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4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方案
范文

2024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方案(精选3篇)

2024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方案 篇1

  根据《沈阳市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工作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思,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环境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沈阳市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工作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发挥青少年在环保工作中重要作用,为我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环捐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一环境的生活方式。

  初中阶段了解区域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后果;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一会发展的。相互联系;理解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动。

  三、办法和措施

  (一)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环境教育专题讲座内容标准

  1、教学内容

  (1)了解当前主要的区域性、全球性环境问题,探究其后果。

  (2)结合地方实际,理解不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理解它的必要性。

  (4)了解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解决地方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举措。

  (5)反思日常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倡导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2、教学活动

  (1)看录像、图片或文字资料,了解全球及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调查和比较清洁生产与非清洁生产的异同。

  (3)根据有关资料或能源消耗的统计数据,预测50与卜亏的

  资源或能源发展状况,讨论环境承载力问题。

  (4)与地方环保部门或环保组织成员座谈,请他们讲座,介划各自在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和成效。

  (5)分组收集一些商品的外包装,分析这些包装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6)开展辩论活动。辩论:是不是只有高消费才能保证生活质量?

  (7)学校为环境教育投入必要的经费和教学仪器、设备。

  (二)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环境保护知识。

  1、各学科,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把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项,

  2、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3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开展环境教育课外活动

  1、组织学生对学校和家庭的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环保计划,提出环保建议,采取环保措施。

  2、经常召开各种形式的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

  3、充分利用我市的环境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4、在学校广播站设立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栏目,利用学校宣传栏和班报宣传环保知识。

  5、利用环保纪念日开展活动进行宣传。如:‘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期间,开展‘绿化植树”、‘爱鸟护鸟”活动或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

  6、开展“环保知识竟赛”、举办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摄影,丝,画比赛。

  7、组织学生“春游”、“秋游”或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等。

2024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具有陶冶身心,培养高尚气质的功能,学生的可塑性大,愈早给予环境保护的意识观念,愈能落实推广环境保护教育。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计划要求,环境教育课程在地方或学校校本课程中实施。依据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每学年安排6—8课时。结合我校实际,环境教育纳入学科渗透、综合活动、主题班会和校本课程中;并与学校学生活动、团队活动、社区活动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参与环境教育,树立绿色环保意识。为确保将环境教育内容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校环境教育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各年级环境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一年级:

  1.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生态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全球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相互之间,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 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和潜能的重要表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应该重视维护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高二年级

  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取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和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应当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乃至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正是在反思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上加强交流、理解与合作,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保护好作为人类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资源与环境。

  高三年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引导学生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获得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关于环境的知识,另一方面,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

  三、学校环境教育课程目标

  环境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自然,尊重生命2、关爱和善待他人,能积极、平等、公正地与他人合作,尊重不同的观点与意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3、意识到公民在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建设可持续未来的愿望4、关注环境,积极参与有关环境的决策和行动,做有责任感的公民。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并分析周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2、识别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环境问题,并设计、实施和评价解决方案3、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主动而有效地搜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4、围绕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有效沟通5、批判性地思考区域或全球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对比各种解决途径

  (3)知识与能力

  1、知道人对环境的依赖,反思个人生活对环境的影响2、理解环境问题及其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影响3、知道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4、分析和理解经济技术、社会生活、政策法律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5、知道公民参与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并对比其效果。

  四、学习内容

  围绕环境教育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分析和判断,进而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自然规律,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2.以“ 人定胜天” 为题组织一次讨论或辩论活动,反思人类盲目改造自然的行为及其带来的恶果。3.理解关于环境的不同观点,通过交流和协商,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4.以《京都议定书》为例,分析国际合作保护全球环境的意义和策略。5.以“ 保护母亲河” 为题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认识团队合作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6.珍视文化多样性,关注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7.分析讨论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认识到保护本土文化的紧迫性,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愿望。8.列举地区歧视或文化歧视的现象,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消除偏见或误解的建议。9、.以不同形式,如诗歌、绘画、广告设计,表现不同地域文化对不同生存环境的反映。10、意识到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需要关注弱势群体,愿意采取行动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公平。11、搜集古今中外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或文学作品,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及其积极意义。12、搜集各国和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协定,了解各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和发展动向。

  在反思个人行为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本地着手, 关注全球环境,并积极落实在行动上。

2024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方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为“保护碧水蓝天,创建美丽”。

  二、活动时间

  1、6月2日—6月8日为“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时间;

  2、各学校每季度定期开展学生志愿者环保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

  1、各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志愿者的活动来改善当地周边环境;

  2、各学校通过学生志愿者宣传提高和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环保知识;

  3、通过媒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被破坏对我们造成的危害,同时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4、通过学生志愿者的现场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真正的行动起来;

  5、唤起社会公民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6、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抵制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爱护绿色环境。

  四、活动形式

  一是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站大力宣传环保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是召开“爱我校园,保护环境”主题班会,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清洁校园、美化校园活动;三是把环保教育与学生的养成性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争做校园环保小卫士;四是进行环保知识介绍和宣传。学校利用橱窗、板报、广播、集会等进行环保宣传,开展“珍惜地球资源,促进生态文明”环保征文活动,组织环保知识竞赛,让学生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五是持续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教育活动,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要求师生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分钱……;六是6月5日当天全县各学校LED电子屏幕都要打出20xx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标语(附件1)。

  五、活动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各学校(园)要把“六·五”世界环境日和“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主题宣传教育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筹划,精心部署,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二要丰富载体。各学校(园)要落实活动场所,丰富活动载体,鼓励开展富有创意的宣传活动,使“六·五”世界环境日和“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富有成效。三要总结经验。各学校(园)要及时做好“六·五”宣传日前后各项宣传活动的资料汇总,在6月7日前将宣传活动影像图片资料、书面总结(压缩包的形式)分别报至教育局普教科(电话:;邮箱:)和环保局宣传科(电话:;邮箱:)。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