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精选1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1

  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三、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

  2、读了这部分,觉得最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请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书(见最下面)。

  3、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次读2—5自然段,从书中找出

  答案。

  4、体会第一次“变化”。

  (1)谁来说说第一次“变化”的原因。

  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简答。

  (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水好找吗?从那儿可以看出来?

  我们可以想象:小姑娘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生答),摔了——(生答),吃尽了——(生答),最后终于累得——(生答)。指名读这部分内容,要读出寻水的艰难。

  (3)想象小姑娘睡着了他会做些什么梦。(魂牵梦萦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妈妈)(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自由读。读了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细细体会带点字“抱”。(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

  5、体会第二次“变化”。

  (1)谁来说说这一次“变化”的原因。

  (2)【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3)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感想?

  (4)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指名读这段话。

  (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还有没有让你感到疑惑的地方。(水为什么没有洒一滴?)

  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她的孝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

  (6)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给这个自然段的朗读提提建议。)

  6、体会第三次“变化”。

  (1)说说这一次变化又是什么原因?

  (2)妈妈为什么不喝水?

  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

  伟大的母爱。

  7、体会第四次“变化”

  (1)这次变化因为什么呢?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

  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

  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

  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

  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a、你认为跳出的为什么是钻石?

  b、想象:此时罐子里的水不断的涌出,小姑娘会怎么做呢?(人类、动物和植物都得救了,是谁拯救他们?)

  8、小结:指名看着黑板说出四次变化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师述: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

  【课件出示】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会变成黑夜。——罗曼?罗兰

  四、讲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老师有一个疑问:七颗钻石是因为小姑娘的善良而产生的,应该奖给她才对,可作者为什么要让她升向天空变成大熊星座呢?

  在理解作者的用意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大熊星座

  【课件出示】当我们夜晚仰望天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普照着大地,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北斗七星是光明的象征,是爱的化身,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读完后,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作者希望爱心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

  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带着作者的这份美好的愿望,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拓展深化。

  1、朗读全文,再次感悟、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表达我们对小姑娘的敬

  仰之情。

  2、出示课后作业。

  【课件出示】

  (1)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姑娘,有着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能举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吗?课后把这些例子写下来。

  (2)将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一)学习生字。

  一学生出示卡片:"绊","递"指名读字音。

  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绊,递"念"半,弟"的音。

  得出结论:"绊,递"的读音同声旁相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组:"钻,枯,咽,接",最后得出结论:"钻,枯,咽,接"是近声旁的形声字。

  (二)多音字练习。

  (1)她累得倒(d ǎo , dào )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把水倒(dǎo , dào)在水里。

  (3)七颗钻(zuàn zuān )石。

  指导"股"和"澈"的书写。

  股:右半部的上边第二笔是"└ "不是" 乚"。

  澈:右半部是反文"攵"而是折文"夊",中间的"月"第二笔是"丨"。

  三、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2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三、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

  2、读了这部分,觉得最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请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书(见最下面)。

  3、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次读2—5自然段,从书中找出

  答案。

  4、体会第一次“变化”。

  (1)谁来说说第一次“变化”的原因。

  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简答。

  (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水好找吗?从那儿可以看出来?

  我们可以想象:小姑娘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生答),摔了——(生答),吃尽了——(生答),最后终于累得——(生答)。指名读这部分内容,要读出寻水的艰难。

  (3)想象小姑娘睡着了他会做些什么梦。(魂牵梦萦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妈妈)(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自由读。读了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细细体会带点字“抱”。(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

  5、体会第二次“变化”。

  (1)谁来说说这一次“变化”的原因。

  (2)【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3)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感想?

  (4)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指名读这段话。

  (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还有没有让你感到疑惑的地方。(水为什么没有洒一滴?)

  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她的孝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

  (6)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给这个自然段的朗读提提建议。)

  6、体会第三次“变化”。

  (1)说说这一次变化又是什么原因?

  (2)妈妈为什么不喝水?

  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

  伟大的母爱。

  7、体会第四次“变化”

  (1)这次变化因为什么呢?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

  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

  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

  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

  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a、你认为跳出的为什么是钻石?

  b、想象:此时罐子里的水不断的涌出,小姑娘会怎么做呢?(人类、动物和植物都得救了,是谁拯救他们?)

  8、小结:指名看着黑板说出四次变化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师述: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

  【课件出示】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会变成黑夜。——罗曼?罗兰

  四、讲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老师有一个疑问:七颗钻石是因为小姑娘的善良而产生的,应该奖给她才对,可作者为什么要让她升向天空变成大熊星座呢?

  在理解作者的用意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大熊星座

  【课件出示】当我们夜晚仰望天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普照着大地,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北斗七星是光明的象征,是爱的化身,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读完后,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作者希望爱心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

  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带着作者的这份美好的愿望,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拓展深化。

  1、朗读全文,再次感悟、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表达我们对小姑娘的敬

  仰之情。

  2、出示课后作业。

  【课件出示】

  (1)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姑娘,有着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能举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吗?课后把这些例子写下来。

  (2)将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一)学习生字。

  一学生出示卡片:"绊","递"指名读字音。

  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绊,递"念"半,弟"的音。

  得出结论:"绊,递"的读音同声旁相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组:"钻,枯,咽,接",最后得出结论:"钻,枯,咽,接"是近声旁的形声字。

  (二)多音字练习。

  (1)她累得倒(d ǎo , dào )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把水倒(dǎo , dào)在水里。

