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华罗庚的故事,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导语:今天,我要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华罗庚.(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指导读多音字:华:做姓时读huà 还可以组词为"华山".另一个读音是什么
huá 中华,华丽
2,你知道华罗庚的故事吗
先请搜集了华罗庚资料的同学讲一讲,老师补充.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华罗庚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7,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二)初读感知
1,过渡:这篇课文又讲述了华罗庚的什么故事呢
2,听课文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的生字,借助课后生字表里的拼音读准字音.
(三)识字学词
1,你们把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来了吗你们找到的是哪些字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祖辆华罗妻异算夫妇旧码握敬抛贫献价值
2,同桌互帮互学,识记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3,汇报交流.指名认读,说说识记的方法.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认读.
5,给生字口头组词,进一步巩固认读.
6,本课的词语库中有哪些好词
解放惊异坚定敬佩价值贫穷落后
认读词语,说说反义词:惊异——(平静) 坚定——(动摇)
贫穷——(富裕) 落后——(先进)
(四)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把它们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请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同桌互相听一听,评一评.
3,开火车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有困难的地方,集体帮助.
4,互相交流: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五)作业设计
1,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本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课文.
1,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有11个自然段.)
2,课文主要写了发生在哪几个地点的事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来.
3,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洋房客厅旧金山海湾
4,课文主要写了华罗庚在这两个地点说的话,第一部分是课文的1至5自然段,第二部分是课文的6至11自然段.今天我们的学习主要围绕这两个部分进行.
(二)学习第1至5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至5自然段,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记出来.
2,指名朗读,指出"冲"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òng,是"向着,对着"的意思.
3,学生质疑,老师介绍背景,体会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时万分激动的心情.
(1)"中国解放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华罗庚在美国的生活过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他住着洋房,开着小汽车,日子过得很富裕,很舒适.)
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4,你觉得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华罗庚激动的心情
出示文字投影:"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
这些加点的词都表现了华罗庚知道祖国解放的消息非常激动的心情.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评价是否体现了华罗庚的心情.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部分,读出华罗庚喜悦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第6至11自然段.
1,过渡:华罗庚准备回国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劝阻他是怎样回答的呢
2,出示课文插图,指名朗读课文6至11自然段.
3,出示文字投影,重点理解句子: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读了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华罗庚是个非常热爱自己祖国的科学家,就像儿子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他不嫌弃祖国的贫穷落后,立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把祖国的进步发展放在第一位.)
4,齐读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体会华罗庚要回去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华罗庚是个不贪图享受,热爱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科学家.)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1,认读识记本课要写的8个字.
祖座喊怎夫妇旧贫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2)学生分小组想办法.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祖:示字旁加"且"字就是"祖国"的"祖".
座:"坐"字加上广字头就是"座位"的"座".
喊:"减"字的两点水换成口字旁就是"叫喊"的"喊".
怎:"作"字的单立人换成心字底就是"怎么"的"怎".
猜谜:一人顶破天.(夫) 一天(旧) 分贝壳(贫)
2,指导书写.
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正确书空.
重点指导:
祖:左窄右宽,左边不要多一点,右边不要多一横.
座:广字头要写的稍大一点,要盖住下面的"坐"字.
喊:"口"字旁应该写小一点.右边是"咸",不要写成"成".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
4,优秀的作业欣赏和点评.
(三)练习巩固.
1,听写8个字.
2,辨字组词.
组( )坐( )喊( )夫( )贫( )
祖( )座( )减( )天( )贪( )
板书设计:
洋房 客厅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热爱祖国
旧金山海湾 为祖国尽力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初步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祖国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 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华罗庚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2、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 学生自主质疑。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要求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2、分组检查识字情况,小组长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卡片,说说识字方法。
3、学生反馈,教师抽读卡片,说说识字方法。(开火车)
4、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5、指名读文,大家评价。
三、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边读边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分组质疑,解疑,小组长搜集整理讨论情况。
3、分组反馈,教师指导。
四、默读课文。
1、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
3、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一读。
二、介绍时代背景。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华罗庚的资料。
2、出示挂图,教师讲解。
3、你了解这些以后,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题目呢?
