再一次被肯定,这是将来教学发展的趋势,因而在审视教材的时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 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体现知识的完整性 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及儿童的认知方式,要求课程结构、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尤其是小学更是如此。在国外,综合的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并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设置综合课程,减少学科分类是新一轮课改的方向,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亦是如此。我觉得,在音乐教学中渗透语文、英语、美术教学等,使学生从多种渠道理解音乐,体会音乐中的情感,抒发音乐中的情感,给音乐教学注入更多的内涵,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是非常好的。 五、重视趣味 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材编写更应重视这一点,为教学生动活拨、丰富多彩提供资源保障。 新的时代唤醒了新的教育,新的教育生成了新思想、新理念,做新时代的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观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一个崭新的理念逐渐在头脑中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都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是时代赋予音乐教师责任。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5对教学实践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小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 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文性2、审美性3、实践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分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显然,这种注重“知识”忽视“艺术”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审美”。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们必然会在“审美”的艺术教学中受到熏陶,从而用他们的“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最终使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美的社会。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多营造一些发现美、传播美的良好氛围。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再努力、再学习,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6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78周年之际、六一儿童节之前,为提高全国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将于5月23日至28日,共同举办“美育云端课堂”活动,通过网上演唱演出、名家讲堂、音乐党课等系列艺术形式,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助推文明校园建设,用艺术陶冶情操、抚慰心灵。 活动主题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用红色文化艺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展播平台 本次活动全部场次都将以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直播平台全覆盖的方式呈现。新华社、央视频、人民视频、学习强国、中国文明网、央音视频将同步播放网上展播和讲座活动,新华社抖音号、快手号、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官方账号、虎牙直播新华社直播间等网络视频平台将同步播放系列展演活动。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7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激趣: 把音乐教材编成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常能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情境。如我在讲《保护小羊》一课时,出示大象、熊、刺猬团结一心战恶狼的图画,配乐讲道:一个夏天的早晨,天气分外情朗,一群小羊唱着歌上了山岗,吃着又嫩又香的鲜草。突然,山坡上跑来了三只恶狼,眼睛里闪着可怕的绿光,吐着血红的长舌头,一步步向小羊逼近。小羊看见恶狼来了,吓得拼命地大喊起来:“大象爷爷救命啊!”“熊崐哥哥,救命啊!”正在远处做游戏的动物听见叫喊声,飞快地跑过来……通过我绘声绘色的叙述,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为新课的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律动导趣: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根据课程节奏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律动训练,不崐但可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可减缓教学坡度,为新课的传授增加情趣。我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时,先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中寻找节奏(快点快点、大家快来),崐(扫扫地、刷刷牙)(爸爸、妈妈),再通过朗读、视谱和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学习,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饶有兴趣地获得了本课具有舞蹈性的节奏。 三、击乐促趣: 教完歌曲的词曲后,我一边让孩子们演唱,一边用打击乐器伴奏多声部节奏。