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我给江主席献花》
范文

《我给江主席献花》(通用14篇)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1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  :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xx大(图片)、澳门、中国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2、布置作业 :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奋激动

  献花 激动万分

  幸福 永生难忘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2

  1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井然有序、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 1 

  质疑。

  看到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

  读顺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

  2, 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检查自读情况。

  检查长句子的朗读情况。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有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按照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作业 :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

  默写词语。

  细读课文

  指名朗读§1。

  读后说说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人、当时的天气情况怎样。

  指名说说当时欢迎的人门的心情怎样,并指出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人们激动的心情。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指导朗读。

  齐读§2。

  引导理解“又是……又是……”“竟”等词语,体会我的情感。

  指导感情朗读。

  自由练读§3~7。

  分角色朗读。

  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指名读§8。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理解   沸腾

  体会来了后面的感叹号所包含的情感。

  指名读§9。

  这一段共几句话?

  引导用“本段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

  江主席一下飞机是怎样做的?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们是怎样欢迎江主席的?说明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

  指名读§10。

  我献花时有哪些动作?

  指导朗读。

  自由读§11。

  为什么我永远忘不了1997年6月30日这一天?

  指导读课文。

  总结课文

  齐读课文。

  指名说说的经过即课文所表现的的作者的内心的感情。

  板书设计 :

  1

  等待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爱戴江主席

  献花     热泪盈眶     情不自禁     热爱祖国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3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叫?她是?

  2.课文写了在香港回归前一天,我和香港民众在机场迎接江主席,我亲自献花给江主席的经历和感受。

  3.让我们走进课文,跟着姜咪咪一起再回到1997年6月30日。

  二、“等候”(1-7)

  1.那天,尽管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和很多香港人一样,依然冒雨来到了启德机场等候江主席。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7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件1出示:“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1)我的心情是?(点红“兴奋、激动”)你什么时候会兴奋、会激动?指2人读,齐读。

  (2)我为什么“兴奋”“激动”?(要见到主席,要给主席献花)

  (3)想到这些,我“兴奋”“激动”得?我此时只想什么?能读出这种兴奋、激动、急切的期盼吗?

  (4)指2-3人读,齐读。

  (5)仅仅是我一个人这样兴奋、激动吗?

  3.看课文:“兴高采烈的人们手拿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秩序井然地等待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1)指名读:表现人们也很兴奋的词语是?“兴高采烈”的意思是?人们为何兴高采烈?

  (2)你怎么理解“秩序井然”?你有没有看到过“秩序井然”的场面?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3)指名再读句子:我们可以想象,这群“秩序井然”而又“兴高采烈”的人们,心里和姜咪咪一样,也是(齐读课件1)“又是兴奋,又是激动”,也是“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4)指2人读此句话。

  4.来,让我们端起书,一起来读一读1-2自然段,把等候人群的兴奋、激动之情读出来!

  三、“献花”(8-11)

  1.读得真精彩,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景。同学们,你们觉得香港人民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是的,在经历了漫长的一个世纪的等待后,来了!来了!

  2.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8-9自然段,人们看到专机、看到主席后心情又是怎样的?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看书:“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欢迎队伍立刻沸腾起来。

  (1)指名读:最能体现人民心情的词语是?“沸腾”原来指的是?在这里形容的是?这是打比方的手法。

  (2)指名读此句话:你觉得“来了!来了!”该怎么读?能读好它们吗?

  (3)指名读句子:建议把“来了!来了!”读两遍,一遍比一遍高。齐读。

  4.看书:“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和大家一样,挥动着手中的花束,高兴得热泪直流。

  (1)还要描写人们看到主席后心情的句子吗?指名读。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高兴地跟主席说些什么?

  (3)指名1人读,齐读。

  5.课件2出示: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

  (1)最能体现人们此时心情的两个词语是?点红“欣喜若狂、激动万分”。

  (2)“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意思是?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2-3人读。

  (3)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a “百年耻辱”:

  ①点红“百年耻辱”。

  ②课件呈现历史:自己朗读这几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觉?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③是的,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香港人民生活在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之下,没有主权,没有尊严。如今香港就要回归了,殖民主义统治者被赶跑了,香港人民终于又成了香港真正的主人,所以——指名2人读句子。

  b “首次、自己的”:

  同学们,如果1997年之前的中国政府依然是腐朽懦弱的清政府,你认为香港能回归吗?那么是谁让香港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呢?(共产党)所以,(点红“首次、自己的”)能读出来吗?指2人读句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c  反问句

  ①教师读陈述句: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那句话更好?为什么?

  师生比较读:第一组齐读—师读;第二组齐读—师读。

  ②小结: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加强烈!

