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

《瑞雪》(精选12篇)

《瑞雪》 篇1

  设计理念

  “披文入景,披文入情。由词及句,由句及篇。”研读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语句,培养语感,实现语言积累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等词语的意思。

  3、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

  4、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媒体准备

  《雪景》——多媒体课件一个。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案说明

  加为教师主要导语 ;加为拟定的学生回答。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初步感受北国雪景的壮美。

  4、引出研读专题。

  教学过程 

  一、侃雪赏雪—— 导入  新课

  1、侃雪:板书“雪”(一起读“雪”)[“雪”](喜欢雪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中描写过雪?请你背上一两句。

  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走进白雪世界,去赏雪好吗?)

  2、赏雪:欣赏课件——(告诉大家你欣赏到了怎样的雪。)在“雪”旁加括号,播放课件。

  二、放声朗读—— 教学字词

  (课文又是怎样描写雪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去细细品味。读之前请同学听清朗读要求:将难读的词多读几遍,难写的词在课本上写几遍,并将你认为最难写的1个词语写在小纸片上。)

  学生根据要求放声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小纸片上反映的情况,确定字词教学重点。初拟以“凛冽”、“巍巍”两词为重点。

  “凛冽”教学步骤 如下:

  1、一起读“凛冽”。

  2、范写。

  3、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一遍。

  4、(“凛”和“冽”真是一对好兄弟,他们形影不离,经常手拉着手在一起。这回兄弟俩出现在哪个句子中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学生读: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了起来。

  5、(明白凛冽是啥意思吗?)

  6、从两个方面深切理解“凛冽”——非常寒冷:A、分组查“凛”和“冽”明白“凛”和“冽”都是“寒冷”的意思,两个寒冷加在一起是[非常寒冷、十分寒冷、特别寒冷等]B、反复读句从句中的像声词“呼呼”中也可感受到“凛冽”表示十分寒冷。

  “巍”的教学步骤 如下:

  1、正形:“巍”有三部分组成: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委”和“鬼”,先写“委”再写“鬼”,合起来念“巍”,“巍巍群山”的“巍”。(教师边范写边提醒)

  2、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一遍。

  3、请一个同学择图写填写“巍巍群山”意会的含义。注:一副图中画着起伏高耸的群山;一副图中画着几个小土坡。

  三、轻声诵读——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雪或雪花的词语。)

  学生轻声读,边读边划。

  交流,在交流的同时补充板书。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雪、白蒙蒙的雪、一望无际的雪]注:不苛求学生找出所有描写雪的词语,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去体会。

  (白蒙蒙的雪、一望无际的雪,读了课文我们一下子找出这么多描写雪的词语。让我们再自由地选择自已最喜欢的句子或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自由选择读句子。

  指名学生选择读,集体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五、默读探究——理清脉络

  (课文是按同学们读的须序写的吗?)[不是](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默读、交流得出结论: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有“昨天中午、傍晚、霎时间、夜里、今天清早”。

  六、引读设疑——提出专题

  (咱们就抓住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一起合作将课文有条理地读一读。我读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同学们接着读相关的内容。)

  1、引读全文。

  (哎呀!读了课文,我突然发现今天老师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请同学们看看老师黑板上写的字,知道老师出了什么洋相吗?)[课题是“瑞雪”不是“雪”]

  2、请同学帮老师把“瑞”字补上去,其余同学在课题旁写一写。

  3、(“瑞”字啥意思?)[吉祥](连起来说“瑞雪”就是)[吉祥的雪]。

  4、(谁能马上从课本中找到“瑞雪”的词?)[好雪]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雪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细细研究。)在课题上打1个红色的问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研读课文,体会雪大、雪美、雪使人欢,知道课文所以说这是场瑞雪的原因。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时间顺序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专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瑞雪]。(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完成了一项工程,老师把这项工程叫做“四个一工程”,是哪四个一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一些新词,比如说)指名学生自由报,报一个马上集体听写一个。;(我们还知道了《瑞雪》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场)指名学生说;(我们又发现文章是按)学生集体回答(这一个顺序写的);(最后我们还留下了一个问题,谁来说说是啥问题?)指名学生引入研读专题:课文为什么称这是一场好雪?(这节课咱们就首先来解决这个疑问。)

  二、默读全文研读深究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这是一场瑞雪,请你把它划出来,并且想一想理由是什么。)

  (一)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进行默读指导。

  (二)默读好后同桌间交流。

  (三)全班交流,交流顺序不固定,主要根据学生发言前后而定,教师适当调控,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能组织语言将理由说清。如:[我找的是“傍晚……大雪之中。”因为从“傍晚、大片大片、笼罩、白蒙蒙、这些词中我读懂了这场雪下得很大。]请学生将研读结论“大”写到黑板上。

  (2)(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雪下得很大。)学生比赛读,师生点评激励。

  (3)(如果老师把“纷纷扬扬”这个词给去掉,我们再轻声地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好不好。)

  (4)学生读后交流,得出结论:[不好,纷纷扬扬不仅写出了雪大,而且使人感受到雪花在飞舞,很美。]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播放课件——雪花飞舞,帮助感悟。

  (5)训练延伸:(下面这个句中也有“纷纷扬扬”这个词,你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吗?)