  (3)七颗钻(zuàn zuān )石。

  指导"股"和"澈"的书写。

  股:右半部的上边第二笔是"└ "不是" 乚"。

  澈:右半部是反文"攵"而是折文"夊",中间的"月"第二笔是"丨"。

  三、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是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由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了普照大地的耀眼的星星,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

  (2)技能目标:运用丰富、合理的想像、想像小姑娘所做的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体现的人物的美好心灵,领会到爱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难点是运用丰富、合理的想像构思小女孩的梦。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教又必有法。本文是篇童话,学生较为感兴趣,所以我打算通过:读——想——议——写——说这几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小学生普遍喜欢看童话,本篇童话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因此我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

  四、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阅读时难度不大,课堂朗读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三)理解课文,讨论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中进行。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水罐也不断出现变化,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我便在议一议环节中强调学生参与并使其融入童话的气氛中,教者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身心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四)体会作者写作用意,联系生活谈感受。

  读完这篇童话,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已有了全面的了解,此时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五、说设计感想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掌握了多少,他们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都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生实践,既学到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4

  二十三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设想:

  教学目的

  一、解童话的特点及教育意义;

  二、爱心的神奇力量;

  三、   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变”及变的原因;体会童话的教育意义。

  难点:领会利用丰富的想像构思文章的结尾;学习运用丰富的想像写作。

  教学方法

  读――议――想――接

  教学用具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曾经读过童话吗?既然大家读过这么多的童话,那童话作为一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畅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基础训练P 65第二题并补充有关资料。投影显示)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篇幅可长可短,要求用接近儿童的口吻、心理去描写故事,可采用拟人、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静夜,当我们仰望星空,在那北方有七颗很亮的星,它们排成斗形,像七颗钻石,指示着北方。关于这七颗星在遥远的俄罗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在就请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讲一讲。(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投影显示本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变”及变的原因;体会童话的教育意义。

  难点:利用丰富的想像构思文章的结尾;用丰富的想像写作。

  1.对于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了解多少呢?(学生出示课外查找的材料,教师结合课本注解一予以总结,学生完成基础训练P 65第二题)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握字音,读出感情。

  干涸       焦渴        舔         唾沫           清澈(投影显示,提示学生注意以上字词)

  学生齐读课文

  3.本文非常简短,大家读过之后,能否用自己的话将其复述一遍呢?(学生讨论后,选派代表复述,并由学生做简评)

  4.现在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她的水罐又神奇在哪里?为什么要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学生稍做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投影显示)

  爱心表现:1.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神奇的“变”1.变成水;

  2.小姑娘对小狗的爱;                    2.变得端端正正;

  3.母亲对女儿的爱;                      3.变成银的;

  4.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4.变成金的;

  5.变出七颗大钻石。

  变的原因:爱心的巨大作用(让水)

  5.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歌颂小姑娘纯洁的爱心。(学生自由回答,体现爱心即可)

  6.课文的结尾作者意在表达怎样的美好愿望?(学生自由讨论)

  作者表达了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7.(1)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2)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练习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结:本节课我们听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又知道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在童话中我们看到了小姑娘爱心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被那神奇的想象吸引到梦幻的世界。希望我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布置作业 :

  1.       熟读课文;

  2.       完成基础训练P65第五题。

  附板书设计 

  二十三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爱心表现:1.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神奇的“变”1.变成水;

  2.小姑娘对小狗的爱;                   2.变得端端正正;

  3.母亲对女儿的爱;                     3.变成银的;

  4.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4.变成金的 ;

  5.变出七颗大钻石。

  变的原因:爱心的巨大作用(让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5

  教学要求:

  1,理解童话内容,在了解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明白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谈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感人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能告诉老师这七颗钻石是从哪里来的吗 (板书:水罐)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相机板书:空 有水 满满 银 金)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水罐呢

  过渡:真是一只神奇的水罐!到底是什么魔力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 (板书: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找找原因吧!

  二,讲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交流.

  3,这个小姑娘真不简单,你能想象小姑娘是怎样去找水的吗 同桌的两个同学可以互相说一说.

  4,讲读第一,二两句话(媒体出示)

  (1)这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找出"哪儿","累得"等词)

  (2)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指导练读

  过渡:……当她醒来时,水罐里却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你们猜猜看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 学生自由回答

  5,讲读第四句话.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又如何 (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的句子)

  (1)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这时小姑娘会怎么做呢

  (2)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学生练读.

  6,小结.看,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为了母亲忍住了干渴,是多么孝顺,多么爱妈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小姑娘匆匆忙忙往家赶,却被小狗绊倒了,水罐也摔了出去.本以为水罐里的水都洒了,没想到的是,水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可木头做的水罐怎么又变成银的呢 (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要给小狗喝 为什么只倒一点 )

  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爱心呀!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后来,银水罐为什么变成了金水罐呢 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可以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1,交流体会.

  2,你看,小姑娘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的女儿啊,你们的妈妈是不是也爱着你们 是怎样爱你的

  3,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导朗读.

  小结:母爱真伟大!是母爱的力量把银水罐变成了金的!这金光闪闪的水罐多么像母亲对孩子金子般的爱呀!

  (四)讲读第五,六自然段

  过渡:小姑娘接过妈妈手里的水罐,她再也忍不住了,就在她想凑上水罐喝水时,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2,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填空: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 ,是 ,是 ,却忘了 .

