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如条件允许,利用计算机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

  1.援例 2.锱铢必较 3.斟酌 4.镞 词藻

  7.蕴藉 8.付梓 9.尺牍 10.陈言务去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四、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沦。

  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

  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步推。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课文笛二部分与第——部分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意。

  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内涵及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伺“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2.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4.学生讨论:

  (可用计算机制作演示文档,在屏幕上放映。)

  本文的中心沦点是什么?

  A.必须“惟陈言之务去”

  B.推敲文字是为—厂语句通晓漂亮

  C文学是艰苦的事

  D.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教师明确:答案应为D.C基未切入正题,B项不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问题,A项是推敲文字的具体方法,只有D项是作者反复沦证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六、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1.如何评价“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人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A.“敢于这样做的人,肯定是个英雄。”

  D.“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内蒙访古》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两句话要说明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个一般陈述句。B句则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如何评价“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这段话是对文字在不同领域里具有不同特点的客观评价。科学领域的文字需要准确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框架,越明显越好,越确实越好;而文学的语言则需要借助联想,使文字具有活生生的特殊意义,越有特色越好,越鲜活越好。当然,这需要阅读和写作的人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否则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科学文字与文学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

  A.银杏,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片扇形。种子椭圆形,外面有橙黄色带臭味的种皮,果仁可以吃,也可以人药。木材质密,可供雕刻用。是我国的特产。也叫公孙树。

  ——《现代汉语词典》

  B.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笼而没有你的庄重。……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隐遁。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

  ——郭沫若《银杏》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为词典上的科学文字,A句的语言准确.精密,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在B段文字中,郭沫若笔下的银音,已经不仅仅是银杏本身了,它象征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象征·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是只有文学作品才会具有的深广内涵,也只有这样的文字;广称得—L是文学的文字。

  七、布置作业 

  1.读课文.仔细体会作;旨的创作主张。

  2.积累重点词浯。

  3.从学过的文字中,举一两个例子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在对文意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内容。

  二、检查作业 完成情况;

  试举两例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

  (多媒体文稿演示)

  例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一飞荷塘月色》

  其中—个“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 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例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黠然至于泣下。——《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中的“才”字如改为“就”“则”一类词语,虽语意基本相同,但无法体现刘和珍的乐观与坚强.鲁迅先生在此文中.对烈士从始至终流露出由衷的敬意,时刻不忘用文字准确传达这种思想感情。

  二、探讨本文可以吸收借鉴的观点,并联系实际做些练习。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1.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今后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认识,从而对更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炼字”给予足够重视。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作文》一文中曾经指出:“文章是可以练习的吗?迷信天才的人

  须依靠语言的渲染。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

  学生讨论:从上面两篇文章你受到哪些启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学好浯言?

  2.运用语言要力求创新。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中指出:“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由于语言与思想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追求语言的新,首先要寻求思想的新,而要寻求思想的新,则要从深度上人手,即凡事都要抓住事物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是新鲜的,有特色的,不流于俗套的。

  从新的角度探讨——些旧的或有——定思维定式的话题,看能不能想出新意来。

  3.学习作者为写好文章勤于积累的精神。

  我们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学到——些知识上的内容,还可以从文章本身得到很多写法上的启示,读过此文,我们在慨叹朱光潜先生渊博学识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即渊博的学识来源于哪儿,如何才能使自己也逐渐丰富起来,充实起来?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勤补拙,坚持积累。

  学生讨论: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哪些?

  教师总结: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记卡片、摘抄等方式。

  四、布置作业 

  学习制作材料卡片,围绕某一主题准备素材。

  提示:可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有条件者也可利用确定“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按类下载资料。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2

  学习要点

  1. 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重点讲解

  关于本文的题目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李广射虎”与“情境”