  秋天( )纷纷扬扬地从( )飘落下来。

  2、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1)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2)读了句子,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雪吗?指名板书“美”

  (3)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雪美。

  (4)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白雪世界吧。播放课件,欣赏雪景。

  (5)“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面对这么美的雪景,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6)学生赞美。

  (7)(作者是这样赞美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我们也学着作者的样来赞美雪。)好一场( ),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3、“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1)学生交流。

  (2)用反诘的方法点拔理解。(我可从没见过麦子盖了三层被,也没见到过有人枕着馒头睡。这句句子写错了。)

  (3)请学生来解释给老师听,教师装着由迷惑不解到弄明白,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句子。

  (4)(原来,这场大雪还会给我们带来了丰收,人们该是多么高兴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板书“带来丰收”。

  3、孩子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1)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2)指导点拔,这句中看出了“雪使人欢”。板书“雪使人欢”。

  (3)有感情地读句子。

  三、蓦然回着解答专题

  (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我想上节课留下的疑问我们应该能解决了。请你看着板书自己准备着说一说。)

  1、学生准备说。

  2、指名交流。

  四、熟读成诵自然结课

  (是啊,这是一场令人欣喜的雪。如果没有优美的句子把它描写下来,我们又怎么能联想到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又怎么能感受到瑞雪丰年的喜悦呢?老师真想把这篇优美的课文背下来,把它牵牵地记在心上。同学们想吗?我背这篇课文的时候可有窍门的,有同学知道我的窍门吗?)[借助时间顺序背诵。](咱们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正确。)

  1、学生自由准备。

  2、指名背诵,及时激励。

  3、(来,让我们边欣赏这迷人的雪景,边背诵这优美的文章。全体起立。)(播放课件)集体背诵。下课。

《瑞雪》 篇2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6个生字及部分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和方法。

  3.初步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部分新词。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找表示时间的词。

  四、教学过程 :

  (一)揭题

  1.(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瑞”的翘舌音。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瑞”的意思是       。那么瑞雪呢?

  2.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下雪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那么写雪景的是哪几段?写人物的又是哪几段?

  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读完后完成作业 本第7题。(请一生做在

  投影片上,校对、改正)看作业 本连说课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新词读音。

  (三)回忆本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默读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学习第1段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出示活动投影片)

  同桌讨论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顺序整理出来的?(指名整理回答)

  2.默读第1段,用“    ”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

  (“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它是表示时间的词,但它跟其他四个词又有

  别。齐读“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们都能说出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有先后顺序,而“霎时间”只表示“一会儿、一瞬间”,你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时候吧?它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能划上)

  3.引读:昨天中午,天气有什么变化?傍晚,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开始      ,

  ,大雪下了      。

  完成作业 本第5题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写,校对改正。

  4.结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书,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男、女

  生分读刮风、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风和下雪的关系。

  5.学习第1句。

  (1)自由读,用“      ”划出描写风大的词句。

  (2)理解“凛冽”,“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说明风不停地刮,刮的时间     。

  (3)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凛冽”读重音。

  (4)小结学习第1句的方法:读、划→理解→朗读

  6.自学2、3、4句(分组)

  7.检查、反馈。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白蒙蒙”、“笼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读指导

  在极短的时间内,山上白了,树上白了,屋子顶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盖住了,这真是一场大雪啊!(读)这场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时间也很长,从哪看出?应该怎样读?

  8.齐读第1段,小结

  这段话先写昨天中午刮风,刮了一个下午,再写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9.看板书说话

  请你按时间顺序说说从刮风到下雪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六、生字书写指导

  扳书:

  七、教后感:

  本文的重点是学习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我通过整理句子、了解时间顺序,找出理解、辨析时间的词,填表格上的表示时间的词等一系列过程来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谈中学写的预期目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板画来理解“凛冽”、“笼罩”等难词。