  (五)体会爱心,回顾全文

  1,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2,小姑娘是多么无私,她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她有着钻石般闪亮的爱心.(去掉 画爱心)这时突然从水罐里面跳出了——并且涌出了——.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大熊星

  3,出示北斗七星,播放音乐)同学们,看着这闪亮的北斗七星,你想到了谁 为什么

  4,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同学们,更感动了老师,让我们心怀这颗爱心一起来重温这个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吧!(播放动画 教师朗读)

  (六)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过渡:(播放音乐)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的爱心,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爱就一个字,我会用行动来表示!同学们,读完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做些什么呢 (出示填空:我想…… 随机闪动钻石星)

  看,星光灿烂,闪闪烁烁,这美丽的星空闪耀着同学们心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寄托着同学们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她们是关爱心,孝顺心,助人心,奉献心……一颗,两颗,三颗……晶莹闪亮,玲珑剔透.希望同学们这颗颗爱心永远像钻石般闪亮,像星星般璀璨!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将这个爱心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四,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空 金

  有水 银

  满满

  水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6

  一.导入  

  在夜空的正北方,有七颗象钻石一样熠熠闪光的星星,它们排列成斗形,我们叫它北斗七星。又叫他什么星座?(大熊星座)。要知道大熊星座的来历,还得从一个神奇的故事说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作者和童话。(出示课件)

  我们通过三个活动来学习课文:第一步:来到朗读角感受童话的魅力;第二步:开启智慧泉探究童话的寓意;第三步:走进创作室施展你们的才华。

  一. 来到朗读角

  1. 指导读出儿童的语气。(出示课件:读出儿童语气)

  2. 指导读出童话的味道。(出示课件:读出童话味道)

  3. 指导读出人物的心情。(出示课件:读出人物心情)

  4. 指导读出梦幻的色彩。(出示课件:读出梦幻色彩。)

  5. 配音乐按照上面的要求齐读全文,要读出童话的魅力。

  二. 开启智慧泉

  我们用话题的方式来探究童话的寓意。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从下面的话题中任选一个探究。

  话题一:你觉得是什么魔力让水罐变得如此神奇?

  (爱心:小姑娘对妈妈的爱使水罐装满了水,并且绊倒时水一点儿也没有洒;小姑娘对小狗的爱心,使水罐由木的变成了银的;母亲病得快要死了,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母亲对女儿的爱心,使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小姑娘对过路人(也许是上帝)的爱心,使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那七颗大钻石又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变成了大熊星座。或上帝,是上帝被人间的爱心所感动,就来拯救人类……)

  话题二:你觉得用“神奇的水罐”做题目好吗?

  (人与人之间的爱心象钻石一样宝贵,一样熠熠生辉,一样纯洁,一样美丽……)

  话题三:你觉得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好吗?

  (大熊星座是由七颗星组成;北斗七星是光明的象征,是爱的化身,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表达了作者希望爱心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小结:大熊星座是永恒的、闪亮的……他创作这篇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爱心要广博,要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四方。

  (出示课件)话题四: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三. 走进创作室

  下面有几个创作题,请同学们任选一个创作。(准备时间3分钟)

  1. 想一想,神秘的描述小姑娘倒在草地上睡着时的梦。

  2. 编一编,生动的描述过路人找小姑娘讨水喝的情节。

  (出示课件:噢!你想对小姑娘说句什么话?)

  师小结:同学们和小姑娘真是一见如故啊!一下子说了这么多知心话。看来这个有着阳光般心灵的女孩,作为爱的化身已经深深地留在了你们心底。她有一句悄悄话想让我来告诉你们,想听吗?

  爱心是大海里的一艘船,带你到达理想的彼岸;爱心是春日里含苞的花蕾,让你看到无穷的希望;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愿爱心这颗种子,在你们心底慢慢发芽、长大。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7

  《七颗钻石》说课稿

  ——淮安市施河中学  施大军

  一       说:教学设计的更新

  ²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里收编的新篇目,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²           教学前研究调查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并据此设计制作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并在教学中加以使用;

  ²           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口语表达、写作、音乐欣赏甚至表演能力等等。

  二       说:课改理念的贯穿

  ²           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并在 [情景再现]环节中担任了“主持人”的角色;

  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处于主导地位,在 [情景再现]环节中甚至可以把主导暂时交给学生,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       说:教材重难点的选择和处理

  本文的教学主要分为四个板块来实现,分别是——⑴【课文导读】;⑵【课文简析】;⑶【七星上天】;⑷【拓展练习】。每个板块还包含相应的子板块,贯彻着不只一个教学重点或难点。

  ²           学习随着故事情节发展逐渐升华的爱心(重点)

  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突出了本课课文内容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不断出现变化的水罐,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气氛中并为之感动。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学生还处于发展阶段的身心都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我把它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导读、课文分析、表演、音乐欣赏等等)来丰富和完成。

  ²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重点)

  从教改理念贯穿和对学生未来的关注出发,我把问题留给学生,通过 [妙想天开]想象作文片段练习、[情景再现]课本剧在教师的简单点拨下即排即演、[课文分析]等等环节来培养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²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想象、联想的能力(难点)

  从大语文教学观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固然应该少些“语文味”,但必须基于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之上,而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联想的能力是这堂课的重点但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接受能力不同,这个环节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在学生进行以上活动[贯穿于课文分析、拓展练习等环节]时,我着重关注教师小结语言的总结性、概括性和通俗性。

  四       说:实际教学的收效

  实际教学的收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彰显,具体表现在:

  ²       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积极主动,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²       除了【课文简析】外,学生还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拓展练习】中的[奇思巧解][情景再现]两个环节表现出对课文理解准确到位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²       学生在【拓展练习】中的[妙想天开]环节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锻炼写作能力,而且学生们的语言能维系和发展原文风格,把爱心这个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8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内容的挂图。

  2.随文阅读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1.爱心的神奇力量。

  2.丰富的想象。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童话故事是陪伴我们成长。同学们,喜欢阅读童话吗?

