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经典导游词
范文

经典导游词(精选13篇)

经典导游词 篇1

  大家好!

  我是温馨旅游社的导游——紫莹小姐。今天,我即将带领大家去一一领略蛇蟠岛的风采。

  蛇蟠岛位于三门湾内,面积达17。4平方千米,是整个台州海域中广阔的岛屿。岛上盛产江南名石——蛇蟠石,俗称“红石板”。因为它历经了千余年的人工采石,才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竖井洞窟群,因此得名“千洞岛”。怎么样,这个名字不赖吧?

  好,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是著名的景区——海盗村,这儿可是集聚了中国海盗的主力——东海枭雄的哦!

  中国的海洋历史当中,每一个大段都有着海盗的记录。而蛇蟠岛则是中国海盗的主要巢穴。这儿的洞窟与海洋风光是一处与众不同的特色。对了,这儿还可以让我们体验啸聚亡命的海盗生涯呢!大家快去游玩一下吧,尝试着做一下海王宝座吧,60分钟之后在海盗村的门口集合,注意安全,也别乱扔果皮纸屑哦!

  (60分钟之后……)

  嗯,大家都以经到齐了。我们向下一个景区——野人洞冲刺吧!途中奇花异草会伴随我们到那儿,快走啦!记得要留心观察哟!

  快看,这里就是野人洞,怎么样?不错吧!快一点儿进去吧!里边儿的风景绝对能比你们想象中的更加美丽,赶紧跟上。

  大家瞧见了没有?这里的风景漂亮吧!嘻嘻,这个野人洞口啊,还真有点儿像《西游记》里的水帘洞呢!瞧那瀑布,一泻而下,朦胧之中能看到“野人洞”三个大字。对了,那一边的彩虹还在阳光的映照下出现了一片彩虹呢!好看吧?

  野人洞中有两个特殊景点,一边走,我会一边给你们讲讲的,放松一下,出发吧!

  这两个景点分别是古洞人家和石窗展厅,石工们千年以来采石之后废弃的洞窟群,自古就是石工、海盗和岛民穴居的。它俩可以向大家展示山野穴居的洞石文化和蛇蟠岛的悠久历史。

  到了,这里是古洞人家,是宋代到清代洞穴房屋的主要造型;那一边是石窗展厅,集聚了三门的各种著名石窗,大多是几何窗、三钱窗,和一根藤窗。它们都是由易雕琢的蛇蟠石制作的,栩栩如生,各种图案惟妙惟肖,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各地。

  好了,本次旅游到此结束,解散。

经典导游词 篇2

  西湖导游词 各位同学: 你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是因为有了西湖,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西湖边上还有一座名山——孤山,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

  断桥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断桥是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 西湖中有三岛。最大岛是“三潭印月”。岛南面的三座石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

  到了中秋佳节,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我们再来看湖心亭。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是西湖三岛中最小的一个,现在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经典导游词 篇3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__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他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他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宝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俶塔。保俶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俶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历史上与保俶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对景,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不同风姿。

  各位朋友:西湖沿岸的景观就介绍到这里,接着我们去观赏湖中三岛。

  首先我们来看西湖中最大岛“三潭印月”,也叫小瀛州。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全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全岛呈“田”字形,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此外,历史上三潭钱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

  下面请随我上岛游览,三潭印月这座小岛,初建军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的。它的精华就在于岛南面的三座石塔。请看:三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加早天上的一个水中的1个,湖面可以倒映出32个小月亮,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接着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也是在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距念已有440年有历史的。“湖心平眺”是钱塘十景之一。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是西湖三岛吧最小的一个,面积仅5561平方米。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后的淤泥堆积而成的。阮墩垂钓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阮墩夜游则是为各地旅游者隆重推出的西湖夏季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游完湖中三岛,我们的船已驶向即将停靠在方向----苏堤。大家请看:前面这条自南而弱横贯西湖,全长2.8公里的湖中长堤就是苏堤。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岸种植桃柳、芙蓉,形成“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的景色。说到苏堤,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苏堤”。现在 堤的南端修建了“苏东坡纪念馆”供人们参观,缅怀苏东坡的功绩。

