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中山故居导游词
范文

中山故居导游词(精选12篇)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1

  孙中山先生市政纪念公园位于澳门西北角马路边,原为填海区,面积约有70000平方公尺,呈长条形西北走向,是近年来澳门市政厅投资兴建面积最大的公园,也是澳门半岛规模最大的公园。

  公园的景观分中、西两部份:东北部为中式设计、有人工湖、曲桥、凉亭、小楼;西南部为西式设计,有体育设施及温室。东北部的.凉亭建在人工小山上,可以眺望珠海的拱北;小楼红墙绿瓦,幽雅恬静;曲桥迂回,景致迷人。

  公园中部建有一条山铁架筑成的儿童游乐设施,由三座塔形铁枝建成。开头较为有趣。中部还有一条长达500公尺的回廊环绕,连接了园中大部分景观,是澳门所有公园中最长的回廊。公园里有可容纳几百人的露天剧场、回力球场及温室等。

  在公园里,新落成了一座名为“永远的握手”雕塑,是纪念中葡友谊的建筑物之一。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2

  在中山市翠亨村,是一幢两层楼的中西合壁式小楼房,为孙中山于26岁时所亲自设计和改建。上下并列着7个穹形门楼,庄重而大方。四周皆苍松、翠竹、古榕和红棉,环境清幽。在中山书房中,陈列着他用过的针筒和听诊器。他虽当过总统,竟没有一件家具和摆设,房中仅有一张农家木床,一张旧桌和两把木椅,这是他在遗嘱里所说的“一生不治家”的最好证明。孙小山曾在此室写过著名的《上李鸿章书》,和陆皓东等革命志士共商过革命大计。孙中山试制炸药时被炸裂的石门,至今仍存痕迹;他在庭院中所亲植的酸子树,仍在生长。今故居完全按原样陈列,故居前已辟为公园,故居旁另建孙中山纪念馆,收藏并陈列了许多珍贵文物,供人瞻仰。

  中山故居是以翠亨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北距广州约100公里,南距澳门约30公里,隔珠江口水域与深圳、香港相望,陆地与珠海市毗邻。翠亨村傍山濒海,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置身于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的公园环境之中。

  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挂一副对联,曰:'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传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3

  中山国故都遗址位于林山脚下的中山国都城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为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所在地。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出土文物多为稀世珍宝,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轰动。现存有宫殿区、居民区、陶器场、冶炼场、遗址十多处。城后依东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处,山峡内有万寿寺遗址、阴阳柏及众高僧墓塔群(现有十三处)。林山峡水库碧柳环抱山水互映,可开展各种水上活动。

  素有“神秘王国”之称的古中山国,在中国战国时期由游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鲜虞部落建立。其后几经起落,创造了辉煌历史,但由于史籍中对其只有零星记载,其历史遗迹更是扑朔迷离。一九七四年,当人们敲开中山国历史的第一块瓦片时,这个有着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栖身于战国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秘王国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平山县,寻访这座古中山国遗址。

  从平山县城向东行约十五公里,一座小土山包进入记者视线。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说,那是中山国哀后的墓,保存完好,未被发掘。中山王“错”的墓就在哀后墓西侧大约三十米处,已于一九七四年发掘,从中出土了近两万件文物。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三二三年中山成公之子自称“中山王”,与燕、韩、赵、魏诸国王史称“五国相王”。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国内乱,中山王“错”乘机出兵伐燕略地“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夺得了燕国大片土地,跻身于诸侯之列成为千乘之国。

  据了解,中山王“错”的墓是已发掘的中山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山王墓,记者看到,墓室平面呈“中”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长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呈“斗”形;地下部分包括椁室、东库、西库和东北库。主室的后半周有陪葬墓六座,于前面和旁侧有车马坑二座、杂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中山王墓虽被多次盗掘和破坏,但仍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包括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玛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4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北距广州约 100公里,南距澳门约30公里,隔珠江口水域与深圳、香港相望,陆地与珠海市毗邻。

