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精选20篇)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

  各位团友,早上好!欢迎来到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们的司机师傅姓杨,他是一位很经验的司机,他可以做到钥匙一插马达就响,车轮一动平安送到。今天我们将共同游览泉州开元寺,我们在这里游览的时间为1个小时,请大家11:00上车,请大家随我下车,关好车窗,代好您的贵重物品,请记住车号为闽D12345。

  今天我们所到的泉州市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在这里,道教、伊斯兰教、儒教、基督教、佛教和平共处,这也体现了泉州人兼容的气度和宽阔的胸怀。今天我们参观的开元寺是一座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千年古刹。而开元寺的东西塔则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我们泉州人常说: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泉州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7.8平方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寺庙之一。好,各位团友,已经来到了开元寺内,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远看这两座塔,大家猜它是用什么做的,啊!刚刚有人说像是木头做的,又有的说是像砖做的,也有的说是铜做的,那还是让我们到近处瞧瞧去,啊!大家都跑去摸呀,应该知道答案了吧,对它是用石头做的,但非常像木头做的,这座塔是仿木结构,特别是用花岗岩石表现仿木斗拱结构,是最具权威性的成就。这对姐妹塔,也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宋代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标志,他可是一位历经风雨的老者,两塔最初皆为木塔,后毁于火灾,后又用砖,最后改建成现在的五层石塔,东西塔历经740多年风雨雷电以至8级大地震的摧撼,至今依然巍然,堪称石塔之冠。东塔“镇国塔”高48米多,西塔“仁寿塔”高45米多,当年,建塔的工匠们把东西塔,特别是东塔,每一层的八个面壁上,都嵌刻了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佛教人物浮雕。表面佛法的庄严。大家看东塔的的人物浮雕从他们的表情、发型、服饰、兵器、手势是如此形象,及细微处的衣服上的绦带都有有数十种花样,如果不是对生活的熟知,凭想象是设计不出来的。大家可以仔细地看塔身,我们可以看见菩萨、高僧、罗汉、神将、金刚等琳琅满目的人物浮雕,而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不引起我们注意的在东西塔的须弥座转角位置上的16尊侏儒,别小年这些貌不惊人的畸形人,但他们智力不亚于常人,而且又有体力,所以古代的达官司贵人常把他们当作苦力来役使。中国的古建筑常在二根横梁之间竖一短柱作为支撑,因又矮又粗,所以叫做“侏儒柱”。《营造法式》一书中,也把这个建筑上的重要构件称作侏儒柱。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常把扛负须弥座的力士塑造成侏儒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中央邦的桑奇大佛塔,塔上有一幅《阿育王礼佛》浮雕,画面上阿育王在宫廷侍女环绕之中,从跪伏的大象背上下来,准备去社拜释迦牟尼卒堵坡坡,他把匍匐在地的侏儒当作踏阶,于是侏儒托举负重,也就成为佛教建筑和造像艺术中常见的形象。泉州东西塔须弥座16尊侏儒,每尊只有30厘米高,采用的是深浮雕技法。这些侏儒大家看,个个都是矮矮墩墩、裸胸凸肚,他们各据一角,以身当柱,作出耸着肩,拱着背,顶托巨塔的姿势;有的穿无袖短衫,有的裤子滑在肚脐下,有的单膝跪地,有的半蹲半起,有的两手举托,有的双手撑膝,有的歪关侧脑,有的憋气运力,有的龇牙咧嘴,有的故扮鬼脸,有的满面苦相,一个个拚力卖命,不堪其重,每塔都有一个侏儒把拇指和食指放在嘴里作吹唿哨状,好像是个领头的,在指挥大家一起出力,这些没有生命的石雕侏儒,引人同情又使人揪心。他们比塔上的人物浮雕和须弥座的佛传图浮雕更富有艺术的魁力和深刻的思想。泉州东西塔须弥座的侏儒,不失为当时社会的写照,把侏儒的忍苦受罪的样子真实的表达出来了。泉州东西塔创造了具有宋朝那一个时代的造型艺术也可从这对姐妹塔中看出南宋时代的科技水平,近年东塔入选中国“四大宝塔”邮票发行。从布局来看,东西塔是开元寺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从塔的自身来看,又是独立的建筑,也许可以说,开元寺就像是一壶好茶,需要慢慢品尝,细细回味,自有无穷余韵在心中。

  好,各位团友,看完东西塔后,现在我们有15分钟照相时间,15分钟后,我们将继续参观开元寺,谢谢!

  远道而来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欢迎来到泉州开元寺。人们常说:不游开元寺不算到泉州。如果说,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馆”,那么,开元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说泉州素称“泉南佛国”,那么开元寺便是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千年古刹。而开元寺内的东西塔则是泉州古城的标志。

  在我们生活的年代,高楼大厦的建设者运用现代化机械从事“高空作业”,古代呢?没有起重机,没有大吊车,更谈不上“直升飞机”和“电脑设计工程”,然而华夏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无数令世人惊叹的古建筑。大家看,耸立在草坪上的两塔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古塔专家罗哲文教授曾望塔兴叹:“鬼斧神工”!

  据《寺志》记载:东西塔建于南宋,前后历时20xx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代泉州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两座塔重约19510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部用花岗岩依照木头入榫的结构建造而成,这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相当罕见,充分体现了我国宋代高超的建筑水平。

  我们眼前的是东塔“镇国塔”,建于南宋,塔高48.2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大的石塔,被誉为“石塔之王”。近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发行。而西塔“仁寿塔”高度与东塔相差四米多,为44.06米,先东塔十年而建(公元1228—1237年)。两塔相距200米左右,配对成双,俗称“东西塔”。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2

  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去福建风景“十佳”之一的集美游览,集美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首先,让我向各位介绍集美区。

  集美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12万,是著名的侨乡和旅游风景区。现在我们进入集美学村,集美,俗名“尽尾”,即大陆尽处;又名 “浔尾”,即浔江之尾。明末集美进士陈文瑞嫌“浔尾”不雅,改称“集美”,寓集天下之美,但未通行。至陈嘉庚先生1894年创办惕斋学塾,办集美小学,办女子小学,办师范和中学,办幼稚园,办水产科和商科,办女师以后,于2月将这些学校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总校名。因军阀混战,给学校带来严重滋扰,经陈嘉庚先生和校长向南北军政府呼吁保证学校的安全和宁静,要求规定为“永久和平学村”。得到南北双方承诺。10月由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学校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并电令闽粤省长及统兵长官“特别保护”, “集美学村”才由此得名。陈嘉庚倾资兴学举世无双,他为保证学校费用,把国外所有不动产7000亩橡胶园和店屋货栈以及50万平方英尺的地皮,均出售作为集美学校的基金,他在厦门大学发起人会议上慷慨陈词:“民心不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之目的之一日。”1993年10月,农业部、交通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同筹办集美大学,以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政专科学校、集美师专为基础,同时成立工商管理学院。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鳌园参观。鳌园是陈嘉庚先生年回乡定居后花20xx年时间亲自督建而成的,耗资65万元,占地近9000平方米。鳌园原为海边的一个小岛,形如蛰伏的大鳌,护卫着集美。1951年,陈嘉庚“不侵民田,辟置公园”,“于中立碑,纪念解放,名曰鳌园”。国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陈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容中外古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化等,无所不有,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也是新评的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取名“鳌园春晖”。鳌园分为三部分,即门廊、解放纪念碑、陵墓。走进园门,就是50米的长廊,长廊两侧厢壁上镶嵌着58幅历史故事人物内容的青石镂雕,这是鳌园 653幅石雕的精华部分。左边主要是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的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泽东的信赖和热爱。这些围墙上的浮雕共有291幅,初建时是用水泥塑制的,几十年风雨侵蚀,损坏严重,1991年春,集美学校委员会筹款百余万元,以原水泥雕内容为参考,由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艺术系的教师绘图,惠安艺人精心雕琢,全部更换为青石雕,其中有浮雕229块、沉雕42块、影雕20块。影雕是石雕艺术的新发明,使世界叹服。法国等国家专门请惠安影雕师前去表演,倾倒了欧洲许多艺术家。

  各位团友,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是陈嘉庚先生亲自精心设计的。纪念碑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0xx年的奋斗,终于取得胜利;正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毛主席为一个镇题写解放纪念碑是仅有的一次;碑的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并手书的碑文。纪念碑台基的底层为13级,象征陈嘉庚事业顺利发展的鼎盛年月;第二层为10级,寓他的事业遇到困难,企业收盘的年月;再上面是8级和3级,象征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碑座还刻满了反映新中国建立的石雕。

  纪念碑前有一高7米,宽30米的屏壁,正中刻着“博物观”三字,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是地图,特别突出了台湾省地图,反映了闽台密切关系和陈先生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其下为托儿所到大学的类型和行为规范图。

  转过屏壁就是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了。墓坐子向午,呈寿龟形,墓盖为13块六角形青斗石镶成,墓碑上刻有陈先生生卒年月和担任过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职务。墓圹为“凤”字壳,周边用15块青斗石浮雕介绍陈先生前半生的主要经历。墓圹四周的石雕,记录着他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光辉一生,可以说是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病逝北京,享年88岁。他身后备极哀荣,北京举行了公祭,并由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领头执绋,覆盖国旗的灵柩,沿途各省市迎送,在集美举行了国葬,最后安葬在鳌园。1988年,国务院将陈嘉庚陵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有一拜亭,每逢清明节、集美学校校庆日,厦门各界和集美学校师生均要到此祭奠,表示深切怀念。