(1)学生自主感悟朗读课题。
(2)指名读课题。
三、感悟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的理解。
2、小组交流,选择喜欢的方式汇报。
3、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大家评议。
(1)分角色朗读。(2)表演。
4、汇报过程中,师进行评价,指导。
(1)学习第1—5自然段。
重点指导3、5自然段中华罗庚说的话。
(2)学习6—10自然段。
面对教授的挽留华罗庚是怎样表现的?学生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指名朗读。
思考:
哪句话是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这句话该怎样读呢?自主感悟朗读。指名读。
5、师配乐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
1、你觉得华罗庚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还了解华罗庚的哪些事迹?分组交流。
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爱国名言。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说一说你收集的爱国名言。
二、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
祖 座 喊 怎 夫 妇 旧 贫
2、读一读。
3、分组给学生交朋友组词。
4、同桌说一说识字方法。
5、指名反馈。
6、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7、哪些字需要大家的帮助。
8、教师范写。
9、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10、讲评学生的书写。
三、丰富我的词语库。
1、同桌说一说。
2、反馈。
3、请你从中选一个词说话。
作业:
1、写字。
2、读课文。
板书计划: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字17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
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点评 尊重学生差异,灵活控制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以略去不讲,还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
三、介绍时代背景,初步解答质疑
1.出示主题图,师讲解。
中国解放后,许多旅居海外的爱国人士纷纷回国,华罗庚就是其中一位。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毅然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优厚的待遇,拒绝了朋友的挽留,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2.了解到这些之后,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题目呢?
点评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带着理解读,使整篇文章的情感浑然一体。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写出自己的理解。
2.小组交流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
3.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学生评议效果。
(1)轮读、齐读。
(2)分角色读。
(3)表演。
4.汇报过程中,师恰当进行评价、指导。
(1)“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这一天”指哪一天?该怎样读?
(2)抓住哪些词语就可以把华罗庚激动的心情演得更真实
引导学生体会“急步”“喊”“斩钉截铁”等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并表演出来。
5.出示主题图,配乐。师总结性范读最后部分。
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一份力量。这是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满腔热情。你能读读吗?
点评 最后的配乐范读,自然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不需要提问,在朗读中达到情感的高潮。
五、识字
1.测读黑板上的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黑板上剩余的字。指名学生当老师讲字,其余学生和老师补充。
3.同桌学生互测生字,全会读得两颗星,个别不会的得一颗星。课下互相帮助。
点评 允许学生的个别差异,一节课下来会有孩子还没有完全认识生字。此时,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互助、互查的作用。
六、交流
你还了解哪些关于华罗庚的事迹?小组内交流。留自己喜欢的作业。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4
一、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我班析现有学生30人,上个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合格率为100℅。虽然考试成绩还算可以,但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班里学生两级分化严重,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积累有待加强。从整体水平来看,学生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言感觉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回自己的祖国去》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件感人的故事。当年,身居美国的华罗庚从报纸上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带领妻子和孩子毅然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全文主要以对话为主,语言较浅显易懂又简练,人物当时的心情和满腔的热忱尽显其中。根据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朗读,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和机会,在诵读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地去理解、去领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文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语气。
四、教学难点分析: 了解华罗庚坚持回国的原因。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华罗庚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画面的人物吗?
2、介绍华罗庚
他身上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画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祖国解放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2、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华罗庚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激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1-3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3、课件出示: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
从疾步、冲、喊”体会到的华罗庚高兴、激动。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 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师:“这一天”到底指的是哪一天?“总算”一词可以看出什么?(祖国解放,华罗庚想回国已经盼了很久)
师:盼到了,什么又是盼到了?
师:什么样的等待可以称作是盼呢?
师:是呀,非常急切的心情,岂只是好几天呀!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等待呀!是日日想,夜夜思呀!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
生齐读课文。
4、谁能学着华罗庚激动的语气读一读。(指定读)
师:读得很好!把华罗庚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5、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华罗庚回国的决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9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课件出示: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师:能说说“斩钉截铁”这个词的意思吗?生:意思是华罗庚回国之心很强。
师:真棒!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态度……
6、用斩钉截铁一词说话
7、指导学生用坚决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话。
师:同学们的读书本领真高!懂得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体会人物心情,老师真佩服你们!是啊,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罗庚夫妇知道后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让我们把这份激动之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吧。
6、分角色朗读,(先分组读后请一组同学全班展示)
课堂练习
1、华罗庚师什么时候回国的?(1950年初春的一天)你们可知道1950年的中国是怎样的生活面貌吗?
