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
范文 |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精选21篇)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在市、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201x年12月4日我镇在x村成立了扶贫互助社,互助社成立一年了,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处理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为培育贫困村内在发展动力,发展主导产业,为贫困户构建增收长效机制,加快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八会镇x村扶贫互助社基本情况 x村扶贫互助社现有社员50人,收缴入社金1.5万元,入社社员中从事养殖业(包括养牛、养猪和养羊)共25户,占社员总数的50%,从事干果生产的共20户,占社员总数的40%,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有5户,占社员总数的10%。201x年5月份每户社员得到扶贫互助资金3000元,发放扶贫互助资金15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201x年5月收回借款。扶贫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主导产业。 二、扶贫互助社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农户发展能力 一是缓解了贫困农户资金短缺困难。入社社员借还款在村内完成,简便快捷的优势弥补了辽阳东部山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缺位,并以服务“零距离”的特点赢得了入社社员的普遍欢迎。二是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的信心。扶贫互助社遵循群众参与、自主管理,使群众真正成为“扶贫互助社的主人,有了选择项目的自主权,激发了参与的热度,增强了发展的自信心。 (二)促进了贫困村和谐 一是扶贫互助社实行“党支部—互助社—农户”的组织体系,构建了新型合作关系,增进了农民之间的协作情谊,也促进了村“三委”(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与贫困农户的关系。二是形成了互帮互助的优良局面,现在村内富帮穷、强帮弱的氛围日益浓厚。三是营造了信誉环境。 (三)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 一是转变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在扶贫互助社运行中,基层政府做到参与不包办,指导不指令,从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协助者和服务者,促进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扶贫互助社实施过程时,正值党的群众教育路线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也正是辽阳县委、县政府开展“6+1”工程建设关键期,加之互助社实行的“党支部—互助社—贫困户”的链式联动模式,促进了基层支部与产业的联结,找到了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同时x村通过与沈阳工程学院开展“e乡村”活动,使大学生走进贫困农户家中,既给了大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又为农户带来了新的信息宣传渠道和技术支撑。 三、扶贫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户入社率偏低 扶贫互助社对于x村和我们八会镇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全新的扶贫产品,农户要有一个认知、接受的过程,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宣传发动不够,农户没有完成理解项目目的和意义,入社率偏低。 (二)互助社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一些农户对互助资金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容易造成亏多赚少,造成资金偿还困难的问题;其次互助社管理人员年龄偏大,计算机等微机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今后势必会进行的微机软件系统化管理留下隐患。 (三)借款额度偏低 目前社员借款的额度是3000元,这笔钱对于农户想发展来说远远不够,以养殖业为例,这此借款仅够农户买几头仔猪,而想进一步扩大范围势必会受到制约,也限制了一部分贫困户的入社主动性。 四、对完善扶贫互助社的几点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发展。目前扶贫互助社才刚刚起步,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推广力度,加强管理力度和经费投入。 (二)开展“专互”结合的模式。现在各个贫困村基本都至少有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把“扶贫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解决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把扶贫互助社社员组织动员起来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适当提高借款标准。要真正扶贫农户发展产业,早日脱贫致富,贷款额度还应该提高。 (四)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要进一步组织扶贫互助计管理人员集中学习资金使用管理措施、财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组织管理人员的农业产业化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进一步带领社员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社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收益,早日脱贫致富。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2201x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工作队得的带领下,使我村在近年来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一、扶贫对象情况 全村精准扶贫对象共涉6个组142户1047人,其中五保户2户2人,纯低保户50户63人,扶贫户43户134人。 二、主要做法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三严禁、十不许”要求,我村采取包片组干部初选,驻村领导、村干部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认真对各组扶贫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期间共核减不符合条件对象8户33人。)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一是结合现有水稻种植合作社、油桃、黄牛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法,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上半年又增加一个养羊专业户,一个养猪专业户,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3、解决村内实际问题,对三组、四组道路进行改善,解决群众出行难得问题,整个路基基本已搞好,计划在9月份前把这些路水泥硬化好。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扶贫力度,继续向上级争取基本公共工程建设等资金,解善村内水利设施。成立帮扶基金组织,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村贤会,发动全村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3、继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范围发展,让专业种、养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3在市、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20xx年12月4日我镇在华严寺村成立了扶贫互助社,互助社成立一年了,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为培育贫困村内在发展动力,发展主导产业,为贫困户构建增收长效机制,加快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八会镇华严寺村扶贫互助社基本情况 华严寺村扶贫互助社现有社员50人,收缴入社金1、5万元,入社社员中从事养殖业(包括养牛、养猪和养羊)共25户,占社员总数的50%,从事干果生产的共20户,占社员总数的40%,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有5户,占社员总数的10%。20xx年5月份每户社员得到扶贫互助资金3000元,发放扶贫互助资金15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20xx年5月收回借款。扶贫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主导产业。 二、扶贫互助社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农户发展能力 一是缓解了贫困农户资金短缺困难。入社社员借还款在村内完成,简便快捷的优势弥补了辽阳东部山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缺位,并以服务“零距离”的特点赢得了入社社员的普遍欢迎。二是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的信心。扶贫互助社遵循群众参与、自主管理,使群众真正成为“扶贫互助社的主人,有了选择项目的自主权,激发了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发展的自信心。 (二)促进了贫困村和谐 一是扶贫互助社实行“党支部—互助社—农户”的组织体系,构建了新型合作关系,增进了农民之间的协作情谊,也促进了村“三委”(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与贫困农户的关系。二是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现在村内富帮穷、强帮弱的氛围日益浓厚。三是营造了信誉环境。 (三)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 一是转变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在扶贫互助社运行中,基层政府做到参与不包办,指导不指令,从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协助者和服务者,促进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扶贫互助社实施过程时,正值党的群众教育路线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也正是辽阳县委、县政府开展“6+1”工程建设关键期,加之互助社实行的“党支部—互助社—贫困户”的链式联动模式,促进了基层支部与产业的联结,找到了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同时华严寺村通过与沈阳工程学院开展“e乡村”活动,使大学生走进贫困农户家中,既给了大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又为农户带来了新的信息宣传渠道和技术支撑。 三、扶贫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户入社率偏低 扶贫互助社对于华严寺村和我们八会镇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全新的扶贫产品,农户要有一个认知、接受的过程,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宣传发动不够,农户没有完成理解项目目的和意义,入社率偏低。 (二)互助社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一些农户对互助资金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容易造成亏多赚少,造成资金偿还困难的问题;其次互助社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电脑等微机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今后势必会进行的微机软件系统化管理留下隐患。 (三)借款额度偏低 目前社员借款的额度是3000元,这笔钱对于农户想发展来说远远不够,以养殖业为例,这此借款仅够农户买几头仔猪,而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势必会受到制约,也限制了一部分贫困户的入社积极性。 四、对完善扶贫互助社的几点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发展。目前扶贫互助社才刚刚起步,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推广力度,加强管理力度和经费投入。 (二)开展“专互”结合的模式。现在各个贫困村基本都至少有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把“扶贫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解决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把扶贫互助社社员组织动员起来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适当提高借款标准。要真正扶贫农户发展产业,早日脱贫致富,贷款额度还应该提高。 (四)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要进一步组织扶贫互助计管理人员集中学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组织管理人员的农业产业化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进一步带领社员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社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收益,早日脱贫致富。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4XX年,马过河镇扶贫开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全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备件差。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烤烟、玉米、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五以来我镇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镇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县下达的马过河镇XX年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的任务指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实施。下龙井村全村总人口73户317人,耕地面积1563亩,人均有粮470公斤。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投资16、3万元硬化村庄道路5条2850平方米;投资9、3万元新建蓄水池1个60立方米,铺设管道3、1公里;投资0、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20亩;种植经济林果核桃255亩,改良基本农田地25亩;投资0、3万元建标志碑1座。该项目总投资26、7万元,其中省级扶贫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11、7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建设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二)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 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马过河镇XX年贫困人口反贫率为3、5%。 二、农村致贫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观念保守致贫。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缺耕地致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单一的种植业,由于耕地少、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三)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贫。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四)自然灾害致贫。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五)因病、残致贫。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六)因上学致贫。