  开放的主要景点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听太平天国反清故事的雕塑、孙中山试验炸药处--瑞接长庚牌坊、翠亨民居展示区、翠亨农业展示区、中山鼎、警世钟等,逐步形成以“孙中山和他成长初期的社会环境”为主题,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立体而多元化的陈列展览体系,充分地展现了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体系和革命实践,再现出孙中山出生和成长初期的社会历史环境,使人们加深对孙中山这一伟大人物的了解。此外,本馆还负责管理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殷故居、陆皓东故居、中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陆皓东墓、孙昌墓、帅傅遗居等20多处文物景点。

  本馆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开通了电脑局域网、观众电脑触摸屏查询系统和国际互联网,实行了管理上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本馆为抢救和保护民俗文物,组建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努力不懈地弘扬民俗文化;本馆成立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每年都举办关于孙中山的大型展览和学术研讨会,不断取得研究成果;本馆完善了员工的各种行为规范,施行CI形象系列设计,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管理以增强竞争力,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5

  孙中山纪念碑建于,1930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构思非常奇巧的,它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耸立天穹。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碑上的“文”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细看铜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点,两边的阶梯交叉而上,构成“文”字的一撇和一捺。碑座正面刻有“亲爱精诚”四个大字。“亲爱精诚”是军校的校训,其意是,大家要互助互爱,真诚合作。纪念碑四面都刻有碑文。

  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据说这7级代表军校在此地办了7期,而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且屡战屡胜。还有一种说法是,军校在长洲岛办了7期,在外地办了5期,在大陆共办了12期。

  碑座的红色花纹,有人说是基-督教花纹。之所以刻有基-督教的图案,据说是因为孙中山信仰督教,孔祥熙、蒋介石和宋氏家族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故饰上这种花纹是毫不奇怪的。

  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生前站在讲台上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梅屋庄吉和孙中山三十年交谊不渝,积极支持孙中山的事业。当得知孙中山病逝后他十分悲痛,本来写些什么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后来他决定铸铜像来纪念,使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梅屋庄吉原想铸造七尊铜像,分放在日本和中国,但他当时经营的生意不好,且已经破产,身又患病,为了解决铸像经费,他抱病四处筹款,连女儿准备结婚的储蓄也挪用了。塑像是他委托雕刻家牧田祥哉塑造的。最后由于经费不足,只铸成四尊,运来中国。一尊竖立在这里,其余三尊则分竖立在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四尊铜像都是一模一样的,均高2.6米,重约20xx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生命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这七个字,来表达他心中的理想。碑上刻的字是军校代校务何遂写的。何遂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是现在黄埔同学会会长何世庸,另外两个儿子也都在政府任重要职务。有的人说,何代校务一家,父亲是国民党员,三个儿子是共产党员,这是典型的国共合作,合作也是非常愉快的。

  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阙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这是孙中山革命一生的写照,也是师生继承孙中山遗志的誓言。

  西面刻有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广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总理训词”便成为中华民-国国歌。民-国时期,每逢星期一举行总理纪念周时,都要唱这首歌,背诵总理的遗嘱。

  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的,但这座纪念碑却坐南朝北。据说,其中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6

  世界各地的华人,对我们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为纪念孙中山而修建的建筑物。比如说中山市的翠亨村孙中山故居、南京的中山陵和中国台湾的国父纪念馆等等。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就是60多年前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而捐款兴建的。

  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的名字并不是叫“中山”,他是姓“孙”名“文”,号“逸仙”,他的雅号才是“中山”。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他年青的时候在香港学医,之后在广州和澳门治病救人。在这期间,他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投身革命。他成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同盟会先后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孙中山做了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领导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20xx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推翻了。

