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 |
拼音 | bó wén qiáng zhì | 简拼 | bwqz |
近义词 |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 | 反义词 | 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成语解释 |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
例子 |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
英文翻译 | 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自幼天资聪颖,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备。8岁时就能写文章,他的诗词歌赋文笔清新流畅。《典论》中的《论文》一篇是我国文学批判史上杰出作品。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公元220年他废汉自立为皇帝。 |
成语正音 | 强,不能读作“jiànɡ”。 |
成语辩形 | 识,不能写作“志”。 |
成语辩析 | 博闻强识和“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不同在于同样表示见识广;博闻强识偏重在知识面宽;只用于书面语;“见多识广”偏重在阅历多;也用于口语。博闻强识含有“记忆力强”的意思;“见多识广”没有。 |
产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