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但能主动地去参与音乐实践,去直接感受音乐,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克服了音乐课以唱为主的枯燥乏味,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同时也巩固了节奏概念,增进了学生对音色的了解,掌握了乐器的使用方法,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另外,学生要在唱、跳、奏、听、看中做到整体的协调和谐,无形中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游戏引趣: 教学中边唱歌边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我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崐听音训练时,做打电话游戏:我在琴上弹出三度音程"do、mi"问:“喂,你是谁?” 学生回答:“我是do,mi”就这样将抽象、枯燥的听音练习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为了崐让学生牢记某种音乐符号,我采用了学生们喜问乐见的猜谜形式教学。我问:“弟兄两个一样长,一个瘦来一个胖,站在队伍最后面,曲终歌尾它站岗。”学生猜谜回答:“ 它是终止线‖”.我问:“弟兄两个一样长,两双小眼来对望,他们俩个告诉你,回头再来唱一唱。”学生猜谜回答:“它是反复记号:‖”。类似游戏活动妙趣横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表演激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把表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情趣,无形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目的。如在教授《理发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讨论,自编礼貌待客的各种舞蹈动作:请的动作;面带微笑向顾客问好;剪发的动作(一小节一次)由右向左剪动,身体随之运动;照境子的动作;伸出拇指夸奖……,最后让学生戴上头饰,将这些模拟理发的动作与节奏、体态律动结合起来,在优美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唱跳,既使学生情绪欢欣饱满,又培养了他们即兴创造能力。 六、图画拓趣: 美术和音乐都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术是形象的艺术。它们都属形象教育的范畴,都反印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授《粗心的小画家》时,当出示“小画家”画的四条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鸭子,圆耳朵的兔子,没尾巴的大马四幅图后,学生常会笑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致使学唱时陶醉在音乐情境之中,边唱边即兴表演,将整个音乐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崐达到境中感知,境中悟性的目的。 七、欣赏孕趣: 音乐欣赏不仅可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还可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如在教授《小海螺》一课后,让学生反复听录音,引导学生捕捉每一跳动的音符,掌握旋律流动的美,同时我带领学生随着音乐摇摆身体,拍手等动作,用之体验音乐所表达出的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的真情实感及风格崐特点,在他们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从而逐步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方面来。 八、电教渗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性强。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强,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利用电教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新授,有时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讲《保护小羊》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指导学生看屏幕上小羊吃草,恶狼跑来,大象用鼻子摔狼,熊用巴掌打狼,刺猥用刺戳狼等灯片,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之成为联结儿童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8大学里幸运地上了一学期的音乐课,算是弥补了中学的遗憾。最开心的是这门课不用考试,能在自由轻松的姿态下学习感兴趣的东西是最快乐不过的事了。 音乐老师年轻漂亮,很符合我心目中从小就有的音乐老师形象,有气质,这是重点。气质这东西说不出来,就是一种感觉,音乐老师身上就散发着气质。这个就不多说了,一句话:不愧是音乐老师! 以教小孩的模式交我们这些准成年人,带来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活泼生动,把我们从枯燥的理论课堂释放出来。“你好,你好,你好,你好,同学好!”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孩子,渴望自由不想长大,这是对成人世界的叛逆,而音乐往往具有满足这种渴望而又不越轨的魔力。但一旦一个人已习惯于常态模式,难免不会感到幼稚。或者对这新的尝试失去兴趣,又回到以往的状态,以致后面的课堂对他来说已没太大兴趣。 高一上学期开过音乐课,那是一个有着纯正男高音的音乐老师。我只对开学的第一节课音乐课印象最深。那天老师在多媒体教室给我们讲歌剧什么的,各种理论神马的一点兴趣都没,讲完后他给我们放歌剧,我本来已没兴趣不想看的,但看着看着就进入了状态,被那凄婉的情节和震撼的音乐所折服,原来老师是在我们看之前给我们做个铺垫,以免我们看得云里雾里。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没看完就下课了,我连刚放得叫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觉得后半节课时间好短。 后来一次偶然,在一本杂志看到这个歌剧剧照什么的,上面赫然的几个大字《歌剧魅影》。哦,是叫这个名字!仔细看了下评论,再后来接触一些学音乐的,经常听到提起这四个字,嘿!这歌剧挺有名的。当时知道后还狠狠骄傲了一番,我高一就接触了如此有艺术魅力的音乐,你们学音乐现在才听说,哈哈。容我在心里得瑟了好久! 有这个经历,我在欣赏各种音乐时挺有信心的。喜欢很有节奏感的《送我一支玫瑰花》,模仿各种乐器的合奏很有意思。这本是一首抒情歌曲,歌唱青年男女真诚的爱情,改编成模仿是很好的创新。还有小提琴演绎的《梁祝》,壮烈凄美的爱情随着悠扬的小提琴声的起伏跌宕而不断升温,我国传统音乐多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带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写实性明显。“砌砖式”的创作思维,不高而大有机会再高。 世界上有两种语言不需要翻译,一种是数学,而另一种就是音乐。经历了一周忙碌的学习生活,能静下心来聆听音乐大师们发自内心的呼声,与音乐为伴,是何等惬意的事。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帮助人们舒缓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但我们大学生往往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求流行金属味道,青春的激情褪去无法安静,这个浮躁的社会仍然需要古典的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音乐来引导我们这群年轻人,于浮华中保持一颗本真的心,找到真实的自己。 