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
范文 |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精选18篇)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 (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铁球重,皮球轻。 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3、比一比,谁轻谁重。 (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 (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师小结: 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2活动目标: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中表示的含义 2.能结合自己已有经验,创造性的运用数字。 3.对数字感兴趣,积极关注身边事物。 活动准备: 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衣服鞋子、时钟、日历、图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食品包装袋等) 活动过程: 一、用特殊号码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出示火警图片,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一组什么数字?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打了119,谁会来呀?那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火警叔叔会来! 2.出示110、120数字,师:这些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看看拨打这个号谁又会出现? 师:原来这些数字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探索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播放ppt上的图片) 1.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数字,今天就有许多数字来到我们身边,(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寻找身边的有数字的东西)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你是在什么东西上发现了数字,它表示什么意思?我们请个小朋友上来,把他的发现告诉大家? 衣服鞋子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大小)图书上的数字表示什么(页码)钟面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时间)尺子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长度、宽度、高度等) 3.猜想老师提供的物品上面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出示生产日期师:你们想想看,这些数字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啊?那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作用? 三、玩游戏抱抱团。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关于数字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抱抱团,小朋友们都很熟悉了吧,原来数字还能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这么多的快乐。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3【活动目标】 1、认识“>”、“<”,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2、根据“>”、“<”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这两个符号开口的方向。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那儿有什么? 二、认识“>”。 1、感知数量的多和少(演示课件) 师:这儿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么呢?(树,山,河等) 师:瞧!美丽的景色把谁给吸引来啦?(蝉) 师:飞来了几只蝉?(3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3) 师:看,又有谁飞来了?(边说边放课件)(蜻蜓)几只蜻蜓,(1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1) 师:3只蝉和一只蜻蜓哪个多,哪个少?(3只蝉多,1只蜻蜓少) 2、认读“>”,初步感知不等式 (1)认读“>” 师:3只比一只多,所以3比1多也比1大,我们可以在3和1之间放上一个符号,这样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了。我们学过“=”,看看这儿能放吗?(不能)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就能帮助我们,它的名字叫大于号“>”(边说边放课件),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大于号(跟读)。把它放数字的中间怎么读呢?先听老师读一遍:3大于1(3>1),一起读。 (2)动作感知“>” 你们看,大于号长什么样子的?你能用你的身体动作来学学它的样子吗?(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 (3)书空“>” 小朋友们模仿“>”的样子可真像,那“>”应该怎么写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大口向前还是向后呢?大嘴巴向前大于号(教师边说边带领幼儿集体书写“>”)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4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5【活动目标】 1、认识“>”、。 1、感知数量的多和少(演示课件) 师:这儿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么呢?(树,山,河等) 师:瞧!美丽的景色把谁给吸引来啦?(蝉) 师:飞来了几只蝉?(3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3) 师:看,又有谁飞来了?(边说边放课件)(蜻蜓)几只蜻蜓,(1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1) 师:3只蝉和一只蜻蜓哪个多,哪个少?(3只蝉多,1只蜻蜓少) 2、认读“>”,初步感知不等式 (1)认读“>” 师:3只比一只多,所以3比1多也比1大,我们可以在3和1之间放上一个符号,这样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了。我们学过“=”,看看这儿能放吗?(不能)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就能帮助我们,它的名字叫大于号“>”(边说边放课件),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大于号(跟读)。把它放数字的中间怎么读呢?先听老师读一遍:3大于1(3>1),一起读。 (2)动作感知“>” 你们看,大于号长什么样子的?你能用你的身体动作来学学它的样子吗?(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 (3)书空“>” 小朋友们模仿“>”的样子可真像,那“>”应该怎么写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大口向前还是向后呢?大嘴巴向前大于号(教师边说边带领幼儿集体书写“>”)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6活动目标: 1.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七种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3.体验数学的奇妙有趣,喜欢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七种分法 难点是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活动准备: 小路背景图一张、活动教具小树8棵、1至7的数字卡若干张、教师用大记录纸3份、幼儿每人一份拼板学具、每人8个小钉、记录纸、铅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以“碰球”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碰球”的游戏,我要找一个和我的数字合起来是7的数字做朋友。”