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
范文 |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通用24篇)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为贯彻落实《市交通运输委市环保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印发天津市20__—20__年秋冬季大宗物料错峰运输工作方案的通知》(津交发〔20__〕222号)工作部署,按照区政府要求,全面落实我区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秋冬季错峰运输工作任务,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时间 我区涉及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自20__年10月1日至20__年3月31日实施错峰运输。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运输车辆进出厂区(保证安全生产运行的车辆除外),集疏运车辆禁止进出港区(民生保障物资或特殊需求产品除外)。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管控企业。按照《天津市20__—20__年秋冬季大宗物料错峰运输工作方案》,经研究确定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点用车企业,实施错峰运输管控。 (二)成立领导机构。为做好此项工作组建错峰运输工作组,组长由副区长殷学武同志担任,成员由区运管局、区工信委、区环保局、交警津南支队、葛沽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区运管局;工作组负责专项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推动及督促检查,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汇总分析数据。 (三)召开部署工作会议。召集相关部门及重点用车企业召开区错峰运输专项工作会议,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要求企业科学调度,采取针对性措施,扎实做好秋冬季错峰运输具体实施工作。(区工作组办公室) (四)制定“一厂一策”。落实重点用车企业错峰运输工作任务,结合企业错峰生产要求,按照“一厂一策”原则,确定重点用车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错峰运输实施方案。(荣程钢铁) (五)排查自有车辆。企业对自有车辆要进行逐一排查,针对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封存,承担运输任务的车辆一律确保达到国Ⅳ和国Ⅴ排放标准,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不含加装DPF装置经检测合格的国Ⅲ车辆)的车辆不得承担运输任务。(荣程钢铁) (六)通告运输企业。重点用车企业要优先选择排放控制水平较好的车辆承担运输任务,向运输企业及原料供应企业书面通告承担运输任务的车辆排放标准要求(中型或重型柴油货车加装DPF装置并经检测符合要求的国Ⅲ车辆可承担运输任务)。承运车辆排放标准须在运输服务合同明确载明并严格执行,确保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运输车辆比例达到100%。(荣程钢铁) (七)科学储备原材料。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科学安排原材料错峰采购及库存时间,重点排查涉及企业安全生产运行和社会民生保障的物资采购储存情况。(荣程钢铁) (八)严密组织废弃物运输。要认真排查企业生产废弃物和加工产品储存和运输情况,特别是涉及安全生产运营的废弃危化物品的储存和处置情况。(荣程钢铁) (九)优化货运结构。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铁路货运比例,逐步改变过分依赖货车的状况。坚持科学调度,合理安排运力和运期,最大限度降低燃油货运车辆使用量。在合理消减运输量的前提下,鼓励采取LNG、CNG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货运车辆运输大宗物料。(荣程钢铁) (十)严格门禁管理。企业要进一步完善门禁管理制度,做到企业各出入口24小时视频监控和门禁管理,严格记录进出货物运输车辆牌照、运输物品和物品重量,门禁视频监控资料保存期限至少12个月。(荣程钢铁) (十一)落实预警禁运。企业要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运输车辆禁止进出厂区任务。影响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的应急保障运输需求,要提前向区工作组申请备案,合理安排运输保障物资。(荣程钢铁) (十二)开展巡查检查。葛沽镇政府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审核把关企业报送的“一厂一策”,报区工作组。错峰运输期间,要通过场区门禁系统数据和视频监控等方式,巡查检查重点用车企业错峰运输方案执行落实情况。 (十三)严格报送制度。重点用车企业要按照工作要求,执行周调度报送制度,定期将错峰运输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汇总上报葛沽镇政府。葛沽镇政府汇总后报区工作组,区工作组办公室汇总企业情况形成《津南区重点用车企业周运输情况统计表》(附件3)报市级工作组。 (十四)实施督查抽查。区工作组组织相关单位定期深入街(镇)和重点用车企业,组织专项检查、突击检查和明察暗访,督查抽查企业错峰运输落实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严格督促整改。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要落实属地责任,葛沽镇政府应认真落实秋冬季大宗物料错峰运输工作部署,在本方案主要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特征、所处区位和错峰生产要求,分别制定错峰运输的具体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错峰运输工作有序开展。 (二)精心推动落实。区有关单位在市重点企业基础上,排查区有关企业情况,逐一深入企业摸清产能与原材料运输情况,要坚持“一厂一策”,严禁“一刀切”。要做好应急情况下企业运输的'审核和管理工作。要建立工作联系人和信息汇总制度,按时将工作落实情况及周调度表报送区工作组,形成“企业-镇政府-区工作组-市级工作组”联动机制。 (三)严格督查问责。区政府将对照本方案所列各项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冬季工业企业错峰运输专项检查,对未按要求落实错峰运输要求的企业,一律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同时将错峰运输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督查,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以及弄虚作假行为,严格实施问责。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2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处置深圳市各类道路交通(含桥梁、隧道)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本市应对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特制订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道路运输保障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深圳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和《深圳市交通抢险工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减少道路交通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在深圳市的政府统一领导下,市区两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权限和本预案的规定,共同做好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3)相互协调,有效应对。各相关单位或职能部门应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形成合力,保证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发布,高效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 (4)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积极采用先进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道路交通突发事件防范水平;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救援装备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四)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1.分类。 根据造成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其影响,将深圳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分类如下: (1)道路坍塌。道路路基、路面全部或局部、高边坡发生塌陷,造成交通流持续中断,严重影响交通通行的事故。 (2)桥梁事故。桥梁发生倒塌、断裂或结构异常、发生较大损坏,危及桥梁行车安全的事故。 (3)隧道事故。隧道发生坍塌或衬砌发生变形,危及隧道行车安全的事故。 (4)其他设施损毁。道路交通设施损毁影响道路交通乃至中断,或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2.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可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等级。 (1)一般道路交通突发事件(Ⅳ级)。 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或者威胁,符合以下几类情况的事件可视为一般道路交通突发事件: ①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中毒),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需要紧急疏散、转移较小区域范围内的人员。 ②道路交通设施轻微损伤,导致交通需要部分封闭或改道,交通抢险工程规模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 较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Ⅲ级)。 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或者威胁。符合以下几类情况的事件可视为较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 ①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中毒);需要紧急疏散、转移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员。 ②道路设施较大损伤,导致交通中断,交通抢险工程规模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重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Ⅱ级)。 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威胁。符合以下几类情况的事件可视为重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 ①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中毒);需要紧急疏散、转移较大区域范围内的人员。 ②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损伤,导致交通中断,交通抢险工程规模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③超出本市应急处置能力的。 (4)特别重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Ⅰ级)。 事态非常复杂,对深圳市范围内的公共安全、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威胁。符合以下几类情况的事件可视为特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 ①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重伤(中毒);需要紧急疏散、转移特大区域范围内的人员。 ②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损伤,导致交通中断,交通抢险工程规模10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③超出本市应急处置能力的。 所有分级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各类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六)突发事件现状 近几年,深圳的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近20万辆的速度增长,深圳的交通压力日益严峻,道路交通突发事件频发。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城市道路交通有很大的影响,除了破坏道路基础设施、对路网结构和交通控制产生影响外,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生命安全,造成财产损失,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做好该类事件的预防与监控,提高该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对深圳市交通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领导机构 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简称市应急委)是全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市应急委下设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二)应急指挥体系 1.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市政府分管交通的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交通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分管应急的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执行总指挥兼现场指挥官由市交通运输委主任或由其指派的相关人员担任。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职责:贯彻执行预防和应对有关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和修订有关市交通运输应急预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负责有关应急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应急演练;建设和完善专业应急平台,纳入全市应急平台体系;统筹专业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和调用;及时确定较大以上有关突发事件的等级与响应级别,按预案规定程序启动和结束应急响应,组织和指挥有关力量和资源参与事件处置工作;指挥、协调或协助各区(新区)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预防和应对工作;开展专业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工作;承办市委、市政府、市应急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在市应急委的领导下,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参与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如下: (1)市交通运输委:负责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的综合协调;负责交通运输应急保障,组织协调各种交通运力,做好人员、设备和物资的运送工作;负责组织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中受损道路交通设施的抢修维护等工作。 (2)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应急储备物资供应保障计划。 (3)市经贸信息委:负责道路交通突发事件救援过程中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负责协调深圳通信、网络相关单位落实通信、网络等应急装备的抢修和通信物资的储备。 (4)市财政委:负责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各项经费保障,制定所需处置经费的开支范围、项目并确定其开支渠道,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5)市规划国土委:负责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全面调查掌握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协助交通运输部门和辖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对影响道路交通运输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协助辖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开展危险区域人员的转移安置,拟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协助做好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6)市人居环境委:负责快速查明因道路交通突发事故导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种类及影响,在职责范围内及时控制污染的扩散,监督管理对污染危害的消除工作,并对潜在危害进行监控。 (7)市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开展事件伤病员医疗救治工作,报告人员伤亡情况和伤病员救治信息。 (8)市公安局:负责制定治安、交通管制、反恐怖等相关应急专项预案;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警戒工作;负责人员撤离区域的治安管理;预防、制止和侦查处置过程中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进行人员疏散;参与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等。 (9)市监察局:负责按照规定参加重大交通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查处事件中涉及的违法违纪行为;对调查工作进行监督;督促落实对事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追究工作。 (10)市民政局:负责协助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向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救助物资,必要情况下使用应急避难场所;协助做好死亡人员的处置及遇难家属的安抚工作。 (11)市国资委:指导并督促受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影响的国资委监管企业处理各项善后工作;指导并督促受影响监管企业做好维稳工作,尽快恢复正常运营;参与所监管企业较大以上道路交通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 (12)市住房建设局:协助开展涉及燃气(天然气)输管线或场站的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调查工作。 (13)市水务局:负责组织协调市政供、排水运营单位对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中市政供、排水设施的抢险救援工作;承担因此导致的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监管职责;负责事发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供水保障工作。 (14)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制定各类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专项预案;提出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现场特种设备的处置措施。 (15)市气象局:负责提供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区域的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组织道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雷击风险评估和协助灾害成因界定工作。 (16)市外办:负责向有关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香港、澳门地区有关机构通报本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协调市相关部门处理上述机构提出的问题;负责突发事件中涉外受灾人士的救援与安抚工作。 (17)市台办:协助相关部门妥善处置涉及台胞的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保证在处置事件中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协助新闻办做好涉台新闻发布,涉台媒体服务工作,并负责向省台办、国台办等相关机构报送涉台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动态信息和处置情况。 (18)市政府新闻办:负责协调较大级及以上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必要时协调市主管部门及辖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新闻办共同成立新闻中心,做好新闻发布、媒体服务等工作。 (19)市应急办:指导、检查和监督全市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及时掌握突发事件事态进展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将有关信息通报市政府新闻办;协调相关应急资源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传达并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应急委有关决定事项和市领导批示、指示;当突发事件超出本市应对能力时,请求国家和省支援,并在国家和省的统一指挥或指导下开展处置工作。 (20)市公安消防支队:负责组织指挥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中灭火、抢险、救援及防化洗消等相关工作;负责配合有关成员单位组建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队伍。 (21)市公安交警局: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交通疏导分流以及交通疏导信息的播发工作,禁止无关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 (22)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辖区内应急救援力量,积极配合现场指挥部及市有关部门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23)市通信管理局:负责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的通信保障、恢复和监管等工作。 (24)市无线电管理局: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根据抢险工作需要,协调调度应急通信设施,协调有关单位尽快组织恢复受破坏的无线电通信设施。 (25)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负责所辖范围内的所辖电力设备设施的损坏修复及电力调度工作。确保灾区的电力供应,保障防灾抗灾救灾的用电及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日常用电。 (26)其他有关单位: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承担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所有成员单位还应承担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其它应急处置工作。 2.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委,具体负责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交通运输委分管领导担任。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1)落实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部署的各项工作,传达上级领导的有关要求。 (2)负责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信息的接收、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执行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的应急指令。 (3)负责及时组织发布或配合上级单位发布关于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及其处置情况的消息。 (4)负责监视道路交通网络运行,采集、分析、处理相关运行信息。 (5)负责建立应急工作联络员制度,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交流沟通应急准备情况,共同研究应急工作中的问题。 (6)负责组织相关专家开展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研究工作。 (7)组织道路交通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的有关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工作。 (8)组织编制全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监督执行。 (9)参与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调查与评估工作。 (10)承办市委、市政府和市应急委交办的职责范围内的其它事项。 3.区应急指挥机构。 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建立相应的区一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处置和管理本区范围内的道路交通突发事件。 4.专家机构。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牵头组织,专家组成员由道路、交通、气象、水务、电力、市政等行业的专家组成。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 (1)对应急准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供建议。 (2)参加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 (3)应急响应时,根据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通知,进驻指定地点、研究分析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建议。 (4)为现场指挥部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5)参与事件调查。 三、运行机制 (一)预防、监测与预警 1.预防。 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从可能发生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多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开展日常预防工作,做好完善应急体制建设、加强隐患排查、加大安全宣传、加强协调沟通等工作,减少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 2.监测。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是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监测机构,负责健全成员单位之间的监测网络,促进不同成员单位之间气象、交通、经济社会影响等监测信息共享。 相关成员单位须及时发现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并进行详细调查、登记、专项风险评估、形成分析报告,为及早治理风险和控制风险、保障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客运车辆、出租车、校车、泥头车、重型货车等重点车辆上安装使用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建立和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加强道路视频监控系统、交通引导及信息发布等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3.预警。 (1)预警级别 根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划分为四级: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四个级别。 Ⅳ级预警:可能发生或引发一般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进一步扩大。 Ⅲ级预警:可能发生或引发较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Ⅱ级预警:可能发生或引发重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Ⅰ级预警:可能发生或引发特别重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蔓延。 (2)预警信息发布 ①Ⅳ级预警信息: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发布,同时报告市应急办,通报可能受到影响和危害地区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②Ⅲ级预警信息:根据市政府授权,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有关部门(单位)发布,同时报告市应急办。特殊情况需报市政府审定的,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有关部门(单位)应及时签署意见报市应急办核定后,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签发。 ③Ⅱ级以上预警信息: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有关部门(单位)提出预警建议,报市应急委主任或副主任批准后,由市应急办报告省应急办,由省应急办根据省人民的政府授权发布。 (3)预警信息发布内容 预警信息发布的内容应包括:发布机构、发布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和咨询电话等。 (4)预警信息发布方式 全市通过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设在市气象局)和深圳政府在线网站统一发布道路交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各区(新区)、市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微博、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警报器、宣传车等通信手段和传播媒介,及时、准确地将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各界和公众。 (5)预警响应措施 发布预警信息后,有关成员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分级负责的原则,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6)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应当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并依据事态变化、处置情况和专家意见,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预警信息,终止预警期。 (二)应急处置与救援 1.信息报告和共享。 