  各位团友,参观鳌园,看了陈嘉庚先生的不平凡业绩,我们应该能够感到陈嘉庚先生人格的崇高,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陈嘉庚生前曾经说过,鳌园完工后,在其西北测要造一个公园。为完成他的遗愿,集美学校委员会经过努力,于1992年9露工建设“嘉庚公园”,?994年10 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xx年之际全部竣工。

  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解散自由活动,我们一个小时后在园口集合吧,谢谢合作!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3

  各位团友,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集美鳌园景区。鳌园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

  庚先生亲自主持兴建的。如果团友您是福建人,那您一定对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有所耳闻吧。如果不是,那也没有关系,在到达景点时,小林想先简单介绍下陈嘉庚先生的生平,这样游览起来会更有意义。 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10月21日诞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渔村一个侨商家庭。十七岁时,奉父命去新加坡,在其父自营的“顺安”米店学商。先生经商四十余年,是东南亚大规模种植橡胶最早之一人,被誉为树胶王国四功臣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经营实业,不谋私利,而是以振兴祖国,服务社会为职志。庚先生身羁异邦,心怀乡国。(民国元年)先生回国,翌年2月即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校。此后陆续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设有图书馆、体育馆、医院等公用机构,统称集美学校。 11月30日在筹办厦门大学的会上,他慷慨陈辞:愿尽出所有家财,以办教育,并亲自回国经营,以冀将来事或成功,使海外富侨有所感动。 1961年3月陈老在北京弥留之际遗嘱:“集美学校要继续办下去”、“中国台湾必须回归中国”。8月12日病逝,享年88岁。15日举行公祭,廖承志致悼词。公祭后起灵,由周恩来、朱德领先执绋,护送灵枢上灵车,用专列火车运载回集美。20日安葬在鳌园。

  位于我们面前的鳌园,于1951年动工,直至1961年才竣工,历时十年之长,占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耗资65万元,主要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墓和四周围墙石雕群组成,鳌园原是一小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状似大鳌,鳌在闽南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称此园为鳌园。那现在我们就去游览一下陈嘉庚先生耗尽十年时间完成的鳌园是什么样子的吧!

  在进入大门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大门上有一幅楹联,写着“鳌载定教山尽

  峙,园居宁世与相忘”, 上下联首两字相结合便正是“鳌园”, 步入园门 便是50米的长廊,左右两边镶着青石镂雕,分别刻有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这是整个鳌园石雕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可谓是上乘之作。各 位团友请看,左边的这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主席的信赖和热爱。

  团友们请随我前行,走到长廊的尽头,可以看到颇具特色的―影雕。这些―影雕是福建省惠安县近年来新开发的石雕新工艺,由于造型细腻、逼真,有如摄影图片,故名影雕。请各位来宾往上看,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集美解放纪念碑,这是鳌园的主体建筑,陈嘉庚先生独具匠心,将碑高设计为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所走过的20xx年历程,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

  各位团友请看这“集美解放纪念碑”这几个苍劲有力、飘逸豪放的文字,谁能猜出这是哪位领袖所题吗?它是1952年五月十六日毛泽东主席所书的,再看这碑文,由284个文字组成,它是陈嘉庚先生于1952年九月十二日所书。 转过屏壁右侧向前走,前面就是陈嘉庚墓,整个墓呈龟形,龟在中国民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当年在陈嘉庚设计鳌园时并没有设计自己的墓,到1955年时,一位参加建设鳌园的雕刻家认真地向陈嘉庚建议,这块大石头伸向大海,如果地此建墓是最佳位臵,后来陈嘉庚先生经过多次勘察,认为北面靠山,面向大海,视野开阔,是一块风水宝地,他觉得,在他百年之后,能够安息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的身旁,他走得安心,他还认为,他逝世后骨肉融入故乡的大地,与父老乡亲朝夕相伴,实现了他“叶落归根,终老故乡”的夙愿。墓周围的石雕,描绘了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平凡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各位团友,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鳌园就像一部百科全书,集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教育、艺术为一体,也是我们陈嘉庚先生用最后十年建造的一座溶入他强烈爱国情怀的丰碑,这一切不知给您们留下些什么印象呢?不知小林今天的讲解是否让您们满意呢?如果有机会,小林希望您们下次再带上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最后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4

  鳌园,坐落在集美东南隅,总面积达8990平方米。鳌园原为一座小岛,形似海龟、故为“鳌园”。嘉庚先生花20xx年时间、耗资65万元,亲自设计、督建而成的。园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他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含中外古今、天文地理、科技文教、书法绘画、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鳌园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三个部分组成。门廊的设计精巧洒脱,两厢墙上镂刻着连环组雕。园中央矗立着“集美解放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背面是陈嘉庚先生亲自撰写的碑文。整个纪念碑高28.6米,通体以花岗岩建成,基座两层,台阶下层八级,上层三级,象征着八年抗战及三年解放战争,四周绕以青石雕栏。

  鳌园里短墙、栏杆、亭柱等处,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名流题赠诗词和对联,盛赞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品德。它又汇集闽南石刻精华,表现了我国高超的石雕艺术水平,故有闽南“石雕博物馆”之美称。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5

  经过两个小时的候机时间和一个半小时的机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福建省的旅游城市——厦门。

  厦门有6个区,今天我们先参观集美区的集美学村。集美学村是陈嘉庚先生倾资建造,一手创办的,里面从幼稚园到大学,一应俱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鳌园。

  鳌园,因为原来是个像鳌的小岛,所以称为鳌园。鳌园分为三部分,先是门廊,只见它长约50米,上面雕有一幅幅石雕,有三国时期的,有解放时期的……各个栩栩如生,而这些都是能工巧匠们用高超的技艺一锤一锤凿刻出来的。

  接下来参观的就是解放纪念碑。它高28米,表示中国共产党经过了20xx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胜利。纪念碑底阶为13层,表示陈嘉庚先生的事业正在鼎峰。第二层石阶为10层,意思是陈嘉庚先生的事业遇到了困难。而第三,四层石阶分别为8层,3层,分别表示8年的抗战时间和3年的解放战争。没有想到,只是一层层的石阶,竟然有着深刻的含义。

  最后,我们来到了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前,陈嘉庚先生去世后,将自己的骨灰运回集美,葬在鳌园。墓前有一拜亭,每当清明、集美学校校庆日时,厦门各界和集美学校的师生们都要来祭奠,表示深切的关怀。

  参观了鳌园,我看到了陈嘉庚先生的不凡业绩,感受到了陈嘉庚先生投身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课。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6

  鳌园,坐落在集美东南隅,总面积达8990平方米。鳌园原为一座小岛,形似海龟、故为“鳌园”。嘉庚先生花20xx年时间、耗资65万元,亲自设计、督建而成的。园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他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含中外古今、天文地理、科技文教、书法绘画、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鳌园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三个部分组成。门廊的设计精巧洒脱,两厢墙上镂刻着连环组雕。园中央矗立着“集美解放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背面是陈嘉庚先生亲自撰写的碑文。整个纪念碑高28.6米,通体以花岗岩建成,基座两层,台阶下层八级,上层三级,象征着八年抗战及三年解放战争,四周绕以青石雕栏。

  鳌园里短墙、栏杆、亭柱等处,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名流题赠诗词和对联,盛赞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品德。它又汇集闽南石刻精华,表现了我国高超的石雕艺术水平,故有闽南“石雕博物馆”之美称。

  离鳌园不远处建有“归来堂”,堂前树有陈嘉庚先生铜像。还建有陈嘉庚先生故居和生平事迹陈列馆,构成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鳌园石刻精粹,琳琅满目,遍布全园。分浮雕、沉雕、圆雕、镂雕、影雕等种类,汇集闽南石刻精华。

  1992年,为完成陈先生的遗愿,在鳌园前的海滩上建设“嘉庚公园”。公园占地3万平方米,周边建了一组仿古的歇山琉璃亭台楼阁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与鳌园融成一体,更是秀美,于1994年10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竣工,向游人开放。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7

  各位来宾,你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们开车的师傅姓陈,我是厦屿旅行社的导游,姓吴,名x x!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导游,为你们服务,希望在我们相处的时间能够让你们感到一份快乐!预祝大家能够玩得开心、吃得称心、住得舒心、走得顺心,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位的支持!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集美鳌园景区,鳌园是我们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亲自主持兴建的,于1951年动工,直至1961年才竣工,历时十年之长,占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耗资65万元,主要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墓和四周围墙石雕群组成,鳌园原是一小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状似大鳌,鳌在闽南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称此园为鳌园。那现在我们就去游览一下陈嘉庚先生耗尽十年时间完成的鳌园是什么样子!我们所游览的时间将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请看,鳌园门口设置了一个大圆盘,这儿每逢农历九月天文大潮时,海水便会从洞中灌入,迅速涨满圆盘四周,此时观鳌园犹如大鳌戏珠,而整个鳌园就像一朵洁白的睡莲静卧在海面上,富有情趣,这一含蓄的设计足见陈嘉庚先生的用心良苦。

