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
范文 |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精选35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9人,从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二、培优补差目标: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困生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5、坚持辅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6、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7.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8.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借鉴 9.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10.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写的一本全新教材。无论其教学理念,目标要求,教材框架,教材的整合跟以往教材比,都有很大的变化。 四、教学措施: 1.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 2.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意教材弹性。 3.了解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 4.能进行多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体会乘法公式在计算中的'简便作用。 5.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6.对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从:“复习回顾——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具体措施: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七、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七年级20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八、课时安排 1-3周二元一次方程组 4-6周整式的乘法 7-9周因式分解 10周复习迎期中考试 11-14周相交线与平行线 15-16周轴对称与旋转 17-18周数据的分析 19周复习迎期末考试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3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鸥很高兴.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师:∵52=25, ∴这个正方形画框的边长应取5 dm. 二、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填表: 正方形面积 1 9 16 36 425 边长 1 3 4 6 25 师: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师: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师:我们一起来做题. 展示课件: 【例】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 (2)4964; (3)0.0001. 学生活动:尝试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派一生上黑板板演. 师生共同完成. 解:(1)∵102=100, ∴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 即100=10. (2)∵(78)2=4964, ∴4964的算术平方根是78,即4964=78. (3)∵0.012=0.0001, ∴0.0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 即0.0001=0.01. 三、随堂练习 课本第41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同伴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教师首先利用例子提出问题:请你说出上面等式右边各数的平方根,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加深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初步理解;然后在上面叙述的基础上提出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符号表示方法,同时用练习巩固所学新知,由量变到质变,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本节内容. 6.1 平方根(2) 能用夹值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会用计算器. 重点 夹值法估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难点 夹值法估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运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操作、观察、交流. 二、讲授新课 师:将两个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几个直角三角形? 生:4个. 师:大正方形的面积多大? 生: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师: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如何求? 学生活动:尝试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启发,适时点拨. 师生共同归纳: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2=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x=2.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 师: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多少? 生:对角线长为2. 师:很好,2有多大呢?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适时启发,点拨. 师生共同归纳: ∵12=1,22=4, ∴1<2<2. ∵1.42=1.96,1.52=2.25, ∴1.4<2<1.5. ∵1.412=1.9881,1.422=2.0164, ∴1.41<2<1.42. ∵1.4142=1.999396,1.4152=2.002225, ∴1.414<2<1.415. …… 如此进行下去,可以得到2的更精确的近似值. 其实,2=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部分不循环的小数. 师: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能,如:3、5、7等. 师:如何用计算器求出一个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其近似值). 学生活动:尝试独立完成例2. 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求出引言中的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学生活动:用计算器小组合作完成. 第一宇宙速度:v1≈7.9103 m/s; 第二宇宙速度:v2≈1.1104 m/s. 展示课件: 1.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 0.0625 0.625 6.25 62.5 625 6250 62500 … … … 2.用计算器计算3(精确到0.001),并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说出0.03,300,30000的近似值,你能根据3的值说出30是多少吗? 师:你能说出其中的规律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 求算术平方根时,被开方数的小数点要两位两位地移动,当被开方数向左(右)每移动两位时,它的算术平方根相应地向左(右)移动一位. 新知应用: 师:我们一起来做题: 展示课件.运用多媒体: 【例】 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 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300 cm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2.她不知能否裁得出来,正在发愁.小明见了说:“别发愁,一定能用一块面积大的纸片裁出一块面积小的纸片.”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吗? 解: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cm,宽为2x cm. 根据边长与面积的关系得 3x•2x=300, 6x2=300, x2=50, x=50. 因此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50 cm. 因为50>49,所以50>7. 由上可知350>21,即长方形纸片的长应该大于21 cm. 因为400=20,所以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只有20 cm.这样,长方形纸片的长将大于正方形纸片的边长. 【答】 不能同意小明的说法.小丽不能用这块正方形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 三、随堂练习 课本第44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 1.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由于有的同学没有带计算器,所以没有很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2.平方根移动的规律,须让学生通过查表、探索、发现、总结,最好是自己找出其中所蕴含的规律. 6.1 平方根(3)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4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5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2)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3)能够独立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4)评价自己的环保意识。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处理信息及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社交能力。 (3).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 (4).通过在班级内做交流报告和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2)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的事例,初步形成这种观念: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应当遵循自然规律。 二、教学重点 (1)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难点 完成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到当地环保部门咨询有关生态环境状况。 (2)通过多媒体收集一些相关资料。 (3)帮助学生分组,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调查题目,确定具体的调查方法,制定可行性的调查方案。 2.学生准备 (1)笔记本、笔。 (2)确定调查方案。 (3)调查工具:如铁锹、塑料袋、集气瓶、污水取样瓶、手套、照相机、录像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6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 1.史料解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乌廷玉《隋唐史话》 2.教师讲述:吐蕃族的基本概况。 (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3.读图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松赞干布的情况。 答案提示: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还仰慕中原文化。 4.读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成公主远嫁的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情况: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2)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读教材,老师引导学生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 答案提示:(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目标导学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答案提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目标导学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画像。 2.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提示:(1)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2)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3)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3.史料解读。 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学生分组朗诵材料中的诗句并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特点。 答案提示:(1)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3)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5.填写唐朝书法和绘画大家的基本概况简表。 艺术家 代表作 作品特点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柳公权 《金刚经碑》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三、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了解了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学习了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尤其是与吐蕃的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还了解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学生提问、回答过程中,适时、合理引导。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71.学习怎样围绕中心选择作文材料。 2.学习围绕中心取舍材料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生活中的各类人物、各种事情,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怎样选择写作素材呢?今天,我们将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写作指导: 阅读写作指导,归纳选材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生活中真实的材料,最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2.要围绕中心选材。跟中心无关的,舍弃不用;跟中心相关的也要分清主次,选取其中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展开,其他可以略写。 3.此外,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颖。 作文一、学会选材 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打算怎样选材? 写作提示: 1.可以为你熟悉的街道做素描,要注意选取能反映街道特点(清幽、热闹、环境优美、有地方特色等)的事物作为材料,如街道的环境、两旁的建筑、街上的行人等。 2.也可以记叙在这条街道上发生的事,记事时要写出街道的特色,展现事情发生的环境,这样才不会跑题。 3.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新颖,叙述或描写要生动、有趣。 作文二、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写作提示: 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位牛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2.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这样会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例文欣赏: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高手出武林,“牛人”在我班。说起我们班的牛人们,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人不竖大拇指。哈!说得那么神,你可能也不信,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吧! 风一般的人物刘玉 刘玉,尽职尽责,她可是我们班的班长。班长事务繁忙,每天爬上跑下,不是开会就是有事儿,一天不知上上下下多少回呢!“咚咚咚咚……”你听,刘玉开完会刚回来。只见她从我身旁飞回她的座位,然后一阵凉爽的清风从我耳边拂过,每天都能享受这种清风,真是惬意啊!不过可真是苦了刘玉。所以嘛说她是风一般的人物,可一点都没错。 开心果丁文皓 每个班都少不了一个幽默搞笑的人物,给我们班送来欢乐的人是谁呢?你瞧,她来了。几个同学嘻嘻哈哈地围在她身旁,嘴里嘟囔着什么。“在聊什么?”我也凑了上去。“猜谜语呢,你也来吧!嗯!什么情况下,0大于2,2大于5,5大于0?”0大于2,2大于5,5大于0?“当然是在错的时候喽!哈哈,我一定是对的。”我不假思索,直截了当。 “No,no,no,no,no,no……错啦,再好好想想。”5大于0对了,0大于2,2大于5?这怎么可能?一番冥思苦想之后,丁文皓终于公布答案了:“答案是,此处省略几个字。”“啊!你就别卖关子了,话可不能说一半,能急死人的!”经过一番软磨硬泡后,终于知道答案了,原来是在石头剪刀布的时候啊,“怎么早没想到呢?”“你们可真是,哎!说你们什么好呢?算啦!本小姐大人不记小人过,看在我们是同学的份上,就……”还没等丁文皓说完,一场追逐战就已经展开了,一圈又一圈,终于跑不动了,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起来。正因为多了这么一个“开心果”,我们的学校生活才会更多姿多彩。 “书迷”杨黎明 说起“书迷”,那可是我们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就是杨黎明,一个白白胖胖的帅气男生。因为他喜好读书的程度让人惊讶,只要一提到看书,他就两眼放光,好像自己就是为看书而生的。 他读起书来专心致志如入无人之境,好像根本不受别人干扰,甚至会闹出许多笑话。一次下午放学,由于最后一节是自习课,他做完作业便拿出《橡树上的逃亡》看了起来,下课了也浑然不知,结果大家收拾完书包下去时,他的同桌才发现他还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看着书,叫了他几声没反应,于是推了他一下,没想到他竟然大声地叫道:“你别欺人太甚,乔密西!”吓得他的同桌一下子愣住了,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迷到故事情节中了,连声向同桌说“对不起”。急急忙忙收拾好书包离开教室出门等车,等车时他拿起书又看了起来,公汽走了他仍然站在原地,同学们大声地喊他,他才回过神。 由于他爱读书,知识越来越渊博,成了大家十分佩服和喜爱的“才子”。 怎么样,我们班身怀绝技的同学们“牛”不“牛”? 【点评】本文选择班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班长刘玉、开心果丁文皓、“书迷”杨黎明,用典型事例突出了“牛人”的突出特点,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活泼。 作文三、我的一天 写作提示: 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你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 2.