  文中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但必须补充一些“情境”材料,因为这里不可以仅用“意味”“情感”来解释。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今举几例:《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女奴抱着幼子被人追杀,她奔跑的速度是超常的,凌汛期的密西西比河横在眼前,她大呼一声把眼一闭跳上浮冰,又一块一块跳过去。这里的情境是特定的。一个小孩在阳台边玩,不慎滑下,小孩的母亲从马路那边见状飞奔过来,就在孩子落地的一刹那接住了。后来记者让她再“表演”无论如何也跑不过来了。有一个人在路上提靴子,正有一辆吉普车冲他过来了,他在倒下的同时用手托住了车的一侧。吉普车转向而去,仅碾下了他的一只靴底。然而他的力量本来很平常。

  这正是李广射虎的“激变能力”的佐证,原文情节缺一不可。这个例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                                       

  “推敲”的启示

  唐朝诗人贾岛,做诗严肃认真、一字不苟。常常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故素有“苦吟派”之称。据唐宋遗史记载,他在长安应试时,有一次在路上反复考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即流传至今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本想把其中的“敲”改为“推”,但又下不了决心……斯时正好撞上了当时任京兆尹(相当于今市长)的韩愈的车骑。有人便把他拉到韩大人面前,当韩愈问明情由后,即笑曰:“还是‘敲’字更好啊!”这就是古今以来一直被传为美谈的“推敲”的故事。至于这一“推”一“敲”到底孰优孰劣、孰得孰失,后人便又持两种意见:一种是以韩愈之“是”以为“是”,不再认真追究(言下之意是既然身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已有高见,我们又何必再加审议、再持异议呢?);另一种是有些学者诗家坚持独立思考,对此谈出自己的见解和分析。这里且举两例:(1)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他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说:“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里‘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从这个艺术哲学的基本观点出发,朱老先生得出的结论是:“‘推’字比‘敲’字好。”因为前者能更好地表现诗人冷漠自在、独来独往的意境,同时,与上句亦更为谐调。因为若是“敲”,尽管声音不大,毕竟会惊动“宿鸟”的。(2)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辨,在其著名的《诗词例话》中又提出了与朱翁截然不同的意见。但又绝非简单草率地因袭韩愈之说,而是拿出了自己的根据,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周先生以题目《题李凝幽居》为线索,推断诗人原是写去往李凝幽居处时的环境和心境。进而指出:“就这首诗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

  二公所见,迥然不同。而原作者贾僧亦早入黄泉,看来,这桩诗案是实难定论了。但笔者倒以为,斯“推敲”之古今故事却足以给我们今人(包括笔者本人)学业做事、走笔撰文以不少有益的启示。比如说做学问吧,既要有请教先哲的虚心态度,又需要有不迷信、不盲从,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伏案写作呢,则又该恪守以意帅文、文役于意,直至达到文质相谐、文质并茂的基本原则。

  附:《题李凝幽居》原诗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①。

  暂去还来此,幽期②不负言。

  【注释】

  ①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②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言:指期约。

  反馈练习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  )

  a.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但是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b.无论是阅读以及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c.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以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d.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2.选出横线上词语填充最恰当的一项(  )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质。

  a.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           b.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c.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           d.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

  3.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作”:                                                

  (2)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一点:                                            

  4.选出加点词用得恰当的一句(  )

  a.他的勇敢博得了普遍的赞誉。

  b.离开两种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具体情况,去赞誉资本主义的“美妙”,决然谈不上什么高明。

  c.贫困地区的人民寄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由衷赞誉曙光中学师生对失学儿童的深情厚谊。

  d.杂技演员高超的技巧,惊险的动作,令人赞誉不已。

  5.《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项(  )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  ②点  ③火  ④笑      b.①潜   ②翻   ③蓝   ④笑

  c.①润  ②翻  ③蓝  ④春      d.①潜   ②点   ③火   ④春

  6.有些话如果缺乏一定的语境,就容易产生歧义。请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句,使整句话不产生歧义。

  (1)                               研究鲁迅的书。

  (2)                                研究鲁迅的书。

  (3)咬死了猎人的狗                                。

  (4)                                  咬死了猎人的狗。

  7.下列两组诗,加入哪一组动词境界全出?

