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习题

《核舟记》习题(通用15篇)

《核舟记》习题 篇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  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d 6.船头(或舟首) 空间顺序

  《核舟记》阅读测试题2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

  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2.a、c

  3.从中间到旁边。

  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核舟记》习题 篇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使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级学生共有50名,其中男生23人,女生27人,全部为住读生。优生约占10%,基础较差的学生约占15%,中等生占大部分。从班级整学生的知识体情况看: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分析:

  《核舟记》选自苏教版教材,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它是一篇说明文,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一个著名的掌故——大苏泛赤壁;课文细致地描绘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艺术,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文常用实词:贻诎属等;积累常见文言文虚词:之而等,初步认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三)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民族自尊心。

  教学策略:

  1、读想法。

  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

  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再现“核舟”的形象。

  2、难点:完整了解雕刻艺术的构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入题,板书课题。

  1、语入题。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2、书课题:核舟记。

  二、新课学习。

  1、主学习。

  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b、借助课下注释了解作者想关情况?

  c、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通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d、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

  e、阅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明好的缘由?

  f、通过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2、作学习。

  (1)同桌或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2)班级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3、交流反馈。

  (1)关于作者。

  ①学生自学后,指名试答。

  ②师:激励、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魏学伊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2)词语积累。

  ①播放课件:

  罔、贻有、奇黍、糁、髯、褶、膝、篆、狭。

  ②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③师:激励、点评、补充。

  ④投影明确。

  (3)朗读指导。

  ①播放课件: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珠历历可数也

  ②学生观后后,指名试答。

  ③师:激励、点评、补充。

  ④投影明确: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珠/历历可数也

  (4)字词把握通假字。

  ①播放课件: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

  诎右臂支船

  左手依一衡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②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③师:激励、点评、补充。

  ④投影明确: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表示证书之外再加零数

  诎右臂支船诎通曲:弯曲

  左手依一衡木衡通横:跟地面相平行的(跟竖直相对)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

  (5)词的活用。

  ①播放课件: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箬篷覆之

  石青糁之

  居右者椎髻仰面

  ②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③师:激励、点评、补充。

  ④投影明确: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竹叶做成的船篷。

  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型发髻。

  (6)重点句子

  播放课件: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⑥技亦灵怪矣哉!

  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7)译文:

  ①学生自学课文后,指名试答。

  ②师:激励、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8)理清说明的内容及顺序。播放课件:

  ①学生学习课文后,指名试答。

  ②师:激励、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

  明确:本文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核舟作者的时代,姓名和其雕刻工艺的奇巧,提出核舟的由来及其主题。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叙述各部位的人与物的神情状貌。这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总括核舟上的人,物种类和数字,赞美核舟雕刻者的精巧技艺。

  (9)总结内容:作者同对核舟形状和舟上的人物形象的细致描述,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扬了他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

  (10)语言赏析。

  播放课件: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③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第一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与苏黄形成宣明的对比。

  第二、三句描写细致入微,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得,一个神情专注,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氛围。

  (11)写作技巧

  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下:1.以空间为顺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

  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本文中的数词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中间没有量词介入,直接修饰名词。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

  评价:本节教学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实施三维对话,让学生自主地读,鼓励学生交流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评价恰到好处,再跟定的同时,融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渗透,把评价与课文的情景预警联系在一起。学生基于生活背景差异,对课文的印象,对重点词句的把握、想法不尽相同在此环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充分展示学生个人的学习所得,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的个性化见解,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生生、师生在互相欣赏,互相真诚倾听中学习、发展。

  总结反思:《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篇幅虽短,仅400余字,却完美地展现了“核舟”的形象。文章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先概括介绍,然后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顺序具体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的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地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地说明。这给我们作文以极大的启发。

  四、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作简要介绍,写成一篇短小说明文。

《核舟记》习题 篇3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的课是《核舟记》。这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全文仅400余字。课文先概括介绍王叔远的微雕技艺,交代核舟的来历和它选取的历史题材。然后,依次具体描绘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和船背,其中以船头和船尾雕刻的五个人物为重点。文章的最后,将核舟人物、物件等雕刻的数字总计一下,以具体详实的数字,说明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新课标与教材的整合

  (一)新课标与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

  新课程下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背诵优秀诗文篇章。关于教学,我认为应体现“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二)课文分析

  《核舟记》是一篇教读课文,具有一定的说明性,层次清晰、条理清楚,细致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技艺的高超,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二、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学生经过初一和初二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根据以上情况,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①积累一些重点文言字词,能用现代汉语疏通文章大意。

  ②把握课文结构,学习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③熟读课文,能背诵一些自认为好的语句。

  2、能力目标:领悟雕刻者的巧妙构思,培养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深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4、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目标的①、②、③

  难点:③

  三、教学步骤

  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我将教学过程具体确定为课堂导入、整体感知、赏宝、说宝、雕宝五个环节,目的在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1、学法:自主、探究、合作

  2、教法:诵读 点拨

  四、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二)整体感知:

  上课开始,通过听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学会断句,为后面一遍又一遍的读做准备,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课堂训练也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象直观,易于纠错,其使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活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积累词语;而且便于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文意,解决学习的重点。同时也为下面的难点突破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文探究:

  受中央二台“鉴宝”节目的启发,我在课文探究上,把师生互动的过程分为“赏宝——说宝——雕宝”三步,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精神。“赏宝”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深入读课文,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诵读课文打下基础。“说宝”环节把过去单纯的翻译课文和背诵该为活泼有趣的抢答形式,克服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介绍核舟时,教师通过投影文字和形象的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第三个环节是“雕宝”,也就是迁移训练,它是作为课后的一种仿写练笔,通过新颖的方式提出来,我想学生会很愿意尝试的。