  各位朋友: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名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经喻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西湖做为著名景点,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元首不计其数。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经典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_。

  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讲天坛的传说,此刻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美丽的天坛,从远出看是个八角形宝塔。

  天坛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看中间高,两边低,好似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点,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

  我们走过天坛,又来到了望景寺,那里能够这人观赏天坛的风景。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礼貌保护单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祭坛,是世界上此刻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总面积273平方米。1918年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经典导游词 篇5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这次带大家游览泰国神仙半岛的导游,请大家携带好随身物品,避免丢失。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接壤。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都比较炎热,但温差不大。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温度宜人,降雨较少,是去泰国的最佳旅游季节。人妖文化是泰国独有的特色,主要集中在曼谷和芭堤雅,观看具有最高水准的人妖艺术表演也是万千中外游客来泰国的目的。

  泰国神仙半岛位于普吉岛最南端的朋帖海岬,享有"上帝的岬角"之美誉,人们称它"朋帖岬"或"朋帖海角".在神仙半岛景致迷人,情调浪漫,岛的观景台上供奉了一尊四面佛,此岛因而得名。在历史上,一些航海家从大陆往马来西亚半岛行驶时,偶然发现了此岛屿,并广为流传,神仙半岛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神仙半岛没有水泥丛林阻挡视野,故也是观看落日余晖美景的最佳地点。

  四面佛

  大家现在来到了泰国神仙半岛上有名的四面佛像旁。四面佛,意为梵王。梵王是印度婆罗门教主神。人们拜四面神时通常用鲜花、香烛和木象,或者将麻雀放生,富有者则雇几名穿着泰国古代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佛像前随着音乐边歌边跳传统的祭神舞,意在祭神、谢神或还愿,以谢神恩。到泰国旅行,参观四面佛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该佛有四尊佛面,分别代表爱情、事业、健康与财运,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是泰国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大家看,佛像的周围,摆放着许许多多的木雕象,有大有小,大的有将近一米高,小的也有成年家猫大小--这里的居民向四面佛许的愿实现以后,就把木雕象送到这里来还愿。泰国人很信奉四面佛,据说非常灵验。因此,有些游客为了在四面佛前许誓还愿而多次往返泰国,更有许多港台影视明星,年年都来泰国膜拜四面佛,可见四面佛的魅力。

  日落

  大家现在所在的这一座高约百米的小山,是欣赏普吉岛最迷人夕阳的绝好地方。它从三面围绕大海,成凹字形。在东面的山顶上是一片广场,现已开辟为公园。临海筑有一道短墙,供游人凭栏眺望。每当黄昏时分,平台上停满车辆,许多游客会来到这里,等待观看海洋日落奇景。落日接近西面山颠时,余辉将海水染红,尤如金鱼的锦鳞,一片辉煌。当落日沉入海中时,出现一片彩霞,绚丽斑烂,变幻多姿,然后渐渐昏暗消失。

  奈函海滩

  从这里往西北方向行走,可以到达奈函海滩,那是一个很休闲的海滩,游客可以在那里踏着浪,感受不一样的海景风情。

  好了,今天的泰国神仙半岛的游览就到此结束,大家是否觉得意犹未尽呢,欢迎大家下此再来!

经典导游词 篇6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

  我是颐和园旅游公司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小廖”,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

  总述: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花园。原来的名字叫好山园。清乾隆时改为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总面积290万平方米,拥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湖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景象万千。万寿山丛林葱郁,昆明湖碧水荡漾,构成一幅美丽的皇家园林画卷,是世界着名的旅游胜地。

  分述:我先带大家去长廊游玩。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长728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动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其中人物故事画最引人注目。那就请游客们细细观赏吧!

