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关于防汛的工作总结
范文

关于防汛的工作总结(精选3篇)

关于防汛的工作总结 篇1

  随着雨水增多,我市渐渐进入汛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汛工作指示精神,不断改善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潜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指数,最大可能的带给安全保障,确保学校发展不受影响。

  一、高度重视,用心做好防汛安全的宣传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落实这项工作。

  1、成立防汛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学校开展防汛安全教育工作。透过会议进行防汛安全宣传。学校坚持召开防汛安全工作例会,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对包括学校防汛安全在内的安全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2、组织防汛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学校组织专门的防汛知识讲座,开办专栏,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防汛安全知识,增强了防汛安全意识。学校还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防汛自救的培训,,使全体教职工掌握到了防汛自救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了广大师生防汛安全意识和防溺、防雷雨实际潜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防汛教育工作。

  3、在全校师生员工之中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防汛安全检查。对学校各重要部位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4、教师坚持每一天上午放学前一分钟宣传防汛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推进防汛安全职责制,充分落实管理职责与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部位,明确重点部位负责人。

  2、给每一位学生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及家长讲解防汛知识,家长签字后学校收回让每一位学生家长都提高认识。

  3、加强对防汛器具的管理和保养。

  4、游泳务必有家长陪伴。

  5、假期学生远离沟渠湖泊等深水水源,坚持每一天学生向组长汇报,组长向班主任汇报。

  三、制定防汛安全紧急预案

  安全职责重于泰山,消防防汛安全无小事,为了使学生有效避雷避汛,举行避雷和溺水自救救助演练,为了使学生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并保证学生能够处危不乱,科学避险,减少盲目、慌乱、互伤和自伤事故的发生,学校组织防汛防溺水安全演练。

  四、警钟常鸣

  把工作做细做实为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每一天放学前一分钟,任课老师务必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规定学生不准下水洗澡,不准到沟渠湖泊边玩耍。学校值日教师每一天巡视校园内有否安全隐患,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由于认识明确、措施到位,一年来,我校从未发生过溺水安全方面的意外事故。安全高于一切,防汛工作任重道远,学校防汛安全工作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在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和阶段状况总结的同时,树立了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每名教师都能关心防汛安全,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防汛消防安全工作会做得更好。

关于防汛的工作总结 篇2

  今年我镇防汛抗旱工作在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通过近一年来艰苦不懈的努力,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各项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职责。

  了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堆子前镇成立了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高轩仪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镇长袁晓华担任,成员由水保站、国土所、民政、派出所、镇卫生院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的具体指挥,决策有关重大事项,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工作,制定科学周密的防汛抗旱方案。领导小组下设防汛办公室,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2名,配备了联网电脑、传真机、电话机、数码相机等基本办公设备。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各自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层层靠实责任,形成了有组织、有物资保障的抗旱防汛工作格局。

  二、修编应急抢险预案,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我镇防汛抗旱工作的现状,结合上年工作运行情

  况,我镇认真修订了20__年的防汛抢险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发至各村,通过无线广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宣传。督促民营电站制定工程度汛方案。成立了一个由50人组成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组织了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开展了防汛演练、业务技能培训。共组织进行了2次集中业务技能培训。

  三.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做好信息传送

  我镇及时制定了汛期值班安排表,严肃防汛工作纪律,确保汛期24小时值班。落实专职汛情灾情报送员,将灾情及时汇总并于1小时内上报。

  “6〃17”洪水等洪灾期间,根据县防指命令,我镇党政主要领导及全体机关干部都能迅速到达防汛抢险工作岗位,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灾情不除,决不罢兵。年内未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和责任事故,更无人员死亡事件。

  四、基层防汛体系建设情况

  (一)山洪无线预警系统管理。在我镇试点建设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目前工作正常,在今年了“6〃17”洪水等洪涝灾害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和10月,对全镇所有无线广播设备进行了两次全面检查,对分机管护人实行再培训。

  (二)保障通讯遇到紧急事件信息畅通无阻。我镇各行政村防汛办公室都安装有专用电话,另外,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制作了防汛明白卡,卡上填写了各地质灾害户的家庭情况、联系电话和转移地点等信息,便于及时联系和转移。