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幺,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三、20xx年工作计划 针对我镇的贫困现状,抓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整合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镇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镇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镇将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技能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5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盟扶贫开发工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盟扶贫办认真贯彻落实盟委、行署的决策部署,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增加收入为目标,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帮扶、危草房改造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扎扎实实完成盟委、行署下达的责任目标 今年年初,盟委、行署给我办下达了“责任目标”、“工作目标”和“创新目标”。一年来,我们举全办之力,充分调动各旗县市工作积极性,牢牢抓住“三个目标”工作盯得紧、抓得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职责目标 ——水浇地、养殖业、种树种草完成情况:计划建设水浇地4.5万亩,实际完成7.15万亩,投入资金1878.25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58.9%。计划发展养畜3.5万个羊单位,实际完成5.43万个羊单位,投入资金2903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55%。计划种树种草2.5万亩,实际完成3万亩,投入资金398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20%。 ——“雨露计划”完成情况:计划培训2300人,实际完成2300人,投入资金230万元,其中转移1863人,转移率达到81%,完成计划目标的100%。 ——整村推进工程完成情况:计划24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80万元,实际完成24个项目嘎查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80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0%。实施的重点项目是养牛1005头,建牛舍2500平米,养羊4100只,建设棚圈20600平米;打井104眼,建设水浇地14500亩,改造中低产田800亩;建设大棚46栋,9735平米;发展养殖小区120户,建设食用菌大棚20栋,建设肉鸡养殖小区一处。 ——危草房改造工程完成情况 :计划改造危草房2600户,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560万元。实际完成2655户,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805.4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2%和115.7%。 (二)盟委行署下达目标完成情况 ——造血式扶贫完成情况 :计划协调2个厅局实施造血式扶贫规划,实际完成2个厅局造血式扶贫,实施了4个重点项目:一是农牧业厅给我盟安排并实施了三个繁育基地项目,其中大豆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655万元;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800万元;玉米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485.78万元。二是交通厅实施的延伸帮扶项目,即省道203线阿尔山至杜拉尔桥段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期为三年,于20xx年开工建设,20xx年竣工,项目总投资9亿元,20xx年完成投资4.02亿元。 ——京蒙对口帮扶项目:20xx年共协调落实了京蒙对口帮扶资金360万元。主要建温室大棚200栋,贫困户危草房改造 74户和捐赠我盟医疗用车及各类设备等。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情况 :我办按照文件要求,成立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科,有专人负责综合协调、宣传报道、材料信息收集以及相关文件的制定。并将此项工作列为我盟20xx年盟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争取资金工作:全年计划争取定点扶贫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和厅局延伸帮扶资金1.63亿元,实际完成5.48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336.56%。 (三)创新目标 ——互助金试点工作:计划在突泉县实施“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突泉县已经成立了“贫困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互助资金实施方案》,确定了10个村为试点村,自治区批准并下拨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每个村15万元 ,现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探索京蒙对口帮扶新模式:我办在学习借鉴其他省市东西扶贫协作经验的基础上,把扎旗作为创新帮扶模式的试点,积极协调帮扶双方,探索帮扶工作新模式,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结合我盟实际,提出了京蒙对口帮扶与我盟危草房改造工程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建设帮扶新村并取名“顺义新村”。共改造危房72户,住房建设为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外观为起脊采钢瓦,面积为50平米为基准,房屋的地面、墙面、棚等内装饰由各户自行解决。统一建设院墙和大门,修建街道2400延长米。通过创新工作,真正做到了帮扶工作既有型又有效,实现了帮扶单位满意,群众受益的双赢。 二、紧紧抓住“三项重点”工作,扶贫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自治区厅局定点帮扶工作及延伸帮扶工作情况 今年是自治区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我盟贫困嘎查(村)的第五年,也是实现帮扶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各帮扶单位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属,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帮扶单位认真落实“三亲自,一蹲点”要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帮扶点调查研究,制定规划,落实项目,并派帮扶队员蹲点抓落实。一年来,137个帮扶单位共深入帮扶点260人次,其中厅局级88人次。共完成新打井132眼,新增水浇地1.82万亩,购进优质肉牛200头,羊1805只,建棚圈234处,2.4万平方米,造林5750亩。修路41.2公里,其中柏油路、水泥路27.31公里。办电24公里,通广播电视581户,建大棚162处,5.6万平方米,新建卫生室2处,嘎查村办公室12处。为贫困户解决春耕种子1.67万斤,化肥349袋,柴油2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06人,改造危草房309户。截止12月末,137个帮扶单位共投入延伸帮扶资金4.54亿元,点上投入资金3879.7万元。 盟直定点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投入帮扶资金4500万元。 (二)争取扶贫政策及项目情况 ——积极争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20xx年12月,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调整部分省市区国贫县。自治区政府根据国办意见拟调整我区国贫旗县。在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把此项工作列为全年工作重点,主要领导多次赴国办和区办汇报工作,力争把我盟6个旗县市全部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行列。 ——积极争取将我盟整体列入国家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持范围给予扶持。在自治区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在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多次赴国务院扶贫办汇报工作,经过积极争取,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于20xx年亲自到我盟调研视察工作,并在全国十一个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中,已初步将我盟列入大兴安岭南麓贫困片区。 ——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一是连片开发项目。“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是目前扶贫项目中资金投入最大的项目。今年国务院扶贫办在我区安排5个试点,我盟争取到1个。自治区也在全区安排了5个试点,我盟争取到1个。两个试点项目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00万元。二是亚行7000万扶贫贷款项目。通过积极工作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已同意我盟7000万亚行扶贫贷款项目。目前,自治区政府有关领导正在协调农行进行资金配套。三是移民扩镇项目。20xx—20xx年的三个移民扩镇项目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经自治区验收全部被评为优良工程。四是其他项目资金情况,包括整村推进项目24个、产业化扶贫项目20个、科技扶贫项目4个、革命老区建设项目11个、劳动力转移培训2300人。 (三)大力推广贫困村互助资金小额贷款工作 鉴于我盟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区域性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的实际,在新形势下,探索更加有效的方式,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全盟扶贫开发进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借助金融贷款的力量,全面采取小额贷款扶贫方式,是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村容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在科右中旗开展的“贫困村互助金项目”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计划继续在中旗6个嘎查村开展此项工作。全盟计划利用四年的时间,安排2.5—3个亿的信贷资金,覆盖全盟396个贫困村和6万户贫困户。互助金小额贷款试点工作得到了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也深受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好评,20xx年下半年,盟行署在科右中旗召开“贫困村互助金项目”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全盟范围内推广中旗的做法。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620__年是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盟扶贫开发工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盟扶贫办认真贯彻落实盟委、行署的决策部署,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增加收入为目标,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帮扶、危草房改造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扎扎实实完成盟委、行署下达的责任目标 今年年初,盟委、行署给我办下达了“责任目标”、“工作目标”和“创新目标”。一年来,我们举全办之力,充分调动各旗县市工作积极性,牢牢抓住“三个目标”工作盯得紧、抓得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职责目标 ——水浇地、养殖业、种树种草完成情况:计划建设水浇地4.5万亩,实际完成7.15万亩,投入资金1878.25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58.9%。计划发展养畜3.5万个羊单位,实际完成5.43万个羊单位,投入资金2903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55%。计划种树种草2.5万亩,实际完成3万亩,投入资金398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20%。 ——“雨露计划”完成情况:计划培训2300人,实际完成2300人,投入资金230万元,其中转移1863人,转移率达到81%,完成计划目标的100%。 ——整村推进工程完成情况:计划24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80万元,实际完成24个项目嘎查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80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0%。实施的重点项目是养牛1005头,建牛舍2500平米,养羊4100只,建设棚圈20600平米;打井104眼,建设水浇地14500亩,改造中低产田800亩;建设大棚46栋,9735平米;发展养殖小区120户,建设食用菌大棚20栋,建设肉鸡养殖小区一处。 ——危草房改造工程完成情况 :计划改造危草房2600户,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560万元。实际完成2655户,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805.4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2%和115.7%。 (二)盟委行署下达目标完成情况 ——造血式扶贫完成情况 :计划协调2个厅局实施造血式扶贫规划,实际完成2个厅局造血式扶贫,实施了4个重点项目:一是农牧业厅给我盟安排并实施了三个繁育基地项目,其中大豆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655万元;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800万元;玉米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485.78万元。二是交通厅实施的延伸帮扶项目,即省道203线阿尔山至杜拉尔桥段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期为三年,于20__年开工建设,20__年竣工,项目总投资9亿元,20__年完成投资4.02亿元。 ——京蒙对口帮扶项目:20__年共协调落实了京蒙对口帮扶资金360万元。主要建温室大棚200栋,贫困户危草房改造 74户和捐赠我盟医疗用车及各类设备等。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情况 :我办按照文件要求,成立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科,有专人负责综合协调、宣传报道、材料信息收集以及相关文件的制定。并将此项工作列为我盟20__年盟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争取资金工作:全年计划争取定点扶贫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和厅局延伸帮扶资金1.63亿元,实际完成5.48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336.56%。 (三)创新目标 ——互助金试点工作:计划在突泉县实施“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突泉县已经成立了“贫困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互助资金实施方案》,确定了10个村为试点村,自治区批准并下拨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每个村15万元 ,现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探索京蒙对口帮扶新模式:我办在学习借鉴其他省市东西扶贫协作经验的基础上,把扎旗作为创新帮扶模式的试点,积极协调帮扶双方,探索帮扶工作新模式,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结合我盟实际,提出了京蒙对口帮扶与我盟危草房改造工程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建设帮扶新村并取名“顺义新村”。