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
范文 |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9篇)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1朋友们: 我们现在去浏览广州的千年佛寺六榕寺。你们已经了解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基本教义及基区别。现在我再讲一点和六榕寺有关的其他佛教常识,在参观别的佛寺时,这些常识也用得上。至于六榕寺内的具体景观,到达以后,再一一介绍。 先说寺庙的由来。中国佛教源于印度,在印度,佛寺的梵文译音叫“僧伽蓝摩”,意为僧众共住的园林。它的别名是“贫陀婆那”,意为“丛林”,就是说,僧人住在一起就像大树丛聚。“丛林”也用来比喻草木生长有序,象征僧众完整的法度和严格的规矩。六榕寺就是广州四大丛林之一。 中国的寺庙始于汉代,寺是官署名,庙则是祭祀神灵的场所,相传东汉明帝派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的两位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住在洛阳招待宾客的鸿胪寺里。这二位高僧是用白马驮载经像而来,所以明帝为他们专修的供佛之所就取名“白马寺”,此乃中国佛寺之祖,后来就把出家人居住和供佛的处所笼统称为寺庙。梁代佛教兴盛时,寺庙多达20__多所,六榕寺就是那个时候兴建的。 再说寺庙的建筑特色。中国传统的汉文化对从“西天”取来的佛教文化影响极大,所以印度的佛寺“伽蓝”逐渐改造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寺建筑。 中国的寺庙建筑一般分为依山式和平川式两类,与此相应,寺庙布局分为石窟式和塔庙式两种。石窟式依山开凿佛窟,如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的莫高窟等即是。塔庙式就是庙中有塔,整座寺院以塔为中心建造,主要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式格局,六榕寺就是基中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寺庙格局到南北朝时,也就是建造六榕寺的那个时候,已经基本定型了。 再说说佛教中的神灵。首先要说的是佛。杰出代表就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是佛国的最高统治者,是第一把手,与我国的孔子是同时代的人。他是佛寺里必然要供奉的一位主尊,塑得特别高大,人们必须仰视才看见他的面容。这一来表明佛祖法力无边,崇高伟大,二来可表明礼佛者的虔诚。六榕寺的佛祖像自然也不例外。 佛祖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为“吉祥”,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据说他降生的时候,天上鼓乐齐鸣,百花飘香,一片光明,他一落地就能行走,足迹所至,莲花绽开,空中跃出两条飞龙,口喷清泉,为他沐浴。这天正好是我国农历的月初八,人们称这一天为“佛诞日”。后来每年的四月初八,佛寺都要举行法会,并以名香浸在水中冲洗佛像,所以也叫“浴佛节”。 这些关于释迦牟尼降生的说法充满了神奇的色彩。那真实的情况如何呢?原来悉达多出生后仅7天,母亲就去世了,他由姨母抚养成人。悉达多聪颖过人,文武双全,净饭王希望他将来继承王位。16岁时,净饭王为他和表妹完婚,还生了个儿子。过着舒适的王室生活,有着美满的小家庭,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他看到烈日下农夫汗流浃背、鞭打耕牛犁田时,感到了生的沉重;当他看到弯腰驼背满头白发的老人举步艰难时,感到了老的可怜;当他看到浑身浮肿、脸色苍白的病人躺在路边呻吟时,感到了病的痛苦;当他听到送葬的人撕心裂肺的哭声时,感到了死的悲凉,怎样才能让世人从这“生、老、病、死”中解脱出来呢?他苦苦地思索着。一个托钵僧对他说:解脱之道要到深山老林中去寻找。于是,他不听净饭王的劝阻,在29岁时,舍弃了王太子的生活,离妻别子,出家走了。他躲进了深山密林,先跟名师学习禅定,后又独修苦行6年,再后又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了七七四十九天,苦思解脱之法,终于得道成佛。因为他是释迦族人,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传播佛教45年,广收门徒,80岁时涅槃。 其次再说菩萨。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也有称为“大士”的,其地位仅次于佛。据说,释迦牟尼未成佛时,就曾以菩萨自号。大家都知道,第一把手一般是不做具体事的,他主要是把握方向,制定大政方针(有客人插话:全世界都是如此)。那么第一把手佛祖发话,谁来贯彻呢?那就是菩萨。菩萨的主要职责就是协助佛祖,拯救在“苦海”中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度他们到极乐世界去享天福。佛国共有四大菩萨“有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专司佛的智力,有大行大德的普贤菩萨,助佛弘法传教,有专门救度地狱中“罪鬼”的地藏菩萨,还有一位观音菩萨,她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呢?到了六榕寺,我们就知道了。 最后讲讲罗汉。罗汉是梵语译音阿罗汉的略称,是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即罗汉果。获此果者长生不老,免受轮回转世之苦。罗汉的含义是杀贼、无生、真人等。无疑,罗汉是佛徒中的佼佼者,老百姓把他们视作力量和吉祥的象征。不少佛寺都设有五百罗汉堂。在六榕寺可以看到十六罗汉的挂像。 上面讲到的佛、菩萨和罗汉的造像在我国是逐步汉化了的。公元2到3世纪,在新疆开凿了我国第一座石窟寺克孜尔千佛洞,当时佛的形象具雅利安人的特征:高鼻、细眼、薄唇,这完全是洋人的形象。当佛教东进阳关以后,佛教逐渐中国化了。佛的面庞也逐渐汉化了,鼻梁低了下来,耳轮越来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为汉人心目的“福相”;丰颊广颐,双耳垂肩,两手过膝。我举两个例子,你们就会明白佛像的汉化已经到了何种程度:一是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就是按照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模样塑造的,再就是北京碧云寺罗汉堂里第444尊“破邪见尊者”,就是乾隆为他自己所塑的罗汉像。 (客人在六榕寺前下车了)朋友们,这就是六榕寺的正门,对佛寺来讲,应叫山门。为什么呢?