  在进入大门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大门上有一幅楹联“鳌载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世与相忘”上下联首两字相结合便正是“鳌园”,步入园门便是50米的长廊,左右两边镶着青石镂雕,分别刻有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这是整个鳌园石雕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可谓是上乘之作。各位来宾请看,左边的这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主席的信赖和热爱。这些石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集美人民和陈嘉庚先生的族亲用泥巴将其封闭,这样这些石雕才得以保存下来!这围墙上共有二百多幅浮雕,初建时是用水泥塑制的,几十年风雨侵蚀后损坏严重,后于1991年集美校委员会筹款百余万元,以原来水泥雕内容为参考,由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艺术系的老师绘图,请惠安艺人精心雕琢,全部换成青石雕。

  好了,各位来宾随我前行,走到长廊的尽头,可以看到颇具特色的石雕――影雕,这影雕是福建省惠安县近年来新开发的石雕新工艺,由于造型细腻、逼真,有如摄影图片,故名影雕。请各位来宾往上看,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集美解放纪念碑,这是鳌园的主体建筑,陈嘉庚先生独具匠心,将碑高设计为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所走过的20xx年历程,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各位来宾,要登上纪念碑座的最高平台须经34级台阶,你们有没有发现这34级台阶都有一些不同?陈嘉庚先生把自己事业的兴衰与祖国荣辱深深地记载入每一级石阶之间,我们看这下面较宽的13级台阶,这象征着陈嘉庚至,20xx年间实业和办学顺利发展的最佳时间,第二部分比较窄的10级台阶,表示从至1937年20xx年间陈嘉庚先生的实业由于遭受多种因素的冲击跌入低谷,第三部分是8级台阶,象征着八年的抗日战争,而最后的三级台阶则象征着三年解放战争。

  各位来宾请看这“集美解放纪念碑”这几个苍劲有力、飘逸豪放的文字,谁能猜出这是哪位领袖所题吗?它是1952年五月十六日毛泽东主席所书的,再看这碑文,由284个文字组成,它是陈嘉庚先生于1952年九月十二日所书。

  在碑的下方,有三幅石雕,分别记载了陈嘉庚先生参加国事活动的珍贵画面,中间这幅浮雕,是陈嘉庚先生与人民政协筹委会全体常委在北京的合影,左右两幅是1949年十月一日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式和升国旗仪式,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新中国从此诞生,这一天陈嘉庚先生应毛泽东的热情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荣幸地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这一天,使陈嘉庚先生第一次感受到作一个真正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各位来宾,大家请看,这纪念碑正对面的屏壁上,正中刻着“博物观”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有五幅地图,其中有一幅是《台湾省全图》这种雕塑形式称平雕或线雕,它倾注了陈嘉庚先生为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美好愿望,我们坚信,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在中国台湾的实施不会遥远,炎黄子孙大团聚的一天终会到来,这是陈嘉庚先生的愿望,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愿望!

  转过屏壁右侧向前走,前面就是陈嘉庚墓,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集美,1961年8月12日病逝北京,终年88岁,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其主持追悼会,1961年8月20日陈嘉庚先生的灵柩从北京抵达集美,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在其身体上覆盖着鲜红的国旗!整个墓呈龟形,龟在中国民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当年在陈嘉庚设计鳌园时并没有设计自己的墓,到1955年时,一位参加建设鳌园的雕刻家认真地向陈嘉庚建议,这块大石头伸向大海,如果地此建墓是最佳位置,后来陈嘉庚先生经过多次勘察,认为北面靠山,面向大海,视野开阔,是一块风水宝地,他觉得,在他百年之后,能够安息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的身旁,他走得安心,他还认为,他逝世后骨肉融入故乡的大地,与父老乡亲朝夕相伴,实现了他“叶落归根,终老故乡”的夙愿。墓周围的石雕,描绘了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平凡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陈嘉庚生前曾说过,等鳌园完工后,要在其西北侧造一个公园,为了完成他的遗愿,集美学校委员会于1992年9月动工建“嘉庚公园”,于1994年在陈嘉庚诞辰120xx年之际向游客开放,其公园中还有与鳌园同时期完工的鳌亭与命世亭。

  各位来宾,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鳌园就像一部百科全书,集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教育、艺术为一体,也是我们陈嘉庚先生用最后十年建造的一座溶入他强烈爱国情怀的丰碑,这一切不知给你们留下些什么印象呢?那么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谢谢!再见。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8

  各位团友,早上好!欢迎来到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们的司机师傅姓杨,他是一位很经验的司机,他可以做到钥匙一插马达就响,车轮一动平安送到。今天我们将共同游览泉州开元寺,我们在这里游览的时间为1个小时,请大家11:00上车,请大家随我下车,关好车窗,代好您的贵重物品,请记住车号为闽D12345。

  今天我们所到的泉州市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在这里,道教、伊斯兰教、儒教、基督教、佛教和平共处,这也体现了泉州人兼容的气度和宽阔的胸怀。今天我们参观的开元寺是一座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千年古刹。而开元寺的东西塔则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我们泉州人常说: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泉州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7.8平方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寺庙之一。好,各位团友,已经来到了开元寺内,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远看这两座塔,大家猜它是用什么做的,啊!刚刚有人说像是木头做的,又有的说是像砖做的,也有的说是铜做的,那还是让我们到近处瞧瞧去,啊!大家都跑去摸呀,应该知道答案了吧,对它是用石头做的,但非常像木头做的,这座塔是仿木结构,特别是用花岗岩石表现仿木斗拱结构,是最具权威性的成就。这对姐妹塔,也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宋代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标志,他可是一位历经风雨的老者,两塔最初皆为木塔,后毁于火灾,后又用砖,最后改建成现在的五层石塔,东西塔历经740多年风雨雷电以至8级大地震的摧撼,至今依然巍然,堪称石塔之冠。东塔“镇国塔”高48米多,西塔“仁寿塔”高45米多,当年,建塔的工匠们把东西塔,特别是东塔,每一层的八个面壁上,都嵌刻了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佛教人物浮雕。表面佛法的庄严。大家看东塔的的人物浮雕从他们的表情、发型、服饰、兵器、手势是如此形象,及细微处的衣服上的绦带都有有数十种花样,如果不是对生活的熟知,凭想象是设计不出来的。大家可以仔细地看塔身,我们可以看见菩萨、高僧、罗汉、神将、金刚等琳琅满目的人物浮雕,而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不引起我们注意的在东西塔的须弥座转角位置上的16尊侏儒,别小年这些貌不惊人的畸形人,但他们智力不亚于常人,而且又有体力,所以古代的达官司贵人常把他们当作苦力来役使。中国的古建筑常在二根横梁之间竖一短柱作为支撑,因又矮又粗,所以叫做“侏儒柱”。《营造法式》一书中,也把这个建筑上的重要构件称作侏儒柱。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常把扛负须弥座的力士塑造成侏儒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中央邦的桑奇大佛塔,塔上有一幅《阿育王礼佛》浮雕,画面上阿育王在宫廷侍女环绕之中,从跪伏的大象背上下来,准备去社拜释迦牟尼卒堵坡坡,他把匍匐在地的侏儒当作踏阶,于是侏儒托举负重,也就成为佛教建筑和造像艺术中常见的形象。泉州东西塔须弥座16尊侏儒,每尊只有30厘米高,采用的是深浮雕技法。这些侏儒大家看,个个都是矮矮墩墩、裸胸凸肚,他们各据一角,以身当柱,作出耸着肩,拱着背,顶托巨塔的姿势;有的穿无袖短衫,有的裤子滑在肚脐下,有的单膝跪地,有的半蹲半起,有的两手举托,有的双手撑膝,有的歪关侧脑,有的憋气运力,有的龇牙咧嘴,有的故扮鬼脸,有的满面苦相,一个个拚力卖命,不堪其重,每塔都有一个侏儒把拇指和食指放在嘴里作吹唿哨状,好像是个领头的,在指挥大家一起出力,这些没有生命的石雕侏儒,引人同情又使人揪心。他们比塔上的人物浮雕和须弥座的佛传图浮雕更富有艺术的魁力和深刻的思想。泉州东西塔须弥座的侏儒,不失为当时社会的写照,把侏儒的忍苦受罪的样子真实的表达出来了。泉州东西塔创造了具有宋朝那一个时代的造型艺术也可从这对姐妹塔中看出南宋时代的科技水平,近年东塔入选中国“四大宝塔”邮票发行。从布局来看,东西塔是开元寺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从塔的自身来看,又是独立的建筑,也许可以说,开元寺就像是一壶好茶,需要慢慢品尝,细细回味,自有无穷余韵在心中。

  好,各位团友,看完东西塔后,现在我们有15分钟照相时间,15分钟后,我们将继续参观开元寺,谢谢!

  远道而来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欢迎来到泉州开元寺。人们常说:不游开元寺不算到泉州。如果说,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馆”,那么,开元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说泉州素称“泉南佛国”,那么开元寺便是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千年古刹。而开元寺内的东西塔则是泉州古城的标志。

  在我们生活的年代,高楼大厦的建设者运用现代化机械从事“高空作业”,古代呢?没有起重机,没有大吊车,更谈不上“直升飞机”和“电脑设计工程”,然而华夏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无数令世人惊叹的古建筑。大家看,耸立在草坪上的两塔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古塔专家罗哲文教授曾望塔兴叹:“鬼斧神工”!

