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贵州文昌阁导游词
范文

贵州文昌阁导游词(精选5篇)

贵州文昌阁导游词 篇1

  文昌阁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于武山南端高处,别名“奎阁”,故将此景称为“奎阁凌霄”。原建筑造于清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至民国时期已破败不堪。

  ,蒋介石从广东回乡扫墓,见其楹栋倾斜,于是就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重建,至第二年造成飞檐翘角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作《乐亭记》以描述其胜。但溪口人仍称之为“文昌阁”,文昌阁改建后,成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

  蒋宋联姻后,常携宋美龄来此小住。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军委会“严加管束”,次年1月13日,被送到溪口幽禁。张学良到达溪口,最先的落脚点就是文昌阁,几天以后才被押送上雪窦山,1939年12月12日,6架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以后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1987年,政府拨款,在原址按原样重建,雕梁画栋,风姿胜旧。

  现在我们去参观小洋房。这所三间二层小平房就是蒋经国先生住过的小洋房,建于1930年,由于当时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称为“洋灰”,故此房叫 “小洋房”,原是为美国军事顾问端纳先生所建。这房子背靠武山,面临剡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来居住于此,直至1939年到江西赣州任国民党行署专员,蒋介石曾为其子请了两位老师,严教不懈,以解除其马列主义武装,同时为其妻蒋方良女士教国文。蒋经国住读时。楼上东面一间为卧室,西面一间为书房,中间为客厅,屋顶平台较宽敞,楼下由伴读徐道邻、高理文等住宿。屋内有一石碑携刻着蒋经国手书的“以血洗血”四字,表示他对日侵的痛恨及替母复仇的决心。

贵州文昌阁导游词 篇2

  贵阳古城有"九门四阁",这文昌阁就是老东门上的一阁。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城垣一段段被高楼大厦吞没,惟有这一段城墙,保留着古老的记忆。文昌阁不但鼠阳的,而且是中国的,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顾名思义,文昌阁供奉的是文昌君,也就是天上的魁星。像这样的宫观阁楼,在贵阳,在贵州,在其他各地都很平常,但贵阳文昌阁却是"平中见奇",在建筑结构上独具匠心,颇有"点石成金"的奇妙之处。

  文昌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虽然几经磨难,几次重修,但基本框架始终未改,不失它的原貌。据史书记载,在清代嘉庆年间,贵阳发生了一次较强烈的地震,不少房屋被毁,就连构筑坚固的城墙也在地震中崩塌。文昌阁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仅仅是"阁顶挫斜",晃动了几下,依然安稳地立在城垣上。人们开始注意文昌阁,探寻它"大难不毁"的奥秘。

  文昌阁从外观看以乎看不出什么新奇之处,无非是一座三层三檐的阁楼。再仔细一看,它的底层呈正方形,而第二层和第三层却变成了9个角。把圆周分为9等份倒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可是,这9个角的度数是不等同的,前面3个角的角度仅为30度,其余6个角均为45度。这9角是怎样划分的呢?原来,它是将圆周先作4等分,然后将正面的这一段弧平分3段,又将其余3段弧一分为二,这样便成了不等边九角形。古建筑学专家告诉我们,这种不等边九角攒尖顶阁楼,在国内堪称一绝,不知是鲁班的哪位高足得了莫传才修建成的。

  文昌阁高耸在古城墙上,背后是一带远山,栖雷岭巍峨、苍翠。正是:"浓翠万重当槛出,清光一片抱城来。"文昌阁侧的古城墙下,最近新辟了一片绿地,为贵阳城增添了几分春色,是人们休息、乘凉的好地方。

贵州文昌阁导游词 篇3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贵阳市武胜门旁修建了文昌阁,文昌阁选址在东门,高踞在武圣门旁,居高临下,从大十字上东门,地形一路升高,体现办教育的崇高地位,文昌阁成了贵阳城文气最足的响当当的地名。文昌阁的出名,一是出在文人蔚起,二是阁楼建筑的独特性在全国绝无仅有。