  以上是我在设计《核舟记》时的几点想法,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核舟记》习题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三)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读想法。

  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

  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1: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设计2: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u)

  奇(jī)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

  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第二课时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3)(4)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

  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

  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A、中轩敞者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尾横卧一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又用篆章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A、赠送。

  B、“诎”同“屈”,弯曲。

  C、“衡”同“横”。

  D、平。

  E、挑选。

  F、相类似。

  G、“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2、(1)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

  (2)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

  (3)C。

  3、(1)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4)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

  (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

  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总说:奇巧

  分说:船尾——船顶

  总结:通计照应开头

  第三课时

  (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请同学依据课文内容提示,用橡皮泥试着捏一个“核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二)口语表达活动设计。

  按空间顺序口头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

  注意:让学生广开思路,在如实摹写实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进合理的想像,最好是预先准备发言稿。口头介绍可以先分小组进行,谁介绍得好,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三)设想自己是舟上五人中的一个,不改变他们的位置、动作,以篇一人称,展开想像,描述其余四人的动作、语言、心理。

《核舟记》习题 篇5

  教学目的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设想

  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2、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贻、轩敞、???篷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四、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  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内容的知识性;(二)材料的科学性;(三)语言的通俗性;(四)表达方式的解说性;(五)结构的条理性;(六)功能的实用性。

  结合实例反复阐述、体味,可以辨清两种文体及两种语言。

  问题的提出时间不必绝对化,似可置前,也可放在疏通文字之后。学生素质好的,超前讨论,可以先入为主,促进对文句内涵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反之,则可在疏解文字后再讨论,才不会流于架空或空口无凭式的枉费口舌。二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程度不宜过深,点到即止,且多由学生自行体味。)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的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4.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点明和翻译下列各词组:

  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贻余核舟一  为人五  曾不盈寸 桃核修狭者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

  正确的切分是:

  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强调有关字词:

  “有奇”的“奇”读jī,不是“奇巧”之“奇(qí)”。

  “可二黍许”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比较。

  “相望”的意译:“相对而设”。、

  “糁”的音、形、义及词性。

  (3)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4)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5)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6)领会苏拭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拭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解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鬓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首昂视  不属(与“络绎相属”和“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比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讨论(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鬓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划,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4)齐读这段文字,理清说明、描述的顺序,争取背诵这段文字。

  这段文字,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

  四、分析讨论第四段。

  1.讨论下列短语的译法。横卧一揖  椎鬓仰面  视端容寂

  2.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3.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说明效果?

  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鬓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同时,分辨清楚“若啸呼状”和“若听杂声然”这两句的非比喻性。两句虽带了比喻词“若”,但这是表现观赏者的心理感觉用以表达不确指意义的动词。这个词后面所带的非名词(本可作喻体)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又是被描摹对象可能发生的动作,并非其他物其他人的动作拿来作比较。由此看来,这两句不能认为比喻句。

  作者借用上述种种修辞,正是为了使抽象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这一段,“舟尾”、“揖左右”、“居右者”、“左手”、“右手”、“居左者”,紧相照应,充分体现了语言周密。

  4.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总分布局法是说明文结构安排的常用技法。总说是概要,可使谈者先入为主;分说则可以详览,获得条分缕析的效果。

  5.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共同成就“大苏泛赤壁”之“泛”

  6.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

  五、背诵这三段文字,体味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

  六、分析第五自然段。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

  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七、至此,可以形成中间主体部分的板书:

  说明:板书以作法的角度来认识课文,而正因为作者写作技法的高超,化静为动,化抽象的说明为生动的描述,才使原核舟雕刻者的技艺获得最佳的展示。真个是舟以文显,文以舟名。

  八、由学生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1.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2.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九、布置习题: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翻译一至四例。

《核舟记》习题 篇6

  教学目标 :

  一 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的方法。

  二 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巨大成就和劳动人民的卓越才智。

  三 领会和掌握本文一些实词的意思,比较少数语句在词序上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教学设想:

  一 安排3教时

  二 为了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讲完《石壕吏》以后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能参看注释。

  查阅工具书,试作书面翻释;上课时,抽查上、中、下三类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确定难点。

  三 描述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是教学重点,古今词义的异同、词序和少数几个句子是教学的难点。

  四 布置预习,解答下列问题:

  (一)“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二)划分本文段落,概括段意。

  (三)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重点?

  (四)正音和正形(戌、戍;钩、钓;椎、推;楫、缉、揖)。

  五 作背诵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检查预习笔记;指导学习课文第一、二节。

  教学步骤 :

  一 作者简介和解题。

  解题:核舟记,即用文字记叙用桃核雕刻成的一只小船。标题醒目,它概括了全文所写的内容,是一篇描写具体物象的文章。

  作者魏学(约公元1596—1625年),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省嘉兴县)人。小时候就刻苦学习,好写文章,著有《茅檐集》。

  本文通过对古代一件工艺美术品──核舟的介绍和说明,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民间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巧和才能。

  王叔远,名毅,明代虞山(现在是江苏省省熟县)人。

  二 检查预习。

  (一)正音和正形:

  正音:轩、糁、诎、属、罔、黍、袒、髯、为、髻、虞、篆、啸、褶、壬、弥。

  (二)教师巡回检查学生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确定难点;对预习情况加以简要讲评,表扬好的,帮助差的,并且再次强调预习的作用。

  三 指导学习新课。

  (一)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

  (二)提问: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本文是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按照核舟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依次加以描述的。文章以概述起头,用归纳作结,中间主体部分的描述,按船仓、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加以描述。

  (三)提问: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明确:重点在第二段的第二层(第3节),这一层中,又以苏东坡为中心,因为这是核舟雕刻的主题所在,这说明,写文章一定要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四)提问:本文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