  (三)备足防汛物资。根据实际情况,集中储备一批防汛应急物资,目前已集中储备编织袋10000只、铁锹20把、应急充电电筒50支、铁丝25kg、救生衣10件等。

  五、法规宣传及防洪保安资金征收情况

  8月份我镇组织镇村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有关企业主进行了一次《防洪法》、《防洪法》等水法律法规宣教活动,并在各主要路口大力宣传,提高了全民的依法防洪意识,有力地推进了依法防洪、依法治水工作。

关于防汛的工作总结 篇3

  一、基本情况

  东风傈僳族乡地处丽江、大理、楚雄三个州市的交接部,幅员面积488.1平方公里,距永胜县城104公里。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全乡辖9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共3277户,12776人,其中农业人口有12451人,世居民族有傈僳、壮、汉、白、彝五种民族,傈僳族占总人口的87%。

  二、近期所开展的工作

  (一)抗旱救灾工作

  20__年10月以来,我乡辖区内无一场有效降雨,旱情极为突出,到目前为止,已造成9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1882户8469人严重受灾,大春受灾面积8630亩,成灾6995亩,绝收1057亩,小春基本无法栽种,其产量减少了50余吨,经济损失530.17万元。已造成5591人和431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597户5607人已严重缺粮。

  面对旱灾,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抗旱救灾、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东风实际,及时制定了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人大主席、乡长为副组长,副科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齐上阵的工作机制,并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旱情、火情日报告制,增强了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对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在抗旱救灾中,开展了以下工作:

  1.发放水桶1700只,着力解决了靠人背马驮,远距离取水的852户灾民的取水工具,更换了4.7千米的人饮胶管,有效改善了这部分群众人畜饮水困难。下一步,根据旱情,将把预备的500只水桶陆续发放到灾民的手中。

  2.春节前,对600多户特困户2200余人实施了救助,共发放救助款11.5万元,物资22袋。近期购买了100吨大米,于4月14日,对严重缺粮的810户2312人实施了救助,共发放大米34.68吨,并对格克小学、东红小学和东风一贯制学校发放大米15吨,以解决1000名在校学生的口粮问题。剩余的大米将根据群众缺粮情况,与县民政下发的救灾救济粮陆续发放到灾民手中。

  3.乡党委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对乡内五保户全部实行结对联系,33人结对联系325名五保户,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相关部门和农技人员深入到灾区,实地调查春耕难的问题,逐一做好水田改旱地、地膜覆盖种植面积的统计工作。现已订购玉米种子8.75吨,以完成3500亩玉米播种工作。

  5.加强水源管理。一是组织群众对人畜饮水管道、灌溉沟渠进行全面疏通和清理,到目前为止,全乡65条灌沟得到全面疏通;二是加强对东乐自来水厂的管理,以保证米汤地移民安置点、辖区内群众和乡直各站所的生活用水;三是在灌溉过程中,严格用水秩序,实行分组、分户、分时段进行轮流灌溉;四是严禁微型发电机用户用灌沟水发电。

  6.积极开展节约用水、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疾病防控等知识宣传。针对我乡各学校寄宿生较多的实际情况,与学校驻地村民达成首先保障学生饮水问题,对东红阿给代小学、格克小学等8所用水紧张的学校,组织教师及群众用骡马驮水的方式把水运到学校,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7.根据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及时与各村委会、乡林工站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书,再由林工站牵头,与各村护林员签订了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村,落实到片,落实到个人。

  8.由乡卫生院牵头,深入各村、各学校进行疾病防控、防暑等知识宣传培训,并做好了药品储备和疾病防控工作。

  督促兽医站做好因灾情可能导致发生的各种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将任务分解到个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

  9.通过劳保所、团委、妇联等部门的宣传、动员、协调,积极引导受灾群众外出务工,缓解家庭压力,到目前为止,共输出劳务人员132人。

  目前,全乡共投入抗旱资金58.25万元。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6: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