《瑞雪》 篇3

  本文用优美的文字向人们描绘了北国寒冬的美丽雪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在结构上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重点突出,采用了联想,夸张的手法,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思路,理清文章脉络,按照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学习全文。“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想象,体会本文的语言美、景色美,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朗读是一种古老的却极富生命力的学习方法,也是品读美文的重要方法。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用朗读去体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这堂课总得来说是较好得完成了教学任务的。整堂课各个环节的设置合理,上课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都非常自然。而且我在上课的始终都保持着一种高昂的情绪,这种情绪一直带领着学生从课堂的开始到结尾。这堂课我自己感觉最值得珍藏的一点便是学生的朗读,从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书声中,我们似乎已经可以体会到学生从诵读中享受到了快乐。特别是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我先让学生默读,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把这个句子读出声来,之后读给你的小伙伴听,接着指名读他(她)喜欢的句子,一边读还一边做朗读指导。这个自然段的教学我引导学生运用了多种读书的方法,从第一次读到最后的一次读,学生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一个精读的过程了。

  当然,这堂课也让我暴露出不少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带领着我进行更多的思考。首先,在教师基本职业素质方面,我感觉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除了课前设计过的一些过渡语和叙述性语言外,其余在课堂临场发挥的语言都缺乏感染力,不够美!这一点也直接牵扯到我对学生的评价语。所以,第二点便是评价语单调,对孩子没有起到实际性的激励或纠正的作用。第三,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员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体现出来。这些都值得我深深地思考。

  这堂课让我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通过这堂课的反思与感悟,我想自己会在教学道路上前进一步的。

《瑞雪》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瑞雪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希望。

  2、给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感悟雪后的景象。

  2、理解课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揭题剖题。

  同学们,大家喜欢下雪吗?今天老师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一篇与雪有关的文章《瑞雪图》。

  ★师板书课题,强调瑞的写法。指名说说“瑞”的意思。

  ★剖题。课题的意思就是:吉祥的雪,美如图画。

  ★作家在文中到底给我们描绘了多少画面?这节课我们就从文章中去用心感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文。轻声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 :骤然变冷 铅色阴云凛冽寒风

  大片大片 彤云密布枯枝压断

  粉妆玉砌 咯吱咯吱五光十色

  3、指名读词,发现这三行词语各有什么特点?(雪前,雪中,雪后)

  4、指名读书,雪前、雪中、雪后,“感受”一句齐读。相机正音。

  四、精读感悟。

  ★感悟雪中景象。

  1、这场雪下得怎么样?指名读第三段。

  2、读后汇报: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这场雪下得怎么样?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大雪下

  3、你还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了雪很大?相机理解 “彤云密布”,指导读好“大片大片”、“一会儿”。

  4、晚上还下吗?文中是怎样写晚上的雪大的?指名读,山村的雪夜很寂静,你从哪个词读出来了?相机理解“万籁俱寂”。

  5、师范读这一句,生闭目听后跟读。

  6、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感悟雪后的景象

  1、课件欣赏雪后景色。

  2、用自己的话说说雪后的景色怎么样?作者和大家一样,也

  发出了一声赞叹,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一句。指导读出兴奋、激动之情。

  3、作者从远处都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句子:

  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指导理解“粉妆玉砌 ”。

  4、同桌练读,读出感情。指名一组朗读。

  5、从近处又看到了什么呢?生齐读。

  6、出示课件,看图理解“银条儿”、“雪球儿”。

  7、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巧妙。

  8、指名读动态美的句子。

  9、配乐朗读第四段。

  在这样的美景中,你最想做什么?

  (堆雪人、打雪仗)

  10、请大家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第五自然段。板书“人更欢”。★师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我们国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连续三年歉收,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就在这一年下了第一场雪,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了这一场及时的大雪,发出了这样的赞叹:生齐读“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图!”板书:瑞雪丰年图

  11、这一场雪,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赞叹,齐读。

  12、这一场雪,给人们带来了激动的赞叹,再读。

  这雪能无缘无故地下起来吗?引入学习 “雪前”

  ★略读雪前:快速浏览本段,找出最能突出天气变化的词语,画下来。 (骤然变冷)仅仅是天气变化吗?还有“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寒风刮)

  13、指导书写“骤”。

  14、这就是峻青笔下的瑞雪图,如诗如画,齐读板书。

  五、总结拓展。

  1、 这篇文章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雪后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风雪给群山和大地披上银装,也给来年的丰收带来了希望。不同的人对雪有不同的感受,请大家课外搜集并阅读有关雪的文章。

  2、课外阅读峻青的《秋色赋》。

  六、作业:

  1、课外搜集并阅读有关写雪的文章。

  2、背诵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3 、阅读峻青的《秋色赋》。

  板书设计:

  瑞雪图

  雪前骤冷寒风刮

  雪中夜静大雪下

  雪后雪美人更欢

  感受瑞雪兆丰年

《瑞雪》 篇5

  一、导入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这里降了今冬第一场大雪,想不想把自己在这场雪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情景说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作家峻青也特别喜欢雪,他还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瑞雪图。想不想知道峻青为什么叫它是瑞雪图?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104页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作家笔下的雪有什么特点?