学生讲述自己调查知道的资料
2、出示美国、中国生活图片作对比。
3、介绍当时社会背景 :新中国未成立时,即使是中国人到外国留学,也是不能随便出入国界的。所以华罗庚要等到中国解放了才回自己的祖国。美国科技水平高,咱们中国一直在打战,顾不得发展。
4、看到这些, 此时你心中产生了什么样疑问?
5、你喜欢住什么房子?可华罗庚却放弃了什么?(前途)为什么?
6、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他留在美国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小声读读第10——1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能说明华罗庚为什么要回祖国的语句。
7、读了这一段话,你感受到华罗庚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爱国)你有什么心里话吗?
8、教师讲述华罗庚回国后为祖国做的贡献
作业安排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查找其他爱国志士的故事。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市、辆、汽”等16个生字,会写“夫、市、价“等8个生字及以下词语:城市、价值、客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华罗庚回国的原因。
3、感受华罗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激发兴趣
出示华罗庚的照片,介绍其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华罗庚有个初步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分小组检查读书情况。
三、一读代讲,感悟语言
1、自读第一部分,找出华罗庚与妻子的对话语句,自己尝试着读一读。
2、指名读对话内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怎样才能读好。这样在读中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读出应有的语气。
4、出示第二部分华罗庚与美国教授的对话句子;学生同桌对读,相互纠正。
5、重点指导最后一次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华罗庚为什么坚决要回到祖国去?
四、畅谈感受,体会情感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六、拓展练习
让学生在爸妈的帮助下,搜集华罗庚的图片或故事,举办一次“华罗庚的故事“交流会。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坚持回国的原因.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以及全文.
总结全文,体会华罗庚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自己的祖国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华罗庚坚持回国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 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好,现在我想请位同学来回顾以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1950年初春,华罗庚一家从美国返回祖国的事.)
二,设疑导思,引导探究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华罗庚当时在美国过着怎样的生活 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出示幻灯片)
引导想象:当时中国刚刚结束多年来的战争,回国后他们一家将面临怎样的生活条件呢 (引导学生自由发挥.了解中国当时社会经济落后,人民的生活困苦)
教师:我们刚才分析了一番,知道华罗庚在美国过着富足的生活,而一旦回国后,将面临生活上的困苦,但华罗庚想都没想,就坚持要(生:回自己的祖国去),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幻灯片)
三,继续学文,了解原因,体会感情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思考:课文中的哪一句话直接点明了华罗庚决定回国的原因
指名反馈: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老师泛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华罗庚说的这句话.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小结:(出示幻灯片)
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从中,你觉得华罗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热爱祖国,愿意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总结课文,畅谈感情
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华罗庚的感人故事,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应该怎么做)(出示幻灯片)
指导学生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其实在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像华罗庚这样的人,他们时刻想着祖国,为祖国的利益着想.有的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们熟悉的有哪些呢
鼓励学生课外收集其他爱国志士的故事.
练笔
华罗庚叔叔,我想对您说 (出示幻灯片)
附:板书
回自己的祖国去
得到消息 兴奋,急切
华罗庚 爱祖国,报效祖国
踏上归途 永不遗憾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7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1 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初步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自己祖国的道理。
2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理解华罗庚说的话,能理解他说话是的心情,再有语气的读出来。
3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华罗庚的话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预习时提示学生查资料,了解华罗庚的有关情况。可有学生根据资料自己介绍对华罗的了解导入 ,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致。
二、学习课文
1 教学时,注意朗读指导,特别是华罗庚与妻子和美国教授的对话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气。此时,可结合“语文天地”中3的要求让学生读中体会,体会后在读。
2 重点指导第三五自然段华罗庚的话。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指哪一天?(是指祖国解放的这一天)引导学生体会“疾步”“坚定”“喊”等词语的意思。再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语气。
3 学习课文第10`13自然段
华罗庚又一次说:“回自己的祖国去”是否只是简单的重复?读的时候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4 学生反复朗读华罗庚的话,体会他说话时的心情。