(儿歌: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二、幼儿操作:探索8的组成。 “森林乐园里新修了一条马路,小动物们准备在路的左右两边种上小树,这样马路看起来就会更漂亮一些。那请你看一看小动物们可以怎么种呢?把你的种法用分解式记录到纸上吧。” 1.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记录结果,教师在白板上呈现。 将幼儿记录结果按有序排列与无序排列呈现,引导幼儿观察两张记录结果,比较哪张更容易记住,为什么? “请你们看一看并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一边的数慢慢变大,另一边的数慢慢变小。) 小结:数字8一共有七种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组成,引导幼儿学用互换规律找出8的几种对应的组成。 1.出示活动教具:请小朋友一起来数数小动物们一共要种的树?(8棵)。 2.教师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儿根据操作在纸上查找分解式,并说说每个数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树,种在马路的左边1棵,种在马路的右边7棵,8棵树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树和7棵树合起来是8棵树。8棵树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1棵树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7棵树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3.教师在黑板上写出8的分解式,并带幼儿说说: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 “看到这个分解式,小朋友还会想到哪一个分解式” 引导幼儿说8还可以分成7和1。 “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们数字没变,还是1和7,只是数与数的位置交换了一下,合起来的总数也没有变,都是8。” 4.以此类推,找出8的另外两组对应分法。 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找出了8的七种分法,还运用互换规律快速的找出8的3组对应组成。小朋友只要记住这些规律,以后学习数的组成就会更加简便、快速。 四、结尾 出示车票:1—7数卡若干,老师现在给小朋友发车票,请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数字合起来是8的车票的小朋友牵好,只有找对的才能上车哦! “现在我们就坐上观光游览车,在刚种好小树的马路上看看美丽的森林乐园吧!(检查一遍组合正确与否),出发!”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7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8一、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和客体为中心,能区分左右,并感知左右的相对性。 2、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左右及相对关系。 二、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 三、活动流程 (一)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左右 1、找自己的好朋友 请幼儿围成半圆而坐。伸出自己的右手。 T:右手能做哪些事呢?左手又能做什么?两只手一起就可以搬东西、吃饭、穿衣等等,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握手、拍手。 T:右手、左手,握握手;左手、右手,拍拍手。 T:再在你们的身上找找,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左脚、右脚,左腿、右腿,左眼、右眼,左耳、右耳等) 2、听口令做动作 T:现在我们找到自己身上许多的好朋友,那么老师来说口令,你们来做动作。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快地找到。 口令: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 跺跺你的右脚,跺跺你的左脚; 摸摸你的右耳,摸摸你的左耳; 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右耳, 用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左手…… (二)以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1、好朋友面对面 教师请摸到头的小朋友搬起小椅子坐到右边这位小朋友的对面,成为一对好朋友。(各一个摸) 2、区别客体的左右 (1)请幼儿举起自己的右手 T:看看你的右手和好朋友的右手在同一边吗?为什么?(不是,相对坐的) T: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右手在同一边呢?(站在同一个方向看) (2)观察自己和好朋友的右脚、右眼、右肩等。 3、做游戏“用你的_手摸摸好朋友的___” 两两相对坐,根据教师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T: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能不能区分好左右。听老师的口令,用你的右手摸摸好朋友的左耳。 好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做对动作。 口令:用你的右手摸摸好朋友的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拍好朋友的右腿。 (三)看图练习 坐回半圆,每人分发《小朋友的书?数学》,翻到第6页“区分左右”,进行左右练习,进一步巩固关于左右的方位。 T:小鸡的左边是谁?请你学学小猪的叫声。 小鸡的右边又是谁?请你学学小鸭的叫声。 小猫的左边是谁?请你学学小兔是怎么跳的。 小鸭的右边是谁?请你学学小牛的叫声。 T:考考你的好朋友,你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呢? 幼儿相互提问: 小猫的右边是谁?请你学学小狗的叫声。 小兔的右边是谁?请你做一个小猫的动作。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9活动目的 1、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学习制作球体、圆柱体,建构球体、圆柱体组合物体。 3、通过摸、量、滚、做等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4、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收集各种球体、圆柱体包装。如足球冰淇淋盒、小药丸盒、易拉罐、麦乳精罐等。 4、准备一些挂历纸、白板纸、橡皮泥、尺、胶带、线、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球体 1.请幼儿猜谜: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 2.请幼儿玩球。幼儿按意愿选球,通过摸、滚、踢、拍、托、掷等动作玩球。 3.请幼儿回答教师提问:玩的是什么球?怎么玩的?通过玩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5.师生创编儿歌:小小球儿圆溜溜,哪边看它都很圆;小小球体站不稳,哪边挨地都能滚。 二、有趣的圆柱体 1.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滚一滚易拉罐、麦乳精罐等,说说它们是向什么方向滚动的。 3.请幼儿将圆柱体积木、积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细的顺序分别排一排,看看它们像什么。 4.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三、球体、圆柱体的区别 1.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2.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3.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四、灵巧的小手 1.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给幼儿提供白板纸、挂历纸、橡皮泥等制作材料,让他们进行手工制作。 对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求他们完成球体、圆柱体模型;对能力强的幼儿,则要求他们建构组合物体,如凉亭、攀登架、滚筒等;对能力一般的幼儿,要求他们完成简易组合物体即可,如冰淇淋娃娃、京剧小丑等。幼儿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对有困难的幼儿,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对大胆创新的幼儿,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并为他们提供条件,使其完成作品。 