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 |
范文 |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通用3篇)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 篇1活动目标: 1、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2、感受"哈哈小人"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发现人物造型与折纸之间的变化规律。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发现上述变化的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进行想象与表现。 活动准备:哈哈小人的范画、记号笔20支、黑板一块、小框5个,人手三张不同颜色的彩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师:我们在幼儿园已经学会了不少的本领,能告诉老师你最能画什么?教师总结幼儿回答的种类。你们真了不起。但是今天我要请小朋友们画一样东西,请你们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 二、出示"哈哈小人",幼儿观察,尝试画出一摸一样的"小人" 1、重点解释"顶天立地"师:那什么是顶天立地?顶天是什么意思呢?(头顶着天)那立地呢?(脚踩着地)所以,这幅画要画得怎么样?(画得高、画得大)。给你们一点时间,仔细观察这个小人的摸样和大小。 2、幼儿观察范画,你觉得你观察好了,请你们举手(教师拿走范画)请注意了,篮子里有一张粉红色的纸,请你在这张粉红色的纸上把你观察到的小人画出来。 3、幼儿第一次作画,教师引导幼儿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他是什么样的?做的是什么动作呢?不管画好没有,请把笔放下来,现在来看看我的哈哈小人。 4、幼儿的画和范画进行比较。和你画得做一下比较,画之前我提过要求,画得要怎么样?(顶天立地)要画的高、画的大。第二个要求是画你观察到的小人。现在和你纸上的小人比较一下,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需要在重新修改一下的,有吗?在给你们一次机会,把需要修改的地方重新在改一下。 5、幼儿修改画面再次做比较。 三、探究"哈哈小人",发现画面造型与折纸的关系 (一)、尝试在折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请幼儿在折好的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师:在黄色的纸上请你再画一遍你观察到的顶天立地的小人,注意不能打开这张纸。你发现这张纸上跟刚刚那张有什么区别呢?注意画的时候不能把纸头打开喔。 2、幼儿画画,教师观察幼儿画画的位置。 (二)、展开纸,比较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1、师;现在可以把纸打开了,告诉我,你的小人怎么啦? 2、比较各自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师:你的小人什么地方断掉了?断开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 总结:如果你把小人的某一部分画在折线的地方,当你打开的时候,折过的地方可能是断掉的,这个折过的地方叫"折痕"。 (三)、尝试连接断开的小人,感知折线与画面断开的关系 1、师:如果请你把小人断掉的地方连起来,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想试一试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师:你的什么变长啦?(脸、身体……) 3、作品展示:猜猜这个小人会哪里变长呢?你为什么会这么猜? 总结:什么东西画在折线上,什么就会变长。 四、再次探究,理解折线与画面变化的关系 1、尝试变出不一样的小人师:如果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准备把小人的什么变长呢?要和刚刚变得不一样。 2、提出要求: 师:再找一张蓝色的纸,把你想要变长的地方想好了,画在这张纸上。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讲评 师:你们真棒,画的越来越好,变得也越来越多了。 五、拓展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师:如果我把这张纸换个方向小人会变成什么样呢?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 篇2一、活动意义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为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体验亲子合作的乐趣,我园将举行“庆国庆亲子创意美术制作”活动。 家长们可以利用国庆长假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玩耍,感受家乡的美、自然的美,并和孩子一起亲密合作,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创作有趣生动的美术作品。 二、活动目的 1.在制作中,使幼儿感受家乡和自然的美丽。 2.通过亲子活动,感受亲子制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自我展示、交流的能力。 4.培养幼儿审美情趣,体验自我创造的成就感。 三、活动内容 托班、小班幼儿手工制作 要求: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如:果壳、种子、布贴等物品)粘贴制作一幅以“迎国庆”或“美丽的秋天”为主题的画报。 中班、大班幼儿绘画展览 四、活动要求 要求: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水彩、油画、拓印、版画、刮画等),创作一幅以“国庆节”或“美丽的秋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纸面要求:8开画纸大小,背面写名字,作品上交后,统一打印名签。 五、活动时间 10月1日~7日亲子制作。 10月8日~10日上交作品,交流展示。 10月13日~17日作品评选,优秀作品展览。 六、活动评比 1.评选出本次活动的优秀班级。 2.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3.颁发获奖证书、奖品、并照相留念。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 篇3设计意图: 家是什么家是一间房子。家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家是一家人相亲相爱……在孩子们的眼中,家是无忧无虑的,甚至是可以随心所欲的。那么,对于时下生活条件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我们又该如何引导他们体会家庭责任呢英国绘本作家安东尼布朗继《我爸爸》《我妈妈》之后,为我们带来了《朱家故事》。该绘本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揭示了家庭中“共同分担”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尝试以该绘本为素材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绘本阅读活动。教师以一张与众不同的全家福引领幼儿走进朱家,去探寻朱太太闷闷不乐的原因。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以贴图的方式归纳和比较朱家的家务分配情况,使孩子们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朱家家务分配的不公。而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变化更是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故事的趣味性.并乐此不疲地探寻画面细节中的秘密。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捕捉画面中有用的信息,理解画面之间的关系,有目的地去阅读与交流。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引导幼儿由朱家联想到自己的家庭,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合理分工、共同承担,家庭才会更和睦、更幸福”的道理。 活动二,“家庭”披萨大比拼。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合作制作披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商量选择符合每一位家庭成员口味的材料,并在相互推让、积极调整、各司其职、分享成果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每一位“家庭成员”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活动三,“小鬼当家”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在“回归生活”的理念下,教师鼓励幼儿每天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由家长和幼儿共同记录。这一历时一至二周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幼儿的认知在生活中得以提升,体现了生活教育的价值,并促进了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教师还提供了幼儿日常个别化学习的机会——区域活动,如“我家的故事”“小猪和我捉迷藏”“‘我能行’跳跳棋”等,延续幼儿的探究兴趣,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和想法,推动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