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3课时)

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3课时)(精选2篇)

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3课时) 篇1

  示范教案一(祝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2.掌握作品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及运用语言、肖像描绘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培养学生概括主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味鲁迅先生冷峻叙述中深沉的悲愤之情。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关注她的命运,思考其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1.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格,该如何评价。

  2.学习小说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领悟其深层含义和情感。

  ●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指导他们概括小说的情节。

  2.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我”的角色意义等。

  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情感。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投影;

  2.音乐《二泉映月》;

  3.电影《祝福》片段。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指定学生分别从“我”和“祥林嫂”两个角度复述课文,深刻把握小说内容。

  3.讨论几次“祝福”景象描写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鲁迅先生在《坟·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封建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对于“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幸福着我们的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你们来说,真可谓“不是我想象”。然而,事实原本如此不可更易。今天,让我们读读先生的《祝福》,听听主人公“祥林嫂”哀怨凄楚的倾诉吧!

  二、解题

  1.背景介绍

  出示多媒体投影: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了。在小说中,鲁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2.关于“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三、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

  1.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2.四人一小组以“我”为角度叙述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指定一男生讲述。同时,教师出示要求:①叙述要客观、条理,必要时也可作适度发挥。②尽可能体现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心。③语言流畅,吐字清晰。

  3.四人一小组研究并为“祥林嫂”编写“年谱”,然后选一代表陈述。

  出示投影(供学生参考)

  祥林嫂年(年龄)谱

  二十六七岁以前  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  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  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阿毛一岁。

  二十八九岁  阿毛两岁。丈夫患伤寒死去。

  二十九或三十岁  阿毛三岁。

  三十或三十一岁  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祀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三十一二岁  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让她拿酒杯和筷子。

  三十二三岁  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三十三四岁  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三十四五岁

  三十五六岁      沦落为乞丐。

  三十六七岁 

  三十七八岁  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8~9期)

  4.结合“祥林嫂年谱”,指定一名复述能力较强的女生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学生讲述结束后,教师出示如下投影,供学生参考。

  祥林嫂,卫家山人,可能姓卫,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有一年春上,只有二十六七岁,以打柴为生的丈夫祥林死了,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便逃离了家中,经做中人的卫老婆子介绍,冬初进了鲁镇鲁四老爷家中做帮工。每月工钱500文。活计虽多且重,但她反感到满足。

  三个半月后,即开春前夕,她的婆婆带人把她抓了回去。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全被婆婆拿去了。

  在这之前,她那严厉的婆婆为了小儿子要花一笔钱做聘礼娶老婆就把她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了。因此不几天,祥林嫂就被装到花轿里送到贺家墺去了。她出格地反抗,但不中。年底生了一个孩子,小名叫阿毛。母亲孩子养得都胖,又没婆婆,男人有力气,又会做活,自家有房子,日子过得蛮好。

  但天有不测风云,年纪轻轻的男人得伤寒死了。没多久,四岁的阿毛在春上又被狼衔去了。这样,家中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到了秋天,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由卫老婆子领着,求老主人。主人收下了她,但手脚已没先前灵活了,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个笑影,主人家很是不满。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但一切饭菜碗盘都用不着她沾手,她的任务仅是灶下烧火。这对她打击很大。

  之后,她开口总是讲阿毛被狼衔去的故事。开始倒还有人听,后来人们听腻了,便不仅不表示同情,还取笑她。从这以后,她再也不提阿毛的事了。

  鲁四老爷家有个帮佣,大家称她柳妈。柳妈谈起她作为回头人出嫁出格地反抗时留下的伤疤。这话传扬出去,人们又拿起这伤疤取笑她。柳妈还建议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否则到了阴司,那两个短命的死鬼男人还要争,阎王老爷只好把她锯开来。

  她很苦闷,以后花了近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捐了门槛之后,她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

  冬至祭祖时节,主人仍不让她沾碰杯筷,这次她受到了彻底的打击,简直成了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变白,记忆更坏。

  主人家愈加不满。不久,终于把她打发走了。或者是离开主人家就成了乞丐,或者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了乞丐。三四年后,腊月二十四日夜里或二十五日凌晨人们准备祝福的当儿,祥林嫂在鲁镇离开了人世。

  终年四十岁左右。

  (解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文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叙述课文,既可熟知内容,把握思路,又能提高他们的表述能力)

  5.让学生速读全文,完成下列投影表格。

  四、课堂讨论

  1.讨论小说的线索。

  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后,学生可能有如下看法:

  学生甲:以“‘我’的见闻”为线索。

  学生乙:以“祝福”为线索。

  学生丙: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线索。

  (解说:讨论不必纠缠于“线索”这一概念,应着重理解小说的情节是围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展开的。如果意见不能统一,则可以让这些同学保留意见)

  2.学生思考: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讨论后明确:本文的结构方式采用了倒叙式。小说先写出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结局,然后由回忆把其不幸的一生写出来。先写出结果,有利于吸引读者,抓住读者的心,对读者的心灵造成强大的震撼,促使读者去思考,便于作者与读者的心理沟通,便于取得读者的认同。后对祥林嫂身世的叙述,可以帮助读者根据情节去认识封建礼教是如何摧残迫害祥林嫂的,并从多个方面去认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害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性的理解,更好地认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小说的环境描写及人物的对话描写的文段。

  2.以“我家的保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祥林嫂所处的典型环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3.深层把握“祝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文学反映人的生活整体,也只有通过“生活本身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满的表现。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境”(马克思)。那么,在《祝福》中,围绕和促成人物行动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

  1.提问: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置于“鲁镇”这个“舞台”上来演绎,“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那里表现出怎样的世态风情?

  (1)学生集体朗读小说的第1~2段。

  (2)学生勾画关键句子进行体会,然后前后桌进行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①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关系在鲁镇的人与人之间被异常严格地遵守着。如,当“我”离开五年之后重回鲁镇时,最强烈的感觉是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准备“福礼”的是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②鲁镇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

  2.学生思考: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1)学生默读课文,摘录有关语句。

  (2)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他向“我”大骂康有为,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因循守旧。他“案头”堆放的是“理学”著作,墙上挂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布于周身血脉,封建伦理浸透了通体细胞。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正是他处世立身、待物行事的准则。可见,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

  3.学生思考: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其态度如何?

  明确: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如柳妈便是无聊冷漠人中的一员。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她又把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他人谈笑。这种人情的冷漠也可在鲁镇女人们“鄙薄”“烦厌”的神情中、在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慌忙的语调中、在短工“简捷”“淡然”的回答中看得分明。

  4.教师小结:鲁镇是一个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封闭落后的社会,是旧中国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保守、自私,毫无温情可言。可见,祥林嫂生活在一个冰封无化的世界里。

  (解说:人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命运也应属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对“鲁镇”环境的分析将有助于对主人公祥林嫂悲剧命运根源的探求)

  三、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

  课题一:关于祥林嫂的死因

  1.提问:原文中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你认为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可能有以下看法:

  学生甲:死于贫穷,因最终沦为乞丐,迫于生计而死;

  学生乙:死于悲伤,因她失去了可爱的儿子;

  学生丙:死于恐惧,她害怕死后会被锯成两半;

  学生丁:死于孤独,因她的周围没有同情,只有冷漠;

  ……

  2.教师追问: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1)学生可先自由交流。

  (2)引导学生再度审视鲁四老爷等活动于祥林嫂周围的人的行为。

  明确:在小说中,鲁四老爷有三次“皱眉”。第一次是祥林嫂初到鲁镇时,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所以皱了眉。鲁四老爷在猜测祥林嫂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皱了第二次眉,他对一个在自己家无法生活不得不“逃”的妇女,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嫌厌,说明他恪守礼教之顽固。这位老爷第三次皱眉发生在祥林嫂二进鲁镇时,这次,他暗暗告诫四婶,不可让“败坏风俗”的祥林嫂参与祭祀,这又恰恰成为日后在精神上彻底击垮祥林嫂的直接原因。再如鲁镇的众人,竟一致把祥林嫂因抗拒被卖而撞伤的额头视为“耻辱的记号”,把她的悲哀“咀嚼赏鉴”成渣滓后,再行“唾弃”,他们所取的立场,仍是礼教的立场。

  3.学生思考并讨论:谁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最主要的“元凶”?

  明确:祥林嫂是一个“勤快”“能做”而又善良的女人,她是在久已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苦苦地挣扎到最后一息的。她并非死于自杀,对自己的死不承担任何责任。再者,许多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鲁四老爷、四婶、婆婆、柳妈等也没有一个可以承担祥林嫂死亡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祥林嫂一生犯了个大错——寡妇改嫁。她触犯了“好女不更二夫”,从一而终的“灭人欲”的理学科律。最终被封建道德熏染的鲁镇人合谋杀害了。可见,封建礼教和迷信才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

  课题二:如何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1.学生思考: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吗?