  据《寺志》记载:东西塔建于南宋,前后历时20xx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代泉州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两座塔重约19510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部用花岗岩依照木头入榫的结构建造而成,这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相当罕见,充分体现了我国宋代高超的建筑水平。

  我们眼前的是东塔“镇国塔”,建于南宋,塔高48.2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大的石塔,被誉为“石塔之王”。近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发行。而西塔“仁寿塔”高度与东塔相差四米多,为44.06米,先东塔十年而建(公元1228—1237年)。两塔相距200米左右,配对成双,俗称“东西塔”。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9

  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去福建风景“十佳”之一的集美游览,集美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首先,让我向各位介绍集美区。

  集美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12万,是著名的侨乡和旅游风景区。现在我们进入集美学村,集美,俗名“尽尾”,即大陆尽处;又名 “浔尾”,即浔江之尾。明末集美进士陈文瑞嫌“浔尾”不雅,改称“集美”,寓集天下之美,但未通行。至陈嘉庚先生1894年创办惕斋学塾,办集美小学,办女子小学,办师范和中学,办幼稚园,办水产科和商科,办女师以后,于2月将这些学校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总校名。因军阀混战,给学校带来严重滋扰,经陈嘉庚先生和校长向南北军政府呼吁保证学校的安全和宁静,要求规定为“永久和平学村”。得到南北双方承诺。10月由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学校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并电令闽粤省长及统兵长官“特别保护”, “集美学村”才由此得名。陈嘉庚倾资兴学举世无双,他为保证学校费用,把国外所有不动产7000亩橡胶园和店屋货栈以及50万平方英尺的地皮,均出售作为集美学校的基金,他在厦门大学发起人会议上慷慨陈词:“民心不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之目的之一日。”1993年10月,农业部、交通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同筹办集美大学,以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政专科学校、集美师专为基础,同时成立工商管理学院。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鳌园参观。鳌园是陈嘉庚先生年回乡定居后花20xx年时间亲自督建而成的,耗资65万元,占地近9000平方米。鳌园原为海边的一个小岛,形如蛰伏的大鳌,护卫着集美。1951年,陈嘉庚“不侵民田,辟置公园”,“于中立碑,纪念解放,名曰鳌园”。国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陈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容中外古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化等,无所不有,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也是新评的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取名“鳌园春晖”。鳌园分为三部分,即门廊、解放纪念碑、陵墓。走进园门,就是50米的长廊,长廊两侧厢壁上镶嵌着58幅历史故事人物内容的青石镂雕,这是鳌园 653幅石雕的精华部分。左边主要是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的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泽东的信赖和热爱。这些围墙上的浮雕共有291幅,初建时是用水泥塑制的,几十年风雨侵蚀,损坏严重,1991年春,集美学校委员会筹款百余万元,以原水泥雕内容为参考,由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艺术系的教师绘图,惠安艺人精心雕琢,全部更换为青石雕,其中有浮雕229块、沉雕42块、影雕20块。影雕是石雕艺术的新发明,使世界叹服。法国等国家专门请惠安影雕师前去表演,倾倒了欧洲许多艺术家。

  各位团友,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是陈嘉庚先生亲自精心设计的。纪念碑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0xx年的奋斗,终于取得胜利;正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毛主席为一个镇题写解放纪念碑是仅有的一次;碑的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并手书的碑文。纪念碑台基的底层为13级,象征陈嘉庚事业顺利发展的鼎盛年月;第二层为10级,寓他的事业遇到困难,企业收盘的年月;再上面是8级和3级,象征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碑座还刻满了反映新中国建立的石雕。

  纪念碑前有一高7米,宽30米的屏壁,正中刻着“博物观”三字,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是地图,特别突出了台湾省地图,反映了闽台密切关系和陈先生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其下为托儿所到大学的类型和行为规范图。

  转过屏壁就是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了。墓坐子向午,呈寿龟形,墓盖为13块六角形青斗石镶成,墓碑上刻有陈先生生卒年月和担任过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职务。墓圹为“凤”字壳,周边用15块青斗石浮雕介绍陈先生前半生的主要经历。墓圹四周的石雕,记录着他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光辉一生,可以说是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病逝北京,享年88岁。他身后备极哀荣,北京举行了公祭,并由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领头执绋,覆盖国旗的灵柩,沿途各省市迎送,在集美举行了国葬,最后安葬在鳌园。1988年,国务院将陈嘉庚陵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有一拜亭,每逢清明节、集美学校校庆日,厦门各界和集美学校师生均要到此祭奠,表示深切怀念。

  各位团友,参观鳌园,看了陈嘉庚先生的不平凡业绩,我们应该能够感到陈嘉庚先生人格的崇高,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陈嘉庚生前曾经说过,鳌园完工后,在其西北测要造一个公园。为完成他的遗愿,集美学校委员会经过努力,1994年10 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xx年之际全部竣工。

  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解散自由活动,我们一个小时后在园口集合吧,谢谢合作!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0

  经过两个小时的候机时间和一个半小时的机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福建省的旅游城市——厦门。

  厦门有6个区,今天我们先参观集美区的集美学村。集美学村是陈嘉庚先生倾资建造,一手创办的,里面从幼稚园到大学,一应俱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鳌园。

  鳌园,因为原来是个像鳌的小岛,所以称为鳌园。鳌园分为三部分,先是门廊,只见它长约50米,上面雕有一幅幅石雕,有三国时期的,有解放时期的……各个栩栩如生,而这些都是能工巧匠们用高超的技艺一锤一锤凿刻出来的。

  接下来参观的就是解放纪念碑。它高28米,表示中国共产党经过了20xx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胜利。纪念碑底阶为13层,表示陈嘉庚先生的事业正在鼎峰。第二层石阶为10层,意思是陈嘉庚先生的事业遇到了困难。而第三,四层石阶分别为8层,3层,分别表示8年的抗战时间和3年的解放战争。没有想到,只是一层层的石阶,竟然有着深刻的含义。

  最后,我们来到了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前,陈嘉庚先生去世后,将自己的骨灰运回集美,葬在鳌园。墓前有一拜亭,每当清明、集美学校校庆日时,厦门各界和集美学校的师生们都要来祭奠,表示深切的关怀。

  参观了鳌园,我看到了陈嘉庚先生的不凡业绩,感受到了陈嘉庚先生投身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课。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1

  鸳鸯溪位于周宁邻县屏南双溪镇宜洋村境内,距城区约30公里,这里海拔800米,林深谷幽,溪净泉碧,环境十分宁静,是鸳鸯栖息之地。

  鸳鸯溪为白岩溪中的一段溪流,长约14公里,溪流平缓,有直余个形状各异、水碧镜的深潭,供鸳鸯栖息戏水;溪岸各色野果累累,可供鸳鸯觅食,而山林中栖息着娄百只猕猴,当鸳鸯的天敌——老鹰出现时,群猴即嗷嗷嘶叫,提醒鸳鸯飞避密林岩洞或潜入水中,成为鸳鸯天然的“卫士”。因此,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成为鸳鸯栖息的乐园。第年秋季有娄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平这里越冬,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自然保护区。

  鸳鸯溪的主要游览景点有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鸳鸯湖等,其中景具特色的是白水洋和鸳鸯溪。白水洋一带林木葱郁,环境清幽,溪中三块巨石平铺水底,最在的块面积竟达4万平方米。水漫其石,仅深寸余,溪水清悠,波光潋滟,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亦称“水上广场”或“十里水街”。鸳鸯溪两岸峰峦叠嶂,古木参天,奇花异草,遍布山野。碧水潭中戏水的五彩鸳鸯,密林中嬉戏跳跃的猕猴,给这幽静的溪谷增添盎然微微生机,是一外奇绝的大自然旅游观赏点。鸳鸯溪一带还有一处为“漈水成烟”的百丈漈水帘洞,洞深穴秘,瀑帘挂壁,为全国五大水帘洞之首,其景色之奇丽,令人啧啧赞叹。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屏南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总面积78.8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

  鸳鸯鸟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水鸟。鸳鸯溪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数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使这一带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鸳鸯,故屏南有“鸳鸯之乡”之美誉。

  鸳鸯溪共分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鸳鸯湖等5个游览区。

  白水洋游览区在鸳鸯溪上游,为鸳鸯溪四大景观之一,除溪流两岸的大小飞瀑和岩洞之外,最使人称绝的为“十里水街”,它是由三块平坦的巨石铺于水底而成,最大的一块达4万平方米。人行其上,水恰淹脚背,波光潋滟,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白水洋平坦宽敞,上面可骑自行车,可驾驶汽车。下游有一条50多米长的天然滑道,赤身下滑不伤肌肤,被称为“天然冲浪游泳池”。

  鸳鸯溪游览区,该游览区为鸳鸯溪的中心景区,它以野生动物鸳鸯、猕猴和稀有植物为特色,融溪、瀑、峰、岩、洞、潭、雾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游览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百丈祭水濂洞”,它已列为全国五大水濂洞之首。清代宜洋武举张朝升称之为“祭水成烟”,它的特点是落差大、瀑面宽、水量足且不枯竭,并可进洞仰看水濂。

  叉溪游览区位于鸳鸯溪下游,它以数千亩原始次森林为主,辅以丰富多彩的河谷景观,主要景点是可与“百丈祭水濂洞”相媲美的“百丈祭”。

  水竹洋——考溪游览区位于叉溪游览区西面,它以险峰、幽谷和黄山松为主要特色。

  鸳鸯湖游览区位于双溪镇,以湖光、小岛、鸳鸯、野鸭群及四季杜鹃花和寺庙、古塔等组成。

  游客可乘汽车抵达屏南县城后转乘旅游车直达景区,景区内“风景区管理站”设有宾馆可供游客食宿。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2

  各位团友:大家好!