  穿过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南临昆明湖。山上建有佛香阁、排云殿等,山上树木葱浓,宫殿金碧辉煌,是宫庭功能、宗教功能、园林功能的集中体现。这里建筑宏伟,风景秀丽,充分展示了皇宫御苑的皇家气派。各位游客不妨亲自登山,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沿途欣赏好风景。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昆明湖。昆明湖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湖边围着长长的堤岸,湖沿有石舫,湖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其中十七孔桥最引人注目,桥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着各种各样、天然成趣的数百只狮子,它们率真大胆,美不胜收,有的正在绣球上灵巧地做着各种优美的动作,有的几只狮宝宝嬉戏在狮妈妈周围,欢蹦乱跳,尽情玩耍,狮妈妈慈爱地抚摸着小宝宝,眼里流露出欢欣的喜悦,金色的阳光洒在这些狮子们身上,像给予它们一种生命力,传续着人间动人的故事。

  走在桥上,可以看到湖岸柳树成行,湖光山色,风景迷人,是颐和园最有名的景点。走过十七孔桥,就可以观赏湖中小岛上的绚丽风景,那里别有一番情趣的美景真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她一点也不过分,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大气,她的精致,她浓郁的人文底蕴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

  结尾:“小廖”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在这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开心,游得尽性!

经典导游词 篇7

  下面我们进入海洋与海洋生物演化厅,这个过道有点暗。这是三叶虫,它呢是海洋生物我们现在看大是放大了很多倍的浮雕,他只有我们指甲盖那么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因为他是当时最多最繁盛的动物,所以寒武纪也被我们称为“三叶虫时代“当心台阶,这三颗珊瑚树是真的哦。下面的是钢化玻璃大家可以放心踩在上面,在我们面前的是鱼化石,最特别的是这块,他有鱼的形状,却长出了四只肉鳍,是当时海洋生物向陆地进化的过渡型生物,他是恐龙与鳄鱼的共同祖先。请大家随我上台阶,海龟与乌龟的不同之处呢是海龟的头和脚缩不到壳里面。依次是直角石,贵州龙,鱼龙。

  现在我们去丛林厅(演化一厅),这个破墙而出是恐龙中的暴君—霸王龙。他是陆地上有史以来生存过的最大最凶残的食肉动物,身长可达17米,站立时6米高,体重达8吨。更可怕的是他有一个1。5米的头,上下颌有短剑般的牙齿,有的牙齿长打20厘米,他的牙齿长短不一,在撕咬食物时牙齿很容易脱落,他的牙齿一生都在不停的生长,所以呢所有的食肉恐龙的牙齿都是长短不一的。看这是他的前肢,异常的短小,细弱,每侧只有两个指爪,与他庞大的身躯极为不相称,可是他锋利无比,是霸王龙撕扯腐肉的最佳工具。地上的恐龙脚印被称为“金龙印“他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要是您在我们中华恐龙馆踩一下金龙印,相信可以将吉祥和幸福带回家。顺着恐龙的脚印我们来到了许氏禄丰龙面前,1939年在云南的禄丰发现的是中过大陆上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他的发现者杨钟健为了纪念他的老师德国恐龙专家许耐,因发现地在禄丰故取名”许氏禄丰龙“是镇馆之宝之一,他是食草类恐龙。四足行走,头小,脖子长,尾巴强健起平衡作用。前肢比较短,站立时,前爪可抓树枝。生活在湖边沼泽地带,以植物和昆虫为食。他旁边张牙舞爪的是中国双脊龙,因头顶部有一队羽冠状脊突出而得名。恐龙有食肉和食草类之分,食草类恐龙颈部比较长,头比较小,牙齿较为细小,并且大多数是四足行走,比如眼前的许氏禄丰龙。食肉类恐龙颈部比较短,头比较大,牙齿较为锋利,并且大多数是两足行走,比如眼前的甘氏四川龙。除了看头和牙齿外,还可以看爪子。食肉恐龙前肢有2~3个爪子如霸王龙。食草恐龙前肢有4~5个爪子。总结了这样的一句话供大家参考:一看脑袋二看牙最具学术看前爪。