“天下名山僧占多”嘛,以前寺庙大多建在深山老林里,比如闻名天下的少林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叫山门。也有叫三门的,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门,中间是大门,两旁各有一个小门,这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空门、无向门和无作门。尽管有的寺庙建在闹市区,也只有一个大门,但人们习惯上还是称山门和三门。 你们看,山门的上方有一横匾,上有“六榕”两个大字,遒劲有力,这就是我国宋代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苏东坡的题字。下面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塔有碑留博士”,是指唐初大诗人王勃。公元675年,他从南昌来到广州,一天,来寺内浏览,在这里写下了《宝庄严寺舍利塔记》,并刻成碑文。下联“六榕无树记东坡”,说的是这样一件事:公元1100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来寺内参观,见寺内有六棵榕树,便欣然命笔,写下了“六榕”两个大字。但由于寺庙的重修,苏东坡当年见到的六棵榕树已经没有了,后人就用这样的下联来纪念他。到了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就正式改名“六榕寺”了。该寺原来叫什么名字呢?参观六榕塔的时候就明白了。 (一进山门,就是天王殿)这是六榕寺的第一个殿,天王殿,正面供奉着一尊大肚佛,他慈眉善目,笑口常开,正在我们哩。这就是弥勒佛,但他并不是佛国“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弥勒,而是中国的布袋和尚契此。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契此的怪和尚突然出现在浙江的奉化,长的又矮又胖,肚了特别大,整天用竹竿挑着个大口袋(里面装有日常用品),笑嘻嘻地化缘,并经常为穷人治病,十分灵验,但不收分文。契此圆寂时坐在一块磐石上,口中念念有词: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万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人们突然领悟到他原来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于是就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供奉在天王殿内。我国还有不少国画家画下了他的尊容:袒胸露腹,肥头大耳,光着脚丫子,腆着大肚子,竹竿挑着布袋子,咧着嘴笑,题名“笑话一袋乐呵呵”,好一个乐天派!你们看,在他的两旁还有一副对联,上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自然是赞他胸怀博大。下联“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可笑之人”到底指哪些人呢?目前尚无标准答案,还是留给各位朋友去思考吧。 佛教说,四大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天下”所以又称“护世四天王”,即世界的保护者。 四大天王入到中国后就完全汉化了,身穿中国武将的服装,连职能也是汉人的。执剑的南方增长天王司“风”,执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司“调”,执伞的北方多闻天王司“雨”,执龙的西方广目天王司“顺”,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寓示“五谷丰登”,这代表了中华民族祈求国泰民安的良好心愿。 (穿过天王殿,就到了韦驮殿)韦驮原是南天王部下的一个将军,英勇善战,疾走如飞,是佛国第一飞人。相传释迦牟尼火化后,有个“捷疾鬼”突然盗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一发现,就急起直追。“捷疾鬼”不管跑多快,也不可能是韦驮的对手,很快就被抓住了,夺回了佛牙,韦驮立了大功,就专门担当起守护佛祖灵塔的重任。 韦驮的塑像完全是一幅中国武将的打扮,身着盔甲,手捧金刚杵,他的姿势一般有两种,而对这两种姿势的解释也蛮有趣味:如果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笔直挺立,那是表示,行脚僧众就可大摇大摆进入寺内,白吃白喝白住。如果一手握杵拄地,一手叉腰,情况就不妙了,就没有人敢进去了。六榕寺的韦驮像是一手扛杵的,他对我们是什么态度呢?想必各位心里清楚。 在佛寺里,威风凛凛的韦驮将军总是与笑容可掬的大肚称勒靠背而立。据民间传说,弥勒和韦驮原来是各管一座寺庙,弥勒见人就笑,热情好客,去他庙里进香的人特别多。但他不会管理,经常有小偷混在香客中偷庙里的东西。韦驮呢,又过于严肃,终日板着面孔,小偷当然不敢去了,但香客也给吓跑了,庙里冷冷清清。有一次同,佛祖如来巡视天下的庙宇,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命令他们合管一座庙宇,弥勒在前笑迎香客,韦驮在后监视小偷。这样一来,庙里香火鼎盛,也不丢失东西了,这大概就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结果。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2时光匆匆,快乐的寒假一瞬即过,而我却总回忆起这段短暂的时光。 记得那是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一家去游览广州塔。出了地铁站后,吸了口地道的城市空气,睁开双眸,那高大的小蛮腰广州塔便映入眼帘,即使在电脑照片上看过多次,这么近距离地观看到实物,心中还是有小小的震憾与兴奋的。 我们首先在人流密集的广场上拍照,小舅和表弟一如既往地板着脸孔,帅气表哥微翘的嘴角体现出他现在的好心情,我和老妈则在臭美地摆Pose,忠诚的相机记录了那一刻我们的幸福与快乐。 我们的目的地是广州塔的顶层,在观光电梯高速移动的过程中,我望着视线所及处越来越小的建筑群,整个繁华的广州城尽收眼底。最令我感到怀念的是那顶层的一处玻璃制地板,看着脚下那遥不可及的地面,我的全身都忍不住发颤,那可是四百多米的高空呀,要是摔下去肯定会粉身碎骨!我咽了口口水,按捺着心中的恐惧和激动,带着令我现在还心跳加速的感觉与家人们回了家。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3【荔枝湾】又叫【荔枝湾涌】荔枝湾涌严格来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的江畔湿地中纵横交错的水系的总称。 南至黄沙注入珠江,“广四十里,柔五十里”,是广州市历史袤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荔枝湾的兴起与繁盛:相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村为驻地,且开始经营这一名胜。 