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纲。 3.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例文欣赏: 我的一天 今天是文学社团的最后一次户外活动。也许是老天爷想给我们画上一个圆满的记号,于是让这一天多姿多彩。 酸 当我们怀揣着兴奋的心情来到集合地点时,却发现天空是灰蒙蒙的。唉!今天我们计划要爬毛公山,千万不要下雨啊!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可惜,天公不作美,车到半路的时候下起了大雨。坐在车里的我真的有点怨恨老天的无情,我们好好的计划眼看就要泡汤了。此时的我,忽然想起古人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现在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辣 由于大雨一直没有停下,我们只好改变原先的计划,先进行下一个项目:野炊、亲手做饭。这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个难题啊。不要说做饭,估计我们这帮独生子女进厨房的都很少。我们队的几个女生自告奋勇去做饭,可是到了锅前就乱了阵脚。“先加点盐,快点啊!”“锅要用油过一遍啊!”“鸡蛋,鸡蛋哪去了?”那场面真的好像是一堆实习医生在手忙脚乱地抢救病人一样,心急火燎却不知先干哪一样。经过了30分钟的“战斗”,三道菜终于出锅了:西红柿只切成了块,鸡蛋太多了;油菜有点生,味太淡……呵呵,问题是数不胜数。不过队友们吃得还是津津有味的,毕竟是一起做的饭啊!不过不能高兴得太早,辛苦可在后面等着呢! 苦 吃罢午饭老天终于露出了笑脸:雨停了,此时已是晴空万里。我们坐上车,浩浩荡荡向着毛公山进军。 本以为我们会势如破竹,顺利到达山顶。谁知因为上午刚刚下过雨,山路上是一片泥泞,道路很不好走,怕摔倒我们爬山的速度比较慢,大概这就是在“劳其筋骨”吧! 终于,我们大队人马全部到达了山顶。虽然也有人掉队,却都顽强地赶了上来。站在山顶,遥望山下蚂蚁大小的人群,不由得感叹:“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甜 如果说这一天仅仅是吃苦受累,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最后当然要“happy”一下喽! 我们来到了葡萄园。眼前尽是又大又甜的葡萄,每个人都能吃上一大把。不一会儿,桌子上、地上就全是葡萄皮了。有些队友还顺便买了几斤,准备带回家和家人一起享用这新鲜的葡萄。 这一天,有期待、有焦虑、有辛苦、有快乐。真可谓有苦才有甜,先苦后甜也!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8一、学生基本情况和目标: 经过上学期的努力,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养成了阅读教材、看书自学的学习习惯,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适应了本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能配合教师的教学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指导思想: 1、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继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落实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2、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教科研工作,善于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第三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第四单元共有五节内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和理解能力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2、课堂上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6、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8、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六、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3 珍惜无价的自尊 6课时 4---5 扬起自信的风帆 4课时 6---7 走向自立人生 4课时 8---9 人生当自强 4课时 10——11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4课时 12——13 为坚强喝彩 4课时 14——15 感受法律的尊严 4课时 16——17 法律户我成长 4课时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9一、依据课标学情,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本课的课程内容为知道元代通过宣政院来管辖西藏,进而了解西藏在元代时正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依据该课标内容,本课在教学设计时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拓展。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让学生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在了解行省制度的深远影响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的教学主线:让学生知道西藏在通过宣政院管辖后,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元朝设立的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中国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通过对这些史实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此来拓宽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为他们后续的历史学习服务。 本课为教材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六课。在衔接第五课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讲述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治理,推行了行省制度,全国分设10个行省;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治理,设宣政院管辖西藏。通过一系列有建树的行政措施,巩固了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对后代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本课为后面几课的讲述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在单元中的位置也至关重要。 但由于本课讲述的是元朝的统治,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其内容也比较枯燥;相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经过了一个多学期历史的学习,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和对历史图片的识读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上行省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学生可通过寻找家乡现在行省名称和建制与元朝所属行省的关系来提高对本课的认识,为重、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 二、紧扣教学重点,设计学生活动 “元朝的疆域”一目,教材是从元朝疆域范围、元朝疆域很辽阔两个方面来展开叙述的,对该子目的了解主要是为后两个子目的学习服务的。 行省制度是元朝巩固统一的一大创举,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关于行省制度这一部分,要强调两个方面。第一,元朝行省设置。元朝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十个行省,由中书省派省臣到各地方行省执政。在这十大行政区域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地区。第二,行省设置的作用。设计时只有通过对行省官员行使权力的解读,来说明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加强了统治。 另外,“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一目,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该子目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策略——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导入部分,在最初的设计中想到要运用一些图像或视频资料切入,可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单就元朝统治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影像资料很少,其中就本课对元朝总体评价的有价值的资料就更少了,于是就想到了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的办法来加以概括。后来在翻阅姚大力教授的《追寻“我们”的根源》一书后找到了灵感。遂把他对于元朝统治的经典评价加以归纳,开篇直接引入,并设问:为什么姚教授会对元朝给予这样的评价呢?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何无法抹杀的贡献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对元朝的整体感知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在设计“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知晓元朝疆域范围,特别是让学生知道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中国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元朝版图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并通过元朝疆域与唐朝疆域的对比,让学生明白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关于民族交融的理解,在最初的设计中,把它和后面的第三子目进行了融合,后发现,这样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逻辑问题,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又进行了调整,从编者的设计意图出发,理解到在元朝,除了辽阔的疆域外,更多的民族也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之后才有了对这些地区采取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这样做既顺应了教材原有的体系,也符合对知识整体建构的规律。 3.关于行省制度的设计,在设计前,首先得认识到行省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行政制度。要把它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加以理解。首先关于元朝的中央机构,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以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为核心的元朝官僚机构不仅汉式特色明显,而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也很明显,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来完成。其次在对地方行省制度的解读上,通过史料研读、图片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线索,让学生明白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并通过对地方史的解读,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行省制度的理解。 4.在第三子目,据教材编写体系理解,那就是在不设行省的区域,元朝也因地制宜的进行了很好地管理。根据课标要求,在设计本子目时,教师重点以西藏和中国台湾地区为例,让学生在理清相关史实的基础上,明白西藏和中国台湾地区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径都是不能得逞的,必将遭到失败。然后分别以东北、西北、西南等其它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为例,重点解释“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 三、挖掘教材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加强对地图的研究,建立历史空间概念 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元朝疆域图(1330年)》,以该图贯穿始终。如在设计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这一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话的理解,设计中把元朝和唐朝的疆域图加以对比呈现,通过寻找其中的区别,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元朝疆域的辽阔。另外关于民族交融这一内容,通过地理区域和动向图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除了辽阔的疆域外,更多的民族也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一概念。 此外,在讲解“行省制度”时,教师也紧紧围绕该图展开教学。通过寻找元朝在全国各地设置的十个行省及元朝地图与现行中国行政区划分图的区别,帮助学生在掌握具体史实的基础上,更好地建立历史空间概念。 最后,在讲解“因地制宜”这一管理方式时,同样也引用了该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以上地区的管理与其他大部分地区管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元朝因地制宜管理边疆地区的方式,使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引用相关史料,适时进行释疑解惑 对某些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缺少相关史料的补充和解释,显然是不足的。如在讲“元朝的疆域”一目时,除了引入地图外,还适时引用了明代宋濂在《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中的一段描述。把两者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的观察和理解,正确描述出元朝的疆域范围,这比起简单的读、讲印象更为深刻,也更便利于理解。 元朝的“行省制度”一目在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要理清该制度,首先得理解元朝的中央机构。关于这一内容,教材有明确的文字表述,但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单纯的读背显然是行不通的。设计时,教师除了精心制作“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以框架体系的形式进行呈现,并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归纳概括、理解填图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增强他们对教材体系的掌握和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外,适时补充一些史料更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关于中书省和行省之间的关系以及行省官员的权力的说明在教材中没有非常直接的呈现。而这一内容的掌握对理解行省制度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设计时教师及时引用了韦庆远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和《元史·百官志》中的一段话进行释疑和解惑,帮助学生掌握行省制度的内涵,为突破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关于对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及对中国台湾地区管辖的过程的理解,也是通过一些史料的引用来加以说明的,但如能对以上这些史料的选择上再多一些甄别和删选,可能会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0一、教学目标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开创科举制度 教学难点: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三、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诗中提到的“雷塘”在扬州,那么“君王”指的是谁?这首诗将的哪一朝的史事呢? (二)新课教授 1.平陈立业——隋的统一 教师:学生阅读教材“隋的统一”一目,说出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何时统一全国,统一的标志是什么,统一有何意义? 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与归纳学生的回答。 小结:隋朝建立,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这为隋朝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那隋朝的国力发展如何呢? 出示任务: PPT呈现有关隋朝经济富庶的史料。请同学们回答:隋朝的经济为何如此繁荣? 反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与交流。 (1)发展经济;(2)编订户籍;(3)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4)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教师设疑:这些措施的实施又给隋朝带来怎样的结果? 学生结合教材及PPT呈现的“柱状图”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隋朝实施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小结: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隋朝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是因隋文帝“治国有方”,有一批优秀人才为国“出谋划策”,那“优秀人才”如何选拔呢? 2.励精图治——开创科举制 教师:PPT呈现“举子看榜图”,让学生阅读教材“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一目,说出隋朝在选官上有何创新?原因如何?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学生的回答。 隋朝统一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主要看门第,不问才华,弊端明显。所以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开始进行分科考试,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到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凭考试成绩录取选拔,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教师设疑:这种新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最受哪些人的欢迎?有什么积极作用? PPT呈现史料,学生结合史料与教材知识,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与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较,科举制结束了魏晋以来凭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体现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荐举和考察时的营私舞弊,士人经由考试而入仕,为庶族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入仕道路。 科举制度间接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了豪门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刺激了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增加,也扩大了学习的内容,除四书五经外,有诗赋杂文,也有经史典籍,还有策论。 