  谁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找同学说说她读的怎么样?抽生评价不正确的地方。

  那这场雪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谁起来说说?(雪大、景美)

  大家都有一个同感:大雪过后是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品味出雪大、雪美的?

  三、指导学生精读品味。(雪大、美。)

  1“嗬!好大的雪呀!”这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赞美,读出雪大、美、和自己的喜悦之情。应该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谁再来试试?可以齐读。

  哪个地方看出它的美?

  2远处。粉妆玉砌指用白雪装饰,用白雪砌成,形容雪后世界一片白色

  3、近处。“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这四个叠词,紧扣特点,贴切地描绘了“银条儿、雪球儿”的形态,生动传神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的确让人感到非常美。

  4、簌簌地落下来”“雪末儿随风飘扬”两个地方体会到美。因为读到这两个地方我感到雪末在落,在飘,在动,使雪后的画面活起来了。

  说得不错。我们也仿佛站在雪地里,置身于美景之中。读这一段时,要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这幅美的画面,体会雪景的美。那就让我们再美美的去读读这美丽的景象吧。来自己试试看。谁起来给大家读读?一起读读吧。

  作者除了写了雪大、雪美,还写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第5小节吧。这小节写的什么谁起来说说。(雪后孩子们嬉戏欢乐的情景。)

  当你踏上这厚厚的积雪,当你和伙伴们在雪地里掷雪球、堆雪人时,你有何感受?(快乐)

  指导朗读。那谁再起来读读这小节把那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

  好大好美的雪啊,好快乐的孩子们!于是作者从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齐读。啊好一副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这就是峻青笔下的瑞雪图。现在我们知道它为什么叫瑞雪图了吧。谁起来说说。抓住雪大、美,人欢乐,丰收等等几方面叙述就可。

  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这篇文章写于1962年。1960年—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食欠收。国家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困难。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呀!就在那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这第一场大雪,而这场大雪又预兆着来年的丰收,作者心中比我们看到这场大雪要激动兴奋的多。请大家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出喜悦和兴奋的心情来。

  好一个“瑞雪兆丰年”呀,(板书)那你有没有发现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绘这幅图画的?

  时间顺序。具体说是

  下雪前:数日骤变天

  下雪中:鹅毛舞翩跹

  下雪后:景美人欢笑

  那你能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或词语来概括一下“雪前、雪中、雪后”的景象呢?

  大家说的很好,老师给它们每一部分加了一个小标题,大家看看好不好。好那大家就记在心里吧。

  雪前:数日骤变天

  雪中:鹅毛舞翩跹

  雪后:景美人欢笑

  作业:我们也回家写写我们这里的第一场雪好不好?希望你能写出更新的内容来。

《瑞雪》 篇6

  第一天白天 下雪前   第一天夜里 下雪时   第二天白天     下雪后  

  (2)雪后的景色,先写(景)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声音);再写(动);先写(远处),再写近处。     5、出示根据课文内容编的诗歌天气骤冷且变脸,   山村静夜雪漫天。晶莹世界人尽欢,   更喜来年丰收粮。6、说说你收集的有关雪古诗7、写带雪的词(七)作业:1、读读背背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课外阅读一篇写景的文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板书设计]           第一场雪(借景抒情)        雪前 寒风呼啸 天气骤变    (冷)时间顺序 雪中 大片大片 簌簌落落    (大)雪后 粉妆玉砌 五光十色    (美) 联想 瑞雪丰年              (喜)

  第一天白天 下雪前   第一天夜里 下雪时   第二天白天     下雪后  

  (2)雪后的景色,先写(景)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声音);再写(动);先写(远处),再写近处。     5、出示根据课文内容编的诗歌天气骤冷且变脸,   山村静夜雪漫天。晶莹世界人尽欢,   更喜来年丰收粮。6、说说你收集的有关雪古诗7、写带雪的词(七)作业:1、读读背背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课外阅读一篇写景的文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板书设计]           第一场雪(借景抒情)        雪前 寒风呼啸 天气骤变    (冷)时间顺序 雪中 大片大片 簌簌落落    (大)雪后 粉妆玉砌 五光十色    (美) 联想 瑞雪丰年              (喜)

  一、教材简析

  《瑞雪图》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的《瑞雪图》一课是这个单元以“风雪”为主题。《瑞雪图》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研读课文,感受雪大、雪美的特点,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之情,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交流,感悟作者的感情及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中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受到美的陶冶。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析句,了解雪大、雪美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记叙顺序,领悟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教法学法

  1、自读、自悟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的能力,体现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2、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因而在学文时,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多读多背”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都是北方孩子,每年冬天都会见到雪。你们喜欢雪吗?下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象。一场大雪后,往往给人们带来欣喜和快乐。我们今天学习课文《瑞雪图》,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的第一场雪,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二)复习