共改造危房72户,住房建设为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外观为起脊采钢瓦,面积为50平米为基准,房屋的地面、墙面、棚等内装饰由各户自行解决。统一建设院墙和大门,修建街道2400延长米。通过创新工作,真正做到了帮扶工作既有型又有效,实现了帮扶单位满意,群众受益的双赢。 二、紧紧抓住“三项重点”工作,扶贫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自治区厅局定点帮扶工作及延伸帮扶工作情况 今年是自治区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我盟贫困嘎查(村)的第五年,也是实现帮扶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各帮扶单位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属,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帮扶单位认真落实“三亲自,一蹲点”要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帮扶点调查研究,制定规划,落实项目,并派帮扶队员蹲点抓落实。一年来,137个帮扶单位共深入帮扶点260人次,其中厅局级88人次。共完成新打井132眼,新增水浇地1.82万亩,购进优质肉牛200头,羊1805只,建棚圈234处,2.4万平方米,造林5750亩。修路41.2公里,其中柏油路、水泥路27.31公里。办电24公里,通广播电视581户,建大棚162处,5.6万平方米,新建卫生室2处,嘎查村办公室12处。为贫困户解决春耕种子1.67万斤,化肥349袋,柴油2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06人,改造危草房309户。截止12月末,137个帮扶单位共投入延伸帮扶资金4.54亿元,点上投入资金3879.7万元。 盟直定点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投入帮扶资金4500万元。 (二)争取扶贫政策及项目情况 ——积极争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20__年12月,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调整部分省市区国贫县。自治区政府根据国办意见拟调整我区国贫旗县。在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把此项工作列为全年工作重点,主要领导多次赴国办和区办汇报工作,力争把我盟6个旗县市全部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行列。 ——积极争取将我盟整体列入国家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持范围给予扶持。在自治区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在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多次赴国务院扶贫办汇报工作,经过积极争取,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于20__年亲自到我盟调研视察工作,并在全国十一个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中,已初步将我盟列入大兴安岭南麓贫困片区。 ——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一是连片开发项目。“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是目前扶贫项目中资金投入最大的项目。今年国务院扶贫办在我区安排5个试点,我盟争取到1个。自治区也在全区安排了5个试点,我盟争取到1个。两个试点项目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00万元。二是亚行7000万扶贫贷款项目。通过积极工作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已同意我盟7000万亚行扶贫贷款项目。目前,自治区政府有关领导正在协调农行进行资金配套。三是移民扩镇项目。20__—20__年的三个移民扩镇项目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经自治区验收全部被评为优良工程。四是其他项目资金情况,包括整村推进项目24个、产业化扶贫项目20个、科技扶贫项目4个、革命老区建设项目11个、劳动力转移培训2300人。 (三)大力推广贫困村互助资金小额贷款工作 鉴于我盟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区域性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的实际,在新形势下,探索更加有效的方式,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全盟扶贫开发进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借助金融贷款的力量,全面采取小额贷款扶贫方式,是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村容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在科右中旗开展的“贫困村互助金项目”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计划继续在中旗6个嘎查村开展此项工作。全盟计划利用四年的时间,安排2.5—3个亿的信贷资金,覆盖全盟396个贫困村和6万户贫困户。互助金小额贷款试点工作得到了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也深受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好评,20__年下半年,盟行署在科右中旗召开“贫困村互助金项目”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全盟范围内推广中旗的做法。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7为响应精准扶贫政策的国家号召,根据省委、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多方筹措资金,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四、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8乡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取得成效 1、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我乡贫困人口为5407人(含去年低保人数984人)。根据各村人均纯收入和区域位置,将19个村分为四类,其中一类村包括中罗洪、官树下、梓木溪、下罗洪、芭蕉山、上罗洪共6个村,共有农村人口12344人,按19.8%测算贫困人口为 2442 人;二类村包括光华、孟公、塘湾、采莲共4个村,共有农村人口3685人,按照22.5%测算贫困人口为830人;三类村包括新回、白莲、石莲、巴油共4个村,共有农村人口4716人,按23.1%测算贫困人口为1091人;四类村包括江塘、龙州、洞塘、严胜、幸福共5个村,共有农村人口4170人,按25%测算贫困人口为1044人。各村召开了党员组长会议,评选了评议小组,由评议小组进行评议选出建档立卡对象,并全部公示拍照,群众没有异议。现等待上级正式表格再填表录入电脑。 2、塘湾村扶贫建整工作。在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完成了村道硬化1.3公里,水渠硬化500米,河坝加固3座,新修2座,新建村部120平方米,完成了农电网改造,新修便民桥一座。 二、采取措施 (一)组织领导到位 班子专题研究了扶贫工作3次,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全面部署扶贫工作。 (二)经费到位 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民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乡安排村工作经费,1000人以下的400元,1000人到1500人的600元,1500人到20xx人的800元,20xx人以上的1000元,用于开展该项工作必需的培训会议、调查摸底、填表等方面的支出。乡财政适当安排建档立卡汇总、信息录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工作经费7000元,驻村干部缴纳风险押金200元。 (三)强化了人员培训。 乡对村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切实让工作人员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政策原则、指标要求、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严格督查指导。 按照“省抽查、市监督、县核实、乡审查”的原则,加强对建档立卡工作的督查指导。乡将组织专门督导组,不定期深入到各村组,对各村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将督查结果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9我村属镇桥镇西部,距镇政府0.5华里,南靠老206国道,北靠乐安河,是镇桥西街的所在地,属平原地区,有明显的地理优势。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02户,人口1550人,其中育龄妇女130名,计生工作在全镇排在前列。现有劳动力740人,男400人,女340人,总面积XX余亩,其中山林面积1000亩,耕地面积933亩,水面67亩吗。党员28人,在全镇属于中等村。早年以种粮棉为主。近年来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余亩。今年人均收入6200元。村集体组织不断壮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村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契机,村两委班子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努力工作,各项工作开展得很顺利。物价局包村扶贫四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大事好事做个总结汇报。 XX年度 1,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抓好技术人员培训,帮助菜农建立了3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年产蔬菜4000吨。 2,水利设施改造,组织广大村民清理了麻痕贩放水沟1500米(以后有条件改为混泥土水沟)。 3,兴建了村办公大楼一栋, 工程款达15万元,方便了村民,解决了无办公场所的困难。 20xx年度 1,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投资15万元,逐步完善办村委会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工作。 2,完成了梗上村,八甲村两村水泥路建设,全场2华里。总投资50万元,埂上村兴建焚烧炉一座,卫生环境彻底改变。 20xx年度 1,大力加强低产田改造工作,所有的排水沟基本清理完成。 2,兴建了村卫生所大楼一幢,投资8万元,大大方便了村民看病就医。 201x年度 1,完成了上孙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全村水泥路工程全部完工,全长1.2华里,总投资30万元,村卫生环境大大改变。 2,塘库村放水沟改造工作在近期完成,全长260米,用混泥土改造,总投资3万元,解决了村民放水难的问题。 这四年来,为村民办了无数实事好事,是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特别是市某某局各位领导帮扶的结果。今后我们更加努力工作,团结一心,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0今年以来,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扎实推进“3331”扶贫工程,同时结合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板块扶贫、农综开发等项目,全面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使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一、20xx年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20xx年我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210万元,其中省市财政扶贫资金71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500万元,实现减贫2680户8119人。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完成20xx年常塔流域小流域治理项目,计划下达5000亩治理任务,实际完成5000亩,中省市财政投资46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60万元,群众自筹31万元,共计完成投资655万元。项目区共计新打机电井11眼,新建排灌站1座,衬砌渠道10公里,输变电线路配套5公里,渠系建筑物60座,新建淤地坝4座;完成改良土壤0.2万亩,完成机耕路5公里,平地700亩;完成造林20xx亩,种草1000亩等。项目启动实施后,县政府领导协调水利、国土等部门,整合捆绑资金约1200万元,通过移河改道、构筑河堤等措施,在原有水地300亩的基础上建成高标准水地700亩。 20xx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李岔项目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共计投入资金1517.47万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490万元。李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全省唯一“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省财政奖补资金22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270万元。此外,以李岔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县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协调农、林、水、牧等部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部门联动、民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打造精品的方法,投入捆绑资金688.04万元,动员以袁玉平为首的李岔金富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39.43万元,共同打造高标准的李岔新农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跨年度实施项目,今年已完成农综专项资金投入421.3 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86%。 2、扶贫移民搬迁工作:20xx—20xx年,全县共计划实施移民搬迁467户1471人。其中碛塄农业园区郝家寨村实施109户310人,田家寨镇兴旺庄村实施113户326人,黄甫镇柏林峁村实施134户420人、麻镇麻镇村实施111户415人。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县、镇、村三级明确进度,扛死责任。特别是7月16日全市移民搬迁会后,辛县长、吴县长亲自带领相关部门到移民安置点现场督查,解决存在问题,保证了工程如期开工。 9月25日,我县召开了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现场会。县长辛耀峰、副县长吴占林及政府相关部门,各镇、园区、办事处、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现场会。我们在移民安置点的选择上,严格按照辛县长提出的“七个结合”要求,科学选点、合理规划,努力为老百姓建设一个舒适、宜居的移民新村。扶贫移民搬迁项目一般为跨年度实施项目,但我县在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各相关部门、镇、园区、办事处的密切配合下,20xx、20xx年4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现已全部完成房屋主体工程,移民搬迁工作由被动变主动。麻镇麻镇村移民搬迁指标占用了两个年度的指标,但根据省市补助标准,20xx年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每户3.5万元,20xx年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每户4.8万元。麻镇村移民安置面临同期建房补助不一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办积极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经20xx年县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20xx年移民搬迁执行20xx年补助标准,由县财政增加补贴217.6万元。 3、“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20xx年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年初,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度“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帮扶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府办字[20xx]5号)文件,通过调查摸底,逐户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计划。