师生共同总结: 科举制度的创立,最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欢迎。这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门第不高而有才学的人可以参政,有利于巩固统治,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不断“完善”,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1300多年。 小结:经过隋文帝的“治理”,隋朝社会繁荣,国力强盛。隋炀帝继位后,急于建功立业,利用手中的钱、粮、权开始大兴工役。 3.炀王急业——开通大运河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与教材“开通大运河”一目,指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PPT呈现以下材料)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 教师: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的一声令下,仅用了六年的时间,大运河就开通了。 出示任务:PPT呈现大运河图,学生根据教材完成填空,并勾画出大运河简单示意图。 学生:学生自主填空、画示意图,教师展示部分同学的成果,进行点评。 大运河全长20__多千米,三点四段五河流,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教师设疑:有人说大运河“功在千秋,罪在当时”,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学生小组内,小组间交流,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从地图上看,中国江河大都东西走向,造成南北交通不便,大运河的开通沟通南北,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为祖国的长远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古人语“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所以说大运河“功在千秋”。 不过,隋朝为开大运河动用了几百多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将近十分之一,男丁不够,妇女也被征调去。百姓对此不满,隋炀帝便用高压手段镇压,规定凡是反抗者,不管罪行轻重,一律处斩,且无需上报。古人语:“千里长河一日开,亡隋波浪九天来。”所以说大运河罪在当时”。 (提示总结,评价历史事件必须“一分为二、全面客观”。) 教师设疑:既然大运河是“罪在当时”,请同学们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支招,如何做才能既开了大运河,又不至于“罪在当时”?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答案不要拒于统一,任凭学生自由想象,只要合情合理就对学生进行肯定。) 小结: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从而造成了“天下死于役”的惨象,民变四起,致使隋朝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陨灭。 4.隋“赠”遗产——隋朝的灭亡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隋朝的灭亡”一目,回答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在教材上适当标注,归纳回答。 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滥用民力。他每年都征发大量的劳动力,去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多次巡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三次征辽。兵役劳役繁重,破坏了生产。人民忍无可忍,发动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身死国灭。 小结:隋炀帝因实行“暴政”,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我们要全面地看待这些历史事件,客观评价隋炀帝。 PPT呈现: 征吐谷,讨高丽,用兵力既劳民力,固才冠诸王,然祸及百姓。若雄才兼安宇内,后世论名,可与汉武齐功; 建东都,修运河,享独乐不与众乐,虽罪在当代,但利延千秋。如恩泽能至斯民,今朝评绩,当和禹王同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正确看待隋炀帝? 反馈指导:隋炀帝虽说是公认的暴君,可他通音律,善诗赋,治军旅,绝非一般昏君可比,而且他开运河,修驰道,建东都也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运河就“功在千秋”,而且他还创立进士科,使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一定要全面客观公正。 小结:隋朝,因隋文帝而勃兴,因隋炀帝而速亡,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教师:请同学们回答:对比下面两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PPT呈现: 百役繁兴,六军不息,竭尽国力,大兴工役,唯其权力意志是用,根本不考虑民众的承受能力。 ——袁刚《暴君隋炀帝评价的论辨——关于暴君之暴的政治分析》 唐太宗毫不含糊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韩昇《盛世是这样治理的》 反馈指导:学生小组交流,自由发言。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PPT呈现)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张有弛。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四、板书设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建立者–杨坚,都城–长安,时间–公元前581 2、巩固措施 : 经济→ 意义 交通 → 意义 政治→ 意义 3、灭亡→残暴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1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学习中可看出,这批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就应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迅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转轨,进入初中阶段的新的学习生活。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图形发现它们的广阔的应用。初步体验并学会全理地进行推断和预测。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6,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三,教材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这点出发,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有如下特点: 1,承上启下,立足发展 本书力求成为一面"镜子",反映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不仅引导学生现在的学习,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所启示,既有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背景的历史资料,又有揭示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联系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作铺垫。 2,体现过程,反映规律 学习数学是循序渐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粗略,定性和直观的认识往往是创新的火种,本书力求在重视知识结论的同时,体现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从能启发学生的粗略,定性,直观认识的问题说起,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3,注重基础,突出重点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基本数学素养,七年级数学课程应更着重于基础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内容,本书就是力求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强调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以及消元,配方,降次等基本方法;用框图方式分析问题,体现程序化,机械化,算法化的思维方式;习题设计"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等不同层次。 4,内容安排 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最后通过"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将坐标与地理位置相结合,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本章关键是掌握好"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位法。 重点: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实际运用。 三第七章:三角形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必要的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这种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重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难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使学生掌握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同解不等式同理原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等知识。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了解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组的解集,准确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六第十章:实数 本章引进了新的运算——开方,从运算中出现的一种新数——无理数,使学生掌握实数的概念及初步知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等知识。> 重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实数的概念。 四,具体措施 1,深钻教材和新课程教学大纲,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数学的基本素养。 2,注重组织教学,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向性,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3,真诚的晤对。注重组织教学,坚持鼓励性教学,杜绝放羊式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其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中,让他们互助互学。 5,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针对学生情况,因村施教。重视个别辅导,多开"小灶"。 6,关注学生的处境,需要,感受和已有基础。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7,关爱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8,不体罚,讽刺学生,不把学生逐出课堂。 9,加强家访。全员普访一次,家访率达100%,并认真作好记载,重点学生应多次家访。 10,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年一次以上。 五,进度安排 进 度 安 排 课 题 课时 课 题 课时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2一、学生情况分析 1.我担任的四年级音乐教学工作,都是农村学生,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较差,学习音乐的兴趣较高。 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音乐课时纪律比较好,每个学生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规律。 2、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 2、 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3、 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十二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习竖迪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 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 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己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五、教科研课题研究 1、有关音乐方面的各种资料。 2、 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己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六、教学进度表 一首歌曲用一课时,其次还安排5至6课时的音乐欣赏课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3一、指导思想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和本学期的英语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用新课标理念,结合新课标精神,进行课堂改革,实行教与学的互动。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努力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从上期期末成绩来看,我所担任7(1)班学生总体上对英语基础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只有少数学生习目的明确,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学习成绩优秀。而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感到困难,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已经放弃学习英语。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4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知道思想,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写的一本全新教材。无论其教学理念,目标要求,教材框架,教材的整合跟以往教材比,都有很大的变化。 本次教材更名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这样更名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制,教学时要注意九年数学教学的连贯性。本册教材共分为六章26节。 具体章节如下: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2.1二元一次方程组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2.1代入消元法2.2.2加减消元法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三章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3.1线段、直线、射线3.2角3.3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 3.4图形的平移3.5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3.6垂线的性质与判定 第四章多项式 4.1多项式4.2多项式的加减 4.3多项式的乘法4.4乘法公式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3三角形 5.4三角形的内角和5.5角平分线的性质5.6等腰三角形 5.7等边三角形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6.1加权平均数6.2极差、方差6.3两组数据的比较 每一节配有A、B两组习题,每一章配有A、B、C三组复习题。C组习题一般为探究题。全书配有两个课题学习和两则数学与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教学措施: 第一章重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 第二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意教材弹性。 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了解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 第四章多项式的运算 能进行多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体会乘法公式在计算中的简便作用。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对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从:“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具体措施: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七、学生情况分析(非智力因素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初一26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上期末数学平均分71.8分,最高分116分,及格(60分以上)41人。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八、课时安排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9课时;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4课时; 第三章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16课时; 第四章多项式12课时;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12课时;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10课时。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5【学习内容】 课文文章:《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丛书文章:《铁匠》《金岳霖先生》《汽笛•布鞋•红腰带》《祖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及正确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学习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运用对比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内探究】 谈话导入: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写人物重在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的刻画中,对与人物有关事件的叙述描写中,在对人的评述中,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格,人物才会形神皆备,鲜活生动,如在眼前。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 活动一:温故知新 回忆一下写人作文的基本步骤: 第一、细心审题,弄清题意。 (审题) 第二、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品德。