相关部门和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前往现场初步判定事故等级,同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Ⅳ级以上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必须在事发后30分钟内通报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如遇紧急情况先以口头形式报告,随后再在24小时以内以书面形式上报,同时立即按照相关预案,先行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当发生Ⅲ级以上道路交通突发事件时,相关成员单位必须在事发后30分钟内通过电话向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简要情况,并通报事件可能涉及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单位);在事发后1小时内将突发事件信息书面报告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通报事件可能涉及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单位)。事件后续处置情况应及时报告。 道路交通突发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危害程度、伤亡人数、影响范围、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2.先期处置。 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企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应当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同时报告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请求有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警戒、疏散群众、控制现场、救护、抢险等基础处置工作,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范事态扩大;向事发地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单位)报告信息。 3.应急响应。 (1)Ⅳ级应急响应。 ①事发企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应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要求将事件主要情况向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②当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将事件初步判定为一般(Ⅳ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时,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视情况组织力量,指挥、督导先期处置单位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③其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 (2)Ⅲ级应急响应。 在Ⅳ级响应的基础上,采取下列措施: ①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Ⅲ级以上事件报告后,及时报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并提请启动本预案。 ②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及时进行研判,如果达到Ⅲ级以上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立即启动本预案。 ③预案启动后,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通知相关成员单位开展现场指挥协调、制定救援方案、救援抢险、交通管制等应急处置工作。 ④各成员单位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好现场人员防护工作。 ⑤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关于交通管制、公交运营线路调整等影响公众出行的信息发布工作。 ⑥其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 (3)Ⅱ级以上应急响应。 Ⅱ级以上应急响应工作经指挥部研判确定后,在前一级响应的基础上,根据上级应急机构的指示,由市应急委进行统一指挥与部署,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积极配合上级应急机构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指挥协调。 启动Ⅲ级以上应急响应时,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专业处置"的要求,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协调有关区(新区)、市有关部门(单位)提供人力、物资、装备、技术、通信等应急保障。 (2)制订并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或事件处置的方案,防止引发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 (3)及时掌握突发事件事态进展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将有关信息通报市政府新闻办。 (4)协助市领导综合协调、指挥处置突发事件,传达并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应急委有关决定事项和市领导批示和指示。 (5)其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 事发地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在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的指挥或指导下,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开展应急救援和事件处置工作,向市委、市政府、市应急委和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2)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做好人力、物资、装备、技术等应急保障工作,维持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维护本区内社会稳定。 (3)组织动员、指导和帮助群众开展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 (4)其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 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的指挥或指导下,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相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或事件处置工作,向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2)派出或协调有关领域的应急专家组参与事件处置工作,提供应急救援、处置事件、减灾救灾等方面决策建议。 (3)其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 5.现场指挥部与现场指挥官。 启动Ⅲ级以上应急响应时,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官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执行总指挥兼任,现场副指挥官由市应急办、市政府新闻办和有关区(新区)应急委的负责同志分别担任。 现场指挥官统一组织、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现场指挥官有权决定现场处置方案,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调度现场应急队伍。 现场指挥部吸收事件涉及的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为成员。参加现场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在现场指挥部统一协调下进行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与突发事件有关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主动向现场指挥部提供与应急处置有关的信息资料,为实施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现场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 (1)执行上级下达的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任务。 (2)负责提出应急处置的具体措施,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3)开展现场组织、协调、指挥等具体处置工作。 (4)及时收集、掌握、反馈现场信息情况和提供现场新闻材料。 (5)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6.处置措施。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按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处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人员搜救、医疗救护、风险源控制、交通管制、设备和场所管制、基础设施抢修、市场秩序维护、治安维护、社会影响面控制等相应措施。 7.响应升级。 经应急处置,Ⅳ级突发事件事态仍难以有效控制,呈现蔓延、扩大、恶化趋势时,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当及时报请市交通运输指挥部,进行应急响应升级。 经应急处置,Ⅲ级以上突发事件事态仍难以有效控制,呈现蔓延、扩大、恶化趋势时,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应当及时报请市应急委,进行应急响应升级。 8.社会动员。 根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危险程度、波及范围、人员伤亡等情况和应对工作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及各新区管委会可发布社会动员令,动员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力量,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秩序维护、后勤保障、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等处置工作。必要时,报请上级应急机构支持。 9.信息发布。 (1)信息发布要求。 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信息实行统一、快速、有序、规范管理。 (2)信息发布机构。 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发布。 (3)信息发布内容。 信息发布应明确事件的地点、性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救援进展情况、事件区域交通管制情况以及临时交通措施等。 (4)信息发布方式。 通过广播、电视、移动通信、气象信息发布平台、互联网平台(政府的网站、政务微博)以及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向公众发布信息。 10.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及其次生、衍生事件造成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停止有关应急处置措施,撤销现场指挥部,采取或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事件反复或发生衍生、次生事件。 (三)后期处置 1.善后处置。 应急结束后,事发地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应及时组织协调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协调处理好有关工作。 2.社会救助。 应急结束后,由市民政局、事发地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参照有关规定执行,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助。 3.保险。 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单位及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4.调查评估。 (1)调查机构。 较大级及以上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或由其指派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 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调查主体为: ①Ⅳ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或由其指派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 ②Ⅲ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由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指派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 ③Ⅱ级、Ⅰ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由上级应急机构牵头进行调查。 (2)调查要求。 应急状态解除后,现场各应急处置部门应整理和审查所有的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总结和评价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和措施;必要时,提出修订本预案建议,并及时做出书面报告。 (3)总结评估报告内容。 ①发生事件的道路交通基本情况。 ②事件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分析与评价。 ③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 ④事件责任认定及对事件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结果等。 ⑤总结事件的主要处置经验、教训和防范整改措施等。 5.恢复与重建。 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结合调查评估情况,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组织制定恢复与重建计划,及时恢复社会秩序,修复被破坏的设施。 四、应急保障 (一)人力资源保障 各应急救援职能部门平时要不断加强各自应急救援、工程抢险队伍的各项建设,并通过经常性的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能随时承担应急救援、抢险任务。 (二)经费保障 市、区财政部门应保障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费用,建立应急经费快速拨付机制。 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财政经费,由市、区两级政府和新区管委会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 (三)物资保障 相关成员单位应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意见》(深府办函〔20__〕87号)有关要求,加强应急物资日常储备,建立应急物资生产能力、技术储备、产品储备信息数据库,加强相关物资储备、生产及加工能力储备、生产工艺流程的技术储备;制定应急物资调拨、配送方案,并建立应急物资紧急生产机制。各相关部门要根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特点,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并加强应急装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四)医疗卫生保障 市卫生计生委建立和完善全市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和医疗卫生救援体系,组建医疗专家队伍和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组织储备医疗救治应急物资,开展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演练。 (五)交通运输保障 启动应急预案期间,市交通运输委制定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方案,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应急联动机制,保障紧急情况下的综合运输能力。必要时,可紧急动员和征用社会交通运输工具。根据现场需要,市公安交警局对突发事件现场及有关道路实行交通管制,维持应急处置期间的交通运输秩序,必要时开设应急救援通道。 (六)治安保障 市公安局制定相应治安应急预案,负责制定突发事件状态下维持治安秩序的各项准备方案,包括警力集结、布控规划、执勤方式和行动措施等。 (七)人员防护保障 现场应急工作必须在确保现场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参加现场应急工作的指挥人员应按有关规定配带具有明显标识的专业防护服装及装备。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充分考虑对人员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和所有危害种类,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配备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安全防护设备,严格执行参与应急工作有关人员进出现场的管理程序。 (八)通信和信息保障 市经贸信息委牵头负责,会同各成员单位建立和完善通信网络,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为各应急单位提供多样化、高效率的通信方式,确保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通信网络通畅。 (九)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各成员单位根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需求,配备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设备,建立应急装备、救治药物和医疗器械等的储备、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以及应急装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 (十)应急避难场所保障 市规划国土委负责制定全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市民政局、应急办(地震局)分别负责指导和检查室内、室外(地震)应急避难所的建设工作;应急避难场所的归属单位负责场所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由民政部门负责灾时统一协调使用和管理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的归属单位应按照要求设置各种设施设备,划定各类功能区,设置规范的标志牌,储备必要的物资,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维护、管理制度和灾时应急预案。 (十一)科技支撑保障 由市科技创新委牵头负责,市经贸信息委配合,采取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机构等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研究制定促进应急产业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本地产学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十二)气象服务保障 市气象局负责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根据应对事故的需要,提供事发地区的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并加强对极端天气的监测和预警,为处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提供气象服务和保障。 (十三)法制保障 在突发事件发生和延续期间,市政府依法发布紧急决定和命令。市法制办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法律意见。 (十四)其他应急保障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完成其他相关应急保障工作。 五、监督管理 (一)应急演练 各相关单位不定期开展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市应急办负责规划、组织和实施跨区域、跨系统的市级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各单位应急处置能力。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交通运输行业的综合演练或单项应急演练,加强对基层部门(单位)的检查和指导。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以及各街道办事处(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应急演练的综合管理工作,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综合应急演练。 (二)宣传教育 相关成员单位各区(新区)、市相关部门(单位)应当开展面向内部、面向社会的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海报、互联网以及安全实景模拟教育基地等多种载体,开展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宣传教育,让公众掌握应对道路突发事件避险、互救、自救、减灾、逃生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培训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及各有关部门(单位)定期组织救援专业队伍进行救援知识的专业培训,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和研讨,提高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调查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四)责任与奖惩 市应急委根据调查报告,提请市委、市政府对在处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中做出贡献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在处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中瞒报、漏报、迟报信息及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六、附则 (一)部门应急预案目录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根据本预案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制定相应预案,并报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办备案。 (二)预案管理 1.预案修订。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并报市人民的政府审定: (1)相关成员单位职能发生重大变更,或在施行中发现重大问题和缺陷。 (2)专家评估提出重大修改建议等。 各成员单位负责修订和完善相关专项预案,并报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审核。如成员单位的应急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联系方式发生变动,应及时作变更报送。 2.预案审定。 本预案由市人民的政府审定。 (三)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是深圳市应对道路交通突发事件预案体系中的综合预案,由市交通运输委牵头制定和解释。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减少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和损失,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是指化学危险物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会造成众多人员急性中毒及其他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化学事故救援包括事故单位自救和对事故单位以及事故单位外危害区域的社会救援。 第三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凡生产、储存、经营、运输和使用化学危险物品以及担负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由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下设办公室(危化办)办公室设在经贸局。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化学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的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组织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组织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化学事故重点区域有关部门、单位开展联防救援工作; (四)对群众进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工作; (五)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装备、器材、物资、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六)组织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七)组织有关专家对化学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写出化学事故报告。 第六条区域内的单位、部门、企业、社区服务中心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在区安监局指导下,组织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指定人员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三)对群众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教育; (四)在发生较大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组织群众防护和撤离 第七条生产、储存、经营、运输和使用化学物品单位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由该单位分管领导人负责。准备工作由生产、安全部门或指定的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本单位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训练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防护、救援器材和设备,指定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 (三)每年年初向上级主管部门、区安监局和公安消防部门报告本单位存贮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情况;增加或转产主要的危险化学物品品种时,应及时报告。 (四)对职工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周围群众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教育。 (五)组织职工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自救,参与联防救援工作。 (六)事故发生时,协助做好事故区周围群众的防护和撤离工作。 (七)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查清事故原因及受损情况。 第八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专家队伍的主要职责是对事故危害进行预测,为救援行动的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案。 第九条担负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任务的部门职责分工: (一)公安消防部门负责迅速控制危害源,营救受害人员,扑灭火灾和洗消;公安交通部门负责保障救援的交通顺畅,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公安治安部门负责组织安全警戒,维护现场及周围地区的治安秩序。 (二)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快速检测队伍,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三)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快速检测和医疗救护队伍,测定危险化学品对人员危害的程度,组织对受害人员的救护。 (四)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运输队伍,运送撤离人员和救援物资。 (五)邮电部门负责组织通信队伍,保障救援的通信畅通。 (六)气象部门负责提供与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有关的气象参数。 (七)卫生、医药、物资等有关部门应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抢救药品、器材和物资,以应急需。 第十条危险化学品重点目标单位应按职工总数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的比例组织兼职防化队伍,担负本单位的自救任务,并按重点区域联防要求执行支援外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其设立的专职消防队应兼负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任务。 危险化学品重点目标单位由区安监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数量、设备状况和可能危害的程度等因素确定。危险化学品重点目标单位在危险部门要害处均应设置相应的监测报警装置。 第三章应急救援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迅速、准确地报警。 第十二条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事故单位在报警的同时应立即向区安监局报告,并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源,确保职工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职工进行自救。事故单位应随时向消防部门和区安监局报告灾情变化情况。 第十三条消防部门接到危险化学品事故或可能引起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并立即通报区安监局。 (一)区安监局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出检测队伍赶赴现场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及危害程度。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重点区域在接到报警后,应按预案要求,及时组织救援。 (三)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单位应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十四条在救援过程中,对危害较大、需要其他社会力量救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所在地的安监局组织实施社会救援;事故范围跨区、县时,立即报告市危化办组织社会救援。 第十五条区安监局可根据救援需要组织指挥部,指挥部在实施救援时有权调动本辖区内的各种应急救援力量、设备和物资;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接到指令后,应迅速实施救援。 第十六条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按就近救援的原则,先由运输人员自救;必要时可请求本单位或事故所在地区的.