  常州恐龙园经典导游词5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是晶莹剔透的廊厅。我们头顶呢是用10米灯箱打造出的一副恐龙骨架,前面的楼梯装饰成了他的尾巴。两跟柱子构筑了恐龙的两条后腿。使大家仿佛在恐龙的腹中。

  永恒的进化(演化二厅),以前也有大批量的恐龙生活在溶洞里,中国鹦鹉嘴龙被称为恐龙中的侏儒。成年体长1。2~1。5米。对面的是加拿大皇家博物馆赠送的艾尔伯塔龙。幻影成像旁是巴克龙

  现在我们去昨日帝国(演化三厅)。眼前的武定昆明龙和巨硕云南龙向我们展示了食草恐龙之间和平友好的景象。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能和平相处的。在左前方角落的五只凶残的恐爪龙正在袭击一只巴刻龙,恐爪龙身长3米。有着修长的后腿和一条长长的尾巴。他们的爪子像镰刀一样的锋利无比,有着像狼一样的习性,喜欢成群出动。镶嵌在玻璃罩里的是三角龙的头部模型,是美国友人赠送,属于角龙类恐龙,头上的三个角锋利无比,最长可达1米,最奇妙的是他的颈盾,除了有防御敌人的作用还有亮丽的色彩,不但可以吓退敌人还可以在交配的季节吸引异性注意。因此被称为爱美的恐龙。它边上的巨型龙叫合川马门溪龙,全长22米。颈部达11米,存活时体重30~40吨。顺着脖子往上看,就会发现他有一个和身体极不相称的小脑袋,他的脑容量和一只成年猫差不多。可是他又是怎么支撑自己呢?原来他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水中,主要靠水的浮力来支撑身体的重量,只有产卵期才上岸。据说他被咬一口要过12秒才能反应过来,很苯,除了睡觉就是不停的在吃。看!这是巨型山东龙,是第二件镇馆之宝,他长15米高8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平头鸭嘴类恐龙。出土时化石含量高达80%,享有“中国龙王“的美誉。在美国参展时保险金高打1100万美金,足见其珍贵!除了吃树叶外他还吃小鱼小虾,所以嘴里长了许多排牙齿,旧的磨损,新的代替。所以这也是顺应自然的结果!山东龙旁边陈列的是棘鼻青岛龙,因发现地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而得名,身长7米,前肢短后肢长,主要靠后肢行走,他的头部有骨质管状角,科学家推测者可能是用来发声,并且非常美妙,不但吓退敌人还可以在交配季节吸引异性的注意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恐龙蛋,这个陈列厅了共放了128枚近20个品种出土于我国各地,有长的、圆形的、扁圆的、橄榄形的很多中,这个是杨氏母驼龙。这家伙专门偷蛋吃。

  要想知道恐龙是如何消失的,请随我到楼上去。这两个正在打架的是肿头龙。下面是模拟的科学家发掘现场。请随我往前走,这是箭龙。我们现在去恐龙天地觅(恐龙灭绝之厅)恐龙成功统治地球一亿六千万年,但却在中生代的白垩纪突然消失,给我们留下无限遐想。灭绝的四个最主流的假说分别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彗星碰撞论、气候骤变论、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变化论。这个下面是万龙坑。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电影投影的方式来演示恐龙灭绝的假说!

  其实呢恐龙没有灭绝,让我们走进馆内最后一个展厅,镶嵌在玻璃罩里的是阴阳面的中华龙鸟化石,这是第三件镇馆之宝。这是一幅电脑制作的中华龙鸟外形复原图。他是生活在中生代小型食肉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过渡型生物。我们在来看看东方吉祥鸟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拥有角质喙(HUI)和飞行能力的真正的鸟类

  请随我这边走我们一起走进“侏罗纪历险“。注意脚下,小心台阶。这里是火山爆发区,往前是原始雨林在与凶狠的霸王龙亲密接触后中华恐龙馆的讲解告一段落了。下面的时间请大家自由活动可以参加园内的各项活动。我们下午3点在这里集合!