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 (立意) 第三、依据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选材) 第四、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或材料类别布局。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布局) 第五、修改、交流欣赏。(总结全文,点题照应)(点题) 活动二:文本感染 一、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 《邓稼先》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朴实的民族自尊心。 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苦读写作《唐诗杂论》;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参加群众大会,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 关心帮助青年;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工作辛苦,带病坚持工作。 二、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事情生动,主题更明确。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阅读左拉的《铁匠》,勾画出文章描写铁匠外貌的语句,归纳出铁匠的性格特点。 〔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2.语言细节描写。 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勾画出文章描写金先生语言的语句,归纳出金先生的性格特点。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3.行动细节描写。 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 阅读萧红的《祖父》,勾画出文章描写祖父行动的语句,归纳出祖父的性格特点。 4.心理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的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阅读陈忠实的《汽笛•布鞋•红腰带》,勾画出文章中的心理描写语句,归纳出“我”的性格特点。 三、借助对比手法描写人物,使形象更鲜明。 对比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 刻画性格,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邓稼先》一文中把邓稼先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骄傲。 四、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在记叙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活动三:写作指导 以“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思路点拨。 第一、首先确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气质,运用议论的语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须符合年龄、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须体现精神品质。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选写作手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本质和性格特征。 写作要求: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5.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作步骤: 一是细心审题。 二是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 三是选典型的材料。 四是据所选材料的做好布局。 五是反复推敲修改。 六是交流欣赏。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6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七年级(8)、(9)班数学教学工作。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对待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晚辅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与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 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5、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5.1相交线 第二周5.2平行线及其判定 第三周5.3平行线的性质5.4平移 第四周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第五周6.1平方根 第六周6.2立方根 第七周6.3实数 第八周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第九周7.1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十周7. 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十一周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第十三周8.1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四周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 第十五周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9.1不等式 第十七周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八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九周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二十周总复习与期末考试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7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三、教学难点: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四、辅助工具:PPT图片 五、教法设计:讲授法、启发法 六、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课型:新授课 八:教学程序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以 “抓耳挠腮落笔愁,胡编生套成文羞”导入,用上一次学生写的作文《在挫折中成长》所总结归纳的学生的选材情况引出对教学重点--选材三要素“围绕中心、真实、新颖”的讲解 。选材情况如下: (1)写考试失利的20人 (2)写家庭变故,父母离婚的2人。 (据了解,父母婚姻幸福) (3)写作业任务繁重,没完成作业的1人。 (4)其他选材5人。 请三位同学讲述上述选材情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一一引出写作选材三要素“围绕中心”、“真实”、“新颖”并板书。 2、详细讲解如何做到选材“围绕中心”。讲解围绕中心的三个要点:“确定中心”、“广泛取材”、“仔细删选”。接着出示一份案例《记一位助人为乐的同学》所选的几种材料: (1)小勇同学学习刻苦,从乡下转到城里,英语基础差,但他勤学好问,一个学期就将英语成绩赶了上来。 (2)他爱好体育,在校运动会上为班级争了几个冠军。 (3)他课间很抓紧时间,珍惜分秒复习功课。有时同学课间遇到难题,他耐心帮助解答。 (4)他课间帮助低年级小童学抬水。 给学生2-3分钟思考讨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第四点是围绕中心选材的。然后再次向学生强调“围绕中心”选材应该做到的三步:“确定中心”、“广泛取材”、“仔细删选”。 进行练习: 从《误会》、《我长大了》中任选一题,你会选择哪些材料?以提纲的形式写下来,准备交流。(3-4分钟,通过交流分析讲述同学所选材料在“围绕中心”方面落到实处与否。) 3、以2个写作不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案例的“不真实”的原因,并抽同学讲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过的“不真实”的材料,从而讲解选材真实的必要性。案例如下: “我今天看到一个老大娘从口袋里掉出了4张500块钱。我马上捡起来还给老大娘。老大娘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转身对老大娘说,我叫红领巾,雷锋叔叔是我的偶像。” 老师评语:“4张500块钱,下次带给老师看看。” “今天是雷锋日,我拾金不昧。在公园捡到一亿元,全部都是10块钱的,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我把钱交给警察叔叔,受到表扬。” 老师评语:“你的语文书真够厚啊!” 接着出示一则选材真实的案例“妈妈夜晚为我洗衣服”片段: “妈妈的身影朦胧在冷冷的、黯黯的灯光里,昏黄的光线让人感受不到一丝暖意。春寒料峭,风依旧像小刀一样锋利,吹割着妈妈的皮肤,可以想象水的温度是如何的冰冻着她的手。“嚓、嚓、嚓……”妈妈用她那柔而有力的双手一下一下的搓洗着,领子、袖口、前襟……单调的声音在清冷的夜里诉说着她无言的爱意,也一点一点地沉淀在我心底:那仔细的动作,让人觉得她手里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值得拥有的珍品。她的背影俯下,抬起,俯下,抬起……在这个寂静清冷的夜里成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无论岁月如何斑驳,它都是我心底永不褪色的技艺……” 请一位同学朗读,并抽同学分析这则材料选得真实,写的好的原因,然后总结同学们的回答:抓住细节、环境描写、修辞方法。 然后出示课件:“在我们班级生活中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细节。请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以“那一刻,我很--”为题,选择材料。思考后口头交流。”时间2-3分钟。抽同学回答后总结作文选材真实应该“观察生活,注意细节。” 3、讲解选材新颖。首先讲述何谓“新”,接着以《做早操》为题出示2份写作片段: (1)一天,阳光明媚,我和哥哥去草地上做早操。 第一节12345678;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二节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三节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四节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2)一提起做操,我们班同学答案各不相同,有烦、无聊、害怕、厌倦……我觉得做操很高兴,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事发生。 平时,老师不在的时候,男生和女生就发生大战了。你看,做第二节的时候,男生连忙冲过去,用起了“泰山掌”,女生们几乎要摔到了。可是,女生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往右的时候,用了“如来神掌”,还好男生们稳定性好,只受伤。接下来往左时,男生用“葵花点穴手”,往右时,女生用“连环八卦掌”。有时几个男生或女生检到“暗器”,就用起了“小李飞刀”。 通过两者之间的截然不同进一步讲解选材新颖应当“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然后以“被咬过的苹果”为主题选择新颖材料。注意:“全面撒网,重点捕捞” 1-2分钟思考后抽同学讲述自己的选材,然后出示老师的选材: ①苹果像地球,奉献了甘甜却被人类破坏得伤痕累累。 ②生活就像被咬过的苹果,并非十全十美,我们要热爱生活,尊重生活。 4、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 5、布置作业。 以《谢谢你》为题,围绕这一中心,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只写提纲。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8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__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本课共四部分,即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本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割据混乱完成统一,为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措施,但最终因暴政而亡的历史过程。隋朝的统一及发展为此后唐朝盛世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可以对教材进行简单的整合,即分为大运河为何能开通、大运河如何开通、大运河开通致隋亡三部分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掌握简单的历史学习方法,对历史充满了好奇,这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七年级学生了解隋朝这段历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图书、影视剧(如《隋唐英雄》《隋唐演义》)、网络游戏、遗址博物馆等。很多同学对这段历史都有一定了解。这对于开展本课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学生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但是由于一些影视剧、网络游戏的误导,七年级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不能辩证地分析,故教师应在课堂中予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三、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隋的建立、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度的创设及隋的灭亡等基本史实。通过对隋文帝灭陈建立隋朝的学习,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对隋朝户籍制度及科举制度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隋朝政治经济政策的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促进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大运河等公共工程的修建提供了条件。通过对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学生能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并意识到隋虽灭亡,但其制度在唐不断发展完善,为唐朝鼎盛时代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度的创设、隋朝的灭亡。 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材料一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教师讲述:1999年,淮北市对公路实行拓宽改建,在改建到柳孜镇时,意外发现古运河南堤从柳孜镇穿过,这是我国隋唐大运河考古的首次发现,该遗址被称为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另外还有铜钱、铁器、石器等。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大运河于20__年6月22日,在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考古发掘给淮北博物馆增加了众多的高古瓷珍品。我国著名古建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亲自题写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名。 讲授新课 (一) 大运河为何能开通 材料二 中国大运河……比举世闻名、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长21倍,比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长10倍,即使被称为世界“运河之王”的苏联土库曼大运河,也比我国大运河短700多公里。 ——岳国芳著:《中国大运河》 教师设问:在古代要开通这样一条运河需要哪些条件呢?(参考答案: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教师讲述:这么长的一条大运河,它的开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不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很难实现。大运河是在隋朝时期开通的,隋朝是具备了哪些条件才能开通这条举世无双的大运河呢? 1 国家统一 教师讲述:隋朝的建立者杨坚为北周外戚,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兵向南方的陈国发动进攻,最终灭陈一统天下,由此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又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朝的统一,是南北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为大运河的开通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2 经济发展 材料三 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行“输籍定样”法(或称“输籍法”)。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人民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浮客)的剥削为轻,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隋朝刚建立的时候,全国大约有400万户、20__多万人。建国第三年清查户口后,立刻上升至700万户、4000多万人。 ——何成刚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上)》 教师设问:隋文帝在户籍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成效?(参考答案:进行“大索貌阅”,编订户籍;增加国家控制的人口,提高赋税收入,同时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教师小结:户口不实会影响政府的收入和徭役的征派。南北朝时期户口隐漏情况严重,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严格检查户口。彻查户口并重新编订既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兵役的征派,又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材料五 五铢钱 教师设问:隋文帝在币制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参考答案:统一币制;有利于商品交换,为隋朝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教师讲述:隋朝初年,钱币非常混乱,关东、关陇、梁益等地使用的钱币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币质低劣,影响了商品交换。隋文帝建隋后,统一改铸五铢钱,另外还统一了度量衡,这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促进了隋朝经济的发展。 3 人才济济 材料六 著名诗人李贺想参加进士考试,但李贺的父亲叫“晋肃”,晋与进同音,李贺若考中进士,就犯了家讳。这在当时是个“不孝不敬”的罪名。李贺为此顾虑重重,踌躇不决。一些跟李贺争进士名额的人,更加推波助澜,造谣攻击,竭力阻止李贺应试。大文学家韩愈坚决反对这种腐朽的“避讳观”。……在韩愈的鼓励支持下,李贺就勇敢地报考了。但事与愿违,以李贺之才,却屡试不中。是否因为闹了这场避讳风波,考试官们嘴上不说,心中有鬼,故意不予录取呢?这就不得而知了。李贺郁郁不得志,死时年仅27岁。 ——林白、朱梅芳著:《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七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不问家世,不须举荐,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比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吏具有公开、平等和竞争的性质,因而在历史上也更具有进步性,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进步、也是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张希清著:《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教师设问:材料五中李贺参加的考试是什么选官制度?