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筑工程的项目建议书 |
范文 | 建筑工程的项目建议书(通用3篇) 建筑工程的项目建议书 篇11、项目工作陈述 承约商将执行下面的任务:承约商将按照客户的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按照客户提供的要求完成对新房的装修任务。 2、项目的需求 承约商须按照《家庭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规范》及客户提供的要求完成装修。项目要求请看附件,承约商需在即日起五天内给出可供选择的方案及效果图。 3、客户供应款项 业主向承约商提供室内装修简易图纸,以及在装修期间业主需要提供的款项。 4、合同类型 合同一式两份,包含价格,相关附件,并标明付款方式。 5、客户付款方式 项目启动前由业主交付定金,定金为总价的50%,交付成果经业主检查达到业主要求后支付剩下的50%。 6、项目的时间要求 业主希望在一个月内入住新房,所以这个项目需要的完成期是20天,所有可交付成果必须不迟于20天提供给业主。 7、对承约商项目申请书的要求 承约商必须在即日起5天内向业主提交5份申请书备份。 其内容包括 A.方法。承约商能清晰的理解需求,要详细描述承约商实施项目的方法,要求对每个任务以及对这些任务如何完成进行详细描述。 B.可交付成果。承约商要提供可交付成果的详细描述。 C.进度计划。列出甘特图或网络图,以及每天要进行的详细任务时间表,以便在要求的项目完成日期内能够完成项目。 D.经验。叙述承约商最近实施的项目,包括(客户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已备核实。 E.人事安排。列出将被指定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详细简历,以及他们在类似项目中的成绩。 f.成本。必须说明总成本并提供一份项目的预算清单。 8、申请书的评价标准。 A.方案(30%),即承约商提出的建设方案; B.经验(30%),即被指定执行此项目的承约商和主要项目负责人实施类似项目的经验; C.成本(30%),即承约商申请书中所列的固定成本; D.进度计划(10%),即承约商提供详细的施工计划。 Magic小组:张晓东130 邓越127 楮海林108 余光权212 建筑工程的项目建议书 篇2一、前言 株潭镇位于江西省万载县西南边陲,地处萍乡、浏阳、万载、袁州四市、县(区),湘赣大道穿镇而过,县、乡公路纵横成网,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2公里,距省会南昌210公里,距湖南长沙155公里。全镇总面积88.62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1个林场,4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9万。 为加快镇的发展,建设完善的城市及工业区基础设施是一项十分重要与紧迫的任务。管道天燃气工程做为重要的基 础设施之一,对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降低工商业生产成本,促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大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管道天燃气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能源结构,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管道天燃气是一种洁净、安全能源,发展管道燃气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氮化物及粉尘的排放量,能显著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因此镇管道天燃气工程建设对把镇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青山绿水、具有现代化风格城市是必不可少的。 管道天燃气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管道燃气事业,是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国民经济 发展的持续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效措施,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 本工程实施后,其社会综合效益显著,主要有: 年替煤替油量1.6万吨标煤 减少SO2排放量0.1万吨/年 减少粉尘量 0.1万吨/年 减少运输量 28万吨公里/年 天然气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镇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将充分改善大气污染状况,其环保效益十分显著。并将进一步改善镇的投资环境,促进镇的改革开放,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及空气环境质量。 三、供气规模 3.1 耗热定额 根据规划,到20xx年,本项目预计镇城市规划区域用气约为1000万立方米/年。 3.2不均匀系数 月、日、时不均匀系数 镇城区用气以民用为主,月、日、时不均匀系数为:即K月=1.4、 K日=1.0、 K3=1.0。 3.3 一期工程供气规模 根据规划,20xx年确定工程供气规模: 序号 名称 年平均日耗气量(万米3/日) 每日消耗液化天然气3吨,高峰小时流量190米3/时 3.4二期工程供气规模 根据县城规划,20xx年确定工程供气规模: 每日消耗液化天然气6吨,高峰小时流量420米3/时 四、气源 本项目气源拟采用液化天然气或压缩天然气,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的建设,逐步使用管输天然气。 五、工程规模 本项目一期工程在镇城市规划区域内建一座气化站,用地面积15亩,气化站年平均日供气规模0.6万米3,配套建设中压输配管网15KM及相应户内管道,充分满足民用户用气需求。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建设中压输配管网5KM及配套燃气设施,气化站年平均日供气规模1.6万米3 1、主要工艺流程 槽车-CNG储罐-过滤-调压-计量-加臭-城市管网 2、输配管网建设规模 输配管网采用中压一级系统、压力编制如下: 中压管道起点压力 0.4 MPa 中压埋地输配管道采用聚乙烯管道,管道工程量为5km。 六、后方设施 本项目后方设施包括天燃气公司、管线所及营业所等机构。后方设施建筑面积为300米2,设在气化站内,以方便管理与服务。 七、安全可靠性 工业设计贯彻以安全为主的原则,全面杜绝各种不安全因素,严格设备的选型、执行规范,避免各项事故性泄漏,加强仪表监视,避免不正常工况。 对于易燃易爆的装置均需设置安全报警和自动联锁系统,对受内压设备均装设安全泄压阀,有可能泄漏的部位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站内所有压力容器从设计到施工,运行均严格按有关规范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压力容器均应定时检测。 站内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的类别等级范围严格按有关规范确定,防焊区所选择的电气设备均为防爆型,各装置设有静电接地和避雷装置,罐区设有足够的防雷、防静电设施。 地下燃气管线敷设时严格保证与其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装净间距。管材选用聚乙烯塑料管,在实际运行中,要加强管线维护和巡视,加强安全教育,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本工程拟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它具有安全可靠、反应迅速、及 时报警、自动停机等优点,意外发生故障可以自动紧急停车。 