三、学生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朗读课文
2 提问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以下指导:
处: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冲:“冲着”的“冲”读chong不读chong
憾:“遗憾”的“憾”与“感”字比较,加深记忆。
授:“授”可与“受”比较,加深记忆。
三、思考交流
为什么华罗庚放弃那么优厚的待遇也要回国回国?看一看“语文天地”中表现中国人骄傲的几幅图,完成“笔下生花”。
教学后记:
教学中我抓住文中人物对话来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华罗庚的爱国热情。在指导时,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反复朗读,训练后效果较好,学生大多能够读出气势。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8
现代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并在读中感悟。以读为本,不是反反复复的你读、我读、他读。不是没有指导的读书,那样的读书,只有机械的重复,必须枯燥无味,我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时,是这样指导大家朗读的。
我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读后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其中王鹏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他在国外条件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回来呢?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立刻说:“是呀,老师也不明白,他在国外待遇那么高,条件那么好,如果是我,我才不回国呢?这个国家太穷太破。”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表示反对。有的说:“老师,你这样做不对,祖国生你、养你,你应该报答她。”还有的说:“正因为祖国穷,才需要有才能的人去建设,如果他们都建设别的国家,我们的祖国不就更落后了吗?”“我们的祖国已经解放了,所有的人都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建设祖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反驳的声音此起彼伏,我示意学生暂时停一下。总结说:“看来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很高,都有一颗爱国心。老师知道,我刚才的想法是错误的,华罗庚应该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
以上教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继续领悟,“请同学们继续读华罗庚和他妻子的对话,从华罗庚的动作和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认真读文后积极举手发言,有的说:“华罗庚知道祖国解放的消息后,非常激动。”“我读出了他们也非常高兴。”教师适时提问:“他为什么激动,为什么高兴?”学生马上回答:“因为祖国解放了,从这一天总算盼到了。”可以看出华罗庚等了很长时间。我继续启发:“这一天是哪一天”学生抢着说:“祖国解放的日子”我在此时做以小结,“看来,华罗庚身在国外,却时刻想念祖国盼望着新中国的成立。”
启发学生想如果我们要读这组对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怎么读?
话音刚落,学生就争先恐后的回答:“要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我觉得应该重读‘急’、‘步’、‘喊’、‘总算’等词语。
”“还要重读‘斩钉截铁’”我适时点拨提高“斩钉截铁是什么意
思,是形容什么的?”学生有些犹豫。我指导他们从字面上理解,把钉子斩断,把铁截开。形容说话或做事非常坚决,毫不犹豫。学生迫不及待的说:“老师,我知道了,当妻子问他怎么办时,华罗庚没有犹豫、没有商量,回国的决定是早已想好的,所以读的时候,语气一定要坚决。”我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赞叹到:“说的真棒,老师为你感到骄傲。看来华罗庚早就拿定了主意了,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与我合作,分角色读这段对话。”读后学生评价。让学生同桌练读。
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读文,然后请男同学读华罗庚的话,女同学读妻子的话。学生读时我发现读妻子刚听到消息时的:“什么”怎么也读不好。于是我继续让一个学生读。学生读后教师评价:“我觉得好像是在问题。”“谁再读一下?”学生读后教师评价说:“读得有点味了。”“更象启发”“你是怎么样想的?”“我觉得惊喜时应读轻声。”用这些评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对话读得更准确、恰当。又如读到妻子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这一句子,有些学生仍把它读成问话的语调,教师适时评价:“你读时好像在问话,激动时声音应该有些颤抖。”“谁还能来试一下。”学生读后启发:“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众说纷纭“妻子的手在颤抖”“华罗庚挺胸昂头,非常坚定,意志坚决,不可动摇。”“我们仿佛看到妻子激动得脸都红了。”“是呀!听到这个消息只要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会为之激动不已。俗话说‘好书不厌百回读’我们继续读一下华罗庚和妻子的对话。”
评析: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有这样的表述,“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读文之前,我有意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果是我,我就不回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阐述自己的观点,打开了感情的闸门,明确了本文所表达的主题——爱国。
其次,学生的感悟需要教师为之创设一个适合的土壤,激励的评价,适时点拨。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积极思考,快乐学习的催化剂,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时,我带着真诚的喜悦赞扬,珍视他们的感受,并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而且,在教学中,我还注重教师范读的重要性,我一共进行两次示范,一次是在读中,一次是在读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学生都能读出对话的语气准确、恰当的体现了主人公的心情。
同时,我还注重在学生读书时,适时赞美,学生中也有读得好的,例如:我班的李小玉在读华罗庚的话时“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时,语气铿锵有力,我给予及时的鼓励“我很欣赏你读的这两在其它同学读后也评价”你读的有点味了。“这是赞美,也是鼓励,具体而贴切。能激起学生把文本读得更好的欲望,使学生乐读、爱读。
再有,我在指导学生读文时适时纠正学生出的错误。学生在朗读中有错误是正常的,没有错误反而是不正常的。教学中妻子语言中的“什么”学生读不出惊叹的语气,我及时示范并反复纠正,读的水平就提高了。又如学生读不出妻子的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这一句。我反复指导体会心情激动的边看边说,终于读得如火纯青。像这样,由错误到正确,不正是课堂教学中应有的阶梯吗?