安监局和单位组织救援。 第四章经费 第十七条区安监局所需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日常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 第十八条凡生产、储存、经营、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经费,属于固定资产的支出部分,在企业自有资金中列支;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支出部分的经费及企业组建队伍的人员经费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第十九条因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财产和人员直接损害的赔偿由事故单位负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预案由区安监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4为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损失,依据《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货物运输车辆、所有驾驶员及所有从业人员。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原因及后果 1、类型:交通伤亡事故、火灾和自然灾害事故。 2、事故原因: (1)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强超强会等违章行为。 (2)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突然失灵、车胎突然爆裂等造成车辆失控。 (3)道路状况差、视线不良。 (4)环境因素的影响:雨,雾、台风等恶劣气候。(5)其他因素:行人、骑车人违章和其他车辆违章等。 3、可能后果:车毁人亡、环境污染和社会不稳定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现场指挥部 成立公司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简称应急小组) 组长:陈军副组长:兰贺章 成员:闻锡涛、高金祥 2、应急小组各成员主要职责: (1)组长:现场指挥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对副组长以及其他成员进行具体的分工。 (2)副组长:配合组长完成应急救援工作,协助成员完成组长交付的工作任务,对事故的善后工作进行处理。 (3)成员:完成组长交付的救援任务,配合公安机关、交通部门处理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四、注意事项 应急救援小组应设在事故发生地附近的安全区域,并且配备防爆照明、高音手提广播、通讯等设备设施。 五、应急保障系统 1、应急救援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事故时,应急救援小组按照组长的指令 立即实施应急救援。 2、组织应急保障队伍 公司成立应急工作小组:交通运输组 负责落实应急抢救的各类车辆,应急行动时,按指令迅速将抢险人员和物资运输到现场。 六、交通事故的预防和预警 1、重视安全教育 定期召开驾驶员例会和月安全活动,对驾驶员进行经常性的交通法规和驾驶技能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2、严格检查制度 (1)认真落实车辆定检制度,严格每天的出车、营运、收工的车辆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安全隐患,严防带病车辆上路驾驶。 (2)开展经常性的路检路查,控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章行为。 (3)坚持24小时值班业务 公司应急小组应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电话应保持畅通。 七、急处置程序 1、驾驶员的应急行动 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当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且向应急小组报告. 2、应急措施 根据现场情况,驾驶员应该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人员受伤时,立即求助过往车辆或者人员,抢救伤员。 (2)车辆着火时,立即利用随车灭火器灭火,同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请求救助。 (3)报警:请求当地医疗机构对伤员进行救护,说明事故发生地点,受伤人员数量以及程度。 3、应急行动 (1)应急小组接到事故后,立即判定应急级别并且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按照组长指令,启动相应的应急行动,调动应急工作小组实施应急救援。 (2)应急小组相关成员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应急行动。 (3)抢险人员清点完毕,伤亡人员全部送往医院治疗或善后处理,伤亡人员家属已妥善安置。 (4)确认现场不会发生次生。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5xx镇成立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应急预案 为认真做好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工作,做到早准备、早安排,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做好我镇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安全预防工作的同时,切实有效地处置区域重点、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此预案。 一、组织机构 根据辖区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实际情况,成立组织机构如下: (一)应急抢险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镇长) (副镇长) (副镇长) 成员:党政办主任、财政所所长、安监办主任、交管站副站长、卫生院院长等。 主要职责:负责本预案的组织实施和辖区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突发事件、特大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援的总指挥,监督和协调各责任部门和相关单位对重、特大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职责的落实情况。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镇域各单位、部门、社会救援力量、各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督促乡级各单位、各部门对预案的落实,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下达应急处置指令,负责信息传递,上报等工作。 (二)汛期抢险应急组 组长:(镇长) 副组长:(安监办主任) 成员:交管站副站长、镇政府应急分队工作人员等。 (三)医疗救护组 组长:(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党政办主任) 成员:安监办成员、镇应急分队人员、卫生院应急救护人员等。 主要职责:负责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救援救护工作,落实救援救护所需车辆、器材和救援队伍人员,保证人员到位迅速,及时组织抢救人员。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镇人大主席) 副组长:(财政所所长) 成员:卫生院院长、xx镇财政所工作人员等。 主要职责:负责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安全事故救援救护组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受伤人员的抢救治疗保障以及死者家属的接待安抚工作,督促落实医疗救护及死伤人员赔偿工作等,确保社会稳定。 二、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一)事故的报告及报警。凡在我镇发生农村公路汛期防汛减灾突发重、特大安全事故,应立即赶赴出事现场区域视情况施救,并拨打报警电话(政府办公室电话),简明扼要地说明情况。接到报警电话的单位应立即将情况报告本预案处置领导小组组长。 (二)下达指令并上报事故情况。在接到安全事故的报告后,领导小组下达救援要求和指令,组织汛期抢险应急组、医疗救护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施救工作;政府有关人员维持事故区域秩序,并保障道路交通畅通;指定人员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三)实施应急救援。汛期抢险应急组、医疗救护组得到领导小组指令后,立即组织抢险救援队伍人员抢险救援赶赴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按领导小组的指令和救援方案实施抢险救援工作,并随时将施救情况报告领导小组。 (四)后勤援助。后勤保障组接到领导小组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协助医疗救护组做好伤员家属的安抚工作,核实伤亡人员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准备下一步的善后处理工作,随时将伤员抢救及善后处置情况报告领导组。 (五)现场清理。各抢险救援救护组工作基本结束后,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征求临时事故调查组的意见决定是否整个抢险工作结束,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撤除警戒。 (六)事后报告。抢险救援结束后,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形成事故处理总结报告,及时上报上级相关单位和部门。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6一、指导思想 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春运期间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险情)后,按照“以人为本”和“快速有效救援”的原则,在县文体和旅游局领导指挥下,在县春运领导小组指导下,迅速启动此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春运期间文体和旅游行业内发生的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或其他性质严重、影响重大的旅游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确定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照《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程序试行办法》等规定执行。 三、组织领导 成立xx县文体和旅游局春运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的职责是:负责xx县文体和旅游春运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和实施;负责指导文体和旅游企业立健全事故救援预案,并督促演练;发生重大文体和旅游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 四、重大事故救援分工 xx县文体和旅游局春运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若干小组,分工处理有关应急处理工作。 1、应急救援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紧急事故的组织协调、指令传达、信息处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2、现场救援小组,由局值班领导任组长,春运领导办公室人员配合,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援、协调处理等工作。 3、事故调查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负责指挥协调事故现场施救、事故情况的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五、春运工作应急救援工作遵循原则 1、及时报告。在本县范围内春运期间一旦发生重大文体和旅游安全事故,事故单位应以最快捷的方式,立即向事故发生地文体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县文体和旅游局接报后,应迅速核实情况,立即报告分管副局长、局长,并按规定报告县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有关部门。 2、紧急救援。确认本县范围内发生重大文体和旅游安全事故的消息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进入应急处理工作状态,以最快捷的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抢险救援行动。 3、依序替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办公室、各小组负责人因故缺位时,由副职领导按序替补到位,防止出现指挥中断、秩序混乱等现象。 4、保护现场。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和现场的群众有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的责任和义务。因抢救伤员、疏散交通、防止扩大事态等必须移动现场有关物品外,应妥善做好取证、记录、标志等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各涉文体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应针对春运期间的工作特点,立健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应急救援队伍必须保证人员数量足够、技术业务熟练、装备设施齐全,并组织演练,关键时刻能及时高度到位,发挥应有作用。 2、有关重大文体和旅游安全事故的信息披露和抢险救援工作的报道,由县文体和旅游局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报道。 3、各涉文体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重大文体和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县文体和旅游局备案。 4、本预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7各县(区)运管所: 为加强我市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和组织水平,应对突发事件、极端恶劣天气、旅客高峰疏运、抢险救灾、疾病防控等运输需求,发挥运管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市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阳泉市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工作领导组: 组长:尚保银 副组长:吴鶊鸣 成员:潘晓波、蔡志刚、王海亮、汤少卿、张永红 张学宏、赵永忠、吴会欣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管处客运科,具体承办我市道路运输应急运输组织与协调。 二、应急保障重点 1、旅客高峰期运力不足时的运输保障; 2、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危情处置时的保障; 3、政府指令性抢险救灾、防控重点传染病紧急运输保障。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 春运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应急预案: 1、汽车站严重滞留旅客,学校放假、民工返乡等急需疏运时; 2、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危险情况时; 3、接到上级部门、当地政府抢险救灾,防控重点传染病等紧急指令时。 四、工作职责 1、运输企业要搞好应急车队建设,做好运输储备工作,加强司乘人员沉着应对重特大危情处置的日常教育工作。一旦出现旅客滞留、重特大交通事故、政府指令性紧急运力任务等情况时,按规定程序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配应急运输车辆和人员,执行各种应急保障任务。 2、客运应急保障领导组要做好运力储备和旅客运输市场调查预测工作,了解和掌握旅客流量流向动态,及时向上一级运管机构上报有关情况,协调解决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客运应急保障领导组负责我市道路运输保障应急工作,重点是长途班线、农村班车保障工作,与当地客运企业、汽车站签订道路运输保障工作责任书。 五、工作重心 为保障春运期间辖区内旅客运输畅通无忧,我处按照“分片包干、专职专输”原则,对辖区内的客运企业工作职责进行细化: 1、针对目前郊区线路方向运力不足情况,重点由公交公司做好客流调查预测工作,掌握旅客流动的时间和流向,市处要协助郊区运管所做好郊区方向客流集中疏运工作,把握可能出现旅客运输高峰时间和方向,做好紧急运输的各项准备工作。 2、阳泉集团客运有限公司和省运阳泉公司两家公司要做好春运及重大节假日期间长途旅客运输工作,科学制定运输组织方案,准备好充足的运力,合理安排发班,积极组织协调,全力避免发生旅客大规模滞留现象。科学调整班次密度,客流高峰期间要及时安排加班运力,保障农民工、学生顺利返程。 3、城市公交要做好对外交通方式的衔接,重点保障客运汽车站、铁路客运站等旅客集散地及旅游景区、大型活动场所的公交组织调度,要通过增加运力、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方便旅客中转换乘,乡村居民进城购物。 六、应急运输车辆及人员 1、应急运输车辆应由运输企业、旅游企业车辆以及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自用车辆组成。 2、道路运输应急车辆必须配备车辆行驶证等相关证照并经年度审验、检验合格,车辆技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驾驶员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6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3、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队伍一般应根据应急任务由驾驶员、乘务员以及带队人员组成。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人员的基本条件是政治合格、身体健康,技术过硬、证件齐全,熟悉有关政策和相关业务。 启动应急预案后,执行道路运输保障应急任务的单位,要对应急车辆进行认真检查,严禁车辆带病运行,严禁超员超载,并按照规定配备相应的证件和通讯工具。同时,对应急运输人员要进行安全嘱咐,确保安全。 七、应急情况的报告 运输企业、汽车站要建立和完善春运期间道路运输工作报告制度,明确责任,确定专人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出现严重滞留旅客、突发事件等情况时要及时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如下: 1、汽车站滞留旅客情况,其中包括旅客人数、旅客流向,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旅客伤亡情况等和需要上级运输机构支援申请要求; 2、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时,需上级运管机构协调解决的事项; 3、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完成情况(出动车辆数、运送旅客人数等)。 八、保障工作机制 1、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措施 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单位,同时派出2辆以上车辆执行同一应急任务的,应由车队队长带队;5辆以上车辆的,由单位领导带队;10辆以上车辆的,由市运管处领导带队;执行应急任务的车队应配备通讯设备,保证通讯畅通。途中发生问题(如发生事故、道路受阻以及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应由负责人及时向车辆始发地运管机构报告。 2、应急处理程序 A、出现滞留旅客等情况时 (1)要迅速按规定逐级上报,并做好记录,同时汽车站要向旅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候车的地方安排旅客候车,各关键岗位如广播、安检、调度、保安、消防等人员必须到位,做好盯岗工作。 (2)接到报告的运管机构领导,立即赶赴汽车站进行组织和调度,启用储备动力,将任务下达给有关单位,发放临时客运标志牌,并在临时客运标志牌“使用原因”栏内注明“执行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任务”字样,并加盖具体发证运管机构印章。 (3)执行应急任务的单位,迅速安排人员和车辆,组织运输。 (4)沿途运管机构对执行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任务的车辆要提供方便,不得以无道路运输证为由进行处罚。执行应急任务的单位完成任务后,应向运管机构汇报执行情况。 B、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危情时 (1)司乘人员、车主,要根据情况迅速拨打电话交警“122”、公安“110”、火警“119”、医院“120”、运管“12328”进行求救,同时要积极展开自救,并迅速报告所属公司及保险公司。 (2)各运输企业获悉本公司车辆发生危险情况后,了解出事车辆的地点、原因等基本情况,迅速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带人带队赶赴现场进行组织指挥救援,并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情况报告所属运管机构。 (3)运管部门接到所属公司的危情报告后,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危险情况处置临时领导组;派出由领导参加的人员赶赴现场;协助公安等有关部门掌控好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及时与医院和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及时掌握事态的发展,并将情况续报上级运管机构。 C、政府指令性抢险救灾、防控重点传染病等紧急运输时; (1)领导组办公室接到指令和报告后,迅速向领导组报告。 (2)领导组负责人在20分钟内指令领导组所属成员到位,送入紧急状态。 (3)接到抢险救灾令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市交通局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及时通知应急车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应急车队要在1小时内将所属车辆组织到位,开赴抢险救灾指定地点,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九、值班制度 春运期间,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运管所、客运企业和汽车站都要建立值班制度,构建通讯网络,并认真组织落实。值班电话(包括手机)必须24小时开通,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不得擅离职守。值班领导要保障电话畅通。值班人员要明确职责,熟悉政策,掌握本辖区和本单位的运力储备情况,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道路运输保障应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值班电话:。 十、责任追究 参加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工作,是全市道路旅客运输管理部门及从业单位的义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对没有按时制定或没有有效落实应急预案的,对有关单位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拒不执行命令、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对执行上级命令不坚决,贻误时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要从重处罚。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8一、指导思想 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指挥体系,确保发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环境事件时,我县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密切协同配合,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有效控制或减轻环境污染。 二、基本原则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处置,遵循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协同应对、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措施科学、信息共享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境内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引发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四、预案启动条件 1、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发生泄漏,造成河流、水库、湖泊等地表水体大面积污染或县城水源地取水中断的事故。 2、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发生泄漏,受污染区域内存在人员伤亡、污染损失严重的事故。 3、其他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发生事故,需要启动本预案的。 五、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1、指挥组织 县政府成立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单位: 县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环境应急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县环境保护局分管应急的副局长兼任。 2、领导小组职责 统一领导全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和调查,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和救援预案实施,负责突发环境事件有关信息的统一发布。 危险化学品泄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县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副组长及其他成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和协调进场施救,参与事发地乡镇政府组建的环境应急现场指挥组。 3、有关部门职责 (1)公安部门:按照事故现场救援指挥组的指令,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协助卫生、消防等部门营救受伤人员,组织疏导和撤离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根据相关指令,结合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严格管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和车辆,预防和打击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肇事者及相关嫌疑。负责事故涉及路段的交通管制工作,采取积极分流措施,避免次生事故发生。 (2)消防部门: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救灾,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将事故伤者转移到危险区域以外。在事故原因及事故车辆所载的危险物品性质特征未明的情况下,采取必要手段有效控制事故灾害的蔓延,会同安监、环保部门对危险物品的性质特征进行分析,采取正确的施救方法,直至完全控制灾情。 (3)交通部门:负责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及道路运输证管理、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秩序。加强途经水库、水源地及河流等重要路段安全设施建设,健全警告警示限速标志、减速带、标线及防撞护栏、护墩、护坪、护墙、避险车道,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和事故多发路段整治工程。协同公安、环保等部门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应急运输车辆,为应急救援物资、疏散人员提供道路运输保障。协同安监部门对事故车辆装载危险化学品驳载、转移,妥善处置事故车辆。参与危险化学品运输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十、安全防护 1、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人员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2、事件发生地周边居民的安全防护 (1)根据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所涉及到的范围设立警戒区,在警戒区域的边界设立警示标志,安排专人警戒,除应急救援人员外,禁止他人进入警戒区。在通往事件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2)根据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影响范围及程度,事发地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事发地周边居民疏散范围及方式,迅速安排专人对周边居民实施紧急疏散,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禁止人员在低洼处滞留。 (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属地政府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对受灾居民实施安置,并配备必要物资及应急装备。 (4)选择地形有利的位置设置急救点,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并配备具有防爆功能的救援器材。 (5)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在更大范围内向事发地周边居民告知应急防护措施,减小事件的影响。 十一、应急保障 1、组织保障 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并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预警、处置的各项协调管理工作。 2、技术保障 建立危险化学品应急专家库,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能迅速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咨询组,为指挥决策提供专业咨询。 3、经费保障 设立环境应急专项经费,保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转经费、突发事件处理经费,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4、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编制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的课题、队伍、内容、范围、组织、评估和总结等。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切实提高现场应急能力,深入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普及危险化学品环境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9为预防我校学生发生交通不安全事故,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抢救和消除隐患工作,确保学生安全,特制定我校学生交通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一、交通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校委会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 二、处理交通安全事故方案 1.教育。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要经常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学生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特别是教育学生在出校门时要注意门口交通安全,防止人流过多造成交通事故,并作好交通安全记录。 2.报告。