经典导游词 篇8

  各位游客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故宫。今天就由我给大家介绍这里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跟着我的脚步,我们面前的就是著名的故宫博物院。好,跨进这个大门,我们就来到故宫到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殿——太和殿,民间俗称“金銮殿”。它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xx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就是1695年重建,大家猜猜太和殿高多少,面积多少呢?没错,它高35米左右,面积有2377平方米,差不多有55间教室那么大,由72根大柱支撑着全部重量,是故宫中最高大建筑。你们瞧!里面装饰得金碧辉煌,正中间一个有宝座,宝座并置于6根盘龙金柱之间,以突出帝王唯我独尊的地位。九龙宝座用楠木雕龙涂金而成,可精致了!

  大家一起向右走,前面就来到中和殿了。中和殿的大殿平面呈方形,黄琉璃四有攒尖顶,可气派了!大家知道吗?那时皇帝就是在这里进行亲祭、批阅奏书的。

  大家跟我一起往前走,这块空地上最显眼的就是云龙石雕。这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座石雕。石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达两百多吨呢!大家可以凑近看一看,石雕四周刻有缠枝莲花纹,下部为海水江涯,中间雕刻着流云衬托着九条蟠龙和州龙,云龙栩栩如生,雕刻精细。

  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大家可以自行参观。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看到任何东西绝对不能用手触摸,以保护这珍奇的文物。我们2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再见!祝大家玩得开心。

经典导游词 篇9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导游,我叫马航宇,大家可以叫我马导,也可以叫我小马。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天安门。我们先来看广场的北端,北端是天安门。你们看,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天安门前面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著名的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这是不是很挺拔?

  咱们再去看一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你们知道吗?天安门广场到节日的时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天安门广场一片辉煌。来自祖国各地人民翩翩起舞,纵情歌唱。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天安门广场还有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大家自己去游览,40分钟后回来在这里集合。

经典导游词 篇10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叫高瑜璐,你们可以称呼我高导游,今天我要带你们参观长城的起点老龙头。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长城的起点——老龙头。明万历七年,也就是1579年,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在这里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把长城直接插进海里,使龙头入海劈风斩浪。大家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这是当年筑入海石城所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条石边缘榫孔,用铁水浇注联在一起,这样垒上九层,工程之艰巨我们可想而知。摆在这里的花岗岩条石,在海水了已浸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坚固。

  老龙头的最高点是眼前的澄海楼。明代时,这里是一座高大的炮楼,用于军事指挥。现在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一下悬挂在这里的匾额“胸襟万里”。这是由明代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题,在这里“襟”有两种解释,一种当动词连带用,意思是说万里长城从这里开始,越燕山,跨贺兰,穿越茫茫的草原,浩瀚的沙漠,直到甘肃的嘉峪关,雄伟气魄,连绵万里。另一种当名次用,解释为衣襟,引申为心胸,也就是说做人要心胸宽广,装得下万里山河。

  万里长城一万里,只有龙头在海里。现在就请大家近距离的感受一下龙头的别样雄伟与壮观吧!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朋友:长城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属于世界遗产,希望大家给予保护,不要随意破坏。好了,祝大家玩得愉快!

经典导游词 篇11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_,大家能够叫我_导!

  此刻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坛,所以我先给大家将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看手勿动、禁止乱涂乱画这五点,记得哦!

  乘客们,旅游景点已到,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此刻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那里是皇帝前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此刻,就让我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吧!

  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不仅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此刻,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转眼间,我们的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

经典导游词 篇12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国陆域的几何中心,有着“西部黄河之都,丝路山水名城”的美誉。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市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20__年全市常住人口362.09万人。户籍总人口323.2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9.06万人。户籍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02.67万人。20__年,兰州市行政区划共设置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市辖区,永登、皋兰、榆中3个市辖县。全市辖26个乡人民政府,35个镇人民政府,52个街道办事处。399个社区居委会,731个村民委员会。

  兰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设立县制,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制兰州总管府,史称兰州。汉唐以来,兰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清康熙时隶甘肃行省,省会由陇西迁至兰州。1941年正式设市,1949年8月26日解放。