3.作品展览。让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佳作,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五、商品展销会 1.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活动场所。 2.引导幼儿将自制的作品、收集的玩具和废旧物品先按球体、圆柱体两大特征进行分类;再按商品的种类(如食品、玩具、日用品),进行二次分类。 3.陈列货架,布置环境。幼儿按标记排放商品。 4.开展创造性游戏:“商品展销会”。要求幼儿在展销过程中,说出各种商品的名称、外形特征。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0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关于球体与圆柱体的录象。 活动目标: 1.通过摸、量、滚、比等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提高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3.产生探索的兴趣,发展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猜谜: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 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2.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4.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5.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6.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7.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8.观看球体与圆柱体的录象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1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2、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重点分析: 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 难点分析: 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 苹果两个、果盘两个、雪花片、小木棒、小积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讲解演示,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分解号、∨-合成号、11-部分数。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分合式: 2 1 1 ∧ ∨ 1 1 2 读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进行组成分解组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拍手对教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2[说课内容] 量的守恒教育应在认识了相应的量的基础上进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中,大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有初步的长度守恒、容量守恒的观念”,其内容要求明确指出“提供长度的、容量的各种变式材料,让幼儿观察、判断并验证其长度是否相等或容积是否相等;在户外活动时,引导他们对等长的距离进行判断和验证,在玩沙玩水活动中有意识地提供各种容器让幼儿去思考容量守恒的问题。”大班量的守恒教学中,长度守恒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守恒问题,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正是有关长度守恒的大班数学活动:小兔子回家。 [活动目标的设立及其依据] 在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获得长度守恒的感性经验,在多种变式和干扰因素下做到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 2、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长度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并学习应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设计构想] 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而数学学习更是应该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产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长度守恒的内容如何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并激发幼儿动手探究问题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呢?我设计了“小兔子回家”这样一个游戏活动。首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历险森林魔幻城堡》来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身临其境,活跃思维;然后带领幼儿置身游戏场景,应用各种感官探究解决问题;最后组织幼儿表达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建立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 在这个活动构思中最重要的就是“森林魔幻城堡”的设计以及为幼儿提供动手探究的材料准备,本活动的重点、难点就溶入其中。 教幼儿学习量的守恒有几种方法: 1、可以运用各种量的多种变式,添入干扰因素,使幼儿做到不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因此在游戏中我应用了绳子长度变式、纸板长度变式、火柴棍长度变式。 2、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如在第一关的难题中,先出现平行放置的两根等长小棍,在幼儿比较确认它们是一样长后再将其中一根向右或左错开,提出问题:“现在这两根小棍是一样长吗?” 3、用数量表示量的守恒。如在最后一关思考哪条路更长更短的问题时,有的幼儿就会数数两条路各是由几条正方形的边组成。 4、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思想。如在第三关的难题中,5个小正方形纸板的长度连起来是和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长度等量的。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3一、分析教材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钟表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东西之一。本节课要求幼儿对整点、半点的认识,是幼儿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一般来说,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二、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时钟的功能、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点、半点的方法;难点: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并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点。 教学准备: 1、各种动物时钟多个。 2.幼儿人手一只操作的模型钟。 三.教法与学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互动。 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可爱、推拙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在活动中,让幼儿主动操作活动钟面,不仅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提升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展示多种动物玩具钟的实物,让幼儿在观察中认识钟面结构以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提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4活动目标: 1、能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哪些物体能帮助毛线通过弯管。