再有,我还注重学生边读边感悟。我觉得读与悟应该紧密相连,读中无悟是小和尚念经,读中有悟才是读进去了。教学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急步”、“喊”、“总算”、“斩钉截铁”等词语,让学生从多角度感悟,多角度想像,同样是十分精彩的,这时我适当的启发学生“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像的大门悄然开启,学生想到大义凛然的华罗庚,昂首屹立,风吹不动的威武形象,有这样贴切、丰富的想像,我们还愁学生读不好文章吗?
而且,我还注重在读中总结,在读中不断让学生体会感情,领悟读书方法。最后启发学生,“好书不厌百回读”此句中的“百回读”是告诉学生书是要多读的,重读一遍感受就不一样,告诉学生读书要花时间,要多下功夫。
叶澜教授说,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质量。我想阅读教学应该有诗意流淌,有想像飞扬。这样,阅读教学才能更有价值,更具生命力,语文教学才更有魅力。
教后反思:上课伊始,通过:“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反复诵读,在想象中,联系生活经验的感悟中,将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立体的形象,使文章的内涵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鼓励学生用个性方式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演课本剧、编儿歌、画画、办报等实践活动将理解与巧妙整合。
本单元主题是“读书”,学习的结束应该不是家务事,走向更广阔地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本课的学习激起的是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推荐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9
本文记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个感人的故事。当年,身在美国的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带领妻子和孩子毅然登上回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
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上出现了众多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应该提供给学生们的相关资料和图片竟然忘记出示了。对于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更不要提学生的配合了,整堂课下来觉的乱糟糟的。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学习课文,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华罗庚的故事,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导语:今天,我要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华罗庚。(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指导读多音字:华:做姓时读huà 还可以组词为“华山”。另一个读音是什么?
huá 中华,华丽
2.你知道华罗庚的故事吗?
先请搜集了华罗庚资料的同学讲一讲,老师补充。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华罗庚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二、初读感知。
1.过渡:这篇课文又讲述了华罗庚的什么故事呢?
2.听课文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的生字,借助课后生字表里的拼音读准字音。
三、识字学词。
1.你们把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来了吗?你们找到的是哪些字?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祖 辆 华 罗 妻 异 算 夫 妇
旧 码 握 敬 抛 贫 献 价 值
2.同桌互帮互学,识记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3.汇报交流。指名认读,说说识记的方法。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认读。
5.给生字口头组词,进一步巩固认读。
6.本课的词语库中有哪些好词。
解放 惊异 坚定 敬佩 价值 贫穷 落后
认读词语,说说反义词:惊异——(平静) 坚定——(动摇)
贫穷——(富裕) 落后——(先进)
四、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把它们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请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同桌互相听一听,评一评。
3.开火车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有困难的地方,集体帮助。
4.互相交流: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五、作业设计。
1.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本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课文。
1.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有11个自然段。)
2.课文主要写了发生在哪几个地点的事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来。
3.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洋房 客厅 旧金山 海湾
4.课文主要写了华罗庚在这两个地点说的话,第一部分是课文的1至5自然段,第二部分是课文的6至11自然段。今天我们的学习主要围绕这两个部分进行。
二、学习第1至5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至5自然段,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记出来。
2.指名朗读,指出“冲”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òng,是“向着,对着”的意思。
3.学生质疑,老师介绍背景,体会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时万分激动的心情。
(1)“中国解放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华罗庚在美国的生活过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他住着洋房,开着小汽车,日子过得很富裕,很舒适。)
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4.你觉得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华罗庚激动的心情?
出示文字投影:“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
这些加点的词都表现了华罗庚知道祖国解放的消息非常激动的心情。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评价是否体现了华罗庚的心情。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部分,读出华罗庚喜悦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第6至11自然段。
1.过渡:华罗庚准备回国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劝阻他是怎样回答的呢?
