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园区工作管理制度 |
范文 | 园区工作管理制度(精选3篇) 园区工作管理制度 篇1住宅园区车辆管理工作标准 1、道路线型、断面与整个住宅区建筑群体布置相协调; 2、车行道通至每幢住宅楼单元入口处; 3、外来车辆未经许可,不可进入辖区; 4、进入物业辖区内车辆,均服从物业公司管理; 5、凡装有易燃、易爆、剧毒品或有污染物品车辆或2、5吨以上货车,一律不准驶入辖区; 6、驶入辖区内车辆均需减速,时速不超过15公里,无鸣笛现象发生;(救护车、警车、救火车除外) 7、辖区内所有车辆均纳入物业公司管理范围,作到一车一证、一证一位、车证齐全,见证放车; 8、车辆管理员礼貌待人、热情周到; 9、车辆管理员熟知车主姓名、车型、车牌号、房号、车位; 10、车辆管理员随时巡查车辆停放情况及车辆的车况,遇有门未锁、灯未关、漏油、漏水等现象发生时,10分钟内通知车主; 11、停车场内无货物堆积、道路阻塞现象; 12、停车场内地面无水、无油、无污、无纸屑、无烟头等杂物; 13、停车场道路平整无坑、无尖锐物、无金属钉状物; 14、停车场内有明显禁烟标牌,且消防器械及设施均配备齐全,使用功能完好率100%; 15、辖区内交通事故年发生率不超过2%,丢失事故发生率为0%; 16、地下停车场光线明亮,能见度高,目测距离50米以上; 17、临时停放车辆收费率100%; 18、每车位文字档案齐全、资料准确率100%; 19、外来进出车辆有登记,完成率100%,准确率100%。 园区工作管理制度 篇21、有关审批的技术资料和鉴定资料齐全,按有关验收制度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 2、有合格的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 2.1 作业规程能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并能结合实际,指导现场工作。 2.2 从编制审批到贯彻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由总工程师组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复查,并有复查意见。 2.3 支护设计要根据矿压观测地质资料,并经顶控制专家进行系统科学计算,对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 2.4 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及地质构造专项措施;综采有切眼安装和撤面的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3、坚持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并有健全的分析和处理责任制。 3.1抽查支护的支撑力。 3.2有现场支护质量监测记录表(监测指标预报表、支架工作状态图、支架支撑力曲线图)。 3.3动态监测必须坚持“监控、图表、阅示、贯彻”四环节。 4、坚持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及规程兑现情况的班评估工作,要求做到班评估,领导阅示,贯彻落实,台帐管理。评估内容有:区队领导跟班指挥生产、支柱初控力达到标准要求、“三大规模”执行及“三违”情况、液压系统运转及漏液情况、隐患处理及交接情况,主机运转情况、顶底板移近量。 5、开展工作面地质预报工作,每月至少预报一次,并写出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汇报。 6、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m/m。 7、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200mm,综采不大于300mm。 8、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综采工作面支架前梁接顶严密无浮石。 9、工作面支护 9.1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当装有初撑力保证阀时,可以不装温测压力表,但必须留压力表插口,以便检测初撑力、保证阀是否正常工作。 9.2支架要排居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100mm。 9.3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角≤7度。 9.4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200mm)。 10、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架 10.1 综采工作面要使用好端头支架。 10.2 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金属支柱和铰接梁(或长钢梁),距煤壁10m范围内打单排柱,换棚子时可用“十字”顶梁。 10.3上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米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高度不低于1.8m,有0.7m宽人行道。 10.4 超前支柱初撑力≥50kn。 11、回柱放顶 11.1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回风、运输顺槽与工作面放顶线放齐(机头处可根据作业规程放宽1排)。 11.2 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工作面,采空区冒落高度普遍大小1.5倍采高,局部悬顶和冒落高度不充分[≤(2×5)m]用丛柱加强支护,超过的要进行强制放顶,特殊条件下,不能强制放顶时,要加强可靠措施和矿压观测资料及监测手段。 11.3 发顶线支柱数量齐全,支柱有力,挡板有效,特殊支护(戗柱、戗棚)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放顶时按组配足水平楔(每组不少于3个)。 