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哲理散文看能力
快乐是能力,能力兴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下面是有哲理散文看能力,欢迎参阅。
哲理散文看能力: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责任是人份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道理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和使命。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责任就意味着忠于党,意味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百姓,情牵民生,工作得民心、顺民意,踏踏实实为居民办事,真真切切为居民服务。
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区工作的面越来越广,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行政职能。社区工作者处在基层第一线,工作特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社区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引起居民的不满,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如何忠诚于社区工作,热爱社区的居民,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社区发展撑起一片蓝天,这是一个社区工作者应担负的基本责任,也是对一个社区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社区处在社会的最基层,掌握着第一手资料,承担着为党和政府提供大量的最基础的信息。“责任”体现了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如果没有责任心,而是凭空想象马虎了事,就不可能提供准确的信息,就有可能造成上级部门决策失误。“责任”,体现了一个人在对人对己的态度上,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为人处世上要坚持原则。体现在社区工作中就是这个证明该不该出,居委会的印章该不该盖,就是考验我们坚不坚持原则,是不是有责任心。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有些负面作用逐渐体现,怎样做人的问题尤为突出。我想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坚持原则这一条不能变。否则,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盛行,必然造成社区秩序混乱、风气败坏,工作难以开展。“责任”体现在,我们能不计个人得失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有了责任心,我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高。责任是能力的升华,责任是心灵的升华,责任是人性的升华。试想,如果一个有能力的人没有一点责任心,那么他的工作必将一塌糊涂,能力也等于零。
在我国社区工作还是一个新生的职业,他比原来的居委会工作内容丰富了许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充实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水平,掌握社区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社区工作者面对的人群素质参差不齐,面对的社会问题复杂多变,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就要时刻牢记“责任大于能力”。要把居民当作自己的亲人,工作中对居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耐心及时地给予正确的解释,对自己,对别人,对工作,对所有的一切。无论什么事,只要我们有责任,就一定能把它做好。工作无小事,责任体现在细节中,任从细节做起。这份责任,就是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脚踏实地,勤奋苦干每一件小事,在细节中体现责任,在奉献中体现责任。我们所从事的社区工作是一份费心费力的工作,既不会有叱咤风云的气势,也不会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是日复一日的辛苦。但是只要我们去热爱它。凭借这种热爱去激发潜力、塑造自我,这时你就会发现工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变成了一种乐趣。责任胜于能力!让我们牢牢树立为居民服务的责任感,位置摆正了,意识有了,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选择了责任,就选择了忠诚,也选择了无悔。责任承载能力,责任重于泰山,是因为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或许可以让你胜任工作,责任却可以让你创造奇迹,有了责任才能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进而弥补能力的不足。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责任越大提升的空间就越大,责任是能力中的核心。责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国;正可谓“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有了责任社会才会发展。
社区荣我荣,社区耻我耻,不让社区的形象声誉在我这里受到损害。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的责任;为荣誉而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为政府分担忧虑,给领导减轻压力,给居民以帮助;为荣誉而工作,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职责,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忠诚于社区,在捍卫社区荣誉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荣誉。自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朋友们:只有责任能让我们提升,使我们生活变的更加美好,责任永远承载能力!只有牢牢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完成我们神圣的使命!让我们大家手牵手!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事,一起感受工作的幸福,为社区的明天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让我们用自己的责任和忠诚再展社区工作者的风采,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让我们社区的明天更加辉煌多彩。