  明确:反抗过。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和摧残,范伯群先生说:“大致是由逃、撞、捐、问这四个层次构成的。”祥林嫂从山里逃出来,到鲁镇做工,她是在上有严厉的婆婆,外有封建孝道和封建妇道的环境下逃出来的,她的行为无疑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的抗争;改嫁时“出格”的吵闹——“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一路上只是嚎,骂”,是她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洗刷污秽,让自己享有人的权利;临死前对鬼神的怀疑,问“我”灵魂的有无,则更体现了她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一种叛逆。这一切都表明祥林嫂曾抗争过。

  2.学生思考:祥林嫂的反抗与封建礼教吃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甲:祥林嫂的逃、撞、捐、问,反映了她命运发展的基本历程。这一切,都表明她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封建礼教也曾进行过坚韧的反抗。这反抗闪烁着反封建礼教、反封建迷信的亮色。

  学生乙:小说确实刻画了祥林嫂的反抗性格,但这种反抗并不是为了摆脱她灵魂上的迷信的枷锁,也不能说明闪着反封建的亮色,而是封建礼教“规范”下的产物。祥林嫂的出逃是为了躲避被卖的厄运,抗婚是不愿做“回头人”。其实质都表明她的行为在遵循旧礼教“从一而终”的道德规范。捐门槛是祥林嫂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表现,但实质上不仅使她深陷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泥潭,最终又成了灵魂再一次被愚弄摧残的证明。至于临死前祥林嫂在“照例相信鬼”的鲁镇,大胆地发出对灵魂有无的疑惑,我们同样不能认为这是她对封建迷信的彻底否定,而是她矛盾心理的反应。因此说,祥林嫂的抗争是自发的,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不是也不可能是自觉地针对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抗争的结果,也不是跳出了“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这种命运的结局正是那个社会给她安排的。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小说的主题。

  明确:《祝福》通过对祥林嫂悲惨人生的叙述以及造成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环境的勾勒,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尤其是广大妇女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的本质。同时还有促人警醒,呼唤劳苦群众的自我意识之意。

  2.提问:作者以“祝福”为题,有何深刻含义?

  学生思考后明确:①体现了小说以事件命名的特点。②祥林嫂这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是由“祝福”这个典型事件牵动出来的。只有将其不幸置于“祝福”的环境中,才能更清晰地揭示出旧中国社会,尤其是神权在其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更能深刻揭示出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根源,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③把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放在“祝福”的环境中,才能增强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性,从而深化主题,把批判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题进一步强化,即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者的呼号”展示给读者。

  五、布置作业 

  1.有人说祥林嫂“没有春天”,试以课文为依据简要说明之。

  2.有的学生把生活中一位因车祸失去儿子的年轻妇女的遭遇等同于祥林嫂的命运,并称之为“新时代的祥林嫂”。这种看法是否合适?

  3.放映电影《祝福》片断。学生课外思考: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这个情节增添得是否妥当?写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②她是“新年才过”“此后大约十几天”“开春事务忙”的时候被婆婆家抢去被迫改嫁的;③她是在“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狼”的情况下失去儿子阿毛的;④她是在春节将临,“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家家户户准备祝福的时候死去的。

  2.这位学生对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理解是肤浅的,他没有认识到这位年轻妇女悲剧的偶然性和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3.略

  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3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及其把“我”作为叙述人的意义。

  2.欣赏小说的对话描写及体味语句的深刻含意。

  3.欣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都熟知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和《故乡》,都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作品中的“我”不仅在观照他人,而且也在剖析自己的灵魂。其实,在鲁迅的《呐喊》《彷徨》集中采用这种叙述方式的作品还有许多,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探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祝福》中“我”的形象及采用这种方式的意义。

  二、分析“我”的形象及以“我”为叙述人的意义

  1.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

  (1)提问:小说中的“我”是一种什么身份的人?

  明确:“我”是一个远离闭塞、衰败和萧索鲁镇社会环境,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这一点可从“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谈话是总不投机”等句子中看出)

  (2)播放音乐《二泉映月》,指定一男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段——从“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至“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3)学生思考:①如何理解“我”对祥林嫂的回答“说不清”。②“我”是否同情祥林嫂的命运,又如何理解“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一句话。

  明确:①对于祥林嫂灵魂有无的发问,“我”的回答有三句话:“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第一句在“我”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却是似疑实断的答案,这对祥林嫂“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是一个冲击。第二句在“我”已意识到给对方增添了苦恼,于是支吾其辞,而在“祥林嫂”由此获想到死后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恼。第三句“我”的含混之辞,在祥林嫂心灵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的到来。总之,“我”的动机是想帮助祥林嫂解除痛苦,然而,相反的结果却表现了“我”的软弱无力。②“我”预料中而又不愿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从“我”与“短工”的对话中可看出“我”对祥林嫂是抱有极大同情心的。祥林嫂的惨死曾令“我”诧异和惊慌,但这种精神的危机,“只是暂时的事”,很快“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有些负疚,并且为了卸去这偶尔的负疚感,“我”已决计离开鲁镇。这充分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精神道德上的不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