  师:很好。从小到现在,你读过哪些童话作品,能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吗?

  师:看来,同学们读的童话作品还真不少。哪位同学能结合你的阅读感受来谈谈你对童话的认识呢?

  师:同学们对童话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往往借助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作品《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二)授新课

  1.初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现在让我们读读课文)

  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大声朗读,可以两人同读,也可以个人自读等。(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质疑: 同学们,你们读了之后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质疑)

  3、出示练习:在括号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_______(干涸  干燥  干旱)了,草木丛林也都_______(打蔫  干枯 枯竭)了。许多人及动物都_______(焦虑  焦躁  焦渴)而死。

  4、这一段通过环境的描写你能体会到当时的情况怎样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给你一罐水,你会怎么样用呢?

  7、文中讲的是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又会怎样用这罐水呢?(板书:空罐—有水)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在读时把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画下来,并想想为什么?(5次)

  8、现在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以上几个问题,找你感兴趣的问题回答。

  9、小组讨论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并说说原因,其他小组有不同也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师: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生:水罐发生了很多变化。

  师: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水罐开始是空的木水罐,后来里面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接着变成银的,金的,最后从里面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相机板书:空罐──有水──变银──变金──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师:让我们来看看水罐发生的第一次变化。请同学们再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说说感受。

  生:我感受到了小姑娘很爱她的母亲。

  师:你从那里感受到的。

  生:在晚上,小姑娘去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到后来她还累得倒在了草地上。从这里我感受到了小姑娘很爱她的母亲。

  生:小姑娘看到水罐里装满了水,想起病中的妈妈,她自己没有喝,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从这里我也感受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师:谁能用朗读把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呢?

  学生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一遍又一遍地读了课文,能试着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个句子吗?

  出示:当(  )时,水罐(  )。

  生:当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等她醒来时,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

  生:当小姑娘把水倒一点给小狗喝时,水罐变成了银的。

  生:当妈妈把水让给女儿喝时,水罐变成了金的。

  生:当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喝时,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流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在水罐一系列的变化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让我感受到了爱。

  师:再请大家好好地读读课文,从中你感受到了哪种爱呢?

  学生读课文,交流。

  生:我感受到小姑很爱小狗。

  生:我感受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生:我还感受到妈妈也很爱她的女儿。

  生:我还感受到小姑娘对过路人也充满了爱心。

  师:从小姑娘的表现中,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用“这是个(  )的小姑娘”的句式说一说。

  生:这是个善良的小姑娘。

  生:这是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

  生:这是个有爱心的小姑娘。

  师:哪一份爱心深深地打动了你,请你用不同的方式好好读读那段课文,说说打动你的原因,并用朗读把这份爱心表达出来。

  学生读课文,交流。

  生:小姑娘对妈妈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在已经是晚上了,小姑娘还要出去给生病的母亲找水。到后来还累得倒在了草地上睡着了。

  师:想想小姑娘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水?

  生:小姑娘会到许多小河边去找水,但是河流干涸了,找不到水。

  生:小姑娘还会到水井边去找水,但是水井也干涸了,也找不到水。

  生:小姑娘会到池塘里去找水,但业找不到。

  ……

  师:在找水过程中小姑娘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因为在晚上,小姑娘可能因为看不清路而摔倒。

  生:小姑娘可能会被干枯的树枝划伤手臂。

  ……

  师:小姑娘为什么要吃那么多苦,到那么多地方去找水?

  生:因为她很爱妈妈,要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喝。

  师: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打动你了吗?

  生:小姑娘醒来后看到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她想赶紧把水给妈妈喝,这里也告诉我们小姑娘很爱妈妈,也深深打动了我。

  师:小姑娘看到水罐里装满了水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生:她会非常高兴,说:“终于有水喝了!”

  生:她还会跳起来,因为她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水,现在却发现罐子里装满了水,实在太高兴了。

  师:小姑娘的这种表现就叫做……(喜出望外)

  师:如果是你看到这罐水,你想怎么安排呢?

  生:我想先喝掉一点,因为我太渴了,再把剩下的水拿回去给妈妈喝。

  师:小姑娘是这样做的吗?

  生:不是,她虽然很想喝个够,但她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

  师:可见,这个小姑娘……(很爱她的妈妈)

  师:同学们猜猜,水罐里的水是怎么来得?

  生:我想是天上的神仙被小姑娘对妈妈的爱感动了,才让水罐里变出了水。

  ……

  师:小姑娘对妈妈的爱感动了很多人,谁能把小姑娘这份爱心用朗读表达出来,打动大家吗?

  学生感情朗读。

  师:还有哪份爱心深深打动你了?

  生:妈妈对女儿的爱也深深打动了我,因为小姑娘把水罐交给妈妈,妈妈却没有喝,让给小姑娘喝。

  师:当时,妈妈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妈妈在想:我的女儿很久没喝到水了,肯定很渴,还是让她喝吧。

  生:妈妈在想,现在要找到水实在太困难了,如果我把水喝了,女儿怎么办?

  师:妈妈对女儿浓浓的爱使水罐一下子变成了金的。谁能将这份爱溶进你的朗读中。

  师:还有哪份爱心深深打动你了?