5月初,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关于深入推进“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的意见》(府扶发[20xx]1号)文件,对贫困户产业发展作出细致安排。文件要求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要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将尚未脱贫和未安排帮扶的贫困户一次性进行安排,做到“一户制定一个帮扶计划,一户确定一个脱贫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个帮扶部门、企业或领导干部”,实现贫困村、户帮扶全覆盖。在财政情况较紧的形势下,我们将去年结余的500万元作为今年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启动资金,和财政局联合发文下拨,重点帮扶贫困户1640户5152人,主要扶持发展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每户安排3000—5000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以镇统一组织实施。7月16日我办召开了各镇扶贫分管领导汇报会和项目推进会,学习传达省委赵正永书记来府谷讲话精神,并就当前工作再安排、再部署。9月2日由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扶贫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20xx年各镇、园区、办事处“3331”扶贫工程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据统计,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积极行动,多方协调,动员包镇、包村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包户领导干部共投入帮扶资金约180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产业发展。 4、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20xx年,县级财政投入200万元,新建孤山镇郝家峁村、木瓜镇王家峁村、王家墩办事处白云乡村、新民镇石条焉村4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目前项目区已全部完工。完成孤山镇郝家峁村平地250亩,旱地变水地;木瓜镇王家峁村新建300方蓄水池一座,可解决318人饮水及发展庭院经济,组建小杂粮加工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5户,扶持贫困户25户,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王家墩办事处白云乡村新建引水主渠720米,支渠2660米,配套附属设施,维修加高石砌引水渠道280米,购置抽水泵一台,解决530余亩农田灌溉,扶持发展种养加等产业贫困户12户;新民镇石条焉村新建人畜饮水工程一处,硬化水泥路面200米,扶持4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加产业项目。 5、板块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20xx年财政投资150万元,现已全部完成计划任务:1、麻镇前尧湾村:新建截潜流井1处,可灌溉水地210亩;新修农田防护堤450米,保护滩地420亩;硬化村内道路400米;扶持在册贫困户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2、古城镇五道河村:新建截潜流井2处,可灌溉水地368亩;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村容村貌整建等。 6、花椒种植扶持项目:20xx—20xx年,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00万元,扶持武家庄镇、王家墩办事处、碛塄农业园区花椒种植产业,种植花椒358亩。同时在碛塄农业园区高尧峁村实施大棚育花椒苗10棚10亩,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种植。另外,贫困户种植花椒每株再补贴5元。为进一步提高花椒产量,方便群众,我们新建蓄水池2座、集水窖1座、打井2眼,配套抽水设备19套,铺设生产道路723米,进一步改善、优化了花椒种植环境。 7、爱心包裹项目:根据省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办积极响应,和府谷县邮政局在我县共同开展“爱心包裹”圆梦20xx暨芦山关爱行动,在县内组织开展宣传的同时,在河滨公园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印发传单5000份。我办工作人员也纷纷献出爱心,捐献钱物,关爱灾区孩子,共计捐出28个爱心包裹。 二、加强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一是严格实行项目招投标制,阳光操作,规范运行。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20万元以上一律实行招投标制,20万元以下,3万元以上实行议标,使扶贫项目建设进入规范化管理渠道。 二是全面推行扶贫资金公示公告制。为了增加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过程的透明度,把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在项目所在地公开,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对每一个扶持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都进行了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专款专用。 三是加强验收管理工作。为确保资金安全使用,把好工程项目的验收关,严格按照县政府出台的《专项资金验收管理办法》执行。对竣工待验收的扶贫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写出书面申请,经所属镇政府(农业园区、办事处)审核后上报项目主管部门,并提供工程建设相关资料,然后由发改局牵头主管部门、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进行联合验收,然后再由审计部门作出审计报告方可报账。 三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扶贫工作氛围 扶贫工作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全县广大农民群众,肩负着重大使命,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政府的声誉、人民的利益。我们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树立政府形象、加快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纳入议事日程。我们将创建模范机关、“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统筹安排,通过集中学习、下乡调研、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将创建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去年我办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今年再上台阶,申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 四、扶贫成果: 20xx年4月,我县被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先进县,全省表彰14个县(区),我县榜上有名。 9月17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优秀案例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我县《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陕西省府谷县“千企帮千村”模式案例》的创新案例获选,并编入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优秀案例集(100例)》,为陕西省唯一入选案例。 新华社《陕西领导参考》分别于今年1月10日第一期、8月10日第22期刊登了题为《创新“大扶贫”模式 营造共同富裕格局—解读“府谷现象”》和《移民搬迁保增收 一村一策显活力—府谷县实施“3331”扶贫工程调查》两篇文章宣传报道我县扶贫开发工作。 《人民日报》副总编、著名学者梁衡,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着府谷扶贫事业,撰写了《让形式不只是形式》的短评,刊登于《人民日报》10月10日04版。文章重点阐述我县扶贫工作动真的、来实的,虽是百强县,能够自找其弱,自补其虚,提高标准,决心用三年时间解决“富中贫”的问题,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五、存在问题 1、扶贫资金投入明显不足。随着我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行列,中、省、市财政扶贫资金也随着取消,扶贫资金主要靠县上投入,有限的资金投入给众多扶贫项目的实施带来了难度,许多扶贫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3331”扶贫工程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重视程度不一,进展、进度不一,有待进一步加强。 3、省、市项目计划下达迟,影响工程进度,部分项目需跨年度实施。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1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四、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220xx年县xx局驻xx镇魏x洲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在高家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今年下半年的艰苦奋斗,该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预期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此,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11个村,1100户,3020人。乡、村、组三级联动,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公告”全部录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精心组织。 一是组建机构。乡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充实了以乡委书记王慧明任组长,班子成员、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办,由扶贫办主任负责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及今后的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检查、督查等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切实做好入户调查,表册填报,结对帮扶、政策解释、矛盾化解,夯实基础,助推发展等工作。二是制定方案。按照上级要求,结合xx村本地实际,广泛征求党政机关,村组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最后经乡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三是精心部署。乡领导、各村委支书、主任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全乡上下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责任。四是认真培训。方案印发,范围控制后,我村支书主任与各村委支书、主任、扶贫办干部及各驻村工作组组长参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培训会,会上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县对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讲解和说明,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职责,细化了程序。对“三审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对入户调查登记表的填写,特别是针对识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登记表名词解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训,让每一名干部把政策吃准、吃透,吃深,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广泛动员,营造氛围。 为了扎实做好贫困户识别工作,宣传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相关政策。宣传建档立卡政策规定,把政策讲清、把程序讲透,把要求讲明,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热度,营造了优良的工作氛围。同时,在民主评议开始前,各村将申请表发放到每一户群众手中,重点告知申请条件和程序,通知召开群众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群众会时,我村干部反复宣讲相关政策。 (三)试点先行,创新机制。 按照省办确定的“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小组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组审查公示乡镇(街道)审核公示县政府审定公告”5个步骤进行,我村干部与全乡各驻村干部、各村党组织书记和主任到现场观摩,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了识别程序和步骤。民主评议会按照“宣传政策解释评议办法通过评议办法贫困申请户发言(自诉贫困原因)群众投票监票、计票当场公布票数”的程序进行,最后根据群众投票结果,按得票多少的顺序,结合控制范围,确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我村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公告”的要求,结合范围控制全面完成了贫困村识别和贫困户识别。 (四)严格程序、化解矛盾 我村严格按照省、市、县、乡要求,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严格工作流程,认真完成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同时,对因个别家族势力明显或其他原因选出的不符合条件的农户,驻村工作组深入群众,进行调查核实,坚决取缔;对民主评议结果持有异议的个别群众,负责做好调查核实和解释工作;对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并全县通报。由于政策宣传到位、程序执行严格、群众工作做细,杜绝了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行为的发生。整个过程中,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未收到一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上访或信访。 (五)抢抓时间,录入微机。 参加完 “全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录入培训会后,我村高度重视信息录入工作,一是及时召集xx村挂村干部召开了信息录入工作培训会,并有针对性的对系统录入容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培训。二是要求“两有三强”(有优良的工作作风,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认识强)的干部专门从事录入工作。三是在信息录入改为网上更新后及时通知扶贫站干部蹲点县办修改更新,利用中午和晚上系统空闲时间加班录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更新了xx村贫困户信息数据,较好的完成了我县贫困户的信息录入,确保了贫困户信息的正确率和完整率。 三、存在的困难和下步工作打算 我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村现有贫困人口基本公共工程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交通条件恶劣,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县、乡两级财政困难,又无村级集体经济,导致部分边远山区基本公共工程建设几乎是空白,从而造成了越贫穷,越落后的现状;二是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太多,经常失联无法核定其务工生活情况;受农村低保的影响,被调查农户也存在瞒报收入的现象;同时,由于部分贫困户因自身懒惰导致贫困,其他因病因灾致贫群众意见较大;三是受范围控制的限制,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不能实现全覆盖;同时,低保人口在个别村多于贫困人口;四是由于发改、住建、农业等干部职工较多的部门帮扶公路沿线的非贫困村,残联、妇联、科协等干部职工较少的单位帮扶两山偏远的贫困村,但贫困村的贫困户又远远多于非贫困村,导致无法达到“一帮一 ”结对帮扶的要求。 下步,我们将在继续完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制订帮扶措施,探索建立扶贫信息化系统。