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散文》伤感散文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 祝福送暖心中留。千家万户同同日, 醉卧放歌赏亲情,这就是过年的感觉;下面是有伤感散文过年,欢迎参阅。
伤感散文过年:过年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已经经历了42个春节。眼望20xx年的春节已过,我善感的心更是思潮起伏,难以平静。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农村娃在那个时候的最大的企盼就是过年。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贪嘴。桌上的菜肴是丰盛的,喷香肥腻的鸡鸭鱼肉奢侈地安慰着我们一直寡淡的胃肠。那时,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回大鱼大肉,大人们在过年时,尽管内心充满着酸楚与无奈,充满着希冀与渴盼,家家无论再穷,都要割上几斤猪肉或杀几只鸡子来庆祝过新年。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家里三天两头有老亲旧卷走访,一有客人就有肉吃,我们自然能搭上嘴福,小孩子哪个不喜欢呢?我们姊妹四人,只有小傻弟最贪吃,于是,一到年末,我们懂事的三姐妹总是缠着母亲少割点肉,正月初一包饺子让母亲包豆腐素饺子,这样,家里来客人时,免得父亲下厨作难。母亲总是在父亲煮完大锅菜后,给我们一人夹一块猪肉吃,并一个劲地说以后会让我们吃个够。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我们可以野着性子玩耍。过年的时候,学校放假,大人们不像平时那样逼着我们干农活,我们可以野着性子玩。最难忘的是玩冰溜。虽然我是个女孩,却比男孩子还要胆大、调皮。位于深山的我们,冬天特别寒冷,门前的小河总是结着厚厚的冰。于是,我总是吆喝上小伙伴们去小河比赛扔砖头,看谁扔的远,看谁砸开的冰窟窿多。房檐上会有冰串挂着,拿竹杆横着打过去,齐刷刷落下来,然后捡起来玩,直到化成水滴流尽。偶尔会有雪,那时候,笑声会如雪花在场院里纷扬,滚着雪球,垒着雪人,冻红了小脸,冻僵了小手,头上的帽子脖下的围巾往往转移到了雪人身上,如果不是大人们一个个强行拖回家,是可以陪着雪人过夜的。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我们有新衣服穿。三十晚上,父亲早早地烧上一大锅热水,让我们一个个洗澡、洗脚。临睡觉前,母亲便把做好的新衣服给我们套好,让我们穿上新鞋在她面前试一试,望着我们高兴的样子,母亲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所谓新衣服,就是用母亲自己织的花棉布做的,新鞋也是母亲做的布鞋子。第二天,盼望许久的新衣裳穿上了身,辫梢鲜艳的红绸在跳橡皮筋时如蝴蝶般翩飞于耳畔肩头。我们小孩子们在一起,便比着谁的衣服漂亮。手巧的母亲尽管用的同样是棉布,可裁剪时用不同的图样,因此做好的衣服格外美观,使得小伙伴们总是围着我们看,一个个那羡慕的眼神至今仍历历在目。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喜欢那时农村过年的氛围。过年的时候,房间里总是窗明几净的,床上的被褥散发着阳光的味道。父母一改往日的来厉,和善着面容叮嘱我们不许吵架。口袋里一定会有糖果的,去亲戚家拜年时,甜甜的叫声会换来一个个小红包。母亲总是大方地让你收着。然后,就在你一个个拆着红包,计算着压岁钱的数额(最多是一元钱)快乐而满足时,开学的日子到了,母亲伸手问:你的压岁钱呢?这个时候,你遗憾地明白:年,过去了。