  我是____公司的导游员___,欢迎大家来到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湄洲岛观光旅游。人们说:湄洲岛象一块极品翡翠,被东海的碧波濯洗得清净晶莹;像一位美丽的少女,被亚热带多情的海风滋润得妩媚动人。如此妖媚的极品,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确实,湄洲岛的风光一处胜过一处,传说一节美过一节。这里有东方麦加之称的湄洲妈祖庙;有胜过美国夏威夷的黄金沙滩,而我今天将带领大家去参观的却是一处鲜为人知的海蚀景观———峨尾石景。

  瞧大家的神态,心里一定充满了疑虑,三山五岳我都去过,就这一座小山,会有什么看头。确实远看峨尾山,它是一座海拔不足70米的小山,要从巍峨壮观、气势磅礴的角度来看,它太微不足道了。但俗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当我们走近它时,大家就会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博大精深而叹为观止。整个峨尾景区总的来讲有三大魅力:①它是一座天然盆景园,山上怪石林立,山岩竞秀,林木葱茏;②它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海滨浴场,海边沙滩连绵洁净,前临碧波万顷的大海,背依千亩绿林;③同时,它还是一个故事林,峨尾的每一处景观、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

  大家请看整个峨尾山由左右两座小山组成的,我们先从右侧开始参观,这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待会儿在大家移步的过程中,请大家用敏锐的眼光和聪慧的想象寻找一下,噢对了,有贝壳、有鹰、有狗、有海龟……哇!这么多,大家找得真是又快又准,左边那躺在路边的贝壳,仿佛在列队恭迎大家的光临,叫“圣贝迎宾”,右边这只鹰,瞧它神气的架式,耀武扬威的样子叫“雄鹰猎胜”而顶上这只双眼圆瞪,怒视天空的狗,我们便称它为“天狗吠日”,瞧它的凶狠的样子,我们还是少去惹它为妙。而这只龟的神态就最为逼真了,活脱脱是爬上岸后舍不得离去的样子,人称“海龟朝圣”,海龟朝圣的故事在湄洲岛流传了几百年,圣是妈祖的别称,海龟怎么会去朝圣妈祖呢?相传此龟为海中神龟,它经常看到妈祖只身一人,风里来,雨里去,在惊涛骇浪中奋力救生,海龟被妈祖慈悲济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所以经常协助救人。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天定在人间“二八”为期的期限到了,她将离开人间,回到天庭。天性善良的妈祖不愿惊动人们,想悄然离去。但海龟在冥冥之中有知,赶紧从海里赶来,想为妈祖送行,它爬呀爬呀,可最终来不及爬到湄屿峰,就看见一朵祥云冉冉升起,妈祖升天了。伤心欲绝的海龟抬头仰望,含着泪,目送妈祖离去。从此海龟化身为石,永远留在了朝圣的路上,千年不变,瞧它的神态,似乎在期望妈祖的归来,继续惩恶扬善,也似乎在祈祷着一种盛世的太平。

  告别了神龟,请大家随我继续往上参观,在没走之前,我有个请求,呆会儿要穿越前方那片绿林时,请大家放轻脚步,等到了那边,大家自然便会知晓。

  瞧这两只是什么?对,青蛙,我们称它为“双蛙幽会”,这两只青蛙不但聪明而且浪漫,约会竟找得如此幽雅的环境,在绿林掩映并可俯瞰四周的位置,瞧它们的样子,一定是生怕别人会来打扰他们的情趣。看来,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并不单单只是人的愿望。那么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我要让大家放轻脚步的缘故了。

  在聆听完双蛙合奏的爱的罗漫史后,我们即将结束峨尾山右侧山的游览,站在高岗上,在这凭海临风的位置,我想请大家做一下深呼吸,尽情地吸取天地之灵气,相信这感觉一定是心旷神怡的。

  峨尾的左右侧山就是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传说中千里眼的利斧劈开的海门为界,在左侧山,我们将看到世界级的景观。大家不要急,在未参观之前,首先我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地处亚热带的湄洲岛能否看到洋洋洒洒的飞雪?

  瞧,我的题目尚未讲完,便有几位客人会心地笑了起来,想必已经猜透了。对了,雪花便是浪花。记得苏东坡在他的名作《赤壁怀古》中写道:“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这南国一隅的湄洲岛,我们虽领略不到北国的千里冰封,可是我们却照样能欣赏到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不是吗?

  好,请大家继续留心前面不远的那壁岩石,象什么?对了,象一本本排列成行的书籍,这就是人称“妈祖书库”的海蚀地貌。传说妈祖小的时候,看到邻居家的许多渔民,出海捕鱼,遇到风暴后都葬身海底,天性善良的妈祖从小就立下誓愿:要帮助他们!因它诞生于官宦之家,所以她便有条件博览群书,她特别偏向于阅读天文、地理、气象、医学等方面的书籍,妈祖用所学的知识,给了广大人民极大的帮助,所以妈祖深知知识的力量,在她羽化升天后,便把她所学书籍化成片片的页岩留在了峨尾山。在这就请大家边欣赏边阅读,看看能否渗透妈祖的天书,获得妈祖精神的真谛。

  刚才,我给大家讲过,在峨尾我们能看到世界的景观,想必大家都已经等急了。现在,我把大家带到了它的面前,瞧这是什么?

  一幅世界地图,可以肯定地说在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在魏格纳的大陆飘移学说尚未形成,在人们根本还不会绘制世界地图之前,这幅神奇的世界地图就已经出现在峨尾山的岩壁上了。如果有兴趣的话,请大家认真地考究一下,这到底是神绘的,还是人绘的,这样的奇迹,能不说是世界级景观吗?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3

  泰宁是新兴旅游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20__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成为福建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旅游区。泰宁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还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面积492.5亩,目前已开发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猫儿山、九龙潭、金龙谷、泰宁古城七大景区,以水上丹霞、峡谷群落、洞穴奇观、原始生态为主要景观特点,集奇异性、多样性、休闲性、文化性为一身。有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完美结合的百里金湖,有天为山欺、水求石放的上清溪峡谷深切曲流,有状元名士深山苦读的丹霞岩穴,有“闽中雄峤”的福建境内第二高峰金铙山,有被誉为“峡谷大观园”的金龙谷,有江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尚书第古建筑群,有“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悬空古刹甘露岩寺,有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林戏等。此外,泰宁还是全国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等都曾在此指挥红军作战,留存有红军街、东方军司令部旧址等大批革命历史遗迹,20__年红军街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20__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会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将“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所有材料报送世界遗产中心,泰宁和崀山等全国6大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正式成为我国20__年“申世遗”提名地。

  泰宁作为青年时期丹霞景观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东南诸省中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拥有举世罕见的“水上丹霞”、“峡谷大观园”、“洞穴博物馆”三大奇观;地质遗迹十分丰富,是研究中生代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地质历史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有关方面表示,福建省力争通过申遗实现当地旅游产业真正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水准,与国际接轨,最终将泰宁建成一个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4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福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地处东南沿海、闽江下游,作为沿海的省会城市,也是祖国大陆离中国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更是海峡西岸重要的对台交流合作平台。福州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开发较早的城市之一。

  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至少在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这次繁衍生息。早期的福州人以渔猎为生,他们就是我们的新民称“闽人”。长着是“金头发,蓝眼睛,白皮肤。”当时的古闽人以蛇作为图腾,挨家挨户一进门就可见厅堂中央供奉着一条蛇,以前不管什么蛇都叫做虫,所以呢,门中一条虫,就是福建省简称——“闽”的来源了。

  福州在春秋战国时候是属于越国的属地,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统一管辖福州地区。后来到了汉高祖五年,无诸受封成为闽越王,就着手新建了福州的第一座城池——冶城。从冶城开始,福州就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之后,福州先后经历了六次拓城,并且五度成为帝王都。在唐开元十三年,人们发现福州城西北有座山叫福山,那么城就因山而得名,曰“福州”,这个名称呢,也就一直叫到了今天。真的是有福之州,人杰地灵,风水宝地呀!