荔枝湾的衰败: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荔枝湾的消亡:1958年。建立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历史。 新生: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在20__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20__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曾经的荔枝湾从历史变成现实。 梁家祠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为三进深的大祠堂,祠内石刻记载始建于明代。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4各位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广州的著名景点广州塔,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20__年9月28日,广州市城投集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新电视塔的名字为广州塔,整体高600米,为国内第一高塔,而“小蛮腰”的最细处在66层。从20__年10月1日起,广州塔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20__年正式获评“羊城新八景”之首“塔耀新城”,成为“游广州,必游广州塔”的广州景点。 广州塔为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仅次于迪拜阿联酋哈利法塔(828米)、日本东京天空树电视塔(634米)。在广州新电视塔建筑设计竞赛中,曾出现多个优秀设计。经过市民投票,专家的层层评审,广州新电视塔设计方案最终选定来自荷兰IBA事务所的设计师马克-海默尔(MarkHemel)和芭芭拉-库伊特夫妇。公司的设计方案,塔高450米,天线桅杆150米,以“广州新气象”为主题。 登上广州塔,羊城风光一览无余。观光塔建设用地处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的交汇处,而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南沙,由北至南串联了火车东站、体育中心区、新城市中心区、临江标志性景观区、主题文化旅游区、海珠行政中心区、果园保护区和广州新客运港区。广州塔现有娱乐项目为“摩天轮”、“速降体验”、“蜘蛛侠栈道”。 广州塔这里还有许多好玩的事情,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体验一下广州塔吧,希望今天的广州塔之旅能给大家带来难忘的记忆。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5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的最西端,建设耗资19亿元人民币、历时近5年建成。在20_年9月19日举行亮灯仪式。在20_年9月26日下午的开馆仪式,27日,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占地45万平方米的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它南、北临江,西靠滨江生态公园,东邻广州大学城外环路,主入口正对广州大学。 广东科学中心-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兴建的大型科学活动场所,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学术交流、休闲旅游四大功能。是广东省重要的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技术、科技产品展示、推广、交易和学术交流的平台;科普旅游休闲的示范景点。 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市大学城(番禺区小谷围岛西端),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展馆整体建筑形象为“科技航母”,造型独特,气势恢宏。从正面看,像一只灵动的科学“发现之眼”;侧面看,像一支整装待发的“舰队”;俯瞰整个建筑,酷似一朵盛开的木棉花,是我国“绿色建筑”代表工程,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广东科学中心一期展示工程于20_年9月27日建成开放。馆内设有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感知与思维8个常设主题展区;三维巨幕、四维、球幕、虚拟航行4座科技影院;数字家庭体验馆、开放实验室和多个临时主题展区。展品采用多种高新技术,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融合,让观众在动手参与、亲身体验中获得科技知识。户外的科学探索乐园拥有8万平方米人工湖、60多个经典科学展品,培植有20_多种岭南特色植物,设计独特,景观迷人,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科学公园。开馆以来,广东科学中心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广东省首个“科技旅游示范点”、国家4-旅游景区等多个荣誉称号。 除科普展览以外,广东科学中心还致力组织各类大型科技活动,并为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完善的科技展览、推广、交易、交流和会议服务。充足的展览场地,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客房、多功能会议厅、阶梯报告厅、会议室、咖啡厅、同声翻译设备、餐厅等,可满足各类会议、活动需求。 广东科学中心正在筹划的二期展示工程,将围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设目标,以社会前沿科技为内容重点,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并利用广东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资源优势,完善各种科技活动服务设施,把广东科学中心建设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科技发展成果展示窗口,成为泛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普教育平台和科技资源中心。 