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喜欢那象征着喜庆的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仅象征着喜庆,也预示着新春的到来。农村的孩子们,无论女孩还是男孩,一年到头儿除了上学之外,就是帮着家里干各种农活儿。挖猪菜、放牛、割草、拾麦穗儿、搂柴火、积肥、锄地……都少不了我们,甚至我们假期也是与农村的节气相呼应的,如我们比城里的孩子们多的麦收假,秋收假等等。在一样样农活中,在我们付出辛劳的同时,也埋没了多少童真与乐趣。所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释放出属于自己的欢乐。而燃放鞭炮则成了这种释放不可缺少的载体。过年时的大人们,会到集市上大大方方掏一次腰包,从热闹非凡的市场上买回二踢脚、机械小鞭炮、大鞭炮等等爆竹,供我们过年时玩耍。那时的农村,没有城里人燃放的五颜六色的花炮,什么彩灯、礼花、震天雷等等我们闻所未闻,更不用说是见过了。尽管如此,大人们给我们购买的那些有限的几种花样鞭炮,对于我们来说就足够叫我们爱不释手的了。我们深知,我们手中的花炮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格外的珍惜。大挂鞭也好,小挂鞭也好,有的100头一卦,有的则是300头一卦,可我们为了能在整个正月里得到那片刻的喜庆,我们会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拆开来,由挂鞭变成一个个小炮,然会再一个个地去燃放,目的就是想慢慢地享受这不同凡响的代表着春的信息的鞭炮声。明明是挂鞭,我们却要把他们拆开来人为地弄成绿伞的小炮。之后,我们左手攥着几个小炮,右手拿着一截香头,一点一放。当小炮点燃后,需要掌握好燃放的时间,早扔出去就会掉在地上,炮捻由于受到震动而熄灭,变成哑炮,所以必须在小炮即将爆炸的一瞬间扔到天空中去,这样才会换来小炮在夜空中释放出来的片刻的灿烂光芒,这片刻的火花,足可使我们兴奋不已的了。过年留给我的记忆,只有年三十的时候村村相互呼应而连成一片的鞭炮声所织成的欢乐气氛和浓浓的年味儿。
三十年多年过去了,我早已远离了曾经给我带来欢乐的家乡,可每当春节,听到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望着窗外腾空而起的缤纷的节日礼花所绽放出来的夺目的色彩,我还是时不时地想起家乡过年的景象。时常想起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小炮和“刺花”……。
后来渐渐长大了,我盼过年的心情也就不那么迫切了。
成年后就怕过年,忙碌了一年本应该歇歇了。辞旧迎新,中国人讲究过年。作为从深山里飞出来的我,更是惦记着娘家、婆家、亲戚……于是,大小商场逛遍,大包小包提回家。
自从87年母亲去世以后,我和姐姐相继离开家后,父亲总是盼望我们能回家过团圆年。那时,我和姐姐总是给一个失望的答复:要看门确实脱离不开。
年轻时,还没有更深地理解心里那份深深的牵挂。随着年龄的增长,直到自己作了母亲,心里那份牵挂我渐渐体验到了,也深深地理解了作父亲那份永远剪不断的长长的思念。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以后,77岁的父亲总是拄着拐棍站在村头天天在村口等待,盼望着我们回家。当我和姐姐在腊月二十五(六)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看见父亲那份由衷的惊喜,那份真实的高兴,看见脸上堆满的笑容变成了五线谱……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突然酸酸的,眼泪不听话的滚落下来,父亲却安慰我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多高兴啊!”