  (4)学生动手概括“我”的形象。

  明确: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同情弱者,但面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又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疚感。因此说,“我”的灵魂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精神道德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2.组织学生讨论: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

  经教师点拨后,学生明确:原因有二:第一,因为故事中除“我”以外的其他人物没有一个真正关心祥林嫂的不幸。这些冷酷、麻木、愚钝的灵魂,感受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和社会的黑暗,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注定当不起故事叙述人的角色。只有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我”才能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以“智识者”的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来暴露鲁镇人们人性的残忍。第二,小说通过对“我”——祥林嫂不幸的目击者对现实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态度的刻画,更能突现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试想,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态度尚且如此,那普通民众的态度又能会怎样呢?),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勇敢的自我解剖的精神。

  三、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

  1.分析祥林嫂的外貌描写

  (1)出示多媒体投影: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提问:投影中的三个语段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哪个时期的外貌?她的外貌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之前三个时期的外貌。初到鲁镇是“顺着眼”“脸色青黄”“两颊还是红的”。除表现她的忠厚老实之外,还说明她备受婆婆虐待,但毕竟年轻。再到鲁镇,仍“顺着眼”,但血色已消,眼角还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这是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备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而诉说不出的表现。最后,“我”在河边遇到她时,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悲哀的神气仿佛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从脸色的变化到眼珠的呆滞无光,是岁月沧桑在她身上烙下的深刻的苦难的印记,说明祥林嫂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成了垂死的人。小说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在于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

  (3)提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小说中曾经九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如初来时顺着的眼;到再来时没有原来精神,且带些泪痕;捐门槛后“分外有神”;四婶一声吆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乞讨时“间或一轮”;问“我”时“瞪着眼”等。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最能传神,通过眼睛可以窥视心灵的秘密。大师通过对祥林嫂几次眼神的描写,十分传神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2.欣赏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描写。

  (1)品味“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一段话的妙处。

  明确:这段话寥寥数语,就已勾勒出年底压抑沉闷的气氛,为故事的发生,人物的命运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乐景不乐,叫人只觉得沉郁。此处“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钝响”全无美感,同时,我们从如此暗淡的色彩和悲哀的情调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倾向。

  (2)阅读:四叔且走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提问:四叔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

  学生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她死在“祝福”的时候,所以鲁四老爷骂她是“谬种”。

  (3)“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一句中“百无聊赖”和“尘芥堆”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百无聊赖”指祥林嫂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感情上都没有寄托依靠;尘芥堆即垃圾堆。形象说明了祥林嫂之类的没有任何依靠的穷苦人就像垃圾一样被鲁四老爷之类的人遗弃。

  (4)“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本段中“特意”“满足”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怎样的心理?

  学生思考后明确: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地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他人的痛苦,填补了自己空虚的生活。

  (5)学生思考:小说以“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收束全文的美学价值何在?

  明确:这样写,将鲁镇的祝福景象与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惨象形成鲜明对照,并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控诉的主题。

  四、课堂练习

  阅读语段“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至“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回答下列问题:

  1.语段中关于“我”的细节描写,折射出“我”____________(限2字)的性格特征,这从三个角度可以看出来,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③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

  2.“我”的答话,反馈到祥林嫂身上,对于她的悲剧命运产生了催化剂作用,这是因为(从两方面回答):

  ①这些答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②这些答话,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参考答案:

  1.软弱  ①对于封建迷信未公开否定  ②无力助祥林嫂挣脱封建迷信的桎梏  ③简直未正视祥林嫂所提问题

  2.①在祥林嫂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波澜  ②促使祥林嫂带着对死后的恐怖离开了人间

  五、课文总结

  爱迪生说“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了祥林嫂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幸福。最后,在富人的声声“祝福”声中绝望地离开了人世。鲁迅以其对历史和人生深邃、独特的思考揭穿了封建礼教“伪善的”面纱,给后人更多的警示和希望。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同愚昧和邪恶的思想作斗争是所有追求“科学”与“文明”的时代人的共同心愿及义务。

  六、布置作业 

  想象作文:

  小说中说“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试根据推测想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祥林嫂是何时变为乞丐的,变成乞丐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如何。请注意,想象要符合情理。