一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在场的教职工均有权也有义务立即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程序:现场教师或知情教师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情况;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展开营救工作,同时立即向市教育局和交警部门报告情况。 3.应急工作分工 a、现场处理组:刘X根、廖X清、各年级组长 职责任务:迅速处理现场情况并保护好现场,做好记录。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以下事宜:刘有根负责向交警报告情况;廖柏清和班主任协助医院,做好抢救工作;科任教师管理班级上好课。 b、留校处理组:袁X武、邓X根、教导处、团委、班主任 责任任务:迅速了解情况、负责向市教育局汇报;迅速查清受伤学生的人数、具体姓名、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 c、机动应急组:阮X龙、张X华、总务处、工会、办公室、班主任 职责任务:迅速到校集中待命,做好随时准备接应的一切准备。 接应工作:张X华 d、总指挥:陈X 4.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讯要求工作日,必须保持通信畅通;休息日尽可能开机。 三、其它 做好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谨防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万一发生学生交通事故,首先做到不慌乱,弄清肇事者,做好救人和向上级报告工作,尽量降低当事人人身伤害。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01、编制目的和依据 为确保我县在发生公路交通洪涝灾害时能够及时、有效保障公路桥梁通行,对损坏路段、桥涵和其它交通设施实施及时修复,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减轻公路桥梁灾害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抗旱条例》、《国家防洪抗旱紧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交通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系统防汛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自然不可抗力或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公路桥梁洪水、暴雨、渍涝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3、工作原则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预防洪涝灾害和强化公路、桥梁排水设施的安全管理放在防洪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和险情,认真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2)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灾情的发展情况和对公路设施现状的影响,科学管理,优化调度,保障安全。并以实施紧急救援为重点,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为依托,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3)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和公路及桥梁险情,应快速反应,组织人员、机械全力抢险救灾,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分级负责、加强督察。公路桥梁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实行责任制。相关单位、部门要齐抓共管,各司职责,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造成严重损失和后果的要依法追责问责,严肃处理。 二、组织领导及部门职责 局防汛抗旱应急组织机构由指挥决策机构、综合协调机构和具体工作组组成。 1、指挥决策机构为光山县交通运输局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敖日明; 副组长:杨长江、胡宗福、周文志; 成员:周泉江、李青、胡东升、孟凡辉、潘雨、何健、刘斌。 主要职责: (1)在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指挥防汛抗旱工作,协调处理相关事项; (2)部署和组织本系统防汛督查和人员物资、机械车辆准备储备,督促检查水毁公路、桥涵的修复,解决影响交通安全的有关问题; (3)制订和组织实施防洪抢险工作方案和预案,并上报指挥决策机构,贯彻执行上级防汛调度指令; (4)负责本单位防汛经费和应急物资、车辆机械的计划、管理、调度,以及防汛抢险队伍的组织调配; (5)开展防汛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抢险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 (6)研究解决有关防汛抢险工作的重大问题和事项。 2、综合协调机构是防汛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安监股,联系人:何健;办公室成员由局属各单位分管安全领导组成。 主要职责: (1)向各工作组传达上级部门以及防汛指挥中心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到位; (2)收集各工作组的工作信息报告,及时向防汛领导小组报告; (3)负责灾情和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信息的发布; (4)及时收集汇总各种工作信息,综合有效评估灾情,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防汛抗旱工作具体情况; (5)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6)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3、具体工作组。 根据工作需要领导小组下设2个工作组,分别为:抢险恢复组、转移安置和后勤保障组。 (1)抢险恢复组 抢险恢复组由公路局和农村公路管理所组成,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因灾损毁、堵塞公路的修复、疏通工作,保障交通运输畅通;当路面、桥涵冲毁或中断时,要立即修复便道,确保车辆安全通过;负责对易受洪水威胁的公路、桥梁以及危桥、险桥等交通设施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巡视,排除安全隐患,及时维修和加固,确保安全度汛;负责完善危桥、险桥、易发生水毁路段的应急抢险预案;负责对重点桥涵、边沟、河道等排水构造物的维护和巡视,确保排水畅通;负责公路新改建、大中修工程施工现场的防汛工作,尽量避免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财产损失。灾情过后,要尽快对受影响的路段、桥梁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尽快恢复灾情损坏的水毁路段,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2)转移安置和后勤保障组 转移安置和后勤保障组由执法所、运管局、海事处、汽运总公司、光山客运公司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人、车、物的安全转移和安置,协助公路交通救灾物资的运送,组织机械、车辆、人员抢险救援。 三、汛情分级 共分为四级: (1)Ⅳ级蓝色预警 a、5个以上乡镇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低于150毫米; b、发生局部性的洪涝灾情,灾情继续发展; c、县境内河、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极有可能垮坝或已垮坝。 即发生一般洪水或局部中小洪水时,重点地区大部分尚在防御标准范围内。 (2)Ⅲ级黄色预警 a、5个以上乡镇24小时降雨量超过150毫米低于20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b、县境内发生5年一遇或以上洪水; c、县境内河、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极有可能溃坝或已垮坝。 即重点地区已接近防御标准,一般地区已超过防御标准。 (3)Ⅱ级橙色预警 a、10个以上乡镇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低于25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50毫米; b、县境内发生10年一遇以上洪水,或县境干流发生5年一遇以上洪水; c、县境内河、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垮坝或已垮坝。 即大部分地区已超过防御标准。 (4)Ⅰ级红色预警 a、10个以上乡镇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0毫米; b、县境内发生20年一遇以上洪水,或县境干流发生10年一遇以上洪水; c、县境内河、中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垮坝或已垮坝。 即发洪地区大部分已大大超过防御标准。 四、防汛处置措施 1、一般汛情(Ⅳ级蓝色预警)的.处置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掌握汛情,主持汛情会商;组织防汛趋势分析,提出对策措施;督察有关部门做好防御洪水准备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汛情;及时传达上级防汛指挥部部署、指令、意见,并督促实施。 局防汛办公室:负责人进岗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及时做好信息汇总和传达报送工作。 2、较大汛情(Ⅲ级黄色预警)的处置 领导小组正、副组长进岗到位,并做好以下工作:主持汛情会商,研究调度方案;根据汛情趋势,分析可能造成的灾害,制定对策;及时向县防汛指挥部报告汛情、灾情和抗洪抢险意见,及时向上级部门通报情况。 工作组、防汛抢险队伍要迅速组织抢修被损坏的公路、桥涵等设施或开通临时便道,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交通畅通,并及时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汇报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3、重大汛情(Ⅱ级橙色预警)的处置 交通系统防汛领导小组正、副组长进岗到位,并做好以下工作:主持召开紧急会议,指挥抗洪抢险工作;组织救灾救援工作;主持汛情会商,研究制定对应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工作组、抢险防汛队伍进岗到位。各应急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检查排查公路桥梁防御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明确部署预案的实施工作。 4、特别重大汛情(Ⅰ级红色警报)的处置 防汛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防汛指挥部扩大会议,通报汛情、灾情,部署抗洪救灾工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决定实施重大突发险情的抢险方案;决定特大洪水抢险救灾的其他重要事项。 全部工作组进岗到位,各司其职,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五、宣传报道 局防汛办公室应按照县防汛指挥部的部署,及时进行抗洪抢险的宣传报道,负责向公众发布灾情及抗洪抢险等有关信息,上报有关灾情动态。重大灾情宣传报导、报道按有关规定执行。 六、次生灾害处理 在灾区易发生灾害的道路和桥梁,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检测、预报、预防和治理,防止灾情扩大,减轻财产损失或消除灾害隐患。 七、预案的宣传教育和演练 局属各单位要制订相应的防汛应急预案,明确防汛抗旱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组织抢险救援和协助转移等工作要切合实际,详实具体,便捷运作。要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应急救援和转移安置演练活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干部群众应急反应能力意识。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1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增强政府应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河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承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制定。 1.3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要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 (3)整合资源,协同应对。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实现组织、资源、信息有机整合和共享,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辖区内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火灾突发事件、爆炸突发事件、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或者危险化学品车辆碰撞倾覆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系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本预案不适用于水路、铁路、航空危险化学品运输突发事件。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指挥机构设置与职责 2.1.1应急指挥部 建立丰宁满族自治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作为全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1.2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人员组成 总指挥:王宇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总指挥:刘旭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 张亚东县政府副县长 孙志刚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成员:县公安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应急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局、县环境保护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县气象局、县民政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宣传部和事发地乡镇(街道、开发区)分管领导组成。 2.2机构职责 2.2.1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负责启动本预案; (2)作出应急处置与救援行动的重大决策,下达命令并进行督察和指导; (3)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进展情况; (4)监督、检查、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单位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5)组织协调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业务培训和应急物资储备; (6)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2.2.2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1)县公安局:负责受理事故报警; 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综合和研判,向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提出启动本预案应急响应的建议;负责调用相关救援设备(吊车等);组织协调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实施现场警戒、现场勘查与交通管制,实施警戒区域内无关人员的紧急疏散;维护突发事件现场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查明伤亡人员身份和致害因素;控制事故相关责任人员;参与突发事件调查处理。 (2)县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事故现场扑救火灾,控制和化解易燃、易爆、有毒泄漏,冷却有关容器,防止爆炸,灾情控制后实施洗消; 搜救受害人员;参与突发事件调查。 (3)县应急管理局:指导和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处理; 负责联系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专家,组织协调专家到现场参与现场处置工作。 (4)县环境保护分局: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现场大气、土壤、水体的应急监测,测定突发事件污染区域、污染程度; 提供污染物清除处置建议和环境恢复建议等相关环保技术支持,做好环境污染处置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调查处理。事态控制后指导消除现场遗留危险物质的污染。 (5)县卫生健康局:确定主要救治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器材、装备和急救药品;负责组织协调受伤害人员医疗救治工作;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医务人员、器材、药品调配及伤员转移和伤亡人员情况统计工作。 (6)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的运输车辆,运送抢险人员和运输救援物资; 负责调用危险化学品转运车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企业及从业人员特别是运输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监管;参与突发事件调查;建立运输、倒罐车辆设备企业数据库,定期检查测试。做好公路养护工作,确保应急车辆通行;协助清理公路上的突发事件废弃物。 (7)县水务局:负责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协助环境保护单位做好受污染水体的监测及相关案件调处。 (8)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提出突发事件现场特种设备的处置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参与突发事件调查处理。 (9)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参与燃气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参与燃气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 (10)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调度环卫洒水车辆,做好运送水源的保障。 (11)县气象局: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周边自动站的气象监测,提供事故现场周边的风向、风速、雨量等气象监测资料,制作突发事件现场及周边地区3小时专题预报,为应急救援提供气象技术支持。 (12)县民政局:指导协助事发地乡镇(街道、开发区)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救助等后勤保障工作。 (13)县发改局:负责组织协调商贸流通企业生活必需品的调拨和应急采购,组织协调电力和通信运营企业做好应急电力和通信保障工作。 (14)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突发事件对农田污染、渔业水域污染的监测,进行受损失农作物、渔业资源损失的评估,并配合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15)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媒体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宣传报道;组织协调突发事件现场记者采访活动;指导有关部门在相关媒体上发布应急疏散、区域警戒等重要公告。 (16)事发地乡镇(街道、开发区):协助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负责实施突发事件现场控制、人员疏散安置、治安秩序维护、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和善后处理等工作;协调落实事发所在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处置后的危险化学品暂(转)存。 2.3办事机构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主任由县公安局副局长、交通警察大队大队长徐瑞文同志担任。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作为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的办事机构,履行全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负责承担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 (1)修订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责任与措施的落实; (2)动态掌握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和事故信息,做好预测和预警,及时向县危运应急指挥部提出是否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3)组织或参与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灾情统计、核查、上报、新闻发布和突发事件评估、调查处理工作; (4)根据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向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落实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示、批示;承办相关综合协调、请示报告工作; (5)承办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4现场指挥部组成和主要职责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作为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具体负责指挥协调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与救援行动。现场指挥部的总指挥由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指定。现场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划定突发事件现场的警戒范围,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及其他强制性措施; (2)综合专家组等各方面的信息,科学制定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3)研究判断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组织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危害源; (4)必要时,调度或征集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5)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转移受威胁人员和重要财产; (6)向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报告现场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7)向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提出现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同意后宣布现场应急结束。 现场指挥部可视现场情况和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职责灵活设置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警戒疏散组、技术专家组、环境监测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应急工作组。 3.突发事件分级 按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级别,作为突发信息报送和分级响应的依据。 3.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 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或者倾覆事故,已经严重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需疏散转移紧急安置10万人以上,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特别重大社会影响;事故事态发展严重,且亟待外部力量应急救援。 3.2重大突发事件(Ⅱ级) 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或者倾覆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需疏散转移紧急安置5万人以上不足10万人,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严重社会影响等。 3.3较大突发事件(Ⅲ级) 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或者倾覆事故,已经严重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需疏散转移紧急安置1万人以上不足5万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足5000万元,或较大社会影响等。 3.4一般突发事件(Ⅳ级) 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或者倾覆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需疏散转移紧急安置需紧急安置不足1万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足1000万元,或一定社会影响等。 4.预防预警 4.1预防管理 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按职责加强对辖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监管,督促、指导其制订完善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器材、设施,并定期进行演练和预案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日常安全检查,做好突发事件隐患的排查和整治。 4.2预测预警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各有关部门应加强监测、预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动态掌握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隐患和突发事件信息,做好对已知突发事件的风险、发展趋势分析,及时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通知有关方面采取相应预防和应对措施。 5.信息报告 5.1报告程序和时限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接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或险情报告后,按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相关规定报告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县公安局)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报后立即向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接报后根据信息报送的规定,及时报告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知县政府其他相关领导,并按相关规定要求及时报告市政府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突发事件情况。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5.2报告内容 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突发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态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下一步工作意见、领导到现场情况、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6.应急响应 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专业处置”要求,根据突发事件可控性、严重性和影响范围,原则上按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级启动应急响应。 Ⅳ级应急响应:适用于处置一般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危害自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即停止,造成危害较小的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发生此类突发事件时,按本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如果事发地跨县(市、区)行政区,由县政府报请市政府牵头处置。 Ⅲ级应急响应:适用于处置较大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危害自发生以后即停止,但还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超出我县应急救援能力的危险化学品的突发事件。发生此类突发事件时,启动本预案进行先期处置,然后报市政府,由市政府牵头进行后续处置。 Ⅰ、Ⅱ级应急响应:适用于处置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危害并未随突发事件发生而结束,有蔓延扩大危险,超出我县应急救援能力的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发生此类突发事件时,启动此预案进行先期处置,报市政府、省政府,请省政府、市政府牵头进行后续处置,县政府全力配合。 6.1先期处置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调度公安、消防、应急、交通、环保、卫生等有关部门或社会力量赶赴突发事件现场进行先期处置,控制灾情,防止次生、衍生突发事件发生,切断突发事件灾害链。 如事态比较严重,符合下列条件的,迅速向市政府报告,要求启动更高级别响应: (1)已达到较大事故(Ⅲ级)以上级别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 (2)超出县政府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灾难能力的; (3)跨县(市、区)行政区发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 符合上述条件的,县政府认为须启动更高级别响应的,向市政府进行报告。 6.2预案启动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或县政府办收到报告后,相互沟通确认信息,第一时间进行研判,认为事态已达到启动预案条件,向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提出启动预案建议。 预案启动的决定:预案启动建议按上述方式提出后,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及时作出是否启动预案应急响应的指示。 6.3指挥调度 经批准启动预案应急响应,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下达启动预案应急响应的指令。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如没有特殊的原因或理由,应当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同时,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收到应急响应指令后,要迅速按指令要求调集有关专家、救援队伍和相关救援设备赶赴事发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6.4现场处置 根据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指定现场总指挥。