一是及时调整贫困村的联建部门,按照大单位大部门帮扶贫困村,小单位小部门帮扶非贫困村的方法,结合识别出的贫困户情况按照县级干部“一帮六”,科级干部“一帮五”,股级干部“一帮四”,一般干部“一帮三”的方法明确结对帮扶干部;二是严格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认真制定完善贫困村脱贫计划,结合新一轮扶贫工作规划,科学制定各贫困村的帮扶规划,特别是要做好做细做实精准扶贫试点村的发展规划。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3X年我乡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县扶贫办《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脱贫解困工作的通知》号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县扶办、财政局下达的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文件要求。开展调查研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贫困村和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全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前期调查摸底 为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早日顺利开展,成立了专项工作队。乡村通力合作深入各贫困村贫困户调查摸底登记核实贫困情况,对居住条件进行拍照记录,及时建立档案。同时对贫困户建档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帮扶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 (三)发展集体经济,村委会管理能力逐步加强 各贫困村普遍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委会、党支部建设薄弱,管理能力差。各扶贫单位立足村情现状,整理盘活原有集体土地、池塘,投资改造,发展种植、养殖等集体经济项目,逐步使村委会每年有固定收入维持正常运转。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成效显著 行路难、饮水难、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差是各贫困村的基本现状。帮扶单位对挂靠村实地考察研究,根据实际和需求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为脱贫打下坚实的硬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五)教育设施逐步完善,劳动力技能培训水平不断提高 加大力度做好智力扶贫,逐步完善教育设施。采取综合培训和转移就业相结合,着力提高贫困户劳力整体素质和收入水平。针对贫困户劳力技术素质低的实际,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办法组织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加强与劳动等部门的密切协作,切实抓好贫困户劳力的务工技能培训和劳力转移工作,努力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家”。 (六)慰问帮扶、农村合作医疗扎实推进 对各贫困户,五保户,孤儿等弱势群体进行各种方式的慰问。根据帮扶村实际状况做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让群众健康治疗得到切实的保障。 二、 主要做法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在上级下达计划任务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迅速组织工作计划会议,成立了乡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同时,各村委会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扶贫开发组织实施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工作到村,责任到人,增强每位责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二) 精心组织、搞好规划 领导小组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多次召开成员会议讨论精心组织。根据乡情乡况制定《曙光乡XX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确保了本年度扶贫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沟通协调,推进挂点帮扶 乡党委,政府经常联系和邀请帮扶单位与挂点贫困村联系。请他们献计献策、制定方案、互相配合、共谋发展。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帮扶贫困对象,确保了帮扶措施和帮扶任务落实到位。 (四)科学管理,动态监控 对贫困户实现一户一卡,科学管理,分类指导,动态监控。扶贫干部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各村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对发展中新出现的贫困户给予登记上报。对越过贫困线的贫困户进行及时列入一般户,使其不再享受贫困的待遇。使得扶贫资源得到合理安排和公平落实。 (五)以人为本,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有长远发展的利益问题 在扶贫规划上,因地、因村、因户制宜,认真编制扶贫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扶持项目具体可行、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各项措施切实可行。在基础设施建上,重点突出路、房、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确保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注重强基固本,大力 培训贫困户劳动力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务开发水平。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把扶贫济困的着眼点放在提高人口素质上。落实贫困家庭适龄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或帮助合适条件的到更高层次院校深造,从长远和根本上改变贫困问题。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4今年以来,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扎实推进“3331”扶贫工程,同时结合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板块扶贫、农综开发等项目,全面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使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一、20__年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20__年我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210万元,其中省市财政扶贫资金71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500万元,实现减贫2680户8119人。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完成20__年常塔流域小流域治理项目,计划下达5000亩治理任务,实际完成5000亩,中省市财政投资46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60万元,群众自筹31万元,共计完成投资655万元。项目区共计新打机电井11眼,新建排灌站1座,衬砌渠道10公里,输变电线路配套5公里,渠系建筑物60座,新建淤地坝4座;完成改良土壤0.2万亩,完成机耕路5公里,平地700亩;完成造林20__亩,种草1000亩等。项目启动实施后,县政府领导协调水利、国土等部门,整合捆绑资金约1200万元,通过移河改道、构筑河堤等措施,在原有水地300亩的基础上建成高标准水地700亩。 20__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李岔项目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共计投入资金1517.47万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490万元。李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全省唯一“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省财政奖补资金22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270万元。此外,以李岔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县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协调农、林、水、牧等部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部门联动、民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打造精品的方法,投入捆绑资金688.04万元,动员以袁玉平为首的李岔金富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39.43万元,共同打造高标准的李岔新农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跨年度实施项目,今年已完成农综专项资金投入421.3 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86%。 2、扶贫移民搬迁工作:20__—20__年,全县共计划实施移民搬迁467户1471人。其中碛塄农业园区郝家寨村实施109户310人,田家寨镇兴旺庄村实施113户326人,黄甫镇柏林峁村实施134户420人、麻镇麻镇村实施111户415人。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县、镇、村三级明确进度,扛死责任。特别是7月16日全市移民搬迁会后,辛县长、吴县长亲自带领相关部门到移民安置点现场督查,解决存在问题,保证了工程如期开工。 9月25日,我县召开了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现场会。县长辛耀峰、副县长吴占林及政府相关部门,各镇、园区、办事处、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现场会。我们在移民安置点的选择上,严格按照辛县长提出的“七个结合”要求,科学选点、合理规划,努力为老百姓建设一个舒适、宜居的移民新村。扶贫移民搬迁项目一般为跨年度实施项目,但我县在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各相关部门、镇、园区、办事处的密切配合下,20__、20__年4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现已全部完成房屋主体工程,移民搬迁工作由被动变主动。麻镇麻镇村移民搬迁指标占用了两个年度的指标,但根据省市补助标准,20__年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每户3.5万元,20__年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每户4.8万元。麻镇村移民安置面临同期建房补助不一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办积极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经20__年县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20__年移民搬迁执行20__年补助标准,由县财政增加补贴217.6万元。 3、“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20__年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年初,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__年度“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帮扶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府办字[20__]5号)文件,通过调查摸底,逐户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计划。5月初,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关于深入推进“3331”扶贫工程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的意见》(府扶发[20__]1号)文件,对贫困户产业发展作出细致安排。文件要求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要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将尚未脱贫和未安排帮扶的贫困户一次性进行安排,做到“一户制定一个帮扶计划,一户确定一个脱贫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个帮扶部门、企业或领导干部”,实现贫困村、户帮扶全覆盖。在财政情况较紧的形势下,我们将去年结余的500万元作为今年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启动资金,和财政局联合发文下拨,重点帮扶贫困户1640户5152人,主要扶持发展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每户安排3000—5000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以镇统一组织实施。7月16日我办召开了各镇扶贫分管领导汇报会和项目推进会,学习传达省委赵正永书记来府谷讲话精神,并就当前工作再安排、再部署。9月2日由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扶贫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20__年各镇、园区、办事处“3331”扶贫工程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据统计,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积极行动,多方协调,动员包镇、包村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包户领导干部共投入帮扶资金约180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产业发展。 4、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20__年,县级财政投入200万元,新建孤山镇郝家峁村、木瓜镇王家峁村、王家墩办事处白云乡村、新民镇石条焉村4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目前项目区已全部完工。完成孤山镇郝家峁村平地250亩,旱地变水地;木瓜镇王家峁村新建300方蓄水池一座,可解决318人饮水及发展庭院经济,组建小杂粮加工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5户,扶持贫困户25户,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王家墩办事处白云乡村新建引水主渠720米,支渠2660米,配套附属设施,维修加高石砌引水渠道280米,购置抽水泵一台,解决530余亩农田灌溉,扶持发展种养加等产业贫困户12户;新民镇石条焉村新建人畜饮水工程一处,硬化水泥路面200米,扶持4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加产业项目。 5、板块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20__年财政投资150万元,现已全部完成计划任务:1、麻镇前尧湾村:新建截潜流井1处,可灌溉水地210亩;新修农田防护堤450米,保护滩地420亩;硬化村内道路400米;扶持在册贫困户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2、古城镇五道河村:新建截潜流井2处,可灌溉水地368亩;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村容村貌整建等。 6、花椒种植扶持项目:20__—20__年,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00万元,扶持武家庄镇、王家墩办事处、碛塄农业园区花椒种植产业,种植花椒358亩。同时在碛塄农业园区高尧峁村实施大棚育花椒苗10棚10亩,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种植。另外,贫困户种植花椒每株再补贴5元。为进一步提高花椒产量,方便群众,我们新建蓄水池2座、集水窖1座、打井2眼,配套抽水设备19套,铺设生产道路723米,进一步改善、优化了花椒种植环境。 7、爱心包裹项目:根据省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办积极响应,和府谷县邮政局在我县共同开展“爱心包裹”圆梦20__暨芦山关爱行动,在县内组织开展宣传的同时,在河滨公园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印发传单5000份。我办工作人员也纷纷献出爱心,捐献钱物,关爱灾区孩子,共计捐出28个爱心包裹。 二、加强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一是严格实行项目招投标制,阳光操作,规范运行。