  ③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人们的欣喜若狂,读出人们的激动万分!

  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6.是啊,每一个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香港人都希望自己能亲手把献花送给自己的国家元首。姜咪咪成了那个幸运的人。请同学们默读第10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姜咪咪献花是感受的句子画出来。

  7.课件3出示:“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1)指名2人读:你觉得这个“失散的孩子、母亲”到底指的是谁?

  (2)祖国母亲怀抱是怎样的呢?请你能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3)指读“他望着热泪盈眶的我……宽大温暖的胸怀”一句:姜咪咪看到了怎样的江主席?(慈祥、和蔼可亲)

  (4)齐读这两句话:这是一股怎样的暖流?(第11自然段“幸福”)仅仅是姜咪咪一个人感受到的吗?(全港200多万青少年,千千万万的香港人)

  (5)那么我们就跟着千千万万的香港人,一起再次感受一下这个幸福的时刻!请同学们端起书,我们一起读一遍10-11自然段。

  8.这幸福的感觉、这幸福的一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四、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深情地朗读。

  2.课文在首尾两端出现1997年6月30日,累赘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3.小结:使人印象深刻,更加表现了不会忘记;结构上首尾呼应。

  4.齐读第12自然段。

  五、总结全课

  两年后的1999.12.20,既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我国政府又从葡萄牙手中收回了澳门的主权,血洗了百年的耻辱。可是,中国还有一位游子在海外游荡,那就是——中国台湾。我想,和香港、澳门同胞一样,台湾同胞也日夜期盼着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期盼着祖国大团圆的那一天,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会唱的同学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

  板书设计:

  我给江主席献花

  献花前      兴奋  激动

  献花时      沸腾  暖流

  献花后        忘不了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秩序井然”、 “满面春风”造句。

  2、将童谣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利用自编童谣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编写有关童谣。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板书课题)

  1.指读课题

  2.我就是姜咪咪,课文叙述了“我” 随着欢迎人群在启德机场等待江主席一行的到来,并给江主席献花的情景。

  3.这是一件事情,上节课我们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了段,文章分三段。(板书段意)

  等待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献花     热泪盈眶     情不自禁  

  幸福     永远忘不了

  4.同时,我们还围绕着课文内容大家一起合作编了一首童谣。(指读童谣)

  5.这首童谣是课文内容的概括,我们理解了童谣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童谣出发,进一步精读课文,体会香港同胞在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对中央代表团的急切盼望和热烈欢迎之情,感受那血浓于水的动人一幕。

  要求:细读童谣,从课文中找出与童谣相对应的内容,多读几遍,细细体会,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精读课文,理解童谣

  1、香港回归天也喜,激动泪水不停滴。这句童谣告诉我们什么?课文里那一句话是交代这个内容的?

  2.、“兴高采烈香港人,秩序井然迎主席”。细读第一段,找一找哪些语句表达了香港人民对江主席和中央代表团的急切盼望和热烈欢迎之情。(点童谣,出示问题、点问题出现答案)

  (一)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打在我的头上,又顺着脸颊往下淌。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二)兴高采烈的人们手拿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秩序井然的等待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理解:“秩序井然” “兴高采烈”

  谁能够用秩序井然造个句子呢?看谁造得好!

  读出高兴

  过渡:人们热切地盼望着江主席地到来,让我们一起把第一、第二小节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要读出人们的激动心情哦!

  三、精读课文,理解“献花”

  “姜咪咪,读中一,鲜花献给江主席,百年耻辱今日洗。”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欢迎队伍立刻沸腾起来。请同学们一起观看录像,并说说你看到了录像中的谁?他怎么样?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好好读读。

  1、观看视频。

  2、学生交流。

  #我看到江主席走出机舱,欢迎的人群沸腾起来了。

  #我看到我给江主席献花了。

  #我看到我吻了江主席。

  #我看到机场有好多好多的人,在冒雨等江主席。

  #我看到江主席把我拥进怀里了。

  3、出示句子(你从课文中找到了哪些句子呢)

  a.江主席一走出机舱,就向欢迎的人群频频挥手。他满面春风地走下舷梯,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1)江主席满面春风是因为什么呢?(每个人都为香港回归而高兴)

  (2)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江主席却精神抖擞,他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3)读好这句话。

  出示句子。

  b.“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和大家一样,挥动着手中的花束,高兴得热泪直流。

  人们挥动着手中的花束,不停地喊着口号,简直就是欣喜若狂,激动万分。这是为什么呢?(香港终于回归了,人们终于盼到了团圆了)出示反问句

  c.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

  (1)这是一句反问句,谁来把它改成陈述句。

  (2)洗刷了百年耻辱,你理解吗?(香港过去一百多年都是被英国殖民者统治的,今天终于回归祖国,再也不会受到外国侵略者的欺压了)