现场指挥部实行总指挥负责制,统一组织、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突发事件现场的所有应急救援人员包括事发地乡镇(街道、开发区)有关人员必须服从总指挥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综合协调组、技术专家组、抢险救援组、环境监测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采取切实的紧急措施,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行动。 (1)突发事件抢险救援。公安、消防及现场处置的各职能部门在组织抢险时,应按应急救援的原则实施抢险救援。首先要采取切实措施控制灾情,在摸清险情、保障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先实施救人,然后救灾。在人员得到救援后,迅速查清突发事件车辆装载物质的化学成分品种、数量和突发事件现场状况。现场的应急专家针对车辆装载的物质特性和现场事故状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公安消防及现场处置部门在总指挥的指挥下,针对火灾或爆炸或泄漏突发事件的不同特征,在应急专家的现场指导下,采取相应的科学的应对方案实施处置。 抢险救援现场涉及需要进行倒罐过驳作业的,罐车及相关设备由突发事件车辆业主单位调派,突发事件车辆业主单位无法调派的,由交通、应急、公安部门负责向相关单位调用。危险化学品堵漏和倒罐过驳作业等现场处置工作由公安、消防部门、突发事件车辆业主单位和其他应急处置单位实施。若需要调用特种设备工具,由公安、消防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落实。危险化学品倒罐过驳作业,必须在公安、消防部门现场监护、承压槽车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倒罐作业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具后进行。消防部门在配备相关倒罐专用车后,遇特殊紧急情况,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可实施倒罐过驳作业。 抢险救援现场涉及需要围堤堵截的,由现场总指挥根据环保部门、专家的意见和现场情况,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合理、有效、科学的措施加以实施。 抢险救援现场牵涉槽罐车翻侧的,由公安交警部门调派吊车前来救援。 (2)现场警戒、现场勘查和道路交通管制。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火焰辐射、爆炸涉及的范围划定警戒区。公安交警在通往突发事件现场的道路上实行交通管制,警戒区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由专人警戒,除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应急救援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泄漏的化学品为易燃易爆类的,警戒区内严禁各类火种。同时公安交警迅速开展现场勘查,及时收集现场相关证据。 (3)伤员医疗救护。医疗卫生部门选择突发事件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将重伤员护送至指定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4)人员紧急疏散。公安部门会同当地政府及有关单位组织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和重要物资有序转移到安全区域,人员撤离应选择安全的路线,尽可能从上风侧离开,并避免横穿危险区域。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应组织受到威胁的人员迅速进入建筑物或其他设施内,视情关闭门窗和通风、加热、冷却系统,直至危险消除。对人员疏散区域,应组织实施治安巡逻。 (5)后勤保障。发改局牵头,民政、市场、交通等部门参与,负责做好应急处置的后勤保障工作。 (6)环境污染处置。由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卫生、农业等部门对突发事件现场的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进行应急监测,测定危险物质的成分、浓度和污染区域范围及程度,对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会同相关部门提出环境污染处置方案并指导当地政府组织实施。 6.5扩大应急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引发或可能引发其他次生、衍生突发事件时,现场指挥部或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报告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和县政府,由县政府视情况启动其他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如突发事件危害已经或可能波及邻县安全时,县政府应按规定立即通报邻县政府。 如突发事件危害已经或可能超出本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时,县政府视情及时报告省政府、市政府,请求应急支援。 6.6安全防护 6.6.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靠近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抢险、消防等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防酸碱型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同时做好现场毒物的洗消工作(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6.6.2群众的安全防护。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特性,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疏散组织、指挥机构、疏散范围、疏散方式、疏散路线、疏散人员的照顾等)。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后,应尽快去除受污染的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 6.7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的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突发事件发生地和支援的环境监测及化学品检测机构负责对水源、空气、土壤等样品就地实行分析处理,及时检测毒物的种类和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并对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6.8信息发布 按照统一、准确、及时的原则,由县委宣传部会同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具体按有关规定执行。 6.9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突发事件隐患消除后,经突发事件抢救现场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现场善后处置工作完成后,由县危运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终止应急响应。 7.应急保障 7.1通信信息保障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保证能够与有关人员随时取得联系。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应急、公安、消防、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建立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重大危险源、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救援力量(含专家)信息数据库,并组织管理和维护。 县发改局牵头电信运营单位制定通信与信息保障方案,保障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相关机构的通讯畅通,确保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实现双向传递。 7.2技术装备保障 相关单位应装备特种专业队伍,储备有关特种装备(泡沫车、药剂车、联用车、气防车、化学抢险救灾专用设备等),满足应急救援需要。要依托现有资源,合理补充完善应急救援特种装备;统一清理、登记可供应急响应单位使用的应急装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建立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装备。 7.3应急队伍保障 以消防救援大队为依托,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应急救援队伍的作用,建立一支适应全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救援需要的应急救援队伍。 7.4交通运输保障 县公安局组织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通道;为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应急物资运输提供交通方便,保证应急需要。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和调集交通运输工具(含转、倒罐车辆),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7.5医疗卫生保障 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落实专门救治医院,配备相应药品和器材。 7.6社会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做好交通管制,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事发地政府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联防,协助公安部门实施治安保卫工作。 7.7资金物资保障 突发事件所需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各级财政应建立健全应急经费快速拨付机制。发改、财政等部门要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储备一定数量的常备应急救援物资。应急响应所需物资的调用、采购、储备、管理,应遵循“服从调动、服务大局”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的需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县本级常备物资相关经费由县财政解决;企业常备物资经费列入生产成本。必要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动员和征用社会物资。 7.8人员安全保障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出突发事件现场的有关规定。 8.后期处置 8.1善后处置 事发地政府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县直有关部门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要做好有关协调配合工作。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善后处置经费由突发事件责任单位或突发事件责任人依法承担。 8.2赔付补偿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物资设备损耗和劳务支出等费用,经调用部门审核后由突发事件责任单位负责赔偿和补偿。必要时,县政府和事发地政府视情况可先按照管理责任垫付相关应急处置经费,然后向突发事件责任单位追讨;突发事件责任单位不支付经费的,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保险机构要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及时进行理赔。 8.3调查评估 县政府成立由市公安、应急、环保、市场监管、消防、交通等相关部门和事发地政府组成的突发事件调理处理组,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查明突发事件原因,认定突发事件性质和责任,提出对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按程序报县政府。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吸取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将应急处置评估报告提交县政府。 9.宣传、培训和演练 9.1宣传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有组织、有计划向公众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卫生和应急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应急救援有关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常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单位要严格落实教育培训制度,从业人员要熟悉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程序,掌握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的基本技能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常识。 9.2培训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培训相关事宜。每年须组织一次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开发区)的应急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员工进行应急培训。 9.3演练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定期组织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的应急演练(可采用实战演习或桌面推演),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0.附则 10.1监督检查 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企业制定和落实应急预案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10.2奖励与责任追究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按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 县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迟报、漏报、瞒报和谎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3预案管理 每三年或必要时由县危化品运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送有关部门备案。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要求履行各自职责,并制定相应的预案和保障计划。 10.4预案有关解释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0.5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2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机构 镇春运交通安全应急工作组负责春运交通安全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镇长罗胜华同志担任镇春运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员有徐德仁、韩萍、陈晓飞、许小春、余斌、黎晓林、曾澎发、成新福、钟旺、刘华美、胡海龙、黄小勇、郭俊仁。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春运交通安全应急工作的日常工作及负责外出农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督。 (二)主要职责 镇春运交通安全应急工作各成员单位负责春运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镇春运交通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指挥、协调,督促、检查有关部门执行应急预案的工作情况。 各村委会。负责辖区内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向乡春运交通安全应急工作,报告信息,协调组织对滞留人员的安置和救助工作。 派出所。负责维护客运站区域的治安管理,组织警力确保旅客进出客运站通道畅顺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做好防爆防火防恐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在接到实施应急预案的指令时,及时增派警力迅速到达指定区域。 交警中队。负责客运站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管制进出客运站的各种车辆,严厉打击车匪路霸、扰乱了交通秩序等行为,严厉打击无牌无照酒驾行为。在实施应急预案的情况下,做好滞留旅客的疏运和应急物资的运输工作。 镇城管大队。负责集镇街道的整治,对乱摆乱放、乱停乱占行为予以制止,规范集镇秩序,保障集镇的畅通。 党建办。负责春运政策、法规、安全知识的宣传报道工作;在接到实施应急预案的.指令后,及时发布相关春运动态,引导旅客理性出行;充分发挥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增进人民群众对春运服务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五云卫生院。在春运期间准备好医疗救护应急力量;做好各类流行疾病的防疫工作;接到实施应急预案的指令时,及时派遣医疗救护队进驻客运站及旅客紧急疏散点,抢救伤病人员;做好伤员救护工作;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救治工作,负责客运站的消毒和防疫工作。 民政所。负责安排好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做好集镇中尤其是各交通枢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五云中、小学校。负责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校车安全监管,妥善做好学生寒假归家返校工作,安排一定的场地作为应急安置点。 二、应急响应行动 (一)当因交通状况导致旅客大量滞留,客运站正常秩序出现混乱的紧急情况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客运站立即向镇春运交通安全办报告,并立即实施本单位应急,镇春运交通安全办加强24小时值班,各成员单位随时待命,并定时向县交通局汇报情况。 2、镇春运交通安全办组织力量指挥旅客向指定场所疏散,协调有关部门维护现场秩序,对车站地区及各进出道路实行交通管制。 3、镇春运办负责调配公路应急运力,紧急疏运滞留旅客。 (二)发生群体性骚乱事件情况时: 1、如运输长时间受阻,滞留旅客聚集闹事,现场执勤人员要及时做好劝导和秩序维护工作,并要立即向镇春运办报告,由春运领导小组组织镇干部、公安、交通等部门迅速增派力量前往现场组织处置。对闹事人员和其余故意破坏人员,要立即予以扣留,并移交县有关部门审查处理。 2、当出现不法分子趁乱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时,现场执勤人员要坚决制止,公安干警应将首犯抓获并迅速带离现场。公安部门要负责对不法分子进行监控、取证,为事后依法处理提供依据。 三、责任追究 执行应急任务的有关单位、人员必须无条件执行命令,对执行上级命令不坚决,因贻误时机没有按时完成任务造成后果的单位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3为切实提高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秩序,确保现场处置高效、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和《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关于印发广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的通知》(粤府办〔20xx〕14号)、《广东省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粤府办〔20xx〕1号)和《江门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制定本预案。 一、现场处置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配合、加强协作;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依靠科学、安全处置。 二、预案适用范围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本预案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规定的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造成危险的化学品。运输车辆在运输烟花、爆竹、放射性物品等过程中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置,参照本预案执行。 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分级 根据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3个级别: (一)Ⅰ级事故:是指事态非常严重,事故造成危险、剧毒化学品严重泄漏、水体等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或者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需要立即疏散事故现场周边居民,需实施跨区域交通组织分流。 (二)Ⅱ级事故:是指事态严重,事故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或处置时极可能造成泄漏,或导致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或者剧毒品可能污染周围环境等,双向交通中断需要分流和事故周边群众需要疏散。 (三)Ⅲ级事故:是指事态一般,事故没有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但处置困难,有可能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燃烧、爆炸,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应急指挥体系 (一)地市级指挥部:市政府设置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公安、安全监管部门领导任副总指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相关的成员单位及应急保障单位领导参与处置工作。负责处置Ⅰ级事故相关事宜。 (二)市、区(县级)级指挥部:各地设置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当地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公安、安全监管部门领导任副总指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及应急保障单位领导参与处置工作,负责处置Ⅱ级事故相关事宜。 (三)现场指挥部:由事故发生地的交警大队或其上级公安机关领导,或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领导担任现场指挥官,安全监管部门领导担任副指挥官,指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交通运输、城管(燃气办)等部门领导参与处置工作。 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事故,现场指挥官由高速交警大队或其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领导担任,如达到Ⅱ、Ⅲ级事故,需报所属地段的辖区政府;如达到Ⅰ级事故,则需报江门市政府。 五、部门分组及主要职责 为使现场应急处置有序、安全开展,根据粤府办〔20xx〕14号的要求和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各级指挥部设置以下相应工作组: (一)现场交通组:由公安交管、公路路政等部门组成,公安交管部门领导任组长。负责现场安全防护、协助抢救受伤人员、事故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控制肇事司机等;组织疏导和撤离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管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和车辆;实施交通管制和分流措施,避免次生事故发生和减少交通拥堵。 (二)抢救治疗组:由卫生计生、消防、医疗、职防等部门单位组成,卫生计生部门领导任组长。负责组织和落实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和救治工作;在事故达到Ⅰ级、Ⅱ级时,根据需要对受污区域做好卫生防护工作。 (三)安全评估组:由安全监管、消防、交通运输、质监、城管(燃气办)、治安等部门组成,安全监管部门(涉液化石油气和天燃气则为燃气办)领导任组长。负责组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家、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对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承压盛装容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提出安全距离(区域)和拯救方案或控制措施,供指挥人员组织、协调、实施。 (四)交通拯救组:由交通运输、质监、城管(燃气办)、公路管理等部门组成,交通运输部门领导任组长。负责组织和落实拯救、起重的车辆或相应的运输车辆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统筹并落实对事故现场的危险化学品的驳载、卸载、转移等工作;评估拯救作业量、难度、危险性和应急拯救费用处理。 (五)环境监测组:由环保、卫生计生、水务、城管、农业等部门组成,环保部门领导任组长。负责对事故现场被污染的土壤、水体、大气等进行监测,及时提供环境污染物监测结果,为正确救援和防止扩散提供依据。 (六)现场保障组:由属地的市、区(县级)政府及经济和信息化、电力、通信等部门单位组成,由属地的市、区(县级)政府领导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电力、通信的保障,排除现场相关电力线路(设备)安全隐患;根据安全评估的情况,当地镇、街负责疏散现场周边群众,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其他事宜。 六、应急响应 根据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达到的三个级别,对应实施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的应急响应: (一)Ⅰ级响应:发生Ⅰ级事故,由事发地公安交管部门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官开展组织协调处置工作,同时报告当地市、区(县级)政府、公安局,由当地市、区(县级)政府、公安局报告江门市政府、市公安局,并成立江门市级应急处置指挥部;视情况及时通知抢救治疗组、安全评估组、环境监测组、交通拯救组等到现场处置,并可通知现场保障组到现场协助。现场指挥官应向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简明报告处理情况及后续处理方案,并根据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意见继续履行指挥职责。 (二)Ⅱ级响应:发生Ⅱ级事故,由事发地公安交管部门立即启动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官开展组织协调处置工作,同时报告当地市、区(县级)政府和公安局,并请求成立市、区(县级)级应急处置指挥部;视情况及时通知抢救治疗组、安全评估组、环境监测组、交通拯救组等到现场处置。现场指挥官应向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简明报告处理情况及后续处理方案,并根据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意见继续履行指挥职责。 (三)Ⅲ级响应:发生Ⅲ级事故,由事发地公安交管部门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官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报告当地市、区(县级)政府和公安局,并视情况及时通知相关的抢救治疗组、安全评估组、交通拯救组等到现场处置。 七、现场处置工作安排 (一)现场警戒。先期到达现场的公安交管、路政等人员要立即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秩序,协助抢救伤员;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二)交通组织。公安交管、路政部门要指挥应急工作车辆和执行抢险救援任务各种车辆通行;要根据实际交通情况,采取管控或分流等措施,疏导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现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三)安全评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立即研究、分析,对安全性进行评估,提出安全距离(区域)和拯救方案或控制措施,供指挥人员组织、协调、指挥和实施。 (四)环境监测。当事故达到Ⅰ级或Ⅱ级事故时,需及时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的`土壤、水体、大气等进行监测,提出意见供指挥人员协调、处置等。 (五)施救拯救。指挥人员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方案,现场指挥相关职能部门抢救伤员、排除危险和施救拯救;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协助指导拯救。 (六)群众疏散。当事故达到Ⅰ级或Ⅱ级事故时,根据安全评估专家提出的意见或方案,对一定区域内的群众组织疏散,保证现场周边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 (七)现场清理。公安交管部门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如属爆炸、燃烧现场,应知会公安部门其他警种参与勘查;拯救作业完毕后,路政、公路养护等部门清理现场,必要时放置相应的安全提示设施,公安交管部门检查后视路况安全程度再恢复交通。 八、落实预案的相关要求 (一)要落实部门职能责任。各地、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本预案明确的职能职责,制定自身的应急处置预案或方案,明确和细化落实的人员、做法和责任,并适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二)要切实保障联络体系。应急处置的联系方式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应急保障单位的分管领导报备的联系方式为准,因分管领导调动或调整没有报备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安交管部门)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联系而影响应急反应的,由相关部门承担相应责任。 (三)要提高指挥处置效能。对现场指挥官发布的通知、指令,相关部门必须迅速响应及行动,落实应对工作措施或方案。各部门领导或专家等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第一时间向现场指挥官报到。每次应急处置结束后,指挥部应就处置期间的各部门的联系报告、反应时间、反应措施、工作成效和改进方面进行总结,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 (四)要建立技术专家信息。江门和各地都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家信息库,由安全监管部门和燃气办实行分类管理,保证能够调度相关专家人员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做好现场处置工作。 (五)要落实救援装备储备。各级安全监管、质监、城管(燃气办)部门要掌握本市辖区和周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盛装容器、储存产品的种类、运输车辆状况的应急救援能力,配备必要的抢险救援器材等装备,保证能及时调度和赶赴事故现场。