2.出示课文插图,指名朗读课文6至11自然段。
3.出示文字投影,重点理解句子: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读了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华罗庚是个非常热爱自己祖国的科学家,就像儿子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他不嫌弃祖国的贫穷落后,立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把祖国的进步发展放在第一位。)
4.齐读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体会华罗庚要回去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华罗庚是个不贪图享受,热爱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科学家。)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1.认读识记本课要写的8个字。
祖 座 喊 怎 夫 妇 旧 贫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2)学生分小组想办法。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祖:示字旁加“且”字就是“祖国”的“祖”。
座:“坐”字加上广字头就是“座位”的“座”。
喊:“减”字的两点水换成口字旁就是“叫喊”的“喊”。
怎:“作”字的单立人换成心字底就是“怎么”的“怎”。
猜谜:一人顶破天。(夫) 一天(旧) 分贝壳(贫)
2.指导书写。
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正确书空。
重点指导:
祖:左窄右宽,左边不要多一点,右边不要多一横。
座:广字头要写的稍大一点,要盖住下面的“坐”字。
喊:“口”字旁应该写小一点。右边是“咸”,不要写成“成”。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
4.优秀的作业欣赏和点评。
三、练习巩固。
1.听写8个字。
2.辨字组词。
组( )坐( )喊( )夫( )贫( )
祖( )座( )减( )天( )贪( )
板书设计:
洋房 客厅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热爱祖国
旧金山海湾 为祖国尽力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 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2.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情感目标: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没有吓倒他,经过5 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
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 )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祖国解放了 妻子
斩钉截铁 回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
1950年初春 旧金山海湾 登上船舷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 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学习;
2. 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1.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教学过程
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迫害没有吓倒他,经过5 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
新授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
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 )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祖国解放了 妻子
斩钉截铁 回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
1950年初春 旧金山海湾 登上船舷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背景
《回自己的祖国去》讲述了身在美国,享受优越待遇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决心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为祖国尽力的感人故事。时代久远,在如今的社会各方面教育的影响下,我担心这节课会上的“没劲”。
案例
片段一
师:读一读课文,如果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你怎样分?
生:我给课文的第一至第九自然段分为第一个部分,第十至第十四自然段为第二个部分。
师:为什么这么分,说说你的理由。
生:一至九自然段写的是在华罗庚家里的事,十至十四自然段写的是在码头的事。
师:你越来越会思考了。能从地点的变化给课文分部,真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和××同学分的一样。不过我想的是,第一部分写的是华罗庚知道中国解放了,想回家了。第二部分写到1950年初春,华罗庚到了码头准备回家了。
师:你思考得更深了。是的,华罗庚从有想法到去行动是有时间变化的。
评析: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是一项长期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常常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方法,给学生创造机会、创设情境,以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因此,课前我预设好,如何引导学生给文章划分意义段,概括大意,再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再经过组织语言,完整地表达。这样不断的练习才会让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提升。
片段二
师:华罗庚在美国的生活怎么样?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说明他生活情况的语句吗?
生:他生活的很好。课文中写道“优雅别致的房子”“小汽车”,这些都是华罗庚的,说明他在美国的生活很好。
师:华罗庚在中国又会过怎样的生活呢?
生:那将会是贫穷落后的生活。
师: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生:他为什么要回国呢?
师:是呀,在别人的眼里他一定是个傻子!不然为什么不在那么好的环境下生活,非要跑回来吃苦?
生:不是。
师:那华罗庚在别人心里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他是一位学识渊博、令人敬佩的人。从他的一位美国朋友的话中可以看出来。
师: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他要回国?
生:因为中国解放了。
师:仅仅如此吗?他可以在美国好好庆祝一下了,这是一件喜事呀!还可以回国看一下,再回美国工作。
生思考。
生:不是的。他要为祖国做贡献。
生:他要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中国,为祖国尽力。
师: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能表现华罗庚回国的决心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生读文,画句子。师指名读句子。)
师:是呀!从华罗庚知道中国解放的消息开始,他就下定决心,为祖国做贡献,为自己的祖国尽力。你们能把自己当成华罗庚,想象一下,当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无比激动。
生:十分高兴。
生:兴高采烈。
师:你们的回答,像真的看到了当时的情景一样。那么,我们就再次一起回到华罗庚知道中国解放的消息时。读一读课文,找出你能感受到他心情激动、兴奋的语句。多读几遍,和华罗庚一起激动起来。
生: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
师:你读得很动情。我听出你很激动。
你认为这句话里哪些词能表现出华罗庚的心情。
生:疾步、冲着、喊,都能表现。
师:如果我们当时都在华罗庚的家里,你能见到他的一举一动,你能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他的样子吗?