  1、读词语,说说你会解释哪个词:(出示小黑板)

  骤然 凛冽   纷纷扬扬  彤云密布  簌簌   万籁俱寂  瑞雪丰年

  极目远望     粉妆玉砌  白茫茫    毛茸茸蓬松松    沉甸甸

  玉屑  五光十色

  (2)本课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时间顺序)说说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雪前天气骤变,寒风刮起。第二段(第3自然段)下雪时的景色。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雪后美景,孩子玩乐。第四段(第6自然段)联想瑞雪。(板书:雪前  雪中  雪后)

  (三)新课研读,感受精美。

  学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段后,找出表示时间和天气变化的语言,并在书中勾划出来。

  连日来  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骤然变得冷起来了。

  一清早   天空布满了铅色的云(寒流初到)。

  昨天中午 刮起凛冽寒风      (寒流到来)。

  黄昏时分 下起雪来

  这是按时间顺序把寒流来时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表现出来,语言简明,特点突出。  [板书:寒风呼啸  天气骤变    (冷)]

  2、师生对读,师可读前部分,生读后部分,也可调换读一读。

  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下雪时作者怎样按先后顺序记叙了下雪的过程?先找出表示先后的词,再找出相应的下雪情景。

  “开始”   “伴着小雨”。

  “不久”   “鹅毛般的大雪”。

  “一会儿”  “地上白了”。

  “夜里”   “压断枯枝”。

  2、出示句子: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黑板)

  (1)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飘将下来。

  “大片大片”说明雪很大。

  “簌簌落落”表明雪下得又大又急。

  (2)“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压断”说明积雪很厚,枯枝承受不住厚厚的积雪,就被压断了。

  3、小结:在这一段雪中景物描写中,作者抓住以上事物的特点写得很细致, ““鹅毛般的大雪” ”(写了雪的形状),“地上白了” (写雪的颜色)而且写了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压断枯枝,咯吱一声响”( 写雪的 声音)所以这段写得有序、有色、有形、有声。。[板书:大片大片  簌簌落落 (大)]

  学习第三、四段。

《瑞雪》 篇7

  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能比较流畅的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端;眺挑逃桃;掷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

  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

  2、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朗读技巧。

  一、旧知导入  。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板书:骤然变冷)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

  3、自渎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4、总结:“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读得轻、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读得厚重。“夜里……”——读得轻,脆。

  5、师范读。生揣摩,再读。给本段课文加上小标题。(板书:雪大夜静)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105页填空题:雪后的景色,先写,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先写静,再写( );先写,再写近处。

  2、课文,找到写“景物、人物”“色彩、声音”“静景、动景”的句子,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3、读下面2组句子,说说哪句更好一些,为什么?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雪球儿。

  4、指导朗读。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自然段。强调读好“嗬”“蓬松松沉甸甸”

  “毛茸茸亮晶晶”等词语。比较枯枝被积雪压段的“咯吱”声与人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声的不同读法。

  5、总结:通过语速语调的轻、重、缓、急表现人们雪后的愉悦心情。

  6、根据老师的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说说这一部分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合适。(板书:景美人欢)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说说作者向我们描写了哪些“图画”。

  2、师生补充“瑞雪兆丰年”的理由。

  三、总结全文。

  1、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瑞雪丰年图》

《瑞雪》 篇8

  教材分析: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语课本第七册第十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喜人景象,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

  3.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轻声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学习生字新词。

  白茫茫 沉甸甸 毛茸茸

  咯吱 彤云密布 极目远眺

  粉妆玉砌 万籁俱寂 瑞雪

  小结:通过查词典,初步了解瑞雪的意思。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自学】

  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想:这场雪是什么样的?画出有关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全班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场雪下得怎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重点指导朗读、感悟】

  第二自然段——

  “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

  (感受雪下得很大。)

  第四自然段

  “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

  (通过换词比较,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

  师生合作读整段。

  (渗透下雪是有顺序的,应该按顺序描写景物。)

  第五自然段——

  “嗬!好大的雪啊!”

  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通过看图、换词、比较句子,感悟雪后景色的美丽。在反复地诵读中,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小结:通过读课文,进一步理解了瑞雪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抒发情感。

  ★运用查找的资料说说这场雪的好处。

  ★介绍时代背景。

  ★品读“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小结:通过课外资料的延伸,更进一步地体会“瑞雪”的深刻含义。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及段落。

  ★了解作者峻青,读读他的作品,如《秋色赋》等。

  板书设计:

  大  纷纷扬扬

  瑞雪图  美  粉妆玉砌  希望

  应时丰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句、段大比拼(展示自己积累的好句、段。)

  3.听写生字新词。

  二、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为课文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瑞雪》 篇9

  之一

  浙江省江山实验小学 毛丽燕

  教学目标 :