  兰州是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的中心。境内探明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等35个矿种,极具潜在经济开发价值。兰州水力资源丰富,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现已建成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和大峡等水电站。兰州是闻名全国的“瓜果城”,盛产白兰瓜、黄河蜜瓜、软儿梨、桃等瓜果,百合、黑瓜子、玫瑰、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素有“看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之说。兰州的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市域内有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司衙门——鲁土司衙门,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有“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有“母亲河、生命河”的象征——黄河母亲雕像,还有“陇上十三陵”——明肃王墓群等。兰州还是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东有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西有永靖炳灵寺,南有夏河拉卜椤寺,北有敦煌莫高窟。

  兰州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会于此,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装箱转运中心。公路有六条国道在这里交汇,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有四条已竣工通车。新扩建的兰州中川机场距市区38.5公里,与国内30多个城市直接通航,开通直飞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包机航线,是目前西北地区一流的机场。

经典导游词 篇13

  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8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这里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榴皱隆起成陆,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称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

  这是一片神奇的乐土,由北往南的候鸟在经历了长途跋涉的艰辛、都市里高楼林立的迷惑和无知者猎枪弹弓的偷袭后,疲惫不堪但满怀欣喜地降落这里。除了湿地里丰美水草、小鱼小虾的诱惑外,这里安全的自然环境,是吸引候鸟们南迁越冬的重要前提。这里,就是--拉市海。

  拉市海的春天是姗姗来迟的。当丽江城内的太阳正明媚当空时,这里的冷风还在嗖嗖作响。三月的一个清晨,我站在了向往已久的拉市海边:这是一面宽阔安静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着盈盈的绿光。小块小块的湿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湾。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树上,停着一群鸬鹚;浅湾里和岸边,是一大群野鸭,或扎猛子寻鱼虾,或交颈而眠。偶尔有两只双宿双栖的赤麻鸭扑棱棱飞起,带起附近的水禽懒洋洋扇扇翅膀。远处水气氤氲,不时可见山林鸟游动飞舞的点点小影。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迁的候鸟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养生息,准备踏上万里归途。陪我一起闲逛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工程师彭贵鸿在拉市海呼呼作响的大风中很有些遗憾地叫着说:"你来晚了,越冬的候鸟很多都已北移了。一个多月以前,这里热闹得不得了:海子里,柳树上,天空中,还有后面的山上,到处都是鸟。那壮观,就别提了。"

  我眼中静谧的拉市海和彭工嘴里喧闹的拉市海是如此地难以统一,但是,看着那些悠闲自得的鸟,感受着人来鸟不惊的场面,却让人不得不相信,这里,就是万鸟的乐园天堂。

  越冬水禽的乐园

  大凡到过丽江的人,都知道拉市海。出丽江县城8公里,就可以看到这个丽江境内最大的高原湖泊,面积达1002公顷的拉市海。它是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这里除了湖泊、湿地、坝区外,还有山区与坝区结合部,天然带,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适宜水鸟、近水鸟、山林鸟等多种鸟类生活。

  优良的自然环境,让候鸟和本地鸟把这里视为共同的天堂福地。据不完全统计,拉市海保护区内共有各种鸟类1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7种。以涉、游禽为主的湿地鸟类59种,所有的水禽都是国家公布有重要保护和科研价值的鸟类。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之后,候鸟开始陆续飞临拉市海。这些"万里飞来为客鸟"的鸟儿们一点也不拘谨,啁啾鸣叫,翅膀扇动,打破了湖面往日的宁静。十月份到来年春节,是鸟最多的时候。鸟儿们成群结队从遥远的北方故地来到这里,和本地鸟一起,在湖泊、沼泽、山林、草甸里自由嬉戏,捕鱼捉虾,一派祥和景象。"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诗里描述的美好场面在这里真真实实地存在。整整一个冬天,它们都在快乐地悠游,休养生息,补充体力,以备来年身体强健地踏上归途。