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4根据《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交规划发〔20__〕24号)和《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__—20__年)〉的通知》(川交发〔20__〕33号)精神,为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交通基础条件,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协调、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目标,实施“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五大工程”,有效提升旅游交通服务水平,为全面推动我市旅游跨越式发展提供高效支撑和保障。 (二)发展目标。围绕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无缝对接、安全高效”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总体目标,用三年时间,努力实现巴中交通网络覆盖更广泛、配套设施服务更优质、标准体系建设更规范、数据信息共享更有效、示范试点推进更引领,基本形成“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交通网络覆盖工程,完善旅游交通便捷网络系统。 1.加快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实现巴中恩阳机场通航,力争建成通江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南江通用机场,在具备建设条件的AAAA级及以上景区和高山偏远旅游景区,布局建设直升机起降点。汉(中)巴(中)南(充)铁路巴中至南充段加快建设,力争巴中至汉中段开工建设。广(元)巴(中)、巴(中)达(州)铁路扩能改造力争达到开工条件。巴(中)陕(汉中)、巴(中)万(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建设苍(溪)巴(中)、镇(巴)广(安)高速公路。 2.完善市域旅游干线公路网络。加快建设米仓大道(诺水河至光雾山一级公路)。以S204线通江县城至诺水河一级公路和S303线、S408线改造为重点,按照不低于二级公路标准,打造连接32个乡镇,联通两区三县主要旅游景区(点)的480公里旅游大环线。加快G245、S101、S203、S301、S302、S304、S409线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等级改造。 3.改善乡村旅游基础网络条件。服务脱贫攻坚,加快通往幸福美丽新村、风情小镇和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等旅游景点的乡村旅游公路建设,以县、乡道改善提升、建制村联网路和村道窄路基加宽为重点,新(改)建农村公路5840公里,进一步扩大对乡村旅游景点的覆盖范围和延伸深度。 4.建设红色旅游特色精品线路。围绕做响“川陕苏区首府”红色旅游品牌,以全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景区为支撑,串连全市红色旅游景区(点),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升级改造通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平昌英烈纪念园等四级及以下红色旅游公路。 5.优化内河水运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和整治旅游航道100公里,组建旅游库区水运企业5家,投放标准化旅游船舶30艘。结合库区水域旅游资源,建设15个旅游库区客运码头,建成水上旅游应急救助站点6个,推进水上旅游公共服务配套。 6.加强景区与外部交通有效连接。加快建设巴万高速公路麻石互通连接线,规划建设苍巴高速公路机场互通及镇广高速公路两河口互通、王坪互通和金宝互通等连接线,实现高速公路出入口对AAA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点)的联通与覆盖。稳步推进天马山、义阳山、章怀山、芦溪河、燕亭山旅游度假区、玉湖—七彩长滩、光雾山大坝、唱歌石林、白衣古镇等202公里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及相邻区域景区之间公路建设。积极推动南江光雾山十八月潭、平昌鹿鸣嘶峰、通江王坪等自驾车、房车营地与交通干线之间联通公路建设。 (二)实施配套设施完善工程,强化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 7.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围绕建成“川陕渝结合部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目标,优化汉(中)巴(中)南(充)铁路站场布局,改造提升巴中站功能。完善公路客运站场体系,建成巴中城北、恩阳、通江、南江、南江城北、平昌金宝等6个综合枢纽客运站,改造提升旅游景区(点)所在乡镇等级客运站。同步改造升级站场旅游咨询服务系统、标识引导系统,加强各种运输方式有效接驳。 8.完善旅游交通标志标牌设置。按照标准化、整体化、特色化的要求,统筹谋划旅游交通标志标牌布局,将通往旅游景区(点)的标志标牌与交通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设计,对已有的旅游交通标志标牌实施标准化改造,充分体现区域人文特征及旅游特色。 9.提升交通服务设施旅游功能。设置机场旅游地接交通和旅游地接服务等功能。拓展火车站旅游服务功能。打造特色主题高速公路示范服务区,具备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景区门票售卖点、房车车位、加气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游客咨询服务点等设施。积极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建设,因地制宜地在公路沿线增设观景台、汽车露营地、旅游服务站等设施,在交通干线至旅游景区之间增设停车场并实现景区接驳服务。按需设置自行车道、步道和旅游驿站等慢行设施。 10.加快旅游厕所改造建设。加快实施“厕所革命”,推进旅游厕所标准化建设,按照车辆每行驶2小时或200公里左右应建有1座厕所的标准,做好交通沿线厕所的选(布)点与新建工作,同时做好老旧厕所改造提升。新(改)建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厕所26座,新(改)建汽车客运站、水路客运码头、铁路客运站和机场厕所249座。 11.发展多样化旅游交通客运服务网络。积极推进运游结合,符合条件的三级及以上道路客运站场实现联网售票和WIFI全覆盖。鼓励运输企业开通“车票+门票”一票直达、全程服务的景区直通车。围绕自驾游、红色游、乡村游、短程游等热点产品,大力发展旅游精品线路班线、包车旅游客运和定制公交,推进客运枢纽到重点旅游景区通客车全覆盖。支持传统运输企业拓展旅游运输服务,支持运力闲置的客运班车向旅游包车转型,推动旅游运输市场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自驾车、旅居车租赁产业。 (三)实施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引导旅游交通科学有序发展。 12.建立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交通运输、旅游、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项目规划、前期工作、推进实施和组织管理等工作的联动和协作。建立旅游交通新业态的协同管理模式,统筹考虑交通设施、旅游配套、餐饮住宿、标志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规范标准,统一设计,同步实施,高效组织。 13.创新完善融资机制。积极探索采取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PPP、交通建设与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打捆招商等模式推进旅游公路、配套设施、房车营地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沿线土地利用、资源开发与交通建设、旅游发展的统筹整合。创新探索交通支撑旅游发展、旅游反哺交通发展的融资模式,支持旅游景区(点)新增门票收入等旅游开发收益及配套设施收益用于旅游公路建设及营运。对于形成通道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新增的经营性建设用地由项目公司(SPV)按规定竞得后用于旅游开发、打造旅游小镇,收益用于旅游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补贴。 14.提升旅游交通安全保障水平。加强旅游公路尤其是乡村旅游公路安全设施建设,重点完善临沟临崖、视距不良、陡坡急弯和事故多发路段等安保设施。健全旅游客运驾驶员、船员培训与考核管理机制,提高安全驾驶与操作水平。加强旅游线路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强化旅游交通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置,推动实现跨区域、跨行业旅游交通应急信息报送及协调联动。 (四)实施数据信息共享工程,提高旅游交通信息化服务水平。 15.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交通运输、旅游、发展改革、公安、气象等相关方联合建立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制定数据共享清单、开放清单,实质性对外开放相关数据,促进数据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应用。 16.建设路网运行监测服务体系。借助“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统筹交通运输信息化资源,提高路网智能感知水平,构建覆盖全市重要旅游景区(点)交通量监测系统,实现路网运行动态监测旅游交通运输的能力。 17.联合发布服务信息。建设智慧的旅游集散体系,统筹结合大数据、大旅游和大交通,实现动态路况分析和出行服务研判信息动态发布功能,合理引导、调度和调剂节假日旅游高峰客峰。 (五)实施示范试点推进工程,创建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示范区。 18.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打造集“行、游、赏、驻”于一体“路融入景、路即是景”的米仓大道“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巴南高速恩阳旅游文化服务居住融合示范项目建设。规划打造“光雾山—诺水河”旅游区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发展与旅游资源融合的航空旅游产品。依托农村公路“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建设,推进“旅游+交通+扶贫”创新模式。支持各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生态绿色智慧的旅游公路建设试点工程。 19.打造交通精品旅游景点。深入挖掘“米仓古道”“古桥”“古桥桩孔”“古栈道孔”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交通遗迹遗存,做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完善旅游线路与展示平台。打造G244线南江皇柏林、G542线沙嘴至坦溪、S203线长胜至沙溪、S101线平昌三十二梁等特色公路旅游廊道。 20.推动旅游交通产品创新。推广精品旅游公路自驾游线路,引导自驾车、房车旅游发展,培育自驾游。努力推动有条件的内河通航水域有序发展游轮游艇,完善水上旅游线路。支持开发低空旅游线路,发展空中游览、航空体验、航空运动等航空旅游产品。鼓励景区结合自然景观规划研究旅游观光轨道路线。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直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落实责任、明确进度、强化督导。各县(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制定年度专项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纳入政府工作目标。通往旅游景区公路、水路项目的建设管理由交通运输部门督导实施,航空、铁路项目的建设管理由发展改革部门督导实施,景区内道路的建设管理由旅游部门以及相应的景区管理部门督导实施。 (二)强化要素保障。交通运输、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林业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统筹形成合力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市直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行业支持政策,加大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各县(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强化资金统筹整合,创新筹融资模式,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 (三)加强督促指导。市人民政府将“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纳入督导考核范畴,由市政府目督办牵头,会同市直相关部门,以重要工作、示范项目为重点,定期督查通报,严格目标考核,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5第一条 为应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旅客运输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根据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交通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20xx年春运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落实“春运”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指挥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物质到位、施救及时,要切实提高道路运输事故快速反应和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春运”期间交通状况安全、平稳、有序。各单位主要行政领导负第一责任,并层层建立春运工作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 第三条 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交通运输系统20xx年春运工作领导小组,由王周xx局长任组长,褚同志任副组长,公路段、港航处、运管所、质监站、建管处、鸿远公司、云龙公司、三友公司及局机关各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运安科,曹建国任办公室主任。春运期间联系电话(传真)。 第四条 交通运输系统春运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上级有关春运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示,指挥、协调全系统的旅客、物资等疏运工作,及时与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解决困难,协调行动; 2.部署全系统春运工作,检查、督促各单位春运工作的准备、落实、开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 3.及时了解、掌握春运工作动态,及时处置涉及重大交通事故、旅客大量滞留、大量物资积压、运力严重不足、水、陆交通严重受阻等重大突发、紧急事件,维护春运正常秩序。 4.做好春运结束后总结工作,处理在春运工作中失职和玩忽职守的单位、个人。 第五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1.了解、综合春运工作中的各类情况和数据,拟定春运工作方案。 2.掌握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各类通报、警报和信息。及时向局领导和有关单位报告、通报春运工作。 3.切实做好上下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情况沟通,检查有关单位春运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及春运值班情况。 4.处置一般情况,并向有关领导报告。 5.总结春运工作经验、教训,及时上报春运工作总结及相关信息。 第六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春运工作主要职责 1.在政府和上级交通部门的领导下,做好春运的各项工作,确保春运安全、有序。 2.从自身实际出发,制订春运工作应急预案。督促指导公路、水路运输等管理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制订春运工作应急预案。 3.及时了解、掌握本地春运工作动态,及时协调、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同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和反馈相关情况;遇有重大突发、紧急事件,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及时组织力量消除隐患,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的春运秩序。 4.高度关注行业稳定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排查、化解行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5.按照上级部门对春运工作的要求,加强值班,及时上报春运工作情况和信息。 第七条 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春运主要职责 1.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和积极调动社会运力投入春运工作,保证在客流高峰期,不出现道路运输旅客滞留现象,保证旅客能够买得到票,乘得上车,走得安全和及时;加强春运安全检查,加大安全监管力度,督促各运输企业在春运前对司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要按照“三关一监督”的要求,严把车辆技术关,对投入春运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技术检查,严禁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参加春运;要加强对各客运站场的现场监督检查,严格“三品”的查堵工作,严厉查处站外组客、甩客、卖客、宰客等违法违章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货运市场的监控,在保障煤电油运的基础上,优先安排肉、禽、菜、果等节日物资运输,确保节日物资运输。 2.公路管理部门:要针对春运期间可能会出现大雾、雨雪和冰冻等恶劣天气,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恶劣天气,迅速采取措施,保障通行,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畅通;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防雪、防滑、防冻的预防工作,配备必需的机具和防滑材料;在危险路段、施工路段要增设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畅通;对主要干线公路的改造、养护路段要暂停施工,或采取措施保障通行条件,确保双向通行;继续加大对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和执法力度,做到不消除违法状态不放行。 3.港航管理部门:要开展春运安全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要密切掌握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通报,遇大风、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要及时通知船舶进港避风;要加强对航道、航标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置航道受阻等突发事件,确保春运期间航道特别是主干航道的安全畅通;要加强水上交通执法,严厉查处在航船舶船员未穿救生衣、非客船载客、船舶超载运输等违法航行行为。 第八条 运输企业、客运站的春运工作主要职责 1.运输企业: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配合运管部门做好运力征调工作;切实落实春运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车辆技术、运行管理,确保参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GPS和行车记录设备使用率达到100%;落实员工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严格开展安全检查,消除隐患;严格从业人员资质,确保符合标准的从业人员从事春运工作;要认真执行有关客运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大力推行规范化服务,努力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客运站: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即易燃、易爆和易腐蚀等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无关车辆不进站;超载客车不出站,安全例行检查不合格客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签字审核不出站、未系安全带不出站。落实“三品”的查堵制度和措施,专人负责、专人检查,对于发现携带“三品”进站的乘客要在做好规劝教育的同时,严格阻止危险品上车。要强化安全门检工作,要合理编制门检计划,落实门检人员,防止门检工作流于形式,确保每辆车的门检质量,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排除;要把好车辆出站门检关,杜绝车辆超载出站;在出现旅客压站时,要维护好客运站现场秩序,做好服务工作;严格执行运价政策,杜绝乱收费、乱涨价等行为。 第九条 预案实施程序 (一)在大雪、暴雨、大风等恶劣气候时 1.各单位要按照“三防”预案要求,做好恶劣天气下的各项安全保障工作。 2.港航、道路运管部门必须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和预警信息,及时向各运输企业提供气象、水情等通报。 3.道路运管部门必须根据气候条件,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合理组织运输,落实防范措施。 4.港航管理部门必须密切关注水文与气象的变化,加强巡航,适时作出荷载调整或终止运行;要根据船舶、浮动设施的技术性能、船员状况、水域和水文气象条件,严格按照适航水位,合理调度船舶,不得盲目组织生产和冒险航行。 5.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公路巡查,尤其要加强对公路桥梁、高边坡、高档墙、高路堤、临水临崖等道路重点部位和在建、养路工程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抢险队伍、车辆、机具、物资应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二)在旅客、物质积压、运力不足、载荷受限或乘客情绪不满时 1.公路运管部门应及时启动本行业《春运应急预案》,协调各运输企业,组织应急运力,参加积压地的旅客和物质输送工作,尽快使春运工作恢复正常秩序。在运力严重不足时,要及时做好协调跨区域运力的征调工作。 2.被抽调应急运力的企业应切实建立应急调度机制,真正能够做到随调随到,确保能及时解决春运期间因突发情况而造成的客流和物资积压情况。 3.运管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运输周转量。 4.运管部门应急旅客所急,切实为旅客解决实际问题,对情绪不满的旅客,应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及时处理旅客的投诉,维护社会稳定。 (三)在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时 1.及时启动《xx县交通运输系统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程序。 2.交通运输系统春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岗到位,并深入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和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3.县交通运输局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小损失,尽快恢复春运正常秩序。 (四)在水、陆交通受阻,交通中断时 1.各单位要坚持“先抢通、后完备,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修排险,尽快恢复交通和正常春运秩序。 2.公路管理部门要按照上级相关要求,适时启动预案,及时协调、督促公路管理部门组织抢修排险,尽快恢复通行条件。 3.港航管理部门要按照上级要求,适时启动预案,及时协调和组织力量,疏通航道,恢复通行。 第十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报告制度。 从险情发生时起,要及时将险情具体情况和发展情况逐级向主管部门上报。险情结束后,要向局春运办上报书面情况报告。 第十一条 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各单位要在政府和县交通局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公安、水利、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齐心合力,共同做好20xx年我县交通运输系统春运工作。 第十二条 各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人员都必须自觉遵守本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一旦发生险情,必须按预案规定立即投入化险工作,服从统一指挥,积极有效开展春运期间各项应急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便利、快捷、有序的出行条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第十三条 本预案自本年度春运启动之日起实施。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6为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我公司结合道路运输实际情况,制定如下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平安运营”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环节中的事故及险情,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道路运输事故,要快速反应,全力抢救,妥善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少人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及工作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和道路运输事故险情,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援和处置的重大道路运输事故。 (一)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三)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四)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五)依法办理,合理处置 三、指挥组织体系 公司在交通局应急救援体系统一指挥下建立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公司营运专管员为成员的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类负责、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的原则,明确职责与任务,开展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对工作。 2、领导小组职责。统一领导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有关工作。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本公司车辆发生道路运输事故后,立即上报公司领导,经公司领导确认后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响应 (一)驾驶员、乘务人员现场处置方法: 1、立即停车。凡发生道路运输事故,都要立即停车。 2、立即抢救。停车后应首先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施救并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 如伤员身体某部位被压或卡住,应立即设法将伤员救出,同时应标出事故现场位置。 3、现场保护。保护主要内容:肇事车的停位、伤亡人员的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痕、血迹及其他散落物。 4、及时报案。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及时直接或委托他人向当地公安部门或交通主管部门报案,然后向企业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如下: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的姓名、住址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交通警察和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服从组织指挥,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现场勘查和事故分析等工作。 (二)分级响应机制 突发道路事故应急响应,按本地安全管理原则,有本公司安全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突发道路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 (三)指挥与协调 1、启动预案。本公司车辆发生道路运输事故后,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立即核实和确认,将情况报告公司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提出启动本预案,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或视情联络相关部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赶赴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其他人员,立即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和处置工作。 3、保障措施。根据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落实抢救人员、抢救设备、设施,确保抢救工作有效进行。 4、协调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指挥部时,公司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派出的救援人员积极配合,相互协调,服从指挥部统一领导。 六、奖励与责任 (一)总结评估 公司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应急行动的结果、职责履行、组织、行动、平时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有关统计、汇总工作。检查应急预案可行性及需完善、补充的项目,应急行动评估报告与应急响应行动结束后报总公司总经理室。总公司总经理室负责进行总体评估、汇总,并通报应急救援情况,开展应急救援的交流。 (二)表彰奖励 对在实施道路运输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中反映迅速、表现突出、处置果断、决策正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三)责任追究 因玩忽职守、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6 为做好通达运输集团绥滨龙运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二、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一)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系统,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和逐级上报”的原则。 (二)应急事件报告范围、时限 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涉外籍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必须在2小时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生其它重大交通事故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故,于事发后6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内容 (1)事件突发的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以及事发的环境、道路状况等因素。 (2)事件现场抢救、救治及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3)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责任、教训及采取的措施。 