  1、复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有能力的同学达到朗诵。

  3、感受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体会雪后人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领略雪后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回顾

  1、听写词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第26课,想和老师一起来回顾一下所学的知识吗?好,我们先来进行听写。

  (1)刮起的风冷得刺骨,课文中哪个词正好表示这个意思?(凛冽)

  (2)雪花飘落时又多又密,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纷纷扬扬)

  (3)注意看老师做一个动作,这又是哪个词(笼罩)

  (4)最后请给“白茫茫”找个近义词(白蒙蒙)

  2、核对纠正

  你写对了吗?如果全对,请在边上自豪地打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奖励符号;如果有些小错误,请你赶快改正,并且记住它,老师也算你对。

  3、谁能用上这些词,按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中下雪前和下雪时的景象呢?

  二、学文2、3、4段

  1、初读2、3、4段

  (1)是啊,这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会把大地妆扮成怎样的世界呢?又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3、4自然段。读完了得做到话要说,说代的发现,说你的感受。

  (2)指名说,鼓励学生大胆说。

  (3)同学们真会读课文,才读一遍,就读懂了这么多东西,了不起!那么,你是否能用一个字来说说雪后人们的心情呢?(板书:喜)

  说到喜,课文中的老农和孩子们“喜”的原在相同吗?先别忙着回答,请细细地读读课文,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研究,从书中找出能说明自己看法的理由。

  2、研读2、3、4自然段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教师随机指导。(“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a、研究老农和孩子们喜的不同点)

  研读第3段

  ①哪一小组先展示研究成果?你们认为老农“喜”的是什么?(课件出示老农赞雪图及俗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②你真的读懂这句话了吗?好,咱们来开展一个“小博士摆擂台”的活动。(对其他同学说:)同学们,你们对这句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尽和管向这位小博士发问,一个字、一个词都可以,看看谁能问倒他?(“被”指什么?“三层被”说明什么?“枕着馒头睡”呢?……)

  你们真的读懂这句话了,这是你们合作学习的结果,不愧为小博士。

  ③瑞雪兆丰年,难怪老农心头喜滋滋的,谁上台当回老农夸夸这雪?

  研读第4段

  ①孩子们“喜”的又是什么?(显示课件)

  ②是呀,雪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和兴奋读读这一段,跟图中的孩子们一起来感受玩雪的快乐吧!

  (b、研究老农和孩子们喜的相同点)

  (1)同学们,这雪不仅给老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给孩子带来玩雪的快意,还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请找第二自然段中写得最美的句子,同桌议一议,细细品一品。

  (2)指名说,随机品读。

  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后,并说说美在哪儿?从这句话中,你还有什么美的发现吗?(板书:红日)

  ②(显示课件)谁能带着这种赞美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挑战读——“小老师”领读——赛读)

  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说说美在哪儿?谁还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板书:田野群山)

  ②(显示课件)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请看,田野、村庄、群山……目之所及,都是雪白的一片,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这是何等的壮美啊!谁能把这句话读美了、读活了?(自由读——评议读——赏读——与师赛读——齐读)

  好一派壮丽的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①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象,难怪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出示课件)他为雪美而赞,为人欢而叹,(引读)好一派……,好一幅……——谁想站起来读读这句话?想读的都请站起来。

  ②让我们捧起课本,美美地读读第2段,边读边赏,到广阔的雪野上尽情地邀游一番吧!

  ③师生合作读,看板书引背这一段。

  ④可一个人看着画面朗诵,也可以找伙伴合作朗诵。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填空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填空,全班交流。

  冬雪能,能,还能,的以被人们称为瑞雪。

  2、《瑞雪》是一篇写得很美的课文,从中我们领略了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感受了瑞雪丰年的喜人气氛。文中有很多的好词佳句,你可以把它摘录在练习纸上。有兴趣的同学还可在课余搜集一些关于瑞雪的诗歌、文章、歌曲及图画。

  3、在这儿,老师有一首小诗送给大家,请大家合着音乐轻轻地吟诵。(课件出示)

  忽然寒风冽,雪静山村夜。

  江山粉玉积,丰年及时雪。

《瑞雪》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认“凛、冽、嗬”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渗透、谚语、枕着、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瑞雪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背景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每到冬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我们都看到过下雪,也领略过雪景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概你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自悟 

  自学要求如下: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试着结合课文理解“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这场雪的,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 

  4、提出思考后还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 

  (1)小组成员合作读文,检查是否读流利,难读的部分集中练习。 

  (2)交流自学要求中的第二、三、四个要求。 

  2、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作者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交流时,先读特点,再通过读相应部分,说说是怎样体会到的。使学生体会到主要特点是“大”。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不仅写了雪景的美,通过“厚厚、万里江山、挂满、堆满”等词说明了雪大;第五段,不仅是写孩子们的快乐,通过“堆雪人、打雪仗、树枝上的积雪”也写出了雪大。 

  四、小组内互查学习生字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自由读课文。先说说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 

  三、指导朗读 

  1、朗读指导要点: 

  (1)第三自然段,应读出夜静、雪大。“一会儿就白了”,“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等句,应认真体会并读好。 

  (2)第四、五自然段,不仅要读出雪大,还要读出雪美、孩子乐的意思。 

  (3)第六、七自然段,应体会到作者快乐的原因“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读出作者联想到此的喜悦的心情。 

  2、学生再练习读。 

  四、一场雪固然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可是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满怀如此强烈的激情来赞美这场雪吗? 