  “福”字最早在清康熙词典里为衣字旁,加上一横、一口、一田。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有一件衣服穿,有一口饭吃,有一份田耕种,就是最大的福气了。到了如今,“福”又有了更深的含义,即长寿、好德、善终。而“有福之州”呢,则更显其内涵。它不仅有山之仙气,水之灵气,更有人之福气。在福州呢,会让大家领略到“天福、地福、眼福、口福、清福。”

  舒适天气之天福:福州属暖湿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在16-20度左右。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适合农作物生长。四时蔬菜纷呈,四季瓜果飘香。(有正月的瓜子,二月的甘蔗,三月的枇杷,四月的杨梅,五月的桃子,六月的荔枝,七月的番石榴,八月的龙眼,九月的柿子,十月的橄榄,十一月的尾梨,十二月的红桔赶过年。)另外呢,福州的海域面积也十分的辽阔,和陆地面积相当,因此福州拥有着众多良港,水产鱼类品种繁多,是全国三大天然海水养殖基地之一。总之,一年四季绿树不断、鲜花不断、水果不断、海鲜不断。

  有山有水之地福:从地形上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早就了福州独特的地形地

  貌——三面有山,一面靠海。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北有寿山,母亲河闽江贯穿城区,形成了“枕山,面海,襟江”的气势。还有一则童谣是这么说的,“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福州市中心有九座山,有三座三藏起来,三座三看不见,当然还有可见的三座三,分别是乌山、于山和屏山。在乌山上有座塔叫乌塔,在于山上有座塔叫白塔,两塔遥遥相望,构成了“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这里所说的“条江”当然是闽江了。它发源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山脉,干流长577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有70%的福建人都是喝着闽江水长大的,因此我们亲切地称它为福建的母亲河。祖籍福建的文学大师冰心是这样赞美她的:“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却不知道还有碧绿的江。这是我的父母之乡。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著名作家郁达夫还把闽江比作中国的莱茵河,他认为闽江比欧洲的莱茵河还要来的漂亮呢!除此之外,福州还有大大小小总长度超过99公里的河流超过42条。像福州这样有山有水的城市大家也许见得多,可是像福州这样,城外有山,城内又有山,不仅有河水、江水,还有海水的城市我想就不多见了!

  绿化美景之眼福:福州自古以来就有“榕城”之美称。我们进入城区,接到两边种的80%都是榕树。福州榕树的种植可追溯到北宋年间,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有个太守叫张伯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他到乡间视察民情,走着走着,感觉有点中暑发烧。这时恰好碰到一位好心的老农。他将太守扶至一棵树下休息,并给他端来一碗水。喝过水后,太守醒过神来。抬头间,无意中看到一棵大树。他就好奇的问这位老农,“这是什么树,为什么在这里能生长的如此之好?”。老农告诉他这叫榕树,最适宜在福州这样炎热的地方生长。太守听了很高兴,第二天就在自己的府衙门前种了两颗大榕树。并且还号召当地的老百姓一起编户植榕。一时间,福州绿茵满城,暑不张该。榕城之美称也就从此流传到现在。福州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全市有著名历史古迹150多处,已有17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众多,一定可以让你一饱眼福!

  山珍海味之口福了,大家可要控制好口水哟。相信大家都有所听闻,福州的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的首席代表菜叫“佛跳墙”,原名“福寿全”。据说最早出自一位官员的夫人之手。是一道集山珍海味于一体的大杂烩。后来闽菜奠基人郑春发经营一个叫聚春园的菜馆,一批举人、秀才到此吟诗作对。“福寿

  全”这道菜抬桌,打开坛盖,顿时香飘四溢,众人拍手叫绝,当即作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福寿全”更名“佛跳墙”,并且闻名遐迩。除此之外,福州还有鸡汤汆海蚌、荔枝肉等特色菜。还有鱼丸、肉燕、光饼、芋泥等几时道名吃,绝对让你大饱口福啊!

  最后要介绍的当然是沐浴温泉之清福了。福州是全国少有的三大温泉城之

  一。“五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福州温泉早在晋代就被开发利用,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福州温泉有三大特点。一是水温高,二是水量大,埋藏浅。三是水质好,无色无味。有些温泉当中还含有钾、钠等微量元素,对治疗皮肤病、疼痛性关节炎都有很好的疗效。现在请大家顺着我的左手方向看,我们呀,已经到达第一站,福州金汤温泉度假区了,下面呢,就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随小吴下车去泡一泡,洗刷刷,洗去大家一路的风尘和倦意,去好好享受一下沐浴温泉之清福吧!

  福州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啊,拥有昙石山,三坊七巷,船政,寿山石四大文化旅游品牌。别看这里远离中原,历史上它也曾五次被建为帝王之都,①第一次的时候是在汉高祖时,无诸在这里建立闽越王国。②到了五代十国又成立闽国的首都。③南宋末年的宋端宗逃难到福州,在福州登记,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都。④明朝末年的隆武皇帝在福州建立了第二个南明政权,称福州为“天兴府”。⑤最后一次啊,是在1933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了“福建事变”,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首都就在福州。

  那么,福州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它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位团友,如果你喜欢登山,你可以上鼓山、旗山、青云山,几乎周边的每一座山岭都是不错的游玩景点;如果你喜欢玩水呢,不但可以游西湖、左海,赏闽江两岸风光,还可以到平潭、长乐赶海观潮;如果你喜欢看古迹,福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建筑、古寺庙、名人故居众多,只要你有时间,一定会让你大饱眼福的。

  各位团友,福州始建于汉朝,到唐朝的时候,因州北有福山而改名为福州。后来到了宋朝的时候,全程遍植榕树,出现了“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奇特景观,因此福州就有了“榕城”的美称,而且越叫越响亮,榕树也就成为了福州的市树。

  那么福州的市花,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提示一下,在我们车厢里呀,就弥漫着它的花香。没错,就是茉莉花。夏天是茉莉花开的季节,司机师傅们都喜欢买串挂在车内,既净化了空气又装饰了车厢,这叫一举两得。或许啊,很多人不知道,这茉莉花并非是中国国籍,它来自波斯,也就是现在的印度,阿拉伯一带。它从西汉传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在福州落户了,所以已有了20xx年的栽培历史了。福州不仅是国内最早引进茉莉花的地方,还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呢。茉莉花是舶来品,是福州海洋文化的见证。由此可见,早在汉朝的时候,福州就已经开始与海外有了贸易往来,而且呢,从古至今,都是中国重要的国际商贸港口城市。

  各位团友,福州是有福之州,那么我相信,来福州的人都是有福之人。福州有福,到底福在哪呢?小罗认为啊,它福在山之仙气,水之灵气,人之才气。都说有山无水枯燥,有水无山单调,有山有水那才叫绝妙。而我们福州不仅有群山环绕,城内还有乌山、于山、屏山三山鼎力,白塔乌塔两塔对峙,还有穿城而过的母亲河闽江,构成了“三山两塔一条江”的独特城市格局。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福州呢,是中国内河密度最大的城市,至今还拥有着内河42条。据初步规划啊,福州将会把它们分为风景观赏河道、通航河道和排水河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就可以坐着游船观赏福州的市容了。

  各位团友,提到水啊,还有一个咱们不得不说下,那就是福州还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它分布广、埋藏浅、温度高、水量大、水质好。最难得的是我们的温泉都集中在市中心,这在世界各大城市还是极为罕见的。自古呢就有“浴在福州”的美誉,福州人早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享受温泉了。老福州人把洗温泉称为烫汤。每当忙碌之后,劳作之余,到澡堂里去“烫一烫”,那幸福绝对不是今天的桑拿浴所能比的。至今那些老华侨回来探亲的时候还在那感慨:“游山玩水固然好,比不上在故乡洗上一个温泉澡。”

  所以啊,有人说,要是来到福州,没有泡过温泉,那就等于没有来过福州。不过大家别着急,我们旅行社为大家安排的酒店里就有温泉啦,大家晚上就可以好好的享受了。

  各位团友,要说到人才之气啊,据史料记载,从唐宋到明清,福州籍状元就有23名,进士则多达4000多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名人辈出,有民族英雄林则徐、西学泰斗严复、文坛祖母冰心、数学家陈景润等等。所以说呢,福州是个不折不扣的“海滨邹鲁”。

  由此可见,福州人不仅会享受生活,而且还勤奋学习。各位团友,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福州人向来知足常乐,对待工作,既能吃苦,也能适时变通,富庶让这个城市十分的宽容,一点儿也不排外。都说福州话听起来像外语,但是很多场合大家还是说普通话的,就连老一辈的福州人也不例外,都学着说几句,就是有时候发音不太标准。其实呢,福州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它的底层是古代闽越族的语言,经过历史上的几次北方大迁移,这些移民带来了古吴语、古楚语,还有一些中原口语,它们相互融合,就成了今天的福州话。听起来好像是南北大杂烩,这就是福州的特点,不论是语言还是工作,生活方面,各方族群,多元文化,在这里都可以相互包容,和谐共处。正如林则徐所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体现着福州的城市精神。

  各位团友,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它的饮食文化。而在福州呢,它的饮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以福州菜为代表的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这其中啊,佛跳墙就是闽菜中的首席菜,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风味小吃呢,更是遍布街头巷尾,肉燕、鼎边糊、鱼丸等等,都是让人大饱口福的。这些呢,我们旅行社也都有为大家安排,到时候大家就可以好好的品尝了。

  各位团友,展望未来,福州城市正以现代的步伐东扩南进,它或许不再是“三山两塔,一水长流”的古城,而是一组结构合理,适合人居住的,经济增长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是福州人民的目标。福州呢是个开放的城市,它正敞开着它的双手,迎接大家的到来。

  所以,我们热忱的欢迎有更多的朋友能来福州旅游观光,来感受一下福州古城的神韵。相信有福之州一定能让你们载福而归的。好了,各位团友,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下榻的酒店,现在,请大家好行李物品随我下车,请小心慢走。谢谢!