  (1)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a.摇 映  b.舞 隐  c.弄 吻  d.扶 失

  (2)山色蒙蒙(  )画轴,白鸥飞处(  )诗来。

  a.如 带  b.横 带  c.入 送  d.挂 入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3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在诗的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    )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    )。既是(    )的,(    )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8.用原文中的词语分别概括“字的直指意义”和“字的联想意义”的特征。

  ①直指意义的特征是:                                          

  ②联想意义的特征是:                                            

  9.填空:

  文中作者把直指意义比作             ,把联想的意义比作                      ,这样作比的作用是                                                              。

  10.“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这一句加横线的词语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答:                                                           。

  11.文中括号中,依次填充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个别    游离      个别      游离

  b.个性    游离      个性      游离

  c.游离    个性      游离      个别

  d.个性    游离      游离      个性

  12.文段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前后是否矛盾?

  答:                                                           

  13.本文段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参考答案

  一、1.d(a.转折语意过强    b.应为选择关系 c.强调的意味未表达出)

  2.b

  3.(1)是匠心独运的创作(2)通过字词的联想义使意蕴丰富   

  4.a(提示:b项应为“赞美”;c项应为“赞扬”;d项应为“赞叹”。)

  5.a  

  6.(1)他正在撰写一本……    (2)要想了解30年代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尖锐斗争史实,就必须……   (3)终于受到村民的团团包围,最后死在村民的棍棒之下    (4)老虎躲过猎人的箭,凶猛地……

  7.(1)d  (2)b

  二、8.①明显而确实     ②变化莫测

  9.月轮;轮外圆晕,晕外霞光;生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且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10.不能。“确定”与“控制”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只有选确定文字的意义,才能够驾驭,控制文字。

  11.c  

  12.个矛盾。联想意义是变化莫测的。如果能使读者通过字面准确体会到、把握到联想意义,那么字的意蕴自然就丰富;反之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住联想的意义,表达有误,就有可能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13.中心是: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等。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3

  咬文嚼字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设计】

  通过对比阅读来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同美学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此神到之文,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标点。”同学们能列举出文学史上的作家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吗?

  前者有李白。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

  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为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精心改成的。《红楼梦》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提问:古今的伟大作家为什么像李白式的诗人很少,而大多数人却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2.根据“学习重点”,确立学习目标。

  三、课文分析

  1.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

  (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5)“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6)《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其次,让学生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以上七则材料可概括为:

  (1)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引起下文的作用。

  (2)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4)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①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②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6)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文章增色。

  (7)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再次,提问学生这些论证材料可否调换位置。如王若虚对《史记》描写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两例。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每个分论点和它的论据都是相对应的,两者密切相关,不能调换。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

  ①②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⑧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4.小结。

  在论说文中所列举的材料一定要鲜明有力地证明相应的观点,反之则是材料使用不当。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应具有对应性和最佳性。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通过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

  三、分析《不求甚解》一文

  1.请划分《不求甚解》一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意。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 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思考问题(读书),教师板书字词。

  1.第一个实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你得到什么启示?

  2.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3.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

  三.字、词(学生看书思考间隙,教师板书)。

  1.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D)

  A下乘(cheng)岑寂(cen)付梓(zi)锱铢(zizhu)

  B没镞(mozu)咬文嚼字(jiao)咀嚼(jue)嚼舌(jiao)

  C蕴藉(yun)累积(lei)憎恶(zengwu)便宜(pianyi)

  D尺牍(du)灞桥(ba)剥啄(zhuo)清沁肺腑(qing)

  2.下列解释有误的是(B)

  A援引:引用不求甚解:很深刻咬文嚼字:比喻斟酌

  B尺牍:书信一川烟草:一片平地付梓:刻字

  C蕴藉:含蓄拘礼:限制游离:不确定的

  3.辨析词语:

  ①斤斤计较——锱铢必报

  ②顺畅——通畅

  ③简洁——简练

  四.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解答思考题,并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六.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这里,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

  学生推举。

  那么,我想问你,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那么,你读书就是像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的这种境界了。有没有较起真来,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时候?

