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习作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习作(通用2篇)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习作 篇1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难点: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对策: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

  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

  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

  1.评一评,比一比。

  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出色。

  2.总结升华。

  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评讲作文

  1、指名读习作。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4、学生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6

  大胆想象

  看图续编故事

  内容要具体

  叙事要详略得当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习作 篇2

  我今天执教的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习作4《秋天的树叶》。

  本次习作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几种树叶的照片,第二部分是习作指导,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一教时。根据本次习作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细致、敏锐地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出秋天植物叶子形状、色彩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切身感受秋天树叶的变化与美,积累写作的素材,并借助网络环境,在互动的交流中拓展写作的思路,完成作文构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对于作文,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一种恐惧感,即使是少数会写作文的学生也不见得就喜欢写。究其原因,最表象的就是没有内容写,老师布置的作文并不是“自我表达的需要”,写出来的作文在思想、语言等方面也显得干巴巴的,毫无个性可言。

  因此,在本次作文前,我特意组织了一个名为“找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意在副食学生走近大自然,与秋天零距离接触,通过对各种植物,特别是植物叶子的细致观察,让他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迷人。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说,就完全不是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利用好丰富、鲜活的资源了。

  我还把这个活动拍成录像,在导入阶段播放其中的片断,让学生再次感受,唤起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同时,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树叶,介绍自己喜欢的树叶,沟通了课内与课外,梳理了学生在表达方面的思路,为学生更好地作文打下了基础。

  小学生喜爱写作,源于他能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在学生习作这一块,我特别地借助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网络交流平台,让全班同学参与进来,学生直接在电脑上作文,并可随时将自己的作品上传,与全班同学交流探讨。这样,学生人人都可以展示自己,满足了他们自我表达的愿望。在展示自己写作成果的过程中,他们与他人分享着自己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传统的几句简短的评语所能比拟的。

  借助网络平台,我还实现了即时评点、即时反馈的功效。我从学生上传的作品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当作范文来请全班同学进行评点,从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表达方法等各方面来分析,学习其中的长处,纠正其中的不足。在互动的过程中,全班同学都有效地学习了习作的技巧,并即时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很好地提高了他们的作文能力,实现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课堂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网络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最后,我要求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继续用学到的方法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修改、上传。这样,全班同学都能在课外互相阅读、互相评改,进一步学习。而且,通过互联网,不同的读者还可以进行阅读,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如果该文章有足够的吸引力,该学生将接收到大量的建议、赞扬、批评……这样,作者本人能及时收集文章优劣得失的各方面信息,并能及时进行修改,避免了学生孤陋寡闻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且进一步满足了他自我表达、自我成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