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分批错峰出入校方案范文 |
范文 | 分批错峰出入校方案范文(精选3篇) 分批错峰出入校方案范文 篇1为实现战“疫”期间师生安全,防止交叉感染,实现防疫不松懈、教学有质量工作目标。我校中学部共有6个教学班,240名学生。 根据我校情况,制定错峰上下学方案如下: 一、学校门口每日测体温及疏导人员要求 1、早上7:20和中午1:20前相关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准备学生入校的体温筛查工作。 2、体温筛査人员要态度严谨、动作迅速,发现体温异常师生立即上报带班领导,进行登记其相关情况,通知家长领学生回家隔离治疗,决不允许一名体温异常学生进入校门。 3、学校保安及班主任老师要通过扩音器等工具,教育学生按秩序排队,不拥挤,每人之间相隔1米,保证学生快速有序进入学校。 二、入校要求 1、教师和学生上、下学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正门或者东门进入校园(提前调查各门入校学生人数)一律走校门口消毒区域,上学时测量体温入校。教师提前到校,测量体温、消毒后进入学校。 2、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学校规定时间,一律在校门口间隔1米,佩戴口罩、排两路纵队测温、消毒入校。 3、家长将学生送至学校大门口后迅速离开,避免聚集。手机保持通畅,如学生有发热现象须第一时间能够联系。家长不能进入学校设置的隔离带,且车辆不能长时间停放。对违反规定的`家长进行劝阻,如不听劝阻,实施闯卡、辱骂殴打管理人员等行为可报警处理。 4、学校大门口及进入教学楼的路线设有间隔一米的绿色箭头标识,值班教师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距离,拒绝扎堆聚集。 5、学生根据操场上的箭头标识,按照规划路线进入教室。进校或课间发现学生体温异常时,值班领导立即将发热学生带到临时留观室,十五分钟后由校医进行精确测温、研判,如体温还是异常则带到隔离观察室,并向上级报告、通知家长,对学生所经区域进行及时消杀。 6、分年级、分批次、分区域,错时有序安排学生放学,所有班主任按照学校规定时间,不可拖堂或留堂。减少学生聚集人数和次数。 三、学生上学、离校时间及安排 (一)各年级早午晚错峰上下学时间安排:(后附本学期错峰时间表) 1、早晨错峰上学时间:九年级先到校,八、七年级依次向后推迟15分钟。 九年级:6:30——6:40 八年级:6:40——6:50 七年级:6:50——7:00 晨检时间7:10——7:50 2、中午错峰放学时间,每个班级错峰2分钟,依次为11:30/11:32/11:34/11:36/11:38/11:40 3、下午错峰上学时间:九年级先到校,八、七年级依次向后推迟10分钟。 九年级:12:20——12:30 八年级:12:30——12:40 七年级:12:40——12:50 第五节课预备时间:12:55 4、下午错峰放学时间:七年级先放学,八、九年级依次向后推迟5分钟。 七年级:5:00 八年级:5:05 九年级:5:10 (二)具体要求: 1、各班主任到校时间和本班学生到校时间一致,组织好学生到校后的看护工作。 2、各年级学生要严格遵守到校和离校时间,在规定时间段内到校或离校,不得在校门口逗留,以免造成人员聚集。 3、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要清楚掌握孩子上下学时间,并准时到达校门口,不得过早或过晚到校,以免造成人员聚集。家长在校门口逗留时间最多不得超过10分钟。 4、如果家长错峰时段不能及时赶到,一定要提前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让孩子在教室等待,不得在校门口长时间逗留。 分批错峰出入校方案范文 篇2一、活动目的: 本着以才艺充分展现大学生青春风貌这一思想,举办这次活动。对于全院同学来说,学校是他们的第二家园,在学院给予同学们严格教育的同时,应该举办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充分感受到校园的温暖。 二、活动背景: 随着学习的深入,同学们的激情有所减弱,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大学生精神风貌,我系学生会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特策划文艺之星“我爱记歌词“大赛活动以提高同学们的激情。同时,希望将此活动创办为我院特色节目。 三、活动对象: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 四、活动主题: 炫我青春,唱响明天 五、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20xx年5月1日-20xx年5月10日 初赛:20xx年5月13日 复赛:20xx年5月15日 六、活动地点: 七、活动具体安排: 1、宣传准备阶段 (1)通过发放宣传单、QQ、飞信、网络等各种渠道通知每个班的班级负责人。 (2)提前制作张贴好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和横幅。 2、活动准备 (1)在报名截止日前由各班负责人统计要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的报名表,上交给财政金融系文宣部。 (2)在活动当日,文宣部部的相关人员把横幅拉好。 (3)比赛当日,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必须准时到场。请假者、不来者,将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4)文宣部的工作人员统计好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的情况,以及协派好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记录。 (6)学生会工作人员负责维护好现场秩序。 (7)活动结束后,相关负责人清理现场。 3、比赛流程 观众们提前进场,活动将准时开始 (1) 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2) 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 (3) 给评委发评分表以及30首歌曲的歌词。 (4) 主持人宣布大赛开始。 (5) 主持人宣布获奖者名单,嘉宾为获奖选手进行颁奖。 (6) 主持人宣布大赛结束,观众及选手依次离场。 4、比赛准则 (1)要求选手口齿清楚,咬字清晰。 (2)演唱期间,口齿不清或是评委未听清选手演唱内容,评委有权要求选手将所接唱的部分重新再唱依次,以示公平。 5、初赛流程 (1)初赛时我们会有50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对每首歌曲都进行了编号。 (2)参赛选手按照名单顺序依次进行抽签,抽到的数字就是需要比赛的歌曲曲目。 (3)歌词填空:频幕上会出现选手所选序号的歌词。其中缺少的歌词用空行空出,共空出15个。选手需要唱出或是读出所空的歌词。全对的选手可以直接晋级决赛。(注:如没有完全答对的选手,根据现场比赛情况,可以从回答歌词正确率较高者中选出,晋级决赛) (4)所有选手比赛结束后,主持人通过评委的评分结果宣布晋级决赛的名单。 6、决赛流程 (1)进入决赛的选手,根据参赛名单顺序依次进行比赛。 (2)歌曲大接龙:由领唱先唱所选歌曲中的任一句,选手需要根据领唱唱的,准确无误的接出下一句。 (3)歌词大填空:由领唱先唱所选歌曲的前半部分,然后选手根据屏幕上的歌词准确无误的唱出所缺的空白部分。 (4)我最爱红歌:根据播放的红歌的音频准确说出红歌的名字。 (5)根据分数高低选出获奖选手。 八、奖项设计: 冠军:1名 季军:2名 亚军:3名 最佳人气奖:1名 九、经费预算 分批错峰出入校方案范文 篇3一、晨间来园 1、幼儿礼貌入园,教师热情接待。 2、师生间互相问早,和幼儿简单交谈。 二、晨间活动 必炼项目:跳 要求:幼儿练习双脚跳过小房子,发展跳跃能力。 三、晨间谈话 引导幼儿小组讨论: 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四、早操 要求:幼儿做操时情绪愉快,动作合拍、有力。 五、喝开水、盥洗 提醒幼儿多喝水,以免上火。 提醒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后要及时洗手。 六、教学活动(一)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加减 王海哨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上节课幼儿已经学过了10的分成与加法,对于10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10的组成,感知部分数之间的互换、递增递减的规律。 2、初步学习根据分合式列出相应的加减算式。 活动准备: 1 、(小朋友的书) 2、幼儿每人一张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说几,你对几”,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游戏玩法:教师先说出总数,比如5,然后边拍手边说道:“我说1,你对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道:“你说1,我对4”。教师继续出题,幼儿回答。 二、学习7的组成练习 1、幼儿每人一张圆点操作纸,将每排的圆点用笔划分为两部分,每一排的分法都要不一样。每分一次,都要将结果记录在右边的分合式里。 2、幼儿相互交流结果,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做相应的记录。然后,引导幼儿数一数,7一共有几个分合式,这些分合式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感知互换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将两个分合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帮助幼儿感知。 3、教师总结:分合式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它的总数是不变的。 4、幼儿检查自己是否将7的分合式全都写出来。如果没有,少了哪一个,把它填补上去。 5、大家一起念一念7的分合式。 三、学习根据分合式列7的加减算式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根据7的分合式可以得出哪几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来思考。如:7可以分成1和6,幼儿思考列出1+6=7;7-1=6,兵说出为什么。 2、教师在引导幼儿列出算式的同时还要帮助幼儿理解算式,可以借助操作纸上的圆点来帮助幼儿理解。 3、教师总结:7是总数,1和6是部分数,两个部分数1和6相加就等于总数7,而总数7减去一部分1,等于另一部分数6. 4、幼儿在7的所有分合式旁边写出相应的加减算式。 5、大家一起交流检查:根据7的分合式得出了哪些加减算式,一起来念一念。 四、使用(幼儿用书)第八页“组成练习”,指导幼儿列出分合式。 教学反思: 科学(10以内数的分成与加减算式)这一教学内容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孩子的课堂表现、能力反馈,我认为10以内加减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学懂、学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我收获良多,具体反思如下: 一、实物操作,获得加减经验、理解加减内涵。 孩子获娶理解抽象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靠说和动手操作。所以幼儿初学加减算式时,我注意投放多种不同的材料,以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孩子在反复的操作和交流中,学习、掌握加减算式的方法。 二、形象教学,创设有趣情景、调动学习兴趣。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感兴趣,我就借助生动的故事情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结合色彩鲜艳的背景和逼真的图像演示,教幼儿加减算式。 三、表象教学,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这是加减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表象教学可帮助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我在教5、6的加减内容时,由意识地删去故事情景和教学情景,只提供一些有代表意义的简单符号来帮助教学。 