  生:也有,

  师:这是读书,那么,我还要搞 一个小问卷调查:这次是有关写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经教师“朱批”之后,下发到你的手里,大家的习惯当然是首先看教师给的分数,看完分数之后呢?有没有谁还会认真看一看教师改过的地方,想一想教师为什么会在这地方划出一道线,或者划出一些圈,有没有谁会在老师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说,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批阅之后,还有没有兴趣或者习惯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没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个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如果你住进去,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

  生:装修。

  师:对,装修。装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观,实用。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

  生:改造一下。

  师:对,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师:明白 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师:不单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读文章,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缺乏深意。大家说,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师:以后在学习语文中,是不是应该大大提倡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应该。

  师: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绍

  师: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潜情况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标

  师:好,我们说,这是一篇大学问家写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让我们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给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启发。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打投影: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四、切层概括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个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好了,这节课目的达到了,怎么?下课吧?

  生:下课?

  师:接受这个观点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怎么办。

  师:对。咱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哪。对,咱们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

  师: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5、“套板反应”

  五、具体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问: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

  生:不是。

  师: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师:好。我再问一下,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师:你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分析一下。

  师: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

  生:在理。

  师: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生读。

  师:再把关于“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读出来。

  生读

  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生: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时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师:对,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找一个同学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读一读,我们认真体会一下。

  师:读得很好。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讲的是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师: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

  生: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两段正好正反对照。大家把关键的语句划出来。

  师:这两段与我们前面的分析出来的咬文嚼字要与思想感情相关联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把相关语句划出来。读一遍。

  师:好。这样,我们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对怎样去“咬文嚼字”是不是获得了一个总的原则。

  生: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锤炼语言文字,其实是在锤炼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对,这才是的关键。

  六、运用

  师:好,有了这样一个原则,我们给大家举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怎么样?

  例1:教材花边内容中有王安石推敲诗句的例子,找同学学着作者的分析方法,说一说用“绿”字的好处。

  “春风”不是无情物,吹绿万物萌生机。

  例2:打投影: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例3:填词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           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骄傲,自豪,令人叹服。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眩晕”

  为什么大家道德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对,对语言的追求不无极限的。

  七、布置作业 

  那么,大家回去是不是可以拿出自己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好不好?

  好。那么,这次真的下课了,谢谢大家的配合。

  [1]

  [1]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B、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研习课文

  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与感情有关

  若虚改“李广射虎”(2)、王若虚改《史记》——文字与情感有关

  韩愈“推敲”(3)、韩愈改诗——文字与意境有关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引导:句式。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

  总结:

  (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学读第3段。

  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

  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僧推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

  僧敲月下门

  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

  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只有更适合。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题: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轻风拂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

  第二课时:

  导语:上次课我们已经详细的分析了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往下学。

  我们知道文学是感性的,它需要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更需要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敏感可以让我们发掘文学的契机,而想象却可以让我们飞翔。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个字,看看通过“水”这个字你都想到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交流。

  总结:在写作中,联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联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样了,那就没有意思了,(联系高考)。联想走入习惯的渠道以后就会产生“套板反应”,就如第七段所写的,找同学读课文(从第七段开头到“就是套板反应”)。

  八、那么大家在平时有没有被套板反应套住的经历呢?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学以致用: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___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总结:骄傲,自豪,令人叹服。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明确:“眩晕”

  总结:眩晕,简单的两个字,你们想到了么?想到的东西要向有创意,前提是要脑子里要有东西,有东西可想,如果脑子里空空如也,连陈词滥调都想不起来,还提什么创新呢?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读书的时候遇到好的句子,又价值的东西,都记在本子里,有空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背下来,要用的时候也可以信手拈来啊。

  回顾课文内容。

  郭老改字

  ↓引

  李广射虎咬联想

  要文要

  嚼

  韩愈推敲字套板反应

  -------------------------------------------------

  ↓结

  达到艺术的完美

  二、古人咬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的句子、的动词、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四、朱先生主张咬文嚼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有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马南村在不求甚解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全班分组讨论:对朱光潜和马南村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

  总结:

  1、这只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而已,没有对和错之分。有的书有的知识必须要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而有的书则可以不求甚解,只需要大概了解即可。在读书的时候要有所选择,有所筛选和区分。

  2、不求甚解是在咬文嚼字的基础上开始的,陶渊明,诸葛亮之所以可以不求甚解,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决定的,有些知识他们可以作到一目了然,不必细细咀嚼就可以知道真谛,而我们的还没有到达那样的水平,所以,还要以咬文嚼字为主。

  五、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是文艺随笔,以漫谈的方式,与读者促膝而谈。运用了举例子,做比较等论证方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六、质疑:

  学完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不确定的地方?