  明确: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更好。就本文来说,应当先抓整体,即首尾两段为总说,中间四段为分说。至于每一节,也有背诵的规律可循,掌握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背诵出来。这一点,放到讲每一节时再来提示。

  (五)指名学生翻释第1节(要求分三步完成:先朗读一句,然后逐字解译,最后将该句直译成现代汉语。下同)

  教师补充:明:明朝。“有”:后面可以加上数词“一”。奇巧:(手艺)奇妙精巧。曰:在这里是活用,释成“名叫”、“叫做”,不能释成“说”。以:介词,用。径寸:直径一寸。之:结构助词,的。为:,动词,做,在这里是“雕刻”的意思。罔:否定副词,没有;罔不:没有不,无不。因:动词,顺着、按照。势(木头的);样子。象:动词,模仿。形:名词,(雕刻物体的)形状。具:动词,备、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成现代汉语是:没有不顺着木料原来的样子,模仿所雕物象的形状来雕刻,使雕刻出来的艺术品各有各的神情姿态,尝:时间副词,曾经。余;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单数,我。核舟一:一只核舟,数词放在名词之后,表数量。盖:句首发语词。表示肯定语气,译成“原来是”。云:句末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不必译出。这一节是总叙,先介绍王叔远是一位精于雕刻的手艺人,接着引出他送给作者的核舟,最后点明核舟的主题,注意这一节小层次的安排,有助于背诵。

  (六)指名学生翻译第2节,教师补充。

  开头一句总写核舟的概貌。有:同“又”,读。奇:零数。黍:古代制尺以一个黍粒的纵长作一分的长度。这一句给人以整体感,并与上节“径寸之木”相照应。接着分四层描述核舟的各部分。

  第一层(第2节)先写船仓。者:代词,与形容词“轩敞”组成名词性词组。为:,是。之:代词,指仓。这里先写船仓中部的外观。然后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依次分写船窗、船栏、对联。“旁开小窗……共八扇”点明窗的位置和数目。以上都写舟外。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开。用一“启”字又引导读者从舟外到舟内。观:集中目力看。

  “闭之……石青糁之”。“闭”与上文的“启”相应。用一“闭”字又从舟内回到舟外,上面写窗,只概括点明它的位置和数目,这里写窗,却细致地介绍了窗上的文字。

  提问:上面两个“之”,意思相同么?

  明确:不相同。前一个“之”代小窗,后一个“之”代窗上刻的字。

  提问:窗上的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明确: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摘录下来组成对联,刻在小窗上,不仅与上节“大苏泛赤壁”相应,非常切题,而且也可以启发读者联想到核舟外的赤壁景色。同时,作者真切地将它们描述出来,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归纳:第2节主要写船仓。作者是按观察顺序依次来写。以写船仓为主。其次序是先写仓,次写篛篷、小窗,再写栏杆,后写对联,其中又以写窗和对联为主。同学们按上述顺序加以理解记忆,有助于背诵(这点也可视具体情况,启发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概貌;首尾长分八有奇,高可二黍许。

  船仓:篛篷、小窗、栏杆、对联。

  (七)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引导学生回忆第1.2节的层次(不看书),然后教师念一句译文,学生朗读一句原文(反复两到三次),再要学生合上课本,教师译一句译文,学生背诵一句原文。

  四 课堂作业 。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以、曰、尝、贻、盖、云、有、许、覆之、闭之、糁之。教师巡回检查以后加以补充纠正,要求学生课后誊正到《文言词语积累本》上。

  五 课外作业 :继续背诵第1、2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习课第3、4节。

  教学步骤 :

  一 复习旧课:

  (一)检查《文言词语积累本》誊正情况,并加以讲评。

  (二)指名学生背诵第1、2节,并加以讲评。

  二 学习新课。

  第2节写的核舟的中部,主要是写物,第3节则是写人。

  (一)指名学生翻译第3节。教师补充。

  第3节写船头苏、黄、佛的姿态和活动。“船头坐三人……鲁直居左”。峨冠:前面省略了动词“戴”。而:连词,连接“峨冠”和“多髯”,表示并列关系。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的“的”,指人。这里先总记人数,后分记三人姓名。在分记中,对于东坡,着力展示其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鲜明地突出这一主要人物,照应“大苏泛赤壁”一句,紧扣核舟主题;对黄、佛,却只点明他们的位置,行文有详有略,有主有次。下面分两组描述三个雕象。

  先写苏、黄。“苏、黄共阅一手卷……各隐卷底衣褶中”,如有所语:“所”和它后面的助词“语”组成名词性词组,直译成现代汉语是:好象在说话似的。这里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述,以“手卷”为界,先写苏、黄上半身。具体写法是先总后分:先总写苏、黄的动态,后分写时,则先苏后黄。写苏、黄共阅手卷的状态时,极其传神,把两人共同欣赏书画的兴味,情投意合的情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雕刻艺人把人物刻活了,作者也把人物写活了。从“东坡现右足”起,转为写两人的下半身,写法正好与上面相反,是先分后合。“现”与“隐”正好相对,“微侧”补述“坐”的姿态。两人的衣褶都看得很分明,可见刻工技艺之高,作者描绘之细。

  次写佛印,“佛印绝类弥勒……珠可历历数也”。绝:极。类:象。作者先写外形,次写神态,后写次势。写佛印的“矫首昂视”与前面苏、黄的共阅手卷,一俯一仰,互相对照,足见艺人的匠心独运;写神情不属是由于僧俗不同,各具特色。这种区别,又是由他们各自的教养与身分决定的。这说明雕刻艺人和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和各种人物的观察很细致,很深刻。“珠可历历数”,细致至极,写尽刻工的奇巧。