  ●板书设计 

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3课时) 篇2

  示范教案一(祝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2.掌握作品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及运用语言、肖像描绘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培养学生概括主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味鲁迅先生冷峻叙述中深沉的悲愤之情。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关注她的命运,思考其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1.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格,该如何评价。

  2.学习小说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领悟其深层含义和情感。

  ●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指导他们概括小说的情节。

  2.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我”的角色意义等。

  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情感。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投影;

  2.音乐《二泉映月》;

  3.电影《祝福》片段。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指定学生分别从“我”和“祥林嫂”两个角度复述课文,深刻把握小说内容。

  3.讨论几次“祝福”景象描写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鲁迅先生在《坟·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封建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对于“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幸福着我们的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你们来说,真可谓“不是我想象”。然而,事实原本如此不可更易。今天,让我们读读先生的《祝福》,听听主人公“祥林嫂”哀怨凄楚的倾诉吧!

  二、解题

  1.背景介绍

  出示多媒体投影: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了。在小说中,鲁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2.关于“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三、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

  1.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2.四人一小组以“我”为角度叙述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指定一男生讲述。同时,教师出示要求:①叙述要客观、条理,必要时也可作适度发挥。②尽可能体现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心。③语言流畅,吐字清晰。

  3.四人一小组研究并为“祥林嫂”编写“年谱”,然后选一代表陈述。

  出示投影(供学生参考)

  祥林嫂年(年龄)谱

  二十六七岁以前  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  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  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阿毛一岁。

  二十八九岁  阿毛两岁。丈夫患伤寒死去。

  二十九或三十岁  阿毛三岁。

  三十或三十一岁  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祀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三十一二岁  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让她拿酒杯和筷子。

  三十二三岁  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三十三四岁  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三十四五岁

  三十五六岁      沦落为乞丐。

  三十六七岁 

  三十七八岁  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8~9期)

  4.结合“祥林嫂年谱”,指定一名复述能力较强的女生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学生讲述结束后,教师出示如下投影,供学生参考。

  祥林嫂,卫家山人,可能姓卫,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有一年春上,只有二十六七岁,以打柴为生的丈夫祥林死了,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便逃离了家中,经做中人的卫老婆子介绍,冬初进了鲁镇鲁四老爷家中做帮工。每月工钱500文。活计虽多且重,但她反感到满足。

  三个半月后,即开春前夕,她的婆婆带人把她抓了回去。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全被婆婆拿去了。

  在这之前,她那严厉的婆婆为了小儿子要花一笔钱做聘礼娶老婆就把她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了。因此不几天,祥林嫂就被装到花轿里送到贺家墺去了。她出格地反抗,但不中。年底生了一个孩子,小名叫阿毛。母亲孩子养得都胖,又没婆婆,男人有力气,又会做活,自家有房子,日子过得蛮好。

  但天有不测风云,年纪轻轻的男人得伤寒死了。没多久,四岁的阿毛在春上又被狼衔去了。这样,家中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到了秋天,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由卫老婆子领着,求老主人。主人收下了她,但手脚已没先前灵活了,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个笑影,主人家很是不满。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但一切饭菜碗盘都用不着她沾手,她的任务仅是灶下烧火。这对她打击很大。

  之后,她开口总是讲阿毛被狼衔去的故事。开始倒还有人听,后来人们听腻了,便不仅不表示同情,还取笑她。从这以后,她再也不提阿毛的事了。

  鲁四老爷家有个帮佣,大家称她柳妈。柳妈谈起她作为回头人出嫁出格地反抗时留下的伤疤。这话传扬出去,人们又拿起这伤疤取笑她。柳妈还建议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否则到了阴司,那两个短命的死鬼男人还要争,阎王老爷只好把她锯开来。

  她很苦闷,以后花了近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捐了门槛之后,她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

  冬至祭祖时节,主人仍不让她沾碰杯筷,这次她受到了彻底的打击,简直成了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变白,记忆更坏。

  主人家愈加不满。不久,终于把她打发走了。或者是离开主人家就成了乞丐,或者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了乞丐。三四年后,腊月二十四日夜里或二十五日凌晨人们准备祝福的当儿,祥林嫂在鲁镇离开了人世。

  终年四十岁左右。

  (解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文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叙述课文,既可熟知内容,把握思路,又能提高他们的表述能力)

  5.让学生速读全文,完成下列投影表格。

  四、课堂讨论

  1.讨论小说的线索。

  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后,学生可能有如下看法:

  学生甲:以“‘我’的见闻”为线索。

  学生乙:以“祝福”为线索。

  学生丙: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线索。

  (解说:讨论不必纠缠于“线索”这一概念,应着重理解小说的情节是围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展开的。如果意见不能统一,则可以让这些同学保留意见)

  2.学生思考: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讨论后明确:本文的结构方式采用了倒叙式。小说先写出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结局,然后由回忆把其不幸的一生写出来。先写出结果,有利于吸引读者,抓住读者的心,对读者的心灵造成强大的震撼,促使读者去思考,便于作者与读者的心理沟通,便于取得读者的认同。后对祥林嫂身世的叙述,可以帮助读者根据情节去认识封建礼教是如何摧残迫害祥林嫂的,并从多个方面去认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害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性的理解,更好地认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小说的环境描写及人物的对话描写的文段。

  2.以“我家的保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祥林嫂所处的典型环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3.深层把握“祝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文学反映人的生活整体,也只有通过“生活本身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满的表现。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境”(马克思)。那么,在《祝福》中,围绕和促成人物行动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

  1.提问: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置于“鲁镇”这个“舞台”上来演绎,“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那里表现出怎样的世态风情?

  (1)学生集体朗读小说的第1~2段。

  (2)学生勾画关键句子进行体会,然后前后桌进行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①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关系在鲁镇的人与人之间被异常严格地遵守着。如,当“我”离开五年之后重回鲁镇时,最强烈的感觉是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准备“福礼”的是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②鲁镇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

  2.学生思考: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1)学生默读课文,摘录有关语句。

  (2)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他向“我”大骂康有为,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因循守旧。他“案头”堆放的是“理学”著作,墙上挂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布于周身血脉,封建伦理浸透了通体细胞。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正是他处世立身、待物行事的准则。可见,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

  3.学生思考: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其态度如何?

  明确: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如柳妈便是无聊冷漠人中的一员。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她又把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他人谈笑。这种人情的冷漠也可在鲁镇女人们“鄙薄”“烦厌”的神情中、在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慌忙的语调中、在短工“简捷”“淡然”的回答中看得分明。

  4.教师小结:鲁镇是一个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封闭落后的社会,是旧中国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保守、自私,毫无温情可言。可见,祥林嫂生活在一个冰封无化的世界里。

  (解说:人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命运也应属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对“鲁镇”环境的分析将有助于对主人公祥林嫂悲剧命运根源的探求)

  三、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

  课题一:关于祥林嫂的死因

  1.提问:原文中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你认为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可能有以下看法:

  学生甲:死于贫穷,因最终沦为乞丐,迫于生计而死;

  学生乙:死于悲伤,因她失去了可爱的儿子;

  学生丙:死于恐惧,她害怕死后会被锯成两半;

  学生丁:死于孤独,因她的周围没有同情,只有冷漠;

  ……

  2.教师追问: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1)学生可先自由交流。

  (2)引导学生再度审视鲁四老爷等活动于祥林嫂周围的人的行为。

  明确:在小说中,鲁四老爷有三次“皱眉”。第一次是祥林嫂初到鲁镇时,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所以皱了眉。鲁四老爷在猜测祥林嫂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皱了第二次眉,他对一个在自己家无法生活不得不“逃”的妇女,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嫌厌,说明他恪守礼教之顽固。这位老爷第三次皱眉发生在祥林嫂二进鲁镇时,这次,他暗暗告诫四婶,不可让“败坏风俗”的祥林嫂参与祭祀,这又恰恰成为日后在精神上彻底击垮祥林嫂的直接原因。再如鲁镇的众人,竟一致把祥林嫂因抗拒被卖而撞伤的额头视为“耻辱的记号”,把她的悲哀“咀嚼赏鉴”成渣滓后,再行“唾弃”,他们所取的立场,仍是礼教的立场。

  3.学生思考并讨论:谁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最主要的“元凶”?

  明确:祥林嫂是一个“勤快”“能做”而又善良的女人,她是在久已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苦苦地挣扎到最后一息的。她并非死于自杀,对自己的死不承担任何责任。再者,许多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鲁四老爷、四婶、婆婆、柳妈等也没有一个可以承担祥林嫂死亡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祥林嫂一生犯了个大错——寡妇改嫁。她触犯了“好女不更二夫”,从一而终的“灭人欲”的理学科律。最终被封建道德熏染的鲁镇人合谋杀害了。可见,封建礼教和迷信才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

  课题二:如何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1.学生思考: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吗?

