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教师纪念长征胜利87周年心得体会 |
范文 | 高校教师纪念长征胜利87周年心得体会(精选3篇) 高校教师纪念长征胜利87周年心得体会 篇120xx年9月29日星期四晚,通过参加教育系1602班团支部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长征胜利87周年》的主题团会,从中获益匪浅,感受颇多。 《开学第一课》不仅仅单是5分钟的央视视频,更是我校自升格汉江师范学院的“开学第一课”。活力四射的1602班的同学们向我们演绎了他们本科班的风采,映射了我校在成为成熟本科院校的不断努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80年前,红军靠双脚走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奠定了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80年后,优秀的中华儿女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实现着老一辈长征人的梦想,为实现自己热爱的祖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着。老一辈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新一辈靠自己的才学在祖国更强的新长征路上不断前行! 重温红军长征路,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瑞金到挽救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飞夺铁索泸定桥,征服雪山和草地,胜利会师于会宁。1602班的团支书详细的向我们介绍了红军长征之路。《十送红军》唱出了人民对红军的爱戴,枪林弹雨中换来了如今共和国的太平盛世,作为当代大学生通过温故历史,反省自我,才能体会幸福的来之不易,更能珍惜眼前学习的机会。追梦革命之路,铸就青年之魂,面对挑战时迎面直上,不轻易放弃,乐观向上才是当代青年的灵魂本质。 八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三军成功在甘肃胜利会师。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不忘长征精神。在这国庆将要到来之际,校团委的两位书记带领全体校团委学生干部与各系团支部书记共同观看教育系小教本科1602班的团会。 这次团会的主题是:纪念长征胜利87周年,主讲人是1602班的团支书严凤彬。本次的团会主题鲜明,充分展示的长征精神。在开始的视频中,87岁的秦华礼老先生为我们再现了长征当年的为了学习无线电的艰辛,一副长征路线图将我们的视野带到80年前,让我们再次领略到当年形式的严峻。一则朗诵让我们再次领会长征精神。最后整个团会再《十送红军》歌声里结束。 高校教师纪念长征胜利87周年心得体会 篇280年前,国名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红军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在王明的错误领导下,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开始了伟大的长征征程。英勇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冰山雪岭,穿越沼泽草地,长驱二万五千里。 80年后,文苑学子重温长征历史的波澜壮阔和光辉历程,深深体会到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怀揣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保家卫国的的伟大信念,顽强坚韧,取得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正是他们的不惧艰难:爬雪山、过草地、以草根为食、以积雪为水,不畏严寒、不言放弃、毅然向前,长征胜利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共产党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义无反顾,以智慧和勇气走完了漫漫长征路,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今天,长征精神仍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其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了崇高的理想信念,蕴涵着中华优良传统,蕴含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新时代,长征精神依旧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需要我们秉承着长征精神,对于全体国民来说,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于奉献、不怕牺牲,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出符合国情和当代现状的决策。正如在红军长征胜利87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向前。” 80年前,红军将士跨越千山万水,谱写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80年后,我文苑学子将不忘初心,踏上繁荣富强的新征程。 纪念长征胜利87周年心得体会最新篇二20xx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7周年,为此,我校学研会特意举办了“长征铭我心”的纪念活动,组织参加了博物馆之行,以纪念在漫漫长征途中的中华英豪们,并激励同学们学习前人的英勇气魄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参观了各个纪念展点之后,我认识到红军长征能够成功,完全是集体奋斗、团结、努力的结果。因为他们相信:中国要富强,只有靠共同努力与奋斗才能走向胜利。 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耳边不时回环,那千万红军的身影在我脑中不时呈现。 毛泽东主席描写《长征》的历史诗篇,“红军不怕远征能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好一首气势辉宏,雄伟壮观的诗歌,它深刻的体现了当年中央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围剿。在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再加上天上有飞机轰炸的重重困难下,不惜千里跋涉,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难万险,踏过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的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而挽救了中国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制定了一个适合于党的发展路线方针政策,一个正确的长期发展目标,一个完整的行军计划,一个统一而又明智的军事指挥团队,并充分发扬了民主的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幸福生活的今天,看到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的精神之盾,使我为自己的党、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先辈、自己的人民和国家倍感无比骄傲和荣光,也被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天骄和成千上万革命烈士的革命气概、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所折服和感动。正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先烈们用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繁荣与富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当年的红军战士们经过长途的跋涉,历尽艰辛万苦的革命精神,根本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与自由民主。” 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充分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息。 纪念长征胜利87周年心得体会最新篇三两万五千里长征,铸成了中华民族钢铁一般坚强的信念,教会了炎黄子孙磐石一样顽强的意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长征期间写下的不朽诗篇,这首诗充分表现了红军们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不畏艰难困苦,坚持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体会长征的不易和艰苦,我们第一初中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举办了一次模拟长征活动,重温长征精神,踏上了二十一世纪新的长征之路。 这天早上,我们呼吸着清晨特有的新鲜空气,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坐在班级里,同学们交头接耳地谈论着,从他们飞扬的眉角和炯炯有神的双眼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次长征特别有信心。同学们阳光的笑脸让我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在我的苦苦等待下,第一支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地出了校门。飘扬的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头,毫不内敛地张扬着我们坚持到底的决心。走在队伍中,我们仿佛就是当年英勇的红军战士,带着势不可当的锐气,向着胜利的彼岸冲锋。 