生:我见到华罗庚很快地走进家门,对妻子大声地说:“中国解放了!”
师:你说的真是太好了!把我好像也带到了华罗庚的家。
师:谁还能读读自己有感受的语句。
生:“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师: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可以边说边做。
(生边读边高举右手摇一摇。)
师:看!同学们,华罗庚心里的激动,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了,他要行动了。(师边说边扬了扬手中的书。)他会怎样做?
生齐答:回自己的祖国去!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被华罗庚的深深爱国情感感动了。那我们来分角色把课文1—9自然段读一遍。
(男女生读,同桌读。)
评析与反思: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这是教师经常提出的学习要求。可是,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只会成了一个口头任务,学生绝对没有受益。要让学生越读越有滋味,教师得与学生一起读,一起想,一起动。案例中,教师适时把学生引到故事发生的地点,时时提醒学生把自己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这样学生的朗读才真正的进入了人物的内心。而在此之前,我自己就深深地被华罗庚的这种不贪图名利,一心爱国的高尚品格所感动,每读一遍课文,华罗庚高大形象就出现在我眼前。上课时,就一心想把这种感受传递给学生。也因为我做到了“生未动,我先动”,才不会有这节课上的真“没劲“的感觉。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要求: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知识目标: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华罗庚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
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
2.介绍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研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4.根据题目质疑。
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
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à”。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哪一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那一天。”
学生:从这话句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板书:祖国解放
(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学生: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
他一定很高兴。
(3)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学生:从“急步”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急步”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了。
从“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从“斩钉截铁”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1)过渡: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在繁华的美国待着呢?
(2)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美国教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国作贡献。
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4)自由读华罗庚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板书:献给——不会遗憾——为祖国尽力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板书:热爱祖国
(5)齐读华罗庚说的话。
3.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齐读
四、总结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爱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解放 斩钉截铁 敬佩 尽力
2.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封:左右结构。左边两土撂在一起,右边是“寸”。
借:左右结构。右边是“昔”。
初:左右结构。右边是“刀”。
渊:左右结构。
博:左右结构。左边是“十”,第三笔不出钩。
令:上下结构。“今”字加一笔就是“令”。
敬:左右结构。左边是“苟”,右边是“攵”。
佩:左右结构。
遗:半包围结构。里面是“贵”。
憾:左右结构。右边是“感”。
三、扩词练习。(开火车比赛)
封:封锁 封建 封闭
借:借口 借用 借钱
初:初中 初升 当初
渊:深渊 渊博
敬:尊敬 敬爱 敬礼
憾:震憾 遗憾
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组词语。
萝( ) 今( ) 借( )
罗( ) 令( ) 措( )
二、补充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例:老师批改作业。
下班以后,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
(1)同学们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带我看展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斩钉截铁”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20xx年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奖得主之一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专家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大城市,怎么会去学农,研究水稻呢?有两件事激励了他。
6岁时,他来到武汉郊区的一个园艺场郊游。啊,多漂亮的花儿,多诱人的水果,他被深深吸引住了,缠着园丁问这问那,并立下“我一定要去学农”的志愿。
20世纪60年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好多人没有饭吃,袁隆平下定决心要在农学上有所作为。“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成为他终身追求的目标。
为了培育出优良的稻种,他几乎天天泡在稻田里,一片田,一株稻地去寻找可以用来杂交的稻穗,最后终于从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36株,培育出了大量杂交水稻,使水稻的产量大大地提高。
他研究的杂交水稻被世界科学组织称赞为“东方魔稻”,他也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
1.写出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多漂亮的花儿!( )
(2)多诱人的水果!( )
(3)“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成为他终身追求的目标。(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时候( )和( )激励袁隆平爷爷研究水稻,他培育出了( )水稻,大大地提高了( )。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 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2.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情感目标: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没有吓倒他,经过5 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
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 )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祖国解放了 妻子
斩钉截铁 回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
1950年初春 旧金山海湾 登上船舷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继续学会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文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语气。
5、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才艺表演中展示自己,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感情。
2、了解华罗庚坚持回国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华罗庚肖像,交流相关资料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上这位慈祥的老人是谁?(板书华罗庚)能说说对他有哪些了解吗?(生谈)
2、师:同学们真善于学习,你们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了课文的主人公,华罗庚是中国的数学家,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课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
3、生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他为什么要回国?是什么时候回国的?你们想知道吗?