  老师质疑:

  1、朱先生对一个词非常的钟爱,让大家找一下,并查查是什么意思。

  明确:玩索。

  2、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等。

  七、总结重点字词:

  援例斟酌词藻锱铢必较蕴藉付梓尺牍陈言务去

  八、随笔练习:

  1、任选一个你非常熟悉的事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要求:标新立异,避免套板反应。

  题目自拟,300—500字。

  2、考点分析:扩展语句

  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①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②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3、课堂作业,课堂小结

  假如你的同学现在在日本留学。你打算给他(她)写一封信,以寄思念之情。你会选择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你的情感。请写在作业本上。

  分析:作业的开放性很大,这是对《咬文嚼字》一课的总结。通过这种写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领略“咬文嚼字”的深刻含义。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7

  咬文嚼字

  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这里,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 

  学生推举。 

  那么,我想问你,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那么,你读书就是像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的这种境界了。有没有较起真来,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时候? 

  生:也有, 

  师:这是读书,那么,我还要搞 一个小问卷调查:这次是有关写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经教师“朱批”之后,下发到你的手里,大家的习惯当然是首先看教师给的分数,看完分数之后呢?有没有谁还会认真看一看教师改过的地方,想一想教师为什么会在这地方划出一道线,或者划出一些圈,有没有谁会在老师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说,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批阅之后,还有没有兴趣或者习惯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没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个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如果你住进去,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 

  生:装修。 

  师:对,装修。装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观,实用。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 

  生:改造一下。 

  师:对,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师:明白 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师:不单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读文章,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缺乏深意。大家说,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师:以后在学习语文中,是不是应该大大提倡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应该。 

  师: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绍 

  师: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潜情况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标 

  师:好,我们说,这是一篇大学问家写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让我们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给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启发。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打投影: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四、切层概括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个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好了,这节课目的达到了,怎么?下课吧? 

  生:下课? 

  师:接受这个观点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怎么办。 

  师:对。咱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哪。对,咱们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 

  师: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5、“套板反应” 

  五、具体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问: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 

  生:不是。 

  师: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师:好。我再问一下,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师:你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分析一下。 

  师: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 

  生:在理。 

  师: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生读。 

  师:再把关于“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读出来。 

  生读 

  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生: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时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师:对,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找一个同学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读一读,我们认真体会一下。 

  师:读得很好。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讲的是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师: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 

  生: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两段正好正反对照。大家把关键的语句划出来。 

  师:这两段与我们前面的分析出来的咬文嚼字要与思想感情相关联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把相关语句划出来。读一遍。 

  师:好。这样,我们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对怎样去“咬文嚼字”是不是获得了一个总的原则。 

  生: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锤炼语言文字,其实是在锤炼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对,这才是的关键。 

  六、运用 

  师:好,有了这样一个原则,我们给大家举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怎么样? 

  例1:教材花边内容中有王安石推敲诗句的例子,找同学学着作者的分析方法,说一说用“绿”字的好处。 

  “春风”不是无情物,吹绿万物萌生机。 

  例2:打投影: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例3:填词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           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骄傲,自豪,令人叹服。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眩晕” 

  为什么大家道德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对,对语言的追求不无极限的。 

  七、布置作业  

  那么,大家回去是不是可以拿出自己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好不好? 