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的能力。 3、在猜想、操作验证活动中体验探索与分享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记录表格、笔、弯管,一盒操作材料(螺丝帽、毛线、牙签、吸管)。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活动:“今天老师带来2样好玩的东西,这个是弯弯的管子叫弯管。这是?” 2、猜测并验证: (1)猜测:“这根毛线想穿越弯管,觉得它能成功吗?”(2个幼儿回答) (2)验证:“椅子下面有弯管、毛线,你们来试一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4)提问:“毛线穿越弯管有没有成功?”(2—3个幼儿回答) 3、介绍操作材料,出示统计表: (1)“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它们能不能帮助毛线穿越弯管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2)出示统计表:“觉得牙签能帮助毛线穿越弯管的请举手。”(教师统计)“这是什么?”“螺丝帽可以帮助毛线吗?”“吸管能吗?” 4、幼儿操作实验: (1)提出要求:“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意见,到底谁能帮助毛线通过呢,等会儿就请小朋友试一试,并将你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成功的打‘╱’失败的打‘╳’”,每种东西都要实验并及时的做记录。“带上弯管和毛线去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5、统计实验结果:“做完实验每人都有自己的新发现,我们再来统计一下。”“觉得牙签能帮助毛线穿越弯管的请举手。”(依次) (1)讨论 (2)总结 6、延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帮助毛线穿越弯管,回家再找一找吧。”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5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文三: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师:购物券上有什么图形?(圆形)一个圆形表示1元钱,两个圆形表示2元钱。这张购物券是几元钱?(5元)为什么?(因为上面有5个圆)想一想,哪两张小圆片合起来是9元钱,正好可以买一样水果?等一会你能买几样水果?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6、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6内容: 购物游戏。 活动目标: 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 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 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3. 请一配班老师协助。 4.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瞧,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想去购买吗?那我们一起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吧! 2. 游戏:“超市购物”,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 交代游戏玩法。 教师:你们每个人有10元钱,只能选择购买三样物品,三样物品的价格合起来不能超过10元。然后要把你选的三样物品图片贴在记录纸上,并列出算式三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钱。 (2) 幼儿选购物品,教师巡视。 (3) 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学习连加算式方法 ① 教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结果呢?请你指着记录纸上的图或算式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如,我买了三种物品,胶棒的价格是1元、水彩笔的价格是3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师把几位幼儿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边记录纸上相应的位置边读。) ② 教师:谁发现这些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个加号和一个数字。)这样连续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连加算式要分两步来计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结果就是10.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算是对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1下面排1个一元硬币,3下面排3个一元硬币,6下面排6个一元硬币,大家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元钱?(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依次点数硬币。)10元,跟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所以连加算式要分两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答案了。 ③ 教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对吗?那现在请你用刚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换记录纸,来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选了哪三样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对吗?如果不对,请悄悄的告诉他改正,好吗?如果判断不准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哦! 3. 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习,巩固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 交代题意。 (2)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 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7数学活动:学习6的组成 目标:在观察活动中寻找不同特征学习6的组成,初步了解交换律。 准备:不同特点的积木共六块、数字若干 过程: 1.寻找 通过观察积木,寻找积木中的不同特点来学习6以内的组成 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看到的 2.讲述 幼儿将自己发现的积木不同特点,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讲述。例如:六块积木中有2块是红色的,4块是黄色的,6分成2和4,2和4合起来是6。(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和归纳) 3.操作 幼儿在练习纸上,对6的组成进行归纳、总结,填空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8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4、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活动过程: 1、表演《合拢分开》。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兔说:“我们今天不玩了,我们回家去把拔的萝卜分一分,”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兔分一分,把4根萝卜分给兔妈妈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要有萝卜,可以怎样分?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4、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 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