父亲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勤劳、善良,知书达理,他的一生是劳碌的一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把我们抚养大,他累得早早的衰老了,头发白了,手粗粗,腰也弯了,满脸皱纹。当他把我们养大了,我们又一个个离她远去,他的晚年只剩下了一份孤独,一份希望,一份永远的牵挂……当我们回到他的身边这一刻,我觉得真的很对不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的心都在拉出思念的长纤,那长纤的另一头栓在我们身上。他说:他每天都在不停地想着我们这个在干什么,那个在干什么,累不累?冷不冷?想着想着,眼前就会出现我们小时候的活泼可爱的影子,他的嘴角会露出笑容。
在回家的日子里,父亲也忙这儿忙那儿,忙着让妹妹给我们做好吃的,每天乐得嘴都合不拢了。那几天,在享受着亲子之情。每当看见父亲那高兴的神情我的心都在隐隐作痛,我害怕时间很快过去,我把每一分钟都当两分钟过,我真想为地球制作一个定时器,在我和在一起过年的时候,能把时间定格在年假这段时间里,多给一份快乐,多给我一份享受,希望有一天我的理想能实现。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亲人的爱在一分一秒的凝聚着,离开的时间在一点一点的逼近,我的心在一点一滴的颤抖着。终于在不知不觉中,在亲亲热热中,在不想过完的情况下瞬间就过完了,我们又该返回工作岗位了。在要走的那天,我们回来时那份高兴和急切没有了,有的只是难舍难分,父亲说:“工作重要,到时就该回去,放假再回来。”说时显得特别轻松,但我知道的心此时的感受,他多么不希望我们离开呀。我们离开家时总是要送我们上车,在小车开动的瞬间,我看见在向我们招手,他的身影在我的视线里模糊了,此刻我给留下的是一份加倍的思念和孤独。
20xx年8月份,我可怜的傻弟又走失了,至今杳无音信。每当刮风下雨,我们的心像刀割一样疼痛。我们深知,年迈的父亲更是度日如年。尽管在我们面前,父亲尽量装出一幅轻松的样子,但我们何尝不知他那滴血的心。
过年,体现着浓浓的亲情,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过年的氛围更浓,情更真,谊更切!
伤感散文过年:过年的感觉
昨天朋友问我,过年的生活都安排好了?我说随便按排了一下。他说我家还什么都没有,我说一家三口也吃不了什么,他说总的有点年的感觉吧。我就在想年是什么感觉呢?我想过年就是过一种心情吧。
此时坐在电脑前,静静地敲打键盘,依然感觉得到窗外的热闹,涌动的人流。刚打开电脑时,就看见一网友一连串的留言:回家、回家、终于回家了。期盼而又激动,今天他一定坐上火车了。今早去火车站,看着比往常多好多的,背着大包小包出站的人流。我看了好半天,心里有一种温暖的感动,这就是过年啊!而这座城市也因此年轻许多,因为有好多年轻人回来。我们走在这流动的街道上,激动油然而生,过年了!
前几天一个朋友回家过年,他的家在崇山峻岭的大巴山里。大雪封山,我说去的了吗?他说要去,几年都没回去了,要去给父母砍柴挑水。一句话我的心里又有了许多温暖的感动,其实回去我们又能做多少呢?但是就是要回去,回家过年,因为那里有我们的亲朋好友,有我们成长的痕迹。
过年了,如果没有家可回,没有牵挂的人,没有亲朋好聚,还叫过年吗?
过年就是一份好长好长的牵挂,家里的人牵挂外面的人,外面的人想念家里的人,而这种想念就是回来说说话。过年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哪怕还在路上,哪怕火车票还未到手,幸福的感觉已经滋润我们全身——回家了。
我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千里迢迢回家过年的感受,但是一大家人坐在一起,远处的近处的,举杯同贺。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小孩子手里的压岁钱,外面不间断的片炮声,尤其是新年钟声敲响时,齐刷刷的鞭炮声。如果有外星人,就停留在我们的上空,他们一定会惊奇地问:地球人在做什么?我们在过年。
过年是团聚的温暖,说话的温暖,走亲访友的温暖,当然也是大把花钱的温暖。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永远是过年的主题。
伤感散文过年:说过年