  好。那么,这次真的下课了,谢谢大家的配合。

  [1]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应该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

  1、 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 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

  三、 提名阅读

  四、 分析课文

  1、 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

  2、 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确:

  例 子 分 析 道 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明确: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对本文“咬文嚼字”

  本文在语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师一一指出。(见另文)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将“活动式”教学思想体现在常规阅读教学中,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落入常规教学的窠臼,不过由此获得的几点感受当可作为进一步“活动式”教学实验的经验。

  一、阅读课的“活动式”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 

  二、每节课的活动项目应尽可能单一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好活动程序,活动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9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说课稿怎么写?下面应届毕业生小编特为大家推荐一篇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说课框架】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方法三、教学程序的设想.意图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

  【具体过程】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全书及单元中的地位

  本课是必修五阅读鉴赏板块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第一.二单元内容分别为小说和散文,第四单元为自然科学小论文,而本单元则主要是一些文艺评论.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认真学好它,对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领会咬文嚼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明确咬文嚼字在文章中的含义

  拓展迁移运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谨严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文艺评论的兴趣,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二、教学方法(一)故事激趣法(二)讨论点拨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想和意图1.本文教学拟用三课时2.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意识

  3.培养学生阅读抽象难懂的文艺评论文的兴趣及课外诗文鉴赏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导入课文,了解作者2.熟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步骤】(一)导入以韩愈为贾岛改诗的故事导入.(先述故事,后展示诗歌,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教师总结导出课题:其实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就代表了古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严谨认真,反复推敲.而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将这种反复推敲的精神称之为咬文嚼字.下面请大家看到第八课《咬文嚼字》(二)自学速读全文积累字词读音含义

  (三)作家作品介绍及文艺评论随笔这类文体简介

  (四)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1.学生细读全文2.先请学生谈对本文结构的理解,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五)小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

  2.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分析第一.二部分内容(1—7段)

  (1)明确: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文.1—7段作者主要谈了两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2)思考:①什么是咬文嚼字?本文的论点在哪段中提出来了?

  ②为什么要有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3)齐读1—5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的?

  (4)齐读6—7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的难以确定与控制的?

  2.分析第三部分内容(第8段)(1)请一学生读2)本段论证了一个什么问题?(怎么样)

  (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三)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拓展迁移运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教学步骤】(一)导入1.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你能体会这三个人所说话的含义吗?(请学生发言,然后老师点拨)

  2.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故事通过刚才两个故事,我们更加懂得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来咬一咬,嚼一嚼课外的文字。

  (二)课外拓展迁移1.鲁迅《秋夜》开篇的句子:“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思考:有人说鲁迅文章太罗嗦了,直接写成“在我家的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岂不更好?你认为呢?

  (三)小结,布置作业。

  1.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到“。聆听大师的教诲,总能让我们受益非浅.希望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努力发扬咬文嚼字的精神.

  2.看看自己以前的作文有需要咬文嚼字的地方吗?先自己修改,然后和同学交换修改。

  3.咬文嚼字---妙趣横生人反对重男轻女,却又常常跑到“减肥训练班”。

  脸皮厚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待你不薄”。

  招聘大都是“有经验者优先”,招婿则相反。

  有人请假的理由是“病假”,只因为病是假的。

  五.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咬文嚼字是什么?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3)

  句式不同,感情不同(1—2)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1---5)繁简不同,意味不同(3—4)

  为什么?字眼不同,意境不同(5)

  善用联想意义,语义丰富蕴藉(6)文字有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6—7)

  滥用联想意义,导致套板反应(7)怎么样?要有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8)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明确: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明确: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3.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5.“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6.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7.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8.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9.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B.必须勤奋。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归纳总结: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四.造句:活用词语,推陈出新的句子。

  初来乍到→初学乍练。

  五.作业:课后练习。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11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其他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四、小练习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云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郑谷为一字师。

  (1)给原文加标点。

  (2)此文段有几个人物?人物名为:_________________

  (3)诗题为:_________________

  (4)改后诗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云:“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郑谷为“一字师”。

  (2)两个人物。郑谷,齐己

  (3)《早梅》

  (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作文

  行 路 难

  高一(7)杨临风

  如今的社会是日新月异,科技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然而竟会有人被出行搞得焦头烂额,最后竟不敢出门。不信就来看看这位“不幸的同胞”的日记。