这个制度什么时候创建的?有何意义?(参考答案:科举制;隋朝;体现公平,提升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开通大运河这么一项浩大的工程,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才,而隋朝通过改革选官制度,选拔出了很多有实际才干的官吏,这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官的弊端,重才学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科举制度的创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选拔统治人才,提高了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政治需要。 设计意图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本部分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历史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了学习兴趣后,学生的求知欲望才会更强烈。 ❖ 过渡 虽然隋朝具备了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劳民伤财去开通大运河呢?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 (二) 大运河如何开通 1 开通的目的 材料八 从政治上看,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东都洛阳和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从经济上看,江南地区经过六朝时人民的辛勤劳动,已经成为富庶地区……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又高,而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办法。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教师设问: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为了加强南北交通,转运物资;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大运河的开通 材料九 隋朝大运河 教师引导学生看《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讲述:隋炀帝即位后便征发百万民工,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先是开挖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同时又对连接淮河与长江的邗沟进行修整、扩大,邗沟最早是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时开凿。我们前面提到的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就属于通济渠段。这两段河道在605年便完成了。后来隋炀帝出征辽东,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便于608年开凿了北至涿郡的永济渠,连接了海河与黄河。隋朝大运河最后一段是江南河,610年从京口(江苏镇江)引长江水直达余杭钱塘江。前后历时6年,最终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3 开通的意义 材料十 (大运河)自其凿通以来,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通渠。它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经济繁荣与水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罗传栋:《大运河的开凿与隋炀帝的功过》 教师设问: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参考答案:巩固政权,加强对江南的统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运河开通后,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4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 利用大运河地图,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大运河的开通以及其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 过渡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流,大大促进了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此庞大的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数次乘船游玩,劳民伤财,使得阶级矛盾激化并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朝灭亡。 ❖ (三) 大运河开通致隋亡? 1 隋朝灭亡 教师讲述:在大运河开通的第二年,即公元611年,山东爆发了王薄起义,此后,各地农民纷纷响应,举起反隋大旗,起义燃遍了全国各地。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材料十一 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2 隋朝灭亡的原因 材料十二 仅公元605年他首次游江都,就有游船数千艘,兵船数千艘,拉船民夫18万人,船只首尾相接200余里。两岸有骑兵相随,皇后、嫔妃、道士等共50多万人。 ——肖长中:《我国隋朝财政政策探析》 学生讨论:有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就是为了游玩并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运河的开通是隋炀帝的一大贡献。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沿河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隋对南方的统治。当然,大运河的开通,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是如果不开通大运河,隋炀帝的暴政依然存在,隋朝依然会灭亡。 材料十三 隋朝的人口,刚建立的时候大约20__多万人,20多年后达到峰值,大约5000多万人。人口构成中男女各占一半,再去掉未成年和老人、残疾人,隋朝的劳动力在最高峰的时候,国家劳役竟然高达3000多万人次,几乎劳动力都被征调去兴建国家工程和当兵打仗。 ——韩昇:《隋朝灭亡的经济原因》 材料十四 隋炀帝穷兵黩武,频繁发动对外战争……连续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大规模战争。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十五 隋朝统治阶级内部始终矛盾重重,异己的割据分裂暗流时隐时现,他们只是慑于隋朝的高压政策而表面顺从,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兴风作浪,当他们眼见隋炀帝已经不行了,就纷纷起兵,以废昏立明为旗号,把隋炀帝抛出去,在政治上换马,以求重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韩昇:《论隋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对隋亡的影响》 教师设问:隋朝为什么会灭亡?(参考答案:隋炀帝的暴政;统治阶级内部不稳固,矛盾重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隋炀帝统治时期苛暴的徭役、兵役,隋炀帝毫无节制地压制压迫劳动人民、抑制贵族地主,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地主反抗,这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还是隋朝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缺陷是隋朝在强盛之际迅速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 我们看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抓一点,不计其余,要全面看问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往往是感性的、片面的。本部分设计主要是通过史料分析,提升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课堂小结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朝在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举措,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来唐朝鼎盛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大运河为何能开通 1.国家统一 2.经济发展 3.人才济济 (二)大运河如何开通 1.开通的目的 2.大运河开通 3.开通的意义 (三)大运河开通致隋 1.隋朝灭亡 2.隋朝灭亡的原因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9【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 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4.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学习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基本情况和运河地图的内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581年,杨坚建立 ,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 2.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 ,统一南北 和度量衡制度;加强 ,提高行政效率。 4.为了加强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 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 5.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6.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 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 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有哪些? 2.相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去扬州欣赏一种绮丽的琼花,所以有人认为运河的开凿对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练习巩固 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2.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 A.儒家经书 B.学识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8.科举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1.隋朝 隋文帝 2.589 3.户籍 币制 中央集权 4.南北交通 605 5.洛阳 6.考试 进士 7.618 二、1.(1)南北经济发展,北方民族大融合。(2)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朝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3)陈后主荒淫无道。(4)人民渴望统一。 2.不对。大运河的开通虽然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是它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1.C 2.C 3.C 4.B 5.B 6.B 7.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8.(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0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复习时依据课程标准,实施“学本课堂”研究方案,设法引导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材施教,设法在学生里挖掘数学尖子生(110分以上),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提高学生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力争期末考试考取得优异成绩。 二、复习原则 1、 基础性原则 钻研课标,掌握课标要求,低起点复习。回归课本,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面向所有学生,尤其是中游及中游稍偏下的.学生,让所有人都有所收获和提高。 2、 框架性原则 梳理知识,扫除盲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提升。 3、 规范性原则 强调例题的示范作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思考和规范地进行书写。要让学生对几何证明由“有感觉”过度到“有把握”,解题由“会做”到“做对”。 4、 先学后教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教了还不会的不教。 三、时间安排 12月30日——31日 第二章复习 1月4——6日 第三章复习 1月7——9日 第四章复习 1月12——13日 第一章复习 1月14日——考前 综合练习 1、前途理想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总结期中考试情况,成绩好的同学不要骄傲,成绩差的同学不要恢心,通过本学期复习,力争期末考取得好成绩。 2、在复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题型的训练。 3、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4、做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采取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争取合格率和优良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5、 课前训练:4至6个小题目,用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自主回顾本节知识,以学定教。 6、 知识梳理:根据课前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但必须以题目为载体,不能“空对空”。 7、 典型例题:精心选择3至5道例题,用来突破重点,分解难点,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学生学会规范分析,规范解题过程。 8、 课堂练习:保持20分钟作业量,进行及时巩固。 四、教师分工: 每人一章,把本章重难点及易出错的题归纳整理。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1一、指导思想: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以三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二、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本班学生共79人,人数较多,基础不一,差距较大。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懂得自尊自爱,学会自立自强!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第三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第四单元共有五节内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面对身边的诱惑要学会拒绝,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四、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三类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拒绝邪教远离黄、赌、毒。增强法制观念,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6、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8、培养学生的自学级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六、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3 珍惜无价的自尊 5课时 4 扬起自信的风帆 2课时 5 走向自立人生 6 人生当自强 2课时 7---8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4课时 9---10 为坚强喝彩 4课时 11 中考 12 感受法律的尊严 2课时 13---14 感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 4课时 15 2课时 16---17 4课时 18---20 复习期末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2一、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七年级学生刚入学时英语基础不高,经过上学期我们几位英语老师的不懈努力,七年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学习态度也有所好转。但根据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来看,英语总体成绩仍落后于六中和四中。但是学生整体的惰性还是很强,自觉性很差。 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主要是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使用英语,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同时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改革,利用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措施和方法 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2、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小组学习养成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学习能力。 3、通过abc式分组法,培养各阶层学生能力,并让后进生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4、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 5、加强听力训练,拟晚自习上课进行20分钟听力训练。 方法: 教师设计好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生自学讨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综合训练,扎实双基。抓好英语的常规教学,确保基础知识过关: 1、单词过关;利用课前十分钟,规定内容,由科代表主持领读和背诵;并每天记住学过的单词生词,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2、词组过关:把学过的词组归纳,方便学生记忆。用词组造句和中译英训练。在各个组之间进行竞赛。 3、句型过关: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对子,一有空就你问我答,营造学习氛围,同时加强笔头的练习,使学生能熟能生巧。 4、课文过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对学过的课文尽量做到人人会背,有些课文还要求基础好的学生会默写。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3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另外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勤学好问,做好初一年级的教学工作。 二、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处于一个衔接的阶段,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时小动作连连,能专心听讲的学生少之甚少,没有形成自觉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良好习惯。因此需要盯住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自觉参与到课堂上,这是最有必要的事,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本学期期末考试能进入年级前五名。 