  (3)香港人迎来了江主席,这是我们中国领袖第一次踏上香港这块热土。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所以激动)

  (4)我们一起来把这份激动读出来。

  过渡,江主席来了,人们争着和他交流,你听到了吗?

  d.“江主席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自己的香港!”前来欢迎的代表频频向江主席问候。

  大家都在和江主席交谈,我赶紧给江主席献上了献花。还踮起脚吻了江主席。我是多么激动啊!谁来把课文里的献花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片段

  .我走上前去,把一束献花献给了江主席。他望着热泪盈眶的我,微微地俯下身,爱抚的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我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在他老人家的脸颊上吻了一下。江主席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偎依在领袖身边,久久不愿离开。

  (1)请大家用铅笔圈画出鲜花时江主席和我的动作,用心地把他读好。

  (2)从这些动作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江主席对我的安抚,我对江主席的爱戴)

  (3)出示比喻句: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我就是姜咪咪吗?

  母亲指谁?作者这样作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啊?(暗示香港回归了祖国,香港人民就像回到了母亲怀抱,欣喜若狂,无比激动。,所以有股暖流流遍全身。

  (4)有感情地朗读。

  江主席是国家的领袖,这样亲切地对待献花的少年,怎么不使他感到激动?怎么不使她感到母亲般的温暖。让我们一起来把作者此时的激动自豪幸福的感受读出来

  四、姜咪咪能够代表香港二百万青少年向我们国家的领袖江主席献花,是多么幸福呀!“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作者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呢?

  三、总结拓展

  1.这节课我们从自编童谣入手,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感受了香港人民对中央代表团急切盼望和热烈欢迎之情,也体会到了姜咪咪对国家领袖的衷心爱戴以及香港人民回到祖国怀抱的无比激动和欣喜。

  2.作业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也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在祖国母亲六十一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编童谣,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

  搜集资料,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比一比谁的内容丰富。

  5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爱戴江主席

  献花     热泪盈眶     情不自禁     热爱祖国

  幸福     永远忘不了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深情。

  教学难点 :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深情。

  拟定教时: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1、

  2、质疑。看课文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课文里的“我”指的是谁?“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给江主席献花?我什么要给江主席献花?)

  二、初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以下的要求自己学习一下这篇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及及难读的句子。

  ②读准生字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读好了,现在我要检查一下学习的情况了。

  ①首先我请同学们读一下我手中小黑板上的词语。

  启(qi)德机场红地毯(tan)秩(zhi)序(xu)井然照顾(gu)

  董(dong)建华队伍(wu)频频(pin)耻(ru)辱

  欣喜若狂(kuang)步伐洗刷爱抚满面春风

  A、个别读(边读边纠正)

  B、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沥(li)颊(jia)踮(dian)吻(wen)

  提醒下列字的写法

  伐不要忘了一撇;耻不要忘了一竖;队伍的伍是“亻”旁

  C、开火车读

  ②看来同学们词语掌握得还不错,那么我们来看看你们句子读得怎么样呢?

  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

  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这么长一句句子,我们该怎样把它读好呢?你们自己相互读读看,讨论一下,看谁的办法最好。

  ③词语,句子同学们能够读好,那么我相信,读句子对你们而言是没有什么难的了。现在我请七位同学把这篇课文读一下。其他同学给他们指出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五页。我们看一下第4题。谁来把题目读一下。

  (3)出示段落大意:

  ①“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②“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

  ③“我”忘不了这一天。

  (4)请同学们举手告诉我你是怎么分的。(把同学们的分法都列在黑板上。)

  (5)师生共同讨论,根据段意,逐一排除错误的,保留正确的方法。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第1~7自然段

  第二段:第8~11自然段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三、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习字册

  3、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2、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教学难点 :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深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了《在大海中永生》,我想你们一定知道在邓小平爷爷心中藏着一个最大的心愿,那就是期盼着香港的早日回归。为此他做了不懈的努力。其实邓小平爷爷的这一心愿也正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心愿。更是香港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一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们将会深入的了解。

  上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段。哪位同学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回想一下是怎样进行分段的,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请同学边听边思考说说文中所说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当时天气怎样。

  (2)当时欢迎的人心情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板书:兴高采烈秩序井然)

  (3)谁能够用秩序井然造个句子呢?看谁造得好!

  (4)江主席很快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此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呢?你们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大家一起来找一下好吗?

