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气瓶质量管理制度 |
范文 | 气瓶质量管理制度(精选3篇) 气瓶质量管理制度 篇11、应检查气瓶编号与气瓶产品合格证、气瓶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合。 2、检查气瓶的颜色、色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检查气瓶外观是否有鼓包、凹陷、机械损伤等缺陷,如有缺陷应按国家标准确定是否超标。 4、检查气瓶余压,无余压的气瓶应处理后才能进入安装程序。 5、新安装气瓶应记录安装日期,其他气瓶应记录检验日期,严禁安装超过检验期的气瓶。 6、检验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如不齐全应按规定配备齐全。 气瓶质量管理制度 篇21.0目的 通过内部质量审核,验证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效果以及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的组织,任命内审组长和审核员组成的审核组,批准《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2内审组长负责《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的领导,及与受审核部门关系的协调,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3审核员负责编制《内审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签发《内审不合格报告》。 3.4行政部负责内部质量审核的.具体实施。 4.0工作程序 4.1审核的频次 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需要时,可随时安排局部或全局的审核。 4.2审核的准备 4.2.1审核前,管理者代表负责任命内审组长,确定审核组成员。内审员应具备资格证书,并与被审核的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4.2.2制定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组长制定《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其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审核的依据, c)审核组成员名单, d)审核的日程安排。 4.2.3审核组预备会议 内审组长召集审核员召开审核组的预备会,向审核员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简要介绍受审核部门情况后,研究和商定审核的策略、落实分工、确定审核的日程安排,并规定审核纪律和内审员应注意的事项。 4.2.4发放内审计划 审核组应以书面的形式提前5天将内审计划发放到受审核部门、人员。 4.2.5准备并收阅工作文件 审核员进行审核工作前,应事先备齐下列表格、文件和资料: a)审核日程安排表和任务分配表, b)《内审检查表》、《内审不合格报告》, c)质量手册和与受审核部门的质量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工作规程、上一次内审发出的《内审不合格报告》等。 4.2.6编制《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根据收集到的文件和资料编写《内审检查表》。 4.3审核实施 4.3.1首次会议 内审组长召开首次会议,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及主要陪同人员参加。 4.3.2现场审核 a)内审员按照内审计划和编好的《内审检查表》到现场通过观察、询问、查阅文件和有关记录等方式收集证据, b)对发现的不合格项,经受审核部门、人员确认后,填写《内审不合格报告》, c)内审组长负责对审核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4.3.3汇总、整理《内审不合格报告》 内审组长组织讨论审核结果,确定不合格项,并与被审核部门交换意见后,填写《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4.3.4未次会议 审核工作完成后,内审组长主持召开未次会议,向管理者代表和受审核部门宣布审核结果,同时接受和回答受审部门提出的问题。 4.3.5《内审不合格报告》由审核员签发,受审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 4.3.6编写审核报告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由内审组长编写,保证其具有正确性和完整性,并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4.4责任部门根据《内审不合格报告》要求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限期纠正,内审组长负责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 4.5《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由行政部发给各个受审核部门、人员。内部质量审核工作中形成的记录和报告由行政部归档保存,保存期为3年。 5.0相关文件 5.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0相关记录 6.1《内审检查表》 6.2《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6.3《内审不合格报告》 7.0附录 7.1《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7.2《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气瓶质量管理制度 篇3一、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 此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资料是在广泛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比较,是决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案。 二、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的主要资料是: 1、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重新的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与投标时的情景不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2、对所有的合同和技术文件、报告进行详细的审阅。如:图纸是否完备,有无错漏空缺,各个设计文件之间有无矛盾之处,技术标准是否齐全等等。应当重点审查的技术文件除合同以外,主要包括: (1)审核有关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 (3)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4)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5)审核反映工序质量的统计资料。 (6)审核设计变更、图纸修改和技术核定书。 (7)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8)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9)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10)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3、配备检测实验手段、设备和仪器,审查合同中关于检验的方法、标准、次数和取样的规定。 4、审阅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5、对施工中将要采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审核,核查鉴定书和实验报告。 6、对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采购进行检查,检查采购是否贴合规定的要求。 7、协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8、对工地各方面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机械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9、做好设计技术交底,明确工程各个部分的质量要求。 10、准备好简历、质量管理表格。 11、准备好担保和保险工作。 12、签发动员预付款支付证书。 13、全面检查开工条件。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工序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1)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指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 (3)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提出对后续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4)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 2、设置质量控制点。 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重点控制操作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针对质量通病或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也需要异常引起重视。 3、工程质量的预控。 4、质量检查。 包括操作者的自检,班组内互检,各个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施工员的检查和质检员的巡视检查;监理和政府质检部门的检查。具体包括: (1)装饰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检查,并检查相应的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实验报告; (2)分项工程施工前的预检; (3)施工操作质量检查,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4)分项分部工程的质检验收; (5)单位工程的质检验收; (6)成品保护质量检查。 5、成品保护。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破坏已有产品; (2)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 (3)加强成品保护的检查工作。 6、交工技术资料。 主要包括以下的文件:材料和产品出厂合格证或者检验证明,设备维修证明;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技术核定,技术洽商;水、暖、电、声讯、设备的安装记录;质检报告;竣工图,竣工验收表等。 7、质量事故处理。 一般质量事故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进行事故分析,并责成有关单位提出解决办法。重大质量事故,须报告业主、监理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由各方共同解决。 四、工程完成后的质量管理 按合同的要求进行竣工检验,检查未完成的工作和缺陷,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制作竣工图和竣工资料。维修期内负责相应的维修职责。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