四、具体措施: 1. 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 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4. 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4为了能更好地在课堂中与孩子们和谐共处、交流,特制订以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我们学校所使用的音乐教材是鄂教版的,教材资料丰富,有国内外优秀的民歌、乐曲等。课本资料安排14课时,所以我会增设2堂课外资料的音乐课,再做一次音乐沙龙活动。 二、教学理念: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体现音乐教育理念:如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等。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本事。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本事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措施: 1、吃透音乐课程标准,灵活把握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同时真诚的去了解孩子,在教学设计上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尽量地去设计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但又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信、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理解力、表现力。做好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2、注意导入,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更能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欲望。 3、注意课堂的调控。要和学生融为一体,不能完完全全地按照教学设计,死板的来展示整个教学过程,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成情景,随机应变地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资料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与风格。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演唱作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教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训练。欣赏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音乐时教师尽量少说话,让学生仔细的,认真的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它所要表现的情感资料。 4、要充分地把多媒体这一教具用的恰到好处,经过多媒体课件让音乐手上翱翔的翅膀。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5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学的新生,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6.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7.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期考中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6课程内容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教学目标 学生观察图片、地图,并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并对北宋亡国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学习岳飞精忠报国、正气凛然的精神;学习相关史实,尝试对宋金和议进行分析和评价,知道南宋偏安;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教材分析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讲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并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遭到了岳飞等南宋军民的奋起抵抗,最终和南宋达成和议,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另一方面课文贯穿了民族交融这条暗线。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与先进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造成了人口的迁徙,为大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创造了条件,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都为下一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作了铺垫。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已经逐步的掌握了一定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了一部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感性多于理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和培养。所以依托图片资料以及通过讲岳飞抗金的故事等形式,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调动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另一方面,教师需提供文献资料,进行相关引导,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学习,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重点 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难点 南宋的偏安。 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2)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3)[元]脱脱等《金史》 (4)蔡美彪:《大家讲史:辽金元史十五讲》,中华书局20__年版 (5)邓广铭:《岳飞传》,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第四卷,华夏出版社20__年5月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想一想,辽和西夏分别由哪个民族建立?辽是由契丹族所建,而西夏由党项族建立。这时期民族间虽然有争战,但仍已和为主,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今天我们将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金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呢?又是如何灭掉辽和北宋?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中的图片,你能从中获取哪些关于女真族的信息?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注意到了女真人的穿着装扮以及使用的工具还有生活的地点等等,从而得知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他们擅长骑射,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在辽宋时期,女真族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 这是大金得胜陀颂碑。它位于今天的吉林松原,用女真文和汉文记载了完颜阿骨打誓师反辽的史实。从碑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女真为何要抗辽?“失道”“腥闻于天”,说明辽国末年政治十分腐败。石碑所立之处相传即当年阿骨打立马号众的“高阜”。选择这样一个地形十分险峻的地方并当众宣布“今将问罪于辽”,阿骨打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随着他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原有的军事部落联盟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女真贵族及其所属民众迫切要求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机构即国家。在誓师后,首战便大获全胜,夺取了宁江州。于是第二年也就是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太祖是其庙号,而他的谥号是武元。可以说,在女真的崛起过程中,这位武元皇帝功不可没。 他注重改革。请同学们将这段材料齐读一遍。这是女真族所特有的“猛安谋克”制度。“三百户为谋克”一个“户”字说明了什么?改革后的“猛安谋克”由单纯的军事组织变成了军事和行政组织。再看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金太祖非常注重农耕生产,说明了“猛安谋克”不仅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也能在组织生产和巩固统治中起巨大的作用。金太祖不仅经济上向汉族学习,文化上也向中原学习。女真最初没有本国的文字。阿骨打建国后命人仿造汉字和契丹文字,创制了女真文字。女真族就这样一步步崛起,一步步强大起来,而对手辽国却是腐败不堪,危机重重。女真逐步具备了灭辽,甚至灭北宋的实力。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地图,讲一讲金灭辽、北宋的过程。老师先示范讲解金灭辽的过程,然后同学们再结合课前准备的内容讲解金灭北宋的情况。1115年,金建立后,完颜阿骨打就率兵攻陷黄龙府,后又连创辽国援军,取得了主动地位。1116年正月,渤海人高永昌拥兵占据辽国东京自立为王。金太祖乘机派兵攻打辽的东部,先后打败了辽和高永昌的军队,占领东京。在金辽议和失败后,金军再次大举进攻,于 1120年五月,攻陷上京,天祚帝离京外逃。至此,辽国的疆土已被金兵占领过半。1121年十二月,阿骨打以占领辽国的全部疆土为目的,再度发兵。并于1122年正月,攻克中京,四月,攻陷西京,十二月,攻入南京就是今天北京市。至此,辽国五京俱陷,已濒于最后的灭亡。而1123年八月,阿骨打这位金朝的开国皇帝病死于返回金都的途中。然而,他亲手开创的基业被他的宗室和子孙们所继承。1125年二月,金军在应州境内俘虏天祚帝,辽朝宣告灭亡。接下来,请同学们来讲解北宋被灭的情况。同学们的讲解绘声绘色,而且观察也细致入微,注意到金分东西两路对北宋都城形成合围之势。1127年,历史上的靖康之年,北宋灭亡。靖康之耻令人心痛,痛定思痛。 请看这段材料,原本宋金是结盟关系,思考为什么北宋朝廷要主动结好女真,遣使相约夹攻辽朝?他图谋什么?原来北宋政府想借金的势力,收复失地。但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的一些弊端。请结合材料、课文及所学知识,进一步思考一下北宋灭亡还有哪些内因?同学们的思维非常开阔。总结一下,主要有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军队和地方战斗力不强,再加上统治者无心抵抗,只想妥协求和,这样军队士气低落,常常不战而逃。靖康之变最终发生。 金灭北宋后,有没有停止南下的步伐?显然没有。再请同学们观察《金南下形势图》,看看能获得哪些主要的信息?归纳一下,主要有:1127年,也就是北宋灭亡后同一年,赵构建立南宋,后来最终定都在临安。金军南下过程中,遭到岳飞等抗金军民奋起抵抗,特别是“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你能不能生动地给大家讲一讲岳飞抗金的故事呢?岳飞,字鹏举,柏州汤阴人就是今天河南汤阴人,在抗击金朝入侵的战斗中,以勇气和才能崭露头角,成为一名将领。1130年,他以数千人的兵力,将兀术10万大军赶到长江以北,收复建康,从而声名大震。岳飞以驱逐入侵者,收复中原故土为己任,力主北伐,所率领的“岳家军”多次打败金军,成为南宋抗金斗争的一个中流砥柱。尤其是在1140年7月,金兀术率部在郾城与岳家军对阵,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轻骑攻入敌阵,往来冲杀。金军出动重铠骑兵“铁浮屠”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配合作战。岳飞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岳家军中的勇将杨再兴,突入敌阵,打算活捉金兀术,杀金兵数百人。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郾城之战是宋金双方精锐部队之间的一次大决战,宋军以少胜多,给金军以沉重打击。接着岳家军又在颍昌府打得金兀术狼狈逃窜,并一直追击到距汴京仅四十五里之遥的朱仙镇。这时黄河南北许多坚持斗争的义兵,都打着岳家军的旗号响应岳飞的北伐,其他各路宋兵也转入局部反击。抗金斗争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方是时,岳飞喜极,对其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金军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兀术曾准备撤离开封,到河北以避岳家军的兵锋。岳飞根据中原战场的大好形势,向高宗上书提出宋军全线进攻,渡河以光复失地的要求,然而宋高宗所求的只是抵挡住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成为金的属国就已心满意足了。所以不仅不同意岳飞的要求,反而急忙下令各路宋军班师,使岳家军处于孤军无援的状况,接着又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惋惜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然后无可奈何地下令班师,班师路上,民遮马恸哭,哭声震野。宋高宗、秦桧强令岳飞班师后,为了扫清向金人议和的障碍,先后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然后向金乞和,并且诬陷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逮捕入狱。抗金将领韩世忠去质问秦桧,根据什么说岳飞谋反,秦桧拿不出证据,竟厚颜无耻地说:“莫须有。”韩世忠愤怒地对他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了岳飞。那时候,岳飞刚39岁。岳飞被害以后,临安狱卒隗顺偷偷地把他的遗骨埋葬起来。直到宋高宗死后,宋孝宗即位,岳飞的冤狱得到平反昭雪,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后来又在岳墓的东面修建了岳庙。宋宁宗在位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现在,在庄严雄伟的岳庙大殿里,端坐着全身戎装的岳飞塑像,塑像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刻着岳飞亲笔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在岳飞墓门对面,还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王氏等人反剪双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对卖国贼的憎恨。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尊重和爱戴岳飞?是的。岳飞是靡靡之音笼罩下南宋为数不多的浩然正气。他立志为国杀敌,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岳家军”。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站在正义的一面,必将受到万世景仰。他有力地阻止了金兵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虽然他遭到宋高宗和秦桧等人的迫害,但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而宋金最终达成了和议。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和议的 主要内容有哪些?主要内容有: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再请同学们根据所给材料议一议和议产生了哪些影响?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这不仅是南宋的耻辱,而且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使得金宋疆域从此稳定下来,确立了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此后的四十年间,双方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说明了宋金和议后获得较长的和平局面,这样有利于南北经济发展和各族人民友好交往。 总而言之,从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到金与南宋的对峙,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政权,学习先进汉文化和生产方式,推动了我国边疆地区的发展。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南宋的偏安,在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的生产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除了本课所学的岳飞等英雄外,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英雄,请课后找一找,并讲一讲他们的事迹。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7学生知识能力 七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不深,对地理学科特点认识欠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待培养,学习习惯有待养成,大部分同学探究创新能力不足 教学目的任务 1.紧扣中考考点,完成每一章教学内容。 2.注重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3.重视地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力争因材施教。 5.结合教材和生活有机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各大洲和地区的典型国家及特征。 难点:1.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分析问题。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个人教题 镇江市立项课题:一趣二疑三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完成任务的措施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集中研读新课标。 2.认真钻研教材,强化集体备课。 3.精讲多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向45分钟要效率。 4.深化课题研究,探索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的模式。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8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忠诚实践新课程,关注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有梦想也有挫折,有努力也有困难。道德与法治教学一方面要为学生心扉"开锁",伴随学生平稳度过心理生理的"突变期",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筑起防波堤,在法治社会里懂得有为和有所不为。学生刚开始中学阶段的学习,要经过由不适应、较被动到适应而且主动的时期。教学中要增加趣味性强、启发性大的故事,引导学生讲身边的故事,认识做人处事的原则,遵纪守法。要采取措施来活跃课堂,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 三、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 该教材是新修订完成的教材,今年起开始使用。它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法治,引导学生在法治社会里生活和成长。教材关注学生生活状况,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生活范围、深度的拓展,要求学生把自我逐步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教材图文并茂,叙述简明,论证扼要,故事贴近生活。教材符合新课程标准 的理念,足见组编的功力。