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20万元以上一律实行招投标制,20万元以下,3万元以上实行议标,使扶贫项目建设进入规范化管理渠道。 二是全面推行扶贫资金公示公告制。为了增加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过程的透明度,把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在项目所在地公开,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对每一个扶持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都进行了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专款专用。 三是加强验收管理工作。为确保资金安全使用,把好工程项目的验收关,严格按照县政府出台的《专项资金验收管理办法》执行。对竣工待验收的扶贫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写出书面申请,经所属镇政府(农业园区、办事处)审核后上报项目主管部门,并提供工程建设相关资料,然后由发改局牵头主管部门、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进行联合验收,然后再由审计部门作出审计报告方可报账。 三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扶贫工作氛围 扶贫工作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全县广大农民群众,肩负着重大使命,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政府的声誉、人民的利益。我们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树立政府形象、加快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纳入议事日程。我们将创建模范机关、“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统筹安排,通过集中学习、下乡调研、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将创建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去年我办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今年再上台阶,申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 四、扶贫成果: 20__年4月,我县被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先进县,全省表彰14个县(区),我县榜上有名。 9月17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优秀案例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我县《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陕西省府谷县“千企帮千村”模式案例》的创新案例获选,并编入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优秀案例集(100例)》,为陕西省唯一入选案例。 新华社《陕西领导参考》分别于今年1月10日第一期、8月10日第22期刊登了题为《创新“大扶贫”模式 营造共同富裕格局—解读“府谷现象”》和《移民搬迁保增收 一村一策显活力—府谷县实施“3331”扶贫工程调查》两篇文章宣传报道我县扶贫开发工作。 《人民日报》副总编、著名学者梁衡,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着府谷扶贫事业,撰写了《让形式不只是形式》的短评,刊登于《人民日报》10月10日04版。文章重点阐述我县扶贫工作动真的、来实的,虽是百强县,能够自找其弱,自补其虚,提高标准,决心用三年时间解决“富中贫”的问题,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五、存在问题 1、扶贫资金投入明显不足。随着我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行列,中、省、市财政扶贫资金也随着取消,扶贫资金主要靠县上投入,有限的资金投入给众多扶贫项目的实施带来了难度,许多扶贫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3331”扶贫工程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重视程度不一,进展、进度不一,有待进一步加强。 3、省、市项目计划下达迟,影响工程进度,部分项目需跨年度实施。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5根据市、县统一按排和部署,20xx年X月X日,我们XX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一行四人,正式入驻东XX乡XX村,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XX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针对于XX村实际情况,现提出XX村发展目标: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西北面,距县城X公里,全村共辖X个村民组,总户数X户,总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其中水田X亩。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X元。XX村是XX市实施农村茅草房集中改造的村,也是XX市首批新农村建设市、县共建示范点。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XX村干部群众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XX市实施农村茅草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机遇,求实奋进,扎实苦干,全村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是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以“三种二养”(种红花、大蒜、核桃,养肉牛、生猪)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基本形成,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 二是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通过实施农村茅草房改造、以工贷赈异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新建了一个X余户农户集中居住的农民新村,并配套了街道、人行道、绿化、环卫、排污、休闲小景、体育场、客车站、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全村道路硬化率、串户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均达X%,X%的农户使用了沼气,新建了小水池建设X口、沤粪池X口,建立了X个农家超市、新增垃圾箱X个。四是群众文化生活有了新提高,以创建“学习型村寨”为载体,建成了“农家书屋”X个,存书X册,标准化宣传栏X平方米,组建村级花灯表演队,村级配备了X台电脑并安装了XM宽带ADSL,纳入了市远程教育网,全村通电视率达X%,X%以上的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四是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村委会于X年引进贵州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我村,现已发展红花、板兰根种植达X余亩。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玉米,有极少户种植大葱西红柿等作物。X年,全村共种植玉米X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X%以上。X年引进贵州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我村后,现已发展红花、板兰根种植达X余亩。外出务工主要是沿海一带,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XX村是乡政府驻地,是经济文化中心,基础设施相对于其他村较好,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相差甚远。目前全村X个组道路全部硬化,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沿XX县道XX煤管站至青山村一组段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计生、远教、社保协管员也配备完成,“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村党员X人、积极分子X人,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XX名党员中,XX岁以下的仅XX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目前只有烤烟育苗大棚一个,引进贵州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一家;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沙坡等地土地博,保水条件差;彭家湾山塘、沙坡山塘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XX村水淹坝无排洪沟导致雨季山洪冲毁农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能否近期解决这都是我们在驻村工作中遇到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驻村工作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美丽乡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红花、核桃西红柿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及种植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返乡民工积极创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XX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为X年同步实现小康打下坚定基础。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XX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以上的党员掌握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 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XX名党员,同时引导X至X名年轻党员参与村级管理。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任务,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以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平稳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植,推广种植特色蔬菜,拓宽特色种植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特色蔬菜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特色蔬菜示范园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传统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种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退伍军人、返乡民工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村寨、五好基层党组织、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广场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毒村寨、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巩固成果;严格落实生育政策,达到县乡要求。六是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6X年是我县被确定为贫困县以来,扶贫项目落实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开展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xx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萨尔托海乡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乡,目前仍有贫困户491户,共2662人,其中人均67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为164户,808人,人均670元至865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为327户,1854人。由于萨尔托海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X年人均收入仅达2477元,是青河县最为贫困的一个乡。为此我乡紧紧抓住扶贫重点乡的机遇,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了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农牧业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宗教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牧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 为了确保扶贫领导机构切实能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组织实施扶贫工作,我乡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的行为,如《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还明确规定了各类领导小组、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完备的制度管理扶贫工作,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考虑。一是广泛征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意见,让农牧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乡的发展思路为“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大力建设林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牧民定居建设,促成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我乡的扶贫项目;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首先把当年的工作重点列入规划之中,如棚圈建设、饲草料地开发等,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四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在选定项目时,优先考虑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哈拉乔拉卫生室建设、别斯铁列克村吊桥建设等,都是农牧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20xx年扶贫项目中,进行申报。通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X年我乡共实施扶贫项目3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1万元,完成牲畜棚圈建设46座,购买生产母畜1125只,覆盖贫困户115户,贫困人口623人。为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我乡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我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如在X年实施的两个进村入户项目《萨尔托海农区养畜》、《玉依塔斯绒山羊养殖》中,贫困户自己四处联系,亲自选购扶贫畜,乡扶贫办为其做好检验、登记、建档等服务工作,贫困户通过精心饲喂、放养,繁殖,不断壮大畜群,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我乡还专门针对X年实施的项目内容,组织开展了科学养畜、牲畜育肥、三贮一化、基本建筑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牧民群众1200人次,有了生产技术,我乡贫困户投工投劳完成了石木结构的牲畜棚圈40座,发展农区养畜875只,绒山羊养殖350只,改变以往“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是强化监督机制,共同维护扶贫成果。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乡加强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全乡的项目实施,此机构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乡镇整改,在达不到整改效果时,可直接向上一级扶贫组织反映。