  孙中山在广州曾经三次建立政权:第一次是,非常国会在广州召开,成立一个“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任大元帅,誓师北伐;第二次是,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在现在中山纪念堂这个地方;第三次是在,孙中山驱逐了陈炯明之后,在广州又重建了大元帅府。

  ,为中国革命费尽心血的孙中山病倒了,他患的是肝癌,但是他仍然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奔波劳碌。3月12日,孙中山就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59岁。孙中山先生出生和逝世都是在12号。由于孙中山生前喜欢种树,政府便把每年的3月12日这天定为“中国植树节”。

  在孙中山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当时的广东国民政府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拨款100万两白银在广州兴建中山纪念堂,堂址就选在越秀山南麓的总统府旧址。这个总统府,在清朝原是抚标箭道,后来改为督练公所。辛亥革命之后被军阀龙济光占据了。,孙中山在这里当上非常大总统,这里就成了总统府。在,叛军陈炯明的军队用大炮把总统府给夷平了。当时孙中山和家人都是跳墙逃走才避过大难的。后来,广州人民和一些爱国华侨听说要建中山纪念堂,都纷纷慷慨捐资。纪念堂的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的设计师吕彦直。吕彦直是山东人,他在国内的建筑界很有名望,南京的中山陵也是他设计的。很可惜,他英年早逝,35岁就死了,未能亲眼看到纪念堂落成。纪念堂在1月奠基,1931年10月落成,历时3年。解放后,政府多次拨巨款对纪念堂进行装修。现在,纪念堂的设备都很先进,有中央空调、高级舞台音响、灯控系统、消防监控中心,还有贵宾接待大厅,真是一年比一年漂亮。

  中山纪念堂介绍

  纪念堂前面的广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广场各有一根旗杆和一个云鹤华表,它们是以纪念堂的南北中轴线为轴心分别对称的。这个广场内种着木棉、白兰、桂花、合笑等共70多种花草树木,它们开花的季节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这几棵就是木棉树,也叫英雄树。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在广场的北门,有一棵已有320xx年历史的木棉树,是广州的“木棉花王”。

  堂前矗立着孙中山纪念铜像。在1945年以前,纪念堂只建有这个底座而没有铜像。在1945年春天,中山大学把校内的孙中山铜像借给纪念堂安放在这里。直到1956年,雕塑家尹积昌等人创作了孙中山的全身铜像放在这里,原来的铜像才送还给中山大学。尹积昌所造的孙中山铜像一共有4个,其中3个在广东。除了这一个之外,一个在黄埔军校,一个在中山医科大学,另一个在南京的中山陵。这个铜像的造型是有讲究的——孙中山的左手用三只手指叉腰,代表着“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右手用五只手指拄着拐杖,代表着五权宪法。铜像寓意深刻,可见创作者的心思是非常细密的。底座上面刻着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上面写有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和建党程序的具体内容。

  纪念堂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八角开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它的堂顶是八角形的,铺着宝蓝色的琉璃瓦,分为高低4层。大堂正面悬挂着孙中山手写的金字牌匾——“天下为公”;大堂四周的基座和阶梯都是花岗石,既庄重又典雅。从整个建筑来看,富有很浓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不愧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

  纪念堂的建筑结构非常巧妙,很多人都以为纪念堂是全木结构,其实,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地面到堂顶高58米,南北各宽71米。观众席分楼上楼下两层,有8座楼梯,11个进出口,共有5000个座位。那么各位可能很惊讶,这么大的大堂,怎么会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顶盖呢?原来这里共有8根柱子,但都藏在周围的内墙里,支撑着顶盖的8个角。这顶盖分3层,上层是一个乳黄色的弧形圆顶,中层开了玻璃天窗,下层是装饰用的云纹色彩的斜形方格。大家看一下,我们现在没有开灯,但整个纪念堂都十分光亮。光线就是通过玻璃天窗射入堂内,使整个会堂不用亮灯也光线充足。由于柱子都藏在墙里,观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观看舞台的视线都不会受阻;而且堂内没有回音,即使你坐在最远的角落,都能清晰地听到舞台的音响,这些都是纪念堂设计巧妙之处。