  (5)谁能够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此时人们愉快的心情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这位同学读得真好,从他的朗读中可以看出人们此时真的是非常高兴。那么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在回答我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

  2、现在你们能知道文中我的心情了吗?谁来告诉大家。

  3、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又高兴又激动呢?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在书上画出最能体现她这种心情的词语。

  (三)学习第3~7自然段

  1、现在请大家自己读一下第3至第7自然段,然后思考一下这段对话告诉了我们些什么?(我是谁)

  2、现在我请两位同学,一个读董建华的话一个读小姑娘的话来进行这段对话。

  二、学习第二段

  (一)学习第8自然段

  1、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等看到了江主席的专机。这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啊?谁来说说看。

  2、是啊!大家都非常激动,都高喊(引导学生答)简单的四个字却蕴藏了深厚的感情,我们比比看谁读得好。

  3、人群沸腾了,你们能想象一下这个沸腾的场景吗?

  (二)学习第9自然段。

  ①幻灯出示第9自然段内容。

  ②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谁能告诉我这段有几句话?

  ③理解重点句子。

  A、请同学们把江主席一下飞机的动作划出来?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相机理解词语:频频、满面春风、稳健)

  B、人们是怎样欢迎江主席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C、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最后一句话。相机理解:洗刷、百年耻辱、元首、欣喜若狂)

  ④指导感情朗读。

  在这一段中哪句话的感情最为强烈呢?谁能来读一下,把人们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哪个词语要重读呢?(怎能)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一下第10自然段,自学的时候请注意以下几点:(出示要求)

  要求:自由练读,思考下面的问题,画出有关词语。

  “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有哪些动作?(他是怎样把我拥进怀抱的呢?谁能用爱抚这个词语造个句子呢。)

  “我”的神情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江主席是怎样对待“我”的?这说明江主席怎样?

  ②幻灯出示: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③哪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一下这里失散多年的孩子”指的是谁?“母亲”指的是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借诗辅助理解。)

  ④指导朗读。

  师述:百年的耻辱被洗刷了,香港这个游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香港人民怎能不自豪?江主席是一个国家元首,他能这样对待献花少年,课文里的“我”怎能不兴奋?让我们带着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练习朗读这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每课练。

  2、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第三教时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兴高采烈秩序井然欣喜若狂情不自禁

  2、指名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看来大家都进行了及时的复习,那么有谁还记得当“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

  2、同学说得真好,那么就请大家怀着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下!

  三、讲解第11自然段

  1、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把“我”兴奋的心情读了出来,那么除了这种兴奋、激动的心情,她此时还有怎样的心情呢?(幸福)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3、现在请大家自己把这个自然段读一下,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4、看来你们练得都非常认真,现在请大家一起把这一段读一下。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我请一位同学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文中有两次提到1997年6月30日,是不是太累赘了,你们对此有什么见解呢?(重复使人印象深刻,更能突出这一天的难忘。)

  3、为什么会说这天难忘呢?请你们根据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造句:“秩序井然”、“爱抚”

  附板书:

  献花前兴高采烈秩序井然

  (爱戴江主席、热爱祖国)

  献花时热泪盈眶情不自禁

  教后记: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深情。

  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深情。

  拟定教时: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1、我给江主席献花

  2、质疑。看课文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课文里的“我”指的是谁?“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给江主席献花?我什么要给江主席献花?)

  二、初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以下的要求自己学习一下这篇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及及难读的句子。

  ②读准生字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读好了,现在我要检查一下学习的情况了。

  ①首先我请同学们读一下我手中小黑板上的词语。

  启(qi)德机场红地毯(tan)秩(zhi)序(xu)井然照顾(gu)

  董(dong)建华队伍(wu)频频(pin)耻(ru)辱

  欣喜若狂(kuang)步伐洗刷爱抚满面春风

  a、个别读(边读边纠正)

  b、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沥(li)颊(jia)踮(dian)吻(wen)

  提醒下列字的写法

  伐不要忘了一撇;耻不要忘了一竖;队伍的伍是“亻”旁

  c、开火车读

  ②看来同学们词语掌握得还不错,那么我们来看看你们句子读得怎么样呢?