项目建成后,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对全员经常强化安全教育,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装置的正常运行。 八、环境保护 8.1污染物及污染源 (1)压缩机及烃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2)生活和喷淋水的排放; (3)站内天然气储罐的安全放散; (4)热水锅炉燃烧时产生的废气; (5)输配管网置换及点火过程中的正常放散。 8.2环境保护 本项目是一项环保工程,建成后可降低大气中的SO2和粉尘含量,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和城市环境卫生。 液化天然气的储存,气化过程和输配过程皆为物理过程,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处于密闭状态,燃气无泄漏,无三废污染物排放。 站内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安全放散和输配管网置换点大过程中的正常放散,其排放量均很小且无污染大气的成份存排放的烃类物质很 快在大气中扩散,不会对周围环境构成影响。 液化天然气压缩机和烃泵为问歇式工作方式,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间污染在设计中选用低噪声设备加以控制制并采取有效性的消音, 吸音措施,等其达到规定的标准。 热水锅炉采用燃气锅炉,燃烧置为国外产品,燃烧完全,效率高,废气主要为CO2,无烟尘,SO2,CO,NOX排放, 站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污系统,喷淋水中不含污染物质。 九、建设工期 规划区域城市管道天燃气工程项目计划于20xx年开始建设,工程期内同步建设同步投产,20xx年完成1座气化站及3KM配套中压管网;20xx年完成5KM配套中压管网。 十、结论 1、管道天燃气项目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促进招商引资,提升城市档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造就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 2、其他城市在管道天燃气项目已有成功经验可借鉴。 综上所述,城市管道天燃气项目是可行的。 建筑工程的项目建议书 篇31、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隆德县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改扩建项目 项目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隆德县农牧局 项目实施单位: 隆德县绿鲜果蔬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法人: 张小斌(公司总经理) 项目性质:改扩建 项目建设年限:1年(20xx年11月-20xx年10月) 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隆德县神林乡辛平村。 1.1项目建设目标 改扩建工厂化育苗中心1处,新建育苗日光温室30栋,占地50亩。 30栋育苗日光温室年育苗3茬,可提供各种蔬菜种苗2700万株,可满足9000亩大田蔬菜生产所需种苗。按照15%的增产增收效益估算,亩增收150元,年净增收135万元。 2、项目背景 近年来,固原市委、市政府把蔬菜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来抓,依靠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推动和市场带动,通过建基地、抓示范、促流通,基本实现了鲜菜由季节性生产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历史性跨越,促使了蔬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隆德县特别是近几年,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把冷凉蔬菜确定为本县区域优势产业以来,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按照“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重点培育,集中连片”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将冷凉蔬菜作为区域优势特色扶贫产业积极培育。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规模种植优势显现,但由于受季风气候制约,春暖迟,晚霜影响大。 冷凉蔬菜主要以地膜覆盖栽培种植,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移栽,上市晚,不能有效利用早春和晚秋蔬菜市场出现季节性差价。因此,建设蔬菜育苗中心以及开展塑料拱棚生产基地,实行露地覆膜种植和塑料拱棚提早育苗相结合,不仅能保证蔬菜周年供应,抢占外地市场季节差价,而且使全县蔬菜生产逐步走上外向型大规模的产业化之路,不断提高在外地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自治区蔬菜产业发展意见,在以固原市为核心,大力开发冷凉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冷凉露地蔬菜生产。固原市以其海拔高、夏季冷凉,小区域灌溉条件优越,环境无污染等特点,是我区发展夏季无公害、绿色特需绿叶菜、果类菜、食用菌的'优势区域。围绕固原市的气候特点和区域特色,种植6-9月份我国南方市场需求的特种叶菜(菜花、西兰花、白菜、甘蓝、菜心、芥兰、生菜等)和根茎类(萝卜、胡萝卜、莴笋等)蔬菜,实施“夏菜南下”战略,把我市建成为“西菜东调”生产基地。 2.1隆德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是面积迅速扩大,在全区蔬菜生产中处于优势地位。受蔬菜种植比较效益高的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县蔬菜生产保持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蔬菜产值上升较快,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占有较大比重。二是优势区域逐步形成,季节优势更加明显。我县气候多样,生产、交通运输等条件差异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按照市场效益原则和农民增收要求,确定当地优势产业,形成了不同作物的优势区域。蔬菜产业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产业之一。三是蔬菜在全县特色产业建设中开始呈现出先导产业的作用。蔬菜主产区大 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郊区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川道地区,是全县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农民收入相对较高,全县大部分试点村都选择以蔬菜产业为支撑。四是产销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产地直销市场初步形成。在发展蔬菜生产中,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全县销售经营网点基本形成。 