哲理散文看能力:要重视提高文字能力
公司里常常有人抱怨“没有笔杆子”,甚至老总们也慨叹“找不到几个会写文章的人”,他们言之凿凿,有根有据:××县公司的营销业务经验没有总结出来;×××的典型事迹没有报道出去;能深深打动保户的宣传文章不多;有材料有观点的经营情况分析报告难得一见……
大笔杆子,还真是没有,但马马虎虎过得去的小笔杆子,还是有几根的,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公司。问题是偌大一个公司,几根笔杆子怎么够用。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应当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之一。机关之于基层来说,并非事事都能实行面对面的领导,可以耳提面命。更多的是通过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请示、报告、批复、通知、指示、合同、函电、总结、纪要、典型经验等各种公文,都需要以文字为媒介。省公司机关有十多个部门,哪个部门不需要写材料,机关常用的公文,哪个部门都少不了,靠几根笔杆子显然不行,包打不了天下。再说,笔杆子们对本部门的情况,也许能做到了如指掌,写起材料来,可以得心应手,妙笔生花,出好文章。倘若让A部门的笔杆子,去写B部门的材料,可能由于情况不熟,就象水牛掉进井里头——有劲使不出。因此,作为省级分公司的机关,至少各个部门都应该有自己的秀才,有会摇笔杆子的人才行。当然最好是机关各个部门,在管理岗位上的每个员工,都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写简报、通知、纪要、函电一类简单的材料,都能应付裕余,无须上司再去为此类常用文字材料烦心费神。如果机关工作人员的文字水平不高,起草文件表述得不严谨,就会有漏洞,甚至会产生歧义,不仅贻笑大方,还会影响工作,损害机关威信,危害公司的形象。
遗憾的是不少的企业管理者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下属只强调要“业务熟练”,有“经济头脑”,而对于要有写作能力的问题,恐怕连想都没有想过。要有“经济头脑”,这无疑是对的,让没有“经济头脑”的人搞企业,大家还不喝西北风去。但是企业管理人员,仅仅有“经济头脑”尚嫌不够,还应当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因为机关是管理部门,管理者头脑里的东西,要用语言和文字来承载,管理者很多时候是通过文件、批示和通知来指挥、控制企业的运作,通过总结、报告向上汇报情况,通过经济合同、商业函电,来跟外部沟通联系,开展业务,虽然前期也许只是调研、分析、运算、统计、开会、谈判的工作,但是这一切最终都要形诸文字,有“经济头脑”也得用书面材料的形式反映出来。口头方式表达的语言,出声即逝,不便保留,只有书面文字材料,白纸黑字,记录在案,可随时备查,抹都抹不掉。因此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凡重要的内容,人们都要形诸文字,成为书面材料,归档整理,甚至锁进装档案的铁皮柜里。因为这些重要的书面材料,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或部门工作的好坏,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它是工作的记录档案,重要的历史见证。由此可见,机关的文字工作十分重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要求下属“业务熟练”、“有经济头脑”的同时,也应当十分重视去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哈佛商业评论》曾把企业管理人员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列为晋升的一个首要条件,这种作法是耐人寻味,也是值得借鉴的。
事实上,我们的一些企业里,在同样是熟悉业务,勤奋工作,办事干练的职员中,有较强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员工,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格外受到上司的垂青,往往也得到优先的提拔使用。我们的公司职员应该懂得,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同较强的业务能力一样,都是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请记住,尤其是蓬勃向上的年轻的企业管理者更应当记住:在你努力学习,提高自身其它方面素质的时候,可千万别忘了提高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因为这是公司的需要,也是你能力的反映,更是日后你想获得较快晋升的资本之一。
哲理散文看能力:闲论欣赏能力
不论绘画、书法艺术,戏剧、表演艺术,服装、摄影艺术,音乐、文学艺术,雕塑、建筑艺术等作品,创作作品都需要有欣赏能力之人。落笔文题时,鄙人首先脑海里映现出来的是“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因为这个例子恰好适合两者的关系的论述。
俞伯牙在春秋时期任晋国的上大夫时,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他乘船来到了武汉汉阳江口。遇风浪太大只能停泊在岸边避风。进入傍晚风停月明恰逢中秋,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命童子拿出随身携带之琴,趁着月儿专心致志弹了起来。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俞伯牙突然心头一惊手下用力不稳,“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凭感觉他知道有高人在听他弹琴。猛然看到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一个人。俞伯牙正在猜来人,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之人,回家较晚,走到这里听到先生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望去,在那人身旁果然放着一担柴,俞伯牙心里琢磨:一个打柴之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音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我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过望,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俞伯牙心中不禁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面的琴音,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便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次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伯牙四处打听子期的下落,有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流着眼泪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也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后人在他们相遇的武汉汉阳江口,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现在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看来欣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欣赏知识领域的掌握程度。