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HU阿德莱得找工记

LISHU阿德莱得找工记

我想这是所有到澳的朋友最关心的话题。到达一周後我就开始找工作了。当地报纸上有很多招聘广告。有低级职位,也有高一点的职位。我看到的第一个工作是招sales,我抱著试试的心理,打了个电话过去。运气好,秘书不在,老板自己接的电话,问我有没有销售经验,我说没有,但是我有几年的招聘面试经验,和不同人打过交道。对方说好,你来面试吧。告诉我公司在一条很出名的街道上。我想这还不好找,也没再看地图。面试那天,算好时间,到了这条街上,但是怎?也找不到那个门牌号。找人问,回答说是在另一个区也有同名的一条街。我再仔细一看,果然是在另一个区!这时离面试只有5分钟了。赶紧给对方打个电话,说我迷路了,稍微晚点到。对方仔细地问我现在的位置,又仔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坐车。幸好还不远,到达时也就晚了10分钟。一看已经有好几个好象是巴基斯坦还是印度人在填表了。前台小姐非常客气地请我填表,无非是姓名、年龄等等,然後有几个问题,问你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等等。这些都是我司空见惯的。几分钟搞定。又等了几分钟,老板出来了,带我进办公室面试。他以正常语速说话,先介绍公司情况等,问我有没有销售工作经验。虽然我有些地方也没听懂,但最後的问题听清了,於是就开始大吹以前的工作经验,虽然没有销售经验,但我是做人力资源工作,有与不同人打交道的经验,而且喜欢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等等。关键之处是不要停顿,努力与对方说话的语速相同,哪怕说的是重复的话。终於老板打断了我,说那好,问我什?时候有时间来参加open day?其实就是半天的试工。

  隔了一天的早上,我又去参加试工。这次参加的人都是白人了,只有我一个人是黄皮肤。我们每人参加一个销售小组,有一个TUITOR带著我,和我聊天, 解我的性格,爱好,工作的目的。我参加的这一组是”移民组“,组长是一个义大利女孩,还有一个黄皮肤先生(很有戒备心,至今我还没搞清他到底是哪国人)。我们的工作是替客户卖他们的?品。工作地点就在大型购物中心。这次的?品是一种charity,就是那种捐35元资助非洲人民挖井的捐款。移民组分到的商场也是偏远地区,在靠北的一个地方,地图都找不到。组长请我喝咖啡,和我聊聊,介绍公司情况,工资情况。这种工作是没有基本工资的,只有commission ,就是销售佣金。每卖出一份?品,我可以拿到25-40元的佣金。这样算来,如果一天卖出3份35元的捐款,我就可以赚到120元了。呵呵,没几天房租不就赚出来了吗?组长又给我看了看她的销售业绩,居然最高的一周拿到了1000元,最差的也有500多元。我明白了收入情况,就开始大捧组长,夸她头发好长好漂亮,眼睛好明亮,把她夸得高兴极了,当时就告诉我她喜欢我,肯定会在老板面前说我好话。又和他们一起站了一会儿柜 ,工作方式就是招呼商场来往的人,劝说他们捐款。站了10多分钟,组长抓到了一个中年男人,几句话下来,大哥就掏信用卡买了35元的一份,把组长高兴得够呛。送我到公共汽车站,反复叮嘱我在老板面前要说她教了我什?。回到公司,先是有一份问卷,问了一些组长讲过的问题。幸好我都记得。然後再和老板面谈,老板先问我有什?问题,我借机又和他确认了一下收入的问题。又问我觉得这份工作中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是什??我仍续前面的回答,说是有机会和不同的人谈话。(其实也是,就算我一份?品也卖不出去,也有人免费陪我练口语,这比整天呆在家听广播强多了)。老板挺满意,接著就对我说congratulations了,要我下周二再去参加?品培训,带上税号,怠行帐号等。就这样,我得到了第一份工作,虽然还不能保证收入,但至少我得到了!

  第一个电话,第一次面试,我就得到了第一份工作,你能说我不是幸运的吗?

  其实这并不是我想要找的那种工作,在这同时,我还接著看报纸,投简历。有一份工作是阿德莱德大学一个学院的行政接待工作。打过去电话,要了我的地址,转天就寄给我一份工作描述。我带著这封信,第二天直接去学校投简历。他们友好接待了我,收下简历,因?老板都去度假了。还有一个工作是一个教会中学的中文老师。我寄去简历,第二天收到他们的回信,说简历截止时间是10月7日,要等到那时再开始面试,请我耐心等待。我还有网上投了一些简历,都有回复,或是说已收到,或是说请等待面试,或是说申请人太多,不再接收简历等。整体感觉是招聘过程非常职业,雇佣双方是平等的,不象在国内完全是招聘方占上风。虽然现在我还没有收到任何面试通知,但是我有信心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