  生:小姑娘不仅爱妈妈,她也很爱小狗,她把自己也舍不得喝的水倒了一点给小狗喝。这里深深地打动了我。

  师:小姑娘为什么要给小狗喝水?

  生:因为小狗渴了,在哀哀地尖叫。

  师:如果小狗会说话,它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生:小狗会说:“我实在太渴了,给点水我喝喝吧!”

  生:小狗会说:“求求你给点水我喝喝吧,不然我会死的。”

  ……

  师:喝了水的小狗会怎样?

  生:小狗会围着小姑娘摇头摆尾。

  生:小狗会去亲吻小姑娘,感谢小姑娘的救命之恩。

  师:小姑娘对小狗的这份爱心让小狗获得了新的生命,让我们去感受这份珍贵的爱。

  学生感情朗读。

  师:还有哪份爱心深深打动你了?

  生: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心打动了我。因为小姑娘把水让给了过路人。

  师:小姑娘需要水吗?从哪儿知道的?

  生:小姑娘很需要水,书上说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想凑上去喝水,还有她还咽了一口唾沫。

  师:这时小姑娘在想些什么?

  生:小姑娘可能在想:这个过路人赶了很远的路,肯定很渴了。

  生:小姑娘还可能会想:如果我不把水给他喝,他可能会渴死的。

  师:小姑娘对过路人的这份爱心又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次,从水罐里跳出……(生: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生: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再把这份爱溶入你们的朗读中,细细地品味。

  学生感情朗读。

  师:学到这儿,请再来谈谈对小姑娘的认识。

  生:这个小姑娘充满了爱心。她不光爱妈妈,对小狗也有爱,连不认识的过路人,她也对他充满了爱心。

  生:这个小姑娘心地很善良。

  生:这是个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小姑娘。她自己虽然也很渴了,但她为了别人一滴水也不喝。

  ……

  师:从水罐里流出的水会流到哪里?

  生:水会流到干涸的河流与水井里。

  生:水会流到所有缺水的地方,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水会流到干枯的花草树木下,让他们重新生长。那么世界又会变得生机勃勃了。

  ……

  师:看到七颗钻石,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了小姑娘的爱心。

  生:我仿佛看见小姑娘的心想钻石一样在闪闪发光。

  ……

  师:作者为什么让七颗钻石升上天空,而不留在小姑娘的身边呢?

  生:我想是因为作者要让爱心永远不消失。

  生:作者要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小姑娘的爱。

  生:作者要让所有的人都要有爱心。

  ……(6)、这篇文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地方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是什么让这个罐变得如此神奇?为什么?

  女孩→母亲(孝心)母亲→女孩(母爱)女孩→小狗(善心)女孩→陌生人(爱心)

  (7)、在这时,你有什么话要向小姑娘说?

  (8)、讲到这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课题不用“一罐水”……而用“七颗钻石”作标题吗?

  "钻石"和"星星"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在短文中是纯洁心灵的幻化物。

  由于爱,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说明爱心像银、金、像钻石般珍贵,作者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说明只要有爱,世界就会充满希望,作者就是希望爱心像大熊座一样普照人间。愿每个人都拥有爱心这也就是为什么把“七颗钻石”作为题目的目的。

  这样写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大熊星座即北斗星,凭借它,人们夜里不会迷失方向;作者说它是小姑娘的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变成的,

  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到底是为什么 ?是为了说明爱心的巨大力量

  (9)、有感情朗读课文(这篇课文这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去读)

  (10)、小结: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景象,到最后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这股水流滋润了大地,拯救了万物,是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这些变化。)(反映久旱逢甘露的欣喜之景。)

  五.总结:小姑娘的爱心变成了七颗钻石,七颗钻石又变成了大熊星座中七颗最亮的星星,永远挂在了夜空。而小姑娘的爱心也像星星一样晶莹闪亮,永远照亮了夜空,照亮了大地,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金子般美好,钻石般闪亮。

  通过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写一句你最想说的话,拿出本子,注意写字姿势,可以给自己说,也可以给小姑娘说。

  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自己写的?

  生:小姑娘和她的妈妈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样才使这股生命之水从水罐里涌了出来。

  小姑娘找到水,把水给妈妈,妈妈又还给小姑娘,小姑娘给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爱就是这样在他们心中循环着,传递着。

  小姑娘将生命之水给了小狗和过路人,自己却忍着渴。

  爱是多么重要啊,正是因为爱,才有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正是因为爱,才让有了这么多个奇异的变幻呢。

  世界上不管发生了多大的灾难,只要人们有爱心,就会被解决。……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把课文读懂了,你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诗啊。这节课我们虽然学完了,但是我想同学们以后看到大熊星座的时候,一定会想到这个善良的姑娘,这位慈爱的母亲,这个动人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空罐

  有水(孝心感天)

  变银(爱心如银)

  变金(母爱似金)

  跳出钻石,涌出水流(爱心感动天地)

  七.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9

  教学目标 :

  1、 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像

  2、 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 “爱” 的博大。

  具体课型:自主,协作,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

  1、把你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找来,再读童话,感悟童话的特点

  2、开展一次以收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每人至少收集一则

  故事

  推荐资料:图书资源:《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

  《王尔德童话》

  影视资源:《哈里波特》《妈妈再爱我一次》

  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 :

  1、 导语 :同学们仔细看,专注听,然后谈谈你的感受。(用课件“七颗钻石插入”《爱的奉献》音乐)

  2、 朗读课文,并试着读出感情

  说说你喜欢这样的故事吗?为什么?