  明确:反抗过。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和摧残,范伯群先生说:“大致是由逃、撞、捐、问这四个层次构成的。”祥林嫂从山里逃出来,到鲁镇做工,她是在上有严厉的婆婆,外有封建孝道和封建妇道的环境下逃出来的,她的行为无疑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的抗争;改嫁时“出格”的吵闹——“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一路上只是嚎,骂”,是她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洗刷污秽,让自己享有人的权利;临死前对鬼神的怀疑,问“我”灵魂的有无,则更体现了她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一种叛逆。这一切都表明祥林嫂曾抗争过。

  2.学生思考:祥林嫂的反抗与封建礼教吃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甲:祥林嫂的逃、撞、捐、问,反映了她命运发展的基本历程。这一切,都表明她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封建礼教也曾进行过坚韧的反抗。这反抗闪烁着反封建礼教、反封建迷信的亮色。

  学生乙:小说确实刻画了祥林嫂的反抗性格,但这种反抗并不是为了摆脱她灵魂上的迷信的枷锁,也不能说明闪着反封建的亮色,而是封建礼教“规范”下的产物。祥林嫂的出逃是为了躲避被卖的厄运,抗婚是不愿做“回头人”。其实质都表明她的行为在遵循旧礼教“从一而终”的道德规范。捐门槛是祥林嫂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表现,但实质上不仅使她深陷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泥潭,最终又成了灵魂再一次被愚弄摧残的证明。至于临死前祥林嫂在“照例相信鬼”的鲁镇,大胆地发出对灵魂有无的疑惑,我们同样不能认为这是她对封建迷信的彻底否定,而是她矛盾心理的反应。因此说,祥林嫂的抗争是自发的,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不是也不可能是自觉地针对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抗争的结果,也不是跳出了“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这种命运的结局正是那个社会给她安排的。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小说的主题。

  明确:《祝福》通过对祥林嫂悲惨人生的叙述以及造成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环境的勾勒,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尤其是广大妇女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的本质。同时还有促人警醒,呼唤劳苦群众的自我意识之意。

  2.提问:作者以“祝福”为题,有何深刻含义?

  学生思考后明确:①体现了小说以事件命名的特点。②祥林嫂这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是由“祝福”这个典型事件牵动出来的。只有将其不幸置于“祝福”的环境中,才能更清晰地揭示出旧中国社会,尤其是神权在其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更能深刻揭示出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根源,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③把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放在“祝福”的环境中,才能增强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性,从而深化主题,把批判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题进一步强化,即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者的呼号”展示给读者。

  五、布置作业 

  1.有人说祥林嫂“没有春天”,试以课文为依据简要说明之。

  2.有的学生把生活中一位因车祸失去儿子的年轻妇女的遭遇等同于祥林嫂的命运,并称之为“新时代的祥林嫂”。这种看法是否合适?

  3.放映电影《祝福》片断。学生课外思考: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这个情节增添得是否妥当?写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②她是“新年才过”“此后大约十几天”“开春事务忙”的时候被婆婆家抢去被迫改嫁的;③她是在“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狼”的情况下失去儿子阿毛的;④她是在春节将临,“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家家户户准备祝福的时候死去的。

  2.这位学生对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理解是肤浅的,他没有认识到这位年轻妇女悲剧的偶然性和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3.略

  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3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及其把“我”作为叙述人的意义。

  2.欣赏小说的对话描写及体味语句的深刻含意。

  3.欣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都熟知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和《故乡》,都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作品中的“我”不仅在观照他人,而且也在剖析自己的灵魂。其实,在鲁迅的《呐喊》《彷徨》集中采用这种叙述方式的作品还有许多,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探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祝福》中“我”的形象及采用这种方式的意义。

  二、分析“我”的形象及以“我”为叙述人的意义

  1.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

  (1)提问:小说中的“我”是一种什么身份的人?

  明确:“我”是一个远离闭塞、衰败和萧索鲁镇社会环境,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这一点可从“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谈话是总不投机”等句子中看出)

  (2)播放音乐《二泉映月》,指定一男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段——从“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至“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3)学生思考:①如何理解“我”对祥林嫂的回答“说不清”。②“我”是否同情祥林嫂的命运,又如何理解“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一句话。

  明确:①对于祥林嫂灵魂有无的发问,“我”的回答有三句话:“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第一句在“我”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却是似疑实断的答案,这对祥林嫂“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是一个冲击。第二句在“我”已意识到给对方增添了苦恼,于是支吾其辞,而在“祥林嫂”由此获想到死后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恼。第三句“我”的含混之辞,在祥林嫂心灵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的到来。总之,“我”的动机是想帮助祥林嫂解除痛苦,然而,相反的结果却表现了“我”的软弱无力。②“我”预料中而又不愿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从“我”与“短工”的对话中可看出“我”对祥林嫂是抱有极大同情心的。祥林嫂的惨死曾令“我”诧异和惊慌,但这种精神的危机,“只是暂时的事”,很快“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有些负疚,并且为了卸去这偶尔的负疚感,“我”已决计离开鲁镇。这充分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精神道德上的不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