  第3节写船头苏、黄、佛的雕像,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先总述,后分述。

  板书:船头:苏、黄、共阅手卷,佛印欣赏江景。

  (二)指名学生翻译第4节,教师补充。

  第4节写船尾两个舟子的姿态和活动。“舟尾横卧一楫……若听茶声然”。横卧:平放,说明不用“楫”;与首段“泛”字相应。居,站。若……状;像……样子,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呼:喊出高而响亮的声音。“啸呼”可以译为“大声呼叫”。抚:摸着。其:指示代词,那人,若……然:像……似的、像……样子,然:句尾助词,这一节的描述,用词造句,很有分寸,居右者“仰面“啸呼”,以动为主;居左者俯首“听茶声”,以静为主。一动一静,绘声绘形,极写核舟的奇巧。足见雕刻艺人之精工,体现了作者揣摩体会细腻入微。

  这一切写船尾,作者先写船桨,便于描述两个舟子的位置。他们以横卧的(楫)为界,一个居右,一个居左。居右者在啸呼,显得活泼,居左者在烹茶,显得很沉静。

  板书:船尾:舟子二个,居右者啸呼,居左者烹茶。

  三 课堂作业 

  口头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髯 绝 类 属 诎 衡。

  教师补充纠正后,要学生誉写到《文言词语积累本》上。

  四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第3、4节(做法同前,在此从略)。

  五 课外作业 :继续背诵第3、4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讲读课文第5、6节,归纳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归纳本文古今词义的异同和一些语句在词序上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教学步骤 :

  一 复习旧课。

  (1)检查《文言词语积累本》誉正情况。

  (2)指名学生背诵第3、4节并加以讲评。

  二 讲读新课。

  (一)指名学生翻译第5节,教师补充。

  第5节写船背上所刻的题名。“船背”二字,点明观察和描述的部位。其:指示代词,那个。船者:船底。交代船底较平,才可以题名篆刻,照应“罔不因势象形”。则:顺承连词,就。题:书写,这里指雕刻。题名:即雕刻了名字。其上:其,代词。指代船的底部,“其”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词“于”。船底本来没有东面可以雕刻。现在刻上题名和篆章,可见雕刻艺人能充分利用桃核的空间,构思精巧,又一次与首节相应,接着记题名内容。文曰:文字是。甫:也写作“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常附在表字之后。“虞山王毅叔远甫”译成现代汉语是:虞山人姓王名毅字叔远。

  这里交代核舟制作的时间、雕刻者的籍贯和姓名,以补足首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的叙述。下边记题名的笔画和颜色。若:像。其:代词,指代“文”。笔画像蚊足一样细,其小可知;而一钩一画又都清清楚楚,又可以见出它的“奇巧”。接着再写篆章的内容和颜色,篆:,汉字的一种书体,有小篆和大篆之分。初平山人:雕刻者的别号,古代文人往往喜欢用某某山人、某某居士之类作别号,题名的笔画细若蚊足,篆章势必也是这样,所以作者略去不写,而图章习惯用红色印泥,所以要提“其色丹”。其:代词,指代篆章“文”。

  第5节写船底,主要写题名和篆章。先写题名,交代制作年月和雕刻者的籍贯、姓名,后写篆章,补述雕刻者的别号。

  以上四节是本文的第二段,是分叙,由船仓、船头、船尾到船底,层层写来,井然有序,而在一般的描述中,又细写船头三个人的形象,重点很突出;同时,文章处处照应第一节,紧扣“奇巧”二字行文。

  板书:船者:题名和篆章,文字内容、字迹笔画、颜色。

  (二)指名学生翻译第6节。教师补充。

  这一节是全文的总结。先总结人。通:共、总。一:满、全、整个。为:动词,雕刻。接着总结窗户。再总结物件。最后总结雕刻的字数。从“为”之后,数词全放在名词后面,省去量词,做补语,表示数字的强调。与现代汉语词序不同,译成现代汉语要补出量词。以上统计,足见人和物很多。下边却写核舟之长。而:转折连词,可是。其:代词,指代核舟。曾:副词,作竟讲,表示意想不到的语气。核舟“不盈寸”,上面竟刻了这么多的东西。作者以数目之多对比体积之小,更见雕刻艺人的“奇巧”。接着交代核舟的原料。盖:句首发语词,原来是。者:直当于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的“的”,指代修狭的桃核。之:代词,指代核舟,可以不译出。这里点明核舟之“核”,与第2节开头相呼应。作者作了上面的总结,末尾以赞叹收束全文。亦:也。灵怪:神奇,含有“鬼斧神工”的意思。“灵怪”与音节的“奇巧”相呼应。以上是第三段,总计核舟上的人、物、字等,以赞叹作结,再次突出艺人技艺的高超。

  板书:总计:人五,窗八,篛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题名、篆文三十四字。

  三 指名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描述了在桃核上雕刻成的小船和船上众多的人、物的情态,生动地反映并赞扬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品的水平,以及雕刻艺人卓越的技巧,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四 指名学生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一)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二)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五 课堂作业 

  1.做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三。

  [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部分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如“人、窗、手”等。但是不少词,现代的意思与古代的意思已经不相同了,如“1”句中的“曰”,现在说“叫做”。“2”句中的“贻”,现在说“赠、送”。“3”句中的“髯”,现在说“胡子”、“胡须”。“4”句中的“夷”,现在说“平”。

  2.做课文后面“思考练习”四。

  [参考答案]

  词序是指词在句中的先后次序。古今汉语句子中的次序大体相同。

  如“1”,词序是相同的(不过,在数词“一”后面要加上相应的量词“幅”);“2”,词序也相同(数词“一”后面也应当加上量词“支”);“3”词序也是相同的。“4”中,“通计一舟”的词序相同(在数词“一”后面要加上量词“只”或“条”),但“为人五”、“为窗八”的词序却不同,现代汉语要说成“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子”,名词和数词的位置要倒过来,并在数词后面加上相应的量词。