欣赏绘画艺术你必须知其中国画、西洋画的区别,它的发展历史和绘画特点,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形神兼备”艺术,西洋画是用光为主要造型手段。了解西洋画的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抽象派等,以及中国画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历史风俗画的绘画技巧和绘画代表。
欣赏书法艺术你必须知其汉字的发展历史,掌握篆、隶、楷、草的字体特点和代表人物,欣赏者应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启功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书法家必须是一个文学家,一个文学家未必是一个书法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名言。意思是你对众多的剑器有鉴赏的经历,自然就能辨识其优劣;你会弹奏多种曲调也就懂得了音律。书法也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你不了解它的基本规律以及发展也就无从给以准确的评价和欣赏,不然的话你就难以欣赏到书法作品中精、气、神之美。
欣赏戏剧、舞蹈表演艺术术你必须知其种类,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梆子、晋剧、二人台、二人转、秦腔、昆曲、黄梅戏、沪剧、豫剧、川剧、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等等剧种的艺术特点,“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京剧的什么行当,以及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扮演者在抒情、叙事唱腔时吐字清晰为佳,一招一式表演到位为上。舞蹈分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踢踏舞等,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欣赏者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去体验舞蹈的美感和其中的丰富情感,为舞蹈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引起内心震颤,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共鸣。
欣赏摄影艺术你必须知其构成摄影画面形象的条件,了解光学原理,线条,形状,影调,色彩等视觉元素,掌握摄影艺术的特点。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给观赏者一种艺术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人类进步的特征。不论是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新闻摄影或各种专题摄影,都离不开摄影者和欣赏摄影作品者思想认同的差异性和统一性。
欣赏音乐艺术你必须知其乐理知识。一类人听音乐只求悦耳,只是知觉的欣赏;一类人听了之后,则能唤起自己的喜怒哀乐,算是情感的欣赏;一类人探求乐曲的结构主题变化,以及作者技巧的运用,那就是高尚者的理智欣赏。
欣赏雕塑艺术你必须了解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分为木雕、石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等。鄙人感觉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地方,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雕塑精品。现代雕塑艺术它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如纪念性雕塑它不外乎同时是装饰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
欣赏建筑艺术你必须了解建筑艺术特有的艺术语言。如宽阔、高大而明亮的大厅,令人心情开朗,精神振奋,如西藏喇嘛教庙宇给人压抑、宗教神秘,甚至给人恐怖感。当你进入西方哥特式教堂,不仅外观高、长,门窗都是狭窄的,会使人想到上帝的崇高和人之渺小,感觉心都被提起来了,看来巧妙地处理空间的大小、方向、开敞、封闭、明亮、幽暗,会使建筑艺术显出连续性的空间感受。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石雕栏杆,气势磅礴,它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极大的对称性,高大的房宇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欣赏文学艺术鄙人感觉最难,需要欣赏者掌握的文学知识也比较多,有的人一生也欣赏不好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它包括戏剧(剧本),诗词赋,小说,散文等等,作者用文字将意识实体化,并与人分享获得共鸣。它难就难在于了解作者的意识,欣赏者不具备他那么高的文学修养,无法给于很好的阐释、解析,所以文学作品的含义更加难以解答。鄙人认为一个文学作品欣赏者,首先得学习中国历代大家写的文论,这样就知其行文之道。如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诸篇,钟嵘的《诗品序》,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李清照的《论词》,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李渔的《闲情偶寄》,王夫之的《夕堂永日绪论》,刘大櫆的《论文偶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鲁迅先生的《摩罗诗力说》等等著作,你就理解了尼佉所说“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的道理。这样欣赏者就不会孤陋寡闻妄加评论,能细致地探索和论述掌握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欣赏文学作品和欣赏任何一件事物一样,如果不了解制作过程和方方面面的知识,欣赏者也就无法更好的欣赏优秀的作品了。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