  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

  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这么长一句句子,我们该怎样把它读好呢?你们自己相互读读看,讨论一下,看谁的办法最好。

  ③词语,句子同学们能够读好,那么我相信,读句子对你们而言是没有什么难的了。现在我请七位同学把这篇课文读一下。其他同学给他们指出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五页。我们看一下第4题。谁来把题目读一下。

  (3)出示段落大意:

  ①“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②“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

  ③“我”忘不了这一天。

  (4)请同学们举手告诉我你是怎么分的。(把同学们的分法都列在黑板上。)

  (5)师生共同讨论,根据段意,逐一排除错误的,保留正确的方法。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第1~7自然段

  第二段:第8~11自然段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三、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习字册

  3、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2、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了《在大海中永生》,我想你们一定知道在邓小平爷爷心中藏着一个最大的心愿,那就是期盼着香港的早日回归。为此他做了不懈的努力。其实邓小平爷爷的这一心愿也正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心愿。更是香港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一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们将会深入的了解。

  上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段。哪位同学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回想一下是怎样进行分段的,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请同学边听边思考说说文中所说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当时天气怎样。

  (2)当时欢迎的人心情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板书:兴高采烈秩序井然)

  (3)谁能够用秩序井然造个句子呢?看谁造得好!

  (4)江主席很快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此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呢?你们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大家一起来找一下好吗?

  (5)谁能够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此时人们愉快的心情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这位同学读得真好,从他的朗读中可以看出人们此时真的是非常高兴。那么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在回答我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

  2、现在你们能知道文中我的心情了吗?谁来告诉大家。

  3、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又高兴又激动呢?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在书上画出最能体现她这种心情的词语。

  (三)学习第3~7自然段

  1、现在请大家自己读一下第3至第7自然段,然后思考一下这段对话告诉了我们些什么?(我是谁)

  2、现在我请两位同学,一个读董建华的话一个读小姑娘的话来进行这段对话。

  二、学习第二段

  (一)学习第8自然段

  1、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等看到了江主席的专机。这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啊?谁来说说看。

  2、是啊!大家都非常激动,都高喊(引导学生答)简单的四个字却蕴藏了深厚的感情,我们比比看谁读得好。

  3、人群沸腾了,你们能想象一下这个沸腾的场景吗?

  (二)学习第9自然段。

  ①幻灯出示第9自然段内容。

  ②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谁能告诉我这段有几句话?

  ③理解重点句子。

  a、请同学们把江主席一下飞机的动作划出来?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相机理解词语:频频、满面春风、稳健)

  b、人们是怎样欢迎江主席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c、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最后一句话。相机理解:洗刷、百年耻辱、元首、欣喜若狂)

  ④指导感情朗读。

  在这一段中哪句话的感情最为强烈呢?谁能来读一下,把人们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哪个词语要重读呢?(怎能)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一下第10自然段,自学的时候请注意以下几点:(出示要求)

  要求:自由练读,思考下面的问题,画出有关词语。

  “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有哪些动作?(他是怎样把我拥进怀抱的呢?谁能用爱抚这个词语造个句子呢。)

  我”的神情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江主席是怎样对待“我”的?这说明江主席怎样?

  ②幻灯出示: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③哪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一下这里失散多年的孩子”指的是谁?“母亲”指的是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借诗辅助理解。)

  ④指导朗读。

  师述:百年的耻辱被洗刷了,香港这个游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香港人民怎能不自豪?江主席是一个国家元首,他能这样对待献花少年,课文里的“我”怎能不兴奋?让我们带着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练习朗读这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每课练。

  2、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第三教时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兴高采烈秩序井然欣喜若狂情不自禁

  2、指名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看来大家都进行了及时的复习,那么有谁还记得当“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

  2、同学说得真好,那么就请大家怀着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下!

  三、讲解第11自然段

  1、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把“我”兴奋的心情读了出来,那么除了这种兴奋、激动的心情,她此时还有怎样的心情呢?(幸福)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3、现在请大家自己把这个自然段读一下,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4、看来你们练得都非常认真,现在请大家一起把这一段读一下。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我请一位同学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文中有两次提到1997年6月30日,是不是太累赘了,你们对此有什么见解呢?(重复使人印象深刻,更能突出这一天的难忘。)

  3、为什么会说这天难忘呢?请你们根据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造句:“秩序井然”、“爱抚”

  附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献花前兴高采烈秩序井然

  (爱戴江主席、热爱祖国)

  献花时热泪盈眶情不自禁

  教后记: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7

  1997年6月30日下5时,我冒雨来到了启德机场。停机坪前铺上了长长的红地毯。兴高采烈的人们手拿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秩序井然地等待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打在我的头上,又顺着脸颊往下淌。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献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香港特别行政区州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伯伯就站在我的身旁。他转过脸来,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是给江主席献花的吗?”

  我点了点头说:“是的,我叫姜咪咪。”

  “今年多大了?读几年级?”