常设展馆 “儿童天地”展馆 科普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儿童天地”主题馆主要面向12岁以下儿童,根据该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和相关教育理论,从儿童的经验、观察视角以及认知发展的规律出发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科学探究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儿童了解与日常生活和周围世界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从而丰富小朋友的童年生活感受和经历,使其保持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本馆划分为四个区域:“我的家与居住小区”、“我的城市”、“我的世界”和“我的工作室”,共48个展项,其中人体操场、超市、启蒙剧场、家居安全演习、交通学校等互动体验型展项备受欢迎,它们可以让小朋友在参与体验中,了解一些日常的健康知识、营养知识、安全逃生知识和安全驾驶知识等。 “我的家与居住小区”从日常生活开始,让小朋友在游戏和动手操作中感受身边事物,体验生活中的科学,引发其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理解和初步形成科学的生活行为和习惯。 “我的城市”通过模拟活动的体验,让小观众接触城市的交通、建筑、通讯、能源供应等领域,探索其中的科学与技术,感受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我的世界”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为主题,通过一些与农作物、动植物、地球矿物等内容有关的互动展项,引发儿童的好奇心和观察的兴趣,激发探索自然世界的热情,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培养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 “我的工作室”提供培养想象力、探索精神和展示自我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让儿童在“动手做”中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拓展其思维空间,模拟体验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过程,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飞天之梦展馆 翱翔蓝天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挣脱了地球引力,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之梦。 近年来,航天热潮的掀起,是我中心建设飞天之梦展馆,进行航天知识科普的良好契机。本展馆分为三个区域:“挑战天空”、“飞向太空”和“星际探秘”,共50个展项。 “挑战天空”主要展示能使人类自由翱翔于蓝天的航空科技知识:如介绍航空飞行的基本原理,航空飞行器的设计与构造,航空材料与可靠性,航空飞行器的驾驶与控制,导航及空中交通管制等内容。 “飞向太空”以国内外航天科技发展为背景,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为中心,展示航天领域的科技知识,包括航天发射与飞行的基本原理、载人航天的系统工程等内容。 “星际探秘”通过人类现已掌握的天文知识和航天技术,向观众展示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知识,激发观众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兴趣,引起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本展馆的特色是采用大量互动方式,展现人类对飞行的探索,对宇宙的认识,对开发太空的努力追求,同时着重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观众探寻太空、献身航天事业的热情。 感知与思维展馆 感知与思维能力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基础,认识自我、探索心智的奥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感知与思维”展馆以人的认知过程为主线,结合认知科学、脑科学的前沿知识,并通过设置44个有趣的感知活动展项,让观众通过亲身的感知体验来展示人的心理过程的奥秘,引发观众对思维活动的思考。 展馆划分为三个区域:“感知花园”、“错幻觉王国”和“思维空间”。 “感知花园”——走进“感知花园”,观众将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的感知体验,了解自身对外界信息的识别、处理过程及规律。主要展项有:梦境、感知线索剧场等。 “错幻觉王国”——观众在得到一些不可思议的错幻觉体验的同时,能透过这些现象,了解其背后实际蕴涵的许许多多有关人类感知觉得科学原理和知识。主要展项有:视觉与经验、隐身屋、-小屋等。 “思维空间”——这里揭示了大脑思维活动(如学习、记忆、注意力等)的规律,并带领我们探讨如何科学用脑、提高思维能力和开发大脑潜能等相关问题。 交通世界展馆 “交通世界”馆以汽车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为展示主题,以人与交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它展示了从汽车基本原理到现代汽车工业和最新交通系统技术,介绍了从汽车发展历史到品牌汽车和汽车运动,以及汽车与轨道交通发展的新趋势,突出科技文明改变人类生活。 围绕展示主题和设计理念,本馆精心设计了29个展项,其中有两个重点展项:ITS都市和磁悬浮;两个精彩展项:模拟翻车和经济驾驶;共设置了“汽车技术基础”、“最新的汽车技术”、“未来都市交通”和“汽车生活与娱乐”4个展区。 “汽车技术基础”主要介绍汽车的构造、类型、工作原理以及汽车设计制造的流程和相关技术。本区域为观众提供了进行经济驾驶和汽车设计的平台,为热衷探究汽车内部构造的观众提供真实的环境。 “最新的汽车技术”展示高新科技在汽车上的运用,例如主动安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等,使汽车的使用更加安全、环保、舒适、便利。 “未来都市交通”主要展现未来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快速交通、轨道交通等知识。 “汽车生活与娱乐”展示汽车的维护、使用,汽车与能源环境,以及汽车文化的相关内容。 