  (4)学生动手概括“我”的形象。

  明确: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同情弱者,但面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又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疚感。因此说,“我”的灵魂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精神道德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2.组织学生讨论: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

  经教师点拨后,学生明确:原因有二:第一,因为故事中除“我”以外的其他人物没有一个真正关心祥林嫂的不幸。这些冷酷、麻木、愚钝的灵魂,感受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和社会的黑暗,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注定当不起故事叙述人的角色。只有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我”才能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以“智识者”的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来暴露鲁镇人们人性的残忍。第二,小说通过对“我”——祥林嫂不幸的目击者对现实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态度的刻画,更能突现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试想,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态度尚且如此,那普通民众的态度又能会怎样呢?),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勇敢的自我解剖的精神。

  三、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

  1.分析祥林嫂的外貌描写

  (1)出示多媒体投影: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提问:投影中的三个语段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哪个时期的外貌?她的外貌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之前三个时期的外貌。初到鲁镇是“顺着眼”“脸色青黄”“两颊还是红的”。除表现她的忠厚老实之外,还说明她备受婆婆虐待,但毕竟年轻。再到鲁镇,仍“顺着眼”,但血色已消,眼角还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这是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备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而诉说不出的表现。最后,“我”在河边遇到她时,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悲哀的神气仿佛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从脸色的变化到眼珠的呆滞无光,是岁月沧桑在她身上烙下的深刻的苦难的印记,说明祥林嫂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成了垂死的人。小说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在于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

  (3)提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小说中曾经九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如初来时顺着的眼;到再来时没有原来精神,且带些泪痕;捐门槛后“分外有神”;四婶一声吆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乞讨时“间或一轮”;问“我”时“瞪着眼”等。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最能传神,通过眼睛可以窥视心灵的秘密。大师通过对祥林嫂几次眼神的描写,十分传神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2.欣赏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描写。

  (1)品味“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一段话的妙处。

  明确:这段话寥寥数语,就已勾勒出年底压抑沉闷的气氛,为故事的发生,人物的命运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乐景不乐,叫人只觉得沉郁。此处“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钝响”全无美感,同时,我们从如此暗淡的色彩和悲哀的情调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倾向。

  (2)阅读:四叔且走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提问:四叔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

  学生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她死在“祝福”的时候,所以鲁四老爷骂她是“谬种”。

  (3)“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一句中“百无聊赖”和“尘芥堆”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百无聊赖”指祥林嫂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感情上都没有寄托依靠;尘芥堆即垃圾堆。形象说明了祥林嫂之类的没有任何依靠的穷苦人就像垃圾一样被鲁四老爷之类的人遗弃。

  (4)“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本段中“特意”“满足”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怎样的心理?

  学生思考后明确: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地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他人的痛苦,填补了自己空虚的生活。

  (5)学生思考:小说以“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收束全文的美学价值何在?

  明确:这样写,将鲁镇的祝福景象与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惨象形成鲜明对照,并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控诉的主题。

  四、课堂练习

  阅读语段“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至“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回答下列问题:

  1.语段中关于“我”的细节描写,折射出“我”____________(限2字)的性格特征,这从三个角度可以看出来,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③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

  2.“我”的答话,反馈到祥林嫂身上,对于她的悲剧命运产生了催化剂作用,这是因为(从两方面回答):

  ①这些答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②这些答话,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参考答案:

  1.软弱  ①对于封建迷信未公开否定  ②无力助祥林嫂挣脱封建迷信的桎梏  ③简直未正视祥林嫂所提问题

  2.①在祥林嫂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波澜  ②促使祥林嫂带着对死后的恐怖离开了人间

  五、课文总结

  爱迪生说“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了祥林嫂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幸福。最后,在富人的声声“祝福”声中绝望地离开了人世。鲁迅以其对历史和人生深邃、独特的思考揭穿了封建礼教“伪善的”面纱,给后人更多的警示和希望。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同愚昧和邪恶的思想作斗争是所有追求“科学”与“文明”的时代人的共同心愿及义务。

  六、布置作业 

  想象作文:

  小说中说“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试根据推测想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祥林嫂是何时变为乞丐的,变成乞丐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如何。请注意,想象要符合情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