关于各种民族乐器,管弦、打击乐器等,老师介绍过的中国乐器独特的形状姿态,没有怎么接触,只想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总结一下,整个学期的音乐课我什么都没学到。但带给了我一份平和冲淡的心境,一段美的享受,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相信这就够了,这比那些大捆大捆的专业知识更能让我受益终身。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9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昌乐县音乐培训学习,在十天学习中,音乐教师们投入的教学,崭新的理念,新颖的教学方式,使我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每天的专家点评也让我们对于教学中的困惑有了新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 一、音乐的完整性 在歌曲教学时,少兜圈子,直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但并不是说,教师要一遍一遍地把歌曲播放给学生听!我认为,在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之后,以后每一次的重复听,都要有目的地加进一些新东西!这些“新东西”不仅要吸引学生,更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当然,不同的课,要有不同的方法,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摸索。 二、音乐与人文的结合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有这样的指导:“提倡学科综合”、“倡导多元文化”。而在吴斌教授的讲座中,他所说的困扰音乐教师八大问题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把握好音乐主题与人文知识的关系——前提是我们上的是音乐课!我的理解是:人文知识要有,但必须要突出音乐的主体性——再多知识的介绍,也是为音乐服务。 如果说黑直线代表音乐,那么围绕它的红曲线,就是相关的文化。 而决不能将两者分得太远,造成两大块的感觉,那样就不象音乐课了。 三、教师的课堂教态 我们在课堂上一直对学生表现得亲和、友善、鼓励。而黑龙江的一位男老师非常大胆,在此基础之上,他让学生坐着、站着、蹲着上课,他自己也搬了一个凳子坐在学生中间,场面十分像《音乐之声》中玛瑞雅在绿色的山坡上,带领孩子学习歌曲的镜头。让我们听课的人看起来都非常舒服。但教师坐着上课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本人不反对。我认为在一节课上,该站就站、该坐就坐,完全看教学情境需要,只要不耽误教学,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就好!当然,我极力反对一直坐着上课,那不成专家报告了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小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看到了教师们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的认真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以往的一些教学手段,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10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整个学期学习下来,对我印象最深的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下面就重点来谈谈我对这两种音乐的学习心得: 一)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民间音调与舞蹈节奏运用);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整齐的方整性乐句);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但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与后来的浪漫乐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二)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如:贝多芬的名曲《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代表作《小夜曲》;“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闻名于世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等。 通过这个学期对音乐的学习,我不管在音乐常识、音乐家及其作品、音乐鉴赏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总的来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11多年来,我们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有计划、系统的研究活动,解决课程中的多层次问题,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理论研讨,在“碰撞”中拓宽工作思路。 通过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集体教研活动,集中了教研组集体的智慧,强化了合作意识,资源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从不同角度研讨,集思广益。既有相互间的合作,又有教师个性化的发挥,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频频碰撞。这样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广泛切磋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研究,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 (一)、教研促进 ①结合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比较明显这一特点,我们在一年级开设了彩色谱、彩条谱的课程实验,通过在同一年级五个班的实验,我们发现彩色谱效果要好于彩条谱。彩色谱是把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展示,彩条谱是把五线谱的五条线变成五种颜色。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学生十分喜欢彩色谱,通过有趣的游戏,轻而易举的认识了各个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决了识谱难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识谱教学成为一年级学生的乐趣。我们将使用彩色谱的实验,并将逐渐推广。 ②中高年级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尝试,对于中高级的识谱,是难度较大的曲谱,我们摒弃了以往先识谱、后唱歌的学习,大担地实验,对于识谱中跨度大的音符演唱,我们是这样尝试的:部分歌曲采用先识谱、后唱歌,而对于较难的歌则采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通过实验,我们归纳出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让学生分析歌谱、识谱、填词唱歌等过程,使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歌曲的演唱更加准确,达到能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内涵的目的。 第二:先唱歌、后识谱是先让学生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视同儿戏中解决歌谱中的难点,在学生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不管是先识谱、后唱歌,还是先唱歌、后识谱,其教学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来完善他们的演唱水平,只是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不同而己。 通过先唱歌、后识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识谱难度,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率,既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训。 ③小组合作尝试创作的乐趣 从低年级的音乐教学起,我们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展开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从小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 一、二年级的唱游课:通过歌舞表演来表现出歌曲,让学生边唱边发挥想象力,使学生的音乐思维通过歌曲尽量的展现。同时,我们引导喾一采取小组合作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歌曲创编动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开发了智力,并使学生体验了合作的乐趣。 中、高年级则通过节奏练习、节奏创作、自编旋律来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多数班级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乐于接受,且提高很快,多数小组以音乐能力强的配以稍差一点的同学,这样搭配进行,使学生乐于参与。尤其是音乐兴趣差一点的同学,他们大多数乐于参与,且提高很快。 (二)、优势互补,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各教开组之间的合作,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只有优化教研组团体,才能优化团体中的每个个体——教师。 我们音乐组与美术组构建了特色小组。 (三)、与时俱进,弹奏音乐教育的新篇章 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鼓励与支持。 1、每次评选优课,每堂课教务主任都耐心指导,反复听评,提出好的见解,让我们精益求精。 2、在课件的制作方面,校领导给我们提供最优越的条件,筹备购置硬件,制作软件。 在音乐校本教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转变观念,让教师从感情上接纳校本教研,这是校本教研的前提;建立制度,完善机制这是校本教研的保证;创新形式,让校本教研充满活力这是校本教研的关键,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新问题会层出不穷,我们会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不断改进我们的做法。将做到目标、内容、管理、课程四落实;计划、措施有方;普及、提高同抓;艺术教育与德育相互渗透,创一流成绩。 音乐,是心灵飞翔的绿地;歌声,是心灵飞翔的翅膀。让歌声放飞希望,唱出我们的热情,在第二小学这座瑰丽的百花园中;百花齐放,人才辈出。我们要让学生的甜美歌声唱响辽阳古城的每个角落,使这朵奇葩愈开愈艳。我们愿意永远做音乐的天使,给孩子们传播快乐!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12之前,我认为我是个只懂得听音乐的人,没有什么音乐素养,对于音乐,我大概只有资格说“好听”或者“不好听”。因为我不懂得用怎样有气质的话语去形容对音乐的感受才不会显得庸俗,因为音乐的神圣与高雅让不懂音乐的我自卑。提起什么古典音乐,什么莫扎克贝多芬,我就不自觉的感到害怕,因为我怕我不懂,怕那种认为自己肤浅的感觉。我只敢聆听,不敢表达。 第一节课,看到老师展示的我们这学期要欣赏的多到数不清的音乐曲目,我顿时产生了一股满足感,心说,这下可真了得,欣赏这么多曲目,不怕音乐素养提不高。可当我真正开始学习如何欣赏音乐,并慢慢体会到音乐欣赏的精髓时,我发现最初的我,真的是个庸俗的笨蛋。 有一句话在音乐欣赏学习的过程中始终陪伴着我——“音乐无需懂” !这句话简直说的太棒了,对于我这种没有音乐技能,在欣赏音乐时感到惶恐的人来说,它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与鼓励,并且,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理。音乐就是带给人美的享受,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听了合适的音乐,心中觉得舒服,美好,就足够了。何必要去听懂它在说什么,何必去追问作者想表达什么,又何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定格在枯燥的描述中。什么曲调、主题,那是后话。音乐很简单,对于听众——听就好,跟着感觉走。 音乐的美妙不仅仅是因为它动听,让人喜悦。更重要的是,音乐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寄托,我们聆听音乐时伴随着奇妙的遐想,幻想与现实被音乐维系。快乐的时候,音乐可以膨胀欢乐的气氛;悲伤的时候,音乐仿佛最知心伙伴,表达我们的心声;厌世的时候,音乐可以是逃避现实的港湾;受挫的时候,音乐可以奏起鼓舞人心的旋律……生活无法缺少音乐,因为我们要借助它让心灵得到释放。 我是个,在别人看来缺乏趣味的人,人们说我太冷漠,因为我时常用非常自我的方式面对很多事情。其中,听音乐便是一种方式。18岁,人生的岔路口,我们都要去追梦,分别在所难免。散伙饭后,我回到家,趴在桌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雨啪嗒啪嗒的撞击着玻璃,我打开音响,听到莫文蔚的声音——“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拥有你;在很久很久以前,你离开我,去远空翱翔;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再也止不住哭泣,顿时脑海里回想起的全部是昔日美好的画面,曾经多么在意的东西,那一刻都变得很轻。他们是永远的朋友,是记忆擦不去,我一定好好珍惜——“天空中虽然飘着雨,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回荡在那个雨夜的旋律,也记得,当时自己默默许下的承诺,每当再听起这首歌,那晚的画面,那晚的感觉就涌现在脑海里。 