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范文 | 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通用4篇) 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篇1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全面提升学校消防应急能力,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结合学校人员聚集、年龄差异较大、自救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学校应急疏散预案,通过定期和有针对性的演练,达到提高安全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一、学校消防应急疏散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 1、学校发生火灾时,领导、组织、协调全体师生的有序疏散、抢险、救治工作; 2、在立即报警后,以最短时间向园区管委会、教育局报告情况,并组织执行上级部门的指令; 3、落实各项措施,把伤害和损失降到最小范围,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上级部门汇报; 4、做好伤害人员的救治和安抚工作; 5、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在学校消防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设立应急抢险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主要职责: 1、出现险情,迅速到达出险地点,协助相关班级以最快速度疏散人员; 2、立即组织切断电源,启动增压水泵,组织、调度抢险器材,以最快速度投入人员疏散和抢险工作; 3、组织对伤害人员进行救治,并及时护送医院治疗; 4、协助各班级按指定疏散通道有序、迅速、安全疏散; 5、保护现场,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二、消防应急疏散通道安排 二楼东面八(6)、七(1)、七(2)班从东楼梯下楼,七(3)、七(4)从二楼大厅楼梯向东下楼,七(5)、七(6)、七(7)班沿西楼梯下至底楼后向南跑进到操场集合。 三楼东面八(1)、八(2)班从东楼梯下楼,八(3)、八(4)经向南走廊过生物实验室然后从右侧楼梯下楼,八(5)、八(6)经西面长廊向南跑进然后从报告厅南边楼梯下,本九(4)、本九(5)、本九(6)班经西侧楼梯下楼到操场集合。 四楼东面E九(1)、九(2)班从东楼梯下楼,E九(3)、E九(4)经电梯后楼梯下至底楼后向南跑进到操场集合。 九(5)、九(6)从西楼梯下至底楼并向南跑进,本九(1)、本九(2)经西侧向南长廊下,本九(3)沿西侧通道向南到西南侧楼梯下至底楼,然后到操场集合。 实验室:如实验室出现险情,或出现险情时学生正在实验室上课,由实验室上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员配合,从就近楼梯将学生疏散至底层,并集中到学校操场; 其他办公室及后勤辅助部门:从就近通道疏散至学校操场。 三、疏散顺序 原则:服从指挥、防止挤拥、就近快速、相互配合。 1、出现险情的建筑或楼层所在班级优先疏散,其他建筑或楼层按上述疏散线路有序疏散; 2、出现险情后,优先低年级学生疏散; 四、消防疏散措施及要求 1、出现险情后,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绝对服从学校消防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尽最大的可能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 2、出现险情后,学校消防应急疏散领导小组和应急抢险小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组织、指挥疏散和抢险工作; 3、各班级接到疏散指令后,正副班主任必须立即到达所负责班级,以最快速度切断班级电源、组织学生有序疏散;各年级组长立即到达所在年级楼层,协助、督查各班级的疏散组织工作;其他任课教师应主动协助相关班级做好疏散工作; 4、各办公室人员在撤离办公室时应立即关闭电脑,拨掉电脑连接电源; 5、总务处范忆岗立即切断出险建筑物电源,启动消防增压水泵,并引导消防人员就近接通消防龙头;食堂事务长立即关闭液化气总阀,防止发生爆炸; 6、全体人员疏散到操场后,按升旗排列顺序列队,由班主任进行学生清点,清点情况立即报教导处(各年级组报年级组长处),办公室进行教师清点;总务处进行后勤服务人员清点,以上清点情况立即报学校消防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组长,在清点人员同时,由应急抢险小组人员对班级、办公室进行查看,防止人员疏漏。 7、由相关人员协助进行伤害、损失的清理、评估和上报工作。 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篇21、目的 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工业中毒事故的发生,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特制定本预案。 2、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2.1现场指挥员由安监部消防队队长担任,负责现场的统一指挥。特殊情况,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总指挥由安监部经理或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到场的最高领导担任。 2.2现场安全主管、安全监督员统一服从现场指挥员的调度,协助救援人员开展人员疏散与撤离等救援工作。 2.3单船项目组成员,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负责与船方沟通,做好急救器材准备和后勤保障等配合工作。 2.4消防执勤人员根据现场指挥员的命令开展紧急救援工作。 2.5医疗救护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对中毒病人进行急救。 2.6现场指挥员有权调用企业内任何人力和物资,用于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7企业各部门必须严格服从和遵守现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和命令。 3、应急救援程序 3.1当施工现场有人员发生工业中毒时,现场知情人员应及时拔打电话报警(报警电话为企业内应急救援号码),请求消防队到场实施救援。 3.2消防队接警后,立即登车赶赴现场,同时通知医务人员赶赴现场待命。指挥员到场后,立即按以下程序开展工作: 3.2.1对事故现场采取有效通风措施,将其他人员疏散到上风方向或安全地带; 3.2.2立即将消防队员组成数个救援小组,佩戴好个人防毒面具,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3.2.3把中毒者抬出事故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服,给予静卧、保暖; 3.2.4医务人员对中毒病员进行深一层次的专业护理: a.对呼吸衰竭者进行人工呼吸; b.对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及口对口人工呼吸; c.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的清水和肥皂水清洗污染皮肤,对皮肤受损害的部位,给予3—5%硫代硫酸钠湿敷; d.眼睛受污染后,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少于10分钟,对眼部损害者,以2%的硼酸液冲洗; e.对中毒较重者,立即首批送上救护车到就近医院救治。 3.2.5调动行政部车队立即派遣足够的车辆到场,由消防救援人员组织将所有中毒病人送往医院就诊; 3.2.6查找原因,排除事故根源。 3.3项目组人员有序地将发生中毒事故的队伍撤离到安全地带,集中点名,了解情况,各部门施工队领队向部门工程主管汇报,部门工程主管向安全主管汇报,安全主管根据汇报情况,向指挥员报告,并且维护好现场的秩序。 3.4现场指挥员及时调动行政部保卫科,紧急增派人员协助安监部稳定人员情绪,维护事发现场的治安秩序。 3.5现场总指挥到达现场后,消防队长向总指挥报告现场处置情况,总指挥再根据情况作出相关决定。 3.6当现场指挥员发出撤离命令后,单船安全主管根据指挥员的命令组织人员按顺序撤离下船。 