  10万多只鸟在这儿曼舞翩跹,常会让不经意闯进的人感到意外的惊喜。正在拉市海考察的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鸟类专家王紫江惊讶地对记者说,一天早饭后无事,他和另几个专家沿着湖边走了走,不过短短半天时间,便发现了近80种鸟类。而此时正是大多候鸟已北移的非观鸟期。像拉市海这种万鸟云集的高原湿地,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是很少见的。

  管理所的人说,鸟最多的时候到拉市海,不仅有福观赏到翩翩起舞的大天鹅、对湖梳妆的黑颈鹤、黑鹳,还可见到悠闲游荡的中华秋沙鸭,而这种珍贵动物的数量在全国尚不足100只。至于鸳鸯、鸬鹚、赤麻鸭、苍鹰、红隼等我们平日只能在动物园一见的水禽、猛禽在这里更是随处可见。真是应了那句古诗: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是什么吸引得这些候鸟不辞辛劳,万里跋涉作这一年一度的相会呢?王教授中肯地说:"拉市海能有今天这么多鸟,除了天赐的好环境,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保护区管理所的同志们几年来做的大量工作。"

  与鸟共舞的人们

  黄廷发和彭贵鸿是保护区管理所的元老,当他们第一次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到拉市海时,几乎是一头雾水。那是1998年6月,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管理所只有3个人。现在想起来,其实当时的艰辛并不在创业,难的是几个学林的人面对的却是自己全然不熟悉的鸟类。所长黄廷发说,那时他是认树的专家,而不认识什么鸟。除了平日常见的小雀外,对其它的鸟完全没有什么概念。看那些水禽,看来看去都是一个样子。那段时间,急坏了他,"管鸟"的人不识鸟,这算怎么回事。走不了别的捷径,只有一个办法,学!

  他们自己去书店买来了鸟类图鉴,一有空就坐在岸边看图识鸟。用彭工的话来说:"简直辛苦得不得了"。常常是水里刚停下一只,天上刚掠过一群,就急急地打开书寻找,边找边对。也亏得鸟儿多,就这么抬头一眼低头一眼的,竟然也认识记住了不少鸟。有一次,彭工和所里的小权正泛舟湖上辨鸟。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只他们从没见过的漂亮的鸟,为了搞清楚这究竟是什么。彭工和小权二话不说,划船就追。这一追就追了整整两个小时,等到最后弄清这是一只红颈瓣蹼鹬后,两人已被海风吹得手足僵硬、语不连贯

  这样的工作整整持续了半年之久。半年后,老黄、彭工们开始扬眉吐气了,随便飞过一只什么鸟,看上一眼,都能迅速地报上学名、俗名、习性,管理所的同志们个个都成了名副其实的鸟专家。所长黄廷发拍着胸膛说:"你随便找只鸟,叫我们的人去认,要是有谁认不出来,你来找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这在我和彭工逛了一圈后,得到了证实。近湖的小湾里,停着一群水禽。我刚刚叫出一声"野鸭",彭工就很快补充了一句:"这一群里有雁有鸭,起码有5种以上种类。一般人看都是一样的,其实不同。你看,有赤麻鸭、有灰雁、有绿头鸭,还有斑嘴鸭。"偶尔有两只雁样的水鸟掠过水面。彭工说:"那是赤麻鸭。赤麻鸭一般喜欢两只在一起,不会单飞。鸳鸯就不一样了,没有赤麻鸭忠贞。你一定没想到吧?"一口专业术语,让我怎么都不相信他原是学林的。

  一路行来,彭工不时对飞过的小鸟指指点点,这是白头鹤,这是斑头雁......什么红隼吃鸳鸯,苍鹰逮野鸭之类的小故事,更是说得津津有味。用他的话说,保护区内没有一种鸟是他不认识的。鸟们似乎和彭工很熟,远远地看着,不躲也不飞。但所长黄廷发说,在保护区建起前,鸟儿们可没有这么放心自在。因为越冬鸟密度大,很多农民把抓鸟当成了一项主要的经济来源。那时,附近的人家一天就可毒杀20_多只鸟,全家五、六口人拔毛都要拔一整天。不仅如此,渔民还在海里拉纱网网鱼,爱扎猛子的水禽头一下去就没了性命。保护区建立后,农民渔民很抵触,偷偷毒鸟、和管理所的人吵架、管理所的同志访问不让进门,有时急了还动手打人。