三、突发事件应急指挥 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组织指挥抢捡救援行动,准确掌握事故与事件的情况变化,及时调配、部署、协调应急行动,组织好各组之间的协调、配合行动,提高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和效率。 四、应急车辆和设备储备 公司所有的工作用车(含小轿车、专用备班客车),作为应急车辆储备要随时听从指挥奔赴现场,必要时,总指挥、副总指挥可随时根据需要调动线路待班车(含正常营运的短途客车),参加应急事件处理与救援,考虑因旅客运输车辆中途故障等原因,又很难在中途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除及时增派备用车辆运输中途旅客外,应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如托拉车辆的硬型拉杆,易移动的机械式手动吊车、千斤顶、安全保护固定支架等设备),必要时可请示公安交警,车辆保险机构的故障施救车辆与设备及时参加救援,保证旅客、车辆及时得到救助。 五、应急事件处理原则 (一)救人高于一切。 (二)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就近施救。 (三)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人身伤亡。 六、应急事件处理职责、措施 总指挥:是应急事件实施的指挥者,对上级应急组织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做出应急事件的实施决策和统一指挥。 副总指挥: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在总指挥离位的情况下,履行总指挥的职权。 应急通讯组:负责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信息收集、传递以及各种指令的接收和下达。 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对应急现场的抢救,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原因调查处理。 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状态下的物资运输和后勤保障。 应急救护组:负责组织应急状态下的人员疏导,协助医疗部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7为预防我校学生发生交通不安全事故,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抢救和消除隐患工作,确保学生安全,特制定我校学生交通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一、交通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校委会成员、 年级组长、班主任。 二、处理交通安全事故方案 1.教育。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要经常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学生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特别是教育学生在出校门时要注意门口交通安全,防止人流过多造成交通事故,并作好交通安全记录。 2.报告。一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在场的教职工均有权也有义务立即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程序:现场教师或知情教师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情况;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展开营救工作,同时立即向市教育局和交警部门报告情况。 3.应急工作分工 a、 现场处理组: 职责任务:迅速处理现场情况并保护好现场,做好记录。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以下事宜:刘有根负责向交警报告情况;廖柏清和班主任协助医院,做好抢救工作;科任教师管理班级上好课。 b、留校处理组: 责任任务:迅速了解情况、负责向市教育局汇报;迅速查清受伤学生的人数、具体姓名、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 c、机动应急组: 职责任务:迅速到校集中待命,做好随时准备接应的一切准备。 接应工作: d、总指挥: 4.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讯要求工作日,必须保持通信畅通;休息日尽可能开机。 三、其它 做好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谨防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万一发生学生交通事故,首先做到不慌乱,弄清肇事者,做好救人和向上级报告工作,尽量降低当事人人身伤害。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8为之后20xx年过后交通之后安全工作,保障旅客走得之后,走得过后,走得之后,保证国庆节假日期间之后秩序和道路安全生产之后生活过后正常运输,特之后本预案: 一、组织之后,确立领导小组 为之后我县20xx年之后国庆节假日期间过后运输之后,保障组织过后,我所之后道路运输领导小组: 二、运力保障 之后运输期间,根据州处的之后部署和我县实际情况,为确保运力的之后,结合客运站过后运行之后,安排3辆客运之后作为应急车辆,同时安排5辆5吨以上的之后作为我县客货之后的过后运力,货车安排之后具体如下:,以备之后时过后调度指挥。 三、加强之后管理 (一)之后开展隐患排查。班线之后、旅游客运、维修之后要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之后,认真做好过后安全之后排查治理,深入排查事故之后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参营之后技术状况、车载安全之后设施过后、驾驶员之后和培训情况、卫星之后监控设备情况等关键环节,对之后出的过后要强化之后、落实到人、限期整改之后,并过后隐患排查整治档案。对未之后培训教育的过后员和之后安全应急设施过后配备不齐全、安全之后状况不合格的过后一律不得之后营运。 (二)之后从业人员安全教育。道路之后企业在过后务必对之后驾驶员开展一次有之后性的过后生产培训之后,要结合道路运输之后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之后灾害或突发情况的之后处置操作过后,加强对之后人员的过后培训,进一步提升之后人员的过后操作技能和之后处置能力。 (三)之后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要盯紧超长客运、旅游之后等重要领域,进一步强化之后安全监管措施落实,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之后管控措施,如遇之后恶劣天气、道路断道或之后等预警情况时,运输之后要果断采取调整发班之后、绕道运行、停班等之后措施,避免冒险通进;对不具备之后通行条件的过后,坚决不得之后客运车辆发班通行;如已在之后途中的,要及时向之后员发送预警信息,通知之后员将车辆停放到之后地带等待,或在之后交警指挥下按照规定的之后线路运行。 (四)之后源头车辆动态监控。各之后企业要认真落实监控管理之后,对重点线路要实行之后候、全过程过后监控,及时发现和之后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屏蔽之后定位车载终端等违法违章行为,将之后隐患及过后苗头消灭在之后状态。超长线客运之后要认真落实凌晨2点至5点之后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严禁客运之后夜间22时至次日之后6时过后三级以下(含)之后公路。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19为应对冰雪天气影响我镇农村公路通畅、安全的突发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快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冰雪天气带来的影响,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现结合我镇农村公路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原则 遵循统一调度,分级负责,确保乡村道兼顾,除雪除冰工作应先重点做好道路交口、桥梁、陡坡、弯道等区域,乡道、村道融雪除冰工作由镇路长办、各村具体负责。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镇域范围内发生的降雪天气,用于农村公路防抗雨雪应急行动。 三、应急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领导小组 镇成立农村公路安全指挥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路长办,程伟兼任办公室主任,胡琦为工作人员。 (二)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全镇农村公路安全应急工作的全面指挥协调,重大方案与措施的审定。 2、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救灾工作,具体负责现场组织指挥,人、财、物调度,组长不在时,代行组长职责。 3、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收集分析交通情况,制定应急方案,掌握动态。 4、成员单位: 安全办:负责交通工具安排,应急物资储备。 路长办:负责交通安全的日常监管,做好抢险预案和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被毁的恢复规划。并做好辖区内道路交通检查、排查、信息收集上报情况。 卫生院:负责抽调医生参加抢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派出所:负责维护正常秩序,依法打击破坏抢险的犯罪分子。 民政办:负责做好群众的优抚安置,保证群众生活供给。 武装部:负责组织民兵参与抢险,成立抢险预备队。 财政所:负责抢险资金的落实,购买抢险物资的准备。 四、融雪除冰应急启动程序 本预案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三级响应:在入冬前,接近0℃时,启动三级响应。各村负责人上岗,成员到位,储备足够的融雪剂、防滑沙;备齐清雪工具、车辆,随时待命。除雪、除冰实施采取各辖域包干的形式,各村为责任单位负责本辖域内农村公路除雪、除冰任务,各村负责人为各责任单位负责人,落实材料贮备、车辆、人员具体实施等各项工作。 二级响应:当气象局发布24小时小雪预报时,启动二级响应。各村应派人上路调查雪情、路况,并组织人员、设备的集结、调配;各村对道路的重点路段、道路交口处、桥梁、陡坡、弯道进行小剂量的撒融雪剂(30克∕平方米)和防滑沙处理。 一级响应:当气象局发布24小时中到大雪预报时,启动一级响应。应急指挥部负责人立即上岗,成员立即到位。各村立即着手准备上路实施融雪除冰作业,当白天发生强降雪时,要在雪停后两小时或在当天下午16:30前完成清雪及融雪剂播撒任务;当夜间发生降雪时,要在早晨7:00前全部上岗进行道路清雪、融雪工作,时限要求在8:00前完成;全面消除积雪积冰不超过48小时,道路应维持安全通行状态。 五、工作要求 1、要立即成立融雪除冰抢险小组,明确主要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员;落实好应急抢险物资、车辆、清雪工具,确保配备到位。 3、严格交通安全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任何单位、个人在抢险中,必须无条件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4、当冰雪天气有所缓和,对在融雪清雪作业时形成的沙土、废渣等融雪垃圾进行清运,时限要求在雪融后48小时内完成。 5、融雪工作完成后20分钟以内,各村要将责任范围内工作情况报镇农村公路融雪除冰应急办公室。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20为确保我项目部道路管线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地展开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如下: 1、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2、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煤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3、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与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二、道路管线事故应急措施 1、事故第一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小组,并停止施工。 2、当机立断,尽快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方,防止二次伤害。 3、立即组织职工自我救护队进行自救,并向当地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5、如由周边弃土、堆料或其他机械设备施工所致,则迅速运走弃土、堆料和机械设备,并派专人负责基坑土体隆起和开挖时周边的位移与沉降变化的监测工作。 6、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指令全体成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现场秩序的维护。 7、指令善后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做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等工作。 8、现场安全员对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和相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及上级机关。 三、应急物质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四、通讯联系 医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 有关负责人电话: 项目负责人手机: 安全员手机: 技术负责人手机: 施工员手机: 五、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施工,关闭机械,以免二次伤害。 2、要求心肺复苏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能随意的放弃。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21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即会引起更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为预防重大事故发生,提高紧急处理情况的应变能力,沉着灵活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故(灾害),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为目标,根据我司目前的安全工作情况,和跨区域运输陪送特点,特制定以下事故(灾害)抢险应急预警方案。 一、xx有限公司事故(灾害)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及工作小组事故(灾害)抢救应急指挥部指挥 组 长: 小 组 成 员: 后勤保障组长: 小 组成 员: 预警级别: 一级警别:指重特大交通事故,车辆起火、爆炸,以及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车毁人亡,致使财产损失5万以上,人员伤亡2人以上(含2人); 二级警别:指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事故,或因漏油混油造成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5万元以内的; 三级警别:指一般交通事故(灾害),或漏油、混油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致使财产损失2万元以上3万元以内的。 二、预警控制范围及应急防范措施: (1)预警控制范围包括:油罐车进出油库作业区、各加油站接卸作业现场、停车场、行驶途中等。 (2)应急防范措施 1、油罐车进出油库付油作业区、加油站时,驾驶人员应在进库前,检查车辆及罐体各个卸油口是否关闭,排气管防火帽是否关闭完整,罐体静电线接地是否安全可靠,罐体有无滴漏现象,同时检查随灭火器材是否齐全有效,遵守并按规定交出车上和个人携带的着火器。装油现场,油车驾驶员应对付油作业现场保持警视状态,一旦事故(灾害)发生,应立即进行自救和报警求救,详细说明事故(灾害)地点、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以及事故(灾害)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并能果断做出施救的最佳方案以供参考。 2、公司安全应急机构接到事故(灾害)报警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按原先制定的应预案和应急措施,立即召集现场指挥和后勤保障组成员,以最快的时间感到事故(灾害)现场,同时各种救助器材、和后勤保障用品要同时跟上。各司其责措施到位有效。 三、根据不同的事故(灾害)现场,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措施。 1、道路交通事故(灾害)应急措施: 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应立即报122交通警、119消防警、120救护警和运管部门,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立即切断车辆电源开关、监视油罐车各装、卸油口的密封安全情况,告诫围观的群众严禁烟火,用手提消防器材布置好安全警戒线。如是装载油品的重车,应在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和交警协调,就近加油站,把装载油品卸掉后再进行事故处理,避免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如果是重载车因交通事故导致车辆下沟或者翻车,应在消防部门的配合下,对车辆进行罐体表层冷却,和四周的空气进行稀释,利用我们自备车辆的车载防爆自吸泵对受损车辆进行对口自吸过驳,卸空受损车辆的重载油品后,方可以进行拖吊施救。对在事故中外溢的油品应立即进行稀释,挖沟填埋,严格遵照消防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做好事故(灾害)的善后工作,防止排入附近的水源引起的环境污染。 2、运行中油品泄漏,燃烧爆炸处理措施: 油罐车在运行中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是意外的灾害导致罐体破裂,闸阀失控,运载的油品引发火灾和爆炸,驾驶员应果断处置,不要惊慌出错造成更大的灾害,在时间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车辆应驶出人群、建筑物、电网密集区,停放在较为空空的地带并立即报警,利用车上自备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同时应向当地的群众,厂矿企业单位进行呼救支援,设置安全警戒线,劝阻无关群众远离现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事故中的受害者,把伤者立即移动到安全地带进行包扎止血处理。应积极协助120救护人员的抢救工作,避免事故的扩大,把事故中的受伤害人员减少到最低程度。 3、油库装油台装油中漏溢油,燃烧事故处理措施: ①车辆在装油时发生漏、溢事故时,驾驶员应立即关紧车上各口阀门,通知停止装油,协助装油台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稀释漏、溢油现场,从防溢槽中回收漏、溢油品,并做好漏、溢油的数量损失计量登记。严禁立即启动车辆,应等现场油气处理合格,交接手续完成后才能将油罐车驶离出库。 ②车辆电路着火,迅速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同时,通知油库作业人员立即中止付油,并用石棉毯封盖注油口。 ③油库发生火情,应迅速将罐车驶离现场并出库,通知有关人员配合施救,并看护车辆。 ④油车在油库付油作业区一旦发生火灾而一时无法扑救时,驾驶人员应按照一级警报拨打119报警电话,拉响油库警报系统,配合油库消防人员做好施救工作,同时在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报告。分公司领导向运管等相关部门报告。 ⑤油车虽然着火,但火势不大,未危及人身安全时,驾驶人员应迅速做出反应,将油车驾驶到空旷的地带后,立即施救并报警。 4、油罐车在加油站卸油作业时,驾驶人员在车辆进站熄火后,应做好车轮压护防滑措施。卸油前,应连接好车辆静电接地线,检查各种防范工作是否到位。卸油时,加油站“三员”不到位,现场灭火器未作临战状态,驾驶员人有义务提示站长或安全员做好安全应急准备工作。加油站卸油作业一旦发生火情,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①迅速关闭卸油口,卸下卸油软管,并立即将油车驶出加油站后进行报警施救。 ②汽油起火扑救程序: A:切断卸油口,立即使用石棉毯覆盖或用拖车式200L干粉灭火器扑救,疏散现场车辆; B:迅速向119报警,并通知应急小组,同时配合消防人员就地施救; C:地面油气滴漏起火,立即使用石棉毯或消防砂扑救。 5、行驶途中,油车驾驶人员应检查车辆自备消防灭火器材是否随车,车辆行驶性能是否发生异常,严禁驾乘人员在油车行驶途中使用手机,吸烟等违章行为,一旦发生危情,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①交通事故,立即拨打122报警,保护现场并通知分公司应急指挥组,拦截过往车辆抢救伤员。 ②途中油品外漏,立即将油车驶进紧急停车或远离人群地带,通知分公司应急指挥组,保护现场,设立有效的安全警戒区防止明火进入防护区。 ③途中起火,立即将油车驶入紧急停车带或远离人群地带后,迅速使用随车灭火器扑救,并迅速拨打119报警,转移随车重要物品,并向分公司应急指挥组报告,疏散周围群众,封闭现场。 6、油罐车在停车场停放应整齐有序,以备疏散。停车场应备有足够有效的灭火器,严禁所有油罐车辆重载在停车场过夜停放。停车场严禁明火作业。严禁重载车进修理厂维护保养。值班室严禁使用电炉及存放汽柴油。值班人员应加强夜间巡视,以防偷盗及破坏行为的发生。 7、驾驶员应保证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完好。车辆的操纵、传动、制动和线路各总成性能安全可靠,罐体及附件、静电接地带、消防器材等完好有效。一经发现故障及隐患及时报修,整改到位。 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库、站的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消防知识和使用灭火器材。 8、防台风、防汛应急处理措施 ①分公司应建立健全各类天气、地质预报的收集工作,加强值班,一旦接到台风或汛情预报,应立即通知下属各车从业人员,做好预防工作,并与配送单位联系(尤其是可能会发生灾害地区的加油站点)共同制定应急供油方案,确保各站点的油品供应。 ②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台风、汛情的量能,即时流向和及时通知各部车辆驾驶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争取在灾情到来之前将油品送达各加油站,来不及配送的,应立即通知驾驶员回停车场,防止冒然前往灾害发生地。驾驶员应保持通讯工具畅通,及时与分公司应急指挥部联系。 ③灾情到达之前,应急小组人员应深入现场指挥,对灾情的发生要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通知所有在途车辆立即在就近加油站或安全地带停靠、避险,待灾情接触后方可上路行驶。 ④遇到强台风时,所有车辆都不许冒险上路行驶,应避其风头选择有背风的地带行车避险。 ⑤遇到汛情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安全地带停车,不许在有下水道、河道边的低洼地停车。如是在傍山路,应避开桥梁、悬崖边有可能滑坡的地带停车。 四、职责分工 1、指挥(副指挥),负责组织对人、财、物抢险过程的指挥协调工作。 2、现场指挥组:主要负责泄漏油品的回收堵截、转移,人员上网护送抢救和现场保护工作。 3、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抢险期间的现场清点,做好现场记录,抢救物品调集等后勤保障工作,抢险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4、预警防范期间,所有从业人员对预警范围内任何重大异常情况,有权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指挥(副指挥)或工作小组成员及上级机关报告。 五、设备器材保障 1、工具车一辆、离心泵油车两辆;南平一辆,邵武一辆。 2、预备防爆抽油泵一台,自备小型发电机一台,相机一部。 3、输油管50米(两条),防毒面具5幅,消防铁锹、消防战斗服装等。 六、工作程序 各组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并保持临危不乱的状态,迅速投入抢险。 现场指挥组:迅速转移伤亡人员,堵截或回收油品,做好防止事故扩大的抢险救灾工作。 后勤保障组:做好警戒,事故记录,迅速投入保障工作。 七、事故(灾害)报告 发生一级和二级预警或重大交通事故及人员伤亡的,运输分公司应急指挥部应在得到消息的同时,立即报告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总指挥、副指挥,不得延误。发生三级预警或一般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的,应在得到信息30分钟内报告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发生一般交通事故或其他安全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应在6小时内报告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八、善后处理 事故(灾害)抢险结束后,后勤保障组应对现场周围进行认真清查,消除遗留隐患,做好现场记录,在24小时内按规定向上级报告事故,提出处理意见。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22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的目的 为建立积极有效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指挥机制,对发生的道路运输事故作出迅速反应,避免事故的蔓延和扩大,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民生命损害和财产损失,结合我司道路运输现状,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 1.3事故分级分类 1、本预案所指重大死亡事故为: 一次事故造成死亡(失踪)3人(含)以上9人(含)以下。 2、本预案所指特大死亡事故为: 一次事故造成死亡(失踪)10人(含)以上29人(含)以下。 3、本预案所指特别重大事故为: (1)一次事故造成死亡30人(含)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的事故; (2)道路运输车辆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 (3)涉及旅客集体中毒事件; (4)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运输事故; (5)发生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放射、爆炸品等)运输翻车或泄漏,需对事发地周边人员进行紧急疏散的事故; (6)客运站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7)各类险情、事故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已造成较大影响或易引发其他事端的; (8)其他性质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司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1.5 工作原则 “加强预防、快速反应”的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迅速果断处置各类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以人为本、损益合理”的原则。以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事故发生后,首先开展抢救人员行动。在多种处置措施中,应选择对公众利益损害较少的救援措施。 第二章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 2.1 领导机构 为了保障道路运输过程中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时,确保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和损失,成立宝运集团眉县第二分公司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2 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 当发生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时,以宝运集团眉县第二分公司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设立事故现场工作小组,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按事故等级和事故发生地实施分级指挥。发生重大死亡事故时,在县政府和县交通局会同县运管所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发生特大死亡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时,由县政府负责应急指挥,并协调各相关部门组成若干工作组,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3 指挥体系及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根据事故等级成立相应的事故救援指挥体系,组长和总指挥由张建洲担任,副组长和副总指挥由吴志学担任,如有特殊情况总指挥不能到位的,由副总指挥吴志学代任。工作小组组长由工作小组成员分别担任,处理事故现场指挥由张建洲任命。 各组织机构职责: 1、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事故处理的进展,及时调整、修订和补充应急方案;做好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 2、工作小组:履行救援职责、做好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负责接受和办理领导小组紧急事项,督促落实领导小组的有关决定,协调有关部门的援助工作。 3、指挥部(为非常设机构):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汇报和通报事故的有关情况,根据事故情况,可以临机决断,控制事态发展,进行事故现场调查取证,总结应急救援经验等等。 2.4 运行机制 各单位当接到事故报告时,应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同时将事件和有关先期处置的情况按规定向上级领导小组报告。根据事故发展态势,领导小组视情决定赶赴现场指导,组织救援工作。 发生重大死亡事故及以上的事故,具体救援工作程序如下: 第三章保障措施 3.1 应急救援网络 安技科应掌握分公司范围内运输车辆、驾驶员状况,并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网络,以便在需要时能迅速响应。 应急救援联络电话。运政部门:5548203;公安:110、122;消防:119;医院:120。 3.2 应急处置工作纪律 各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发生重特大道路运输事件时,必须按规定立即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责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服从统一指挥。如违反规定造成后果的,将依据《陕西省交通运输安全督察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总公司相关制度严肃处理。玩忽职守,造成应急处置工作重大失误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章附则 4.1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道路运输经营单位,需单独制定重大危险源的专项应急预案及实施方案。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应首先启动该专项预案,并做好及时上报工作。 4.2本预案若与上级有关法律法规相冲突的,以法律法规为准;并作相应修改。 4.3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由领导小组进行调整修订。 4.4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23为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提高较大及以上事故的紧急救援能力,减少事故损失,避免事故升级,确保事故得到迅速有效的处置。结合我县道路运输实际,特修订该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较大及以上道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和行业管理部门为成员。 二、本预案运用于县道路运输企业发生的较大及以上行车事故和发生在外地属县道路运输企业的较大及以上行车事故,即: (一)一次死亡(失踪)3人及以上的事故; (二)一次死亡重伤10人及以上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 (三)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 (四)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 (五)发生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放射、爆炸品)运输翻车或泄漏的运输事故; (六)事故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已造成较大影响易引发其它事端的,或其它需要及时上报的重要情况。 