  六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第5、6节(做法同前,在此从略)

  七 课外作业 :

  1.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二段。

  2.自选一件制作精巧的工艺品,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然后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概貌:首尾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船仓:篛篷、小窗、栏杆、对联

  核 舟 船头:苏、黄共阅手卷,佛印欣赏江景,

  大苏泛赤壁船尾:舟子二人,居右者啸呼,居左者烹茶,

  船背:题名和篆章,文字内容,字迹笔画、颜色,

  总计:人五、窗八、篛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题名、篆文三十四字。

《核舟记》习题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3、学习本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4、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教学方法】

  自学点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活板》这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其实,在我国古代,像毕昇这样有才智的人很多,明朝的雕刻家王叔远也是其中一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介绍他雕刻技艺的课文。

  二、板书课题

  三、简介作者及作品

  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文言语句的停顿。

  五、自学课文

  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解决。

  六、集体解疑

  七、检查自学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魏学洢( ) 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余核舟一( )

  长约八分有奇( )( )二黍许( ) 篛蓬( )石青糁之( )

  多髯( )手卷( )衣褶( )矫首( )不属( )

  诎右臂( )舟楫( )椎髻( )叔远甫( )篆章( )

  2、解释加点词语:

  明有奇巧人 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余核舟一 八分有奇

  中轩敞者为舱 峨冠而多髯者

  其两膝相比者 佛印绝类弥勒

  神情与苏、黄不属 题名其上

  又用篆章一 其船背稍夷

  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辨析词义:

  罔不因势象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无案牍之劳形 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每一字皆有数印 珠可粒粒数也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左手抚鲁直背

  佛印居右 左手抚炉

  启窗而观 其两膝相比者

  中峨冠而多髯者 而竖其左膝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其人视端容寂

  而竖其左膝 其船背稍夷

  计其长曾不盈寸

  4、划分停顿: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珠/可历历数也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翻译文言语句: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掌握本课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2、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赏析课文

  1、集体朗读课文并思考:

  ⑴ 理清本文的段落结构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⑵ 弄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讨论明确:

  ⑴ 本文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说明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4段),具体介绍核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第二层(第5段),介绍核舟的背面,写王叔远的题名和篆章。

  第三部分(第6段),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赞叹雕刻家的技艺。

  2、课文第二部分介绍核舟按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说明。先介绍核舟的证明,再介绍核舟的背面。核舟的正面是主要部分,作重点介绍,核舟的背面是次要部分,作概略介绍。在介绍核舟的正面时,先介绍中间的船舱,然后介绍船头,最后介绍船尾。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

  ⑴ 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⑵ 本部分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⑶ “盖大苏泛赤壁云”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⑴ 奇巧。

  ⑵ “能以──各具情态”分别从原材料的微小,表现题材的广泛,艺术构思的巧妙和高超的手艺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⑶ 在全文起着桥梁作用,为下文张本,总起下文。

  3、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

  ⑴ 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⑵ 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 意在表现什么?

  ⑶ 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讨论明确:

  ⑴ 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⑵ 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

  4、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

  ⑴ 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⑵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⑶ 从作者对佛印的神态、动作的刻画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⑷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⑸ 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讨论明确:

  ⑴ 着力表现苏武、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态度。

  ⑵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⑶ 一个不拘于世俗礼法、放浪形骸的和尚形象。

  ⑷ 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⑸ 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5、指名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思考:

  ⑴ 这一段文字的说明结构。

  ⑵ 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讨论明确:

  ⑴ 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揖左右舟于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⑵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6、指名朗读课文第五段并思考:

  ⑴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⑵ 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⑶ 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讨论明确:

  ⑴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⑵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⑶ 不能。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补充。

  7、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对船上的事物进行不厌其烦地点数和说明?

  讨论明确:强调了尽管核舟的体积之小,,让人对小小核舟所刻人、物之丰富叹为观止。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感叹“技艺灵怪矣哉”,也正是读者由衷地感受。

  三、拓展延伸

  学习古人,了解我们祖先的伟大艺术创造,并不是让我们找到什么心理平衡,面对我们先人曾优越西方的那么早的发明创造,面对发达国家飞速发展的科技,想想今天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位置,我们需要做得更多的是借鉴、继承、发扬,再发明,再创造。读了《核舟记》这篇短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四、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文。

《核舟记》习题 篇8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语言见解生动严密。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扫除阅读障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体会文章的主要特色。两课时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做好引导、点拨工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wǎng)、贻(yí)、轩敞(xuānchǎng)、箬蓬(ruòpéng)、黍(shǔ)、糁(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 ,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i,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诺。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医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o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

  ②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③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

  ④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舶的舱顶有着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工顶船篷(能看 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核舟记》习题 篇9

  教学目的

  1.练习诵读,培养语感。

  2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读准句读。

  2掌握以下词语:为、贻、属、诎、衡、简、奇、泛、许、比、罔不。

  3了解总一分一总的说明顺序,以及第5段的内部顺序。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解说:语感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口诵心维。鉴于初中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很多,不宜作过高要求,但求能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就可以了。)

  2.点拨法。

  (解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不必字字落实、句句讲清,只在必要时做些点拨与引导。)

  3评点法。

  (解说:应当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要做到收放适度,收而不放,流于死;放而不收,流于乱。)

  4.研究法。

  (解说:研究需要方法,但更需要一种态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请同学们准备好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画一个长为29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

  画好以后请在长方形内再画一个椭圆,然后可以把这个椭圆看作一只船,请你在船头画3个人,船尾画2个人,船头的3个人中,中间的一个戴着高帽子……不少同学说地方太小,画不上。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我却知道一个人,他不但能在方寸之间安排这么多人物,而且可以把每一个人的神态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同学们相信吗?如果不相信,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明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学习以后,你自然会找到答案。