  为了保护区的将来是一个人鸟和谐的大家园,黄所长和保护区的同志们没少吃苦。那段时间,他带着大家一户一户地跑,一次一次地解释。没有什么节假日,更没有什么休息天,腿跑断了,嘴也磨破了。经过艰难的工作,500多户渔民取尽了纱网,附近的1万多户农民也不再毒杀候鸟了。没有了被捕杀的生存危机,候鸟一年比一年来得多。也是从这时起,拉市海才真正变成了越冬候鸟的天堂乐园。1997年时,这里才仅有31个种类2.5万只鸟,如今,已发展到163种8万多只,越冬期最多时,可达到15万只。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与鸟们朝夕相处,人与鸟之间也慢慢有了默契,鸟们回报这些给它们幸福生活的人们的方式很特别,黄所长和彭工说,他们的小船划到拉市海深处时,大群的禽鸟们会自动让开一条路,等船过了,又纷纷围在小船的四围,扑扇着翅膀飞来游去。这种其乐融融的场景,常让他们心里有莫名的感动,觉得和鸟们相亲相爱相处真是一件很愉悦的事。

  万鸟飞集,海天共舞,人鸟相亲的和谐画面成了拉市海一景。

  观鸟胜地拉市海

  年复一年依恋旧地,千山万水跋涉而来的大批冬候鸟让偏居一隅的拉市海渐渐为外人所知。虽然条件很简陋,那些慕名而来的海外游客还是很惊讶,在惊讶于拉市海丰富的鸟类资源时,同时也为拉市海尚未开发的观鸟旅游遗憾。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多的鸟,怎么还没有热起来。而同样的遗憾,也出自众多鸟专家之口。

  王紫江教授说,观鸟在国外很流行,这种流行源自人们与大自然的日渐亲近。但在国内,观鸟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不仅在于大多数人对观鸟的陌生,还在于大多数地方不具备观鸟的条件。云南的鸟类资源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而像拉市海这样完整的湿地系统在全省亦是罕有的,拉市海应该具有良好的观鸟前景。但现在拉市海裸露的湿地面积太多,不利于观鸟。如果把裸露的地方用绿色植物覆盖起来,建起一道生态屏障,再建几个观鸟台,那就是一个很好的观鸟地了。

  同行的昆明动物研究所苏承业研究员说,国外的观鸟经历了几个阶段,现在已经走上了由企业来作宣传的商业化道路。中国的观鸟也必将走这一条路,拉市海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云南最好的观鸟地,但关键要引导。观鸟对旅游者和导游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这除了要有一批爱鸟懂鸟的导游外,还要在青少年、广大游客中培养喜鸟、观鸟的健康时尚。一旦看鸟成了时尚,那这些自然保护区也就可以走上兴旺发达之路了。

  鸟专家的提议给拉市海的观鸟旅游指出了一条明路,而拉市海现在的良好基础则昭示着它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国家林业局的湿地教育培训中心将在这里建立,鸟类环志站也将马上挂牌。拉市海20_多亩的生态示范区正在逐步绿化,我们到的时候,管理所的同志们正在栽柳树,黄所长和彭工都很有把握地说,再过两年来拉市海,你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景观。确实,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管理所的努力,人们对观鸟热情的增加,拉市海将日渐成为世人关注的亮点。

  春天的风躲在太阳背后劲吹,拉市海沉浸在一片温润的气息中,我们站在岸边,远远注视那些没飞走的候鸟。对于鸟类来说,什么是快乐呢?是被精心喂饲的笼中生活无忧,还是展翅蓝天,悠游自在更幸福。站在拉市海边,看候鸟飞过天空时的曼妙姿态,你会发现,这时候的鸟是最自在的。或许,这就是观鸟的最大启示,只有融于自然中,才能感受生命的愉悦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2:08:23