  “15岁,读中一。”

  董伯伯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

  “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欢迎的队伍立刻沸腾起来。

  江主席一走出机舱,就向欢迎的人群频频挥手。他满面春风的走下舷梯,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和大家一样,挥动着手中的花束,高兴得热泪直流。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

  “江主席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自己的香港”前来欢迎的代表频频向江主席问候。我走上前去,把一束鲜花献给了江主席。他望着热泪盈眶的我,微微俯下身,爱抚地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我就向一个失散多年的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股暖流流遍全身。我情不自禁的踮起脚,在他老人家的脸颊上吻了一下。江主席亲切的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依偎在领袖身旁,久久不愿离开。

  我能够代表香港二百多万青少年,向我们国家的领袖江主席献花,是多么幸福呀!

  1997年6月30日,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8

  教学第5课的第二部分“激动献花”时我结合《评价手册》上的练习,指导孩子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母亲的怀抱——”这一句话时,明显感到孩子读不懂,说不清。因为课前预设充分,我向孩子们出示了香港百年屈辱史的一组图片及简介,然后借助“失散多年的孩子”指谁?“母亲的怀抱”就是“谁的怀抱”?这两个问题分解了难点,不少孩子能感受到这句话表达出香港人民热爱祖国、期盼回归的喜悦与幸福,难点较好地突破了。

  仿照第9节用先略后详的方式写一个场景这个要求对我班的孩子来说还是很难的。他们本身对习作的畏惧和平时积累的不足以及对场景这一概念的不理解都使得完成这一片段难度不小。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指导过程。事前了解到科学课上刚做了热气球的实验,我让学生先用三句话简单描述同学们的表现。

  出示引导的句子:听说马上要做热气球的实验,实验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            ),(    

  ),(             )。让三个孩子回忆同学的表现说一说,再让一个孩子连起来说一遍。

  接着让陈堃用上“先、然后、接着、再、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周老师实验的过程,注意说清楚老师的神情和动作。先让董浩然说,可惜表达不清,陈堃说得很有条理,尤其是“拿来、点燃、晃动、摆在上方”几个动词用得十分准确,孩子们一下子就回忆起实验的过程。

  最后,我又让一组同学开火车一人说一句,具体描述看见热气球缓缓飘向天花板,试验成功了,同学们欣喜若狂的样子。刚开始王浩有点磕磕绊绊,不太会说,可后面的孩子越说越具体流畅,听得孩子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一片段训练的指导过程我认为十分成功。它分解了学生习作练习的难度,究竟每一步应该怎么想怎么写,其实教师做了一个完成的示范。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然能举一反三,写好一次发言、一次课间活动或一次比赛等场景,对学困生而言,至少能写清楚这次实验的过程。上完之后,成就感油然而生。

  也感受到一些不足:在陈堃已经把步骤和动作描述得很清楚的时候我应该相机把动词板书出来,给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加深印象,还可以相机引导把周老师的神情说得更细腻些。比如(  

  )地摆在烛火上方,(     )晃动塑料袋,使里面充满空气。再有就是怎样给说不清的孩子更多练习表达的机会。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9

  结构分析

  课文紧紧扣住“献花”来实际情况,可以分为献花前、献花时、献花后三个部分。通过记叙“我”随着欢迎人群在启德机场等待江主席一行的到来,并给江主席献花的情景,表现了香港同胞在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对中央代表团的急切盼望和热烈欢迎之情,展示了血浓于水的动人一幕。

  第1~~7自然段写献花前。课文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第8~~11自然段写献花时。

  第12自然段写献花后。响应开头,强调这次献花在自己一年中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特点

  以孩子的视点写香港回归。

  “我”是一个15岁的少年,“我”目睹并且参加了迎接中央代表团的全过程。连一个香港少年都对祖国充满了感情,则全香港人民盼回归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同时,“我”的年龄与江主席的年龄又构成了晚辈与长辈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可以成为香港与祖国母亲之间的一种比喻。

  行动的细节描写。

  在等待中央代表团的时候,“雨点打在我的头上,又顺着脸颊往下淌,可是“我”竟不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表示“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完全沉浸在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中。写接过鲜花的江主席时,用“微微地俯下身,爱抚地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以及“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等细致的描写,表现了领袖对孩子的一片慈爱之情。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联系生活、结合语境或通过查工具书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及重点词语,如:秩序井然、频频、欣喜若狂、洗刷耻辱、偎依、爱抚等。会用“秩序井然”、“满面春风”造句。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通过读与品,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新增的一篇课文,带有着一些政治色彩与意义,对信息畅通时代的孩子来说,这篇课文的表面理解并没有太多的难度,难点在于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之后隐藏着太多的历史与政治背景,值得点拨,引导理解,进而体会小作者的心情,从而从更深广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起对祖国之爱。在国庆长假前夕这一课教学无疑是有意义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通过读与品,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时间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母案                                  子案