3.7现场总指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向市卫生部门请求支援。 3.8抢险救援结束后,要对现场进行有毒气体检测,经检测合格后,现场方可解除禁令。现场指挥员要对现场进行仔细检查,查找发生险情的主要原因,并在战后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篇3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园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预防和快速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提高园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维护稳定,促进园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园区实际制订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邛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邛府发[20xx]号文件精神。 二、组织指挥与职责 成立临邛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请求上级应急增援;负责应急期间信息收集、上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现场处置组、排查组、应急监测组、后勤保障组四个小组。 (一)现场处置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密切注视与事件有关的社会动态;配合相关部门应急处置、社会秩序、治安保卫和组织企业职工及群众疏散、撤离。 组长:李春元临邛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成员:庄韬立、李林芮、牟亦樵、李泯毅、王家均、李松城、杨溢 (二)排查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源头的先期排查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重点企业和部位进行排查工作。 组长: 成员:孙芸、王舒丽、植宇倩 (三)应急监测组:负责协助环保局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监测;组织实施减轻污染危害措施;对造成污染事件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理意见。 组长:常文第临邛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成员:简璐、徐朝中、赵若鹏、王梦棠、杨辉翔 (四)后勤保障组:负责组织安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经费和物资保障工作;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负责下达上级指示精神和随时保持与各小组通讯畅通并及时向领导反馈事情。 组长:罗小敬临邛工业园区管委会组织员 成员:唐露、杨小苏、王利平、王莉 三、预防和预警 (一)信息监测 排查组、现场处置组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定期开展对园区内企业进行污染源的排查工作,要及时将有可能造成园区环境影响事件的信息进行上报、处理、统计分析,以及预警信息监控。 (二)信息报送与处理 1.报告时限程序。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在15分钟内报告园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在半小时内向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或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2.报告方式。报告分初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二类。 初报可采用电话直接报告,内空主要包括: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人员受害情况及受害面积及程度; 处理结果书面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处理事件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遗留问题。 四、应急响应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现场处置组在5分钟内赶赴现场,初步分析和判断事件性质并采取应急措施。 (一)一般性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组直接控制和处置的,由现场处置组负责协调、指挥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直接控制和处置,同时向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事件处置完毕后,由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向组长进行报告。 (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由现场处置组15分钟内电话同时报告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命令。 1.立即开通与突发环境事件企业、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系,随时掌握事故进展情况。 2.由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和调集相关部门和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社会秩序、治安保卫和组织企业职工及群众疏散、撤离等工作。 3.协调并通知相关部门邀请专家分析情况,根据专家建议,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随时待命。 五、应急保障 由后勤保障组负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物资、通讯等保障工作。 (一)资金保障 在紧急情况下,应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报请主要领导同意后,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 (二)物资保障 根据工作需要购置防护装备、手电、麻袋、铁铲、雨衣等,确保应急处置所需基本物资到位。 (三)交通运输保障 根据应急需要,及时协调救护车、运输车、挖挖机、推土机、工作车等,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的运送,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六、后期处置 组织、协调做好受灾企业及人员的安置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受灾范围进行科学评估,提出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七、附则 (一)本预案由临邛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解释。 (二)本预案从20xx年4月10日起实施。 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篇4为准确及时把握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走势,全面掌握工业企业经营动态,有效监测并及时化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一、监测与预警的原则 (一)分工协作原则。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监测与预警工作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各镇(街道)是工作的主体,按属地管理,负责做好本区域内企业风险监测与预警工作;县有关责任部门对照工作职责,负责做好相应的企业风险监测与预警工作。