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产基地规模小而分散,蔬菜育苗工作几乎空白,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难以实现,效益差;二是蔬菜营销组织化程度十分薄弱。基本没有建立和形成市场与基地挂钩,产销联盟、产销直挂、城市配送、企业连锁营销等现代产业化经营方式;三是蔬菜产后销售基本上是未经预冷储藏、整理、包装、保鲜的原始产品,产品损耗大,增殖低。四是龙头企业的拉动力不强,没有建立起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加工、贮藏、保鲜企业。五是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差,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低。品种更新慢,单产低,质量不稳定。 就蔬菜产业而言,虽然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效益高,深受农民欢迎。但生产中种苗质量差;采用拱棚育苗或大田直播出苗时间延后、是最佳上市交易时间错过,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限制蔬菜产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瓶颈,也成为隆德县委、政府首选的解决蔬菜产业的突出问题。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必要性 3.1.1、可相对延长蔬菜生产时间,提早上市。隆德县无霜期短,春季晚霜结束迟,秋季早霜来临早,极大地制约着露地蔬菜的生产。建设育苗温室,通过设施提前育苗,待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相对延长蔬菜生产时间,提前采收上市,抢占市场空档,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试验,示范蔬菜育苗移栽较直播田提前上市20天-30天,辣椒、甜椒单株增加产量0.5公斤,亩增产量1900公斤,亩增产值950元。 3.1.2、可提高间套、复种比例,增加单位面积产量。项目区年平均气温6.5-7.5℃,有效积温2500-3200℃,无霜期135-160天,气候特点是一年一作光温有余,一年两作光温条件不足。依托相对冷凉的气候资源,充分利用育苗移栽技术,可提高间套复种比例,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2 可行性 3.2.1气候资源条件优越。一是我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境内成雨机会少,夏季气候干燥、凉爽,适宜多种蔬菜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区重要的“西菜东调”基地。二是冬季光照资源丰富,在西北乃至全国发展日光温室生产条件最为优越。三是我县大部分地区为雨养农业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环境面原污染较轻,农区畜牧业发达,有机肥源充足,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优势明显。 3.2.2有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政策扶持力度大。从20xx年开始,自治区上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包括蔬菜产业在内的农业重点产业。20xx年,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和《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等文件,将蔬菜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出台了优惠政策,加大了扶持力度。按照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带动能力强的原则,选择扶持一批蔬菜加工、流通企业。农牧厅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这都为全省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项目资金扶持。 按照自治区蔬菜产业发展意见,以固原市为核心,大力开发冷凉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冷凉露地蔬菜生产。该地以其海拔高、夏季冷凉,小区域灌溉条件优越,环境无污染等特点,是我区发展夏季无公害、绿色特需绿叶菜、果类菜、食用菌的优势区域。围绕固原市的气候特点和区域特色,种植6-9月份我国南方市场需求的特种叶菜(菜花、西兰花、白菜、甘蓝、菜心、芥兰、生菜等)和根茎类(萝卜、胡萝卜、莴笋等)蔬菜,实施“夏菜南下”战略,把我县建成为“西菜东调”生产基地。 二是农民生产积极性高。蔬菜种植比较效益较高,菜农生产积极性高,随着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向西北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转移,发展生产的区位优势明显。 3.2.3 生产技术条件可行。隆德县农业技术部门经过近年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参照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管理与生产标准》实施手册,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总结出无公害冷凉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并且根据区内外市场需求,筛选出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适合当地条件,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品种。为项目实施做好了技术贮备。 近年来隆德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自治区蔬菜产业化协会等单位合作引进蔬菜新品种与多项新技术,这就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因此,完全具备了组织实施的技术力量。 因此,建设隆德县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进一步扩大塑料拱棚生产基地,实行露地覆膜种植和塑料拱棚提早育苗相结合,不仅能保证蔬菜周年供应,抢占外地市场季节差价,而且使全县蔬菜生产逐步走上外向型大规模的产业化之路,不断提高在外地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4、项目建设的资源条件与产品市场分析 4.1自然、社会资源条件 4.1.1自然资源与水资源条件 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相对优越。年降雨量450-550mm,年均日照时数2518小时,年平均气温8.4℃,≥10℃有效积温2700-2900℃,无霜期146-171天。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蔬菜养分的积累。项目区有可用于灌溉的水库、小高抽、大口井,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项目建设水源有保障。 4.1.2技术贮备状况 为“西菜东调”生产基地。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