  随文阅读小资料: 

  《瑞雪图》选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写于1962年。1960一 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歉收,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 1962年的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了这人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写下了这篇短文。的确,这第一场雪,是我国经过三年困难时期重新走向富裕的第一个喜人的信号,怎不让人高兴呢! 

  加上自己新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课堂练习 

  1、在两首写大雪的诗中,任选一首背诵下来。 

  第一首:  夜雪   

  自居易 

  己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第二首: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瑞雪图》教学反思

  《瑞雪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七册第十二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本着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瑞雪图》,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通过课堂展示后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后慢慢想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答”为主、学“悟”为主的教学方式,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出来的观念不同,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始终以学“读”为主、学 “悟”为主。学生读:粗略读、研读、激情朗读、配乐读;教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然后通过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风,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三)恰当适时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唤起了学生与作者的共鸣。本节课辅助教学的精彩其一是开始的激情导入。用一段精美的动画,从形、声上一下把学生带入了雪的氛围。其二是学完雪后美景后,设计的一组配乐雪景土,不仅让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更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深的喜欢雪,想要赞美雪。

  四)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俗话说“十个人中,有九个爱听好的”,作为孩子,那就更不例外。本节课中,我注意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我立刻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我赞赏她:“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棒,我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 读一读”。又如学生朗读表现不好时,我首先肯定优点:“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异,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通过这一句句发自发腑的赏识、激励,浒墅关在课堂的表现更自信,并不断地追求成功,学得更主动了。

  虽然有令人欣喜的成功,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一、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中不能恰当地控制浒墅关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在好学地方用时太长,导致时控失调,前松后紧。二、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研读课文时自学提示的难易程度适于中上等学生,对于学困生,学习困难较大。虽然说在研读过程中自己也俯下身子为部分学生点拨,但仍有个别学生学得吃力。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首先增强时控掌握能力。教学设计中明确时控,在课堂中,教师精讲、少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展示。同时多学习、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能见好就收 ,力争使课堂时控恰到好处。其次,多研究每一个学生认识接受能力,并在教学设计时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分层要求、训练,使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瑞雪》 篇11

  一、学情分析

  本班人数较多,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比较多,组织能力也较强,合作学习效果好,但两极分化现象也明显。生活在南方,对大雪虽缺乏直观感受,但满怀憧憬。

  二、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四、教学构想

  1.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读书能力,体现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

  2.体现两个为主:以课堂为主;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要致力于导,学生要致力于学,学会读书思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素质。

  3.四种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创造性;表达能力――表达有内容、有中心、有顺序、有重点;合作能力――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共同增长知识,提高素质。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出示课件,欣赏雪景

  说一说,欣赏了雪景,大家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课文,认识这场雪的特点

  a.雪大。

  1.出示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雪大的句子,画上横线,然后组内交流。

  2.找得快的同学,尝试读一读,看能不能把雪下得大的气势读出来。

  3.汇报交流。(以中等生、学困生为主)

  4.指导朗读。

  (1)这么大的雪,作者是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感受到的?(优等生)

  板书:听、看

  (2)雪花飘落,悄无声息,怎么能听到呢?谁能通过朗读把山村夜静的特点表现出来。(优等生。评价后介绍方法,全班齐读)

  (3)指名朗读描写雪大的句子。(中等生,学生评价)

  (4)为了把雪大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在朗读时应该突出哪些词语。(学困生、中等生)

  (5)分男女生朗读。

  b.景美。

  1.出示课件:

  (1)自主学习,找一找、画一画,你从哪些语句中品味出雪景的美丽?

  (2)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

  2.自学。

  3.汇报交流。(1)由中下生汇报,(2)由优等生补充。

  (1)“推开门……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颜色美)

  (2)“看近处……银球儿”(形态美、静态美、挖掘叠词、儿化音的妙用)

  (3)“一阵风……彩虹”(动态美)

  4.指导朗读:

  (1)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怎样通过朗读,通过我们的声音表现出来?

  (2)指名(优生)配乐朗读。(评价)

  (3)拓展:你还看到了雪后哪些壮丽景色?