  (解说:这一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设里悬念,激发兴趣;二是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微雕艺术的难度,从而对王叔远的精湛技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研习课文

  三.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解说:文言文教学,诵读是非常必要的手段。诵读应分层次,一是准确,二是流畅。)

  (2)词语积累,要求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数量词用法四类情况进行归类整理。

  (解说:文言实词与应调的积累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到实处。之所以要学生分类整理,一是便于记忆掌握,二是便于发现规律,掌握语言积累的方法。)

  (3)学生就句读、难解词句质疑问难。

  (解说: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及时反馈、迅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学做出相应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4)课堂练习。

  ①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a.尝贻余核舟一 b.盖大苏泛赤壁云 C.高可二黍许 d.雕栏相望焉 e.神情与苏、黄不属 F其船背稍夷 g.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②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诎右臂支船 C.左手倚一衡木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③说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

  a.为为官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通计一舟,为人五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可高可二黍许珠可粒粒数也(解说: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活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词语。实施这一环节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分成两大姐,分别整理,尝试命题,然后进行比赛,寓学于乐,增强识记效果。)(5)课文总理。

  全文共6段。第五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简介核舟雕刻者生活的时代、姓名、精湛技艺,并道出核舟的来历。第2~5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分别说明核舟的大小,船舱的布局,船头3人的姿态神情,船背所刻之字等等,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6段为文章的第三部分,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以对雕刻者技术的赞叹收束全文。            (解说:便于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文意,为下面的品味等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布置作业 。

  1)朗读课文。

  (2)分类整理相关词语。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朝进

  二、具体研习

  三.研习第3段。

  (1)船头3人中,为何先交代苏东坡的位置,可不可以先从佛印说起?

  (解说:由此问,引出关于说明顺序的话题,进而分析第3段乃至全文的说明顺序。)

  (2)何以看出船头3人中间坐的便是苏东坡?

  (解说:这一问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件雕刻品的主题是苏武游赤壁,从而进一步理解这件雕刻品的文化内涵;二是弓l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比如从“山高月小”等引文,从人物身份等等来考虑。总之,是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3)共闯手卷表现出怎样的情

  调?

  (解说:这一问题是想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抓住人物的动作分析人物的心态;也可以让学生作简单表演,创设情境,体会当时3人的心情。)            2讨论本文的中心。

  明确:细致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解说:这一讨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辨析能力,要把本文的如心与雕刻品即核舟的主题区分开来。)            三、欣赏品味

  1.品味王叔远精妙的构思。

  (l)照应。既开小窗,便可“启窗而观”;既挂念珠,便可“历历数也”。

  (2)暗示。对联,增加文化内涵;“横卧一楫”,暗扣“泛赤壁”。

  (3)色彩缤纷(蓝、黑、红)。

  (解说:此题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精读的习惯,同时也可培养其观察、思维的能力。)            2.品味末段文字删削之意图。原文结尾为: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糜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骗,今乃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

  (解说:此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不必定于一尊。

  求全责备。)

  四、布置作业 

  请你选择一件给你留下较深印象的工艺品,依照本文的说明顺序(总一分一总,中一前一后)写一篇说明性短文。语言尽量做到生动、简洁。

  (解说:能力迁移的重点有二,一是说明顺序,二是语言特点。)板书设计 (附板书图)            (解说:这一板书主要想呈现出本文的说明顺序,用①②等标注的是文章中实际说明的顺序,目的是更直观地反映出作者对对称美的一种追求。)

  [1]

《核舟记》习题 篇10

  教学目的

  1.练习诵读,培养语感。

  2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读准句读。

  2掌握以下词语:为、贻、属、诎、衡、简、奇、泛、许、比、罔不。

  3了解总一分一总的说明顺序,以及第5段的内部顺序。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解说:语感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口诵心维。鉴于初中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很多,不宜作过高要求,但求能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就可以了。)

  2.点拨法。

  (解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不必字字落实、句句讲清,只在必要时做些点拨与引导。)

  3.评点法。

  (解说:应当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要做到收放适度,收而不放,流于死;放而不收,流于乱。)

  4.研究法。

  (解说:研究需要方法,但更需要一种态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请同学们准备好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画一个长为29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

  画好以后请在长方形内再画一个椭圆,然后可以把这个椭圆看作一只船,请你在船头画3个人,船尾画2个人,船头的3个人中,中间的一个戴着高帽子……不少同学说地方太小,画不上。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我却知道一个人,他不但能在方寸之间安排这么多人物,而且可以把每一个人的神态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同学们相信吗?如果不相信,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明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学习以后,你自然会找到答案。

  (解说:这一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设里悬念,激发兴趣;二是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微雕艺术的难度,从而对王叔远的精湛技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研习课文

  三.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解说:文言文教学,诵读是非常必要的手段。诵读应分层次,一是准确,二是流畅。)

  (2)词语积累,要求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数量词用法四类情况进行归类整理。

  (解说:文言实词与应调的积累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到实处。之所以要学生分类整理,一是便于记忆掌握,二是便于发现规律,掌握语言积累的方法。)

  (3)学生就句读、难解词句质疑问难。

  (解说: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及时反馈、迅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学做出相应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4)课堂练习。

  ①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a.尝贻余核舟一b.盖大苏泛赤壁云C.高可二黍许d.雕栏相望焉e.神情与苏、黄不属F其船背稍夷g.虞山王毅叔远甫刻②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b.诎右臂支船C.左手倚一衡木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③说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

  a.为为官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通计一舟,为人五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可高可二黍许珠可粒粒数也(解说: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活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词语。实施这一环节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分成两大姐,分别整理,尝试命题,然后进行比赛,寓学于乐,增强识记效果。)(5)课文总理。

  全文共6段。第五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简介核舟雕刻者生活的时代、姓名、精湛技艺,并道出核舟的来历。第2~5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分别说明核舟的大小,船舱的布局,船头3人的姿态神情,船背所刻之字等等,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6段为文章的第三部分,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以对雕刻者技术的赞叹收束全文。(解说:便于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文意,为下面的品味等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2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分类整理相关词语。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朝进

  二、具体研习

  三.研习第3段。

  (1)船头3人中,为何先交代苏东坡的位置,可不可以先从佛印说起?