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怀念,我们抵达了目的地。我们席地而坐,拿出先前准备好的面包和水,大快朵颐起来。这时,几位同学走到我们面前,站成了队,放开嗓子唱起了《歌唱祖国》,嘹亮的歌声饱含了对红军战士的尊敬和怀念,饱含了对现在幸福生活的珍惜和满足。一曲终了,同学们响亮的歌声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在休息的最后,我们全体师生齐唱了一首《我们走在大路上》,为我们此次远足活动留下了最美的痕迹。 回来时的路却不似来时的平坦大路,处处是蜿蜒的山路,调皮的石子儿无时不刻不在与我的脚掌亲密接触,于是原本我们脸上信心满满的模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僵硬紧绷的哭脸,渐渐的,有同学撑不住了,发起牢骚来。就在这时,不知道是谁大声起了个头:“团结就是力量……”大家纷纷唱了起来,疲劳的感觉渐渐消失,我们的信念,重新坚定起来。 这次长征,不仅仅是一次远足活动,更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正是长征,教会了我们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勇气,在苦难当中满怀希望的坚定。 高校教师纪念长征胜利87周年心得体会 篇3党的刚刚结束,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报告精神的热潮,高校自然是学习的主阵地,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一场精彩的解读,代表,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教授为学员与南大百余名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报告从包括“同志们”开始计算,一直到最后的“美好未来”,不含空格,一共28761字,涉及方方面面,我并不想像写论文一样一条条去抄,更不像新闻联播一样一点点去报,每个人对报告的体会不同,关注点也不同,我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基础,也没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思路,结合讲座仅从自身的体会谈一点想法,就是教育。 报告第七节关于民生的诸多问题中第一段就提到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这段精辟的论断中至少传递出五个信息,首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正向《少年中国说》中里说到“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复兴的基础,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同样,一群有知识的人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古老的中国有四大发明,曾几何时中国是多么的强大,但因外腐败的晚清政府不思进取,落后的教育制度培养出一批没有使命感和创新精神的庸才,导致了屈辱的近代史,在日益发展的今天,知识越发凸显出重要性,还记得《天下无贼》里黎叔最经典的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确,现在的生活无不联系科技,现代化的养殖,现代化的种田,现代化的生产,现代化的生活,大家可以联想下从bb机、大哥大时代到功能手机现在发展到智能手机,有多少年的时间?六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祖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三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经济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十年时间,我们的生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没有知识别说建设祖国了,起码的生活都会遇到障碍,所以说教育是进步的基石。 其次,人才的培养要全面化。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先做人。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时候说面向四个现代化,号召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在智前,说明人的品质是首要的,高知犯罪是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出现的一个新诟病,我们在一味强调知识补充的同时确忽略了人品德的培养,有很多东西是不过时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永远是时代的旋律,同时,教师自身师德的建设更为重要,一位前辈告诉我,社会的诱惑是多方面的,如果你一旦选择了教育和管理,你就要接受自己是中产阶级者的身份,因为教育事业是漫长的,是不可能让你暴富的,教育考验你的不仅仅是耐心,更是韧性。贯彻党的方阵,培养出一批有责任心,有使命感,德智体美劳的接班人是教育的主旨。 再说素质教育,何为素质教育?专家学者年年研究,各种文件里年年提倡,其实到现在,我还没完全体会到素质教育带来的变化,因为中国的国情和高考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就很难彻底进行,我认为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有社会公德,其次才是学习成绩。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没有好的品德,就不是一个有素质的人,相反一个人成绩平平,而道德观念强的人,社会可能更会选择后者。87岁的薛枭,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中被埋了80个小时,因获救时说的第一句话“我要喝可乐”逗乐了悲恸中的国人,在联系不上家人的情况下,他平静地为自己的截肢手术签字,坚强乐观。如今,薛枭已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大一新生,拒绝了家人陪读,从头开始学习用左手生活,还忙乎着参加各种大学活动。我们的素质要更多的培养出心理健康,阳光开朗,坚韧不拔的孩子们。 去年我在甘肃挂职,走访了很多乡村学校,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无法和城市相比,甚至都不如县城的学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发展,身边的同事们为了孩子能进一个所谓的好学校,绞尽脑汁,为了买套学区房,动辄二三百万的投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影响了70后,80后,幼儿园的墙上清楚的印刷着三句话“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所以,只要是为了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所有家长都认为付出是值得的。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反映出的不仅仅是教育的不公平,更是社会的不公平,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考的题目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利,比如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网络语言,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接触过;其次,“寒门学子”大多信息面狭隘;再次,寒门学子社会关系匮乏,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尚重生提出了担忧: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不利于社会安定。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未来的十年,希望良好的教育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最后说教育的担当者,教师。韩愈作《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中国自古就是尊师重教的国家,老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主要是从教师的技术层面去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品德的修养和情操的高尚 约束自己的行为作风检点,约束自己的品德以禁止道德败坏,约束自己的生活作风正派,可以立于讲台的品德修养之人,才可以成为教师,这个才是教师的师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范跑跑”是个例,虐童、猥亵者更是教师队伍中的败类,我们更要去看那些最美的教师,XX年“最美乡村教师”感动全中国;汶川地震,谭千秋、张米亚、翟万容、刘宁、周汝兰等等,他们在最危难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向世人展示他们的良知,展示他们作为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他们用献血甚至生命维护了教师的尊严,铸就了师魂。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向所有优秀的人民教师致敬。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要完全领会报告里的精神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努力吧,不仅仅因为自己是名党员,也不因为自己是名教师,更不是听完报告后的激动,真正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的动力来自于对未来的憧憬。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