这就是音乐的奥妙,它是一种“感觉的导火索”,它会诱发出特定的感觉,人们时常都会在听到某首歌曲时,心中不经意涌动着曾经听到它的感觉。 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Aimer》的时候,便感受到那种震撼而强烈的爱。我听不懂歌词,不知道这首歌具体在说什么,但就是体会到一种感觉,一种热烈的爱。我想我这样解释不算对,也不算错,因为音乐欣赏本身就无所谓对与错,每个人体会到的音乐中的故事都不尽相同,只要自己在听这首歌时脑海中浮现出了某个画面,那这个画面就是自己对这首音乐的最好的解释。 但我现在所理解的音乐欣赏大概也还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因为我只是知道自己被音乐所感动,所吸引,而不知道为什么会被音乐所感动,所吸引。在慢慢的学习、进步中,不断加强自己的音乐知识,就可以更深一步,从理性的角度去欣赏音乐,从创作背景到音乐流派以至于表现手法、音乐曲式、艺术造诣。 在这学期的课堂上,我们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世界音乐,影视剧音乐,民族音乐,歌舞剧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等。但我们在做的,不仅仅是欣赏音乐;我学到的,也并不仅仅是如何欣赏音乐。在一学期音乐的旅程中,我学到、了解到了许许多多和音乐有关的知识、人物、故事。了解到从不曾注意到的关于音乐的细节,也从不同的方面去听音乐、看音乐。 很多首音乐曲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非常喜欢。影视剧音乐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星球大战里的音乐——,,。了解到如何为电影选择配乐,以及哪些电影效果配以哪些音乐。还有泰坦尼克号中的——,这是十分经典的配乐,我们耳熟能详,但在课堂上就更加明白这样的音乐在这样的电影中巨大的作用。 世界音乐中,我了解到很多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以及舞蹈,印第安音乐中的古笛,爱尔兰的风笛,阿根廷的探戈,拉丁鼓乐。 看了芭蕾舞剧《吉赛尔》《天鹅湖》,歌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大河之舞》等等。 观看了音乐剧作家韦伯的众多经典作品片段,也从老师的讲述中认识了韦伯这位伟大的音乐剧作家,了解到如何挑选音乐剧演员,以及他们的训练过程。《约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万世巨星》《艾薇塔》,这些是我记下的作品。在课堂看了《歌剧魅影》后,振奋不已,于是自己又下载下来,深夜里欣赏了很多遍,脑中还余有“sing for me…”的回音。给我深刻印象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FanFan》、《玫瑰人生》、《心中的玫瑰》…… 那些伟大的音乐家,现在已不会让我感到害怕,终于,系统的听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音乐人生,他们的伟大作品,认识到这些天才的面孔和独特的气质。从巴洛克音乐时期到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到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从维瓦尔第的《四季》协奏曲、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到神童莫扎克的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贝多芬的《命运》,到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 我不得不感慨,这次学习历程真是一次奇幻的音乐旅程,从第一次课老师关上灯营造气氛的那一刹那我就有所体会,到期末了,感觉更加强烈。这次美好的振奋人心的音乐之旅不但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音乐内涵,更使得我对音乐有了前所未有的热爱。这门课虽然就这样结束了,但我对音乐欣赏的投入不会就此打住,就像我说的,我要不断扩充自己的音乐知识,尽快上升到理性欣赏的层面,不再做音乐面前的自卑者! 小学音乐课标学习心得 篇13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既紧张又惊喜。通过观看视频专家精彩、详细的讲课,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不仅使我个人思想觉悟提高了,知识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确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领悟到教师责任重大。孩子是国家之栋梁,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喜欢与否,与老师的思想引导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这次新课标学习,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这点我觉得非常好。很多学员大方的把自己的优秀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工作总结、论文等学科资源上传上来供大家共享。大胆、积极的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还介绍了很多课件资料网给大家。这充分达到了相互学习,不吝指教,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对于今后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百利而无一害。 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确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音乐兴趣的培养、改正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独立创造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让我更加确定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通过观察、倾听、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灵活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表现,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在教学进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让我清楚知道: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中大胆的实践和创新,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进行学科的整合教学,使学生得到一个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 “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 总之,这次学习,受益良多!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