  (解说:由此问,引出关于说明顺序的话题,进而分析第3段乃至全文的说明顺序。)

  (2)何以看出船头3人中间坐的便是苏东坡?

  (解说:这一问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件雕刻品的主题是苏武游赤壁,从而进一步理解这件雕刻品的文化内涵;二是弓l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比如从“山高月小”等引文,从人物身份等等来考虑。总之,是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3)共闯手卷表现出怎样的情调?

  (解说:这一问题是想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抓住人物的动作分析人物的心态;也可以让学生作简单表演,创设情境,体会当时3人的心情。)2讨论本文的中心。

  明确:细致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解说:这一讨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辨析能力,要把本文的如心与雕刻品即核舟的主题区分开来。)三、欣赏品味

  1.品味王叔远精妙的构思。

  (l)照应。既开小窗,便可“启窗而观”;既挂念珠,便可“历历数也”。

  (2)暗示。对联,增,《核舟记》.设计.-教学教案

《核舟记》习题 篇11

  教材分析

  1.魏学洢的《核舟记》是一篇公认的传统教学代表作品,也是一篇意味隽深的文艺小品,生动表现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美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2.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的结构模式,突出重点。

  3描写入微,语言精练简洁,富于想象神韵毕具。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了本文内容,对描述的小核舟能表现出人物、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宫殿、器物等各种造型兴趣极大。

  弱势:初读文章感觉描述范围极广、内容较多,与材料的体积很小产生矛盾。

  措施:安排大家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重点讨论描写“大苏泛赤壁”的段落。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入微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词句;

  2、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第一、三部分

  2、揣摩文意,回答问题

  二、整体感知,研读第二部分(2—5)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

  (2)研读第二段。设计问题如下。

  ①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②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③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3)研读第三段。

  讨论:①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②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③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④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小结第三段:这段文字,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描述每个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分明。

  (4)研读第四段。

  ①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

  ②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③小结:第2-4段是写船的正面,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

  ④研读第五段,设计问题如下。

  a.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b.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c.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三、课堂小结:这是全文的重点,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和舟情景。

  四、再读文章细品韵境。

  五、布置作业:课后第三题。

《核舟记》习题 篇12

  [课标点击]1.知识与能力:积累一定量的常用文言词语。2.过程与方法: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难点剖析]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发散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罔(      )      袒(      )      矫(      )      髻(      )戌(      )      糁(      )      髯(      )      诎(      )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诎:衡:简:有: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1)写出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 (2)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中考巡礼](2005武汉)1.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字填写在括号里。  ①煦暖  相形见拙  拮据  阔绰(   )  ②恻隐  无遐顾及  逶迤  脊梁(   )  ③潮汛  不屑置辩  魁梧  祈愿(   )2.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综合收敛]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解释下面的词语。    (1)峨冠:                                  (2)髯:    (3) 袒:                                   (4) 历历:2.翻译下面的句子。佛印绝类弥勒。 3.写出文中描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句子。 4.写出文中描写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 5.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迁移整合](2005浙江)东坡画扇  (宋)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某家以制扇为业                      (2)适父死(3)至懊恨不胜而去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核舟记[发散训练]1.略2.略3.(1)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2)略。[中考巡礼]1.a.绌b,暇c.汛2. c[综合收敛]1、(1)戴着高高的帽子   (2)胡须   (3)露   (4)清清楚楚    2、略   3、峨冠而多髯   4、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迁移整合]1.(1)职业  (2)适逢(恰逢、正赶上)  (3)离开  2.c   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核舟记》习题 篇13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语言见解生动严密。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扫除阅读障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体会文章的主要特色。两课时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做好引导、点拨工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wǎng)、贻(yí)、轩敞(xuānchǎng)、箬蓬(ruòpéng)、黍(shǔ)、糁(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 ,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i,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诺。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医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o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

  ②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③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

  ④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舶的舱顶有着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工顶船篷(能看 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导入 新课时

  二、学习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如有所悟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武、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培”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5.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武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依格”的介绍,对怫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三、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

  (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十量词十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揖比喻:居右者谁会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沪上有壶。

  3.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 到“居左者”。

  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

  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揖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辑同于无揖,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四、学习第五、六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字词。

  ①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宇。

  ②文曰“天启壬成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王戌秋日,即明嘉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武《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来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武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

  ③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

  ⑥ 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i,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3.思考: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给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五、学生齐读课文,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l)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六、布置作业

  课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核舟记》习题 篇14

  1、这堂课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达到了全员参与,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目的。

  2、开放性强,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例如:自己动手实践,用自己语言描述等。一开课就设计一个亲自动手的氛围,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将这一设计贯穿整堂课,使本文内容理解起来显而易懂。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走弯路。课堂上既放得开也收得拢。教学环节形式多变,也适应初中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需要。

  3、在这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摒弃说文解字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轻松愉快、有序和谐的方式组织学生探讨并有所发现,自然得体。通过朗读,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又提高了自己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协同,使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上得以实现,努力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知识引导者和交流的对象,达到合作创新、求异创新的效果。

  5、另外,我想: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大目标融入具体课堂教学中,也可收到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效果。