其次发动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发放情况向广大群众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乡、村扶贫组织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扶贫项目切实发挥成效,带动农牧民脱贫。 四、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X年我乡在全力抓好县扶贫办统一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还进一步发挥本乡特色,广开思路,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时实现了人均增收225元的目标。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我乡主要以牧业生产为主,气候独特,光热条作好,为此我乡以加快畜牧业发,加大饲草料地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X年全乡牲畜饲养量达9、06万头(只),同比增长3、4%。其中绒山羊3、77万只,产绒量达7415公斤,同比增长3、6%,畜牧业增加收入达45万元。X年我乡进一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种植籽粒玉米3160亩,占总播面积的36%,种植饲草4727亩,占总播面积的54%,饲草料总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90%,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饲草保证,同时受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乡仅玉米种植一项比去年增收37万元。 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我乡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强劳务输出,实现增收。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石河子拾棉花,外出务工等,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乡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用本乡农牧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X年我乡共转移富余劳动力270人,人均增收67元。 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X年我乡6个帮扶单位,在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文化室,解决了修路的经费,组织技术人员打井改水,累计投资达7万余元,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X年我乡的扶贫工作刚刚起步,虽然略有成效,让部分贫困人群切实享受到了扶贫效益,但离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路程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怕艰险,就一定使萨尔托海乡2600余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富裕幸福的生活。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7民乐村在进行进农房重建工作同时,开展了“扶贫资金集中、股份经营”这种农村扶贫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工作。 项目力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力、资金、生产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瓶颈,希望在当地政府和外来机构的支持下,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在尽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让项目点民众拥有并管理外来资金、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在社会和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并获取自己的利益。 判断与假设 基于原有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外来的机构都不太可能在一个村庄进行持续的时间、资金、人员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庄要发展靠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外来机构撤走之后,能留下来的成绩一般是项目产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产出。而外来者最为关心的各种制度、条例、运作机制,很多是挂在墙上,留在报告里,跟村民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在以往的很多数扶贫项目中,ngo、当地政府、项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但项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为信息、人员和场地的提供者而被动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摆在了第一位。 而市场改革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往往有以下几个限制:一、很多贫困村本身并没有发展规模产业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基础;二、村庄及村民很多现实而直接的诸如小额资金、村民就业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对普通村民的意义不大;三、农民只是作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体性丧失,潜在利益受损;四、规模产业项目见效慢,风险高,与现存的小农户为主的经济社会制度结合难度大,农户的参与性受到限制;五、外来的项目经理人较难在本地扎根,经理人较多的选择与需求可能导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农村生活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与有城市教育背景的农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村民来说,外来者(政府、企业或者项目援助方)作为项目的主导者,资金的提供方,规则和权力的主要制定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认同在农村实际运行、并且已经为农户掌握的规则和秩序。出于工作的惯性和项目整体的考量,农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来者的方式来行事。但逻辑合理、在大城市被证明为有效的规则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庄实际,不被农户认可,并且很难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农民执行这样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项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民乐村项目目标基本达成,但经济项目的盈利则需要更多的时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xx年9月份,共发放民房重建补助资金1018.6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50.8万元,基金会资金167.81万元。民乐村新建农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 20xx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了新居。 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现有民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惠缘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生产食用菌、獭兔等产品。20xx年度,食用菌项目实际投入120万,生产菌包20万棒,完成销售收入25万元。獭兔项目一期投入100万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万,外来经理人投入30万元。獭兔项目以生产獭兔种兔为目标,预计年生产兔种3万只,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另有肉兔试验项目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业项目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设方面,以村活动中心为平台,老人念佛、妇女跳舞、小学生夏令营以及刺绣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拓展了项目内容、丰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整体项目的认同水平,为经济项目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阳光社区中心项目的落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工团队以及社会资金的进驻也将更好的促进民乐村的社会发展。 合作社作为组织和治理的平台,是民乐项目发展的主体。合作社在这两年经历了理事长辞职、会计人员改聘、经理人解聘诸多变动。理事长、财会人员也由原来的兼职改为专职,保证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来村两委与合作社的紧张、相互推脱、指责的现象也由于理事长人员的调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对合作社与产业项目的拥有感和认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制度也得到了坚持和完善,会议的效率与决策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员与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经验及建议 从民乐村的实践看,在农村推行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农村的扶贫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农村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时间、人员上必须有足够的投入。 项目开展需了解项目原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 需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行为方式、认知和态度。是非对错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做具体的判断。在组织及人员的安排上,外来人员最好能有人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农村生活,了解、接受并认同当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务和效果对农民和外来人员是相互的。 外来机构的权力需要平衡和制约 外来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续,且本身具有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过财务公开等制度约束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共同监督、协同发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气通过支持本地团队正在实践中成长并担任主要责任。政府应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创业青年村民、村官、大学生志愿者等)到农村工作。 经济项目的选择上要求稳、求实效,最好从小项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创新性,避免经济上大的亏损。项目需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项目的前期成效会影响项目参与的判断与选择,信心很重要。 农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是必要的 需要充分发挥村民本身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订立工作目标后把工作都推给干部和村民。经济、组织工作往往镶嵌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网络之中。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重建并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内部必须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作为独立法人,要明确合作社与村两委的权责与界限。组织(合作社和村委会)财务与管理需公开、透明,并适当考量村民民主参与的组织、金钱、时间与情感成本。 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 在农村不一定都种地,种地不一定都挣钱。小农经济能低成本保证农产品。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创新社会建设,以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需要提高农村在地组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自我供给能力。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其联合体分享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成果。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8XX年,马过河镇扶贫开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全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备件差。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烤烟、玉米、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五以来我镇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镇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县下达的马过河镇XX年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的任务指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实施。下龙井村全村总人口73户317人,耕地面积1563亩,人均有粮470公斤。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投资16、3万元硬化村庄道路5条2850平方米;投资9、3万元新建蓄水池1个60立方米,铺设管道3、1公里;投资0、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20亩;种植经济林果核桃255亩,改良基本农田地25亩;投资0、3万元建标志碑1座。该项目总投资26、7万元,其中省级扶贫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11、7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建设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二)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 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马过河镇XX年贫困人口反贫率为3、5%。 二、农村致贫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观念保守致贫。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缺耕地致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单一的种植业,由于耕地少、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三)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贫。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四)自然灾害致贫。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五)因病、残致贫。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六)因上学致贫。