11.4无空载支柱(支架)。 12、煤壁机道与顶底板垂直 12.1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 12.2综采要及时移架,端面距是最大值≤340mm,前梁接顶严密。 12.3单一长壁工作面机道不准留顶煤。 13、煤炭回收 13.1回收率达到要求。 13.2不丢顶底煤。 13.3浮煤净。 园区工作管理制度 篇3第一条 总则 一.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公司后勤工作,加强公司内部餐厅管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为广大员工提 供一个卫生、放心、舒适、优质的就餐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餐厅工作人员及公司全体员工,餐厅管理由办公室负责 第二条 食堂采购制度和储存制度 一.负责采购人员必须讲原则,责任心强,正直诚实,不谋私利。 二.严把食堂所需食品原料辅料的采购质量关,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质优、价廉。不得采购霉变、虫蛀、有毒、超过保质期的或卫生法禁止供应的其他食品,以防食物中毒。 三.采购大批主食或副食必须要求供货商提供卫生许可证,以便查验,不得采购三无产品。 四.供应商所配送食品原料辅料必须由办公室专人验收,对不合格食品,拒收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五.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价格质量比服务,追求质优价廉。 六.把握食品采购数量,避免食品原料采购过多而变质现象发生。 七.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对各类食品进行分类存放,以免串味、走味或变质。 八.食堂工作人员要定期清理冰柜,保持冰柜的清洁和气味清新。 第三条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一.食堂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洗换工作服。工作是要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口罩,不得用工作服和围裙擦手、擦脸。 二.食堂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体检不合格者或患有公司认为不适宜在食堂工作的疾病的,不能在食堂工作。 三.锅、饭勺、菜盆、刀具、菜板、厨灶要及时清洗,擦拭干净。 四.食堂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卫生条例,做到厨房、餐厅环境卫生整洁、桌凳干净、地面干净,炊具摆放条理化。 五.洗碗槽和泔水桶每餐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干净,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坚持消灭苍蝇虫害等,保证每天清理的基础上,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彻底大扫除,保持食堂清洁。 六.餐厅要经常通风,保持餐厅空气清新,不得有异味。 七.在餐厅晾晒衣物的员工,必须把衣物甩干后方可晾晒,以免造成餐厅地面湿滑。 第四条餐厅就餐管理制度 一.食堂应按时开饭,不得提前或延迟开饭,早上开饭时间为7:00,中午开饭时间为12:00,晚上开饭时间为6:30。 二.员工应自觉按顺序排队就餐,不插队,不带打,文明就餐。 三.餐厅内不得随地吐痰、吸烟、赤膊、大声喧哗、打闹、尽量不穿拖鞋就餐。 四.就餐人员必须根据自己是食量盛饭菜,不许故意浪费,注意节约粮食。 五.就餐时不得将饭菜残渣丢在地板上,若有掉落在地板上,自己应及时清理干净,以防别人滑倒。 六.就餐后所剩饭菜残渣自觉扫入餐具内带走,倒入指定的泔水桶内,不得倒入洗碗槽内,以免造成阻塞。 七.餐具清洗完毕后,必须及时关好水龙头,不得浪费水资源,洗碗时不得随意泼洒。 八.使用洗洁精,注意节约,杜绝浪费现象。 九.爱护餐厅公物,餐厅内的桌凳、风扇、电视、冰柜等物品不得随意挪动或拿作他用,禁止搬出餐 厅,不得损坏公司统一发放的餐具。 十.因工作需要或外出办公延误就餐时间,需提前半小时通知办公室。 十一.非本公司在职员工在公司用餐,须获得办公室主任的许可,由被拜访人填写客餐登记表。 第五条 安全制度 一.使用炊事械具或用具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或操作说明书,防止事故发生。 二.易燃、易爆物品要严格按规定放置,小心操作,独具放置在明火处和高温处。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食堂工作人员下班前,要关好门窗,检查各类设备和电源,排查安全隐患。 四.对各类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要严格把关,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 五.发生中毒事件,必须追究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应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六条 考核制度 一.办公室对食品卫生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汇报。 二.办公室要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相关食堂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 三.定期汇总员工对食堂卫生及饭菜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作为食堂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