  堂内舞台宽19米,深15米。这块便是著名的“总理遗嘱”,是由汪精卫所写。遗嘱之中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名言。

  兴建这个中山纪念堂,加上越秀山顶的那个孙中山纪念碑,各项费用总造价超过300万银元。也许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银元的价值了解不多,但是在当时,一个银元就可以买到40斤大米,而我们现在买40斤大米大约需要60块钱人民币,换算一下,一个银元等于60元人民币,那300万银元就是1.8亿元人民币。可见,这在当时也是很高的造价。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7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区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门3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本馆成立于1956年,目前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5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关于博物馆征集收藏、展示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和本馆业务情况,经上级批准,本馆目前有三个机构名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对翠亨村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物收藏、民居与民俗风情展示,抢救与保护民俗文物、民俗文化,并以此保护和烘托孙中山及其故居的历史文化氛围。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主要业务包括:1、孙中山出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含珠江三角洲民俗)研究;2、孙中山生平经历研究;3、孙中山的家世、亲属与后裔研究;4、孙中山与其同时代(特别是香山籍)人物研究;5、孙中山相关文物研究;6、孙中山思想研究;7、相关的博物馆业务和观众服务项目研究;8、相关科研组织工作。

  纪念馆坚持"保护文物及其环境求发展"的宗旨,坚持"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的理念,坚持"守旧"——守护价值、守护记忆、守护历史文化,并以现代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开展业务和实施管理工作,积极创新。自20xx年2月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现代系统理论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实施对博物馆业务、文物环境、自然生态的科学管理。

  纪念馆的展示体系坚持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构成立体多元、与观众互动、独具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展示体系,具备了现代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组建于1998年12月28日,是一所以孙中山纪念馆为依托,以保护中山民俗文物、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展览与示范相结合的新型博物馆,开馆以来深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民俗博物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民居展示区,它分为民居展和民俗展两部分,以文物展示为主,使参观者能身历其境,对孙中山成长初期的社会状况和风土民情有直观的认识。农业展示区则以文物展示与耕作示范相结合为特色,知识性、历史感并重,对青少年一代特别有吸引力。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的建立,不但为民俗文物的保护作了大量的工作,也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奇妙旅程,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展览陈列更丰富、更立体。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该馆行政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xx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该建筑物门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两盏煤油灯回来,放置在条台上。后座是孙中山母亲卧室,正厅南侧为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与夫人谭氏的卧室。北边耳房是孙中山与元配夫人卢慕贞的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妆台和凳等仍旧摆放着。1892~1895年和,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孙中山曾在此书房研读古今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并曾在这里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1895年与陆皓东在此书房商讨救国方略,还曾在这里为乡亲治病。 故居庭院南边,栽植一株酸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种子亲手栽种的,生势茁壮茂盛,北边是砖砌的花台。 在故居周围还有孙中山青少年时活动过的遗迹。孙中山7至12岁时,常与他姐姐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经常挑水回家的水井,孙中山也常在山下兰溪的溪间捉鱼游泳。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树,是他童年时代常常听参加过太平军的冯观爽老人讲述太平天国将领反清故事的地方。[2-3] 据悉,孙中山故居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通过对核心景区孙中山故居的打造,建设一个集现代与历史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名镇,计划在3年至5年内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占地19.8亩,总投资约3932万元,目前已竣工。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8