  2004年2月3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天气不错。我在人行道上疾走,一想到呆会儿就能回家舒舒服服地玩上电脑,就兴奋不已,脚下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

  突然,我觉得右脚迈起来很吃力,好像被什么东西拖住了。回头一看,竟是一块口香糖拉着长长的胶状物粘住了我的鞋底,真背!好不容易把它弄了下去,我下意识地环视了一下四周的路面,怕再有这一类的东西。这一看我才发现原来满地都是纸屑和果皮,每隔几步还有一小堆痰不怀好意地散发着病菌,不禁有点反胃。

  于是我开始低着头赶路,跳跃着尽量避开这些“杂物”。可是走路时总是盯着这些东西看我有些受不了,便只好在头的时抬时低的状态下艰难地前进,不幸鞋底还是被一个图钉钻到了空子。

  正在我不知所措之时,一阵“振聋发聩”的叫喊声钻入耳中:“晚报!北京晚报!”“本店促销,买一送一!”猛回头居然那喇叭就凑在我耳边,我惊慌着逃离。

  刚走出不远,旁边店中飞身闪出一人冲着外面就是一个扬手,那身法和暗器的出招速度绝对可以让四川唐门中人自愧不如。没等我看清此人的真面目,只见一泼污水擦身而过,直冲马路而去,幸亏我躲闪及时,才逃过一劫。

  我心中大呼救命,仓皇逃窜,却不幸被便道上停放的若干汽车自行车挡住了去路,它们和树干灯杆配合得天衣无缝,将我的必经之路悉数守住,大有“万夫当关,一夫莫行”之势。

  无奈之下,只得下了便道去投奔自行车道。可是在这里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了。这里说是自行车道,其实也夹杂着若干四个轮子的庞然大物。我一路腾挪躲闪着,即便如此,却还经常被路过的自行车所压迫,时常挨点骂。虽说便道上也总有骑自行车的,但我也就忍了,可不能忍受的是可恶的汽车,尾气管喷云吐雾,呛得我喘不过气来。

  唉,做人难,做个行人更难啊!

  2004年2月5日 星期四 天气:阴有小雨

  鉴于前天的教训,今天我决定改骑自行车。不料,回来时,外面下起了雨,满地都是积水。天上的水我是不怕的,有雨衣护法。但地上的就没办法了,一是我没有雨靴,二是那些地上的水总是从四面八方袭来,无孔不入。

  我一路小心地骑着,尽量躲避着水坑,可是那些汽车好像是为了不负水花“无孔不入”的盛名,总是在我身边疾驰而过,溅起浪花朵朵,令我防不胜防。

  更令我郁闷的是,那些在晴天里擅长在马路上争路穿梭的行人,居然在雨天里也这么勇猛。我只得把眼睛睁大些、再睁大些,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让车轱辘向前转着。

  那些从我身边超车的自行车同胞们也不容小觑。每个冲到我前面的车子后车轮几乎都会旋起一米多高的水线,直逼我面门。躲不起我还惹不起么?我只有一次又一次慌忙的刹闸,与前面的勇士拉开距离。可是,有时刹车猛了,前轮打滑,差点令自己暴尸于马路中央。

  突然,听得身后破口大骂,但见一人飞身骑过,跟在一辆公交车后面指着前面狂骂不止。那人还真是勇猛,连雨衣也不穿,还骑得飞快。那公交车在回敬了他一股尾气之后扬长而去,不幸也稍带上了无辜的我……

  好不容易捱到了家,身上已找不出一块干的地方,袜子早已吸在了脚上。看来这自行车也不是那么好骑的呀。

  2004年2月8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大前天的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公交车“霸路”的实力。既然步行和骑车都要受压迫,我还不如去投奔公交车。

  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辆,我随着人流挤上了前门。此车人颇多,我冒着成为相片的危险在车的最前部找了一处落脚点。我好不容易从一副受苦受难模样的售票员手里接过了票,刚刚站稳,正想找一个扶的地方,却不料一个急刹车,给我来了个下腰,背朝车窗就倒了下去。幸亏有个栏杆救了我一命。正庆幸时,只听见“闪开点”,话音未落便觉背部被人猛击一拳,人就被扛了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是司机在换档打把的忙乱中抽空“救了我一命”。