绿色家园介绍 随着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和谐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广东科学中心以环保为主题,岭南特色为背景的“绿色家园”展馆,以直观、生动、有趣的形式将美丽的大自然全景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表达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数以百万计物种的共同家园的展示主题。 展馆分为三个区域:“绿色摇篮”、“绿色危机”、“绿色行动”,共45个展项。 “绿色摇篮”侧重表现地球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与循环,主要展示宏观的地球系统的四大圈层;地球系统内部进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对生态系统及其平衡的影响;珠江流域几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状况,点面结合地展示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变迁规律。 “绿色危机”展示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于自然无止境的索取和破坏,导致地球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警示人们:我们曾经的绿色家园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绿色行动”展示人们为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而开展的生态恢复、环境治理、新能源开发利用等行动,号召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参与绿色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传播绿色文明,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 人与健康展馆 健康是人类关注的永恒主题,人与健康展馆以人为主线,以健康为核心,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功能、医学技术与健康以及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等方面内容的展示,使观众理解健康的科学概念并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本馆分为“人体的奥秘”、“科技与健康”和“我的健康生活”三个区域,共31个展项: 人体的奥秘:本区域在一种模拟马戏团帐篷的环境中,向观众展示了人体结构知识,让观众体会到身体结构的复杂性,并揭示各器官和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使观众理解到人体是一个各部分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科技与健康:这个区域主要介绍了医学科技在保障和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应用情况。在这里,观众可以研究人体的“DNA数据库”,用高科技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探索人体内部的奥秘,通过全球健康跟踪仪来了解威胁人类的几种主要疾病在全球的分布情况。 我的健康生活:在这里,观众可亲身参与体能体质测试和体验体育竞技项目,操作“健康风险木偶”、“饮食、运动与健康”等互动展项,探讨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从而了解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 “实验与发现”展馆 “实验与发现”展馆将传播科学思想方法置于比科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位置,使观众置身于科学实验室的氛围中,体验科学先驱们的伟大发现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引发科学的思考。 本馆共有49个展项,分为五个区域:“科学发现广场”、“伽利略实验室”、“法拉第实验室”、“牛顿实验室”和“探索生命遗传奥秘”。在以世界著名科学家命名的实验室展区里,观众们可随着时光的倒流,追溯到科学先驱们进行杰出创造的年代,身临其境地体验科学家们实验与发现过程的思想和方法。 “科学发现广场”设有世界十大经典实验,展示了科学大发现的历史脉络,让观众认识到有了精巧的实验构思,就可以用最简单的实验设备探索发现最基本的科学概念和规律。 “伽利略实验室”以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过程为线索,介绍伽利略在观测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数学形成“实验-数学”方法,开创研究自然规律科学方法的先河。 “法拉第实验室”以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为线索,展现法拉第用“磁力线”形象探索电磁感应规律的历程,介绍麦克斯韦在场的理念下统一电磁现象的思想方法。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牛顿实验室”以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线索,介绍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想象、假设、实验、类比、演绎、归纳”等思想方法,统一天体与地球运动规律,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的历程,展示科学思想、方法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巨大作用。 数码世界展馆 “数码世界”主题展馆以数字技术为线索,通过互动式的展品展项以及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了解和认识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数字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应用,使观众感受数字技术的魅力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观众在这可了解尖端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情况,感受数字技术的发展前景。 