  在中山市翠亨村,是一幢两层楼的中西合壁式小楼房,为孙中山于26岁时所亲自设计和改建。上下并列着7个穹形门楼,庄重而大方。四周皆苍松、翠竹、古榕和红棉,环境清幽。在中山书房中,陈列着他用过的针筒和听诊器。他虽当过总统,竟没有一件家具和摆设,房中仅有一张农家木床,一张旧桌和两把木椅,这是他在遗嘱里所说的“一生不治家”的最好证明。孙小山曾在此室写过著名的《上李鸿章书》,和陆皓东等革命志士共商过革命大计。孙中山试制炸药时被炸裂的石门,至今仍存痕迹;他在庭院中所亲植的酸子树,仍在生长。今故居完全按原样陈列,故居前已辟为公园,故居旁另建孙中山纪念馆,收藏并陈列了许多珍贵文物,供人瞻仰。

  中山故居是以翠亨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北距广州约100公里,南距澳门约30公里,隔珠江口水域与深圳、香港相望,陆地与珠海市毗邻。翠亨村傍山濒海,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置身于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的公园环境之中。

  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挂一副对联,曰:'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传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9

  孙中山故居坐落在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是一幢深灰色的两层楼花园洋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屋内楼下是客厅、餐厅,楼上是办公室、卧室和一个客房。1918年至1924年,孙中山先生就居住在这里。现在故居的陈列,都是遵照宋庆龄生前指示布置的。室内绝大多数陈列品都是原物原件。客厅中间的沙发,是孙中山先生当年使用过的。墙上的照片是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拍摄的,镜框由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木头拼成的,代表当时的五色国旗。

  楼上的书房,是当年孙中山读书和办公的地方,那里,可以看到孙中山用过的放大镜和绘图器具,以及几张地图。在书房的四周、楼梯角处、过道旁边,放满了书橱和书箱,周围的墙上挂着大小地图,包括一张用毛笔画的军事示意图,都是孙中山亲自绘制的。

  书房的隔壁便是卧室。在卧室的西南角,衣橱的旁边放着一只靠背沙发椅。著名的《孙文学说》就是坐在这个椅子上写出来的。卧室里有一个可以折叠的工作台。就在这张台子上,宋庆龄曾用打字机打出了孙中山口授的《实业计划》底稿。

  在楼上,还有一个不大的客房,1922年,孙中山在这里会晤了李大钊和林伯渠同志。接受了新的思想,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3年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折。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国各族人民。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10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区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门3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本馆成立于1956年,目前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5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关于博物馆征集收藏、展示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和本馆业务情况,经上级批准,本馆目前有三个机构名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对翠亨村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物收藏、民居与民俗风情展示,抢救与保护民俗文物、民俗文化,并以此保护和烘托孙中山及其故居的历史文化氛围。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主要业务包括:1、孙中山出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含珠江三角洲民俗)研究;2、孙中山生平经历研究;3、孙中山的家世、亲属与后裔研究;4、孙中山与其同时代(特别是香山籍)人物研究;5、孙中山相关文物研究;6、孙中山思想研究;7、相关的博物馆业务和观众服务项目研究;8、相关科研组织工作。

  纪念馆坚持"保护文物及其环境求发展"的宗旨,坚持"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的理念,坚持"守旧"——守护价值、守护记忆、守护历史文化,并以现代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开展业务和实施管理工作,积极创新。自20__年2月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现代系统理论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实施对博物馆业务、文物环境、自然生态的科学管理。