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24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开始_
2、检查生字
(1) 师:有没有信心读准这些词语?(指1人读)
(2) 师有两个词容易读错(华罗庚 冲着)谁能读准?
(3) 咱们跑火车读词,行吗?(同位表示“握住”)
3、检查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三、 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过渡:华罗庚要回自己的祖国去,他当时的心情怎样?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一)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师:你体会到了华罗庚的什么心情?
1、“中国解放了”(高兴)师问:这种高兴的心情还可以从哪儿体会到?
2、“这一天总算盼到了!”(急切、激动)(幻灯片出示这句话)谁再来读这句话?
师:他读得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说明什么呀?(华罗庚盼望祖国解放已经盼了好长时间了。)
3、是呀,盼了这么久,祖国解放了,他怎能不激动呢?华罗庚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回国)你怎么知道的?(幻灯片出示华罗庚说的这句话)
师:华罗庚在说这句话时态度怎样?(坚决)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能说说“斩钉截铁”的意思吗?
师:真棒!你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态度(_很坚决!)谁能用坚决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指读、男生读)
师接着领读,你从这里又体会到了什么?
4、师:是啊,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罗庚夫妇知道后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让我们把这份激动之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吧。各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_9自然段(请一组展示)
5、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从华罗庚的语言和动作中体会到了华罗庚的心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二)自主阅读,畅谈感悟。
过渡:(指板书)华罗庚又是什么时候回国的?(1949年初春的一天)
你们可知道1950年的中国是怎样的生活面貌吗(生谈)
师:嗯,的确如此。当时的美国生活条件已经非常好,华罗庚有自己的洋房和汽车,而咱们祖国当时是非常贫穷的,人们住的是土屋、茅草屋。在这种情况下,华罗庚为什么回国呢?
6、师: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生:13段)(板书:奉献)出示幻灯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师:自己再小声读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爱国)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谁能带着感情读这段话,读出华罗庚的爱国之情(指2人)
师:华罗庚说到了,也做到了,他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他继续进行教学研究,在数学领域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小结
像华罗庚一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立刻回国,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人还有好多,他们满腔的爱国激情,忠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无不激起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掩耳报效祖国的热情。让我们齐读13自然段感受这份爱国之情吧!
师:同学们,现在,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7、师读最后一段(出示插图)
同学们,此时此刻,华罗庚心里会想些什么?你想对华罗庚说些什么,请大家课下再认真读课文,把你的体会写出来好吗?
三、 布置作业:(任选一道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查找其他爱国志士的故事。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篇17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八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字17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
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点评 尊重学生差异,灵活控制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以略去不讲,还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
三、介绍时代背景,初步解答质疑
1.出示主题图,师讲解。
中国解放后,许多旅居海外的爱国人士纷纷回国,华罗庚就是其中一位。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毅然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优厚的待遇,拒绝了朋友的挽留,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2.了解到这些之后,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题目呢?
点评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带着理解读,使整篇文章的情感浑然一体。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写出自己的理解。
2.小组交流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
3.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学生评议效果。
(1)轮读、齐读。
(2)分角色读。
(3)表演。
4.汇报过程中,师恰当进行评价、指导。
(1)“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这一天”指哪一天?该怎样读?
(2)抓住哪些词语就可以把华罗庚激动的心情演得更真实
引导学生体会“急步”“喊”“斩钉截铁”等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并表演出来。
5.出示主题图,配乐。师总结性范读最后部分。
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一份力量。这是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满腔热情。你能读读吗?
点评 最后的配乐范读,自然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不需要提问,在朗读中达到情感的高潮。
五、识字
1.测读黑板上的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黑板上剩余的字。指名学生当老师讲字,其余学生和老师补充。
3.同桌学生互测生字,全会读得两颗星,个别不会的得一颗星。课下互相帮助。
点评 允许学生的个别差异,一节课下来会有孩子还没有完全认识生字。此时,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互助、互查的作用。
六、交流
你还了解哪些关于华罗庚的事迹?小组内交流。留自己喜欢的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