  备注:无诸姓驺氏,越王勾践后裔。(约生于战国晚期,卒于汉初),汉闽越王,姓驺氏,为越王勾践的十三世孙。越国解体后,无诸移居闽地,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自称闽越越王。秦统一后,降为君长。秦以其辖地为闽中郡。王号被撤的无诸怒而揭竿,率闽中兵从诸侯灭秦。秦亡,偏狭的项羽掌政令,仕途坎坷的无诸再次与闽王之称无缘,血液中不安分的因素再次促使他率兵抗楚,为汉王朝的建立和中国的重新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5

  游客们好,欢迎来到永定县土楼群!我姓陈,大家就叫我陈导游吧。

  在到达永定土楼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永定土楼。永定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到站了,请大家下车。大家请看,眼前这座高大的土楼名叫“振成楼”。请大家跟着我进来。请看,振成楼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振成楼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后裔兴建的。现在,我给大家讲讲林氏家族创业史。 烟草工业的兴起成就了林氏家族的财富积累。

  林在亭因当时家境贫穷,生有三子,长子名

  德山、次子名仲山、三子名仁山。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率三子至永定抚市亲友家刻苦学艺——打烟刀。

  早在北宋年间,我国由菲律宾引进烟草,时称瑞草,后从南雄地区引进永定县,又称南雄烟,那时烟草就成为该区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氏三兄弟当时看准烟草走俏个国的时机,抓住机遇,回家乡洪坑自行经营,以3个银元起家,办起了第一家烟刀厂,字号“日升”。三兄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以质量、信誉为宗旨,因经营有方,3年中先后在邻村创办起10数个厂家。老大负责在各厂检验质量,老二负责外采,老三负责推销。由于烟刀的工艺独特、价廉物美,产品走俏全国。三兄弟在广州、上海等城市设点推销,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了大富翁。

  三兄弟致富后,四处修桥、筑路、建凉亭、办学校,为乡邻做了不少公益事业。1920_年民国总统黎元洪赠匾“里党观型”印缘于此。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6

  远道而来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欢迎来到泉州开元寺。人们常说:不游开元寺不算到泉州。如果说,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馆”,那么,开元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说泉州素称“泉南佛国”,那么开元寺便是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千年古刹。而开元寺内的东西塔则是泉州古城的标志。

  在我们生活的年代,高楼大厦的建设者运用现代化机械从事“高空作业”,古代呢?没有起重机,没有大吊车,更谈不上“直升飞机”和“电脑设计工程”,然而华夏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无数令世人惊叹的古建筑。大家看,耸立在草坪上的两塔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古塔专家罗哲文教授曾望塔兴叹:“鬼斧神工”!

  据《寺志》记载:东西塔建于南宋,前后历时20_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代泉州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两座塔重约19510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部用花岗岩依照木头入榫的结构建造而成,这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相当罕见,充分体现了我国宋代高超的建筑水平。

  我们眼前的是东塔“镇国塔”,建于南宋,塔高48.2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大的石塔,被誉为“石塔之王”。近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发行。而西塔“仁寿塔”高度与东塔相差四米多,为44.06米,先东塔十年而建(公元1228—1237年)。两塔相距200米左右,配对成双,俗称“东西塔”。

  各位团友,您可以抬头数一数这东塔共有几层?是的,它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七级浮屠”,而是五层八角楼阁式建筑,就佛教含义而论,五层古塔象征中国南方较为盛行的大乘教“五乘说”。同时,各位还可看到石塔每层都有人物浮雕像,合计一塔共有80尊,两塔则有160尊石雕人物像,这些人物大都是中外历史上对佛教颇有建树的名家。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西塔的两尊人物浮雕,一是长胡须的莲花观音,二是手持大刀保护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的孙行者。有人确认这位诞生于南宋的孙行者是成书于明代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始模特”。说来有趣,90年代,六小龄童到泉州开元寺时,

  曾被邀请登上西塔与南宋的石刻“孙行者”合影留念,本地传为佳话。

  各位还可看到,在东塔下面须弥束腰部位有四十方连环画式的石刻浮雕画,其中有一图“经来白马”尢为珍贵,它讲述的是佛教如何传入中国的故事。其它几十幅浮雕画取材的大部分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出家—悟道—成佛等经典故事,而上述故事中人物穿的却都是中国宋代服饰,真可谓是“入境随俗”。

  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创建至今七百多年,经受了风雨雷电的洗礼。特别是公元1620_年(明万历年间),它们与泉州另一标志景观——宋代洛阳桥一同经受了八级大地震的严峻考验,东塔刹顶上八条铁链震断了七条,塔身安然无恙,洛阳桥同样纹丝不动。迄今为止,双塔塔基没有下沉,塔身没有倾斜,双塔屹立如山、巍巍壮观。所以,在泉州流传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做人要有骨气的名言,“我站起来就是东西塔,躺下去就是洛阳桥。”

  可以说,东西塔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也是泉州古建筑的“制高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惜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我们今天无法登塔。他日若有机缘,各位登塔远眺,泉州风光尽收眼底,意趣无穷。

  东西塔讲解到此结束,给大家10分钟时间,与这巍巍东塔合影留念。谢谢!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7

  各位来宾,你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们开车的师傅姓陈,我是厦屿旅行社的导游,姓吴,名x x!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导游,为你们服务,希望在我们相处的时间能够让你们感到一份快乐!预祝大家能够玩得开心、吃得称心、住得舒心、走得顺心,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位的支持!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集美鳌园景区,鳌园是我们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亲自主持兴建的,于1951年动工,直至1961年才竣工,历时十年之长,占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耗资65万元,主要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墓和四周围墙石雕群组成,鳌园原是一小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状似大鳌,鳌在闽南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称此园为鳌园。那现在我们就去游览一下陈嘉庚先生耗尽十年时间完成的鳌园是什么样子!我们所游览的时间将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请看,鳌园门口设置了一个大圆盘,这儿每逢农历九月天文大潮时,海水便会从洞中灌入,迅速涨满圆盘四周,此时观鳌园犹如大鳌戏珠,而整个鳌园就像一朵洁白的睡莲静卧在海面上,富有情趣,这一含蓄的设计足见陈嘉庚先生的用心良苦。

  在进入大门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大门上有一幅楹联“鳌载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世与相忘”上下联首两字相结合便正是“鳌园”,步入园门便是50米的长廊,左右两边镶着青石镂雕,分别刻有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这是整个鳌园石雕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可谓是上乘之作。各位来宾请看,左边的这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主席的信赖和热爱。这些石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集美人民和陈嘉庚先生的族亲用泥巴将其封闭,这样这些石雕才得以保存下来!这围墙上共有二百多幅浮雕,初建时是用水泥塑制的,几十年风雨侵蚀后损坏严重,后于1991年集美校委员会筹款百余万元,以原来水泥雕内容为参考,由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艺术系的老师绘图,请惠安艺人精心雕琢,全部换成青石雕。

  好了,各位来宾随我前行,走到长廊的尽头,可以看到颇具特色的石雕――影雕,这影雕是福建省惠安县近年来新开发的石雕新工艺,由于造型细腻、逼真,有如摄影图片,故名影雕。请各位来宾往上看,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集美解放纪念碑,这是鳌园的主体建筑,陈嘉庚先生独具匠心,将碑高设计为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所走过的20xx年历程,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各位来宾,要登上纪念碑座的最高平台须经34级台阶,你们有没有发现这34级台阶都有一些不同?陈嘉庚先生把自己事业的兴衰与祖国荣辱深深地记载入每一级石阶之间,我们看这下面较宽的13级台阶,这象征着陈嘉庚至,20xx年间实业和办学顺利发展的最佳时间,第二部分比较窄的10级台阶,表示从至1937年20xx年间陈嘉庚先生的实业由于遭受多种因素的冲击跌入低谷,第三部分是8级台阶,象征着八年的抗日战争,而最后的三级台阶则象征着三年解放战争。

  各位来宾请看这“集美解放纪念碑”这几个苍劲有力、飘逸豪放的文字,谁能猜出这是哪位领袖所题吗?它是1952年五月十六日毛泽东主席所书的,再看这碑文,由284个文字组成,它是陈嘉庚先生于1952年九月十二日所书。

  在碑的下方,有三幅石雕,分别记载了陈嘉庚先生参加国事活动的珍贵画面,中间这幅浮雕,是陈嘉庚先生与人民政协筹委会全体常委在北京的合影,左右两幅是1949年十月一日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式和升国旗仪式,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新中国从此诞生,这一天陈嘉庚先生应毛泽东的热情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荣幸地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这一天,使陈嘉庚先生第一次感受到作一个真正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各位来宾,大家请看,这纪念碑正对面的屏壁上,正中刻着“博物观”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有五幅地图,其中有一幅是《台湾省全图》这种雕塑形式称平雕或线雕,它倾注了陈嘉庚先生为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美好愿望,我们坚信,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在中国台湾的实施不会遥远,炎黄子孙大团聚的一天终会到来,这是陈嘉庚先生的愿望,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愿望!