本馆共有29个展项,分为5个展区,其中重点展项有“仿人机器人舞台”和“虚拟漫游”,趣味展项有“网络信息传递”和“挑战机器人”。 “导入区-跃动的都市” 将广东的经济、产业、文化、教育、观光等发展数字化,使观众感受跃动的都市英姿。 “数字基础”展示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数字应用”展示数字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字乐园”通过采用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影像处理技术营造一个数字的乐园,突出游戏式的体验。 “数字梦想”展示了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 数字家庭体验馆 数字家庭体验馆是一个全面介绍数字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技术发展现状,及展示各种数字家庭生活体验、互动交流,以观众参与操作为主向的大型科普展馆。它是为适应当前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省科技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消费类电子产业优化升级,配合广东省正在组织实施的《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数字家庭与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与示范》而建设的展览馆。本体验馆对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实施极具推动力,将实现科学普及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国际学术交流三位一体的构想,使科学中心这个科普基地成为促进数字家庭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6The Six Banyan Pagoda was built for keeping Buddhist relics.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some holy ashes from Buddha’s teeth, a sword, a bronze tripod and some other Buddhist treasures are buried und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agoda. This octagonal magnificent pagoda, with its blue glazed tiles, vermilion beams, painted walls and red pillars all in good match, looks like a flowery column and so it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Flowery Pagod”a. The highlight of the visit to the temple is to climb the pagoda. This 57-meter-high pagoda looks to have only 9 stories on the outside but actually has 17 stories inside. On each of the 9 external floors, there are many entrances leading to its interior but only one is accessible to the staircase. So, if you lose your way, you just turn around the circle and you will find your way up or down! On the top floor, there is a huge bronze column with 1023 Buddha figurines in relief. Cast in 1358, this bronze column, together with its attachments, weighs over 5 tons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7越秀公园是广州最大的公园,并且免费开放!里面自然风光优美,很适合来漫步、锻炼身体。公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州的标志——五羊石像,游客不妨来拍照留念。 整个公园花草茂盛,山水秀美,因为免费的关系,当地人来的.比较多,可以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因为是公园,所以没有特别的游览顺序,一般大部分游客来此就是爬山游湖,在五羊石像拍照留念,看下广州博物馆(需要另外收费,10元)和古城墙,带孩子的还可以去金印游乐场和东秀儿童乐园游玩,乐园按项目按次收费。 它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个山岗和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组成,3个湖都可以坐游船,价格以前是双人船30元一小时,因为价格可能会发生变动,具体以当地价格为准。3个湖的区别在于,东秀湖可以远望电视塔,且有碰碰船,它的湖畔还有儿童乐园;南秀湖可远眺镇海楼,它湖畔有一个大草坪,是绘画、写生的好地方;北秀湖绿荫低垂,湖畔还建有花卉馆、湖心岛和锦园(里面有很多锦鲤)等。 除了本身的自然风光,整个公园还充满了很多古迹。主要有中山纪念碑、广州古城墙、古老的四方炮台等,你可以来这里品味历史。如果带着孩子一起来,在游玩的时候,可以给他进行普及些历史知识。 景区可以坐电瓶车游览,费用为10元单程,有3条路线供选择。(一般是根据您进来的门选的。进门就可以看到电瓶车了)。最常见的是正门入园,然后五羊石像(靠近西门)下车,如果步行,也可以参考电瓶车的游览顺序,玩累了就随便找个门出。 1号线:公园正门-韩国园-金印游乐场-古城墙-广州美术馆-镇海楼-五羊石像-南秀湖-公园正门; 2号线:雍雅山房-北秀湖-公园正门-韩国园-金印游乐场-夕阳红广场-成语寓言园-雍雅山房; 3号线:公园东门-广州美术馆-镇海楼-中山纪念碑-古城墙-东秀乐园-公园东门。