  结合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能否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

  (接着,就从童话富有想像并能阐述一定道理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3、 想像创作:

  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倒在地上睡着”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什么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4、 探究阅读:《买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前夕。天气真冷,还下着雪,刮着北风。有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爸爸,冒着风雪去卖火柴。

  “火柴,谁要火柴。”

  她没有棉衣,穿着一条旧裙子,头上围着一条破头巾,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一个人理她。人们都在准备圣诞礼物,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小姑娘多可怜啊!她有许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个旧围裙里,手里拿着几根。

  已经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她又饿又冻地向前走,雪花落在金黄的长发上。她走到一幢楼房的窗前,朝里张望。啊!屋里那棵圣诞树多漂亮啊,一位母亲正和两个孩子在玩耍,那孩子该多幸福啊,桌子上还点着许多彩色的蜡烛,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她最喜欢那些红色的蜡烛,在桌上格外显眼。

  看到这里,小女孩想起了她的祖母和妈妈,她们最疼爱她,可是,她们都去世了,想着想着,小女孩哭了。

  哭着哭着,她又走上了大街,突然,“轰隆”一声,一辆马车经过,差一点将她撞倒。马车飞一样跑过去了,小女孩的身上沾满了泥水,而且拖鞋也丢了,她只好赤着脚,在雪地里喊着:

  “火柴,谁要火柴。”

  夜幕已经降临,小女孩的脚已冻得发红发青。大街上到处都是烤鹅肉的香味。

  “啊,有钱的人家准备过节了。”

  她实在走不动了,疲乏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家里而且也很冷,风可以从许多地方刮进屋子里来。她冻得发抖,她需要温暖,哪怕有一根火柴的光和热也好。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太冷了。她决定划着一根火柴,让它燃烧。

  “哧!”

  火柴燃烧了,象一杂温暖、光明的火焰,小女孩觉得象坐在火炉旁一样。火烧得那么欢,那么暖,那么美!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小女孩刚刚伸出她一双脚,打算暖和一下时,火焰忽然熄灭了。火炉也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中只有烧过的火柴。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发出了光。墙上有亮光照着的那块地方突然变得透明,象一片薄纱,她可以看到房间里的东西,有馅饼,有烤鹅,更有趣是的,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出来了,它的背上插着刀叉,正在地上走着呢,一直向小女孩走过来。她伸出手去,火柴又熄灭了,她摸到的是冰冷的墙壁。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变成一朵粉红色的光焰。她发现自己坐在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下,比中午见到的那棵圣诞树还要大,还要美丽。它的树枝上有几千只蜡烛。小女孩把双手伸过去,火柴又熄灭了。几千只蜡烛都变成了明亮的星星。这些星星中有一颗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亮光。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啊,火光中出现了她日日夜夜思念的老祖母,她扑进老祖母的怀抱。

  “祖母!”小女孩叫起来。“请把我带走吧!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我知道,这根火柴一熄灭,你就会不见了。就象那温暖的火炉,那美丽的烤鹅,那幸福的圣诞树一样,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于是,小女孩把剩下的火柴全划着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

  火柴发出更加强烈的光芒,照得周围比白天还要明亮,祖母是那样慈祥,她把小女孩抱起来了,她们在光明和幸福中飞走了。越飞越高,真的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

  新年的早晨,人们看到小女孩仍坐在墙角里,她双颊通红,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可是,她已经死了,冻死在圣诞节的夜晚,她手里仍握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探究:两篇文章的结尾给你什么启示,如果安徒生生活在今天,他还会这么写吗?

  5、 语文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下列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推选出代表作全班交流。

  一、关爱每个伙伴

  假设在你的伙伴中,有人或者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考试分数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内心痛苦,或者因外形不佳而自惭形秽……请你与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针对这些伙伴的具体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

  二、同在一片蓝天下

  报刊上,不时有关于伟人、英雄、成功者业绩的报道;荧屏上,经常闪现各种明星的身影。你能否把目光从报刊、荧屏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建议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然后全班或分组交流,每人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与感受。

  三、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请关心最近媒体的报道:某地有个孩子因天灾人祸而失学,某人因意外事故而落下终身残疾,某人突然患上重病却缺少医疗费用……全班分组讨论一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然后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6、小结:让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7、拓展作业 :

  (1)让学生以“爱”为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联想,创作一则童话。

  (2)阅读童话,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经过加工,讲给你的弟弟和妹妹听。

  指导思想: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本文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读就懂,所以就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作出有个性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于是设计了想像创作题

  2、

  语文又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并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样学生对所描写的景物、人物、情节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设计了《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3、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核心,课上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充分发展。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其设计思路是:

  (1)以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2)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3)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目标;

  (4)以引导学生感悟 “爱”这种博大的感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为契机。

  本课教学特点:

  (1)以读为本,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2)培养新一代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3)想像创作旨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能力。

  (4)探究阅读试图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领悟“爱”的内涵。

  (5)语文活动设计体现语文学习的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创造性,并渗透了人文因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10

  《七颗钻石》说课稿

  ——淮安市施河中学  施大军

  一       说:教学设计的更新

  ²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里收编的新篇目,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²           教学前研究调查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并据此设计制作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并在教学中加以使用;

  ²           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口语表达、写作、音乐欣赏甚至表演能力等等。

  二       说:课改理念的贯穿

  ²           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并在 [情景再现]环节中担任了“主持人”的角色;

  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处于主导地位,在 [情景再现]环节中甚至可以把主导暂时交给学生,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       说:教材重难点的选择和处理