三、事故报告制度 (一)发生以上所列的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事故的道路运输经营企业或运管所应立即报告我局及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道路运输机构及有关部门。 (二)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市交通局报告。并应尽快了解详情,及时作补报或续报。 (三)发生事故后,在死亡(失踪)人数不明的情况下,一律按以上报告制度报告,待事故伤亡人数确认后再补报或续报。 四、事故报告内容 事故报告统一使用交通部《省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以下简称《快报》),按照事故报告程序,由事故报告单位负责填写,报告的具体内容严格按照《快报》解释说明进行认真填写。 五、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 (一)应急救援 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后,要立即报告市交通运输局和有关部门,需要公安、消防、医疗卫生、武警、驻军等救援的要迅速与其联系,发出救援请求。 (二)事故处理 1、特大事故发生的单位领导、运管所和县局主要领导得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抢险救护,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财产损失,做好必要的现场保护。 2、运管所、县局和上级领导亲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协调有关救援力量。 3、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行动方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帮助事故救援和调查,分析预防可能发生的相关问题,通报事故信息。 六、事故调处和结案 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要专门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认定各相关责任,在事故调查处理中坚持“四不放过”原则。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单位、运管所和县局要协助上级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一)如实向上级有关部门和调查组汇报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吸取的教训。 (二)传达上级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对事故调查处理的意见、指示,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三)配合调查组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认真调查取证,寻找证人和目击者并做好笔录。 (四)协助做好群众思想的稳定工作,消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五)协助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协助做好对死难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 (六)做好上级对事故处理的督查落实工作。 (七)通报有关道路运输企业应吸取的事故教训,采取有力防范措施,努力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事故结案力求保证质量,按时完成。对有权作出事故结论的程序及时结案,对需要有关部门作出定案决定的要协商催办、并提供结案所需材料。 本预案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解释,从发布之日开始执行。上述组织机构人员因工作需变更岗位的,接替人自然履行变更人的职责。 道路运输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篇24为健全完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和加强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有效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恢复道路运输正常运行,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关于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暂行规范》《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处理程序》等相关规定。 1.3 事件分级 本预案所称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道路运输生产事故等原因引发,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要客运枢纽1运行中断、严重人员伤亡、大量人员需要疏散、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造成重要物资、旅客运输紧张,需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紧急事件。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按照性质类型、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3.1 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1)重要客运枢纽运行中断 造成或可能造成运行中断48小时以上,致使大量旅客滞留,恢复运行需要多部门协调,人员疏散需要跨省组织。 (2)特别重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 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包含客货运车辆在内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30人以上2死亡或失踪,或10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 (3)重要物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 重要物资缺乏、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可能严重影响全国或者大片区经济整体运行和人民正常生活,超出事发区域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运力组织能力,需要跨省、跨部门协调。 (4)需要由交通运输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边境口岸撤侨等其他突发事件。 以上四种情形,事发区域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难以独立处置,需要协调相关省份、相关部门调动运力疏解,提出跨省域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请求。 1.3.2 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1)重要客运枢纽运行中断 造成或可能造成运行中断24小时以上,致使大量旅客滞留,恢复运行需要多部门协调,人员疏散需要跨市组织。 (2)重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 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包含客货运车辆在内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5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 (3)重要物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 重要物资缺乏、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可能严重影响省域内经济整体运行和人民正常生活,超出事发区域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运力组织能力,需要跨市、跨部门协调。 (4)需要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其他突发事件。 1.3.3 Ⅲ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1)重要客运枢纽运行中断,造成或可能造成大量旅客滞留,事发区域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跨县域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请求的。 (2)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包含客货运车辆在内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 (3)发生因重要物资缺乏、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可能严重影响市域内经济整体运行和人民正常生活,需要紧急安排跨县域道路运输保障的。 (4)需要由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其他突发事件。 1.3.4 Ⅳ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Ⅳ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1)一般客运枢纽运行中断,造成或可能造成旅客滞留。 (2)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包含客货运车辆在内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1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 (3)需要由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其他突发事件。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本预案指导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已有国家专项应急预案明确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对处置工作,适用其规定。 1.5 工作原则 (1)以人民为中心,安全第一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的预警、预测,以及道路运输事故的善后处置和调查处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准备,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依法应对,预防为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应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断提高应急科技水平,增强预警预防、应急处置与保障能力,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案演练、宣传和培训工作,以及有效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各项保障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以属地管理为主,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事件等级和法定职责,分工合作,共同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牵头,结合各地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充分发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级响应、条块结合、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 (4)规范有序,协调联动 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响应程序,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动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 1.6 应急预案体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国家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国家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交通运输部负责制定、发布国家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国家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编制、发布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3)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道路运输企业根据国家及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负责编制并实施企业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2. 组织体系 道路运输应急组织体系由国家、省、市和县四级组成。 2.1 国家应急组织机构 交通运输部协调、指导全国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1.1 应急领导小组 交通运输部在启动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时,同步成立交通运输部应对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由部长或经部长授权的分管部领导担任组长,部安全总监及部办公厅、部政策研究室、部运输服务司、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以下简称安质司)、部应急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部长担任组长时,分管部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协调Ⅰ级(特别重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明确应急工作组的构成,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2)根据国务院要求,或根据应急处置需要,成立现场工作组,并派往突发事件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根据需要,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联合行动方案。 (4)当突发事件由国务院统一指挥时,按照国务院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应急行动。 (5)其他相关重大事项。 2.1.2 应急工作组 应急工作组由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和单位组成,在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并在应急响应终止时宣布取消。应急工作组成员由各应急工作组组长根据应急工作需要提出,报领导小组批准。 (1)综合协调组。由部应急办或部办公厅负责人任组长,视情由相关司局和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与各应急协作部门的沟通联系;保持与各应急工作组的信息沟通及工作协调;搜集、分析和汇总应急工作情况,跟踪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定时向中办信息综合室、国务院总值班室和相关部门报送信息;协助领导小组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以及部领导的有关要求;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应急指挥组。由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任组长,视情由相关司局和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参加国务院组织的有关事故调查;组织协调跨省应急队伍调度;协调人员、重要物资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工作;拟定应急运输征用补偿资金补助方案;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通信保障组。由部通信信息中心负责人任组长,视情由相关司局和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网络、视频、通信等保障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4)新闻宣传组。由部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任组长,视情由相关司局和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对外发布应急信息;负责突发事件的新闻宣传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5)现场工作组。由部运输服务司、部应急办等有关司局人员及相关专家组成,必要时由部领导带队。按照统一部署,在突发事件现场协助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现场有关情况。 (6)专家组。由道路运输行业及相关行业技术、科研、管理、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对应急准备以及应急行动方案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根据需要参加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1.3 日常机构 部运输服务司,作为国家道路运输应急日常机构,在交通运输部领导下开展工作,承担有关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1)做好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日常应急管理有关工作。 (2)接收、搜集、整理、分析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及预警信息,向部应急办报送道路运输应急信息。 (3)组织开展Ⅰ级应急响应相关处置工作。 (4)负责组织制修订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指导地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6)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2.2 地方应急组织机构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参照国家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组建模式,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相应人员安排和职责分工。 3. 预防与预警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结合《交通运输综合应急预案》和本预案的要求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工作,重点做好对气象、国土等部门的预警信息以及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搜集、接收、整理和风险分析工作,完善预测预警联动机制,指导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预警信息来源包括: (1)气象、地震、国土资源、水利、公安、安监、商务、外交等有关部门的监测和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以及国家重点或者紧急物资道路运输保障需求信息。 (2)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相关管理机构有关道路运输延误、中断等监测信息。 (3)其他需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紧急事件信息。 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部门响应。每级部门应急响应一般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个等级。 4.1.1 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响应 发生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时,由交通运输部启动并实施国家级部门应急响应,事发区域省、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分别启动并实施本级部门Ⅰ级应急响应。 4.1.2 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响应 发生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时,由事发区域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启动并实施省级部门应急响应。事发区域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分别启动并实施本级部门应急响应,且响应级别不应低于上级部门应急响应级别。 4.1.3 Ⅲ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响应 发生Ⅲ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时,由事发区域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启动并实施市级部门应急响应。事发区域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启动并实施县级部门应急响应,且响应级别不应低于市级部门应急响应级别。 4.1.4 Ⅳ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响应 发生Ⅳ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时,由事发区域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启动并实施县级部门应急响应。 4.2 响应程序 4.2.1 国家级部门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1)发生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或者接到国务院责成处理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部运输服务司及时核实有关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第一时间向分管部领导报告有关情况,提出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及成立相关应急工作组的建议。 (2)经分管部领导同意后,报请部长核准。由部长或经部长授权的分管部领导宣布启动交通运输部应对事件Ⅰ级响应。 (3)同步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明确应急工作组构成;各应急工作组按照职责开展应急工作,并将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有关信息按规定报中办信息综合室、国务院总值班室和相关部门,抄送应急协作部门,通知相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4.2.2 省市县级部门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预案,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级部门应急响应级别及程序。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启动实施本级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将应急响应情况报送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处理超出本级范围的突发事件,需要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调处置时,应及时提出请求,并按照前款规定及时启动上一级别应急响应。 4.3 信息报告与处理 交通运输部按有关规定向中办信息综合室、国务院总值班室及时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交通运输部和应急协作部门建立部际信息快速通报与联动响应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名称和联络方式,确定不同类别预警与应急信息的通报部门,建立信息快速沟通渠道,规定各类信息的通报与反馈时限,形成较为完善的突发事件信息快速沟通机制。 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完善部省道路运输应急信息报送与联动机制,部运输服务司汇总上报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可能受影响的省(区、市)通报。 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启动后,事发区域省级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部运输服务司,并按照“零报告”制度,形成定时情况简报,直到应急响应终止;部运输服务司应及时将进展信息汇总形成每日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情况简报,上报领导小组,并抄送部应急办。信息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发生原因、影响范围和程度、发生势态、受损情况、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成效、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4.4 分类处置 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后,根据事件的不同类别,有效组织采取不同处置措施: (1)应对重要客运枢纽运行中断、重要物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突发事件,应按照《关于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建设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__〕682号)的规定,指挥调动国家应急保障车队,协调事发区域附近省份应急队伍,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工作,事发区域地方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省份应急队伍应积极配合,完成人员的疏散及重要物资的运输保障。 (2)应对特别重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在做好上述运力组织保障的基础上,还应按照《交通运输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暂行规范》(交应急发〔20__〕238号)的规定,派现场工作组赶赴事故第一现场,指导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同时组织选派相关人员和专家参与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 4.5 响应终止 4.5.1 国家级部门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1)经领导小组会商评估,认为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或国务院有关单位发出宣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终止或降级的指令时,由部运输服务司商部应急办提出终止Ⅰ级应急响应或降低响应等级建议,报领导小组组长核准。 (2)经报请领导小组组长核准后,终止交通运输部应对事件Ⅰ级响应,或降级为Ⅱ级响应,同时取消Ⅰ级响应期间成立的领导小组及下设各应急工作组。 4.5.2 省市县级部门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级部门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4.6 后期处置 4.6.1 善后处置 事发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属地人民政府,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救助。 事发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合民政部门及时组织救灾物资、生活必需品和社会捐赠物品的运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4.6.2 总结评估 交通运输部应急响应终止后,部运输服务司及时组织参与开展总结评估工作,客观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成效,深入总结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并报分管部领导。 省市县级部门应急响应终止后,事发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开展事后总结评估工作,客观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成效,深入总结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并按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上报总结评估材料。 5. 应急保障 5.1 队伍保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平急结合”的原则,通过平急转换机制,将道路运输日常生产经营与应急运输相结合,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及应急队伍。按照发展思路,将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同交通战备工作有机结合。 5.2 通信保障 在充分整合现有交通通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统一管理、多网联动、快速响应、处理有效”的道路运输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信畅通。 5.3 资金保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落实道路运输应急保障所需的各项经费;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设立应急保障专项基金,并确保专款专用。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管和评估体系,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及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5.4 应急演练 部运输服务司会同部应急办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桌面应急演练,组织应急相关人员、应急联动机构广泛参与。 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结合所辖区域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应急演练。预案至少每3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演练评估。鼓励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 5.5 应急培训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应急教育培训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应急培训。 6. 附则 6.1 预案管理与更新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交通运输部将组织修改完善本预案,更新后报国务院: (1)预案依据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2)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的; (3)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4)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 (5)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6.2 预案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和解释。 6.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