《核舟记》习题 篇15

  《核舟记》教案

  教学设想:进入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要求都不同于初一,要避免全盘灌输和机械地翻译字词,要让他们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完成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工作,并且在学完课文后,能切实积累扎实的文言词语,能背诵掌握若干文言名句,能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能和文章作者完成一种特殊的精神交流,能积淀深厚的文学修养,能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淫。

  本课拟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通译,第二课时进行文本分析,师生互动,鉴赏文章,第三课时系统整理词语,夯实基础。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任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关乎整篇课文的学习。

  1.在家完成试读,画出阅读障碍。

  2.参考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完成翻译全文的任务。

  3.查找有关苏轼的生平,能积累学过的几首苏轼的诗词。

  注明:该任务相当繁重,提前两天安排,并且要检查。

  教学目的:一.熟悉文本,正确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二.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三.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四.全文翻译。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正音:罔贻黍糁褶篆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在检查过程中,力求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特别关注沉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容易回答的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

  朗读方式力求多样,师生合作是较好的形式。

  4.逐段检查翻译,学习课文字面意思,疏通文义。

  第1段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第2段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第3段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此教学环节琐碎,容易感到疲劳。建议几种学习方式:1。分组,每个组完成一段;2。指定主讲人,大约六位,其他补充。3。事先安排学习程度不等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

  每当学完一段,都要留出消化时间,读一读,谈一谈。

  5.共同欣赏苏轼的诗歌。

  6.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总-——分——总。

  7.布置作业:整理文中若干词语的解释,若干句子的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2.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3.体会雕刻家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感受艺术品的魅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核舟的体积小,雕刻内容却极其丰富。学生活动,自己试着找出你认为雕刻生动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表示赞成,并且也抓住其中一处,感叹雕刻细致,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和核心:雕刻家构思精巧,记忆精湛。

  2.出示幻灯片,展示第一张图片,学习第二段。

  看着图片,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背诵。

  重点探讨窗户上的对联,有何作用。

  明确:暗示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同时让学生想象一幅江水明月图,皓月当空,清风徐来,明白这是为泛舟提供了美好的背景环境,让人浮想联翩。

  3.出示第二张幻灯片,学习第三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雕刻家把苏轼放在中间,是精心构思的,突出他的主人公地位。“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插入苏轼游赤壁的故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武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到使,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人姿态、神情各有特色,可见“奇巧”。

  三人同样是闲暇安适,但动作神情各不相同。苏黄二人主客分明,共同切磋,忘怀得失,陶醉与画卷美好的意境之中,全然是学者风度。而佛印的动作、神态则超脱粗犷,俨然是个出家人。

  写苏、黄二人,详写姿态,兼写神情,笔调细腻;先写上半身,后写下半身,井然有序。写佛印姿态、神情栩栩如生。先苏后黄次佛印,主次分明。作者用比较的方法来介绍,既显露出所雕人物的各自不同的身份性格,又表现出雕刻者在构思中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情趣。

  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作为核心内容,雕刻家不止给我们展示了他细腻的雕刻艺术,更给我们营造了苏轼泛舟赤壁的闲适和旷达。在好友的陪伴下,明月清风的熏染下,大苏确实摆脱了现实的苦闷,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欢乐。

  补充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留出背诵的时间,当堂背过。

  4.作者是如何描写舟尾的?展示幻灯片。

  ——写核舟上的次要人物舟子二人的形象。

  居左者:仰面啸呼(动)

  居右者:视端容寂(静)

  舟子神态、动作、神情刻画细致,动静相兼,动静对照,相应成趣,实在“奇巧”。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准确生动地展示出了王叔远“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绝妙的雕刻技艺,可见语言的准确、简明。同时也可以想象两个舟子的自由和从容也衬托了大苏的旷达形象。

  在幻灯片的提示下,背课文片段。

  5。介绍舟的背面

  (1)作者是如何介绍船背面的?

  ——船背虽是略写,也是先总写它的形状“稍夷”,再介绍上面的题字、篆章的内容、大小、颜色。

  (2)哪些地方表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用比喻的方法再次表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

  6.回顾总结:

  我们通过直观的图片,结合作者的准确描述,充分感受到雕刻家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确实是鬼斧神工,精妙绝伦。也被大苏泛舟赤壁的旷达胸襟深深感染。

  8.布置作业:背诵2,3,4段。

  写一段文字,用空间顺序。

  教学反思: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二课时,教学原则是力求生动,深刻地把文章主旨传达给学生。为此我查找了大量的苏轼,黄庭坚,佛印的资料和图片,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被苏轼的人格和才华再一次打动,找到了雕刻家选取这个文学故事的创作原由,那就是民间对苏轼的仰慕。并且极力想把我的感悟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共享。同时还感到第一课时的扫除阅读障碍的确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没有第一课时的铺垫,第二课时就有空中楼阁之感。但是由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对学生提出的异想天开的问题没有解决。

  附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一代风流之士苏东坡先生,天赋过人,诗文写得狂放潇洒,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不仅仅如此,他生平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参禅悟佛。苏东坡在杭州时,喜欢与西湖寺的僧人交朋友,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泛舟江河之上,吟诗作对。苏东坡看见河边有一只狗在啃骨头,灵机一动,想捉弄一下佛印。他用扇子指着正在啃骨头的狗,叫佛印看,脸上颇有得意之色。佛印一看,就知道苏东坡又想骂他了,于是就把手中那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他们这是打哑谜,东坡叫佛印看那条啃骨头的狗,其实是给佛印出了一条骂佛印的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丢进河里,不但回接了东坡的上联,还把东坡也骂了回来:“水流东坡诗(尸)”。

  还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照样清蒸了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为难为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里。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不动声色地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里有鱼(余)啊!快,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里把鱼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