  本文的教学主要分为四个板块来实现,分别是——⑴【课文导读】;⑵【课文简析】;⑶【七星上天】;⑷【拓展练习】。每个板块还包含相应的子板块,贯彻着不只一个教学重点或难点。

  ²           学习随着故事情节发展逐渐升华的爱心(重点)

  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突出了本课课文内容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不断出现变化的水罐,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气氛中并为之感动。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学生还处于发展阶段的身心都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我把它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导读、课文分析、表演、音乐欣赏等等)来丰富和完成。

  ²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重点)

  从教改理念贯穿和对学生未来的关注出发,我把问题留给学生,通过 [妙想天开]想象作文片段练习、[情景再现]课本剧在教师的简单点拨下即排即演、[课文分析]等等环节来培养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²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想象、联想的能力(难点)

  从大语文教学观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固然应该少些“语文味”,但必须基于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之上,而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联想的能力是这堂课的重点但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接受能力不同,这个环节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因此,在学生进行以上活动[贯穿于课文分析、拓展练习等环节]时,我着重关注教师小结语言的总结性、概括性和通俗性。

  四       说:实际教学的收效

  实际教学的收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彰显,具体表现在:

  ²       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积极主动,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²       除了【课文简析】外,学生还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拓展练习】中的[奇思巧解][情景再现]两个环节表现出对课文理解准确到位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²       学生在【拓展练习】中的[妙想天开]环节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锻炼写作能力,而且学生们的语言能维系和发展原文风格,把爱心这个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11

  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心他人教学重、难点:1、爱心的神奇力量2、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看看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在座位上不动,我们第一组的缪慧娟能不能和最后一组的蔡树荣拉上手?(生活动)传递我们的手,传递我们的心,生活会更精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大家读过童话吗?(屏现):这是一篇童话,你对它有哪些了解?是谁给我们带来这篇童话的呢?(屏现):本文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你对他了解多少? 二、走进文本   1、首先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你们最想听谁读?其他同学也有任务:听好后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篇童话讲了什么故事?   2、生讲故事经过      (屏现):本文主要写的是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她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的故事。   3、你们觉得这个故事中什么最有想象力?(木罐)   4、水罐经过了几次变化?它有哪些神奇之处呢?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5、生交流。读这些语句需要注意什么呢?     (屏现):a(睡着时)装满水      b(跌倒时)端正正              c 木罐变银罐          d 银罐变金罐              e 跳出钻石,涌出水流6、指导朗读:读时要注意突出惊讶的语气,而且每次变化时惊讶的语气应该越来越强烈。生齐读。7、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说说你的看法。8、(屏现):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语句?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9、文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小姑娘和母亲的爱心、善良。他们的爱博大深厚,他们的爱朴素动人。10、我们的开头结尾没有读,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老师?自己读开头和结尾,同桌二人讨论设计一个问题,待会提问。  a 开头有什么作用?(交待文章的背景,为小姑娘的精神作铺垫,)      b 结尾中七颗钻石为什么还变成了大熊星座?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含意?        (寄托着作者希望爱心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三、放飞想象      1、这样的结尾体现了童话的富于想象的特点,其实我们的同学也很有想象力,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读第一小节,想象第一小节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当时的情景。一人读最后一节,想象人间的变化,给文章再续写一个结尾。(屏现):要求2、生交流3、从大家的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爱的伟大神奇,其实我们身边也在发生着很多爱的动人故事,他们或惊天动地,或简单平凡,每一点一滴,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行动。   四、链接生活       这是老师所带来的一些爱的画面,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或者听到、看到、甚至亲身经历这样的事,看,爱在行动。      (屏现):“爱,在行动”图片      爱很伟大,爱恨神奇;爱也很平凡,也很简单。在生活中拥有一颗爱的心,我们将更美丽,更幸福。 五、传递爱心        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我以及很多的同学们心中都涌动着一曲爱的赞歌。大家都爱听歌,对吗?大家能写歌吗?其实写歌也很简单。     贝多芬的《欢乐颂》大家听过吗?先来听一听,旋律很优美,对吗?老师先作了几句歌词,就算是抛砖引玉吧:爱心,爱心,纯洁的爱心,小小木罐装满水;爱心,爱心,圣洁的爱心,小小木罐端正正;……请同学们自己创作歌词,听着这旋律,互相唱给对方听。交流歌词一起唱自己的《爱心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12

  学习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重难点: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

  教学时间: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教学目标

  1、直接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学生自学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自学提示: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b) 边读边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干涸(    )   水(     )guàn     舔(     )净     一瞬(      )间 

  咽(    )喉     咽(      )唾沫      呜咽(      )  

  2、多音字练习。

  (1)她累得倒(d ǎo , dào )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把水倒(dǎo , dào)在水里。

  (3)七颗钻(zuàn zuān )石。

  3、指导"股"和"澈"的书写,学生练习

  股:右半部的上边第二笔是"└ "不是" 乚"。

  澈:右半部是反文"攵"而是折文"夊",中间的"月"第二笔是"丨"。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起因:缺水

  经过:变化

  结果:星星

  六、当堂训练

  目标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教学目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七颗钻石》

  2、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指导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记忆。

  默读课文,想一想,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每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画出关键词语,并做简单标注。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一)感受“缺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关键词: “干涸、干枯、焦渴”。

  (二)体会“变化”。

  第一次“变化”。

  (1)谁来说说第一次“变化”的原因。

  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简答。

  (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水好找吗?从那儿可以看出来?