  板块一:联系旧知,导入新文

  1.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吗,你们一定记得这“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对于香港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回顾:香港著名风景点、曾经的历史、回归日,那你你知道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谁?板书:“董建华”,教学生字“董”(猜谜语:千里草,三国谜语:千里草,十日卜,不得生)(现任是曾荫权)

  3.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

  母案                                         子案

  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4.读课题。(让学生谈谈对本文预习后的了解)

  板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学分段落

  1.检查预习情况,组织交流。

  (1)检查课文朗读:共几个小节?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互评及正音。

  (2)检查生字词:

  启德机场、红地毯、秩序井然、队伍、频频、洗刷耻辱、爱抚、满面春风、淅淅沥沥、脸颊、舷梯、踮起脚,多种形式读生词

  (3)指导重点词语的书写:频、毯

  (4)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四题:按照下面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①“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②“我”给江主席献花;③“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可概括为“献花前”——“(献花)”——“(献花后)”

  2.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3.写作很多时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感受,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词语能表达小作者江咪咪与当时的人们的心情“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结合板书),再读,想想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作业:抄写并记忆课文中重点词句,并熟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的相关背景)

  板块三:品味悟情,深入探究

  1.学习第一段(1—7)献花前

  (1)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2)自读一至七小节描写献花前的部分,思考:

  ①6月30日下午天气怎样?从哪儿看出?

  ②从“我”和董建华伯伯的交谈中,你了解了献花小姑娘的哪些情况?

  ③找出人们与我等待中央代表团的句子,细细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母案                                         子案

  (3)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第三小题,引导学生体会当时人们兴高采烈、秩序井然(结合用秩序井然造句),作者兴奋、激动的心情。

  出示重点句:“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指导方法:

  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又高兴又激动呢?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在书上画出最能体现她这种心情的词语。 “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兴奋、激动?学生谈感受。

  过渡: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第二段(8—11)献花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来了!来了!”是啊!简单的四个字两个感情号,却蕴藏了深厚的感情,我们比比看谁读得好。

  “立刻沸腾起来”,什么叫“沸腾”?你们能想象一下这个沸腾的场景吗?(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幻灯出示第9自然段内容。

  ①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几句话(四句话),写了几方面内容(三方面内容),按“这一自然段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说主要内容。

  ②理解重点句子。请同学们把江主席一下飞机的动作划出来?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相机理解词语:频频、满面春风、稳健)

  ③人们是怎样欢迎江主席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④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最后一句话。

  出示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母案                                         子案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相机理解:洗刷、百年耻辱、元首、欣喜若狂)

  ⑤指导感情朗读:在这一段中哪句话的感情最为强烈呢?谁能来读一下,把人们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哪个词语要重读呢?(怎能)

  (3)自读第10自然段,要求:自由练读,思考下面的问题,画出有关词语。

  “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有哪些动作?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江主席是怎样对待“我”的?这感受到江主席是怎样的人?

  重点指导: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指名读,讨论:这里“失散多年的孩子”指的是谁?“母亲”指的是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导朗读。

  (4)师述:百年的耻辱被洗刷了,香港这个游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香港人民怎能不自豪?江主席是一个国家元首,他能这样对待献花少年,课文里的“我”怎能不兴奋?让我们带着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练习朗读这段课文。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11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    等待"、"激动    献花"、"幸福    忘不了"给课文 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  :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  兴奋  激动  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 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xx大(图片)、澳门、中国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2、布置作业 :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奋激动

  献花                     激动万分

  幸福                      永生难忘

  课后反思: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12

  5.我给江主席献花

  (上课时间:9月19、21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用“秩序井然”、“满面春风”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预习要求

  读的要求:

  1.把文章读通顺、流利。

  思的要求:

  1.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

  2.思考,作为一名香港的中学生,在回归祖国之际为什么如此激动。

  查的要求: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脉络。

  4.从相关语句中体会“我”献花前激动兴奋的心情。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

  2.从相关语句中体会“我”献花前激动兴奋的心情。

  教学难点:

  1.理清文章脉络。

  2.从相关语句中体会“我”献花前激动兴奋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听写生字。

  2.检查朗读。

  3.交流关于香港回归的资料。

  (可让学生谈谈他通过网络或者家长,知道的一些清朝时中国的历史现状。)

  二、理清文脉:

  1.自读课文,交流你知道的文章内容。

  2.同桌合作完成课后第四题。

  三、精读课文:

  总问题:找出描写“我”和江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说说你从中能够读懂什么?