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都应该与我差不多,没怎么过过洋节,不论圣诞节怎么火爆,平安夜怎么浪漫温馨,那都是年轻人的事,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对不上号了。我们爱过的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而在那么多的传统节日中,还最热衷过于春节。说起过春节,我要特别说一下上个世纪我们生活水平还不高的年代,关于过年的故事。 (通常华人把过春节俗称过年)。在我的记忆中,儿时十分爱过年,平时盼年、想年,过年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当时的过年有几盼,一盼是过年能解馋,在我的记忆中最早听到的一首童谣就是关于过年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年给你杀肥猪。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过年杀猪也都不大,百八十斤,这可是一家人一年的油水。过了腊八,家家要掏米蒸豆包、做豆腐,过年的夜里要吃顿肉馅饺子。后来长大了,看了小说<烈火金刚>后才知道,过年吃饺子全国都一样。那是过去老祖宗几千年留下的习俗。当时听爷爷讲,过年吃的饺子不应叫饺子应叫元宝.过年吃的饺子较平时的小,外形十分象古代银元状。饺子馅中往往要放几枚硬币或几粒花生仁;吃饺子不能叫吃饺子,叫揣元宝。谁在揣元宝时吃到硬币意寓谁在新的一年内吉利发财,谁吃到花生仁意寓着谁在新的一年里运气好,要升官。在那个年代人们都穷怕了,祈盼有好运、好日子过,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虽然现在谁也不信从年夜饺子里吃出硬币、花生仁的故事了!但我在爷爷80岁以后曾多次做这个游戏,博爷爷的开心。年夜里,爷爷总只依年老,胃肠不好,不吃了,为口头禪。在我们哥几个的一再安慰下,爷爷:揣几个元宝吧!这时爷爷的碗里,已有我们从饺子边放进去硬币的饺子.多次都是当爷爷咬了第一口就听到“咣”的响声.这时候的爷爷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容.有时还会说一声:看这样今年又死不了啦。这时我们全家人都会大声说:再一次的给老人家拜年,祝您长命百岁!这时的爷爷脸上可真谓是笑开了花。
二盼能有新衣穿。当时布很难买.每人每年只能凭票买21尺半布.色也只有白、蓝、黑三色.往往新买的白布要做衣服里子,蓝或黑色布做面,而新买的布先给大人做,小孩子也只能穿用大人旧衣服改做而成的。大人穿过的衣服给小孩改做时为了好看,做前妈妈都要买几袋染料将其染一染.现在想起那个时候的染布可真苦了妈妈。为了染布染匀,布要在放了染料的沸水锅中无数次的翻动几小时.妈妈的手常常被烫出数个水泡.事后手也因被染料浸泡的太久而多日紫青色,看着妈妈的手,我总会说:妈妈我们今后再也不染布了!而妈妈却笑着说:手起几个泡,脏了点算什么,只要你们穿的新鲜、干净、暖和妈就开心。等我儿子长大了,能挣钱,给我们家人买好多的衣服,到那时妈一定会不再干这脏活了。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早点挣钱,坚决不让妈再染布,但当我能挣钱买布的时候妈妈却被疾病夺去了生命,我没对她老人家尽一点孝,想起来心里总是十分难过。那时穿衣服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人淘汰的给大孩子,大孩子的给二孩子,家家孩子都好几个,就这个依次类推,这期间通过妈妈的一双巧手,破上衣可改成马夹,马夹可改成背心,实在不能用的旧衣服,还要拆成布角打袼褙用来做鞋。
三盼过年喜庆,过年了,工作在外地的家人能抽出身的都要回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乐乐呵呵有说不完的话.年晚上,儿孙们要给老人磕头.老人们总是满脸堆笑,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几个面额不大的钞币。磕头的场面很有趣:年岁小的男孩,磕头实惠,也不管地干湿,实着一跪,脑袋磕到地上咣咣直响,有时脑袋都起包。女孩不磕头。年青媳妇特别是新结婚的媳妇给老人磕头是必修课,但有时好象演戏。她们常常嘴上喊着给老人磕头,在地上直打转.要选一个干净干燥地方.有时还要垫上一个垫子,两手支着地,跪的一点也不实,头离地老高,好象蹲着行礼,特滑稽。
如今过年好象较几十年前年味淡了,但我笔者也同几位老人唠过嗑。他们认为年味淡的原因是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谁也不在为吃穿核计了。人们想吃啥有啥,想穿啥戴啥就穿啥戴啥,天天在过年。但现在国家制定的长假政策很得人心,过年了一家人能实实在在的聚几天,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实实是个大好事。
过年是民族的传统,民族的,好的,应发扬光大。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