  (4)全班朗读。(师评价)

  c.人欢。

  这么大的这么美的景色,最喜欢的首先是孩子了,作者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出示课件:背景资料。

  如果是你,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这场雪,你会说什么?

  (四)作业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项做一做。

  1.搜集资料,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依据。

  2.仿照《瑞雪图》按照一定的顺序,以《丰收图》为题,写一段话。

  六、教学反思

  今天研讨时,虽然赞赏的评价铺天盖地涌来,什么教学要求体现了分层教学,什么课后作业设计照顾了不同兴趣,什么评价能因人而异……但我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景美”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并未真正走进那种意境,他们还在雪野的边沿徘徊;而那些程度好的学生,却远远没有吃饱。这说明我并不真正明白,他们需要什么。

  七、案例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是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兼顾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都恰当地送给不同的学生,更为可贵的是车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来关注差异。如老师教学“雪美”这部分时,出示自学题:a.请找出描写雪美的句子。b.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a题是保底题,要求全班同学掌握,b题是拔高题,可以通过部分学生的回答帮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同学,这样不仅提高了所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让学生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允许了个性的存在。车老师在作业布置时也注意了分项。a.(必做)摘录积累描写雪美的句子。b.(选做)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做。①搜集资料,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依据。②仿照《瑞雪图》,按一定的顺序以《丰收图》为题写一段话。不过这堂课没有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资源很好地指导朗读。

《瑞雪》 篇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笼罩”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能按时间顺序说说下雪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按要求默读课文。

  2.阅读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

  难点: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三.课前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录音机课文磁带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下雪的经过;学习第1--3自然段及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板书:雪。你看到“雪”字会想到什么?

  2.在“雪”前板书“瑞”,(完整课题)“瑞”读音,意思。(查字典:吉祥,好。)字形比较:瑞端

  3.说说题目的意思。师: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学了课文我们会更明白。

  4.认真抄写“瑞雪”2遍。齐读课题。

  二.了解课文大意

  1.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这是什么地方的一场雪?为什么把这场雪叫做“瑞雪”?

  2.交流:读读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语句和段落。同时,利用语言环境教学部分生字。

  字音:凛冽霎时间笼罩分外巍巍三层被枕掷追逐(在括号里注上读音)

  字形:凛冽、霎、巍、罩、掷、眉(各写一个)

  字意:霎时间、分外、巍巍群山、眉开眼笑

  3.认读生字词语。

  三.自读课文

  1.字词学得不错,课文能读正确吗?请大家自己大声读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评哪个同学读得好。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3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指名读,并框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昨天中午傍晚夜里今天清早

  3.齐读这些词语。

  4.细学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段。这段共有几句话?请标上句序。

  用“--”划出描写雪前情景的句子,用“~~~”划出描写下雪时情景的句子。读读划出的句子。

  (2)第1段除了写下雪的经过,还写出了这场雪的一个特点--雪下得很大。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这一段,用“O”圈出写雪大的词。

  (3)品味佳句: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a.点击课件:下雪时的景象,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霎时间、全都笼罩”。

  理解:山川、田野、村庄一片白蒙蒙的景象。

  b.朗读训练,读出雪“大”的语气。

  c.试背这一段。

  5.指名读读1--3段课文。

  (1)哪几句是具体描写雪后美景的?

  (2)边听老师读边想象。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6.默读第3段。把第2句话改成“被字句”说说。(雪后的大地被一轮红日照得分外耀眼。)

  你知道“好一幅”“好一派”的意思吗?用赞叹的语气读第4句话。

  7.书面练习填空:

  茫茫田野好一派的北国风光

  巍巍群山好一幅的喜人图画

  8.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练习

  1.填空:

  ( )的寒风刮起来了,( )地刮了一个下午。的雪花从天空中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在的大雪之中。

  2.抄写生字词语。

  3.辨字组词

  瑞冽馒分fen( )

  端列慢分fen( )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4、5自然段,知道课文之所以说这是场瑞雪的原因。总结全文学习,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语。

  2.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3.听写第3节的第3、4句话(作业 本第6题)

  二.学习第4、5段

  1.默读课文第4、5段。思考:为什么老农笑了?

  2.点击课件,欣赏雪景,理解“瑞雪”的含义。

  板书:供水“雪”杀菌保暖

  3.哪个词写出了老农喜悦的心情?理解“眉开眼笑”。

  4.朗读训练。

  5.出示农谚: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6.齐读第5段。面对大雪,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用“O”圈出动作的词。

  7.朗读训练。

  三.总结全文

  1.课文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画面。这场雪不仅景美,而且对庄稼和人也有很多益处,所以我们叫它“瑞雪”。

  2.引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一( )红日一( )雪白一( )喜人图画一( )风光

  2.完成作业 本第5题和第7题. ◆[2003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