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幺,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三、20xx年工作计划 针对我镇的贫困现状,抓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整合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镇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镇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镇将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技能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19x年是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扶贫项目落实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开展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xx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萨尔托海乡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乡,目前仍有贫困户491户,共2662人,其中人均67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为164户,808人,人均670元至865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为327户,1854人。由于萨尔托海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x年人均收入仅达2477元,是青河县最为贫困的一个乡。为此我乡紧紧抓住扶贫重点乡的机遇,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了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 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农牧业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宗教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牧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 为了确保扶贫领导机构切实能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组织实施扶贫工作,我乡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领导者的行为,如《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还明确规定了各类领导小组、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完备的制度管理扶贫工作,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考虑。一是广泛征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意见,让农牧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乡的发展思路为 “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大力建设林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牧民定居建设,促成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我乡的扶贫项目;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首先把当年的工作重点列入规划之中,如棚圈建设、饲草料地开发等,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四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在选定项目时,优先考虑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哈拉乔拉卫生室建设、别斯铁列克村吊桥建设等,都是农牧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XX年扶贫项目中,进行申报。通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x年我乡共实施扶贫项目3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1万元,完成牲畜棚圈建设46座,购买生产母畜1125只,覆盖贫困户115户,贫困人口623人。为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我乡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我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如在x年实施的两个进村入户项目《萨尔托海农区养畜》、《玉依塔斯绒山羊养殖》中,贫困户自己四处联系,亲自选购扶贫畜,乡扶贫办为其做好检验、登记、建档等服务工作,贫困户通过精心饲喂、放养,繁殖,不断壮大畜群,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我乡还专门针对x年实施的项目内容,组织开展了科学养畜、牲畜育肥、三贮一化、基本建筑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牧民群众1200人次,有了生产技术,我乡贫困户投工投劳完成了石木结构的牲畜棚圈40座,发展农区养畜875只,绒山羊养殖350只,改变以往“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是强化监督机制,共同维护扶贫成果。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乡加强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全乡的项目实施,此机构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乡镇整改,在达不到整改效果时,可直接向上一级扶贫组织反映。其次发动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发放情况向广大群众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乡、村扶贫组织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扶贫项目切实发挥成效,带动农牧民脱贫。 四、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x年我乡在全力抓好县扶贫办统一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还进一步发挥本乡特色,广开思路,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时实现了人均增收225元的目标。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我乡主要以牧业生产为主,气候独特,光热条作好,为此我乡以加快畜牧业发,加大饲草料地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x年全乡牲畜最高饲养量达9.06万头(只),同比增长3.4%。其中绒山羊3.77万只,产绒量达7415公斤,同比增长3.6%,畜牧业增加收入达45万元。x年我乡进一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种植籽粒玉米3160亩,占总播面积的36%,种植饲草4727亩,占总播面积的54%,饲草料总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90%,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饲草保证,同时受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乡仅玉米种植一项比去年增收37万元。 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我乡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强劳务输出,实现增收。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石河子拾棉花,外出务工等,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乡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用本乡农牧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x年我乡共转移富余劳动力270人,人均增收67元。 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x年我乡6个帮扶单位,在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文化室,解决了修路的经费,组织技术人员打井改水,累计投资达7万余元,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x年我乡的扶贫工作刚刚起步,虽然略有成效,让部分贫困人群切实享受到了扶贫效益,但离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路程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怕艰险,就一定使萨尔托海乡2600余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富裕幸福的生活。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20回顾201x年工作,我们工作队着力在精准扶贫户的识别、脱贫规划、扶贫项目实施、贫困户帮扶四个方面务实工作。 一、精准识别贫困户。 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工作中,我村历经了三轮评审,即:201x年评审,201x年10月比对复查,201x年12月开展“回头看”再审查,其目的是达到贫困户确定精准。村201x年评审结果确定贫困户152户459人,201x年10月通过比对复查结果确定贫困户147户439人,201x年12月通过开展“回头看”活动再审查结果确定贫困户111户490人。在201x年10月贫困户的对比复查中,我村按照“一会三评三公示”的办法,先以社为单位召开村民大会评议张榜公示,再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大会集体评议张榜公示,在此基础上,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复议,以张榜公示,群众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审查。最后确定建卡贫困户147户439人,剔出了43户172人,新增建卡贫困户38户152人,全村减少建卡贫困户5户20人。在201x年12月开展“回头看”活动中,我村又以村为单位,集中召开村民大会,重点宣讲“六个不准”,并对已确定的147户439人建卡贫困户再次复议,张榜公示。对在公示中反映出的15个问题,进行入户调查,走访农户64户。在村民代表、党员、干部集中评审会上,剔出建卡贫困户36户,最后确定村建卡贫困户111户490人。通过三轮的调查、评议,基本做到了精准识别贫困户。 二、科学制定脱贫规划。 通过反复深入农户座谈,真实了解村民意愿,通过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会,联系村情、立足村情,结合建卡贫困户的现状。一是制定了建卡贫困户分年度脱贫规划,村201x年脱贫19户85人,20xx年脱贫20户97人,20xx年脱贫32户139人,20xx年脱贫40户175人。二是制定了“五个一批”扶贫规划,村建卡贫困户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48户231人,移民搬迁安居11户51人,低保政策兜底13户57人,医疗救助扶持29户65人,灾后重建10户43人。三是分户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全村111户建卡贫困户,户户全部建卡。四是制定了村201x年至20xx年五年发展规划和201x年至20xx年分年度发展规划。 三、认真落实帮扶活动。 全村共落实村社干部12人,帮扶建卡贫困户60户,普通党员4人,帮扶建卡贫困户4户;典型户3人,帮扶建卡贫困户3户;县人民法院干警33人,帮扶建卡贫困户38户;乡政府机关干部6人,帮扶建卡贫困户6户。 四、大力实施扶贫项目。 今年,村大力实施了城乡环境治理项目,实现项目资金投入4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池7口,垃圾池4个,安装污水处理管道5000米;大力实施了小农水工程项目:实现项目资金投入212万元,整治维修山坪塘6口,新建蓄水池7口,维修整治水渠8公里,新建水渠1700米,安装引水管3000米;大力实施了人畜饮水项目工程,实现项目资金投入10万元,全村62户村民,251人受益。 总结201x年的工作,从机关到农村,从执法到扶贫,工作角色的转变,工作职责的变化,在农村一线、扶贫一线深受锻炼,感受颇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以精准扶贫统揽农村工作,加快农村建设与发展,万众一心,合力攻坚,决战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二、必须学会弹钢琴的农村工作方法,才能驾驭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 三、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事小事同群众商量、讨论,认真开展好村民议事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四个民主”的作用,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工作才能顺手。 四、必须坚持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明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才能实现整体推进,否则将会挂一漏万。 展望20xx年,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村重点在四个方面抓突破。 一、加大扶贫项目争取力度,让更多的项目、资金进入村。 二、突出增收产业培育,将规划变成现实,让百姓见到效益。 三、着力抓典示范,广泛吸纳创业人士回村创业,引领、带动、辐射产业发展,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助推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四、强化全民素质教育,大力全面开展依法治村,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2023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21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市**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建,丰富了帮扶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敦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大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职能科室和具体人员,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同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帮扶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的应尽义务。 二是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品规模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按照即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业、板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直接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及时落实承诺的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出现因帮扶资金滞后导致帮扶项目停顿的情况发生。20xx年,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万元。同时对实施项目多次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和检查,确保了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街道和结对村干部群众经常进行联络和互访交流。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带领下,多次到结对村走访,了解情况,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对策。结对村班子领导也多次来我街道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同时两地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如今年年初,街道得知结对村有一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计划外二胎孕育的事后,马上与该村民的暂住地政府取得联系,及时帮助树下村处理了此事。街道还积极宣传结对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再创古荡新辉煌的决心。同时也与结对村的党员干部多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