  文昌阁还以其独特的平面形式和奇妙的结构在全国古建筑界极负盛名:阁高20米,通圆阔11.47米,进深11.58米,为三层三檐九角翘檐,九面开窗,除底部为四方形外,二、三层皆为九边形,屋顶为九角,梁为十八根、柱为五十四根,二、三层的楞木各为九根。底层为四方,二、三层为九方。九角亭阁,已属罕见,更妙者是九角划分,尤为独特,它是在东、南、北三面90°内各划成三等分,而西面(正面)的90°内划成三等分,形成一个不等边而又有规律的九角形。各檐的翼角挑枋,前挑翘角,后挑井口柱,中间以檐柱顶撑,起到“杠杆”作用。全国古建筑名师考察文昌阁独特的建筑后,冠以一个地位很高的名字叫绝世奇楼。

贵州文昌阁导游词 篇4

  贵阳文昌阁,地处老东门附近,是一座以文昌阁楼为主体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古朴浑厚,典雅端庄。主体建筑文昌阁楼,造型别致,结构奇特,国内仅见。颇具艺术和科研价值,深受建筑专家的注目,受到中外游客的称赞。鼠州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楼,坐东向西,楼体高20余米,通面阔11.47米,进深11.58米,为三层三檐不等边的九角攒尖顶。两侧配有重檐悬山顶的厢房,阁楼对面有月台、水池、倒座、花台,组成封闭式的四合院,布局缜密,颇壮观瞻。阁楼底层为正方形四角,二三层为九边九角,东、南、北三面等边,各方均为二,唯正面(西面)等分为三,组成不等边九角形。除底层外,二、三层均出飞檐,梁架结构独特,第三层的全柱和第二层的重檐金柱,均不穿过各层楼板,第二层九根檐柱,仅有四根是一层的重檐全柱,平面布局为一平方形,其余五根檐柱分别立于底层的顺梁上。顶部雷公柱空悬,由九根角梁共撑,以第三层的金柱和檐柱为支点,承托宝顶。整个用料为榫卯,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如此枋梁承桃,逐渐收缩的回旋处理,既分散承重支点,增强阁楼的稳固性,具有防震效果,又扩大了各层的空间和使用面积。

  另外,阁楼柱架用材数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数。尾顶九角,楼楞木二、三层各用九根。梁八十一根,柱五十四根,均是九的倍数。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匠心巧运。因为在封建社会,“九”表示最高权力,最高等级的象征。看来,这幢建筑还含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文昌阁属于祭祀性建筑。整座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贵州巡抚卫既齐在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公园1692年)《重修文昌阁碑记》中写道:“会城东郊外,有峰突起,是为木笔文星。支衍蟠曲而入城中,为院司场屋之祖。术家嫌其未尽茸拔,思有以助之,乃于子城之上建阁三层。中祀文昌、上以祀奎、下祀武安王,而总名之曰’文昌阁′。”记述了文昌阁建筑的始因。

  贵阳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公元1620__年),经多次维修和重建。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总督卞三元、甘文焜、巡抚佟凤彩重建;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巡抚卫既齐等重修;雍正中经略张广泗、乾隆六年辛未(公元1741年)布政使陈德荣皆重建;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郡人修复;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巡抚贺长龄捐廉倡修。现在文昌阁建筑群的布局是在嘉庆年间形成的。1982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对文昌阁进行了维修,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并拨补助款10万元。

  修葺一新的文昌阁,高踞东门月城上,飞檐翘角,雄奇华丽,古朴幽雅。在正面二楼外檐下,悬挂楷书匾额“文昌阁”三字。在正面柱子及楼内,恢复旧时楹联三幅。一为清雍正五年任按察使,七年任巡抚的张广泗撰联:“盛世车书环斗极;遐方文物应奎垣”。一为清嘉庆时张大学撰联:“众山环绕供诗料;层楼高标入画图”。一为清人张先杰撰联:“浓翠万重当槛出;清光一片抱城来”。在阁楼的二楼上存放文昌阁楼宝顶,铜质,葫芦形,高一点五米。重四十公斤,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制造。1976年被雷击落。游人看后,无不赞叹我国古人的铸造技艺。现阁楼的宝顶,是重新仿制的。

