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设计方案格式 |
范文 | 设计方案格式(通用3篇) 设计方案格式 篇1活动名称:“增强体魄愉悦身心亲子同乐” 活动时间:5月6号 活动地点:维信小广场 活动对象:兴蓉社区育龄妇女和青少年 活动目的:感恩母亲节 活动流程: 一:前期 宣传方式: 前期报名:社区居民小组长和信息员负责收集和统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人数 二:中期 活动开展: 1、5月6号13:30分,活动工作人员在维信小广场集中,进行活动的会场布置,并对游戏项目进行调试 2、参与活动人员于下午14点准时到达会场,14点半准时开始活动。 3、具体活动内容:1、“我来保护你”踩气球游戏;2、贴鼻子;3、你划我猜;4、筷子传乒乓;5、果盘运水来回跑。(具体游戏内容详见附录1) 注意事项: 1、活动举办之前,要先对游戏进行试运行,看效果。 2、活动开始前,有主持人向参与者介绍活动的顺序及活动的规则。 3、每个活动需要专人进行负责。 4、有专人进行记录时间。 评分标准及奖项设置: 1、每位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项目即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现场由主持人颁发) 2、每位参与者,参与活动即能获得纪念奖。 人员安排: 1、主持人:2名() 2、游戏人员:7名 3、现场机动人员:3名 三:后期 附录1:游戏项目 游戏1:“快乐三足行” 游戏内容及规则:每位参加者在脚上绑上绳子,一起向前跑,最快到达的一组,可以获得礼品 游戏2:贴鼻子 游戏内容及规则: 在黑板或大海报上画个大脸,画上眼睛,嘴巴,让参加者蒙上眼睛转三圈后由此游戏的负责人指导到黑板或海报前试着去找正确的区域贴上鼻子。贴对地方则通关。 游戏3:筷子传乒乓 两人一组,经过比赛,所花时间最少的小组为胜利者,最终胜利的一组每人可获得礼品。 游戏4;果盘运水来回跑 两人一组,经过比赛,所花时间最少的小组为胜利者,最终胜利的一组每人可获得礼品。 附录:活动道具的统计 活动道具:音响1个;话筒2个;绳带:4条;果盘:4个;遮眼布:4条;黑板或海报,粉笔或贴纸;筷子10双,乒乓球20个。 设计方案格式 篇2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总结。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过程 略 设计方案格式 篇3晨间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问好 重点: 生活活动:进餐 重点:会饭菜搭配,不挑食 自主活动:自选玩具 重点:能按标记取放玩具 教育活动:好听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小薯片捅,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小桶发出声音。 出示空的小桶,“今天小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摇动空小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 1、教师设问: 你有什么办法让小桶发出声音?(在小桶里装上东西) “我们一起动手让小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小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 幼儿探索、操作。 2、集体探索: “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 “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交流、分享:你在小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 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 这个声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 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小桶中,摇一摇,听一听。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 “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 “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你们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小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小桶,让幼儿比较。 “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真能干。” “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小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四、集体用会响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小朋友的小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 五、结束活动。 室内活动:小桶娃娃穿新衣 目标:能沿焖线撕纸,会正确使用胶棒,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双手捏住焖线的两侧,上下分别用力。 户外活动: 1、响桶娃娃操 重点:能积极参与活动,模仿老师的动作。 2、游戏:响桶送给好朋友 重点:能在平行线间自然地走 3、自主活动 重点:能按意愿进行活动,探究小器械的多种玩法。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