县工业企业风险监测预警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预警办)是监测预警工作的综合协调机构。 (二)及时性原则。在对工业企业监测发现异常现象时,县有关责任部门及各镇(街道)应及时衔接沟通、调查核实,并研究对策措施,相关情况及时上报。 (三)真实性原则。县有关责任部门及各镇(街道)应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风险情况,不得故意隐瞒、掩饰或夸大。 (四)保密性原则。实施内紧外松策略,严禁将企业风险及处置情况随意向外泄露,严格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二、监测与预警的对象 县内年销售收入20__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三、监测的内容 对列为监测预警对象工业企业的下列事项进行监测,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有任意一种异常现象的`,该企业列为预警对象: (一)企业当月用电量异常减少的(季节性因素除外);或电费拖欠情况严重的。(监测责任部门:县供电局、滨海供电分局) (二)企业在职职工人数当月异常减少的(季节性因素除外);或企业达到欠薪预警黄色以上级别的;或群体性劳动纠纷涉及企业职工人数较多的。(监测责任部门:县人力社保局) (三)企业有拖欠税费情况且较严重的;或发生涉嫌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偷逃税事件的。(监测责任部门:县国税局、县地税局) (四)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出现逾期或贷款本金形成不良的;企业自身经营的现金流不足以归还贷款本息等异常的。(监测责任部门:人行海盐县支行、县银监办) (五)企业当月产值或出口额异常减少的(季节性因素除外);或产品库存异常增加的;或负债、盈利异常波动的。(监测责任部门:县统计局、县经信局、县商务局) (六)其他将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的异常事件。(监测责任部门: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质监局、县信访局、县法院、县工商局等部门) 四、监测与预警的责任 (一)明确职责。各镇(街道)作为企业风险监测与预警工作的主体要承担主要工作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对本辖区内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并及时与县级有关部门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同时,对本辖区内未列为县级监测预警范围但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预案,相关情况也要及时向县预警办报告。 县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完善工作机制与措施,细化工作预案,细分异常类别,落实专人加强监测,及时反映。 (二)动态监测。建立县级责任部门和镇(街道)对企业的风险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风险排摸,及时收集信息,一旦发现企业异常苗头,各镇(街道)要落实专人跟踪和监控,随时掌握企业动态,分析企业趋势,及时向县预警办报告情况;对产业关联度大、互保牵涉面广、有民间借贷等情况的企业,其生产经营异常情况和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更要加倍重点关注,努力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报告。 (三)分级监管。以及早化解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确保我县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建立分级监管机制,在属地为主的基础上,对重点骨干企业的监测预警要与县级领导、县级部门联系企业制度挂钩,企业相关情况要及时汇报县级联系领导,并请县级联系领导重点关注企业动态和协调落实解困对策措施;县预警办、县级相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各镇(街道)做好一般企业的监测与预警工作;各镇(街道)要做好未入围县级监测范围小企业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五、监测与预警的基本程序 (一)各监测责任部门按时向县预警办报送企业生产经营异常事件信息。 (二)县预警办及时将企业异常事件信息告知所属镇(街道);对重大事件及时上报县政府。 (三)相关镇(街道)及时深入企业排摸核实情况,研究对策措施,并及时将该企业的实情与应对措施等上报县预警办。 (四)县预警办根据各责任部门及镇(街道)上报情况,定期汇总分析,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提出处置意见,化解企业风险。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监测预警信息。 六、化解风险的举措 各镇(街道)要在风险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建立好政府推动、企业为主、银行参与、协会帮撑、市场运作的风险企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要分析企业风险与问题的严重程度,“一厂一策”地研究有助于企业化解风险的对策措施,确保我县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一般程度问题的对策:主要指企业出现暂时性的困难,企业在一定的帮助下能自我扭转局面的。对于该类企业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协调,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尽早渡过难关。 (二)较为严重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指企业出现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是较难自我扭转局面的,如较严重的资金链问题等。对于该类企业既要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协调,更要考虑引导优势企业参与战略重组,在重组过程中,给予企业一定政策扶持,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撬动民间互助,使困难企业摆脱困境。 (三)严重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指企业救助失败的,或者较难救助的企业。对于该类企业既要运用各种可能继续予以救助,也要有企业倒闭破产的最坏打算,要积极准备各种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 七、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全县工业企业风险监测预警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县政府成立县企业风险监测预警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经信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地税)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商务局、县统计局、县安监局、县国税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人行海盐县支行、县银监办、县供电局、滨海供电分局、县信访局、县法院等部门的负责人为组成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局。 各镇(街道)及县级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本项工作,根据工作职责,精心制订本地、本部门的工业企业风险监测与预警方案,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中层业务骨干担任工作联络员,做到责任到人,并严守企业秘密,确保监测预警工作顺利开展。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