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8Another tourist attraction in Kaiping City is the Li Garden. It was a private residential garden built in 1926 – 1936 by an American Chinese, Xie Wei Li by name. The garden’s name “Li” was derived from the name of its owner and it gives expression to the meaning of a Chinese idiom Xiu Shen Li Ben, which is written on an archway in the garden, meaning that cultivating one’s moral and character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one’s life and work. This idea of the owner’s is also embodied in many other inscriptions and couplets written in the garden. The Li Garden is laid out in the wa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ing but many of its structures are built in Western styles, such as the two Roman-styled structures popularly known as the Bird’s Nest and the Flower & Rattan Pavilion. The garden covers an area of 19, 600 square meters, with a man-made stream running through and cutting it into two parts, which are connected by arch-bridges. Along the stream are pavilions, a hundred-meter-long corridor, archways, residential houses and other structures.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villa area are also combinatio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elements. While their main structures are foreign-styled, some are roofed like a Chinese palace, and inside they are decorated and furnished with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artifacts: Western fireplace and pendent lamps, Italian ceramic tiles, Chinese wooden furniture, wall paintings depicting Chinese folk stories, Chinese gilded wood-carvings etc. The Li Garden is indeed a paragon of harmonious combin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as a watchtower for it was located in an open land and was provided with electric generator,searchlights and guns. 广州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9The entrance hall of the temple is called The Hall of Heavenly Kings and is the shrine for Mile Buddha (Maitreya) and the Heavenly Kings (or the Divas as are called in Buddhist sutra).The statue in the middle, the man with a big belly, is Mile Buddha, who is commonly known as the Laughing Buddha because he is always grinning from ear to ear. He is the future savior that will deliver all living beings to the Buddhist paradise after Sakyamuni’s Buddhist power is exhausted, and so he is also known as the Future Buddha. The couplet on both sides is a compliment to the Laughing Buddha, meaning literally: “A big belly can hold the world’s troubles that are troubling people. An open mouth is smiling at those who are to be smiled at.” On either side of the hall we can see two statues. They are the four Heavenly Kings, who are protectors of Buddhist doctrines, with each taking care of one side-the east, west, north and south. It is their joint efforts that ensure harmony, peace and prosperity of the world. The four objects they are holding-a "pipa"(a Chinese pluck instrument),an umbrella, a snake and a sword-combine to mean that Buddha will ensure a favorable weather for the crops so that people may live a happy life. Statue at the back of the Laughing Buddha is the patron of the temple, Wei Tuo or Veda by name, who is number one among the 32 generals under the four Heavenly Kings.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