  纪念馆的展示体系坚持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构成立体多元、与观众互动、独具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展示体系,具备了现代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组建于1998年12月28日,是一所以孙中山纪念馆为依托,以保护中山民俗文物、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展览与示范相结合的新型博物馆,开馆以来深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民俗博物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民居展示区,它分为民居展和民俗展两部分,以文物展示为主,使参观者能身历其境,对孙中山成长初期的社会状况和风土民情有直观的认识。农业展示区则以文物展示与耕作示范相结合为特色,知识性、历史感并重,对青少年一代特别有吸引力。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的建立,不但为民俗文物的保护作了大量的工作,也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奇妙旅程,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展览陈列更丰富、更立体。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该馆行政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__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该建筑物门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两盏煤油灯回来,放置在条台上。后座是孙中山母亲卧室,正厅南侧为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与夫人谭氏的卧室。北边耳房是孙中山与元配夫人卢慕贞的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妆台和凳等仍旧摆放着。1892~1895年和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孙中山曾在此书房研读古今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并曾在这里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1895年与陆皓东在此书房商讨救国方略,还曾在这里为乡亲治病。 故居庭院南边,栽植一株酸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种子亲手栽种的,生势茁壮茂盛,北边是砖砌的花台。 在故居周围还有孙中山青少年时活动过的遗迹。孙中山7至12岁时,常与他姐姐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经常挑水回家的水井,孙中山也常在山下兰溪的溪间捉鱼游泳。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树,是他童年时代常常听参加过太平军的冯观爽老人讲述太平天国将领反清故事的地方。[2-3] 据悉,孙中山故居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通过对核心景区孙中山故居的打造,建设一个集现代与历史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名镇,计划在3年至5年内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占地19.8亩,总投资约3932万元,目前已竣工。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11

  孙中山纪念碑建于,1930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构思非常奇巧的,它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耸立天穹。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碑上的“文”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细看铜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点,两边的阶梯交叉而上,构成“文”字的一撇和一捺。碑座正面刻有“亲爱精诚”四个大字。“亲爱精诚”是军校的校训,其意是,大家要互助互爱,真诚合作。纪念碑四面都刻有碑文。

  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据说这7级代表军校在此地办了7期,而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且屡战屡胜。还有一种说法是,军校在长洲岛办了7期,在外地办了5期,在大陆共办了12期。

  碑座的红色花纹,有人说是基-督教花纹。之所以刻有基-督教的图案,据说是因为孙中山信仰督教,孔祥熙、蒋介石和宋氏家族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故饰上这种花纹是毫不奇怪的。

  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生前站在讲台上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梅屋庄吉和孙中山三十年交谊不渝,积极支持孙中山的事业。当得知孙中山病逝后他十分悲痛,本来写些什么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后来他决定铸铜像来纪念,使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梅屋庄吉原想铸造七尊铜像,分放在日本和中国,但他当时经营的生意不好,且已经破产,身又患病,为了解决铸像经费,他抱病四处筹款,连女儿准备结婚的储蓄也挪用了。塑像是他委托雕刻家牧田祥哉塑造的。最后由于经费不足,只铸成四尊,运来中国。一尊竖立在这里,其余三尊则分竖立在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四尊铜像都是一模一样的,均高2.6米,重约20xx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生命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这七个字,来表达他心中的理想。碑上刻的字是军校代校务何遂写的。何遂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是现在黄埔同学会会长何世庸,另外两个儿子也都在政府任重要职务。有的人说,何代校务一家,父亲是国民党员,三个儿子是共产党员,这是典型的国共合作,合作也是非常愉快的。

  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阙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这是孙中山革命一生的写照,也是师生继承孙中山遗志的誓言。

  西面刻有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广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总理训词”便成为中华民-国国歌。民-国时期,每逢星期一举行总理纪念周时,都要唱这首歌,背诵总理的遗嘱。

  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的,但这座纪念碑却坐南朝北。据说,其中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中山故居导游词 篇12

  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据说比中山纪念堂的那棵白兰树还要高,被称之为“冠军树”。这棵树树型很有意思,在粗壮的树干上,分成两大枝,花繁叶茂。有些观众联想力十分丰富,触景生情。他们说粗壮的树干,象征国共合作,中间两枝象征两党分道扬镳。上层花繁叶茂,纵横交错,又象一位位老人握手言和。是啊,历史上的恩恩怨怨总有一天会化解,“相逢一笑泯恩仇”,民族要团结,祖国要统一,香港和澳门回归了,海峡两岸也总有一天会统一的。

  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原为清朝末年的海关楼,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1952年维修时,把木楼梯从西侧改到室内。

  楼内举办“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和“军校校史陈列”。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军校的整段历史。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31 23: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