  我们可以想象:小姑娘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生答),摔了——(生答),吃尽了——(生答),最后终于累得——(生答)。指名读这部分内容,要读出寻水的艰难。

  (3)想象小姑娘睡着了他会做些什么梦。(魂牵梦萦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妈妈)

  (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

  第二次“变化”。

  (1)谁来说说这一次“变化”的原因。

  (2)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3)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感想?

  (4)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指名读这段话。

  (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还有没有让你感到疑惑的地方。(水为什么没有洒一滴?)

  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她的孝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

  (6)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给这个自然段的朗读提提建议。)

  第三次“变化”。

  (1)说说这一次变化又是什么原因?

  (2)妈妈为什么不喝水?

  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

  第四次“变化”

  (1)这次变化因为什么呢?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想象:此时罐子里的水不断的涌出,小姑娘会怎么做呢?

  五、当堂训练:指名看着黑板说出四次变化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缺水     变化       星星  

  爱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范文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二、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重点分析:

  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爱心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教学难点分析: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是曲折离奇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加工而成的。因此教学难点的设计便着重在动手写一写这一环节,让学生写梦中场景,意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中悟出爱的博大。

  五、教学方法的分析:

  听——想——议——写——说

  语文课侧重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后,根据教者出示的问题去分析、理解课文,教者在此时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的使用,设计了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如利用多媒体良好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创设梦幻般的情景,让学生融情于景,写作起来也更流畅。还可以节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七、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舒缓情绪。

  课前音乐选的是舒缓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适当的课前放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便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激趣、揭题。

  1、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呢?

  引导学生从记忆的仓库里回忆小时读过的童话,让学生进行充分阐述。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白雪公主》等。

  (2)、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主要从童话的构思、情节、语言方面来说,如情节曲折、离奇,语言口语化、适合儿童阅读等。问题难度较大,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作答。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教师出示投影,展示课题,明确作者。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七颗钻石》。

  (2)、你们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哪些作品呢?

  这一问题的设置主要是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简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学生齐读。

  3、出示学习目标。

  针对初一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目标应简洁明了,即通过童话的学习,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学生能从学习目标的确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欣赏童话,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七颗钻石》。

  初一学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种情形,我便设计了听老师讲故事这个环节,在教师的语言诱导下,学生进入情境,自然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绊(bàn)倒,干涸(hé)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阅读时难度不大,个别字词学生在预习时已掌握,课堂朗读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4、学生表演朗读。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学生的个体出发,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感悟,通过个别学生有感情的范读,加深学生对童话内容的感知。

  (三)、理解课文,讨论交流。

  议一议:小姑娘的水罐是怎样变化的?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这些变化的呢?

  教者可从小问题着手提问:七颗钻石是从哪里变出来的?学生很快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即七颗钻石是从水罐里变出来的,顺水推舟问:水罐是个怎样的水罐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会变”,也可能是“神奇”,教者均应予以肯定。(学生针对投影上的问题思考、讨论,学生只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即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中进行。

  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水罐也不断出现变化,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我便在议一议环节中调动学生参与并使其融入童话的气氛中,教者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身心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作出及时解答。如有的学生会问:“小姑娘凑上水罐想喝水的时候,这时如果过路人没有出现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如果小姑娘不愿把水给过路人怎么办?”此时教者要联系童话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从水罐不断的变化中明白童话的`情节是曲折、离奇的,它从现实生活中来,又经过作者的想象用夸张的手法将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四) 、拓展想象,写梦中场景。

  由于初一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的过度和适应期,心理上对这些情节精彩、感情丰富的童话是很喜爱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习也就容易得多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写梦中场景这一片断的训练。教者在简单小结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后,立即提出新的要求,根据童话的特点,将童话《七颗钻石》的梦中场景补充完整。

  1、教者出示投影,指名个别学生朗读习作要求。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梦中的情景。

  为了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在设计课件时,配设了相应的背景音乐《水边的阿迪丽娜》,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投入写作。教者在学生写作时,巡视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点拔、指导。

  2、学生朗读习作片断。

  学生朗读时教师或学生作旁白,可依时间的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习作进行赏析。教者对好的习作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体会作者写作用意,联系生活谈感受。

  1、体会句子的含义:“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教者可先提问学生:作者为何要以“七颗钻石”为题?可从钻石的价值来说,也可从作者的用意去阐述,明确作者以“七颗钻石”为题,是因为钻石的价值是贵重的,小姑娘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七颗钻石一样在空中闪现着耀眼光辉吗?学生只要能回答出大概便可。然后打出投影,出示题目,从文中最后一节来展开,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远放射光芒,向人间遍洒爱的光辉。

  读完这篇童话,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已有了全面的了解,此时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教者出示投影,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同桌或小组交流。教者对学生的发言要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师总结。

  1、投影展示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2、教者总结(在“爱的奉献”的乐曲声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一颗颗钻石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七)、布置作业。(二者选一,出示投影。)

  1、排演《七颗钻石》课本剧;

  2、给童话故事画插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未来社会的人没有合作的态度是不行的,在这一环节上,教者放到了课外,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去充实和完整课堂内容,学生通过排课本剧、画插图等形式对童话内容作补充,演课本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合作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里有导演、演员的分工、道具的使用,这个过程不单单让学生记住了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以“爱心”为中心,辅以小姑娘水罐的变化,充分体现“爱”的主体。

  九、设计感想:

  实际教学的收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彰显,但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掌握了多少,他们的能力是否有所展示、有所发挥,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都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既学到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地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念,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