  我不禁对他敬畏有加,应该说是敬而远之。此地不宜久留,我奋力向中部挤去。这个过程也不比长征容易到哪去。闷热的车中竟然无人开窗。汗臭与香水的味道奇迹般地融合了起来,不时还夹杂着一点有声的臭气。我只得不住的问别人是否下车,并艰难地挪动着身体。

  好不容易在费尽了口舌和气力之后挤过了几个人,离车门远了些,心想终于可以歇歇了。突然,窗外出现了我家旁边的立交桥。啊!该我下车了……又得往回挤……

  看来下次我最好在决定出门之前去弄个直升机了。

  当今的社会,科技这些“硬件”虽然进步了,但是人们的素质这个“软件”却没有本质的提升,甚至还有所下降。于是硬软件之间的不配套便导致了以上的悲惨经历。人们只有在素质真正提高了之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发达”。

  评语:构思新颖,语言诙谐有趣。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12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高中语文《咬文嚼字》。

  【说课框架】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方法三、教学程序的设想.意图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

  【具体过程】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全书及单元中的地位

  本课是必修五阅读鉴赏板块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第一.二单元内容分别为小说和散文,第四单元为自然科学小论文,而本单元则主要是一些文艺评论.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认真学好它,对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领会咬文嚼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明确咬文嚼字在文章中的含义

  拓展迁移运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谨严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文艺评论的兴趣,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二、教学方法(一)故事激趣法(二)讨论点拨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想和意图1.本文教学拟用三课时2.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意识

  3.培养学生阅读抽象难懂的文艺评论文的兴趣及课外诗文鉴赏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导入课文,了解作者2.熟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步骤】(一)导入以韩愈为贾岛改诗的故事导入.(先述故事,后展示诗歌,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教师总结导出课题:其实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就代表了古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严谨认真,反复推敲.而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将这种反复推敲的精神称之为咬文嚼字.下面请大家看到第八课《咬文嚼字》(二)自学速读全文积累字词读音含义

  (三)作家作品介绍及文艺评论随笔这类文体简介

  (四)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1.学生细读全文2.先请学生谈对本文结构的理解,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五)小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

  2.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分析第一.二部分内容(1—7段)

  (1)明确: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文.1—7段作者主要谈了两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2)思考:①什么是咬文嚼字?本文的论点在哪段中提出来了?

  ②为什么要有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3)齐读1—5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的?

  (4)齐读6—7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的难以确定与控制的?

  2.分析第三部分内容(第8段)(1)请一学生读2)本段论证了一个什么问题?(怎么样)

  (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三)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拓展迁移运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教学步骤】(一)导入1.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你能体会这三个人所说话的含义吗?(请学生发言,然后老师点拨)

  2.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故事通过刚才两个故事,我们更加懂得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来咬一咬,嚼一嚼课外的文字。

  (二)课外拓展迁移1.鲁迅《秋夜》开篇的句子:“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思考:有人说鲁迅文章太罗嗦了,直接写成“在我家的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岂不更好?你认为呢?

  (三)小结,布置作业。

  1.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到“。聆听大师的教诲,总能让我们受益非浅.希望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努力发扬咬文嚼字的精神.

  2.看看自己以前的作文有需要咬文嚼字的地方吗?先自己修改,然后和同学交换修改。

  3.咬文嚼字---妙趣横生人反对重男轻女,却又常常跑到“减肥训练班”。

  脸皮厚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待你不薄”。

  招聘大都是“有经验者优先”,招婿则相反。

  有人请假的理由是“病假”,只因为病是假的。

  五.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咬文嚼字是什么?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3)

  句式不同,感情不同(1—2)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1---5)繁简不同,意味不同(3—4)

  为什么?字眼不同,意境不同(5)

  善用联想意义,语义丰富蕴藉(6)文字有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6—7)

  滥用联想意义,导致套板反应(7)怎么样?要有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