  转过屏壁右侧向前走,前面就是陈嘉庚墓,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集美,1961年8月12日病逝北京,终年88岁,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其主持追悼会,1961年8月20日陈嘉庚先生的灵柩从北京抵达集美,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在其身体上覆盖着鲜红的国旗!整个墓呈龟形,龟在中国民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当年在陈嘉庚设计鳌园时并没有设计自己的墓,到1955年时,一位参加建设鳌园的雕刻家认真地向陈嘉庚建议,这块大石头伸向大海,如果地此建墓是最佳位置,后来陈嘉庚先生经过多次勘察,认为北面靠山,面向大海,视野开阔,是一块风水宝地,他觉得,在他百年之后,能够安息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的身旁,他走得安心,他还认为,他逝世后骨肉融入故乡的大地,与父老乡亲朝夕相伴,实现了他“叶落归根,终老故乡”的夙愿。墓周围的石雕,描绘了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平凡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陈嘉庚生前曾说过,等鳌园完工后,要在其西北侧造一个公园,为了完成他的遗愿,集美学校委员会于1992年9月动工建“嘉庚公园”,于1994年在陈嘉庚诞辰120xx年之际向游客开放,其公园中还有与鳌园同时期完工的鳌亭与命世亭。

  各位来宾,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鳌园就像一部百科全书,集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教育、艺术为一体,也是我们陈嘉庚先生用最后十年建造的一座溶入他强烈爱国情怀的丰碑,这一切不知给你们留下些什么印象呢?那么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谢谢!再见。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8

  这是古时登鼓山之道。从山麓廨院登上20xx多级台阶,经过“七 亭七里路”就可到达涌泉寺山门。第一亭:“东际亭”。过廨院即是东际桥,桥上过亭就开始登山。上99级石阶至“仰止亭”(已废)。此后途中岩石上有诸多字刻可观。第二亭:“石门亭”,古名“听涛观瀑亭”。距第一亭367级台阶。水淙淙不绝于耳。第三亭:“乘云亭”,与前亭之间有271级,沿道有石刻“乘云”、“仰涛”、“小鼓”、“天风吹梦”、“风怒涛飞”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级台阶。亭在半岭,故名。过此亭百余阶,有石刻“路通仙苑”,转小径可达“十八洞景”。“半山亭”后近300阶有石刻“桃岩洞口”,往东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第五亭:“茶亭”。过半山亭约520台阶即可达此。因亭附近有茶园而得名。道边有石刻“欲罢不能”、“宜勉力”等。据说清乾隆时福州知府李拨登山至此,气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愿。遂题 “欲罢不能”于亭旁大石上。第六亭:“松关亭”。距“荷亭”有300多级台阶,附近有石刻一笔“寿”、 一笔“龙”、一笔“虎”,还有文天祥所书的“忠、孝、廉、节”等。第七亭:“更衣亭”。过“松关亭”几十步即是。传说闽王当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联曰:开门曾仰前王节,入寺还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浃背,而高处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云”、“心路须平”等。

  涌泉寺

  涌泉寺位于鼓山之上,占地约1.7公顷,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寺依山偎谷,槛廊连缀,25座大小殿堂簇拥着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巨柱耸立,飞檐凌空,雄伟辉煌。殿内释迎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汉装,端坐其中;两旁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法相庄严”。在大殿后侧,有尊重约1.15吨的“三圣像”。像前有一张桑丝木制成的长桌,据说历经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称为镇寺之宝。大殿内外有许多橡联佳句,如:“座上白云多,正丹风浴时,苍龙卧后;眼中沧海小,看七鲲东去,五虎南来。”等,皆为古寺历史和环境的生动写照。

  大雄宝殿和圆通宝殿的天花板上彩绘艳丽夺目。其中,大雄宝殿有清光绪十三年(1882年)绘制的各种样龙图案129块,丹顶鹤图案86块,另有麒麟、白马、象、猿等图案27块。圆通宝殿有清光绪十三年(1882年)绘制的故事彩绘75幅。此外,还有清中国台湾知府庆保和福州将军庆霖两兄弟同献的巨匾“宝珞尊严”。殿中还保藏着几十部明版锦装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及明清的佛像、花瓶等。在大雄宝殿前两侧的钟、鼓楼上悬挂有古钟、鼓,其中重约2吨的金刚般若钟上铸有6372字金刚经,至今有300多年了。

  在圆通宝殿西侧有圣箭堂,俗称“方丈”室。院中栽有两雌一雄的铁树,开花时黄色大如绒球。据说铁树分别为闽王王审知和首任住持神曼手植。

  鼓山涌泉寺最盛时,僧人曾达1500多人。香积厨仍保留有4口巨锅,为宋朝时所制,距今有960多年。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装水20担、下米5担,真可谓是“千口之锅”,养千人之众。

  涌泉寺分别于明永乐六年(1420xx年)及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两度毁于大火,明崇祯七年(1634年)重建,到清代又几次修建后,于1983年重修至今,如今的涌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整座佛寺有大小殿堂25座,以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三大殿堂为主体、依着山势层层上升、构成完整的古代建筑组群。涌泉寺前两侧的两座千佛陶塔,是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烧制的,左边一座称“庄严劫千佛陶塔”,右边一座称“贤劫千佛陶塔”,双塔是用陶土分层烧制累叠而成,八角九层,高约7米左右。塔身细部为仿宋代木构楼阁建筑风格,两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宝塔,八角塔檐另塑有僧人武将各36尊,悬挂陶制塔铃72枝。塔座上塑莲瓣、舞狮、侏儒,并刻有铭文,记载建塔时间和工匠姓名等。

  涌泉寺曾为中国寺院的一所重要经书出版机构,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种雕板2万多块。寺内的藏经殿,存有古版印刷的各类佛经9000部,计2.79万多册;手抄经书200多册;用血书写的《大乘般若波罗蜜多》经657册。其中引人注目的是17世纪鼓山住持道霈和尚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共有120卷,分装48册,雕版2425块。这是清康熙年间有代表性的佛学著作。涌泉寺从宋代起就刻经、印经;清康熙间,成了全国出版经书的重要场所。至今,寺内还保存历代佛经雕版11375块,堪称一座佛经的宝库。

  藏经殿正中有一座释迦如来灵牙舍利宝塔,塔中仅存三颗舍利子与佛牙。舍利子是佛门高僧精、气、神的结合物,火化后遗留下的,会发光。在塔的背后安放着一尊缅甸送来的汉白玉卧佛象,佛身匀称,体态安详,作睡卧状,据说这就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的形态。

  涌泉寺南侧有回龙阁,罗汉台、佛阁等,回龙阁前的放生池是北宋绍兴年间(1131~1161年)开辟,元明两代重开修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砌池岸石栏。现放生池内放养着上百只乌龟和红鲤鱼,最大的龟有上千年龟龄了。放生池内还塑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观音菩萨石雕像,观音手中圣水瓶可流出圣水。阁后有"兰花圃","兰花圃"3字匾额是1961年朱德所书。

  十八景

  清朝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间传说,整理编写成十八景,刻于达摩洞外的一面岩壁上:

  达摩面壁、南极升天、仙猿守峡、古鹤巢云、仙人巨迹、福寿全图、蟠桃满坞、玉笋成林、蚁蜓渡潮、渔灯普照、狮子戏球、金蟾出洞、伏虎驮经、神龙听法、铠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宫

  观景台

  倚靠着木质栏杆极目远眺,华灯初上的榕城夜景尽收眼底,阵阵凉风吹来,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这是游客在鼓山十八景新建的观景台的切身感受。这座由省登山协会修建的观景台,建在鼓山海拔400米处,与姐妹楼毗邻,采用进口铁杉经防腐处理搭建而成,古色古香,结实美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纳凉、休闲、品茗,也可以品尝到真正的农家菜。这座观景台建成以来,每天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和登山者来此休憩纳凉,为鼓山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9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山门,老君岩的山门,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千手岩,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嶙峋,别有一番情趣。

  弥陀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过了千手岩,沿古道拾级布上,经振衣亭即到弥陀岩山门,门柱镌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撰写的一对楹联:每庆安澜堪纵目,时观膏亩可停骖,可见这里是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的好去处。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老派1364)。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庄大方,慈祥和善。

  三世佛,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

  舍利塔,1952年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弥陀岩西侧兴建“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着大师的舍利子。整座石塔与周围空间、摩崖石刻、环境绿化浑然一体,更显得庄严、肃穆,使前来瞻仰的人们倍生怀念之情。1991年3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丈坪,亦名遵岩、星台岩。位于清源洞东南。《闽书》载:宋高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故名。历史上曾建有“枕云亭”及3座石塔。明万历间,泉州太守姜志礼书“百丈坪”三个大字,十分壮观。

  清源天湖,其内大坝坝顶海拔368米,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观工程。大坝雄伟壮观,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20

  泉州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泉州洛阳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46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在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里长的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

  为了使桥墩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砺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当时,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

  洛阳桥的修建成功,轰动了泉州远近,引起当地造桥热潮,先后造了十大石桥,其中建在晋江上的安平桥,规模更是宏伟。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也对它做了很高的评价。千百年来,一提起洛阳桥备受赞颂的是北宋一代名臣蔡襄,其实建造洛阳桥的实际主持人却是卢锡。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