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教学任务: 1.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我们开始初中阶段的学习。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和生活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我们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要使中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2.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谊与成长同行。我们要多交益友和诤友,不交损友,遵守网上交友的规则,让友谊之树长青。 3.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老师和父母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作出应有的努力,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4.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生命的意义、生命之间的联系究竟怎样,这需要我们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在生活中立志与坚守、尽责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本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让学生学会适应中学生活,学会与朋友、与老师和家人交往,初步认识生命意义,学会接受和遵循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9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了三个年级的音乐课,这对于我来说,是一项新的任务,也是一项新的挑战,有必须的难度。但我相信凭着自己的努力,在这学期的音乐课当中,我必须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提高。 一、教学分析: 本学期初一年级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学生的整体情景预计不均衡,情景参差不齐。所以,对不一样学生应用不一样教法,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其它年级的学生能够遵守纪律,理解理论知识也比初一年级要快,并且声音音域明亮,感情处理能够参考教师的提议,对歌曲的处理更加细腻和丰富,本学期的乐理知识容量较大,难度加深,学习巩固c调、f调的基础上演唱乐谱。主要以练习和巩固知识为主,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教师带领学生找到问题、学生自己找到答案,体味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 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本事和自编本事。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在音乐课的设置上,分为歌曲、乐理、综合练习、欣赏、器乐学习几大部分,各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分局每课的具体情景进行穿插教学,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某一资料而觉得枯燥和乏味。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音乐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以及手、脚、脑、口的配合,为了更好的发挥音乐课的这些优势,在学习中,能够针对不一样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手段、营造不一样的教学氛围。 在音乐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学生供给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帮忙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己表达和表现本事,经过聆听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能够经过播放音乐来启发做出相应的动作。对学生的语言交流、智力发展大有益处。能够经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丰富学审的想象本事,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本事的发挥。 在本学期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欢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进取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在教学中要经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多向其他的专业教师学习,加强操作方法的探索和训练,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音乐文化修养。 2、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把握、控制课堂环境的本事,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30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 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创立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 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 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 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 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七年级的学生辨证地、全面地去 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大运河图、隋朝相关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P4“相关史事”中“罄竹难书”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B、讲授新课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581年北周 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城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 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 观念。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3.“隋初经济的繁荣” (1)隋文帝即位后,发展经济。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称为“开 皇之治”。 (2)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 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二)开通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①经济原因:加强南北交通(南粮北运) ②政治原因: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的过程 605年至610年,征发几百万民工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 至余杭,全长20__多千米。 (3)让学生看课本P3的《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强调记忆大运河的 中心、南北端点、四段的名称。 师)同学们看“隋朝大运河”这幅图,北南各起点是哪个城市? 生:中心是洛阳;北抵涿郡(在今北京),南达余杭(在今杭州)。 师:大运河是在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邗 沟是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那它 分为哪四段呢? 生:从北往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师:连接哪五河呢? 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师:大运河从北到南全长两千多公里,因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同学们想 一想为什么隋炀帝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前面说到了隋文帝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到了隋炀帝即位他就利用已有 的经济基础征发了几百万人(前面也说到了隋炀帝是在已有的天然河 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 2.提出下列问题,组织讨论: 问题一: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问题二: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 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 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教师归纳: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 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为开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 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的社会 。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科举制的诞生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 这些豪门大族世代 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 出 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朝建立 之初,还是沿袭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但两年之后,隋文帝就下诏予以废除。 2.科举制诞生的过程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 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 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教师讲解:科举制的创立,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 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德以参加统治,适应了庶族(寒门)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 (四)隋朝的灭亡 1.先引导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 民起义的爆发。归纳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游江南; ②营建一系大工程:营建东洛阳、开凿大运河; ③屡次战争:三次征辽东。(逼民反) 2.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3.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与教训。 三、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1.隋的统一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2.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派人开凿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场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4.隋朝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31第 1 课时累计 课时 学习过程 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 【早自习任务】 (一)了解作家作品,完成填空题。 《河中石兽》选自 代文学家 (字 )的文言笔记体小说《 》。该小说集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又被称为 小说。 (二)熟读并试背课文。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河干 2.圮于河 3.募金 4.棹数十小舟 5.铁钯 6.木杮 7.湮于沙上 8.啮沙 一、目标解读(2分钟)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熟读并背诵课文。(重点) 2.通过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的主旨。(难点) 二、夯实基础(10分钟) (一)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给你的对子听,读通句子。 (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题目“河中石兽”是一个偏正式名词短语,“ ”是定语,限定了“石兽”的位置范围;“ ”是中心词,是本文写作的线索。本文围绕“ ”叙述了 、 、 三人在河中寻找石兽的 。 、 两人失败了, 的方法成功了。 三、能力提升(20分钟) 三读课文,理解主旨 边读课文边思考: 1.和尚、讲学家的方法分别是什么?他们的方法为何会失败? 2.老河兵的方法是什么?他的方法为何能成功? 3.和尚、讲学家、老河兵各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4.纪昀对比这三人在寻找石兽一事上的得失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5.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四、总结梳理(3分钟) 世界万象,纷纭复杂。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所以我们认识或处理事物不能 , 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片面地、主观地作出判断,而要新生客观规律,将 和 紧密地结合起来。 五、过关检测(10分钟) 背诵课文 六、课后作业 翻译下列句子 1.阅十余岁,2.僧募金重修,3.求石兽于水中,4.竟不5.可得。 6.乃石性坚重,7.沙性松浮,8.湮于沙上,9.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10.不11.亦颠乎? 自学要求: 1.先独立完成。再与对子进行对学。 2.读音和释义采取“你读我听”的方式进行。 3.注意课前提示,课下注释,课后练习。 注意结合注解在理解当中来朗读。 同学们的理解必须以课本为依据;展示时应采用多种方式,不能与其他组雷同。要有层次性,如个人——整组——男生(女生)—全班;要有互动(互动的目的是什么?你要有明确的了解) 翻译原则: 一字一词,字字落实; 缺则补足,多则删除; 注意语序,调整位置; 语意连贯,直译为主。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32【导学目标】 1.初步了解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的特点。 2.借助课文文本,分析两种抒情方式在适用范围、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之处。 3.通过写前指导和写后修改,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感情。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践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战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指出共性问题。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 叙事六要素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住处; 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 第四要素是原因,为何发生找原因;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抒情是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同学们生活中常说的“今天天气真好啊!”“这件衣服真漂亮!”等等都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下面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抒情,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写法指导 名师导航 【写作要求】 1.写片段作文时,选择想要表现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写“爱”时,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在写景、叙事中渗透感情。 3.写“烦恼”时,要把烦恼的事、为什么烦恼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4.作文写完以后,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如果情感不够动人,讨论问题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然后作出相应的修改。 【技术点拨】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恰当的抒情方式,犹如平湖中的一蓬绿荷,又如原野上的一树桃花,往往可成为记叙中的一抹亮色,成为我们作文生辉的亮点。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1.了解常用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已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例如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高声呼喊:“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间接抒情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述为: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议论抒情(融情于理)等。 2.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在选择抒情方式时,要注意恰当合理,主要原则为:①根据抒情的位置选择抒情方式;②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抒情的方式。 3.知晓抒情的主要技法。要更好地抒发情感,需注意叙述的方式,可从以下角度入手:①描摹人物;②细化动作;③细化景物。 步骤二 活学活用 实战演练 (一)文题展示 以“我身边的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2.字数在600字左右。 (二)明确题目 1.审话题立意。“爱”这个人人皆知、人人会说的话题,在审题方面难度较小,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动笔就写。在选材上,可以让思维发散开来,从多个角度考虑,我们爱的对象不仅包含父母、老师、亲戚、同学、朋友,也包括动物、植物、家乡、祖国、学校,还有希望工程、红十字会、星火义工、保护动植物协会、保护海洋协会等机构。“爱”字是全文题眼,文章要围绕“爱”字做文章,突出“爱”字的中心地位。 2.定对象抒情。先要确定写作对象,然后仔细想一想你对他(她/它)怀有的感情,在写作时,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在写景、叙事中渗透感情。 3.定文体作文。写作形式上,应该根据已知的材料和自己的特长为文章选择适当的形式。可以写记叙文、小说、散文,写时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表现“爱”的主旨,做到以情动人,不能故弄玄虚,无病呻吟。 步骤三 学习佳作 例文引路 我身边的爱 刘敏 临近小学毕业考试,感到自己时日无多,面对黑板上的倒计时数字从百位到十位再到个位,更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有时会想到放弃,但一想到自己身边的爱,我会对自己说:不,永不放弃。 