  文昌阁历来为文人荟萃之地,留下诗词和碑刻至今。文昌阁现遗存石刻古碑九块,其中八块是在阁楼内南北厢房的两头立放,有一块镶在院墙上。最早的是清康熙三十一年《重修文昌阁碑记》,最晚的是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贵阳东城文昌阁记》。碑刻主要记载着文昌阁的历史沿革及各次维修情况。还有遗存匾额三块:一为道光壬寅年(公元1842年)的“于帝其训”,一为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的“天下之母”,一为书写年代不能辩明的“永保子孙”。

贵州文昌阁导游词 篇5

  贵阳文昌阁,地处老东门附近,是一座以文昌阁楼为主体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古朴浑厚,典雅端庄。主体建筑文昌阁楼,造型别致,结构奇特,国内仅见。颇具艺术和科研价值,深受建筑专家的注目,受到中外游客的称赞。鼠州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楼,坐东向西,楼体高20余米,通面阔11.47米,进深11.58米,为三层三檐不等边的九角攒尖顶。两侧配有重檐悬山顶的厢房,阁楼对面有月台、水池、倒座、花台,组成封闭式的四合院,布局缜密,颇壮观瞻。阁楼底层为正方形四角,二三层为九边九角,东、南、北三面等边,各方均为二,唯正面(西面)等分为三,组成不等边九角形。除底层外,二、三层均出飞檐,梁架结构独特,第三层的全柱和第二层的重檐金柱,均不穿过各层楼板,第二层九根檐柱,仅有四根是一层的重檐全柱,平面布局为一平方形,其余五根檐柱分别立于底层的顺梁上。顶部雷公柱空悬,由九根角梁共撑,以第三层的金柱和檐柱为支点,承托宝顶。整个用料为榫卯,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如此枋梁承桃,逐渐收缩的回旋处理,既分散承重支点,增强阁楼的稳固性,具有防震效果,又扩大了各层的空间和使用面积。

  另外,阁楼柱架用材数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数。尾顶九角,楼楞木二、三层各用九根。梁八十一根,柱五十四根,均是九的倍数。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匠心巧运。因为在封建社会,“九”表示最高权力,最高等级的象征。看来,这幢建筑还含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文昌阁属于祭祀性建筑。整座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贵州巡抚卫既齐在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公园1692年)《重修文昌阁碑记》中写道:“会城东郊外,有峰突起,是为木笔文星。支衍蟠曲而入城中,为院司场屋之祖。术家嫌其未尽茸拔,思有以助之,乃于子城之上建阁三层。中祀文昌、上以祀奎、下祀武安王,而总名之曰’文昌阁′。”记述了文昌阁建筑的始因。

  贵阳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公元1620xx年),经多次维修和重建。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总督卞三元、甘文焜、巡抚佟凤彩重建;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巡抚卫既齐等重修;雍正中经略张广泗、乾隆六年辛未(公元1741年)布政使陈德荣皆重建;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郡人修复;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巡抚贺长龄捐廉倡修。现在文昌阁建筑群的布局是在嘉庆年间形成的。1982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对文昌阁进行了维修,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并拨补助款10万元。

  修葺一新的文昌阁,高踞东门月城上,飞檐翘角,雄奇华丽,古朴幽雅。在正面二楼外檐下,悬挂楷书匾额“文昌阁”三字。在正面柱子及楼内,恢复旧时楹联三幅。一为清雍正五年任按察使,七年任巡抚的张广泗撰联:“盛世车书环斗极;遐方文物应奎垣”。一为清嘉庆时张大学撰联:“众山环绕供诗料;层楼高标入画图”。一为清人张先杰撰联:“浓翠万重当槛出;清光一片抱城来”。在阁楼的二楼上存放文昌阁楼宝顶,铜质,葫芦形,高一点五米。重四十公斤,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制造。1976年被雷击落。游人看后,无不赞叹我国古人的铸造技艺。现阁楼的宝顶,是重新仿制的。

  文昌阁历来为文人荟萃之地,留下诗词和碑刻至今。文昌阁现遗存石刻古碑九块,其中八块是在阁楼内南北厢房的两头立放,有一块镶在院墙上。最早的是清康熙三十一年《重修文昌阁碑记》,最晚的是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贵阳东城文昌阁记》。碑刻主要记载着文昌阁的历史沿革及各次维修情况。还有遗存匾额三块:一为道光壬寅年(公元1842年)的“于帝其训”,一为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的“天下之母”,一为书写年代不能辩明的“永保子孙”。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31 2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