  第一段(1—7小节):

  1.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让学生用一句话把事件的几个因素串起来。)

  2.“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尤其让学生抓住“我”的一些动作描写来感受我的心情。)

  3.分角色朗读“我”和董伯伯的对话。

  (读对话时,注意任务的动作和神态。)

  四、写字训练

  董,草字头约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一。

  秩、伍,都是左窄右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江主席的动作体会国家领袖的慈爱。

  2、通过品词析句,体会香港同胞回归时的喜悦。

  3、能用“秩序井然”“满面春风”造句。

  4、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江主席的动作体会国家领袖的慈爱。

  2、通过品词析句,体会香港同胞回归时的喜悦。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二段(8—11小节):

  1.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谈体会。

  (1)在“回归”的日子里……怎能不欣喜若狂?读好这个反问句,感受人们激动万分的心情。

  2.反复朗读体会,感受江主席对“我”的爱抚,以及“我”对江主席的爱戴。

  3.指导学生理解“我就想……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

  (1)生活中有过这种感觉吗?

  (2)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精读第三段(12小节):

  1.“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与第一段首尾呼应。)

  三、小练笔

  1.假如你是一位香港同胞,请你写一封信给江主席,表达你内心最想说的话。

  四、板书设计:

  5我给江主席献花

  爱戴爱抚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组编排了四篇课文《我给江主席献花》《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教师在教这四篇课文时,都应注意让学生感受,体会并激发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我给江主席献花》让学生知道香港回归的历史,激发对国家领袖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天安门广场》让学生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徐悲鸿励志学画》让学生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发愤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教育他们要以徐悲鸿为榜样,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虎门销烟》让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5、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6、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5、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

  5、我给江主席献花2课时

  6、天安门广场2课时

  7、徐悲鸿励志学画2课时

  8、虎门销烟2课时

  习作22课时

  练习23课时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1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xx大(图片)、澳门、中国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奋激动

  献花         激动万分

  幸福         永生难忘

《我给江主席献花》 篇1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九自然段中的反问句和第十自然段中的打比方的句子是理解上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录象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词语,读通课文。

  2、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脉路。

  3、学习第一段。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1我给江主席献花

  2、交流:通过预习,你对课题了解了多少。

  (如:课文里的“我”指的是谁?“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给江主席献花?为什么给江主席献花?)

  三、初读文章

  1、同桌互相检查预习的情况

  2、老师检查预习的情况。

  (1)、检查生字的预习。

  a、抽读词语的卡片。

  b、检查对生字音的掌握情况。

  沥(li ni)颊(jia xia)踮(dian dian)吻(wen weng)

  秩(zi zhi)频(ping pin)耻(chi ci)

  (2)、交流在朗读中不理解的词语,一起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进行解释。

  (3)、检查长句子的朗读情况。

  a、香港特别行政区/ 首任行政长官/ 董建华伯伯/ 就站在我的身旁。

  b、我/ 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 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指名朗读,再一起朗读)

  四、再读课文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组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读错字,基本流利,同桌互相评点。

  五、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脉路。

  1、出示段落大意,齐读。

  (1)“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2)“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

  (3)“我“忘不了这一天。

  2、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各自然段的意思。(改为:听录音,边听边思考)

  3、四人小组讨论,按照段落大意划分段落。

  4、交流意见

  第一段:第1~7自然段

  第二段:第8~11自然段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轻声地朗读文章的第一段

  2、画画圈圈点点,在句子上做出相应的符号。

  3、交流自学的收获:

  时间:

  地点:

  天气:

  人物:

  人物的心情:

  重点体会人物的心情,找出相应的词语,内化成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可以先指名朗读,再齐读感受。

  (兴高采烈,秩序井然,兴奋,激动,顾不得)

  4、是呀!香港人民等待祖国的领导人物江主席的确是令人兴奋激动的。小作者也不例外,并且今天他还遇到了他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下堂课继续学习。)

  5、细读第3~7自然段

  (1)、自由地练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你从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七、自主的以学习组为单位学习生字。

  八、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2 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1、读题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当时无比幸福的心情。

  二、学习第一段

  1、默读课文第一段,在等待江主席到来之际大伙儿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你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轻读第二段,你感受到每个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2、交流

  a第8小节,抓住“沸腾”,指导读“来了!来了!”要读出香港同胞等待中央代表团的急切之情。

  b第9小节,重点指导读江主席“满面春风地走下舷梯,迈着稳健的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要读出他心情的激动和兴奋。

  c第10小节,指导看图

  此时此刻,我有这样的感受:

  (出示: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又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你们怎样理解这句话的?(香港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洗刷了百年耻辱,这说明祖国——

  每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之激动万分、无比幸福呢!我们来看——(看图:人们手拿——不断地——)

  历史记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江主席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相互拥抱、相互问候(看图)

  六、总结

  七、作业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