四、组成推理,发展抽象思维。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幼儿对加减的含义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完全可以摆脱具体的形象,利用抽象数字进行学习。在教8的加减时,我就让幼儿根据组成来推断出其加减内容,这样幼儿的思维又推进了一步。 五、关系交换,提高运算能力。 (10以内数加减)学习后期,我从发展幼儿的思维出发,有意识地让幼儿寻找和发现运算的逻辑关系:如:加法的“变换关系”,即加数和被加数交换位置,其得数是不变的;加减的'“逆反关系”,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这些关系,有利于幼儿举一反三,提高运算能力。应该注意的是,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数量关系灌输给幼儿,而应引导幼儿发现关系,应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总之,我在进行加减教学时,注意通过循环渐进的方式安排教学活动,来保持幼儿对加减学习的兴趣,让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性。 七、区域活动 1、合作天地: 利用大型积木让幼儿凭想象搭建“未来小学”提醒幼儿学校里应有各种场所,如:教学楼、餐厅、体育馆等。 2.“蜡笔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礼物,给幼儿园留作纪念。主要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作品,如小纸盒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学会多动脑筋。 5.奇妙的数:能利用废品制作的教玩具——套手指、沙漏等玩具进行加减法的练习。 6.开心一课:情景表演“小学校”。 八、教学活动(二) 艺术(我看见的小学) 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一学期是幼儿迈向小学的里程碑。再过几个月,他们将离开开心、难忘的幼儿园,升入小学。为了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进小学、尽快融入和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组织开展了“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在这主题活动里老师需要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 活动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有选择地表现小学的特征,合理布局画面。 2、加深对小学的印象及入学的向往。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小学生上课、已参观过小学的照片。 2、布置好“我看见的小学”专栏标题,用于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过程: 1、小学什么样 我们去哪所小学参观过了?那儿是什么样的? 幼儿回忆小学的主要场所及布局。 2、我看见的小学 小学都有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你们分别看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讲述教师一一出示相应的照片) 你想画小学的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人在做什么?你想怎么样画在画纸上? 请几名幼儿说说自己绘画的内容及布局。 3、我来画小学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在画面上表现出小学和小学生的特征。 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绘画内容。 4、画展 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作品粘贴在“我看见的小学”专栏里。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我看见的小学)是主题(走近小学)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活动中主要是要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特点,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同时能画出小学,对小学的生活充满向往。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校园的不同,我们还组织幼儿进行了参观小学的一个活动,让幼儿更加形象地了解小学。那么在美术活动中画一画小学,对幼儿来说应该是比较简单了。 由于幼儿参观过小学,所以在活动一开始我就和全体小朋友一起利用照片的形式回顾了小学,通过各种提问,让幼儿知道小学的布局。本次的美术活动是让幼儿自己创作,所以在活动中我没有示范画,简单的谈话引题后我就拿出白纸,让幼儿自由作画。可是幼儿作画的同时我却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自己的想象与创作,而是模仿其他幼儿的画。或许真实的照片让幼儿有种无从入手的感觉,而且在画面布局上还有些欠缺。这里老师可以多找一些从各个角度看学校的画,以起到 提示的作用,让幼儿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去创造画面。 九、午餐 1、餐前教育:介绍食谱,引起幼儿食欲。 提醒幼儿进餐时的正确坐姿。 提醒幼儿进餐时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2、餐前活动:玩手指游戏,念儿歌。 3、进 餐:幼儿安静进餐,主动添饭。 4、餐后活动:幼儿有序的在园内散步,观察春天景象 十、午睡 1、 幼儿将衣物脱下摆放整齐。 2、安静入睡,保持良好睡姿。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