小六学习劳累,回到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诱我飞奔到厨房,看到妈妈正在煮鱼汤,香菜被妈妈切得粉碎,撒在鱼背上,香味更浓,正要喝时,“洗手了吗?”妈妈笑着问我。 我赶紧去洗手,回来时,热气腾腾的鱼汤已被妈妈盛起。我趴在桌子上,埋头猛喝起来,有了这鱼汤的滋润,一身的疲劳也就消失了。 睡的真香呀!“咚咚咚!”唉!准又是爸爸来敲门了,我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一看表,呀!快迟到了。我赶紧去洗漱、吃早饭。“迟了吧,我去送你。”爸爸微笑着说。那笑容像冬天里的阳光,暖洋洋的。我木然地点点头。到了车站,上了车,爸爸站在车旁,对我说:“课堂上要认真听讲,抓住那45分钟多学点啊!”我又点点头。车启动了,我说:“爸,你回去吧!”“没事,没事,别管我。”车一直向前行,我看到爸爸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个黑点。 我是家中的宠儿。家人都对我倍加关爱,尤其是爷爷。临近毕业考试,爷爷给我买了很多补品。每天晚上,我在做作业时,爷爷会把补品端到我面前。有时,补品很难喝,我会向爷爷撒娇:“爷爷,可不可以不喝?好苦。”爷爷笑笑:“怎么能不喝呢?你要补一补。”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灌进了肚里,爷爷又笑了,笑得很灿烂。 我身边的爱,让我快乐成长。妈妈的爱,让我精力充沛;爸爸的爱,让我动力十足;爷爷的爱,让我信心百倍……爱是一日三餐的热气,萦绕在家里;爱是简简单单的叮咛,印在心上;爱是各种各样的补品,溶在身体里。 【名师点评】面对考重点中学的压力,考生一度想放弃,“但一想到自己身边的爱,我会对自己说;不,永不放弃”,文章由此切入文题,直截了当,扣题准确。文章主体部分写考生所感受到的爱;妈妈为自己烧出可口的饭菜,爸爸送自己去车站,爷爷给自己买了好多的补品……爱在身边,让“我”快乐成长。爱就是这么的简简单单,却让考生铭记心头。文章结构清晰自然,文笔灵动细腻,读来备受一份爱的感染。 板书设计 学习抒情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描摹人物 细化动作 细化景物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步骤一 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步骤二 活学活用,实战演练。 步骤三 学习佳作,例文引路。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33一、学生基本情景分析 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5人,这届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包括从心理上和身体上的。但本班学生还比较活跃,比较爱学习,应对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教师,所以对英语学习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带着期望和梦想,期望这是一个极好的开始。 二、本学期教育教学资料及教材分析: 新目标(新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有3个预备篇单元和9个正式篇单元,一共是12个单元。本次教材是改版后的第三届,此刻教材知识体系比较集中,每个单元每节知识点都安排必须的基础练习,这样对巩固学生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忙。 三、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能够分为两大块来看: (一)语法知识点 1、一般疑问句及回答; 2、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 3、名词复数的变化; 4、方位介词; 5、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回答和对划线部分提问 6、义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及变化; 7、名词所有格; 8、一般此刻时; 9、时间表达法。 (二)交际用语(略) 四、本学期将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英语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我们能够针对不一样的情景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弥补。针对我教的班级,本学期本人打算用下列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 1、用英语教英语(Teach English in English); 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训练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本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本事进行很多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用英语来教英语,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本事的训练。 2、用英语想英语(Think English in English); 用英语想,也就是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用英语思考,必须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本族语思考的介入,或者说本族语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这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 3、背诵和多种练习结合 实事求是的说,很多背诵课文与很多多种练习的结合,乃是对于一切各不相同条件下的英语教学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4、针对不一样的教学资料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英语的资料较多,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交际等等资料,如果对每一项资料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学好,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教好。因而,针对不一样的资料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违背的。 五、本学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忙学生摸索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记忆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事。 2、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本事。 3、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 4、备好学生、课本、课标,确立最佳教案。 5、根据教学资料,进行教学创新,尝试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6、语言点讲解要做到精讲多练,举一反三,使学生理解准确、深刻、透彻。 7、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强语感,循序渐进,逐渐提高阅读理解本事。 8、加强书面表达训练,每一单元结合资料布置相应的书面表达练习,择优选读,讲解技巧,使学生逐渐找到英语写作的窍门。 9、实行分层次教学。制定出培优扶差的目标生,分层次辅导,分层次练习,分层次要求,使不一样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10、合理利用课外资料,重点题要重点练习、重点讲解,做到主次分明,讲求实效。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34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演练法;写作--修改--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了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不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猪八戒)为什么? --有代表性,写出了他最典型的特征: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二、写作指导 如何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 作文一:我的好朋友 写作提示: 1.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也可以有效突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可以叙述你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例文欣赏: 我的好朋友(片断) 在我众多朋友中,她是最真的一个。 我戏称她为“黑煞女金刚”。一女生,虎背熊腰,打人基本靠脚,讲话基本靠吼,再加上天生像掉进过煤堆一样,和我站一块就是“黑白无常”,不给她取这外号我怕上帝不允许。 我时常提醒她:“你跟我讲话时注意点形象行不?你也要淑女一点嘛。”她居然回答我:“跟你说话不能注意形象,那样有损我的形象。”我回击道:“你有啥形象?一个学过跆拳道的‘黑煞女金刚’,您老人家能不能照顾一下我的淑女形象?”她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一口答应了:“行。”结果,她逢人便叫我“淑女”,搞得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后来她拍着我的肩膀说:“做人要真实,这样才有魅力。”我忙点头,立马把我的肩膀从她的“熊掌”下解脱出来。 她总是这样坦坦荡荡,因此拥有极好的人缘,连老师都说“这孩子,真性情!”说实话,我很欣赏她,也很佩服她,因为在时光的和弦中保持真实的自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点评】文章情感诚挚,作者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错落有致地表现人物个性,既使人物特征鲜明,形象生动,真实可感,也彰显出人物独特的魅力。 作文二:争论 写作提示: 1.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人们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2.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同表现。 3.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例文欣赏: 争论 我的家十分温馨。但爸爸妈妈的性格各不相同,总喜欢时不时地顶几句话。 前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妈妈四处找银行存折,直到把家翻了个底朝天,存折仍不见踪影,妈妈眉头紧锁,手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像名侦探柯南一样,去询问“嫌疑犯”爸爸。 爸爸正躲在他的安乐窝--沙发上看电视,看得眉开眼笑。眼前突然变出了气势汹汹的妈妈:“喂!存折呢?”爸爸吓得全身颤抖,不敢去看妈妈,闭上眼睛大喊:“冤枉啊!你什么时候看见我碰过你的东西啦?”一句话如同汽油浇在熊熊烈火之上,气得妈妈红润的脸都绿了,眼睛里喷射的怒火灼灼伤人:“哼!那你说在哪?难不成长翅膀飞了?”说完,又怒气冲冲地去房间找存折。我一人可怜巴巴地缩在角落,眼睁睁地看着这出“悲剧”上演,却无能为力,心里像有千万根针在刺一样痛。爸爸望着乱七八糟的房间,传来刺耳的乒乒乓乓的声音,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 突然,房间里传出一声惊喜的叫喊:“快来看,在这儿!”我和爸爸互相看了看,百米冲刺似的进了房间。只见妈妈手里拿着存折,欣喜若狂,眉毛好似弯弯的月牙,眼睛里的怒火被大水平息了,嘴角漾起一丝笑容。我本以为一场风波即将结束,正在感谢“知情”的存折从天而降,却没料到还有一场更大的风波等着我们。只见爸爸一个箭步冲上去夺过妈妈手中的一个包,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藏好。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转过身对妈妈说:“你别乱动这个包,里面有我一生的心血呢!”刚刚灭掉的火又燃烧起来,妈妈的火气又上来了,变成了凶猛的狮子,扭过头去,一脸的不屑:“都是一家人,我能把你的证书怎么样?烧了?”爸爸四下瞧瞧,故意压低声调:“那可不一定!”天哪!这两个人是怎么了?头脑发高烧了呀?句句针锋相对,鸡毛蒜皮的事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吗?这时,他俩尴尬地相对着,谁也不肯先认错。空气几乎停止流动,令人窒息,我受不了了,站了出来:“别再闹了。都是一家人,想弄丢东西都难。整天疑神疑鬼的,累不累?快去看,有好看的电视剧!” 爸爸妈妈又坐在一起看电视了。一场争论终于结束了,还是平静好!希望永远不要再有这样的“家庭风波”了! 【点评】本文叙写爸爸妈妈两场争论,着力表现争论的动作、语言、神态,让读者看到一个急性子、火爆脾气的妈妈,一个能忍让有时又不服输的爸爸,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作文三: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 写作提示: 1.先补全题目。填写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例文欣赏: 这样的人让我难忘 这样一个深秋,天暗得早。 小路上没有霓虹,只有广阔夜空中一弯清冷的月亮散发着幽幽的光,只有一阵冷风吹过,飘下满地的落叶,与风一同在街边旋转着。 我就这样一直走着,一直低着头走着。直到我感觉到一丝微弱的亮光照亮了路,才缓缓抬起头来。前面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佝偻着。他背对着我,正咳得厉害,旁边是一个比他大得多的地瓜炉子,火膛里闪着红光,上面用厚厚的花格子布捂得严严实实。等我走近了,那人才长舒了一口气,慢悠悠地转过身来。 微弱的光下,他灰白色的头发稀疏而且乱七八糟,有点像鸟窝里的干草。沟壑纵横的一张脸,黑黝黝的。下面是麻秆儿一般粗细的两条腿。 老人见我看他,也就盯着我,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忽然咧开嘴乐了:“同学,买地瓜不?”一口方言,听起来很温暖,我点点头,老人掀开花布,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看看四周,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何要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卖东西,他只是麻利地称着东西,笑而不答。 直到有一天,我回来的稍晚了一些,远远地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小孩站在老头的面前,仰头望着老人从炉子里挑出两个最大的地瓜递给他,小孩用衣服兜着冒着热气的地瓜飞快地跑向一个黑暗的角落,那里隐约躺着一个女人。 就在这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老人那日的笑而不答…… 这个在我成长中最难忘的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生活有时也需要那么一点人情味,好让人们感到亲人以外的温暖。如果只有一味的冷漠,又怎能叫做生活呢? 花落花开间,又过了几年。还是这样一个深秋,还是那个熟悉的角落,却再也闻不到地瓜的香甜,那对耐人寻味的母子不知从何时起,也不见了踪影,但多年前的那个佝偻的瘦小身影,那一口温暖的地方口音,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却让我难忘。 现在,心中的这些记忆,即使在清冷阴寒的深秋,也仍会散发出丝丝温暖。 【点评】本文写了一个卖地瓜的老人热心帮助一对母子的故事,突出了老人的善良,表现出人性的温暖。环境描写能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及作者感受。首尾照应,结构安排巧妙。 七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35【学习目标】 1.知道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知道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重点难点】 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自主学习】 1.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 统一了女真各部。 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2.1125年,辽被 灭亡。 年,金军攻破开封, 灭亡。 3.1127年, (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 ,史称南宋。 4.南宋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 ”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并以“ ”的罪名杀害岳飞。 5.宋金达成和议, 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 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对峙局面形成。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合作探究】 1. 岳飞受到后世人民怀念的原因是什么? 2. 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南宋为什么与金议和?和议的内容是什么?议和有什么影响? 【当堂达标】 1.12世纪初,起兵抗辽并在会宁称帝的女真族杰出的首领是(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松赞干布 2.以下政权被金消灭的有( ) ①辽 ②北宋 ③西夏 ④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3.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 A.宋高宗、宋真宗 B.宋徽宗、宋钦宗 C.宋高宗、宋钦宗 D.宋徽宗、宋高宗 4. 南宋是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赵构后来被成为( ) A. 宋高宗 B. 宋钦宗 C. 宋真宗 D. 宋神宗 5. 设想南宋初年,你生活在郾城,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 A. 打退辽军的战斗 B. 西夏与宋的边境战斗 C. 女真起兵抗辽的斗争D. 岳飞抗金的战斗 6.油条是我国常见的早点食品之一,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岳飞 B.卫青 C.屈原 D.张骞 7.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 澶渊之盟的签订 B. 金灭辽 C. 宋金达成和议 D. 金把都城迁到燕京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宋史》卷365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都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2)这个人精忠报国,坚持抗金,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还要“乞令班师”? (3)材料二中的“十年之功”是指什么?这个人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 (4)假如你就是这个人,你会班师回朝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略。 【合作探究】 1. (1)金军南下攻宋,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灾难。岳飞抗金是正义战争,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 (2)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败金军,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 (3)岳飞抗金战功卓著,却遭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岳飞受到人民的永久怀念。 2. 背景: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当堂达标】 1.B 2.C 3.B 4. A 5.D 6.A 7.C 8.答案:(1)岳飞。 (2)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他们的统治。 (3)经过十年抗金斗争,南宋收复了许多失地,抗金斗争顺利发展。被宋高宗解除了兵权,之后被秦桧以所谓“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4)之一:不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国家、黎民百姓,不能班师,要坚持到底。之二:会的。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突出,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皇帝的命令高于一切。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